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总结
磁共振功能成像DTI(2)
磁共振功能成像DTI(2)介绍又一个磁共振功能成像,DTI,是当前唯一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已成熟应用。
作者:薛伟来源:1影1世界编辑:stari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临床应用)11、大脑发育中的应用我们知道,出生后大脑仍继续发育、髓鞘化,2岁左右基本完成,遵循从下到上,从后到前,从中央到周围的规律进行髓鞘化。
利用DTI技术,可以定量分析不同部位脑组织的各向异性程度,显示大脑的发育过程。
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大脑白质ADC值比成人大而空间各向异性比成人小,随着大脑发育成熟,由于整体水份的减少和髓鞘化的进程,许多区域的ADC值降低、而FA值增加,并且一些区域的改变要明显早于传统MRI的T1WI和T2WI的信号改变,被认为是前髓鞘化的表现。
DTI显示不同年龄儿童胼胝体的纤维束发育情况许多发育迟缓的儿童,尽管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在DTI图像上存在多处白质纤维通路FA值下降而平均ADC增加的区域,为这一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1脑肿瘤应用DTI可以定量分析肿瘤组织特点以鉴别肿瘤的级别,鉴别正常的白质纤维、水肿及肿瘤区域;显示神经纤维束与脑肿瘤的关系,使临床外科医生可以在术前、术中更清楚掌握肿瘤和白质纤维的情况,使手术方案更加可靠安全,并评估预后,这是DTI技术最有临床价值和应用的前景。
有学者利用FA图和彩色张量图将肿瘤和白质纤维的关系分为4种模式。
模式I:患侧纤维的FA值相对于对侧正常或轻微降低(降低<25%)同时纤维的位置或/和方向发生改变。
模式I,为肿瘤挤压周围纤维移位,提示肿瘤为良性或侵袭性不强的恶性肿瘤模式II:患侧纤维FA值相对于对侧明显降低(>25%),同时纤维位置和方向正常。
模式II提示瘤周发生水肿,但不排除有肿瘤侵入。
模式III:患侧纤维FA值相对于对侧明显减低,同时纤维的走向发生改变。
模式III提示瘤周纤维被肿瘤侵入模式IV:患侧纤维显示各向同性或近似同性,无法看出走行方向。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孕38 ~ 40 周
大脑皮层增厚; 脑沟形态已经接近成人;
脑干腹侧、内囊后肢和放射冠中央部分皮 质脊髓束呈现 T1 高信号; 在 T2WI 上,脑干背侧呈低信号,内囊后肢 可见点状低信号; 侧裂池及枕部脑外间隙仍很显著;
出生 ~ 生后 1 个月
T1 加权像高信号区: 后颅窝:内侧丘系、外侧丘系、内纵束、 下丘臂和小脑上下脚; 小脑深部白质信号逐渐增高; 幕上结构:小脑上脚交叉、丘脑背外侧区、 苍白球、内囊后肢后部和半卵圆中心的中 间区; 中央前后回白质信号逐渐增高;
急性单纯疱疹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病变分布:病毒沿三叉神经纤维传 播至受支配的前、中颅窝。 •MRI:特征较明显,表现为单侧或双 侧颞叶、岛叶、额叶扣带回长T1长 T2 信号区,皮髓质均受累,不侵及 豆状核。
乙型脑炎
波及大脑和脊髓,尤其是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 中脑,小脑、延髓、脑干次之。 乙脑病毒除直接损害神经细胞一嗜神经细胞外,小 血管病变造成血管循环障碍,软化灶内星状细胞增 生形成胶质瘢痕胶质细胞结节,其主要由小胶质及 大单核细胞形成,弥漫存在或小灶分布,以基底节 及脑干最多。
结节性硬化
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症, 由位于室管膜下的神经胶质结节与 皮肤的错构瘤组成,室管膜下结节 易钙化,CT 发现钙化较 MRI 为佳。
MR表现: 皮层结节:额叶,枕叶,巨细胞 脑白质内异位细胞簇:巨细胞 室管膜下结节:尾状核表面,易钙化
室管膜下星形细胞瘤:室间孔处多见,梗 阻性积水多见,易钙化
孕30 ~ 33 周
脑沟回数目进一步增多; 部分岛盖发育; 髓鞘化: 小脑蚓部和小脑脚, 背侧桥脑和腹 侧桥脑; 丘脑、苍白球和内囊 生发基质大部分消失; 大脑白质未髓鞘化;
ADHD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大脑发展轨迹一个纵向神经影像学的研究
ADHD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大脑发展轨迹:一个纵向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摘要]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体随着进入成人期,其症状谱和神经心理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目前还不清楚大脑结构和功能会随着这些变化同时发生改变,也无法确定大脑的发育轨迹也会随之改变。
本文介绍了儿童注意力项目的一个神经影像学的研究(NICAP),这是一个全面的纵向神经影像学的研究。
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探究随着ADHD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大脑结构个功能是如何改变的,大脑发展的不同轨迹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方法/设计:NICAP是一个包含ADHD和非ADHD儿童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多模型影像学研究。
有将近100位ADHD儿童和100为普通儿童将在10岁时(平均年龄,其年龄范围在9-11岁之间)进行大脑扫描检查,并在18个月和36个月后再次进行扫描检查(此时年龄约在11.5岁和13岁)。
对他们的评估包括结构化诊断访谈,家长和教师问卷,儿童认知/执行功能评估和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MRI)采集技术,在单一地点收集,已被用来提供有关大脑发展的结构或功能方面的优化信息。
讨论:这个研究能使我们通过描述ADHD的神经生物学发展,以不同的临床/行为结果阐明大脑功能特征,达成研究的基本目的。
NICAP的数据也能探究性别、ADHD表现、症状严重性、共病或药物史对大脑发展轨迹的影响。
将大脑区域与相应的临床活动连接起来,或许有利于提高我们对ADHD的过程预测。
[关键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神经影像学纵向轨迹成就一、前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最普遍的神经发展障碍之一,影响约5%的学龄期儿童[1]。
ADHD会影响儿童的每日生活功能,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交、认知、学业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2]。
虽然30%-40%的ADHD儿童在成年期其症状会减轻,但但相关障碍却会持续存1* *文献来源:Silk, T. J., Genc, S., Anderson, V., Efron, D., Hazell, P., Nicholson, J. M., & ... Sciberras, E. (2016). Developmental brain trajectories in children with ADHD and controls: a longitudinal neuroimaging study. BMC Psychiatry, 161-9. doi:10.1186/s12888-016-0770-4编译: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梁剑兰在[3],并有可能导致低学业成就、辍学、犯罪、虐待及心理健康障碍等[4]。
新生儿头部磁共振成像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常见MRI改变
大脑皮层病变 白质病变 异常PLIC BGT病变
HIE-大脑皮层病变
41w-HIE2-3d
HIE-白质损伤 (WMD-H)
梗塞 低 高
水肿 低 高
囊腔 低 高
T1WI
T2WI
足月儿与早产儿正常脑MRI
早产儿脑特点 28w •皮层薄, 迂曲条带状
•白质含水量较多,T2 •脑室大, 脑外间隙宽
38w
新生儿常见脑损伤
颅内出血--- SAH/SDH/EDH; GMH/IVH/IPH 脑白质损伤--- 出血; cPVL/dPVL 脑 病--- HIE/BE/HE/ME 脑梗塞--- NCI 颅内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脑 积 水--- 出血/PM后
(数m)
DWI预测
常规MRI诊断 常规MRI诊断
Fu J, Xue X, et al. Studieson the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MRI--- T1低SI/T2高SI,常伴G-WD消失
NCI影像学早期诊断
T1WI
T2WI
DWI
左侧颞、顶叶--- 17h
脑梗死(NCI)
38w-NCI-5d
外院-感染/抽1
38w-NCI-17d 38w-NCI-15m
脑梗死(NCI)
39w-2d 抽1/其它-
16d
胎儿头颅磁共振报告单
胎儿头颅磁共振报告单
检查时间:2022年5月10日
受检人:胎儿
性别:男
年龄:24周
检查结果:
1. 头颅形态正常,颅骨发育正常。
2. 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大小及形态正常。
3. 脑室系统内未见异常信号,小脑、脑干形态较正常,未见畸形。
四脑室处未见脉络丛瘤。
4. 基底节、丘脑、内囊、外囊、楔前叶及额、颞、顶、枕叶皮质神经细胞层正常,未见神经元坏死等异常。
5. 颅底、颅神经、脑血管及硬膜等部位未见异常发现。
6. 脑白质均匀,不见明显异常信号。
小结:
本次检查所见为胎儿头颅磁共振正常。
建议定期复查以评估胎儿健康发展。
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进行病因治疗。
报告医师:XXX
审核医师:XXX
报告日期:2022年5月11日。
正常脑发育CTMRI表现
一、正常脑发育及CT、MR 表现脑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而又相互重叠的过程。
前一阶段发育障碍,常影响其后的发育过程,导致各种畸形,部分则为妊娠后期宫内意外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发育中的胎脑在某一时间所发生的损伤常引起多种结构的异常。
因此,了解正常发育对认识各种先天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1,背侧诱导期孕3~4周,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外胚层细胞增生,在脊索中胚层之诱导下,中线部位外胚层细胞的神经外胚层形成神经板。
其中央部逐渐内陷形成神经沟,两旁隆起的神经褶向中线融合成神经管。
最初发生在菱脑,以后向头及尾侧进展。
靠近管两端的前后神经孔先后闭合,闭合神经管的头端发育成脑,尾端发育成脊髓、终丝等。
当神经管闭合时,神经外胚层与覆盖的皮肤外胚层分离。
2.腹侧诱导期妊娠5~10 周时,封闭后神经管之头端扩大成3个原始脑囊泡。
即前脑、中脑菱脑之起源。
神经细胞发生于生发基质。
前脑分为端脑和间脑。
前神经孔闭合时双视囊等已自前脑的间脑萌出。
端脑将来发育为大脑半球、壳核及尾状核,间脑则成为丘脑、下丘脑及苍白球。
菱脑之前部位为后脑(metencephalen)形成小脑,末脑(myelencephalen) 发育成延髓、脑桥,并各自包含相应的脑室系统,下接脊髓的中央管。
3,神经元增殖期于胚胎2~ 4 个月为神经元增殖的主要时期。
所有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发源于室管膜下、室及室下带之生发基质(germinal matrix)。
妊娠5个月至生后1年胶质细胞数量增加显著。
在此期间(约第8周)脑室内出现脉络膜从,产生脑脊液并开始循环。
4.细胞移行期至孕3~ 6个月时,原始神经细胞自生发基质沿神经胶质细胞纤维呈辐射状或切线状移行至脑的周围部分,形成六层脑皮质及深部核心结构。
早期移行的细胞位于深层而晚期移行的细胞达最表层,于20~24周时脑皮质原始沟形成,二三级脑沟至36周时才出现。
5、组织形成妊娠6个月至生后数年,包括神经元排列、定向及分层。
儿童脑白质髓鞘发育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所 得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结 果 不 同 性 别 儿 童 的 双 侧 对 称 共 1 个 部 位 的 DT 参 数 无 明显 差 别 ; 部 位 F R O I 各 A、 A 值 随 年 龄 而 递 增 , C、- AD 1VR值 则 呈 递 减 趋 势 ; 部 位 间 的 D 参 数 值 的排 序 : A、 A 值 为 额 叶 < 顶 叶< 半 卵 圆 各 TI F R 中心 < 枕 叶 < 颞 叶 ,一 1VR值 为 颞 叶< 枕 叶< 半 卵 圆 中心 < 顶 叶 < 额 叶 。 结 论 参 数 的 变 化 具 有 一 定 的规 律 特 点 。 关 键 词 : 磁 共 振 成 像 , 散 ;大脑 皮 质 , ; 鞘 ;儿 童 发 育 弥 脑 髓
D 采用 单 次 激 发 自旋 平 面 回波 成 像 ( E E I 横 TI S — P)
断 面扫描 , 扫描 参数 : 0 ; E 9 ;l e TR 57 0ms T 3ms si c tik es3 0mm; hc n s . 采集 矩 阵 1 8 2 ; 2 ×1 8 弥散敏 感梯 度方 向数 3 O个 方 向 ; 1次 采 集 ; 散 加 权 系 数 弥
区、 叶脑 白质 区及 半 卵 圆中心 区( 1 , 采 集 双 顶 图 )并
侧 对称部 位 的 DT 参 数 , 括 部 分 各 向异 性 (rc I 包 f — a
t n l ns t p ,F 、 观 弥 散 系 数 ( p ae t i a a i r y A) 表 o oo a p rn dfu in cef in ,ADC 、 转 容 量 比 ( ou i s o f c t f o ie )反 v lme rt ,1VR) 相 对 各 向异 性 (eaiea i to y ai - o 、 rlt ns r p , v o RA) 。ROI 1 为 2个体 素 , 圆形 , 同 时测 得 D 的 可 TI
新生儿、婴儿正常脑发育的MRI研究Ⅱ.关于脑室大小及脑外间隙
新生儿、婴儿正常脑发育的M R I研究 1关于脑室大小及脑外间隙王晓明 陈丽英 杨洪涛 陈炽贤摘要 目的:揭示发育期小儿脑室及脑外间隙随月龄变化的特征。
材料和方法:选100例2岁以内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儿,按月龄分7组,在T1W I上测量脑室大小,在加重T2加权像(H T2W I)上测量脑外间隙、外侧裂、纵裂的宽度。
结果:(1)3~6个月时脑室前角指数、尾状核指数分别为0131±0104、0116±0103;(2)婴儿脑外间隙显示双层结构者占5018%,3~6个月时额叶及颞极前方脑外间隙、外侧裂、纵裂宽度分别为3131±1129mm、4125±2.34mm、5148±1.86mm、3138±1.37mm;(3)侧脑室前角形态分三种,蜡烛台形2810%、Y形6710%、平行形510%;新生儿透明隔腔占8313%。
结论:(1)脑室指数中,前角指数和尾状核指数最可靠,是判定脑室大小的依据;(2)新生儿期存在透明隔腔是正常的。
侧脑室前角形态在新生儿期以蜡烛台形为主,婴儿期以Y形为主;(3)脑外间隙在3~6个月时最宽,脑外间隙可分出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腔,以前者为主。
关键词 脑室 磁共振成像 婴儿,新生M R i m ag i ng study on nor ma l neona ta l and i nfan t bra i n ma tura tion(Part ):ven tr icular size and extracerebra l space W ang X iao m ing3,Chen L iy ing,Y ang H ong tao,et a l.3D ep a rt m en t of R ad iol2 ogy,the S econd A f f ilia ted H osp ita l,Ch ina M ed ica l U n iversity,S heny ang110003 Abstract Pu rpo se:To m easu re the ven tricu lar size and ex tracereb ral space of no rm al neonates and infan ts.M aterials and m ethods:O ne hundred cases w ith in2years of age and w ithou t sign ifican t neu ro logic symp tom s w ere selected fo r study.T hey w ere divided in to7age group s.T he ven tricu lar size w as m easu red on T1W I,the w idth of ex tracereb ral space,sylvian fissu re and in tercereb ral fis2 su re w ere m easu red on heavy T2W I.A0.35T superconductive m agnet w as u sed.R esu lts:(1)T he ex tracereb ral space of infan ts cou ld be differen tiated in to tw o parts in50.8%of cases.T he w idth of the ex tracereb ral space at the fron tal,tempo ral,sylvian fissu re,and in tercereb ral fissu re w ere3.31±1.29mm,4.25±2.34mm,5.48±1.86mm,3.38±1.37mm respectively.(2)T he shape of the fron tal ho rn s w ere of candlestick type in28%,Y shape in67%and parallel shape in5%.Sep tal pel2 lucidum space ex isted in mo st no rm al neonates w ith an incidence of83.3%.Conclu si on:(1)Among the ven tricu lar indices,the b ifron tal index and b icaudate index w ere mo st reliab le and cou ld be u sed to evaluate the size of the ven tricles.(2)P resence of sep tal pellucidum space du ring new bo rn w as con sidered to be no rm al.T he tw o ven tricles w ere p redom inen tly candlestick in shape du ring new bo rn peri od,and Y shape in infan ts.(3)T he w idth of ex tracereb ral space w as w idest du ring326 mon th s,at w h ich ti m e the ex tracereb ral space cou ld be differen tiated in to the inner subarachno id space and the ou ter subdu ral space.Key words Cereb ral ven tricles M agnetic resonance i m aging Infan t,new bo rn 在脑发育的M R I研究第一部分中,笔者讨作者单位:11000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王晓明、陈丽英、陈炽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学院放射线科(杨洪涛)论了灰、白质分辨的变化并得出髓鞘形成主要在2岁内完成的结论,同样地,这一时期脑室系统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判断新生儿、婴儿脑室及脑外间隙大小时应特别慎重。
幼儿正常颅脑MRI表现
更适于儿童、妇女、需定期复查患者。
ppt课件完整
22
4,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 定位更精确,立体感强,
更适合于一些只有矢状面、冠状面成像 才满意显示的结构,如脊髓、门静脉、 垂体等; • 组织定性更精准,显示病变更敏感。
ppt课件完整
23
ppt课件完整
24
ppt课件完整
25
ppt课件完整
26
Ⅰ,Ⅱ级预后较好;Ⅲ, Ⅳ级预后差
ppt课件完整
70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ppt课件完整
71
脑白质损伤
(white matter damage)
➢ 出血 ➢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 囊性 (cPVL) --- 弥散性(dPVL)
ppt课件完整
72
脑白质损伤-出血(WMD-H)
额叶、颞叶相继有序出现高信号,皮层下弓形纤维最
迟髓鞘化,大致12个月完成,18个月达成人水平。
ppt课件完整
52
婴儿髓鞘出现的年龄
解剖部位
T1WI
小脑上、下脚
出生时
桥脑背侧/丘脑腹外侧/ 苍白球/内囊后肢后部
内囊前肢
出生时 2~3月
半卵圆中心
2~4月
胼胝体压部
3~4月
胼胝体膝部
4~6月
枕部脑白质(中央部) 3~5月
2,检查时间长;(但是,性价比高!)
(急诊患者:器械、扫描速度)。
ppt课件完整
40
ppt课件完整
41
DWI 弥散加权成像
• DWI图像高信号,不一定代表弥散受限(ADC 值); DWI图像偏重于反映组织的弥散系数(ADC值),但 同时还包含有T2、质子等信息;
小儿脑发育的磁共振(mri)表现
小儿脑发育的磁共振(mri)表现
小儿脑发育的磁共振(MRI)可以呈现出多种表现,这些表现可
以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情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磁共振表现:
1. 脑结构,MRI可以显示小儿脑部的结构,包括大脑、小脑、
脑干和脑室系统。
正常情况下,这些结构应当清晰可见,大小和形
态符合年龄特征。
2. 白质和灰质,MRI可以帮助区分脑白质和脑灰质,并显示它
们的分布和形态。
异常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白质异常信号或者脑灰
质的异常变化。
3. 脑发育异常,MRI可以显示出小儿脑部的发育异常,如脑发
育不良、脑发育延迟等情况。
这些异常可能表现为脑部结构的异常、大小不正常或形态异常。
4. 脑损伤,MRI可以显示出小儿脑部的损伤情况,如出血灶、
水肿、挫伤等。
这些损伤可能是由外伤、缺氧缺血等原因引起的。
5. 肿瘤和囊肿,MRI可以帮助检测小儿脑部的肿瘤和囊肿,显
示它们的位置、大小、边界和组织特征。
总的来说,小儿脑发育的磁共振(MRI)可以提供关于脑部结构、发育、异常情况、损伤、肿瘤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儿
童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当然,具体的磁共振表现还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新生儿颅脑MRI(2)-儿童正常脑髓鞘发育的MR评价64页PPT
新生儿颅脑MRI(2)-儿童正常脑髓鞘发 育的MR评价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新生儿颅脑MRI(3)—正常颅脑MRI表现及常见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 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 缺血性脑病 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缺氧是发病的核心
T1WI
T2WI
常见病变MRI信号
出血
梗塞
水肿
囊腔
T1WI
高
低
低
低
T2WI
低
高
高
高
T1WI
T2WI
足月儿与早产儿正常脑MRI
早产儿脑特点 28w •皮层薄, 迂曲条带状
•白质含水量较多,T2 •脑室大, 脑外间隙宽
38w
新生儿常见脑损伤
➢ 颅内出血--- SAH/SDH/EDH; GMH/IVH/IPH ➢ 脑白质损伤--- 出血; CPVL/DPVL ➢ 脑 病--- HIE/BE/HE/ME ➢ 脑梗塞--- NCI ➢ 颅内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 脑 积 水--- 出血/PM后
细菌性脑膜炎
皮层受累---大肠埃希菌 脑梗死---阴沟肠杆菌 脑脓肿---白色念珠菌感染
脑积水(hydrocephalus)
➢ 分布 --- 多为双側对称 ➢ 原因 --- 多见于化脑及IVH晚期 ➢ 分类 --- 非交通性:阻塞部位---室间孔;导水管;中央孔或侧
孔 MRI改变---脑室明显扩张, 脑外间隙小
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硬膜外出血(EDH)
EDH特点 • 颅骨与硬膜之间 • 梭形
正常脑核磁报告
正常脑核磁报告1. 引言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它能够提供脑部的高分辨率结构和功能信息。
本文档旨在对正常脑核磁共振报告进行解读和说明。
2. 方法脑核磁共振成像是通过在强磁场中对脑部进行扫描,并利用射频脉冲的影响观察和记录不同组织的信号特征。
本次脑核磁共振成像采用以下参数和序列进行检查:•磁场强度:3.0特斯拉(T)•序列类型:T1加权像、T2加权像、扩散加权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3. 结果3.1 T1加权像T1加权像主要用于观察脑结构的解剖和形态学特征,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在本次核磁报告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脑组织显示正常形态,无明显异常结构•脑脊液信号均匀,分布正常•灰白质边界清晰可见•未发现明显的异常信号区域3.2 T2加权像T2加权像主要用于观察脑组织中的水分布情况,它对各种致病变化更为敏感。
在本次核磁报告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脑结构显示正常,无明显异常信号•脑脊液信号均匀,分布正常•灰白质边界清晰可见•未发现明显的异常信号区域3.3 扩散加权像扩散加权像通过观察水分子的自由扩散来检测脑部的微小结构和神经纤维束的方向性。
在本次核磁报告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神经纤维束显示清晰,分布正常•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结果提示纤维束的定位和方向•未观察到明显受限或异常的扩散现象3.4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可通过检测血液氧合水平变化来反映脑区的功能活动。
在本次核磁报告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通过激发外部刺激或进行任务活动,确定了各个脑区的功能活动区域•获取了图像和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了一些与特定任务相关的活动脑区4. 讨论根据本次正常脑核磁共振报告结果,没发现明显的异常信号或结构异常,说明受检者的脑部结构和功能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核磁共振报告结果并不表示绝对健康,其他临床检查和症状评估也需要综合考虑。
3岁儿童莫延影像指标
3岁儿童莫延影像指标1. 引言莫延影像指标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大脑发育的方法,通过对儿童的脑部影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
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是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开始迅速发育,并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神经回路。
因此,评估3岁儿童的莫延影像指标对于了解其大脑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 莫延影像指标概述莫延影像指标是通过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来获取婴幼儿和幼儿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信息。
MRI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图像,使医生能够观察到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和交互作用。
常见的莫延影像指标包括:灰质体积、白质体积、皮层厚度、皮层表面积、功能连接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儿童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健康状况。
3. 3岁儿童莫延影像指标的意义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功能都在迅速发展。
通过评估3岁儿童的莫延影像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以下方面:3.1 大脑结构发育情况通过分析灰质体积、白质体积、皮层厚度等指标,可以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发育差异。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大脑皮层和亚cortical区域的发育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判断大脑结构是否正常。
3.2 大脑功能连接情况功能连接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神经元活动的协调性。
通过分析功能连接指标,可以了解不同脑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否正常。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大脑功能是否正常,并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3.3 大脑发育异常的早期预警通过对3岁儿童的莫延影像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大脑发育异常的迹象。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莫延影像指标可以提前检测到潜在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 3岁儿童莫延影像指标评估方法评估3岁儿童的莫延影像指标需要进行以下步骤:4.1 数据采集使用MRI设备对儿童进行头部扫描,获取高分辨率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图像。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配合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并确保儿童在扫描过程中保持安静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写在课前的话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1. 脑沟形成;2. 神经纤维髓鞘化;3. 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4. 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5. 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6. 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一、脑组织正常发育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 CT 和磁共振。
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 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 T1WI 和 T2WI 、弥散张量成像( DTI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 fMRI 。
T1WI 和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
fMRI 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1 .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2 .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阶段: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胚胎 5 ~ 20 周;②突出发生期:胚胎 20 ~ 40 周;③髓鞘化期:主要在生后至 2 岁左右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图示脑发育过程,神经管闭合后头端增大,首先出现视杯,然后神经管进一步折叠,出现视神经、颅神经以及脊髓神经。
进一步发育后,出现端脑和小脑,发生褶皱后出现桥脑、延髓以及大脑半球。
从神经管开始发生膨大、折叠、变化,分出前脑、中脑、菱脑和脊髓。
前脑进一步分化形成端脑和间脑,端脑构成大脑新皮层、古皮层和胼胝体;间脑构成丘脑、下丘脑、漏斗和松果体。
中脑将发育成四叠体、被盖和大脑脚。
菱脑又分为后脑和末脑,后脑发育成小脑和桥脑,末脑发育成延髓与脊髓相连。
(一)神经组织的构建在胚胎第 7-20 周,神经上皮细胞从生发中心内的神经上皮分化成室管膜系膜、神经母细胞和胶质母细胞。
神经母细胞经过移行分化进一步发展为神经元,神经元在边缘层伸出轴突形成神经纤维。
胶质母细胞发展为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支持部分;另外,还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伸出树突包绕神经元轴突,完成髓鞘化过程。
(二)脑组织的构建从脑室带(神经的生发基质,位于脑室壁)分化的神经母细胞向外移行,将来形成神经元。
在胚胎第 31-32 天出现前板,前板在第 45 天进一步分化,在前板和脑室带中间形成脑室下带,脑室下带主要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即胶质母细胞。
少部分神经元先移行到脑室带,然后再向外移行至皮层板。
在胚胎第 55 天可见脑室带、脑室下带、中间带和皮层板。
在胚胎第 14 周时已出现各层脑组织,此时脑室带分化出的神经元细胞将沿着神经纤维的放射状神经纤维轴索,向外移行构成大脑皮层。
脑室下带分化出的胶质母细胞一部分形成星形细胞支持神经元组织,另外一部分形成少突胶质细胞,供神经纤维髓鞘化。
在中央带即所谓的白质区里主要是神经纤维和少突胶质细胞,将来会包绕神经纤维形成髓鞘化。
(三)大脑皮层的发生在胚胎第 6 个月时,神经元完成了移行过程。
此时, 30% ~ 50% 神经元发生凋亡,而绝大多数神经胶质细胞于生后发生,主要来源于脑室下层。
从胚胎期到 18 岁,脑组织不断生长,其重量也不断增加。
在高级哺乳类动物中,脑组织增长主要是脑皮层增长。
年龄脑组织重量20W 80g40W 350g1Y 1000g18Y 1400g(四)大脑沟回形成除神经元发生、移行,脑组织各层形成外,脑组织发育还表现为脑沟形成。
侧裂池是最早形成的原始脑沟,以后逐渐出现中央沟、顶枕沟等,但脑沟的出现在宫内较宫外早,换言之,胎儿在宫内可见脑沟的时间早于早产出生的校正胎龄相同的婴儿。
部位时间脑内侧表面胼胝体沟14 周顶 - 枕沟16 周矩状沟16 周扣带沟18-24 周继发扣带沟32-33 周继发枕沟34 周腹侧表面侧副沟23-26 周枕颞沟30-33 周外侧表面额上沟25-29 周额下沟28-29 周颞上沟23-27 周颞下沟30-33 周顶间沟26-28 周中央沟20-26 周中央前沟24-27 周中央后沟25-28 周(五)神经纤维髓鞘化在出生后,脑发育主要体现于髓鞘化。
髓鞘化是指神经轴突外包裹髓磷脂构成的包鞘。
1 .髓鞘化特点( 1 )髓鞘化最早发生于妊娠第 4 ~ 5 个月,首先出现颅神经髓鞘化,并持续终生。
( 2 )髓鞘化过程遵循从尾到头、从背侧到腹侧的规律,例如脑干髓鞘化早于小脑和基底节,小脑和基底节髓鞘化早于大脑半球。
( 3 )在脑的任何部位,总是后部髓鞘化先开始,包含内侧丘系和内侧纵束的背侧脑干髓鞘化早于包含皮质脊髓束的腹侧脑干。
大脑半球的枕叶髓鞘化较早,额叶髓鞘化晚。
2 .髓鞘化的作用( 1 )增粗局部神经轴突的直径,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2 )与神经轴突有共生关,对神经轴突的生存和营养有支持作用。
3 .髓鞘结构髓磷脂鞘结构是由双层糖脂蛋白构成,一侧是疏水,另一侧亲水,可以和水分子相结合,中间还嵌有大分子糖蛋白,对于髓鞘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4. 影响磁共振 T1/T2 时间的可能原因( 1 )同时缩短 T1/T2 时间:髓磷脂内水分子;( 2 )同时延长 T1/T2 时间: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 3 )主要缩短 T1 时间: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和糖脂(半乳糖脑苷酯);( 4 )主要缩短 T2 时间:髓鞘的化学成熟度,即髓鞘包绕轴突的紧密性以及多重不饱和脂肪酸在髓磷脂中的饱和状态。
在不同发育时期,脑的影像学特点分别是什么?在神经纤维髓鞘化的MRI中,主要缩短T2时间的因素是()A. 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B. 髓磷脂内水分子C. 髓鞘的化学成熟度D. 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正确答案:C解析:髓磷脂内水分子可同时缩短T1/T2时间,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同时延长T1/T2时间,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和糖脂主要缩短T1时间,髓鞘的化学成熟度主要缩短T2时间。
二、脑组织正常发育的影像学特点1 .在孕 24 周以前:( 1 )仅见外侧裂雏形;( 2 ) T1WI :皮质>白质; T2WI :皮质<白质;( 3 )生发基质层与皮层灰质等信号;孕 24 周的胎儿:在 T2WI 上脑外层皮层呈相对低信号,中间的白质层呈相对高信号,仅见一个裂。
在 T1WI 上外层皮质层呈高信号而中间白质呈相对低信号。
孕 20 周的胎儿:脑表面非常光滑,仅在中间可见一浅小凹陷,代表原始侧裂池形成。
最外层低信号是大脑皮层,最内层脑室旁低信号是生发基质,在两层之间的灰信号是中间层。
灰信号外的白信号是板下层。
孕 23 周的胎儿:皮层仍是低信号,脑室外的生发层明显变薄,脑干背侧和丘脑背外侧出现低信号,是髓鞘化。
在外侧裂池之外还可见到中央沟和矩状沟形成。
孕 23-25 周的胎儿:在矢状位可见小体积的小脑小,脑干背侧出现低信号;在冠状位可见矩状沟形成;在横断位可见中央沟形成,表现为浅小凹陷。
2 . 24 ~ 28 周:( 1 )发育较浅的脑沟(中央沟、矩状沟);( 2 )脑干部分结构髓鞘化(内外侧丘系);孕 24 周:皮层仍是低信号,有侧裂池,孕 26 周:在 T1 像可见顶枕沟和中央沟出现,在孕 28 周:在横断位 T2像可见中央沟形成,丘脑出出现早期的矩状沟。
在脑干背侧、丘脑背侧可见低信号,代表髓鞘化发生。
横断位可见矩状沟出现。
在丘脑、颞叶深部和大脑脚背侧可见低信号区,代表髓鞘化早期。
现线状低信号,在 T1 像可见丘脑和基底结的高信号,表现髓鞘化形成。
在矢状位T2 像可见桥脑背侧低信号以及小脑部分低信号。
3 . 30 ~ 33 周:( 1 )脑沟回数目进一步增多;( 2 )部分岛盖发育;( 3 )小脑蚓部和小脑脚出现髓鞘化;( 4 )背侧桥脑和腹侧桥脑出现髓鞘化;( 5 )丘脑、苍白球和内囊开始髓鞘化;( 6 )生发基质大部分消失;( 7 )大脑白质未髓鞘化;孕 30 周的胎儿:在双侧脑室额角尖端出现灰质信号强度的点状影,是残存的生发基质。
在脑干、小脑蚓部、丘脑和苍白球有短 T1 、短 T2 信号,代表髓鞘化过程的开始。
此外,大脑沟回进一步增多,在靠近顶部可见中央前沟和中央后沟。
孕 32 周的胎儿:苍白球髓鞘化,脑沟增多,导盖开始发育,出现岛叶脑沟,桥脑背侧可以髓鞘化。
4 . 34 ~ 37 周:( 1 )大脑皮层进一步增厚,并形成更多脑沟;( 2 )内囊后肢与豆状核相比仍为 T1 低信号 /T2 高信号;孕 34~ 35 周的胎儿:桥脑背侧、小脑、小脑脚、苍白球、丘脑都出现髓鞘化表现。
大脑表面沟回进一步孕 37 周的患儿:大脑表面沟回基本形成,但是仍较前小。
大脑苍白球、基底结和丘脑髓鞘化已经比较明显。
增多,侧裂池较前变窄,导盖发育良好、导叶脑沟出现。
5 . 38 ~ 40 周:( 1 )大脑皮层增厚;( 2 )脑沟形态已经接近成人;( 3 )脑干腹侧、内囊后肢和放射冠中央部分皮质脊髓束呈现 T1 高信号;( 4 )在 T2WI 上,脑干背侧呈低信号,内囊后肢可见点状低信号;( 5 )侧裂池及枕部脑外间隙仍很显著;髓鞘化( M )M1 脑干、小脑脚、下丘和小脑蚓部M2 下丘脑核、苍白球、丘脑背外侧M3 内囊后肢尾侧( PLIC )M4 全部内囊后肢M5 视放射M6 放射冠M7 内囊前肢皮层及脑沟( C )C1额枕叶皮层完全光滑;侧裂池宽大;皮层呈 T1 高信号薄环;脑白质呈弥漫低信号C2 枕叶出现脑沟;侧裂池内面光滑;C3额叶出现脑沟,数量与枕叶相似;侧裂池内面出现曲折;各脑叶脑沟表浅C4额枕叶脑沟增深,数量增多;前纵裂内面出现脑沟;白质被脑沟分割;岛叶脑沟增多、增深C5 岛叶脑沟形成;白质呈现 T1 稍低信号C6 白质与灰质在 T1WI 上呈现等信号生发基质分布( GM )GM1 侧脑室前后角及尾状核丘脑切迹GM2 侧脑室前角及尾状核丘脑切迹GM3 侧脑室前角GM4 生发基质完全消失胶质细胞移行带( B )B1 宽带+窄带B2 仅见宽带B3 仅见窄带B4 移行带消失6 .出生 ~ 生后 1 个月:( 1 ) T1 加权像高信号区:①后颅窝:内侧丘系、外侧丘系、内纵束、下丘臂和小脑上下脚;②小脑深部白质信号逐渐增高;③幕上结构:小脑上脚交叉、丘脑背外侧区、苍白球、内囊后肢后部和半卵圆中心的中间区;④中央前后回白质信号逐渐增高;( 2 ) T2 加权像:①评价小脑和脑干成熟度优于 T1WI ;②侧脑室额角顶部可见小灶状灰质信号;③小脑蚓部和小脑小叶信号减低;④沿脊髓皮质束路径可见信号减低;⑤丘脑背外侧信号减低;病例 1 :随着年龄的不断变化,小脑髓鞘化不断增加,脑干背侧出现髓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