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新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支架式”教学模式成为了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支架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学支架、学习支架和评价支架三个要素构成的。

教学支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支架,学习支架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和资源,评价支架是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价的支架。

这三个支架共同构成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框架,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1.教学支架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教学支架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上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设计的良好才能备课的好”,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以便做出更好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

2.学习支架学习支架是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和资源,例如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学习技巧等。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学习支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评价支架评价支架是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价的支架,包括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支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构建与实践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协同推进教学改革。

1. 课程设计支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扩大教学内容,加强交叉学科和实践应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者:孙锦芳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66 更新时间:2010-6-24 16:17:01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中小学教学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

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中学地理教育同样陷于困境之中。

同时,地理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文轻图、重课本描述轻社会现实、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从而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做与用严重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因而导致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从上课走进教室到下课走出教室,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讲,既做导演又做演员。

从课本到课本,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只是听众、观众,从黑板到笔记本,记的昏昏欲睡。

教育模式陈旧、呆板。

教学过程只有一个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

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低下。

2.教师讲解针对性不强。

从课本到课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脱离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和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

教学手段落后、贫乏,使整个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学生的主体作用无处发挥,能力无处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是既包括一个相对固定,兼顾教、学的模式,又能够容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地发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由“学会”最终走入“会学”。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于是,我参加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经过一年来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通过“学案导学”构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教育变革,它不仅会改变学生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且将根本改变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运作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新课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一切的提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翻看前沿的教育理论书籍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创新”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和实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已成为必然。

在研读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课改的形势,我们认为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教—练”教学模式内涵解读“学—教—练”分别代表本模式的三大环节:“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即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对学习的知识生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就是独立学习。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约占课堂10分钟。

“教”,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交流、讲解。

然后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师生间、小组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提出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目的是深化知识,升华理解。

本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即教师必要的精讲、引导、点拨、纠正。

数学教研双新

数学教研双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号召。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方法改革尤为重要。

近年来,数学教研双新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数学教研双新的内涵、实施策略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研双新的内涵数学教研双新是指以新课程、新教材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教育实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课程: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新教材:以新课程为指导,编写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材,注重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3. 新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新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 新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二、数学教研双新的实施策略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实施数学教研双新的关键。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2. 创新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考试成绩、竞赛成绩等。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一、概述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该模式认为知识是由学生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基于自身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建构。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教育学家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心理学家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逐渐形成。

在教育实践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该模式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合适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1. 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是一种源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由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

这种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互动和情境脉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这一理论鼓励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摘要: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1-01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

笔者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1 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

笔者的做法是演示几个化学小魔术如“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火、美丽的喷泉、鸡蛋跳舞”等等把学生引入妙趣横生的化学世界,这样充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有关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自强不懈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习成为自觉要求。

2 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创新教学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创新教学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教育面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培养创作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题。

人的创造能力是全面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作为数学学科,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主体性创新教学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谈点自已的教学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創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民主的环境,鼓励学生课前将定理公式推导出来,对重要例题自己分析、解答,并找出与老师、教科书上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迪、引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

对学生的新想法中合理成分肯定,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讨论空气,并且帮助学生表达清楚。

切忌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想法。

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百家争鸣的氛围,而且使学生萌发独到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要自主合作探求。

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始终要贯穿学生参与的意识,学生与教师平等和谐协作性教学。

作为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艺术,精心设计,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示新课标的闪光点。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要有挑战性,既能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和动力,又要迫使学生通过努力钻研才能得到结果,设计中给学生要有探求性。

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是师生协作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研究探求式教学,通常我们称作互助、讨论式教学模式。

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学生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

教师要开创许多说练结合的题型。

对练习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说思路,说过程,通过说题练习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口动脑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允许学生质疑,尤其是困难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师生的讨论,哪怕回答是错误的,教师都要以鼓励为主。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新时代对人才要求更加多样化,需要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注重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壁垒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往往会按照学科分类进行教学和培养。

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很少有机会接触其他学科知识,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跨学科问题缺乏解决能力。

而在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在实际操作上,学校可以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一点比以往更加重要。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置实习课程、毕业实习等,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上接触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上,学校可以通过搭建自主学习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组织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和培养模式,注重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壁垒;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是教育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下面我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个主题。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通过教授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首先,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的机会。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活动来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孤立的个体,课堂活动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团队活动,通过合作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等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第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唯一提供者,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最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的机会。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

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目前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一、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必要性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不是指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它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等几方面,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着重起到领导、协调和指向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是教师教学中逆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再现,是质疑、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探索与研究的必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最终体现。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方法当前,国家正在着手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指出:改革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对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自主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自主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和情感因素,提倡学习者要有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空间。

其根本目的是要调动人的主观因素,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张 勇,刘君华,宋晓平(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49)第一作者张 勇,女,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分别于年、3年和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

于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名完成人;并获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名完成人,2z y @xj 摘 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人才是竞争的关键,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则成为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本文结合测量技术类课程实验教学和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培养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改革措施全面的指导思想,创建了“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四段渐进交互式教学模块、构建了测量技术的系统知识链教学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经过十年发展和近五年围绕创新教育的集中改革与建设,目前共建成六门测量技术类实验课程,直接课程学习学生人数5000余人,网上学习学生人数7万余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很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新模式;系统知识链;教学改革0 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创新人才是竞争的关键,是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1,2]。

因此,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327]。

本文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构建四段渐进交互式实验教学系统知识链新模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热情,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 创建四段渐进交互式教学模块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创新与智力相关性不大,人人都有创新能力。

但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采取渐进式的学习方法。

课堂新样态之创新课堂

课堂新样态之创新课堂

课堂新样态之创新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开始逐渐被创新的课堂所取代。

创新课堂不仅仅是指教室设备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更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新样态的课堂中,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课堂新样态之创新课堂的相关话题。

一、创新课堂的特点1. 开放性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通常是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创新课堂中,老师更注重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不再受限于课本和老师的讲解,可以通过实验、观察、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学习。

2. 合作性在创新课堂中,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和项目。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3. 探究性在创新课堂中,老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实验验证等方式来探究问题,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多样性在创新课堂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老师可以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5. 教与学的转变创新课堂中,老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授课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课堂的理念,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创新课堂的一种重要模式。

在项目化学习中,老师会设立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题,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该项目。

在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型教学模式介绍及实践(3篇)

新型教学模式介绍及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实践案例,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多元化:结合课程标准和时代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1. 灵活性: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课程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 互动性: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个性化: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路径。

4. 创新性:新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系统性: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三、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1.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进行颠倒。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

案例:某中学的数学老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讲授改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老师则负责解答学生疑问和提供指导。

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作者:李晓倩赵国泷来源:《基础教育论坛·上旬》2020年第02期摘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重视资源开发,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自主合作教学新模式,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努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不断变革,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1.素质教育的发展呼唤新型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一切听从教师的安排,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来,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充分表现自己,勇于探究,积极创造。

2.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新型教学模式一個国家发展得如何,主要看这个国家的教育办得如何。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关键看人才是否具备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也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毕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

这种教学模式,看起来貌似是教师把知识传授得很严谨、很透彻,但是学生的接受效果又如何呢?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材知识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立足“新课改”创建新模式论文

立足“新课改”创建新模式论文

立足“新课改”创建新模式新一轮课改,给基础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舍得投入、加强科研,实现研究的理智化、特色化、强化校本培训,追求校本教材的特色化才能保证新一轮课改顺畅的进行,进而实现课改的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构建新课程下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必须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的新课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探究,使学生成为富有个性、能创新、会终生学习的新时代劳动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形势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展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中作一些尝试,以期待寻求一种适合自我的教学模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保障新课改运行通畅(一)理性定位是强化领导意识,引领教师走进课改的关键新一轮的课改,其目标是通过实现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强调自主获取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体位,科目多缺乏整合,而突出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比例匹配。

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发展需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辟、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与生活及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满足终身学习要求,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认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解决与主动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目标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从而使其课程在功能上、结构上、内容上、模式上、评价上、管理上得到改变。

学校学生自主创新流程

学校学生自主创新流程

学校学生自主创新流程自主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学生而言,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项核心任务。

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和培养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学校学生自主创新流程,并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和改进的意愿和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启发式的教育活动、组织创新竞赛和举办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启发他们思考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拓宽创新思路。

二、创新技能的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包括观察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等。

学校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如科学实验、设计思维、科技创新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创新平台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实践创新理念。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提供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创新成果的展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

学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对于鼓励学生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成果展览、科技论坛等活动,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向其他学生和专家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接受指导和评价。

五、创新资源的支持学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创新资源支持。

创新资源包括财务资助、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基金,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学校还可以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研究需要。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资源,拓宽学生的创新发展空间。

中国教育改革 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中国教育改革 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中国教育改革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中国教育改革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和复杂社会背景的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近年来,中国在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旨在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就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新模式以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意义进行讨论。

一、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但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还是在近年来。

教育改革的重点一方面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等政策,大幅提高了教育普及程度。

此外,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渐缩小,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教育权利。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方面,中国教育改革加强了对学科教育的重视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得到了广泛推广,高校的招生政策也从单纯注重分数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日益加强,实践基地和实训中心的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新亮点,培养了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二、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教育改革正逐渐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这一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首先,新模式强调素质教育。

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人文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新模式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活动,提供科研实验室、创客空间等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

创新课堂创建方案

创新课堂创建方案

创新课堂创建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创新课堂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创新课堂创建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创新教学的参考。

2. 创新课堂的定义创新课堂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创新课堂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

3. 创新课堂创建步骤3.1 设定目标在创新课堂创建前,教师需要明确课堂的目标。

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科需求,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2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设定的目标,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可以包括小组探索、实验设计、项目制作等。

3.3 准备教学资源在创新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充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实验器材、媒体动画等资源,以提供给学生使用。

3.4 提供指导与支持在创新课堂中,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5 评价学生表现创新课堂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项目成果、学习成绩等多个方面。

4. 创新课堂创建的具体策略4.1 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在创新课堂中,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课程计划,而是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4.2 积极利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支持创新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技术手段,提升创新课堂的效果。

4.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课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项目制作等,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4.4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的时候要力图体现实验的启发性。 演示——讲授模式就是讲演示
实 验 和教 师 的启 发 相结 合 形成 的一种 实 验教 学 模式 讲解 —— 归纳 模式
I 验一, 析 I— 回结 一. 用 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只要依据教师已经制定好的“ 固经J— 分解一, 归论I—应 l色, 已 — 圈讲 — I 有 j 纳 —. —团 I 化学
闰内合格的高中化学 教师极少 , 我们 高中化学教育 , 尤其是高中
化学 实 验教 育 一 直处 于萌 芽状 态 。直 到建 国 以后 , 国 的化 学 教 样 不仅 使学 生 懂 得 了解 决 问 题 的重 要 途 径 , 且训 练 了 学乍 的科 我 而 但是 探 究 的 目的不 只是要 求 学 育蓬勃发展 ,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同时 , 随着财政资金的投入 , 高 学 方法 以及 严 谨求 实的 科学 态 度 。
● ____ ・- -_一 _・_ __ _。・ ・
把学 生 回归 课堂 , 们 自己来 做实 验 , 计 实验 。 师退 让他 设 教 器 材 、 和 以后 的 化学 知 识 进 行 实验 , 细 观 察 实验 现 象 , 究 药品 仔 探 化学 性 质 。实 验 探究 教 学 就 是教 师 引 导学 生 根 据 直观 、 明的 实 鲜 律 , 学生 参 与 到发 现 问 题 、 探 索 、 决 问题 的全 过 程 中 这 让 科学 解
1 自主— — 实验探 究模 式( . 实施 策略 )
r’ — 。 — ’ 1
I_ __ -_ ___ _- __ _・・ _・ _・_ 一
识,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 而且 能够 培养 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现象 , 分析实验原理 , 形成一定 的抽象思维能 力 、 表达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 , 学生的综合素质远不止这些 , 扎实的基础知 Fra bibliotek一 圈

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教学新模式

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教学新模式

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教学新模式作者:王乐钧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部编教材”的编制与实行,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发现,基于初中语文部编教材的推广与应用,“教读”、“自读”以及“课外阅读”课型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强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无法满足单元整体教学需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部编教材下中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模式;中学语文引言: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制与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人教版教材课型名称,部编语文教材教学更侧重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连贯性、系统化、层次性的单元整体模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如何实现部编语文教材教学意义与作用的有效发挥,已成为教师教学思考的重点问题。

基于此,笔者通过经验总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一、基于部编教材课型,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对教材具有明确的把握,在依据教材编纂内容与编纂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宗旨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任务目标的确立,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而部编教材单元教学中“教读”、“自读”以及“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型确立,重点在于从语文知识结构体系及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水平出发,层层递进、连贯性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散思维以及中学生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审美情趣、国家认同与理解、学会学习、创造创新等)的培养与提升[1]。

对此,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时,应从单元整体出发,抓住部编教材特色,明确单元教学主要方向,进行整体教学目标设定。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时之景”单元中,共安排了《春》/朱自清、《济南的春天》/老舍、《雨的四季》/以及“古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上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等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课程标准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创新精神”,那么,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课堂这一教学的主渠道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构建有效课堂,更好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落实美术课程标准,真正达成美术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低成本、高效益的课堂。

有效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也即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兴趣和信心,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三给学生以尝试成功的体验,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有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那么,怎样的课堂称得上是有效课堂?怎样的课堂教学可谓有效教学呢?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情实际,我参与了学校《双向五段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这一课题实验,旨在通过这一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有效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使学生会学、乐学,更好地获取美术知识,掌握美术作品创作方法,为学生自身审美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认识“双向五段”教学模式——我的理解
通过我的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我认识到,“双向五
段”教学模式遵循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也遵循于课程改革理念,遵循于学生发展的规律。

“双向五段”中,双向是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五段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个交互过程中的五个环节。

双向五段教学模式从环节到内容,均是由课内向课前、课后延伸的。

双向五段的切入点在师生的课前准备,落脚点在师生的课堂展示。

双向五段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五段式教与学,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感悟、团队交流、实践研培、改进完善、交互评价和对学生的指导、启发、引领,检测、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内交流、深入探讨、训练巩固、总结评价,达到师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双向共同提高。

因之,双向五段教学模式是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践行“双向五段”教学模式——我的总结
我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通过五个教学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导向和引领。

每一节美术课,我都会以各种有趣的方式,给学生出示紧扣知识点的,具有层次性的,多种能力并重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有方向,也会在过程中不断衡量自己对于学习的完成度。

例如:教学《精美的邮票》一课,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邮票的组成部分以及用途。

2.利用各种类型的图案设计一枚或一套精美的
邮票。

3.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了解及创作,培养集邮的兴趣。

这一目标,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对学生的多方位培养,体现了课表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创新精神”的要求,我把这一教学目标整堂课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随时对照目标,不断感受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度。

二)引导学生自悟学习。

美术课上,每个教学任务,我都设计并给出具有指导性的美术自悟学习方法(有学习内容、层次性任务、学习方式、时间要求等)。

学生根据我所给出的自悟学习提纲初步完成预习任务,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尝试学习,尝试成功的机会,使优生能更深入探究,使学困生摆脱了依赖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互动交流,启发点拨。

学生“自悟学习”是“先学”,“互动交流,启发点拨”是后教。

后教可以是兵教兵,也可以是师教兵。

美术课实践教学使我感觉到,兵教兵效果很好。

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在学习小组内有层次性地开展学习活动,结合学习提示,交流学习收获。

之后,更深入的问题由各组提出,我和学生共同予以解答。

这样的经过师生两层次的互动交流学习,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动脑、动手,全员参与,能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在自悟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通常采取的是三种形式:一是图片欣赏(学生观察体会);二是过程演示(学生自悟方法);三是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任务(自主动手学习、兵教兵学习、师教兵解决难疑)。

4.及时训练检测。

我在备课中,设计出内容体现层次性、形式具有多样性,形式内容既体现梯度性又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有主题的作品创作任务,在给出学生“学习提示”后布置给学生,根据我的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制作或绘画任务。

我通常把学生的作品在班级内有层次性地进行展示,这就是美术课堂的训练检测,融入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完成作品是技能训练,展示作品是学习效果检测。

例如:《精美的邮票》一课,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选的图案设计邮票,体现出邮票的组成部分,突出邮票的主题,这是对邮票制作技能的一种训练,而学生完成作品后,我把学生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这便是一种检测。

这样的学习,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创新精神”的要求。

5.全面评价总结
在美术课评价总结这一环节上,我一是注重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反思;二是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着重评价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三是注重学生对我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我的师德形象,我对学生的关爱、学习指导、组织教学、面向全体、寓教于乐等,我所采取的是口头形式与书面问卷式相结合的形式。

就自身而言,我每节课都进行自我反思评价,以达对教学工作的总结、完善、改进和创新;我也通过对学生一节课、一个月、一个学期的评价,在评价学生过程中自悟学习、互动交流,拓展创新,评价中,我十分注重评价方法的纵横比较、激励赏识。

三、体会“双向五段式”教学模式——我的收益
通过构建有效课堂,实施“双向五段”教学模式,使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我对课改认识的提高。

“双向五段”教学模式符合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是有效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有效载体,把学生们真正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 我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设计精当的自悟学习提纲,使我们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课上少讲精讲,使我们教师潜心思考教学方法;及时检测创作,使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层次性问题……,等等,教学技能在实践中提高。

3.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

自悟学习培养了孩子们预习习惯,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内小组交流,优生带动了学困生;全组汇报,全班学生互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使学困生树
立了自信;灵活的自悟提纲,使孩子们具有了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孩子们通过自悟学习,有备走进课堂,避免了学习的盲目,节余了更多的训练检测时间……等等。

4.我的教研能力的提高。

着力于有效的课堂教学,我在美术教学中边实施“双向五段”课题操作,边改进和完善,从探究课、教研课到推门课,从领导听课、教研组公开课到实验教师展示课,每一次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并做到了认真对待,认真学习,认真研讨,认真交流,认真反思,真正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双向五段”教学模式的实验为我的课堂带来了新意和生机,也在我和同伴们的努力下,为我们的有效课堂教学劈开了新径。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因此,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同伴们一道把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下去,真正通过构建“双向五段”模式,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