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1)材料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 题?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于封建社会后期
的腐朽未能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 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决于社会环境。
指南针•水浮法
指南针•缕悬法
指南针• 指甲旋定法
指南针
罗盘
2、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有什么重大 意义?
促进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二)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
烧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 不可合三黄(即硫磺、雄黄和雌黄)等烧, 立见祸事” 。
——中唐 ·《真元妙道要略》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毕升
7.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 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
8.人们认为烟火(如右图)就是喷气式火箭 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这一起源 至少可以追溯到( ) 9.南宋时期,人们印制的精美 书籍,采用的方式是( ) 10.我国的指南针由谁传入欧洲,并为后来欧 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 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12.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北宋时发明的是( ) 13.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①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末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
② 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使整个作战方 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 的进步
③ 人们用火药制成各种焰火和鞭炮。我国是最早发明 火药的国家
宋
元
发明: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北师大版

南宋持罗盘陶俑
图片点拨
郭守敬
点拨
郭守敬字若思,汉族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著有《推步》、《 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 、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 就。他自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 年,制订出了《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一种历法。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 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 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 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
点拨 泥活字是刻在一个个用黏土做的小方 块上的单字,方法是用胶泥刻字,每 字一印,经火烧硬而成泥活字,并用 它们在两块铁板上交替排版和印刷。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书成功,标志着 活字印刷术的诞生。西夏文木活字印 本的发现说明当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就应用广泛,很快应用到航海上,观察 本图可以发现罗盘针上有明显的刻度, 可以说明当时罗盘的制作精巧,应用广 泛。
• 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
• 教材图 片点拨
图片点拨
点拨
毕昇是北宋著名发明家,在宋仁宗庆 历年 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近代 印刷奠定了基础,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图片中的毕昇头戴软脚幞头,身穿 圆 领长衫。他右手托着一块活字版 ,左手拿一块活字, 完全沉浸于工 作之中。 毕昇(现代塑像)
图片点拨
西夏文木活字印本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三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三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 隋唐时期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人们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文字就印在纸上了。
这种方法在当时提高了印刷效率,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排列在铁板上,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模压平,这样就可以印刷了。
印完之后,再将铁板加热,使松脂熔化,取下字模,下次还可以再用。
- 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及欧洲等地。
欧洲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 指南针。
- 发明与发展。
-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 传播与影响。
- 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例如,新航路开辟时,航海家们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从而能够开辟新的航线,发现新大陆,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2. 火药。
- 发明与应用。
-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当时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 传播与影响。
- 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 陆路交通。
-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北师大版)

雕版印刷术——唐初
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 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 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 本(25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 多长时间?
十三四年
到此请你总结一下,随着 文化传播发展的需要,雕 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
费时、费力、费料、错字更改不便,
效率较低。
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
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一)、指南针 1、发明 宋代受到人工磁化和磁针的影响而 发明,也叫罗盘针。
司 南
古 罗 盘
指南针
现 代 航 海 罗 盘 古 航 海 罗 盘
讨论: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重要贡献?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 (中国) 为欧洲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 了重要条件。(世界)
发明与革新 活字印刷术 发明者或 革新者 毕昇 发明时间 北宋 意义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 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 要条件。 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 火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使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棉纺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人们普遍使 用的衣被原料。
思考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与发展
泥活字印刷术——木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
谈古论今:
你能举例说明我国的印刷术或
印刷业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从80年代后期起,汉字的计算机 处理成为现实。印刷出版业开始了
油 “告别纸与笔,告别铅与火,走 印 向光与电”的时代。由键盘输入汉字 机
,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可黑白印刷,也可彩印。由电脑程序 控制的复印机、油印机 可进行大批 量的高质量的印刷。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预习导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预习导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d7db22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8.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相关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资料,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过程。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优缺点?
【学习任务二】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期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学习任务三】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对比雕版印刷术,它有什么优势?
【学习任务四】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播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任务五】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学习任务六】归纳火药发明与发展的过程。
【学习任务七】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学习任务八】归纳宋元时期陆路、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
陆路:
海路:
【学习任务九】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3集《海上丝绸之路》。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火药
我航行在索马里附近,被 海盗盯上了,这伙强盗打算乘 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我们。 我怎么保护自己安全?
火药的发展历程
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时间 唐朝 唐末 宋元 南宋 元朝
发展历程 炼丹家偶然发明 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突火枪发明(枪炮始祖) 发明了火铳 [chòng]
药物
数学
中
西
国
方
印火 指 纸 驿 农 手
刷药 南 币 站 业 工
术
针
制 生业
度 产生
技产
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
术
技 术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发明:北宋毕昇
排版:转轮排字法 应用于文化并传播
活字印刷术
司南、罗盘 北宋应用于航海并传播
宋元应用于战争并传播
指南针 火药
创新 开放 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科技
宋 突火枪
《宋史》中多处记载北宋时期的 火器,如火箭、火球、火蒺藜等。
元 火铳
由于竹筒承受不了太大的气压, 因此至迟在元代,已经出现了用 铜或铁铸成的筒式大炮。这类炮 统称为“火铳”,又因其威力大, 被尊称为“铜将军”。
火药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
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
变革。
——恩格斯
从汗八里城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每条大路按照市镇的位
置,每隔大约数十里就有一个招待信使与客商的旅馆。这给来
到帝国朝廷的专使和来往于各省、各王国的钦差提供了很大方
便。
——《马可波罗行纪》
位于河北的鸡鸣驿
急递铺令牌
作用: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
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击
画
鼓
像
说
砖
唱
俑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 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农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节俭等
东汉陶制 院落模型
陶院落特点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韭菜的由来
据说,刘秀在一次与王莽的大战中兵败,军队溃散。逃跑 中的刘秀慌不择路,来到一处村寨即亳州泥店村。他饥渴难耐, 寸步难行,便爬向一家茅庵,说明来意。茅庵主人夏氏老汉闻声 相迎,见刘秀银盔银甲,相貌堂堂,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就把刘 秀扶进庵中,可因家中贫穷,少饭无菜,夏老汉便到庵外割野菜 烹调让刘秀充饥。饥不择食的刘秀一连吃了三碗野菜,方缓过神 来,便问老汉这么好吃的菜是什么菜,夏老汉如实回答,刘秀便 说既然是无名野菜,今天它救了我的命,就叫它“救菜”吧。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致使朝政腐败,社会秩序混乱,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 向衰亡。
叁 黄巾起义 大汉江山谁主沉浮
1、原因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 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义兄、 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搜刮)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 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1、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 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通过整顿吏治,官场风气 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 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之誉。
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七年级历史(下)_第13课_宋元的科学技术

印刷术
四大发明
指南针 火药
王选(左)与助手研究工作。王选教授是 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他负责 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使中国印 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迈入“电与光”的 时代。
一、活字印刷术
大约在7世纪,中国人受古代印章和拓石的启 发,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 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民 众 是 历 史 的 主 人 , 是 传 承 文 明 的 主 体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发展历程 火药
古代炼丹家发现--宋元时广泛运于战争
深远影响
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的胜利发挥巨大的作 用,推动社会进步。
提高印刷效率,促进 雕版印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活字 刷术 促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印刷术 北宋平民毕升活字印刷术
应当注意字要制成反 体,让字画凸出。
北宋泥活字版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对照雕版应刷术,活字印刷术有什么进步的 地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省时省力。因活字可以重复使 用,不用再一版一版地刻,节约了 许多时间,也节省了许多劳动力;
2、经济。节省时间,节省劳动 力,就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 格降低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造纸术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轻便易携 带的纸张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有 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2、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知识传授的难 度,扩大了知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3、指南针在航海业上的广泛使用,为欧洲的 航海家们开辟新航线、发现美洲大陆和完成环球 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使世界从彼此隔绝的状 态走向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整体; 4、火药武器的普遍使用,结束了冷兵器战争 的历史,帮助欧洲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主义的 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推到了整个世界 文明前进的步伐。
七年级历史第13课课件

•
商业区叫作“市”
•
居民区叫作“坊“
到了冶炼铁兵器的地方,诗发明的冶铁工具——水排
终于回到 家了,掌
灯
博山炉
长信宫灯
马踏飞燕
本课知识点
类别 兴修
农 水利
生产 工具
业 耕作术
农作物
手工业 丝织 冶铁
商业 都城
成就
汉武帝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桑麻广泛种植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的水排 东西二京是世界少有的大城市
首先,早起穿衣:
吃早饭后去 使用最新机
器——提花 机,织布。
提花机
精美花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对鸟菱纹绮
马王堆素纱衣
这 件 素 纱 襌 衣 总 重
49 克
汉 墓 帛 画
三:商业的兴盛
然后去逛街:
带上五铢 钱,去西市
看看,买把 好剑给父亲
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 河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黄 河
一:两汉农业的发展:
一、兴修水利
黄河壶口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 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 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 成灾。”
面对黄河水患,两汉的统治 者是怎样治理黄河的?
朕要亲自治 黄河,看它 还决口不?
汉武帝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
汉
明
帝
刘
庄 画
你去修河吧。
像
结果: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 有改道。
七年级历史下册13-14课(教师版)

第13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时间:北宋
2 发明:毕升将黏土制成陶活字。
3 评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400 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 指南针:北宋的时制成,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 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 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3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沈括和郭守敬
1 沈括:著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2 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 作者:北宋时期的司马光
2 体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 内容: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二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1)豪放派:代表人物有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
前者的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
2)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两宋之交的李清照。
2 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构成,代表人物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 绘画随着城市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宋元绘画的一个特色,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是
张择端,其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
此外,还有元代的赵孟頫。
2 宋元时期,盛行“行书“。
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有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和元朝的赵孟頫。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及答案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 1 )发明:隋唐时期。
( 2 )局限: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知识点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3.指南针.火药4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知识点3 发达的中外交通5.概况:宋代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6.陆路( 1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 2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 3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7.海路( 1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 2 )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 3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8.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宋太祖时刻印《大藏经》,历时12年,雕版13万块。
雕版印完后,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人力与物力浪费。
后来谁的发明成功解决了印刷浪费这一难题( C )A.蔡伦B.沈括C.毕昇D.王祯知识点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B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3.宋神宗设置军器监,生产火药武器。
史书记载:“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件 北师大版

寒食节 重阳节 端午节 冬至 清明节
被称为
(C)
A.马球
B.赛马
C.蹴鞠
D.秋千
课堂练习
D • 3.哪一个不属于宋代最重要的节日( ) A.元旦 B.冬至 C.寒食 D.五一
C • 4. 北 宋 东 京 城 里 的 “ 瓦 舍 ” 是 ( ) A. 农村的娱乐场所 B. 农村的集会场所 C. 城市的娱乐场所 D. 城市的集会场所
扫墓、郊游踏青 禁烟、吃寒食 登高避祸 划龙舟比赛 以馄饨祭祀祖先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陆游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
注:蔡中郎是指民间流传 的一则故事。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传统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中秋节 柳*梢去头年,元人夜约时黄,昏花后市。灯—如辛昼弃疾。月上元宵节 盈*风盈暖斗繁草弦踏脆青管。,—万柳永家竞奏新声。清明节
士 农 工 商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司马光
士 农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工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商
——汪洙《神童诗 》
自由、公平竞争的社会风气
乡
西江月
辛弃疾
村 明月别枝惊鹊,清
生 风半夜鸣蝉。稻花
活
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
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头忽见。
第13 课 丰富多彩 的
社会生活
△“四民社会”—士农工商 △安逸闲适的乡村生活 △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
发现宋代特色
1.出现了哪些建筑?(商肆、酒店、或民居)
2.描绘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3.能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出画中
一些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的土地制度,其核心是政府将土地分成若干份,分配给农民耕种,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2. 租庸调制:是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其中“租”是指农民向政府缴纳的田租,“庸”是指农民向政府提供的无偿劳动,而“调”则是指农民向政府缴纳的物品。
3. 土地兼并:是指地主和富农占有大量土地,使得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土地资源,从而导致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
4. 两税法:是唐朝中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其核心是按照土地和人口的标准征收税收,以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
5. 租佃制:是指农民将土地租给地主或富农,以获取租金和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6. 宋代田庄:是指宋代时期一些大地主拥有的大型农业综合体,其中包括田地、山林、池泽等资源,以及农民、工匠、奴隶等劳动力。
7. 矿冶业:是指金属矿藏的开采和冶炼行业,在唐代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矿冶业,而宋代则更加发达。
8. 纺织业:是指手工纺织业,在唐代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手工纺织业,而宋代则更加发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

3、印版刷墨图
【印刷术】 — “文明之母”
变 期的雕北版宋印出刷现技活术字,印都刷有技死了术哪字比些起显为隋著唐的活时 字
变 技术改进呢?
死版为 活版
省工省料 + 省时
泥、陶活字 木活字 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应用 ____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
到_宋__代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
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
竹筒,发明了火__铳__,这比以前的突 火枪威力更大。
宋代火器(模型)
元代火铳
2.火药的影响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 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 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 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印改刷术革、火创药新、指南针科这三教种兴东西国,已
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
二邓种小在战平争上:,科第三学种技在航术海上是,生由此产又引力
起了无数的变化。
一江个泽宗这教种民教变派化:,如科一此个之教赫大兴赫,有以国名致的没战人有略物一,个能帝比国,
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伟大事业中产生更大的
材料研读
朱彧[yù] 在1119年写成《萍州
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船 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 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 针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 水罗盘(模型) 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 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 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笔记《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笔记》
一、南北朝时期
1.时代特征
(1)南北分裂
(2)文化交融
(3)民族大融合
(4)地方分权
2.南朝
(1)刘宋
(2)南齐
(3)南梁
(4)南陈
3.北朝
(1)北魏
(2)东魏
(3)西魏
(4)北周
二、北朝的政治制度及文化
1.北朝的政治制度
(1)郡县制
(2)官僚制度
(3)科举制度
2.北朝的文化
(1)洛阳城
(2)洛阳文化
(3)北魏《颜氏家训》
三、南朝的政治制度及文化
1.南朝的政治制度
(1)封建制度
(2)文化官僚制度
(3)科举制度
2.南朝的文化
(1)建康城
(2)建康文化
(3)吴子光《吴越春秋》
四、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1.宗教
(1)佛教
(2)道教
(3)儒教
2.科技与文化
(1)造纸术
(2)印刷术
(3)湘妃竹简
(4)乐府诗
(5)笛箫琵琶
3.南北朝时期的互动与交流(1)战争
(2)联姻
(3)通商
(4)接纳
五、南北朝时期的成就与局限
1.科技文化
(1)造纸术、印刷术、乐府诗(2)笛箫琵琶
2.地方民族文化
3.分裂局面fillna。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知识点+测试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知识点+测试部编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知识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泥活字)● 元朝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有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 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宋朝时制造成指南针(罗盘)。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与航海。
※●指南针经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唐朝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与军事领域。
宋朝时制造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朝时金属做筒,发明了火铳。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
发达的中外交通※●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是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发达的驿站。
●元朝时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宋代的海陆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交通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天文历法、生产技术等传入亚洲各国及西方国家,对欧亚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入中国。
外来的科技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元朝在中央设置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说明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13课

1.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 ) A.泥活字 B.木活字 C.锡活字 D.铜活字 2.欧洲出现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800年 3.把指南针传到欧洲去的是( ) A.日本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拉伯人 4.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成了能指示方向 的仪器,叫做( )。 A.指南针 B.司南 C.罗盘针 D.磁铁 5.沈括生活在北宋,他的著作( ),记载 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 A.《授时历》 B.《神灭论》 C.《梦溪笔谈》 D.《金刚经》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有什么不足之处?
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 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 费工、费力、易出错
活字印 毕升(毕昇) 刷术 发明人:________
北宋时 时间:________
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升
北宋泥活字(陶活字)
泥活字加工工序
泥活字版
活字印刷术的四道工序 :
B
A
• 材料分析题 •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 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萍州可 谈》 •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 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 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 回答: • 1、材料一的情况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宋在指南针的 应用上有什么不同?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D
B
A
A
10.在航海中“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时期。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1.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叙述不正确的( )。 A.活字印刷术首先发明于欧洲 B.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 D.活字印刷术是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

请思考:雕版印刷有什么不足?
北宋初年,刻印一 部《大藏经》,共 5048卷,雕版多达 13万块,费时12年。
费时、费力、不经济
一、活字印刷(北宋毕昇)
毕 昇 塑 像
请思考:活字印刷有什么优点?
活字印刷步骤
制作活字
排版固版 印刷拆版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则极为神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金刚经》
关于四大发明
火 发明来源:炼丹时偶然发现的
药
记载情况:唐初(时间) 孙思邈(人物)
《丹经》(书籍)
运用:唐末火药 开始用于军事。 相关武器:火箭、飞火
关于四大发明
指 南 针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 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 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 (14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多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你们谈谈你 们的想法。
盲目自大、闭关锁国——落后 借鉴学习、开放交流——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郭守敬 的天文成就
东汉张衡浑天仪
元朝郭守敬简仪
简仪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 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或的郭 中南守 沙海敬 群测主 岛点持 附在的 近今四 的西海 黄沙绘 岩群制 岛岛, 。一最
——[英]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 它做爆竹敬神;外 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来看风 水;外国用鸦片看 病,中国却用它来 当饭吃。”
有人说:“假如四大发明没有传到 欧洲,尤其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传入,也 许就不会有近代中国的屈辱,也不会令今 天的欧洲比中国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刷品。
最早的套色印刷技术出现时期佛像版画。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讨论活动
•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什么时候发 明的? • 2、我国什么时候发明了指南针?应用于哪个行 业?意义何在? • 3、火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什么时候得到 应用并传入欧洲的? • 4、我国“四大发明”的意义何在?
课时小结
发明/创作 活字印刷术 发明人 创作者 毕昇 出现和应用的时期 北宋 传播时间 13世纪
指南针
火药
战国,司南; 南宋时期 劳动人民 北宋,指南针。 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 唐中期,已有配方; 炼丹术士 唐末年,开始军用。 13、14世纪 宋元时,广泛用于战争 北宋科学家
《梦溪笔谈》 沈括
《授时历》 郭守敬 元朝天文、水利学家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升(970— 1051年)中国 古代发明家。 发明胶泥活字 印刷术,被认 为是世界上最 早的活字印刷 技术。比德国 谷登堡活字印 术早约400年。 宋朝沈括所著 《梦溪笔谈》 记载了毕升的 活字印刷术。
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
印刷术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重点难点
• 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 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 2、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 史的影响。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主要内容
•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 三、沈括和郭守敬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讨论活动
• 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哪个朝代? 主要成就是什么? • 2、哪个朝代的哪位发明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有什么优势?比欧洲早多少年? • 3、我国在印刷术方面还有哪些领先世界的?
科技发展的高峰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 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四大发明
意义: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 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 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 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 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 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 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 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 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 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哪个朝 代?主要成就是什么?
课外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谢谢合作
再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中 国 历 史
(人教版)
盐城市步凤中学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复习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人物 时间 事件/措施/著作 蒙古的兴起 成吉思汗 1206年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元朝的建立 忽必烈 1271年 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1276年 灭掉南宋,统一中国 重视农业
发展交通运输 设立行省制度 设中书省、行中书省 抗元英雄 文天祥
郭守敬《授时历》 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曾 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 敬修订新历法,制订的《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 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 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郭守敬纪念馆
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零丁洋》《正气歌》
《马可· 波罗行纪》
波罗 对外交往 马可·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学习目标
•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 成就,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 和火药的应用,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 科技贡献; • 2、学习进行历史感知和历史归纳; • 3、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 新的精神。
宋朝罗盘针模型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中期,书籍中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在军事领域的使用,致使大量火药武器出现,改 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弓箭作战的局面,使作战方法发 生了重大的变革,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进步。
三、沈括和郭守敬
讨论活动
• 1、沈括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的主要科学成就 是什么? • 2、元朝的天文、水利专家叫什么?他编制了 什么历法?比现行公历的确立要早多少年?
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年)号梦溪,北宋浙江杭州人。我 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仁宗嘉佑进士,神宗时 参与王安石变法,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 写了《梦溪笔谈》一书,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 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
战国的“司南”
据战国末期成书的《管子》和《吕氏春秋》记载,人 们发现一种具有吸铁和指示南北的特性的磁石,将其琢 成勺形,放于刻着方位的盘上,可以用来辨别方向,这 就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最早的指南仪器“司 南”。
汉朝的司南模型
北宋的指南针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北宋时期发明的利用磁石指 示南北的特性制成的指南仪器。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