中国古建史画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图2-2)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主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些棋盘格中组成“里”(“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这是在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

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随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所以隋时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

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长安城的里坊大小不一,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长安城内庙宇很多,长安街道虽宽,但全是土路,在解决城市排水和运输方面,也是不理想的。

但实际上一幢完整的住宅,往往是多重构筑方式共同完成的。由于高原地区多风,故墙厚瓦重,住宅外围用厚实的土坯砖或夯土筑成,或用外砖内土,称为“金包银”。“印”内的房屋梁架则主要是穿斗式。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两胡同之间的隙地),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不得入内。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

动场所,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

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门是分界内外、引导秩序、身份地位的体现。做法比较规范化,且成熟。主要建筑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屋如耳房也有用平顶的。房屋墙垣厚重,对外不开放,

靠朝向内庭院的一面采光,故院内噪声低、风沙少。

宫城内部仍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其中太和殿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

在中轴线的最后,有一区御花园,殿阁亭台作对称布置,

了无园林趣味。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主要手法是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

北京故宫从大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而后到达主殿。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屋顶则按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等级次序使用,建筑色彩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使故宫在蓝天和全城大片灰瓦屋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绚丽璀璨、光彩夺目。

天坛建筑除上述大享殿(祈年殿)和圜丘两组以外,在其西侧有城堡式的斋宫一区,供皇帝祭祀前夕斋宿之用。宫周有两道壕沟与围墙环绕,并有军队保护。整个坛区久围另有两道

围墙,可见戒备之严。

图4-22天坛祈年殿外观

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

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

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

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

陵各占一山趾,其陵门、享殿(祾思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

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陵思殿9间重檐庑殿。

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楼中立皇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门。各陵碑都设在陵门外。

五台山在唐代已是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建有许多佛寺。面阔7间,进深8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庑殿顶。

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金厢斗底槽”。柱身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平面上各檐柱柱头向内倾斜)及生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当心间向两侧逐间升高)。

斗中之柱头铺(清称柱头科)与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区别明显。

梁架分为天花下的明和天花上的草。脊(宁《营造法式》中檩并用。下不施侏儒柱(清式之脊童柱)而仅用叉手(支托于脊下二侧之斜撑,清代已不用),是现存木建筑中的孤例。

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屋顶高度与进深尺度之比)约为

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生起,曲线。

柱高与面阔的比例略呈方形,斗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山门面阔3间(16.63米),进深2间4椽单檐四阿顶(即四坡顶,清称庑殿顶),举高约1/4。建在石砌台基上。平面有中柱一列,如宋(营造法式)所谓的“分心槽”式样。柱的收分小,但有显著侧脚。

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出二跳,清称五踩斗)双抄偷心造。

此门屋檐伸出深远,斗雄大,台基较矮,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有比例和造型上是成功的。

观间阁进深4间8椽(14.26米)。外观2层,有腰檐、平坐(图5-9);内部3层(中间有一夹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

台基为石建,低矮且前附月台。平面仍为“金厢斗底槽”式样,柱子权端部有卷杀,并有侧脚。梁架分明及草二部分,仍用叉手与托脚。

在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

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底层的内、外二圈柱都包砌在厚达1米的土坯墙内,檐柱外没有回廊,“副阶周匝”。而内、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大殿的“金厢斗底槽”。位于各楼层间的平坐暗层,在结构上因增加了柱梁间的斜向支撑,使得塔的刚性有很大改善。

各屋檐柱与基下之暗层檐柱接合使用柱造。但上层暗层檐柱移下层檐柱内收半柱径,其交接方式为缠柱造。在外观上形

成逐层向内递收的轮廓。平坐及走廊。

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在最古的孤例。建有密檐15层,高40米。此塔最下为低平台座。上建划为二段之塔身,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及任何装饰。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

塔身外轮廓有缓和收分,呈一略之曲线。

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单调,又产生了对比作用,也是较好的处理手法。

是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的作品。全高约53米(图5-42)。

塔建在字形台基上(图5-43)。台上再设亚字形须弥座2层(角部向内递收二折),座上置覆莲与水平线脚数条,承以肥短的塔身(又称宝瓶或塔肚子)、塔脖子、十三天(即相轮)与金属的宝盖。塔体为白色,与上部金色宝盖相辉映,外观

甚为壮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