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1. 引言1.1 引言概述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是一门跨文化研究领域,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特性和文化背景。
英语是一种基于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中心,谓语为核心,宾语为补充的结构比较常见。
而汉语则是一种基于主谓宾补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核心,谓语为主体,宾语和补语为修饰的结构比较常见。
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通常采用线性结构,文字呈现方式直截了当,一般而言,英语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而汉语则较为灵活多变,篇章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进行灵活调整,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通过对英汉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运用习惯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对比分析的结论,更好地进行英汉语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 正文2.1 英语篇章结构1. 主题句和主题段落:英语篇章结构通常以主题句作为段落的开头,主题句用来概括该段落的主旨内容,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题。
2. 段落间的逻辑连接:在英语篇章中,段落之间通常通过逻辑连接词或短语进行连接,使得整篇文章内容连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 概括句和过渡句:在英语篇章结构中,概括句和过渡句的使用十分普遍,它们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同时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4. 引言和结论:英语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引言用来引入文章的主题,结论则总结全文内容并给出作者的看法或建议。
5. 句子结构:在英语篇章中,句子结构简洁明了,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同时也注重句子之间的平衡性和连贯性。
英语篇章结构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合理的段落安排和句子结构,使得文章内容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2.2 汉语篇章结构汉语篇章结构是指汉语语言中文章、段落、句子等单位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其中所使用的连接词、语法结构等。
英汉语言对比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第二部分Part TwoProcedures of today:●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x●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rhetoric●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Exercises in class●Assignments of today●“…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E. A. Nida●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Differences between syntax:●形合与意合(hypotaxis and parataxis): 英汉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区别●Hypotax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e.g.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Parataxis: The juxtaposition of clauses or phrases without the use of coordinating or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s, e.g.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s were washed away.●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英汉互译② L3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之二

按照结构分
复句
因果类复句 并列类复句 转折类复句
复合句
11
2.2 总结
请用1分钟思考: 句子类型对翻译有什么指导意义? 将汉语句子译为英语句子时需要先考虑什
么? 将汉语句翻译为英语句子时可能用到哪些
技巧?(可回顾英译汉的技巧)
12
2.3 意合与形合: Parataxis VS. Hypotaxis
2.2.2 按照句子结构分类:★
中文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只包含一个 主谓短语或谓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以上在意义 上有联系的单句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彼此 分离,互不包容。
单句可细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复句按照 关系可以分为三大类:因果类复句、并列类 复句和转折类复句。
6
2.2 句子的类型
单句: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按照谓语的类别,可以分为动词谓语句、பைடு நூலகம்
Parataxis VS. Hypotaxis taxis: arrangement or ordering generally para-: beside; placement side by side,
without being separated by conjunctions hypo-: surbordination of one clause or
Definition: 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when they are written down, begin with a capital letter and end with a full stop, question mark, or exclamation mark. Most sentences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 (以 形统意)
汉英语言对比

前文曾提到,有些汉字本身就是词,英语没有字,只有词,多数汉字构成词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汉语和英语的构词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别。
(1)汉英构词对比
汉语是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现代汉字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它们可以自由组合成词。例如:“地”这一语素可以组成:地震、地皮、地貌、地铁、地方、地学、地图、地温、地勤、地表等。汉语中还有一些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例如:“菩”不是词,“菩萨”才是词(从梵语中借来的词);“忐”不是词,与“忑”组合成“忐忑”才成为词。又如“第”,当它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时(第一,第八)就不能独立成词,与后面的数词一起才是词。
古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思想或概念的表意文字 (ideographic script),因为它主要是象形字。随着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出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汉字已不能简单地视为表意文字,而应该视为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汉字一字一音,一字至少一义,既可代表语素,又可代表音节。汉字是多功能的,它是字 (character),即构成文字的基本单位;有些汉字又是词 (word),如:句、书、打、走等;有些汉字既可作词单独使用,也可略变写法作偏旁部首 (radical) 使用,如金、木、日、米等;少数汉字只能作为语素 (morpheme) 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语,如菩、乒、忐等。汉字是方块字,由点、横、竖、撇、捺等几种基本笔划及其变体,用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式组合而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篇章结构是指在一段文字中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
同的语言,其篇章结构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句子结构的组织方式,连接词的使用
以及语篇衔接等方面对英汉篇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在句子结构的组织方式上,英语和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而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则是主谓宾的倒序,即主语在前,宾语在中间,谓语动词在后。
英语句子“The dog chased the cat.”(狗追逐猫)中,主语是“The dog”,谓语动词是“chased”,宾语是“the cat”;而对应的
汉语句子是“狗追逐猫。
”,中,“狗”为主语,“追逐”为谓语动词,“猫”为宾语。
在句子结构的组织方式上,英语和汉语有一定的差异。
在连接词的使用上,英语和汉语也存在差异。
英语使用连接词来连接句子和句子之间
的关系,如and(和)、but(但是)、so(因此)等。
而汉语则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序来表达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英语句子“I am tired, so I am going to bed.”(我累了,所以我要去睡觉。
)中,“so”起到连接这两个句子的作用;而对应的汉语句子是“我累了,我要去睡觉。
”,通过语序的变化,表达了两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连接词的使
用上,英语和汉语也存在差异。
第二章 汉英句法基本差异

这么快就盖好了一栋房子。(cf.The housewas built at admirable speed.)
5.复合主语(主谓、述宾、述补、偏正)
水涨船高。(主谓词组)(cf. The ship rises with the tide.)
要有计划才好办事。(述宾词组)(cf. A good plan is necessary for doing business.)
6.带“的”字的名词词组主语
学得最好的有奖。(SVO) cf. The best learner will be given a reward.
7.零位主语
又下雨了。(无主句)cf. It’s raining again.
第四、汉译英中主语的选择
汉语在表达思想时,往往突出主题而忽略主语,但英语的主语却是最主要的成份,它对句子结构以及词语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英译时,一般将主要动词译英语的谓语动词,将其它动词译作不定式、分词、介词(短语)等。
A.那晚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条件结果)
The night was so dark that you could hardly see your handin front of your face.
B.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继续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自己。(目的)
析:译文以地点为主语,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四、汉语中有很多无主句,而英语句子中主语不可缺少,当译者无法找到合适的词作主语时,应想到it形式主语和“there+be+主语”结构。
1.下倾盆大雨了。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2.从来没想到他是个败家子。
第二章 汉英语言句式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叙述呈静态,汉语叙述呈动态
★英语的“物称表达法”和汉语的“人称表达法”
★英语 呈“主语突显”结构,汉语呈“话题突显” 结构
意合:指句子结构不是借助形态和形式词,而是靠词 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 接。 具有意合特点的语言行文时,常使用两种方式: 1、将片语、分句、句子放在一起,通常不使用连接词, 即使使用时,也只使用诸如and, but, or这样的连接 词,或者最小限度地使用,或者干脆不使用表示从属 关系的词语连接句子。 2、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完整的句子之间用逗号或 分号隔开,把这些句子看成是一个句子。如: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 washed away. I came , I saw, Iconquered.
Chinese Into English Practice
1.亡羊补牢,尤未为晚。 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 2. 风停了,雨住了, 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不 敢想到我自己。 The wind and rain stopped and the road was still quiet. As I walked along thinking , I hardly dared to think about myself. 3. 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 People who share the same interest and taste, who have the same value, come together and relate to one another. 4. 他们讲索取,我们讲奉献。 They preach taking from others, whereas we advocate giving to others. 5. 他在大学里念了两年书,就报名参军了 He studies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 then he went to join the army.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语法结构在内。
在英文中,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而在中文中,篇章结构的划分则相对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内容需要来进行调整。
在英文中,引言部分通常用来介绍主题,并引出作者的观点或论点。
一般会包括背景信息、问题陈述、研究目的等。
在语法上,英文中引言部分通常使用过去时来描述过去的事件或情况,或者使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普遍性的事实。
主体部分是英文篇章的核心,用来展开论述和提供支持证据。
通常包括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和支持句。
在语法上,英文中的主体部分会使用各种时态和语态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论证。
结论部分用来总结主体内容,并提出结论或建议。
在语法上,英文中的结论部分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或将来时来表示结果或推测。
论据部分用来提供支持论点的证据或例子。
在语法上,中文中的论据部分通常使用过去时或者使用时态来描述过去的事件或情况。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篇章结构是指一篇文章在组织思想和语言表达上的整体结构。
它包括文章的组织、主题的发展和各段落之间的联系。
语法是篇章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文章中扮演着千丝万缕的角色。
接下来,本文将从英文和中文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
首先,英文文章较为注重主谓宾结构,句子结构简单明了,修饰成分较为清晰,规范化程度高。
而中文文章则更加注重修辞色彩,形式多样化。
中文文章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表现力,如排比、对偶、反复等,而英文文章则更为注重逻辑性和客观性,较少使用修辞手法。
其次,在段落结构中,英文文章通常采用主题句和细节句相结合的方法,细节句用来解释和支持主题句。
中文文章则常常运用“三段式”结构,即先陈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结构更为系统化、逻辑性更为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此外,在段落之间的过渡上,英文文章通常运用过渡词汇和短语,如“however”、“in contrast”等,以及重复主题词,以增强前后段之间的联系和连贯性。
而中文文章则更注重借助上下文以及核心词汇来实现段落间的衔接,即同义词、泛指词、代词等,使文章更为流畅。
最后,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在语气方面也略有不同。
英文文章通常更注重客观和中性,使用较为直白的语言,突出论点和论据。
而中文文章则更加倾向于表现个性化的情感,更加注重语气的变化和'感情色彩的表现,以取得读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英文文章注重逻辑性和客观性,而中文文章更注重修辞和表达情感。
掌握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针对不同语言的篇章结构,适当运用不同的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才能写出流畅、逻辑性强、表现力强的文章。
第二章 汉英句法基本差异

1.动词主语
蹦蹦跳跳有助消化。(cf.Jumping and runninghelp your digestion.)
2.修饰语(定语)主语
干干净净使人爱。(cf.Everybodyloves clean things.)
二、在汉译英中有些汉语句子的主语不显著或省略,但译成英语时必须将主语确定并补译。
1.在历史上,由于长江不断改道,在武汉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湖泊。(主语不显著)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cours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in history helped form a great many lakes in the area around Wuhan.
课堂练习:
1.他家起火了。
原译文:His house broke out a fire.
改译:
2.他出什么事了?
原译文:Has he happened anything?
改译:
3.(书)太难了太容易了都不行。
原译文:Too easy or too difficult is no good for us.
很多并列式连动只是一种离合式复迭,不能用and去连接前后两个词组。
披头散发(wear one’s hair loose)
穿针引线(act as a go-between) (be a match-maker)
②从属式的形式及英译
V1(O1 or X1)→V2 (O2 or X2),几个动词有主次之分,主要动词与次要动词之间有逻辑联接关系。
E.敲锣打鼓:V1(O1)+ V2(O2)
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汉英句法对比♦句子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
•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首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句子的类型☐汉语句式: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单句与复句。
☐英语句式: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与复杂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汉英句式异同♦汉英都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大类。
汉英陈述句基本相同,句尾都用降调。
汉英疑问句都是用升调,句尾加问号,这是相同之处。
♦汉语疑问句分特指问、反复问、是非问、选择问和反问五种,而英语只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问句四种。
•汉语的是非问句和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相当,但语序不同。
汉语是非句是陈述句式,或在陈述句尾加“吗”、“吧”表示。
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谓语动词“ ”,“ ”和助动动词或情态动词都放在主语之前。
如:? 你是老师吗?汉语的特指问句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相当,但词序却不尽相同。
汉语特指问句的词序和陈述句相同,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则一定要把疑问词放在句首,其句式是“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如:? 你在干什么?汉语的选择问句和英语的选择问句相同,只是词序不同。
汉语的选择问句仍然是陈述句的词序,英语则是一般疑问句的词序。
如:你去看电影,还是去看戏??对于英语反意疑问句的翻译则要把握原文意思,用最恰当汉语形式来表达。
如:, ' ? 译文() 他是你老师吧?(表示猜测)() 他是不是你老师?(表示怀疑)() 他是你的老师,对吗?(表示没把握)() 他是你的老师,不是吗?(表示肯定)汉语的反复问句是用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的,英语中没有与它相当的形式。
译成英语用一般疑问句即可。
如:这本书是不是你的??汉语的反诘问句可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也可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汉英句法对比

英语句子象参天大树,枝叶横生; 汉语句子则犹如大江波涛,层次推进。 申小龙(1988)
汉语不像西方语言的句子那样以动词为中心搭 起固定框架,以‘形’役‘意’, 而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用一个个语言板块 (句读段)按逻辑事理的流动、铺排的句势来 完成内容表达的要求……"
潘有国把英语句子的构造说成是树形结 构,汉语概括为竹式结构。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狮子型和孔雀型
在表达多层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 事实或描写等在后,所以在阅读时可以忽略后面的文字; 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 重心在后,阅读时须通读全文。 英语和汉语的重心在句中的位置有时是不一样的,翻译 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调整,势必给表达造成很大的困难。
汉语名句
(1)你来了,我走。 – (2)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 (3)小辣椒见是书记,一愣,松开手,跟着就瘫下来,滚地皮, 大哭大叫。 。 其中例(1)没有连接词,故可作几年解释。如: 如果你来,我就走;既你来了,我可以走了;当你来时,我就走。
– – –
例(2)是无主句。 例(3)借助动词,按事物发展顺序道来,也没用连词。
所以,汉语句子的形成没有一定的语法 之规,在逻辑上,也非常灵活。
句读说:
意思说完了,没说完
(唐以后) – “凡经文
–
–
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致以便 诵咏,谓之‘读’。”
《法华经》注
汉英句法比较
–
1.英语重语法,汉语重语义。英语和汉语属 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汉语中无主语的句子和无动词的句子比比皆 是, 英语句子的主语和动词则不可或缺,其地位 不可动摇。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

我对老板说:“要求人家干多少,也要求我干 多少。”
Ask as much of me as you do of everyone else.
抽象名词化
College life makes me feel excited. If you compare two ways of life carefully,
4.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our population, conserve our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tect helps m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deeply.
difficult for him to take off his clothes. The pain in his arms made it difficult for him to take off his clothes.
动词的减法
1. 用名词代替动词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to be a good listener 2. 用形容词代替动词 有人建议降低政府开支,提高教师工资: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
第一节
英汉句法结构比较
一、形合与意合
形合 (hypotaxis)与意合 (parataxis)是英汉句法结 构最基本的区别。
英语采用焦点句法,词语和句子是通过语言形态 变化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达思想的,结构严 谨,连接手段丰富。
汉语采用散点句法,词语和句子是靠本身的意义 和语境的存在来实现连接的,意义贯通,动词丰 富。
例1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共44页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审容来自膝之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共44页文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

8)否定倒装 Not until yesterday did I know what he meant.
9)韵律(metrical )倒装: Blessed be that Spares these stones
And curst be that moves my bones ( W. Shakespeare)
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语言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这些 语法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征。
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inflected forms)来表达语法关 系。
分析语 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word order)和虚词 (functional words)来表达语法关系。
英语主要运用形态变化形式或相对固定的词序以及丰富的虚 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因而属于综合-分析语( 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 汉语主要运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属于典型的分析 语(analytic language)。
2)命令倒装: Come you, everybody!
3)惊叹倒装:
What a beautiful voice you have !
4)假设倒装: Had you been given more help, they would not have failed.
5)平衡倒装: Gone forever are the dark days of the old society.
会、能、可能
时间副词 将、将要、即将、行将、快要
动词
准备、打算、拟
时态助词 看
时态副词
正、正在、正要、在、要、一直 在、不停第、不断地
动词加强词 下去(表继续):(继续)干下 (补语、 去 表示继续 起来(表开始):下起雨来了 或开始)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共44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英汉句法与篇章结构的比较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汉英句法对比♦句子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
•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首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句子的类型☐汉语句式: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单句与复句。
☐英语句式: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与复杂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汉英句式异同♦汉英都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大类。
汉英陈述句基本相同,句尾都用降调。
汉英疑问句都是用升调,句尾加问号,这是相同之处。
♦汉语疑问句分特指问、反复问、是非问、选择问和反问五种,而英语只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问句四种。
•汉语的是非问句和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相当,但语序不同。
汉语是非句是陈述句式,或在陈述句尾加“吗”、“吧”表示。
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谓语动词“ to be”,“to have”和助动动词或情态动词都放在主语之前。
如:Are you a teacher? 你是老师吗?汉语的特指问句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相当,但词序却不尽相同。
汉语特指问句的词序和陈述句相同,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则一定要把疑问词放在句首,其句式是“疑问词+ 一般疑问句”。
如: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什么?汉语的选择问句和英语的选择问句相同,只是词序不同。
汉语的选择问句仍然是陈述句的词序,英语则是一般疑问句的词序。
如:你去看电影,还是去看戏?Are you going to cinema or to theatre?对于英语反意疑问句的翻译则要把握原文意思,用最恰当汉语形式来表达。
如:He is your teacher, isn't he? 译文(1) 他是你老师吧?(表示猜测)(2) 他是不是你老师?(表示怀疑)(3) 他是你的老师,对吗?(表示没把握)(4) 他是你的老师,不是吗?(表示肯定)汉语的反复问句是用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的,英语中没有与它相当的形式。
译成英语用一般疑问句即可。
如:这本书是不是你的?Is this book yours?汉语的反诘问句可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也可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可以用英语的反意问句或一般问句来翻译。
如:她不是没进城吗?She has not gone to town, has she? 你不能走快点吗?Can't you walk a little faster?汉语的祈使句和英语的祈使句通常都没有主语,句子都用降调,句末用句号,语气较强的用叹号。
如:把它给我。
Give it to me. 不许动!Don't move!汉英感叹句都是表示强烈感情的,句末用叹号,句子用降调。
汉语感叹句在句末常用语气助词。
如:多可笑啊!How funny it is! 真可惜!What a pity!☐英语的基本句型英语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有七种基本句型:SV, SVO, SVC,SV A,SVIoDo,SVOC, SVOA,每一句式都少不了S与V,即使充当句子主语或谓词并无实际意义,也须加上这个词以满足语法形式的要求。
如:1、看样子要变天了。
It seems the weather is changing.2、当时我在北京。
I was in Beijing at the time.3、——是谁呀?——是我。
——Who is it? ——It…s me.4、叶子黄了。
The leaves turned brown.5、不行!It won't do!◆句法特征:意合与形合1.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汉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只要求在语义上一致,不必在形式上呼应。
英语的主谓语则严格要求在数、人称、动词的时态上一致。
•汉语一个句子可以有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在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连接;英语的句子则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整体。
在汉语中,衡量一串词语是否成立为句子,要看这串词语能否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思。
相比而言,汉语句子标准较宽松,句号的位置也有弹性。
比较下例原言语及译文中的标点使用: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一位姑娘,(。
)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
)瓜子脸儿,白净面皮,(。
)相貌不过中人之姿,(。
)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Amidst the feverish bustling, ther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 girl about eighteen or nineteen years old, dressed up just like the former. Her face was shaped like melon-seed. Her beauty was above the average woman-charming but not coquettish, and a clarity of complexion but not coldness.语义型句子重内在的逻辑关系,语法型句子重外在的形式连接,因此英语连接词(connective word)的使用远远多于汉语。
语法型句子的英语必须含有具备一致关系(Concord:in grammar, concord between words happens when they match correctly, for example when a plural noun has a plural verb following it )的“主-谓”结构(S-V),具有的这种主谓结构的句子,才给人一种语法的完整感。
否则,即便表达了明确的意思,也不能算作句子,不能加句点。
2. 汉语语法呈隐含性,英语语法呈外显性。
❑因含性特征体现在词性与词形无关,词语的语法功能不易辨别,时态、语态及语气往往包含在句子中,没有明显的符号标记。
如:“ 我想借你的词典用一下。
”语气非常委婉,含有“不知可不可以”的意思,翻译时不能简单处理为“ I want to use (or borrow) your dictionary.”, 译成“ I wonder if I can use your dictionary.”较好。
又如:“你先告诉我你不去,我就不会在那里等你了。
” 含虚拟语气及责备的口吻,但没有明确的标记说明,翻译时就得体会这一语用意义,用虚拟语气译出:“ If you had told me that you wouldn‟t go, I wouldn‟t have waited for you there.”❑英语的外显性特征体现在词语的词性可通过词形辨识,如,是名词词缀,是规则动词过去式标记,是形容词词尾,是副词词缀;词性易辨别,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显而易见;英语的时态、语态及语气均有明确的符号标记表示,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形式也有固定的表示法。
未按规则表示动词这类特征的方式不是语法错误就是另有含义。
翻译是一种双语相互转换的过程,以一种语言形式取代另一种语言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以不注意两种语言的形式特点,即“形合”与“意合”的特点。
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翻译腔”,也就是用译语的文字套入原语的句式结构中,使译文生硬,晦涩,意义难懂。
所以,无论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中,都必须照顾译语的习惯。
6.汉英篇章对比•衔接性与连贯性是篇章最重要的特征。
•汉英篇章的信息结构、衔接手段与逻辑连贯方面有不同之处,翻译时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什么是主位?许多语言学家都对此下过定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Halliday 1994/2000:38):“the Theme is the starting-point for the message; it is the ground from which the clause is taking off.”。
Thompson(2000:119)也指出:“The theme is the first constituent of the clause.”。
他们的意思都表明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句子的开端这样一个意思。
♦韩理德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主位是信息启始点,是小句的开始点(Halliday, 1994:38)。
同时,小句中的主位仅是小句的第一个构成成分,一般只含有已知信息;余下的便是述位,它往往是新信息,是交际的重心所在。
♦主位---述位(theme - rheme) 结构就是句子的信息结构。
♦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 )语言,英语是主语突出(subject-prominent )语言。
汉语在表达思想时往往突出主题而不在意主语;英语的主语却是一句之主,对句子结构甚至词语选择起统帅作用。
而汉语是话题突出(Topic-prominent)的语言,它的主语和谓语不一定具有英语中那种严格的形式关系。
在汉语中不具备明确形式结构特征,只以意合形式组合在一起,以话题为中心辅以评论的小句大量存在。
李运兴(2001:200)认为:汉语句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话题+评论”(Topic-comment)为铺排格局的语义结构……汉语的主位基本上就是话题,可以说汉语的重意的句法结构从本质上更趋同于“主位+述位”这一信息结构。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1986)一书中指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
”汉语的连动句典型地反映出话题的后面一长串说明的特点(因为凡与话题有关的内容都可放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这与英语句子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相一致的结构大不相同。
•分析下列例句中的“话题-说明”部分是如何转化为英语的“主语-谓语”结构的:1.有个叫毛满珠的哑巴姑娘,翻过几重山来找王斌,痛苦地做着各种手势,要求得到帮助。
There was a dumb girl called Mao Manzhu, who travelled over ranges of mountains to come to Wang Bin. With various painful gestures, she begged for Wang's help.2.他五岁时候,生了一场伤寒,变成了聋子。
He became deaf at five after an attack of typhoid fever.typhoid: a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is caused by dirty food or drink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衔接是将语篇不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语法、词汇和其他手段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