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弹力经典例题与常见题归纳(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弹力经典例题与常见题归纳(含答案)

弹力要点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1)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 )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4)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5)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6)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未测量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 、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 、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典型例题】类型一、弹力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B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C .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D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思路点拨】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时才会产生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有弹性形变,相互接触。

【答案】A 【解析】A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会产生弹力,弹力不是仅弹簧具有的。

此选项错误;B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按照作用效果命名的,都是弹力。

此选项正确;C 、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此选项正确;D 、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此选项正确;故选A 。

几种常见的力产生条件大小方向 作用点补充说明弹力① 接触 ② 有挤压① 如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电灯受到绳的拉力等从力的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弹力.② 支持力与压力垂直于接触面, 各自指向被支持和被压物体; 支持力与压力互为相互作用力.③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 . 1122()F xF k x F x ∆==∆∆类型二、弹簧测力计2、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知识从前后联系来看,弹力的认识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力的三要素的认识。

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力的认识,还能为今后学习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为后面力和运动的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许多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使用弹簧测力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护仪器,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二.教具:拉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吸盘挂钩、多媒体课件、玻璃瓶等。

三.说教法1.目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标(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使学生学有方向,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

2.课件演示与实验结合法、多媒体辅助法(通过观察、分析课件,并用学生实验来验证自已的想法是否正确)。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弹力(1)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2.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及展示课件(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指针、刻度盘、外壳等组成的。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演示:拉拉力计,用力越大,拉力计伸的越长。

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分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力的大小。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课后第1、2题。

七.板书设计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1)弹性形变: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课件

《弹簧测力计》课件

选择高精度仪器
在满足测量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精度高、稳定 性好的弹簧测力计。
规范操作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 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因操 作不当导致误差的产生。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对于同一量值进行多次测 量,然后取平均值,可以 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误差的避免措施
定期校准
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 成正比,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可以 计算出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大小。
主要由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组 成。
弹簧测力计的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可以用于测量各种形 式的力,如拉力、压力、重力等

实验研究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中,弹 簧测力计常被用来测量作用力的大 小,从而研究各种物理现象和化学 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拉伸或压 缩弹簧,以免影响其测量精度和使用 寿命。
挂钩
01
02
03
04
挂钩是连接弹簧和被测物体的 部分,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挂钩的设计应能承受被测物体 的重量和拉力,同时也要保证
与弹簧的连接牢固可靠。
挂钩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被测 物体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进行选
择,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挂 钩是否有松动或损坏,以确保
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指针
指针是弹簧测力计上指示测量结果的部件,通常采用轻 质材料制成。
指针的设计应简单、轻便,以减小摩擦力和阻力,提高 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指针的末端应与刻度盘上的刻度相对应,以便准确读取 测量结果。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指针与刻度盘或其他物体发生碰 撞或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大小
生:没有
师测苹果的重力,生读数
师:我现在水平拉动这个苹果,测得力是多少牛?请同学读数。这时测得的力是苹果的重力吗?
生:不是
师:说明了什么?
生:测力计可以测重力,也可以测拉力等等。
(四)小结,课外延伸
师:想不想自己拥有一个?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个,老师做了一个
展示给学生看
师:同学都这么喜欢,具体怎么做强同学们回家再探究。
生:想
师:呆会四人一小组,到两边的材料中心领取弹簧测力计,每个小组两个。并且要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看看它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领取材料,自行研究)
师:都研究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1:我知道了弹簧测力计这个是弹簧,下面这个是指针,还有这个是叫(师帮助认识:挂钩)
师:还有吗?
生2:我还知道了这个叫做是(师帮助认识:提环)
师:那这两者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牛等于100克力。
师:真是这样吗,其实100克力是0。98牛,相当于1牛,小学里为了方便计算和测量就把100克力看作是1牛了。
生:老师,你看这个刻度板上,两边的刻度都是不一样长的,你看牛的这边少一些,克力的这边多一些。
师:观察的真仔细
生:我发现了刻度板上还标着“500克力”
(四)延伸、巩固
师:看到同学们测的这么高兴,老师也想来测一测。(师向下拉出3牛的力)
师:这是几牛,是重力的大小吗?
生:不是,是拉力
师:我在水平拉出3牛的力,这个是重力吗?
生:不是,还是拉力
师:这说明弹簧测力计不仅可以测量重力的大小,还可以测量其他力的大小,具体可以测量哪些力的量,那我们下节课再去研究。
师:那我们请差距最大的两个组来看看他们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有没有都指在零。
生:没有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运动和力》单元以“分-总”的形式组织学生系统地认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重力、反冲力、弹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的基础上,具体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弹力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准备。

从内容上看,本节课主要围绕“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三个连贯的活动展开。

第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

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要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及如何读数。

第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科书提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三点注意事项,教师提供测量物体重力的记录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技能。

第三,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这个活动是作为拓展内容来安排的,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他们有效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观察、使用弹簧测力计的环节中要尽量少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结合活动记录单,明确任务要求,进行自学和小组合作以获得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弹力已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弹簧的认识和它变形受到力,学生能很快理解“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性引出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学生知道力有大小,具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尤其是在设计制作测力计时对刻度的把握,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

(3)理解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1.弹力的引入,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整体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学会测量力的大小。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力的知识储备,知道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的产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也较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出学生热爱物理、探索物理的情感。

弹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 弹力又是一种较复杂的力(如弹力三要素的分析、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应用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

因此教材从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使用上。

这样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标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爱护仪器和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措施和建议】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以事例和实验为主,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导学案(1)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导学案(1)

第十三章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主备人:张志华审核人:时间:2012-10-10【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重点、难点)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重点)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温故知新】1、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也可以改变2、力的、和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此现象中包含的两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1)(2)【学习过程】一、试一试: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二、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弹性和塑性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1、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弹力:1、弹力:2、弹力的产生条件:。

3、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点拨】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3)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2、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下面进行实验探究。

弹簧测力计由三部分组成:弹簧、秤钩和刻度盘【达标测评】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当弹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使物体发生_____形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

2、测力计是根据这一特性制成的,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就是其中的一种。

3、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1)测量前要观察量程和,指针要。

弹簧测力计测重量的原理

弹簧测力计测重量的原理

弹簧测力计测重量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一种为了测量物体受到的力的仪器。

它利用了弹簧恢复力与加在其上的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其工作原理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描述。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物体受力变形的定律,它表示弹性形变线性地与受力成正比。

胡克定律可以表达为弹簧恢复力F与弹簧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F = kx,其中F 是恢复力,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

当一个物体加在弹簧测力计上时,弹簧会由于物体的重力而发生形变。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形变量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

测力计通过测量弹簧的形变量来间接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为了使弹簧测力计能够准确测量力的大小,需先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需要以已知重量的物体,对弹簧测力计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记录弹簧的形变量与已知重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

这些校准数据将用于将来的测量力的准确性。

弹簧测力计通常由一个弹簧和一个指针组成。

当物体加在弹簧上时,弹簧开始发生形变,形变量x随之增加。

指针通过机械装置(例如齿轮和传动杆)与弹簧连接,指针的位置会随着弹簧形变而移动。

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显示了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测量时,将需要测量的物体挂在已经校准的弹簧测力计上。

弹簧开始形变,指针的位置随之改变。

读取指针所指刻度对应的力值,就可以得到物体受到的力。

值得注意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有限的。

在设计测力计时,需要根据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确定其测量范围。

超出测量范围的力可能会导致弹簧过度形变或断裂,从而影响测量准确性或损坏测力计。

此外,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测量时需要保持测力计垂直放置,防止外力引起不正常的力传递;需要避免震动和振动,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测量误差;还需要注意测力计的存放环境,防止湿度和腐蚀物对测力计造成影响。

总之,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的恢复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弹簧的形变量来间接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其原理基于胡克定律,校准过程中需要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将二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二个钩码的重力为;
3将四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四个钩码的重力为。
5.整理器材
实验完毕,把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①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Nhomakorabea②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最小分度值确为。
2.测量手的
拉力
①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较零;
③用手轻拿弹簧测力计,记录测量结果:手的拉力为。
4.测钩码受
到的重力
1将一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竖直,弹簧勿靠在刻度盘上,待静止时读出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测钩码受到的重力将一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竖直弹簧勿靠在刻度盘上待静止时读出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盒,铁架台。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和记录
1.选择的器材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小学学生实验告单
乡(镇):
学校:
班级: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 测量出一些物体拉力的大小,拉力也就是物体本身的重力。
所需器材 (药品)
杯子、小车、2个砝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 (步骤)
(1)拿起弹簧测力计(提环),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O”的位置(调零)。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2)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 (3)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1N、2N、 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对它拉力的大小, 并记录下来
一个砝码 两个砝码
小车
杯子
实验结论
测力计 (N)
弹簧测力计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些物体对它拉力的大 小,这个拉力也就是物体本身的重力。 物体的质量越大造成的重力和拉力也就越大。
学生签名 组编号
年秋季学期
姓名:
年月日

测量力的大小课堂教案

测量力的大小课堂教案

测量力的大小课堂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测量力的大小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介绍力的概念,力的单位(牛顿)。

力的作用:举例说明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拉力、压力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力的存在。

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第二章:探索力的测量工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2 教学内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3 教学活动:展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

收集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和使用的理解。

第三章:力的测量实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介绍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数据记录与分析:讲解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分析。

3.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数据记录是否准确。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四章:力的单位换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单位换算方法。

培养学生对单位换算的计算能力。

4.2 教学内容:单位换算:介绍牛顿与其他力单位(如克力、磅力)之间的换算方法。

计算练习: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

4.3 教学活动:讲解力的单位换算方法。

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计算练习。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计算练习中的准确性。

收集学生对单位换算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 5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篇二: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班级姓名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同步习题及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4《弹簧测力计》同步习题及答案

3.4《弹簧测力计》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________”位置,使用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牛,用符号________表示。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的名字命名的。

3.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时,视线与________相平。

二、判断题。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用食指钩住提环,用挂钩钩住待测物体。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原理制成的。

(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 )4.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相平。

( )5.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

()6.所有的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一小格都代表0.1牛。

()7.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受力越小,伸得越短”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8.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三、选择题。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在“0”位置以下,若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是5牛,则该物体实际的重力( )。

A.大于5牛B.小于5牛C.等于5牛2.下列设施中,( )不属于弹力的应用。

A. B. C.3.一只运动鞋的重力约为()。

A.400牛B.40牛C.4牛4.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 )大小的仪器。

A.能量B.运动量C.力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拿起弹簧测力计直接使用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C.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任意大小的物体重力6.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B.弹簧测力计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来用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7.力的大小,通常用( )来测量。

A.杆秤B.天平C.弹簧测力计8.一个弹簧测力计没有测量物体时,指针在0刻度线以下,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是3N,该物体实际的重力( )。

八年级 物理 沪科版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八年级 物理 沪科版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使用学校:日期:年月日编号:的理由。

【交流探究】一、弹力环节一:师友探究想想做做:用力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将纸张揉成纸团。

观察:(1)它们是否发生形变?(2)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环节二:教师点拨弹簧、橡皮筋形变后可以恢复原状,橡皮泥、面团、纸团不能恢复原状。

橡皮筋类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橡皮泥类的物体受到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环节一:师友探究感受弹力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或压弯直尺。

思考:手受力了吗?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环节二:教师点拨弹簧受力伸长后,发生弹性形变,因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向左的弹力。

直尺受力弯曲后,发生弹性形变,因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向上的弹力。

因此手受到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弹簧和刻度尺。

弹簧和刻度尺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了弹力。

环节一:师友探究思考:用手拉弹簧,弹簧可能发生什么形变?用力小,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用力太大,弹簧发生塑性形变。

环节二:教师点拨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即使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来形状。

环节一:师友探究活动探究:是否所有的形变都能产生弹力?(1)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2)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环节二:教师点拨(1)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互相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环节一:师友探究问题: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环节二:教师点拨熊猫和竹子互相牵拉,都发生弹性形变。

熊猫对竹子的拉力和竹子对熊猫的拉力都是弹力。

运动员和跳板互相挤压,都发生的弹性形变。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人推箱子互相挤压,都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

人和箱子之间产生弹力。

果蔬和秤互相挤压,都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弹簧测力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年月本单元的前三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有的从小车运动速度角度、有的从小车运动距离角度,同时,认识了不同小车具有不同的动力,这些动力来源于重力、反冲力和弹力。

那么,力是有大小的,如何知道力有多大?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本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前提条件。

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科学态度: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出示拉力器,激趣导入: 请 1. 两位学生上台比赛,其 两位同学到讲台,比一比谁的力 余学生观赛。

从力气比赛激趣导入,引 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认 识到力气大的拉力器的 弹簧被拉得长, 为后续理 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做铺 垫。

气大?2. 思考回答。

2. 交流讨论:他们谁取得最终3. 聚焦本课的主题。

的胜利?3.谈话: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 使用测量力的工具一一弹簧测力 计。

4.揭题并板书:弹簧测力计通过自主探究测力计的构 造、功能及工作原理,再各部分的名称。

图片,认识其构造、各部分名 讨论交流、阅读资料,使 称。

学生初步认识弹簧测力 计。

3.分组观察、操作测力计,并讨2.领取弹簧测力计。

论:①指认各部分名称及其作用; 3.小组观察、交流。

②用力慢慢拉挂钩,看看弹簧怎 4.分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么变化,指针怎么移动;③观察 5.阅读资料,了解力的单位。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每一大格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

4.巡视指导。

5.组织全班分组汇报交流。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4 测量力的大小-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4 测量力的大小-教科版

4.4 测量力的大小教材说明《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第4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前三节内容学习了力是有方向和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和力的大小的测量方法,以及力的使用单位,并初步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为下一课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其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前测课前我对学生们进行前测,问同学们认为力是否有大小,如果有怎么测量。

同学们都认为力是有大小的,但是一问如何测量大部分同学们回答的是称。

而实际上称测量的重量而不是力。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有二个活动: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

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让学生通过观察、认知实物,真实感受,要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和刻度标示;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三点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应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技能,并完成测物体重力的记录表。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和刻度标示,以及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2.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培养学生树立谨慎、细致观察和学习科学的态度。

4.培养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力的单位“牛顿”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东西,谁知道这是什么?(弹簧)平时,大家玩过弹簧吗?现在请一个同学展示一下他怎么玩这个弹簧的?拉伸压缩弯曲等等【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根据弹簧受力大,伸的长的特点,发明了能够测量力的大小的测力计,引出课题。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过渡:我们聪明的人类就是根据弹簧的这种特性,制作了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弹簧测力计。

1.师:(出示弹簧测力计)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学生观察活动。

3.汇报、整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4.同学们知道长度、温度都有自己的单位,那么力的单位是什么呢?仔细观察桌面上的测力计。

第4课 《弹簧测力计》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4课  《弹簧测力计》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

教科书从拔河比赛入手,引领学生体会拔河比赛时双方之间力的大小的较量,由此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测量力的大小。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环节,力是有大小的,要想知道力有多大,需要用到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本课的问题聚焦在认识弹簧测力计上。

第二部分“探索”环节,包含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初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包括感受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第二个活动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

第三部分“研讨”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的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简单原理;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

第四部分“拓展”环节,用橡皮筋制作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制作活动加深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测力计的刻度和力的单位“牛顿”的认识。

在前面三课学习并了解拉力、反冲力、弹力对物体的作用之后,本课继续帮助学生认识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明白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弹簧测力计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学生对弹簧并不陌生,也见过用弹簧秤称量物体的重量,但对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却比较陌生,容易与托盘天平混淆,有部分同学会选择托盘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

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要加深学生对测量力的工具的认识。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但对力的单位“牛”的单位量感还比较弱,在估测和实测物体力的大小活动中要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力的大小“牛”的感知。

【教学目标】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二、认识弹簧测力计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1牛=100克力三、使用弹簧测力计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1、讨论制作方法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五、小结《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1、《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 和结论
班级 时间 实验名称小学科学学源自分组实验报告组长组员
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力的单位,能比较准确地估测,会用弹簧测力计正确地 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 、钩码 、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
1.拿起测力计,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不准的请教师调整。 2.测量物体重力时,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测量,作好记录进行比较。 实验过程 3.在测量时要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指针已经达到最大数值还没有 提起重物,应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4.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