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种类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基础知识必备(一)减数分裂1.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2.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5.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三)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的过程。

3.过程4.结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受精卵中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2)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

5.意义(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2.显微观察二、通关秘籍1、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何处?(1)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有独特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3)分裂结果:一个细胞分裂可得到四个细胞,并且染色体数目减半;(4)形成的是生殖细胞而不是体细胞。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第2章章末整合提升一、必备知识——构建知识导图二、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一)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配子种类(1)就1对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2)就2对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精原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3)若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2n种类型的精子。

(4)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5)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例1]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D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C.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 1∶1解析:由于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个精原细胞(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或Ab∶aB=1∶1;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两个精细胞。

(二)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1.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

有两种以下情况:[例2]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的高茎个体中纯合子占1/4C.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解析: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

减数分裂的形式解读

减数分裂的形式解读

减数分裂种类全解及典例分析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343700)曾小军弄清减数分裂的特殊形式是理解特殊组织和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由于一些在乎的测试题及高考题中往往涉及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和假减数分裂的知识,因此在重点复习配子减数分裂时,补充前两者知识有必要。

一、减数分裂种类全解1.配子减数分裂:它是在直接产生配子时进行的,教材中所介绍的就属于这种分裂方式。

2.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它是在生产孢子过程中进行的,孢子减数分裂的知识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遗传的内容密切相联。

被子植物的精子、卵细胞和极核并不是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

其过程如下:由此可见,1个花粉粒中的2个精子由1个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是一致的;成熟胚囊中的8个核(包括2个极核)都由同1个单核胚囊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也是一致的。

如了解极体和极核的关系、胚囊和囊胚的关系、推算胚核和胚乳核的基因型就涉及孢子减数分裂的知识。

因此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是如何形成的是很重要的。

3.假减数分裂:雄峰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其中雄峰形成配子的过程如下:由此可见,雄蜂精子基因型与其体细胞一致,仍具有减数分裂全过程但染色体数不减,我们把虚晃一招的这种特殊减数分裂称为"假减数分裂"。

二、典例分析[解析] 果皮和种皮细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母本决定,所以⑴、⑶为AABB,⑼、⑾为aabb,⑵、⑷表现A、B基因控制的性状,⑽、⑿表现aa、bb基因型控制的性状;胚细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受精卵的基因型来决定,所以⑸、⒀为AaBb,⑹、⒁表现为A、B基因控制的性状;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由受精极核的基因型来决定,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的基因型相同,所以⑺、⒂分别为AAaBBb、AaaBbb,⑻、⒃均表现为A、B基因控制的性状。

例2 一只雄蜂和一只雌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和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的AaBb、Aabb、aaBb和aabb4种,则亲代的基因型是()A. aabb×ABB. AaBb×AbC. Aabb×aBD. AABB×ab[解析]雄蜂精子的形成是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的;而雌蜂(蜂王)能进行真正的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且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产生的。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义)-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义)-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3.说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意义。

4.学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装片。

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 2022,湖北,选T20,2分本专题知识难度较低、基础性强。

考查学生对细胞整体性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2023, 重庆,选择 2022,北京,选择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3,北京,选择2020,广东,选T4, 6分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1.减数分裂的概念2.减数分裂中重要的概念(1)同源染色体相应的彩色斑块显示了同源染色体携带了相同的一组基因DNA序列。

(2)联会和四分体(3)交换【特别提醒】染色体 复制 联会、四分体 (交叉互换):前 同源分、非同源自由组合:后期 姐妹分 变形 间期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1个1个 2个 4个 4个 3.配子的形成——以高等哺乳动物为例。

(目前我们主要学习的配子主要包括: 精子 和 卵细胞 ) (1)精子的形成过程。

①形成部位: 睾丸 。

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相同 ;精原细胞可以进行 有丝分裂 分裂和 减数分裂 分裂。

②形成过程: 【文字叙述】:【图解说明】:(2N=4为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DNA 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

减数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 染色体 不再复制。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①形成部位: 卵巢 ②形成过程: 【文字叙述】:【图解说明】: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细胞体积增大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染色体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一分为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2020-2021生物2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20-2021生物2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第2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1。

生命观念:初步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定义。

2.科学思维:概括归纳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因。

3.科学探究:运用模型模拟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原因时期图示染色体行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三、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图示说明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

结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的稳定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配子的多样性只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 2.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在染色体组成上两两相同。

()3.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答案]1.×提示:配子的多样性还与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有关。

2.√3.×提示: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1 孟德尔定律(2)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1 孟德尔定律(2)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训练11—2孟德尔定律(2)一、选择题【必考集训】1.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A.26%B.30%C.35%D.36%2.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B.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C.M、N、P分别为16,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3.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

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杂交实验中亲代的两个圆形南瓜不一定是纯合子B.亲代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的扁盘状南瓜不一定是杂合子C.子二代的长形南瓜不一定是纯合子D.用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实验子代性状不一定为1∶2∶14.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

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现的是()A.13∶3B.9∶4∶3C.9∶7D.15∶15.现用某野生植物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B.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4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

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白花、黄花。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D.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7.(2017浙江台州期末)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从容器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入原处,重复10次以上。

遗传学复习参考之简答题

遗传学复习参考之简答题

五.问答第一章*1.染色单体与染色体有何区别?姊妹染色体在哪一分裂时期形成?减数分裂中同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在哪一时期分离?*2.设某生物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请绘出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的主要特征(示意图)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产生什么遗传结果?4.将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雌穗玉米授粉所得的籽粒,其胚乳基因型有哪几种?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孤雌生殖植物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卵这种卵是怎样产生的?6.带有3对染色体的杂合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而带有23对染色体的杂合个体呢?第二、三章1.为什么说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2.番茄的黄果和红果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R代表显性基因,r代表隐性基因。

P红果×黄果↓红果黄果↓↓127株42株(红果) (黄果)问(1)红果与黄果哪个是显性?根据是什么?(2)各代红果和黄果的基因型是什么?根据是什么?(3)黄果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是什么?3.把抗稻瘟.迟熟.高秆(RRLLDD)的水稻与感稻瘟.早熟.矮秆(rrlldd)的水稻杂交,已知这三对基因是独立的,希望从F3选出5株抗稻瘟.早熟.矮秆的纯合合体,问F2应种多少株?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能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2)WwDd×wwdd(3)Wwdd×wwDd(4)Wwdd×WwDd5.已知小麦抗锈病基因(R)与无芒基因(A)都是显性,它们是独立遗传的,现以一个抗锈有芒(RRaa)品种与一个感锈无芒(rrAA)品种杂交(即RRaa×rrAA),希望从F3选出抗锈无芒的纯合体(RRAA)5个株系,试问F2群体至少应种植多少株?6.在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中,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C─R•作的结果使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均无色。

2019版生物: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2讲 含答案

2019版生物: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2讲 含答案

第1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纲要求]1。

细胞的减数分裂(Ⅱ).2。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

动物的受精过程(Ⅱ).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考点一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的概念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2)非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3.联会与四分体(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3)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4.交叉互换(1)概念: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的现象。

(2)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3)意义: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的类型,增强了有性生殖生物的变异性。

(1)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2)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3)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4)同源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5)哺乳动物精子形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存在四分体(×)(6)有丝分裂的前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图表示减数分裂中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1)图中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提示A、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D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有:A与C、B与C、A与D、B与D.(2)图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各有几个(条)?提示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3)图中a与a′是什么关系?a与b是什么关系?提示a与a′是姐妹染色单体,a与b是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命题点辨析相关概念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答案A解析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项错误;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特有的结构,出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即前期和中期,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四分体消失,B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只有配对的染色体才能称为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四分体,所以每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D项正确。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基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遗传变异的意义。

(生命观念)2.基于减数分裂的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曲线。

(科学思维)3.借助减数分裂的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以文字的形式说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科学思维)考点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1)生物类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比较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均等分裂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1)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二、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2)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和进化。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种类的问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种类的问题

a
A
b
a
a
A
A
a BA B b b
a A
B
a
BA
b
a
b
A
B aB B
AB b ab
b A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2种,AB、 ab或Ab、 aB各两个 若发生交叉互换,4种,AB、ab、Ab、aB各一个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1种,AB或ab或Ab或aB 若发生交叉互换,1种,AB或ab或Ab或a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4种,AB、ab、Ab、a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B
a
a
bA
a
A
A
a
Ba
bB
b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aBb
AAaaBBbb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
a aA A

a
b b
a
B
BA
A
B
a
Ba
b
A
b
A
b
a
b
a
B
A
BA
B aB B aB b Ab
b Ab
b ab
b ab B AB B AB
若发生交叉互换
B
aa A A
若发生交叉互换
B
a
A
b
a
a
A
A
a BA bB b

减数分裂和产生配子种类(28张PPT)

减数分裂和产生配子种类(28张PPT)
(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4 ,该 动物至少可以形成 4 种类型的精子。
(2)细胞中分别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有4对
有2对
有2对
没有
例5.下图中哪些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A、B、D、E
1、细胞分裂图的识别:判断一下细胞属什么分裂,处于什么时期。
2、判断下列细胞的分裂时期,并说出细胞名称。
E
D
两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 与母细胞相比
子细胞种类
减半 生殖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着丝点分裂 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 全身各处
一次 一次
相同
体细胞 无 无

后期
2、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32条染色 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
级精母细胞、及精子中DNA分子数为(B ):
的 关 心 ,感 受 到温暖 。 另 一 方 面 ,支 部结合 目前形 势和生 产实践 ,通过开 展向郭 力华同 志学习 的活动 ,要求 党 员 进 一 步 增强党 员意识 ,在工作 和生活 中充分 发挥先 锋模范 作用,为群众作表率。 同 时 ,支 部 还 不定期 的组织 党员利 用业余 时间进 行义务 劳动,如 整理车 间周围 卫生,
2个 两种

4个两 种变
次级 Ⅱ 精细 形
精母

细胞
4 个 两 种 精

B bA
联会
四分体
a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Ab
第一极体

Ab



aB
次级卵母细胞
a B 卵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答案】 C
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1)假设一个精(卵)原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形成配子(精 子或卵细胞)的可能性(不含交换)为2n种;完全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 配子占的比例是1/2n;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式有2(n-1)种可能性。 (2)不论精(卵)原细胞内含有多少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I形成的 次级精(卵)母细胞的实际数目都是2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减 数分裂Ⅱ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实际数目都是4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 (1种)。
【答案】 ABC
三、非选择题 11.(2011·盐城模拟)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 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一个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细胞Ⅱ名称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该细胞核中 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应对应于图1中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该细胞染色体 组成异常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 科目一 科目四 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2.减数第二次分裂 (1)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复制。
(3)特点: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 一半。
B.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具 有不同的特征,图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 板两侧),图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④为减数 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按分裂的先后排序为②→①→④→③。

高三生物——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

高三生物——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

高三生物——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知识梳理1.精子、卵细胞的产生过程(1)精子的产生:在雄性性腺(睾丸)中有精原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一般的体细胞相同。

它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2n),该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n),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n),再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形成四个精子(n)。

(2)卵细胞的产生:在雌性性腺(卵巢)中有卵原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一般的体细胞相同。

它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2n),该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n)。

次级卵母细胞(n)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n);第一极体也分裂为两个第二极体。

2.精子、卵细胞的产生过程不同(1)卵细胞的产生经历了两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2)卵细胞可由减数分裂直接形成,不需要变形。

(3)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四个精子。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4.受精(如图)5.减数分裂的意义(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1)减数分裂中若没有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则不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2)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3)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4)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 染色体条数最多为4条(×)(5)若细胞中含有1 条Y染色体,则可确定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6)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完成的(√)(7)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8)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9)受精的实质是精子进入卵细胞中(×)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以精子形成为例)(1)甲为精原细胞;乙为初级精母细胞;丙、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戊为精细胞。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总结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总结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总结高一生物中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那就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总结的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总结一、有丝分裂(一)过程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总结二、减数分裂(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二)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过程为例)(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 (2N) (N) 3个极体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 复制 (2N) 1个次级母细胞(N) 1个卵细胞(N)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 精母细胞子染色体 2N 2N N 2N N NDNA 2C 4C 4C 2C 2C C C三、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减数分裂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4n DNA 4n2n 2n 染色体n n精原细胞初级精次级精精子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次级精精子细胞母细胞母细胞母细胞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考点一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概念剖析2.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1)同源染色体: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2)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期)。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4)互换①时期: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

②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③图示④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

⑤结果及意义: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染色单体未交换)和Ab、aB(染色单体交换的结果)四种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1.有同源染色体是否就能形成四分体?提示并非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存在四分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特有的现象,有丝分裂过程中虽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进行联会,故不存在四分体。

2.同源染色体大小一定相同吗?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举例说明。

提示同源染色体也有大小不同的,如人类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1.(2023·江苏涟水县高三期中)下图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是等位基因B.1与5是非等位基因C.4与7可以一起进入配子D.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1与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为相同的基因,A错误;1与5位于同一条染色单体的不同位置,为非等位基因,B正确;当着丝粒分裂时,4与7各自随所在的染色体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5与6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D错误。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F 1雌果蝇(灰身长翅)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绝大多数的初级卵母细胞中连锁基因不发生互换,即为连锁遗传,所以减数分裂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亲本类型配子:BV :bv=1:1(多数)。

少数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连锁基因发生互换,则会产生四种配子为:BV :bv :Bv :bV=1:1:1:1(少数)。

注意:其中有50%是亲本类型配子,50%是重组类型配子。

所以把上述两种情况相加,F 1雌果蝇共产生四种配子:BV :bv :Bv :bV=多:多:少:少。

如把初级卵母细胞总数看成100,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为68个(68%),则产生的卵细胞为BV 和bv 各34个。

发生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为32个(32%),则产生的卵细胞为BV 、bv 、Bv 、bV 各8个。

两种情况相加,F 1产生的卵细胞为BV :42%、bv :42%、Bv :8%、Bv :8%。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F 1灰身长翅(雌)与黑身残翅(雄)测交后产生的后代的种类及比例: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42%:42%:8%:8%。

学生根据此图也比较容易理解交换值的含义及公式在应用中的变化。

交换值= F 1重组型配子数/ F 1总配子数×100%=测交后代中的重组型数/测交后代总数×100% =1/2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的百分比以此图为例,F 1雌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有32%发生了互换,则连锁基因间的交换值为16%(8%+8%)。

(如果其它生物的精母细胞发生了互换,与卵母细胞同理)练习1:在100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有50 的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互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换型的百分率占 ( C )A 、5%B 、15%C 、25%D 、35%解析:根据上述公式,重组配子(换型)率为发生互换的精母细胞百分比的一半,即50%÷2=25% 练习2:基因型为 的精原细胞120个,其中若有30 个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在正常发育的情况下能产生亲本基因型和重组基因型的精子数目依次是 ( B )测交配子测交后代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灰身残翅黑身长翅 灰身长翅黑身残翅F 1♀ ♂ (多数)42% 42%8% 8%×图二A B a bA 、480、480、60、60、B 、210、210、30、30、C 、90、90、30、30、D 、240、240、60、60解析:30个精原细胞发生了互换,产生四种精子为:BV :30、bv :30、Bv :30、bV :30。

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

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

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题目: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在生物的遗传学领域中,减数分裂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使得生物个体能够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从而增加基因组的多样性。

特别是在aabb杂合子的情况下,减数分裂的过程更显得复杂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浅入深,逐步探讨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

1.基因型的概念在遗传学中,基因型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的组成。

在aabb杂合子中,每个染色体都携带有一对相同的基因(aabb),这使得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变得更加复杂与有趣。

2.减数分裂的两个阶段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aabb杂合子的染色体会发生交叉互换,这使得孟德尔第二定律得以实现。

而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分离,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

3.不同配子的产生由于aabb杂合子中每个染色体都携带有一对相同的基因,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会有多种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

比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aabb杂合子会经历交叉互换,这使得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合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这样,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会有不同的基因型组合,从而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4.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更是大自然对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奇妙创造。

通过这一过程,生物个体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保证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使得物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总结回顾通过对aabb杂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过程的探讨,我们不仅仅了解了这一复杂而奇妙的生物学现象,更深入地认识到了减数分裂对基因组的多样性与遗传进化的重要作用。

在生物的研究领域中,对减数分裂以及基因型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析生物的遗传规律与多样性。

关于减数分裂中配子类型的计算方法

关于减数分裂中配子类型的计算方法

关于减数分裂中配子类型的计算方法河北隆化存瑞中学张秀东( 068150)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它使得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即配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数目上、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组合形式上,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并遵循着一定的遗传规律,影响着配子类型的产生。

我就从配子的发生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与遗传定律关系的角度谈一下配子类型的计算。

1、配子的发生和染色体周史与三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了复制,使得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对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来说,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来自于母方的与来自于父方的染色单体互称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

1.1. 减数分裂前期I的粗线期至中期I ,体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1.1.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现象的发生在生物中,雄果蝇和雌蚕是完全连锁的,即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分配,而是随着这条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传递到子代中去。

在生物中,除雄果蝇和雌蚕是完全连锁的外,其他生物(包括雌果蝇、雄蚕)同源染色体上连锁的基因,在四分体时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交换,一直到中期I结束。

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节段可以在相应位置上断裂,使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发生交换,结果是每 . 1 .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从而产生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

(说明: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交叉互换的基因必须是等位基因时,才会产生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

)1.1.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现象对配子类型形成的影响如果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不发生交换,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染色单体分为两种基因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的基因型相同。

)如果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发生交换,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染色单体分为四种基因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的基因型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