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

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一、引言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是为了追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提供解决办法,预防事故再次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种操作规程。
本程序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二、责任与权限1. 事故调查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并监督事故调查工作;2. 调查人员:负责实施调查工作,收集证据,分析事故原因;3. 事故处理小组:负责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
三、调查程序1. 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后,由事故调查委员会组织调查工作,制定相关计划和任务分工,并确定调查人员;2. 收集证据:调查人员按照任务分工,收集现场照片、视频及相关记录,采访目击证人并取证;3. 归档记录:调查人员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并归档,确保证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分析研究:调查人员根据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事故的直接和根本原因;5. 撰写调查报告:调查人员编写调查报告,并提交给事故调查委员会审查和确认;6. 审查与确认:事故调查委员会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并与调查人员进行讨论和确认;7. 报告上报:事故调查委员会将审查确认后的调查报告上报给有关部门,并提出处理建议;8. 处理方案制定:事故处理小组根据调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9. 处理方案实施:事故处理小组按照制定的处理方案,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后续措施;10. 监督跟踪:事故调查委员会进行处理方案的监督和跟踪,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四、调查工作原则1. 公正公平:调查人员要客观中立,对待所有相关当事人公正公平;2.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事实,不隐瞒真相;3. 杜绝篡改:严禁对调查结果进行篡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 保密原则:调查人员要严守调查过程中的保密原则,不得泄露调查内容和结果;5. 分工合作:调查人员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和能力进行任务分工,共同完成调查工作。
五、调查报告内容1. 调查背景: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等基本情况;2. 调查过程:详细描述调查人员的走访、询问等工作过程,包括收集证据的途径和方式;3. 事故分析:分析事故的直接和根本原因,找出事故的主要责任方;4. 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建议,包括事故责任追究、预防措施建议等;5. 附件:附上收集到的证据、相关记录和照片等。
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调查事故发生经过,分析事故原因,落实事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相应对策,有效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工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管理体系范围内事故发生后的调查与处理。
包括公司员工、外来参观人员、相关协助单位员工发生的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或其它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3、定义3.1安全事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
4、引用标准: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职责5.1 安环科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归档;5.2 综合办负责处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登记、报告。
6、程序6.1 发生事故时,当事人或最先发现者应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立即报告安环科并逐级上报,发生火灾事故必要时报火警。
事故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事故;6.2发生职工伤亡事故,负伤者或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安环科、企业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6.3 对三人以上的轻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必须按规定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劳动保障等部门报告;属重大死亡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同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6.4 道路交通事故由综合办及时报送公安机关,由各级公安机关负责调查处理。
6.5 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各类安全事故,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6.6 事故抢险与救援6.6.1 发生事故时,根据事故的轻重缓急,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协调、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并视情况立即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级别;6.6.2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时,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在单位的,应在第一时间返回单位,在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6.6.3 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后,或事故还在继续,可能造成次生事故,以及需要抢修抢险时,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小组统一处理事故信息披露等相关工作,并建立直报集团的信息渠道。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对如何报告、调查、处理企业中发生的事故有很全面的了解。
事故是不可预知的,但是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它们的发生,如果事故发生了,我们也应该马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处理它们。
本文将向您介绍关于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的紧急情况处理指南。
1. 事故报告
首先,如果发生了重大事故,处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必须立即向紧急联系人员报告。
紧急联系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和工安部门内部紧急联系人员。
他们需要收集事故的相关信息,例如人员受伤情况、物品损失情况等等。
在进行信息收集的同时,他们应该也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2. 事故调查
如果事故发生,很有可能是由于工作操作不当,机械设备的故障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
此时,我们需要对事故进行调查来发现真正的原因。
调查人员应该了解所有涉及此事故的人员,包括现场的证人,同时应该对现场进行勘察,收集相关的证据,以便确定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并对问题加以纠正。
3. 事故处理
最后,当我们确定了问题的原因,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这可能需要更改工作方式、再次对员工进行培训、购买新设备等等。
在处理措施方面,企业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明确分工与职责,避免处理措施拖延。
同时,在处理措施确定后,应该及时向所有与此事故有关的员工、客户、供应商等相关方沟通,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关于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的简要介绍。
渴望工作环境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才可以让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

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程序一、引言事故是生产、生活中时有发生的,每一起事故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调查对象对于任何事故,需要对其进行深入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影响。
调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2. 事故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材料和环境等因素;3.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后果;4. 直接参与事故的人员的证言、凭证和现场照片等证据。
三、调查方式1. 组织调查组在开始调查事故之前,需组织专门的调查组,组长一般由企业的高层担任,其他成员均为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较强的员工。
调查组成员应该了解企业的运作以及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技巧。
2. 确认现场调查组必须到达事故现场,确认现场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障调查组成员的安全。
3. 收集证据调查组成员应及时搜集证据,例如,照片、现场记录、报告、当事人的陈述和抽检样品等。
4. 分析结果在将所有信息和数据收集完毕后,组织调查组成员开始分析结果,着重分析分散的原因以及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处理方法1. 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在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一些临时控制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例如,对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危险物品,以及营造安全的环境。
2.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事故分析结果,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企业应制定改进计划,以确保安全生产。
改进计划可以包括机器设备的改善,培训和教育培训、制定新的工作规程和制度、检查和保养以及改进管理系统等等。
3.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采取措施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阶段特征,适时采取措施,加强巡查监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维护企业自身形象,合理回应各类诉求,及时处理工作中各类难题。
五、总结事故调查与处理控制工作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发现事故的成因和影响,还在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内容:一、报告程序:1.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2.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等详细信息。
3.事故报告应通过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二、事故调查程序: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2.事故调查组应及时赶到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3.事故调查组应听取事故现场目击者和相关人员的陈述,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
4.事故调查组应编写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的原因、责任追究、事故防范措施等建议。
三、责任追究:1.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对于严重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3.对于轻微的责任人,将依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事故防范措施:1.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的建议,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通过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2)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县内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本制度。
1.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侧。
2.事故报告2.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主管部门负责人,重大情况应直接报总公司有关领导,若发生火灾事故且较严重时应同时立即报火警119;2.2总公司领导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和县政府有关单位;2.3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2.4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部门应向公司主管领导和安全部门进行报告,以便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2.5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2.5.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5.2简要经过;2.5.3事故原因初步分析判断;2.5.4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2.5.5事故报告单位。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发生的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及时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事件的重复发生,并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发生后的报告、处置、调查、分析、处理、统计、记录、上报等工作。
本程序中所指事故、事件不含质量事故、事件。
3 定义3.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3.2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4 职责4.1 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委员会(简称: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公司级重大以上事故单独或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
4.2 安全环保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本程序;负责股份公司各类事故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级一般着火爆炸、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对股份公司各部门上报的事故进行统计、建帐、上报工作;负责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3 经济运行部负责公司级一般生产操作、非计划停工、物料跑损、介质互窜等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公司级一般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股份公司生产、设备事故的统计、建帐、上报工作。
4.4 规划设计院负责项目施工建设中公司级一般施工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公司项目施工事故的统计、建账、上报工作。
4.5 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工伤治疗费用支付、工伤鉴定、工伤赔付、工伤档案等管理工作。
4.6 群众工作部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7 股份公司各部门、事业部负责本部门公司级微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事故信息上报、现场应急处置、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协助调查等;负责本部门事故的统计、建帐、上报工作。
5 事故类别与级别5.1 事故的分类事故依据其发生的性质分为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厂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5.1.1 火灾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某公司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范本为了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我公司制定了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以应对发生的意外事故。
以下是此程序的范本:一、事故报告程序1. 任何员工在发现事故发生后,须第一时间向所在部门或上级报告。
2. 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并按照事故级别进行报告。
3. 安全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初步调查,确保事故现场安全,并采集相关资料。
4. 初步调查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填写事故报告表,并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安全员等人员列入报告对象,确保及时和准确传达事故信息。
二、事故调查程序1. 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一个调查小组来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
2. 调查小组应向相关人员发送调查通知,并确保通知到位。
3. 调查小组在调查前应提前收集事故相关的资料和证据。
4. 调查小组应准备一个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标、范围和方法。
5. 调查小组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进行事实核实和分析。
6. 调查小组进行整理分析后,应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汇报。
三、事故处理程序1.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公司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并将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确定事故责任和追究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事故负有责任或涉及事故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4.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公司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总结和改进。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范本是我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此范本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发生的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及时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事件的重复发生,并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发生后的报告、处置、调查、分析、处理、统计、记录、上报等工作。
本程序中所指事故、事件不含质量事故、事件。
3 定义3.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3.2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4 职责4.1 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委员会(简称: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公司级重大以上事故单独或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
4.2 安全环保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本程序;负责股份公司各类事故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级一般着火爆炸、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对股份公司各部门上报的事故进行统计、建帐、上报工作;负责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3 经济运行部负责公司级一般生产操作、非计划停工、物料跑损、介质互窜等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公司级一般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股份公司生产、设备事故的统计、建帐、上报工作。
4.4 规划设计院负责项目施工建设中公司级一般施工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公司项目施工事故的统计、建账、上报工作。
4.5 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工伤治疗费用支付、工伤鉴定、工伤赔付、工伤档案等管理工作。
4.6 群众工作部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7 股份公司各部门、事业部负责本部门公司级微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事故信息上报、现场应急处置、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协助调查等;负责本部门事故的统计、建帐、上报工作。
5 事故类别与级别5.1 事故的分类事故依据其发生的性质分为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厂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5.1.1 火灾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

5.5.4如存在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要求填报《企业伤亡事故登记表》,报送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5.3.2调度人员并负责现场记录或拍照,同时通知行政部派保安协助进行现场保护;
5.3.3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总经理或值班副总,在伤员抢救期间(指未脱离生命危险期),事故发生部门须指定专人陪护。
5.3.4工伤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可直接要求小车班派车,迅速送伤者到医院治疗;为确保工伤事故发生时小车随叫随到,对于工伤事故小车班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出车,违者除名。若伤者有生命危险,则迅速送至开发区医院抢救,待脱离生命危险后,立即将病人转至东莞市社会保险局指定的工伤定点医院。
4.职责
4.1行政部安全办负责事故(事件)厂内处理程序中的各项工作(如调查、分析、总结及反馈)的牵头、组织工作,并负责完成总结分析报告和拿出处理意见,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审批。
4.2人事部负责处理救治事务、向社会保险部门进行事故(事件)的申报,工伤等级鉴定及工伤费用索赔的办理工作,并配合其调查、处理。
4.3行政部负责保证随时满足事故(事件)的急救用车及后勤方面的相关需求,在接到重大工伤事故发生通知后,应立即派安保队员赶往现场,与事故(事件)发生部门共同做好现场的保护和见证工作。
b、忽视安全生产,强迫他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而造成事故的。
c、发现事故隐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的。
d、对事故隐患出现判断明显失误者。
e、不听上级指令,违章作业者。
f、本人违章作业,造成他人伤害者。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第一篇: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1.目的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严格事故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XXXXX工程管理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或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3.引用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 号《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75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93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管理手册》HX-GM 《设备管理程序》ZHHX-GP-14 4.责任 4.1工程部负责管理部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建档工作;负责建立和完善管理部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管理程序和规定,明确管理职责、权限和管理流程;参与一般以上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负责一般及以上事故经济损失的审核认定和上报;跟踪和监督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4.2办公室负责管理部行政办公区域火灾事故及由火灾引起的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和防范整改措施的落实;负责行政区域火灾事故的建档工作。
负责办理职业病和伤亡人员工伤保险待遇及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工作;负责事故中党员、干部渎职、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处理。
4.3项目组负责及时、准确、如实报告本单位各类事故;负责参与较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负责在一般及以上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给予配合和支持。
负责事故处理意见的落实。
其他部门配合、协助事故调查。
5.程序5.1 事故的分类、分级 5.1.1事故的分类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包括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1)生产事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和急性中毒事故;(2)火灾事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3)爆炸事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4)设备事故:由于制造、安装、施工、使用、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设备损坏而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5)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规则或因机械故障等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5.1.2事故的分级事故等级分为较小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及特别重大事故。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 目的为规范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分析及处理,明确职责和权限,及时准确调查,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环境和质量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3 术语和定义3.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污染、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未造成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后果的事件叫“未遂事件”。
3.3 质量事故:指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因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问题或不合格造成损失以及在国家、省(市、自治区)或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事件。
4 职责4.1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公司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或参与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
4.2 仓储调运处参与调运过程和油库质量安全环保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3 投资建设管理处参与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环保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4 加油站管理处参与加油站质量安全环保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5 审计监察处参与公司范围内质量安全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
4.6 公司其他处室根据职责分工参与相关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7 所属单位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权限范围内的本单位各类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并及时上报事故和事件信息。
4.8 各单位应按照直线管理责任组织有关人员分析事故、事件的原因,及时落实防范措施并跟踪。
5 管理要求5.1 事故分类及分级5.1.1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将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种类分为:a.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公司员工和公司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b.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公司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c.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 目的为严格事故管理,及时报告、调查、分析、统计和处理事故,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发生的OHS事故和事件的报告、调查及处理过程。
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3.2 公司全体员工有责任在其活动或服务中遵守法律法规及环境与健康安全文件的要求,防止或预防事故、事件的再发生。
3.3 各部门管理责任人对本部门的事件的纠正和预防工作负责。
3.4 管理者代表对公司的事故和事件的纠正和预防负责,督促有关部门的事故和事件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预防,并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3.5 办公室是事故综合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管理、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4 工作程序4.1 事故的分类和分级4.1.1 事故的分类4.1.2 事故的分级。
根据公司危害和风险的性质,参考国家关于事故的分级标准,公司内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将事故划分为四级: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
4.1.3 重伤标准(按GB/T6441-1986执行);4.1.4 人身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按GB/T6721-1986执行);4.1.5 损失工作日(按GB/T6441-1986附录B 表执行)。
4.2 事故报告4.2.1 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要立即采取措施,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总经理;4.2.2 总经理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市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公安局、浙江检察院、工会、行业主管部门、保险公司。
4.3 事故应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发生人员伤亡、触电、火灾、机械伤害等事故实行应急管理,具体参见《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4.4 事故调查与分析4.4.1 办公室为事故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和上报工作,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负责事故管理的考核工作。
4.4.2 事故调查的权限4.4.3 事故调查组4.4.3.1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着手事故调查。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的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
3权责3.1 生产部负责对环境和人身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工作归口管理,负责事故的统计,参与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并协调、监督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
3.2 工程设备部负责对机器设备故障事故管理。
3.3 财务部负责对财产损失事故归口管理。
3.4 管理者代表组织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5 员工代表监督人身事故处理过程。
4 工作程序4.1制订日期:2005.09.10 修订日期:发行日期:2005.09.204.2 事故范围公司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或组合,均视为事故:A 公司范围内所有人员,包括外来人员因工受伤或死亡;B 出现职业病;C 设备、设施遭到破坏;D 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4.3 工作原则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科学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4.4 事故报告4.4.1 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简要经过,已经或可能造成的损失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4.4.2 报告程序4.4.2.1 人员伤亡A 发生轻伤事故,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生产部经理报告。
B 发生重伤事故,生产部经理应立即报告总经理,还应在24 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
C 发生死亡事故,除报告上述单位外,还应在2 小时内向当地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D 伤亡性质按劳动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判定。
4.4.2.2 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应视火势情况立即向本单位应急小组、消防部门报警。
若发生人员伤亡,按4.4.2.1 条处理。
4.4.2.3 发生设备、设施异常损坏,导致环境破坏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由负责人向生产部汇报,生产部视后果严重程度报告总经理。
25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1.目的对体系内可能出现的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作出规定2.范围适用于健康安全环境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3.职责综合管理部负责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的归口管理。
4.管理程序4.1事故类型的确定4.1.1 按事故发生性质划分:火灾事故、设备事故、工作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事故、职业中毒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4.1.2 按伤害程度划分: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
4.1.3 事故类型:可分为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爆炸、灼烫、车祸、中毒窒息等。
4.2 经济损失计算计算包括直接和间接损失,计算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国家标准局1987.05.01)执行。
4.3事故上报4.3.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等报告,火灾、爆炸等事故应立即向公安、消防机关报警。
4.3.2 根据事故伤害程度在规定时间内逐级向公司领导和部门报告。
4.3.3 事故上报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4.4 事故现场处置4.4.1事故发生后,责任部门负责人应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立即赶赴现场迅速组织实现现场应急措施,控制现场。
4.4.2事故发生导致人员伤亡时,应撤离现场其它人员、组织实施应急措施同时迅速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封闭现场,以防事故扩大、蔓延,并保护好物证,防止无意识的破坏,影响事故调查。
只有在得到明确的指示后方可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重新组织作业。
4.5事故调查和报告4.5.1事故调查A.发生轻伤和一般事故后,由事故所在部门负责组织安全、服务等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B.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由总经理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调查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调查组成员不能与直接责任者或事故相关人员有直接利害关系。
C.事故调查组人员有权向事故单位、相关部门人员调查了解发生事故的有关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绝,并如实反映事故发生情况,不得隐瞒具体情节和谎报,更不准作伪证或有意破坏事故现场,干扰阻碍事故的调查。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17.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建立一个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尽快地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3术语和定义3.1质量事故:工程建设过程中,除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损害外,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和危害的事件。
3.2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3.3环境事故: 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4职责4.1工程部负责本程序的贯彻落实,并负责各类事故的统计,并汇同党群工作部监督下属各部门、分公司做好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
4.2 各部门、分公司负责协助工程部,并逐级向上汇报有关事故的情况。
5 工作程序5.1 事故划分5.1.1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分为特别重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
5.1.2 安全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5.1.3 环境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共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Ⅰ级)、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Ⅱ级)、较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Ⅲ级)和一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Ⅳ。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事故是指突发的事件,其发生结果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等造成损害。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事故的防范与处理非常重要。
在遭遇事故后,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害扩大和加重。
下面将介绍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一、事故报告程序遭遇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事故报告程序分为如下步骤:1.首先保护现场,防止放大损失。
对于突发事件,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如进行现场灭火、隔离现场等。
2.报告信息的准确和及时。
企业、机构或组织应制定事故报告方案并在事故后立即启动。
事故报告必须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损失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对环境、人身等造成的威胁等。
3.呈报部门。
当事故发生时,一般应该向上级主管部门、行政机关、消防部门或公安等有关部门报告。
4.随时更新报告问责人。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随时更新报告问责人的信息来确保他们可以快速的接收关键信息。
二、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是为了找出事故的原因、责任方、过错、以及其他因素,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纠正。
事故调查程序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事故类型。
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损失范围等确定事故的类型,以便于制定相关的调查计划。
2.收集事故资料。
收集事故的现场照片、视频、证言记录等,建立事故调查档案,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3.挖掘事故原因。
重点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技术原因等。
调查应当细致、全面、客观、公正,并由专门人士进行,调查过程应当遵循法律程序。
如果调查责任人暂时找不到,可以采用委托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
4.编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应编写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经过、原因、责任方、制定的纠正措施等。
三、事故处理程序事故处理程序是在调查出事故原因后,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及处理责任人。
事故处理程序分为如下步骤:1.制定纠正措施。
ISO45001事件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健康安全事故,尽可能快地开始做好调查,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
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健康安全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3 职责3.1.行政部负责各类事故的统计,并协调或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确保该程序的有效运行。
3.2.事故部门对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故,要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4.工作程序4.1.事故报告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门、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4.1.1.事故发生后,环境损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直接或逐级报告副总经理、总经理。
4.1.2.发生轻伤事故,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部门主管、行政部;发生重伤事故除立即报告公司副总外,应急指挥中心并在24小时内报告总经理;发生伤亡事故,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报告外,应在48小时内向当地消防、环保局、劳动部门、安监部门报告。
4.1.3.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报告的同时,应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要求,开展求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4.1.4.发生火灾事故后,应立即向公司义务消防队报警;发生生产设备、交通事故等应立即向公司职能部门报告,并尽快通知公司行政部和其它相关部门。
4.1.5.当公司员工确认患有职业病后,行政部应填写职业病报告卡,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公司总经理。
4.2.事故调查4.2.1.轻伤事故及一般事故由行政部负责调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并于三日内将调查报告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
4.2.2.重伤事故由公司管理代表或指定人员组织各部门及应急指挥中心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4.2.3.死亡事故由公司、公司主管部门会同劳动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安监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进行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事故(包括未遂事故)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并最大可能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3.职责
3.1总经办负责各类事故的统计,并主管、协调或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确保该程序的有效运行。
3.2事故单位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负责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4.工作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4.1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1.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向消防队报警;发生生产、设备、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公司职能部门报告,并尽快通知公司生产部和其他相关部门。
4.2事故调查
4.2.1轻伤事故及一般事故由车间负责人负责调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并于三日内将调查报告报办公室或公司其他职能部门。
4.2.2重伤事故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
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2.3死亡事故由公司、办公室会同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伤亡事故,应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发布,2007年6月1日实施)进行调查。
4.2.4非伤亡的重大、特大事故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安全、生产、设备、技术、工会、保卫等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在10日内写出事
安徽太湖山木业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号:QE/THS-CX-8-3-2 B版第0次修改
标题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共 2 页第 2 页
故调查报告书。
4.2.5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a、组长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或安全负责人或其指定其他人员担任;
b、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专长;
c、范围应尽可能满足事故调查的需要;
4.2.6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b、确定事故责任者;
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d、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4.2.7事故单位应尽可能地为事故调查组提供方便,不得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4.3事故处理
4.3.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应先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理,并把处理意见上报公司总经办或其他职能部门。
4.3.2对于重伤、死亡或非伤亡的重、特大事故,管理者代表应组织、主持召开事故现场会,与会人员应包括事故单位相关人员及生产、技术、安全、设备、工会等有关负责人。
4.3.3事故处理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4.3.4公司办公室及生产、设备等职能部门,对已经结束的事故处理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各单位,达到事故预防的目的。
5.相关文件:
《QES综合管理手册》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