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配子的种类和染色体异常(精)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解析版)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解析版)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 染色体异常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

2020-2021生物2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20-2021生物2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1。

生命观念:初步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定义。

2.科学思维:概括归纳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因。

3.科学探究:运用模型模拟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原因时期图示染色体行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三、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图示说明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

结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的稳定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配子的多样性只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 2.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在染色体组成上两两相同。

()3.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答案]1.×提示:配子的多样性还与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有关。

2.√3.×提示: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完整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完整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ti m e an dA l l th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专题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不同点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一)相关概念 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④ 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第4单元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第4单元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或基因突变 B.甲图细胞分裂结束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含有
两个染色体组 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
√D.乙图细胞已开始胞质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
跟踪训练
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而甲图次级精母细 胞含有A和a基因,乙图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和 a基因,可见,甲图次级精母细胞中a是A基因 突变形成的,A错误; 甲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 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极体,乙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 子细胞为精细胞,C错误。
跟踪训练
6.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且基因组成为AAXBXB,则该细胞可能处于
减数分裂Ⅱ后期
√B.若产生的精子AXB∶aXB∶AY∶aY=1∶1∶1∶1,则是减数分裂Ⅰ后
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一、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通常,此时可导致 一 条染色体的 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 ,这种 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二、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1.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后 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 与B或A与b组合。
跟踪训练
5.(2021·河北,7)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 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 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减数分裂Ⅰ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需要注意的是,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在动物中,减数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2.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3.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

4.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6.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

7.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

8.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9.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0.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

三、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与减数分裂的过程类似,经过两次分裂,最终形成四个。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也经过两次分裂,但是其中一次分裂是不均质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五、、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和卵细胞都是性细胞(配子),都经过减数分裂产生。

但是,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的形成需要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变形。

六、配子种类在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中,可能产生的种类有2n种,实际产生的种类有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有2n种,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有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一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种类有2n种,一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有2n种。

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和变异

减数分裂和变异
比较图甲和图乙中第3条染色体颜色与形态(从左到右数),可知
D.若图在乙形成表图示甲卵细细胞胞过,程中则发图生甲过表交示叉次互换级,卵而母非细染胞色体变异;
3.染色体变异细胞图像的判定方法 (1)图像中染色体形态(包括长度)发生了变化或染色体上标 记的基因数目、位置发生了改变,可判定为结构变异。 (2)图像中染色体出现个别增减(也可能是成倍地增减),则 条染色体,说明减Ⅰ后期有一
对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下面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
发生
()
A.染色体易位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
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解析: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即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细胞中左侧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和a,
C.除此此可细动能胞物因可体基细能因胞突形内变成最所两多致种含,精有还子4有个或可染两能色是种体在组卵减(细如数有胞第丝一分次裂分后裂期的)。四分体
时期发生交叉互换,由于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也可能发生
D.了此交动叉物互体换;细胞内最多含有2个染色体组
异常。
减Ⅰ分裂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 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 减Ⅱ分裂 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
是 减Ⅰ和减Ⅱ 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B和Y时,则可能是 减Ⅰ或减Ⅱ 分裂 异常。
问题三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种类问题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 (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均为显性 ,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 正确的是( )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 种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 和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二轮复习专题1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二轮复习专题1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概念线索网络构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无丝分裂。

(×) 提示: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赤道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 提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

3.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使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 提示:纺锤丝的牵引使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而不是使着丝粒分裂。

4.同种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也相同。

(√) 5.等位基因分离是由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提示:等位基因分离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

6.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 7.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 提示:受精卵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母方)。

8.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基因重组。

(×) 提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1.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

(√) 2.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 3.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提示: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不是不利因素引起的。

4.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含有病毒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提示:细胞凋亡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死亡,对机体有利,细胞毒性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

5.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 6.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 提示: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

关于减数分裂中配子类型的计算方法

关于减数分裂中配子类型的计算方法

关于减数分裂中配子类型的计算方法河北隆化存瑞中学张秀东( 068150)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它使得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即配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数目上、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组合形式上,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并遵循着一定的遗传规律,影响着配子类型的产生。

我就从配子的发生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与遗传定律关系的角度谈一下配子类型的计算。

1、配子的发生和染色体周史与三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了复制,使得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对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来说,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来自于母方的与来自于父方的染色单体互称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

1.1. 减数分裂前期I的粗线期至中期I ,体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1.1.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现象的发生在生物中,雄果蝇和雌蚕是完全连锁的,即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分配,而是随着这条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传递到子代中去。

在生物中,除雄果蝇和雌蚕是完全连锁的外,其他生物(包括雌果蝇、雄蚕)同源染色体上连锁的基因,在四分体时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交换,一直到中期I结束。

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节段可以在相应位置上断裂,使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发生交换,结果是每 . 1 .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从而产生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

(说明: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交叉互换的基因必须是等位基因时,才会产生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

)1.1.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现象对配子类型形成的影响如果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不发生交换,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染色单体分为两种基因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的基因型相同。

)如果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发生交换,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染色单体分为四种基因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的基因型不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第3课时)(共27张PPT)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第3课时)(共27张PPT)
【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分裂Ⅰ时两条13号 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分裂II,就会形成含有两条 13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分裂Ⅰ正常,减数分裂II时13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形 成了两条13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而是进人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异 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13号染色休是两条。当一个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含 23条染色体,其中13号染色体是1条)与上述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则该受精卵 含47条染色体,其中13号染色体是3条。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就是13三 体综合征患 者。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以某生物(2N=4)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为例
卵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一个个体呢?(不考虑互换)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极体 极体 极体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互换 (1) 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__2_种精子。 (2) 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__1_种卵细胞。 (3) 一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能产生__4_种生殖细胞。 (4) 一个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能产生__8_种生殖细胞。 (5) 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能产生__2_n 种生殖细胞。
2.假如蛙的15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都能正常分裂,并在最大限度内
受精, 则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 ( B )
A. 20 B. 15 C. 10
D. 5
练习与应用
3.同种生物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 D ) A. 有丝分裂 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 减数分裂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产生配子种类(28张PPT)

减数分裂和产生配子种类(28张PPT)
(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4 ,该 动物至少可以形成 4 种类型的精子。
(2)细胞中分别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有4对
有2对
有2对
没有
例5.下图中哪些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A、B、D、E
1、细胞分裂图的识别:判断一下细胞属什么分裂,处于什么时期。
2、判断下列细胞的分裂时期,并说出细胞名称。
E
D
两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 与母细胞相比
子细胞种类
减半 生殖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着丝点分裂 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 全身各处
一次 一次
相同
体细胞 无 无

后期
2、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32条染色 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
级精母细胞、及精子中DNA分子数为(B ):
的 关 心 ,感 受 到温暖 。 另 一 方 面 ,支 部结合 目前形 势和生 产实践 ,通过开 展向郭 力华同 志学习 的活动 ,要求 党 员 进 一 步 增强党 员意识 ,在工作 和生活 中充分 发挥先 锋模范 作用,为群众作表率。 同 时 ,支 部 还 不定期 的组织 党员利 用业余 时间进 行义务 劳动,如 整理车 间周围 卫生,
2个 两种

4个两 种变
次级 Ⅱ 精细 形
精母

细胞
4 个 两 种 精

B bA
联会
四分体
a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Ab
第一极体

Ab



aB
次级卵母细胞
a B 卵细胞

【课件】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课件高一下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件】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课件高一下生物人教版必修2
1.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__相_互__识__别__(这与细胞膜上的_糖_蛋__白__密切相关)融合 (这又与细胞膜的___流_动__性___密切相关)成为受精卵(其细胞全能性_最__高__)的 过程。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_精__子_的__细__胞_核__与__卵_细__胞__细_胞__核__的_融__合_,因此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 传物质来源是_一_半__来__自_精__子__(_父__方__)_,__一_半__来__自_卵__细__胞_(__母__方_)_;而通常进入卵细胞 中的是精子的_头__部_,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即存在于_线_粒__体__、 _叶_绿__体__等_细__胞_器__中的DNA。)来源是_几__乎_全__部__来_源__于__母_方_;设想,由细胞质中的 DNA控制的遗传的两个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后代的性状表现会出现什么规律?
讨论
2.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减数分裂Ⅰ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末期 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的一半,毎条染色体均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分裂II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末期 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 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 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配子(精子、卵细胞) 中染色体减半
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 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总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总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总结1.课本知识点:(名词概念等)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目的不同。

第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由早期胚胎的细胞经有丝分裂、分化过程形成的。

同源染色体:(对)a配对的两条染色体b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Y)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2.课本知识点总结补充1、减数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2、几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一)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1、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点数,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答案】 C
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1)假设一个精(卵)原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形成配子(精 子或卵细胞)的可能性(不含交换)为2n种;完全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 配子占的比例是1/2n;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式有2(n-1)种可能性。 (2)不论精(卵)原细胞内含有多少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I形成的 次级精(卵)母细胞的实际数目都是2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减 数分裂Ⅱ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实际数目都是4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 (1种)。
【答案】 ABC
三、非选择题 11.(2011·盐城模拟)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 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一个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细胞Ⅱ名称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该细胞核中 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应对应于图1中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该细胞染色体 组成异常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 科目一 科目四 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2.减数第二次分裂 (1)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复制。
(3)特点: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 一半。
B.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具 有不同的特征,图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 板两侧),图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④为减数 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按分裂的先后排序为②→①→④→③。

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小微专题一一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一、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 .知识梳理减数分裂中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 与b 组合。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精细胞2.例题(2017•全国H ,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例题剖析:(1)由题干可知,某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G和g、H和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G和g所在染色体大,而H和h所在染色体小。

(2)A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散乱分布,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其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和A图相同,只是在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答案D(3)C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则其为B图所示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应该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跟踪训练】1.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2.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知识讲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知识讲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分裂,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及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5、了解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2、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3、减数分裂图解: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不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复制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染色体交叉互换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对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要点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图像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变化的图像要点三:细胞分裂方式的鉴别——三看识别法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偶数,则进行二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配子的种类和染色体异常
1.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注: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
A.2个
C.4个 B.3个 D.8个
10.假若某生物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则精子细胞中含有父方染色体的细胞数目是( ) A.2个 B.3个 C.4个D.不确定
15.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

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C.③⑤ B.②④ D.①④
2. (海淀三模)某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子,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A.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无法判断
D. 位于一对或者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9.某雄性动物体细胞内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 来自母方。

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条父方染色体的可能性以及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几种?( ) A.1/4、4 B.1/4、2 C.1/8、4 D.1/8、2
30.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33.对某人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XY,病因是其双亲之一提供了异常配子22+XX或22+XY,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时期不可能是()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47.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
Aa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

若用X和X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aa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XY
A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O
19. 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
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B.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形成八条染色体
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EF段
B16、基因型为AaX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
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某女性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在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与其细胞增殖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时期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可能是46或92条B.若某时期细胞一条染色体上基因为B与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
分裂过程中
C.若某时期细胞基因型为AaBB,该细胞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该女性体内可存在基因型为AAbb、AABB的细胞
3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
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14.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
胞为A1和A2;另—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
B2和C2
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 D.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8.(9分)、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1)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具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个染色体组;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阶段。

(填标号)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乙图中的__________时期。

(填标号)
(4)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这与乙图中时期所发生的变异关系最密切。

(5)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填写①、②或③);细胞IV的基因型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