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一些人经常把“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混为一谈,把在工作中犯有主观主义错误的领导同志称之为唯心主义的典型。

这种认识是把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划等号了。

究其原因,是没有从理论上搞清楚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因此,从理论上弄清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范畴。

就思想实质来说,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颠倒了客观和主观的关系,贯彻的是从主观到客观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因而必然造成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但是,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又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外延不同。

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外延不同的两个概念。

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则是精神的产物,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而物质世界则是第二性的,因而称之为“自生派”。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精神的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由这种“客观精神”产生的,是精神或精神原则的表现、产物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故而称之为“天降派”。

而主观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别称,是唯心主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只是唯心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式。

显然,“唯心主义”的外延大于并且包含着“主观主义”的外延,二者之间具有从属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唯心主义是属概念,主观主义是种概念。

因而,它们是层次不同、外延不同的两个范畴。

再者,唯心主义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了的思想体系,主观主义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作风,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2011学年第2次远程课程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

每小题1分,共20分)1、金融资本是由 C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D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自由是指 DA.摆脱了自然规律的束缚B.摆脱了社会规律的束缚C.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D.实现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C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工人罢工和起义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7、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其中包含的涵义有AA.人类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B.世界各国家、民族是没有差异的C.人类的文化观念和想法是完全相同的D.人类世界是充满矛盾的8、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B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CA.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1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C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B.认识论上的经验论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D.认识论上的唯理论12、资本的本质是DA.一定量的货币B.一定量的生产资料C.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和生产资料D.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3、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是BA.普遍矛盾B.主要矛盾C.内部矛盾D.次要矛盾14、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C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商品和货币的矛盾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15、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1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A. 事物的自我否定B. 绝对的否定C. 否定一切D. 对事物的任意否定17、在整个上层建筑结构中,其核心是BA.阶级B.国家政权C.社会意识形态D.法律制度18、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CA、存在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可知性1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有意识有动机的人和无目的无动机的物的统一20、时间和空间是AA.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B.物质的两种属性C.离开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BC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C.不行而知(老子)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BC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4、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BCD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5、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ADA.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B.强调平衡、协调、合作的思想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思想6、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bcA.生产劳动实践B.科学实验C.处理社会关系实践D.艺术实践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BD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8、历史发展史“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9、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词句中想象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自考马克思模拟试题3-4

自考马克思模拟试题3-4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C)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4、空间的特性是(C)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C)A.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A.唯心论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C)A.科学性和阶级性B.原则性和灵活性C.实践性和阶级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8、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D)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9、事物的质是指(D)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0、时间和空间是(B)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B)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3、现实可能性是指(A)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D.实现的可能性14、爆发式飞跃是(A)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C.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15、法律规范的贯彻(C)A.靠社会舆论和习惯来实现B.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C.靠国家强制执行D.靠自由讨论来实现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二元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19、人口因素是指(C)A.一定质量的人口B.一定数量的人口C.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A.个人心理B.社会心理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D.道德、艺术和哲学- 21、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A.按需分配的原则B.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C.人道主义原则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D)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C)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B)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B)。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唯心主要义的两种基原形式,即主要观唯心主要义和客观唯心主要义。

主要观唯心主要义的主要药殊征市把主要观精神(仁的感觉,經验,观念,意志,心等)作為惟一真实的确良存再和世界的原原来,客观事物以至整個物质世界都市這种主要观精神的產物。

主要观唯心主要义必而导致仅再自自己才市惟一存再的“唯自己论”。

例如,英國大主要教贝克莱认為,世界的原原来市仁的主要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市“感觉的复合,存再就市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市感觉药素的复合”;康德的“仁的理性為自而界力法”;笛卡儿的“自己思故自己再”;尼采的“自而选择的意志高於一切”;叔原华的“意志市世界的物自體,意志市一切存再和运動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經验市世界的最终构城药素”;杜威的“世界市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經验”。

中國古代庄子讲的“万物與自己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於自己”;陆象山說的“宇宙便市吾心,吾心便市宇宙”;王阳明說的“天下無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再自己心中”,等等,都市主要观唯心主要义的典型代表。

客观唯心主要义的主要药殊征市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個仁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對观念,绝對精神等)变為独力的客观存再,并把它作為世界的原原来和万物的创造这。

它认為世界的原原来否市仁的主要观精神,而市由超空間的客观存再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市這种精神实體的派升物较表现。

客观唯心主要义的荒谬之处再於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說”,其所谓的客观精神否過市上帝的另名。

例如,19世纪德國哲学家黑格尔认為“世界市绝對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市绝對精神的外化,约對理念市万事万物的原源”;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市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市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仁為天命所主要宰”。

中國古代哲仁老子的“道市天的之根,万能物之母,道升一,一升二,二升三,三升万物,道升万物”;和颐的“万物皆市一理,有理则有氣,天这,理也”;朱熹认為“理再物先,理再事先,理市万物之原”,都市客观唯心主要义的典型代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简答题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2)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却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3、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4、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2)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5、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6、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哲学试题

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4.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讲到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时,举例说“伊万是人”,这个命题表明()。

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任何个别都是一般C、一般不能存在于个别之中D、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5.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7.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是( )。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折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的作用是相同的D、质变优于量变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0.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1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唯物论测试题

唯物论测试题

( 单选题 | 1 分)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正确答案:C2( 单选题 | 1 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正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唯心主义和不彻底唯心主义D.自然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3( 单选题 | 1 分)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A4( 单选题 | 1 分)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人的神灵决定天地万物C.存在就是被感知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正确答案:A5( 单选题 | 1 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正确答案:D6( 单选题 | 1 分)“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B7( 单选题 | 1 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 )A.二者是互不相关的B.二者是绝对对立的C.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D.后者是前者的形式,前者是后者的内容正确答案:C8( 单选题 | 1 分)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物质的世界B.世界是精神的世界C.世界是统一的世界D.世界是发展的世界正确答案:C9( 单选题 | 1 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讲究世界的本质是物体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讲究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

它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克莱(1684年—1753 年),德国的费希特(1762年—1814年),中国的孟轲(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以及王守仁(1472年—1528年)等。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2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 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0 世纪80年代,中国称自己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简述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观点和基本形式

简述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观点和基本形式

简述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形态唯心主义观点
和基本形式
唯物主义观点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体,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物质运动的产物,物质是客观实在的,意识、思维等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主要有三种: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发展是历史的动力,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认为物质和精神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它们是辩证发展的。

唯心主义观点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意识、精神等是世界的基本实体,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只是对意识的感知和表象。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神秘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神秘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和精神的存在是超自然的、无法解释的。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和精神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它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主观的。

总之,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物质是基本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观点则强调意识是基本实在,物质是意识的表象。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包括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秘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最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最完整版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单选和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单选和判断题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B )A.辩正法与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与二元论3、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C )A.唯心主义 B.诡辩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D )A.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5、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C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运动与静止是辨证统一的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B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7、时间和空间是( A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C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9、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B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C.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1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C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11、“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1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13、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D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14、下列成语中包含辩证否定原理的有( A )A.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C.古为今用,洋为今用 D.厚今薄古,厚古非今15、假象是指( B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16、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C )A.白天和黑天的关系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C.燃烧和灰烬的关系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17、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这是C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 形而上学诡辩论的观点1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其哲学伦理论根据是( B )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B.质和量互相制约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9、“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这是( B)观点A 折中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20、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主要特点是( C )A.强调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肯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把肯定和否定割裂开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D.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21、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C )A、既保留又发扬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22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B )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23、“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B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24、“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

马克思试题

马克思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一、单项选择题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厦大马哲大题(带答案)

厦大马哲大题(带答案)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P28、课件)哲学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基本观点,P30\66唯物主义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客观唯心主义2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P29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4、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需具备哪些条件?P30\58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条件: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与和谐的关系P43\4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区别如下:
一、内涵不同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

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

主观唯心论或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

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二、论点不同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它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

主观唯心主义把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自我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

实际上就是认为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每个自我的主观精神决定,没有每个意识体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外部世界上的事物,即客观世界依赖于主观精神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集(后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没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的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4、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C.只有人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原D.只有“宇宙精神”才是第一性的东西5、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B.世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世界是由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英国古典经济学B.英法空想社会主义C.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点是()。

A.历史性B.科学性C.实践性D.革命性9、物质是标志()的哲学范畴。

A.物体的总和B.原子C.存在D.客观实在10、“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A.固有属性B.根本特性C.存在形式D.最高理性11、世界统一于()。

A.存在B.意识C.物质D.物体12、物质的固有属性是()。

A.时间空间B.能量C.质量D.运动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多样性B.运动性C.客观实在性D.统一性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7试题(7)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7试题(7)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7)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是( )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它主张人的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比如孟子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客观唯心主义,它主张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比如说有学者认为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其实是随机的,取决于“上帝掷骰子”,也就是说,大部分癌症发生的原因不是环境因素的遗传,而真的是因为运气不好。

这个学者的观点,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真实的确良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只在自我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

例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尼采的“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中国古代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等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变为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约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能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和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

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都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也叫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是: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就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机械唯物主义表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机械性。

二、形而上学性。

三、唯心史观。

(3)、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唯物主义历史上的第三种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十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不仅重视理论地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这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最具有科学性又最具有革命性的哲学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