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上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上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基础知识1、是不是不是是2、如果是直角,那么都相等3、两条线是邻补角生物角平分线它们互相垂直4、√ ⅹ √ √ ⅹ5、题目略(1)不是(2)不是(3)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补角相等,正确(4)是,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正确(5)是,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它们互补,错误(6)是,如果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那么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正确能力提升6、A7、两个数是正数两个数之积是正数8、两个角是对顶角它们相等9、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

10、不对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11、题目略(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探索研究12、题目略(1)假命题,不平行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相等(2)假命题,(-3)²2²,但-32(3)假命题,0×4=0,但4≠0(4)假命题,3+0=3≯3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苏科版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一)一、1. D 2. B 3. C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1.1正数和负数(二)一、1. B 2. C 3. B二、1. 3℃ 2. 3℃ 3. -2米 4. -18m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3. 70分§1.2.1有理数一、1. D 2. C 3. D二、1. 0 2. 1,-1 3. 0,1,2,3 4. -10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 ,0.02,-7.2, , ,2.1…}负分数集合:{ ,-7.2,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6,0,2.1,+5,+10…};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3. (1) (2) 0§1.2.2数轴一、1. D 2. C 3. C二、1. 右 5 左 3 2. 3. -3 4. 10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第1节轴对称现象答案【基础•达标】1、B2、完全重合;对称轴3、完全重合;对称轴4、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扇形5、4;过对边重点的两条直线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6、1;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7、2;过对边中点的两条直线8、无数;过圆心的直线9、3;三条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11、(1)(9);(3)(7);(5)(8);(2)(10)12、略【综合•提升】13、略14、略15、123454321;12345654321第五单元第2节轴对称的性质答案【基础•达标】1、×2、√3、×4、×5、√6、垂直平分线7、完全重合8、轴对称图形9、B10、C11、B12、C13、略。

七年级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共20分)1、最小的素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18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它们的公因数有()。

3、在1~2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有(),既是素数又是偶数的有()。

4、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成()、()和()。

5、1082至少加上()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3,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7、两个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8、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有因数7。

这个数最小是()。

10、一个数既是30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最大的是()。

11、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12、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二、(共5分)1、两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在24的因数中,是素数的只有2和3。

()3、5和7没有公因数,但5和7有公倍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三、(共5分)1、任何两个奇数的和是()。

A奇数B合数C偶数2、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

A素数B合数C奇数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公倍数 B公因数 C倍数4、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B B AC B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共12分)32和1 12和18 72和4878和117 23和60 12和60五、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共12分)4和155和790和309和1513和396和13六、列式计算(共8分)1、一个自然数被3、5除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2、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25,最小的一个是多少?七、解决问题(共38分,第8题3分,其余每题5分)1、一枝钢笔的价钱是18.6元,比一枝圆珠笔贵10.9元,一枝圆珠笔多少元?(列方程解答)2、小明的妈妈比小明大26岁,爸爸今年38岁,比妈妈大4岁,小明今年多大了?(列方程解答)3、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如果7月1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他们下一次同时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数学配套练习册九上答案

数学配套练习册九上答案

数学配套练习册九上答案【练习一:实数的运算】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 3\sqrt{6} + 2\sqrt{3} = 5\sqrt{6} + 2\sqrt{3} \)- \( (-2)^2 = 4 \)- \( \frac{1}{2} + \frac{3}{4} = \frac{5}{4} \)2. 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 2\sqrt{12} = 4\sqrt{3} \)- \( \sqrt{50} = 5\sqrt{2} \)- \( 3\sqrt{48} = 12\sqrt{3} \)【练习二:代数式的值】1. 已知 \( x = 2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 x^2 + 3x - 2 = 12 \)- \( 2x^2 - 5x + 3 = 7 \)2. 若 \( a = 1 \),\( b = -3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 a^2 - b = 4 \)- \( a + b = -2 \)【练习三:一元二次方程】1.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 x^2 - 5x + 6 = 0 \),解得 \( x_1 = 2 \),\( x_2 = 3 \) - \( 2x^2 + 3x - 2 = 0 \),解得 \( x_1 = -2 \),\( x_2 =\frac{1}{2} \)2. 利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 x^2 + 2x - 3 = 0 \),解得 \( x_1 = 1 \),\( x_2 = -3 \)【练习四: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根据函数 \( y = x^2 \) 画出其图像,并描述其性质。

2. 根据函数 \( y = |x| \) 画出其图像,并描述其性质。

【练习五:几何图形的性质】1. 描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给出证明。

2. 描述圆的面积公式,并给出推导过程。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能够更好地掌握九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包括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

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共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共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共10篇)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一): 九年级数学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我不会延长等腰三角形abc的腰ba和ca分别到点d,e使ad=ab,ae=ac,b,c,d,e.试判定四边形bcd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二): 九年级上册语文/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山东出版总社)gergser43534【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三): 求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四): 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期末综合练习22题答案作业是对一天学习情况的检验.光上课不去做题,自己不会知道自己哪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比较薄弱.而且现在的学生有个毛病,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做题既能自我检验,还能巩固一天之内的所学知识.老师一般留得作业都是比较经典的题型,涵盖很多知识网,多做多得,不做作业分数难提高哦.所以作业还是要自己做的哦~【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五): 上海教育九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急~~大赏啊.买学生自助手册是多学科的练习册答案~或者买一本帮数学书长得很像的教辅.后面有练习册答案.不过貌似现在还没出来~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六): 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拓展题目求九年级上册数学一本练习册:重点、难点、拓展题目,最好比较难的求书名~~!!![最重要是拓展题,难点的无所谓,只要有解析]←最好再发个题目上来我看看谢谢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非常好用哦或者是启东作业本也不错举例一题阅读材料,材料:我们知道,若(x-a)(x-b)=0.则x1=a,x2=b若(x-a)(x-b)(x-c)=0,则x1=a,x2=b,x3=c,依此类推,若(x-p1)(x-p2)(x-p3).(x-n)=0,则x1=p1,x2=p2,x3=p3.xn=pn(1)若方程x(x+1)(x-3/2)=0,则x的值是A x1=0 x2=-1 x3=3/2B x1=0 x2=1 x3= -3/2C x1=0 x2=-1 x3=-3/2D x1=0 x2=1 x3=3/2(2)仿照材料的解法,请你试着解方程:x -3x -10x=0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22的答案设甬道的宽为x米两条纵向甬道面积=2*80*x=160x等腰梯形中位线=(上底+下底)/2=(100+180)/2=140横向甬道=中位线*高=140x甬道的面积=160x+140x-2x*x=300x-2x^2等腰梯形总面积=140*80甬道的面积是花坛的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则6*(300x-2x^2)=140*80-(300x-2x^2)x^2-150x+800=0解得x=75-5√193 ≈5.5米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八): 数学·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十四)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A)的答案各地的教材不一样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九): 九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已知△ABC相似△A"B"C"顶点A、B、C分别与A"B"C"对应,它们的周长分别为30厘米和36厘米,且BC=10厘米,A"C"=9厘米.求AC、B"C"的长.因为△ABC相似△A"B"C"所以 BC:B"C"=AC:A"C"所以 10:B"C"=AC:9所以 AC=(10X9)/B"C"又因为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所以有时间给你补充啊...忙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十): 九年级数学拓展二练习册P35-38答案1、[格言]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2、[格言]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3、[格言] 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而设立的,大学还有它更为重要的任务,它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一生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他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和理想培养,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受协方案.4、[名言警句]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5、[名言警句] 所有的人都以快乐幸福作为他们的目的;没有例外,不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如何不同,大家都在朝着这同一目标前进.——帕斯卡6、[名言警句]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7、[名言警句]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8、[名言警句] 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得来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铸思想的模子却必须是你自己的.——拉姆9、[名言警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10、[名言警句]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11、[名言警句]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12、[名言警句]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初一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上册

初一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上册

初一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 判断题:-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 0是最小的有理数。

(×)2. 选择题:- 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A. πB. √2C. 1/2D. -3答案:C, D3. 填空题:- 绝对值是其本身的数是______。

答案:非负数4. 计算题:- 计算下列各数的和:-3, 5, -1, 2答案:3【第二章:代数式】1. 判断题:- 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

(√)- 代数式2x + 3y是二次代数式。

(×)2. 选择题:- 代数式3a - 2b的值是:A. 3aB. 2bC. 3a - 2bD. 无法确定答案:D3. 填空题:- 如果3x + 2 = 11,那么x的值为______。

答案:34. 计算题:- 计算下列代数式的值:2(3x - 1),当x = 2时。

答案:10【第三章:方程】1. 判断题:-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所有等式都是方程。

(×)2. 选择题:- 下列哪个是一元一次方程?A. x + y = 5B. 2x + 3 = 7C. x^2 = 4D. 3x - 5y = 0答案:B3. 填空题:- 解方程2x - 3 = 7,得到x = ______。

答案:54. 应用题:- 一个数的三倍加上5等于23,求这个数。

答案:x = (23 - 5) / 3 = 6【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在做完练习后,能够认真核对答案,理解解题过程,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

结束。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练习一:实数的运算】1. 计算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9 = ±3- √64 = 8- √0.25 = 0.52. 计算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8 = 2- ∛-27 = -3- ∛0 = 03. 判断下列各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 π 是无理数- 0.3 是有理数- √2 是无理数【练习二:代数式】1. 化简下列代数式:- 3x + 2y - 5x = -2x + 2y- 4a² - 3a + 5b² = 4a² + 5b² - 3a2.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当x=2,y=-3:- 2x - 3y = 2*2 - 3*(-3) = 4 + 9 = 133. 判断下列代数式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 5x² + 3x²可以合并为 8x²- 2y + 3z 不能合并【练习三:一元一次方程】1.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3x - 5 = 10,解得 x = 5- 2y + 4 = 0,解得 y = -22. 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并求解:- 如果一个数的3倍加上4等于26,设这个数为x,可列出方程3x + 4 = 26,解得 x = 63.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解:- 5x - 7 = 0 有解- 2x + 3 = x - 1 有解,解得 x = -4【练习四:几何图形】1.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4*4 = 16- 一个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为π*3² = 9π2.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一个边长为5的正六边形的周长为 6*5 = 30- 一个直径为10的圆的周长为π*10 = 10π3. 判断下列几何图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 矩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垂直【结束语】以上是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九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局部答案习题26.11. 作图略.第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第二个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上的中点,第三个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2. 所作的圆有两个.3. 外部,内部.4. 2.5.5. 点P 在⊙O 上.习题26.2(1)1. 弦EF,弦AB,弧ABF(弧CDB,弧EFB 等),弧EAC(弧AF,弧CB 等).2. 不一定,一定.3. 提示: 联结OC,只要推出∠COD=∠DOB 即可.4. 提示:联结OD,推得∠AOC=∠BOD=∠EOB,证出AC=BD=BE.习题26.2(2)1. ∠AOD,∠COB,∠DOC;∠DOB,∠DOE,∠EOB.2. 40°.3. (1)真; (2)假; (3)真; (4)假.4. 弧CD=弧EB,∠DAC=∠EAB, 弧DE=弧CB,∠DAE=∠CAB, S△ADC= S△ABE.习题26.2(3)1. 提示:过点O 分别作OM⊥AB,ON⊥CB,垂足分别为点M,N,证得OM=ON,再由圆的性质定理推得AD=CE.2. 提示:过点O 作OM⊥CD,ON⊥AB,垂足分别为M,N.3. 提示:先推出弧AB=弧AC.4. 提示:过点O 1 ,O 2 分别作O 1 H⊥AB, O 2 I⊥CD,垂足分别为H,I.由△O 1 HM≌△O 2 IM,推得O 1 H= O 2 I,得弧AB=弧CD.习题26.3(1)1. 24, 2, 10.2. 50°.3. 5.5 米.4. 略.5. 2.6 尺.6. 8.5 米. 2习题26.3(2)1. 40.2. 30, 6-3 3 .3. 提示:联结OM,ON,证出OM=ON 即可.4. 证明: (1)由AB⊥MN,AB 为直径,得PM=PN,且AB=MN, OE=OF,得PE=PF,再推得ME=MF;(2)由AB⊥MN,OE=OF,推得弧AM= 弧AN,∠AOC=∠AOD,所以弧AC=弧AD,因此弧MC=弧ND.习题26.3(3)1. 提示:联结OM,ON,OP,证出OM=ON,得△PMO≌△PNO,因此△PMN 是等腰三角形(其他证明方法也可以).2. 6 25 厘米.3. 8cm 2 或32cm 2 .4. 8.5. 提示:过点O 1 ,O 2 分别作O 1 M⊥AB, O 2 N⊥AB,垂足分别为M,N;证明MP=NP,由垂径定理,得AP=2MP,BP=2NP,所以AP=BP. 习题26.41. 两, 相交.2. 0 5 R ? ? .3. 相交或相切.4. 相交.5. 相切.6. (1) 3 3 2 8. 4. 17; (8)9; (9) 2 1 ;(10)24(由于 AB 是△ABC 的最长边,因此点 C 位于劣弧 AB 上;由∠AOB=60°,∠BOC=45°,可得∠AOC=15°). 43. 略.4. 7.2 厘米.5. 提示:联结OB,推出OB=10 即可.6. 提示:过点O 作OH⊥CD,垂足为H.可证CH=DH,于是得EO=FO,所以AE=BF。

七年级上数学练习册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练习册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练习册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数的认识练习一:整数的分类与运算1. 将下列整数按照正数和负数进行分类。

- 3, -5, 0, 12, -8, 72. 计算下列各组整数的和。

- 3 + (-5) + 12- -8 + 7 + 5答案解析:1. 正数:3, 12, 7负数:-5, -82. 3 + (-5) + 12 = 10-8 + 7 + 5 = 4#### 第二章:分数和小数练习二:分数的加减法1. 计算下列分数的和。

- 3/4 + 2/52. 计算下列分数的差。

- 5/6 - 1/3答案解析:1. 首先找到通分母,即20。

然后将分数转换为相同的分母:- \( \frac{3}{4} + \frac{2}{5} = \frac{15}{20} +\frac{8}{20} = \frac{23}{20} \)2. 同样地,找到通分母,即6:- \( \frac{5}{6} - \frac{1}{3} = \frac{5}{6} - \frac{2}{6} = \frac{3}{6} = \frac{1}{2} \)#### 第三章:几何初步练习三:线段、射线和直线1. 描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

2.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线段的应用。

答案解析:1. 线段是两点之间的有限直线部分,有两个端点;射线是从一个端点开始,无限延伸的直线;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

2. 例如,教室黑板的边缘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

#### 第四章:代数基础练习四:代数表达式1. 简化下列代数表达式。

- \( 3x + 2y - 5x + y \)2. 解下列方程。

- \( 2x + 5 = 3x - 1 \)答案解析:1. 合并同类项:- \( 3x - 5x + 2y + y = -2x + 3y \)2. 解方程:- 将 \( x \) 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 \( 2x - 3x = -1 - 5 \)- \( -x = -6 \)- \( x = 6 \)####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练习五:统计图表1.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
(

&
' '( 4 & ' 3 # ' 3 #

4

' 3 '6 ' ' '& 3 # ' 4 6& & & ' 3 # ' 3 # ' 3 #

!
" $
数学九年级 上
& :# 4 #- :# * # *! # 4 & 43 & * 43 & * 4 ( # & ( & 3 # (& 3 & 4 1 & 4 #! :& # 4 & ( & 0 # * # # 4 # & 43 & & , (# 6 & & (# 6 & 3 # 3 # 4 1 (# 6 & ,# 6 , 4 1 & :# 43 #! # 43 # ( & - 方 法 一 直 接 开 平 方 得 ( #3# 4> ( 3 &# ! 即 (# 或 (# 3 #4 (3 &# 3 # 43 (6 &# * :# 43 &! # 4 # , & 方法二因式分解法 (# 3 # & 3 ( 3 &# & 4 1 (# 3 #3 (6 &# (# 3 #6 (3 &# 4 1 ,# 3 * # 6 & 4 1 * 43 &! :# # 4 # , & /! 解小亮的解法正确而且简便! 小明的解法违反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应 分 &# 6 (4 1 和 &# 6 ( #1 两种情况讨论! 解 # + 0! " & 换元法 " ( 完整 " * * & * & * ( * ( # 4 & 43 ( 4 * 43 4 1 # 4 #" , % # # &
数学 九年级 上
第二十一单元"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其运算 第 # 节"二次根式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由题意知
# 3 & 3 *4 1 {&# 3 && 3 ,4 1
解得
4 # {# & 43 &
形如槡 " "!1 "#1 ! 2 & 0! ## ! 3 ( "# 2 #"#& ! ,3 " & #( ! # 3 #"#* ! 3 (
&
练习三"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 + "&$ + "($ + "*$ ' ",$ %
#1 -! # 槡 " & 槡 ( ( & . ! "/ ! *槡 ( ; < "0 ! # ( . . 解 # 原式 4 #1 ! = , #1
槡 . #1 5 4 4 & , . 槡 槡
( & 原式 4槡 17 -5槡 /5 #1 ( ( 4 5 /5 , #1 4 ,
& &

#, & 4 5槡 5 3 0槡 *, ( & 43 (槡 (5 ,5 ,5 0 ( 43 *, 槡 ( 原式 4 (3 槡 &5 -3 ( 槡 槡 4 (3 & 槡 (3 ( 槡 槡 4 (3 ( 槡 槡 4 1 /7解 原式 4槡 (3 & 5 槡 (6 & & 1#( 5 槡 (6 & 43 (3 & 槡 4 3 # & 1#( 5 槡 (6 &
( , 5( ( 原式 4槡 */ = &槡 (5 槡 槡 ( # (5 5 ,5 ( 4 *槡 槡 槡 &槡 ( 4 &槡 #, &5 槡 (3 . 槡 槡 槡 * 原式 4 4 ( ( 5 ( 3 . 槡 槡 槡 ## ! 解四个算式都正确! 用式子表示的
!
规律是
&*7解 # ' 4 * 时* 5 & '
{
{
{
{
{
{
{
槡 槡
* * 4 *6 #, #,
{
{
{

&
' ' 4 '6& ' 3 ' 3 # #

第 & 节"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一"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 #$ ) "&$ ' "($ ' "*$ ' ( ,! 3 (""- ! * 1 * # 4 & 43 & & .! (& 解 # 由 & # 4

' 4 '3& ' ' 6 #

&
' ! # ' 6
解 原式 4 &# ! & 3# 6 ( 3 & 6 6 槡 槡 槡 00 3槡 0/ 6槡 #11 3槡 00 4槡 #11 3 #4 0 槡
" #
"参考答案与提示
本单元综合练习
#7 ' "&7 + "(7 + "*7 ) ",7 % "-7 ' " .7 % "/7 + "07 ) "#17 ' # # ##783 "#&7 "#(7 # !& & & #*7 槡 & ' "#,73 &"#-7 #"#.7 # !& #/7 (3 &# #07解 # 原式 4 (槡 (3 &槡 (6 (槡 ,4 (6 (槡 , 槡 , ( & 原式 4 *槡 &3 槡 &6 槡 &4 (槡 & & & ( 原式 4 槡 (3 (槡 & 6 槡 (6 (槡 & "槡 (3 (槡 & 3 槡 (6 (槡 & 4 &槡 ( 3 -槡 & 43 #& 槡 & &17解原式 4 #3 *6 &# 6 & & 4 # 6 &# 3 &
第 ( 节"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 ! > #"#& ! 槡 ,"#( ! & , #( #*7 # 槡 &" & , * #1 解 # 原 式 4( 槡 #, ! - 6 槡 3槡 6 & & , , #1 4 槡 -6 槡 #1 &槡 & & ( 槡 & & & & 槡 槡 槡 & 原式 4 3 6 (6 4( 3 ( & (槡 * 槡 * ( 原式 4 &槡 . 5 槡 .5 0 3槡 #- 5 .3 (槡 . 4 -5 .3 *5 &5 .3 -5 . 43 ,( 槡 * 原式 4 &3 #6 (3 &3 &6 (3 槡 槡 槡 槡 & ( 4 槡 (3 ( & # 3 # # # & 解原式 4 4 #- ! # # 6 # 3 # # # 槡 ( 4 4 ( ( 槡 & & #. ! &# & 6 & 解 # 3 " 4 # 3 & & .6 ( 槡 .3 ( 槡 槡 " 4槡 3 & & " 4 槡 ( " 4 (
{
!
" !
数学九年级 上 练习二"积的算术平方根 #7 ) "&7 ' "(7 ) "*7 ' ",7 + "-7 %
"$ 4 " 槡 $ "!1 $ .7槡 !1 槡 /7 # 3 & 槡 # 6 & 07 "( #17解 # 原式 4 ( 5槡 #11 4 #1 槡 ( 槡 & 原式 4 (5 * 4 #& ( 原式 4槡 #* 5 ##& 4槡 *& 5 .& 5 & & 4 &/ 槡 ##7解由题意知 # 4 (& 4槡 #1 3 (故 槡 #1 6 # & 4 槡 #1 6 ( 5 槡 #1 3 ( 4 #1 3 04 #!
# &#" & 3 #/" ( #, !
& &
& :槡 & 6 ,# 4槡 *6 ,4 04 (! 槡 &1 ! # 2 * 时 解 当 # 2 # 3 #6 *3 # 4 (! 原式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