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几年持续通货膨胀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近几年持续通货膨胀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概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通胀时期,由下图可以看出,这三个时期分别为2003-2005年,2006-2008年以及2010-2012年,虽然期间有略微的间歇期,但是可以看出我国自2003年以来就一直处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下。
总体而言,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可分为以下三种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这三方面在我国这通货膨胀的成因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结合具体情况,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国内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其中粮食和肉禽类食品价格上涨最为明显。
我国的粮食价格在2003-2004年度经历了一个快速上涨的时期,而后又在2004年末-2005年快速跌落。经历了此次下降之后,粮食价格开始了一段平稳上涨的时期,但是上涨幅度都比较慢,直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打击,微幅下降,在随后又继续上涨,直到2011-2012年度,受全国主要粮食产区丰收以及走私稻米的影响,粮食价格出现急剧下降,但是这种导致粮价下降的因素是短期的,从整体趋势来看,粮食价格依然平稳走高。
肉禽及其制品类价格的上涨也始于2003-2004年度,其价格指数走势与粮食价格指数类似,在这个上涨趋势之后,很快经历了一次下跌,但是,2007-2008年度,肉禽类食品价格大涨,涨幅达到了20%-30%之多,肉禽类食品的第三次上涨高峰出现在2011-2012年度,涨幅也超过了20%。
可以看出,粮食和肉禽类食品价格的上涨趋势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跌在时间上十分吻合。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下游产业如食品加工、餐饮业的成本上涨,引发了更加广泛的商品价格的上涨;另外,食品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长期上涨必然引起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这也会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成本。
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加剧输入型通胀压力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作为一个约40%国际石油依存度的国家,国际原
油价格上涨的趋势便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国内,导致国内工业品成本上升,价格升高。而企业为了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将会采取涨价等措施将部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但是,就现在而言,国际油价的上涨对我国通胀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很严重,一方面是因为进入我国居民消费领域的石油产品比比例较少,且这部分产品价格受政府调控;二是企业要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这使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会立即反应到产品价格上来。
三、长期的低利率拉动了投资,资产泡沫导致货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
我国近几年来存款利率一直处于低位,导致投资过快增长。2003-2012年,初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锐减之外,全国固定资产每年环比增长20%以上,大大超出GDP增长年率,过多的投资导致银行信贷扩张和市场流动性过剩,这也是货币供应量超出时期需求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过多的投资导致了股市和楼市的迅速发展。股民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上证综合指数在2003-2005年一直在1000多点左右徘徊,从2006年开始快速上涨,到2007年10约达到5000多点;我国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3年的2359元/平方米开始一路上涨,到2010年突破5000元/平方米,整整翻了一倍还多。偏离了实体经济的不正常的投资增长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泡沫,在其还未破裂之前,这些泡沫会促使更多的人涌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从而进一步推高货币供应量,加剧通货膨胀。
四、人民币升值和高额外汇储导致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2000年以来,我国大量的出口导致国际贸易中经常账户的连年顺差;另一方面,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商在华投资,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国内。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从2005年到201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就翻了三倍多,外汇储备的扩张直接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加,央行不得不发行更多的基础货币来支持巨额的外汇储备,加深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对应的,外汇储备的增加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这又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致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外汇占款连连攀升,基础货币投放增速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经济进入通胀的恶性循环。
五、居民对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增高
连续的通货膨胀使得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增高,2003年第四季度以后,预计价格将会上升的居民比例明显提高,基本不变的比例有所下降。2007年第二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进入新一轮高通胀时期。2007年第二季度起,通胀同比增长开始超过3%,而通胀预期早在2006年第四季度就开始上升,当季认为未来三个月物价上升的比例显著上升到50.7%,超过了基本不变的比例
46.7%。2007年第四季度调查中,认为未来三个月物价上升的比例达到64.4%。
预期通胀率上升通过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产生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首先,通胀预期影响企业投资需求。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和预期通胀率之差,当名义利率保持稳定时,通胀预期的上升将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需求。其次,通胀预期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当名义利率保持稳定时,通胀预期的上升将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居民储蓄会减少,消费会增加。再次,通胀预期上升,厂商会提高产品定价,工人也会要求提高工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