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英汉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derivation, 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 etc.
4
第二章:英汉语言现象比较——构词比较
II. Word-building
The major ways of word-building in English are composition, conversion, and derivation (affixation). And in Chinese we have the same major ways. English:
Conversion: paper the window, empty the basket, elbow
one’s way, ups and downs, many ifs;
He bicycled off a moment ago.
5
第二章:英汉语言现象比较——构词比较
Derivation: able-unable, take-mistake, hope-hopelesshopelessness, act- inaction
Greek: paper, alphabet, dialogue, comedy
Chinese: tea, chow mein, kowtow, toufu,
Originally English had its gender, case, number,
conjugation—these complicated changes. Because of the
12
R
第二章:英汉语言现象比较——练习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 because she's enticing; I hate her with an E, because she's engaged; 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 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 her name's Emily, 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译2: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合”( parataxis)为特点,它由于没有词形
变化、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连接词和介 词也比英语少得多,所以往往用隐性连贯 方法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句子外形比较 松散、自由,注重以神摄形。对策:许多 词可以用汉语的动词来翻译;连接词有时 可以不译;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独立主 格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译为短语或分句。
8
A more realistic approach towar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is tha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s concept says that a nati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 item if it can produce it more efficiently than alternative products.
例如,牛津大学在校学生数比明尼苏达州立 大学要少多了,也穷多了。牛津的在校学生数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我们也认识到越来越需要使某些经济部门实 行工业化。
We also realize the growing necessity to industrialize certa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英、汉语言对比
2010.3
英、汉语言的差异
1.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 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及非谓语的变化 (不定式,分词),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 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 加前后缀引起的词义的变化等等。英语通过词 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 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 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 言意义。 主要对策: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 汉语一般用加词或者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第二章英汉语言比较

第二章英汉语言比较

Difference 5 English : Abstract (抽象) Chinese: Concrete (具体)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 If you don’t compare, you’re in the dark, but the moment you do, you get a shock. 2. As Tom has failed to come due to his sudden illness, we have to ask you to take his place. •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比较:如果不比,你就不 知道,一旦比了,你会吓一 跳。) • 汤姆突然病了,没能来,我 们只好请你顶他。 (比较:因为汤姆突然病了, 所以他没能来,因而我们只 好请你顶他。)
Enlightenmen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 Astonishment and even horror oppressed him. 2. 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 3. The sight of the big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 他感到惊讶甚至恐惧。 我兴奋得什么话都说不 出来。 我一看到那棵大树就想 起了童年的情景。
Difference 2 English : Passive (被动) Chinese: Active (主动)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第二部分Part TwoProcedures of today:●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x●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rhetoric●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Exercises in class●Assignments of today●“…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E. A. Nida●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Differences between syntax:●形合与意合(hypotaxis and parataxis): 英汉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区别●Hypotax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e.g.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Parataxis: The juxtaposition of clauses or phrases without the use of coordinating or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s, e.g.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s were washed away.●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翻译技巧:英译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译成句尾封闭式;汉译英时, 要把汉语的句尾封闭译为句首封闭。
第二节 英汉语言的不同点
〔例1〕 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 〔译文〕接到你们的贺函,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分析〕在表示原因的句子中,英语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则往往相反, 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 ,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第一节
英汉语言的共同点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巨变,可能还改变了我们的死亡方式。你也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因为 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你能感受到飞机、电视、电话甚至杀虫剂所带来的越来 越多的方便与舒适。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吃到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科技变 革的结果。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ambition.) ▪ 人穷志不短. ▪ Though one is poor, he has high ambition. ▪ 人有脸,树有皮. ▪ The face is as important to a man as the bark to a tree.
1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人在阵地在。 The position will not be given up
▪ 与之相反,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只要能够达 意,词的形式是无关紧要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 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 正所谓“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The master said, in official speeches, all that
matters is to get one’s meaning through.)
1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hinese
Meaning-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implicit coherence (隐性连贯) Paratactic
语义型语言
(以意统形)
English
Form-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8 返回章重点 退出
1. 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是指英语语言符号之间
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汉语重意合是指汉 语句子主要通过字词的意义连结起来。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 英语国家沿袭了古代希腊人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语 词系统。古代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 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 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而在一个毫无条理的陈述 结构中,思想肯定也是杂乱无章的,而杂乱无章的 思想是没有意义的。英语形合的特征正是在这样 一种背景之下形成的。

第二讲 英汉对比.ppt

第二讲 英汉对比.ppt

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 本位,比较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 研究。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 当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 或生物的词(animate)做主语,而英语 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做主语。 -----国学大师 钱穆

“主观”和“客观”的风格差异在说服性文章上体 现得更为明显。英美人遵循的主要原则是:Let the facts and logic speak for themselves.(让事实和逻辑为自己 说话。) 他们靠客观的态度、令人信服的事实和严谨的推 理来征服读者。
• 2)汉语词语的意义包含在英语词语中 • • • • • • 例:英语中的audience 包括了汉语的:“听众”、“观众”、 “读者”; 英语的marry包含了汉语 的: “娶,嫁”; 英语的cousin包含了汉语的: “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 弟”“表姐”“表妹”; • 英语中的thick / thin可以表示 • “厚薄”、“粗细”、“稠稀”、“浓密/稀疏”
• 英汉词语之间的交叉对应主要是由搭配、上下文和语境决 定的。 • 大多数英汉词语在语义上呈交叉对应关系
Polysemy • (英语中有许多词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 与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对应。)
• • • • • •
他因病在医院住了四个星期。
5.Dawn met him well along the way. 在东方欲晓的时候,他早已走了一大段路了。
三、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对比
• • • • 甲:这一点小意思,请务必收下。 乙:你这人真是有意思,怎么也来这一套? 甲:唉,只是意思意思。 乙:啊,真是不好意思。
• 分析:上面对话中的“意思”,在上下文中的意思都不一 样,必须深入分析原文的语境并加以灵活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和语序来表达意义。
汉语句子结构以主题+谓语为核心,强调主题的突出和语序的自然。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具体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01
02
03
0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例如,“一”在英语中是“one”,在汉语中是“一”;“二”在英语中是“two”,在汉语中是“二”。
数字词汇对比
例如,“东”在英语中是“east”,在汉语中是“东”;“西”在英语中是“west”,在汉语中是“西”。
方位词汇对比
CHAPTER
04
语法对比
英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01
02
04
03
CHAPTER
02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主要依靠显性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意义。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谓语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时态、语态和词形变化来表达动作的时间、方式和状态。
英语中常用名词化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语言更加客观、正式。
CHAPTER
06
文化背景与语言对比
英语文化背景概述
01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全球。英语文化背景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社会制度等。
英语文化特点
02
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冒险和自我表达。在英语文化中,礼貌和得体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实用翻译教程(英汉双向)第二章 语言、文化与翻译

大学实用翻译教程(英汉双向)第二章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三、英汉句子对比
1、主谓句与主题句
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英语句子中, 主谓结构必不可少,地位突出, 成为英语句子中的普遍形式。表 达复杂思想时,往往开门见山, 然后借助英语特有词汇关系代词 进行空间搭架,把各个子句有机 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串葡萄似的 句子。
相反,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的语言,汉语句子可 由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 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 连。
……不要有了新亲.把旧亲忘个 干净!这种没良心的人我见得多 了。
…Once you have new relatives, don't forget the old ones.I have
seen too many such ungrateful people.
2、 英语句子中,名词介词占优势, 而汉语中则是动词占优势
3、英汉句子重心比较
在复合句子中,英语的主句为主 要部分,一般放在句首,即重心 在前。而汉语则一般按照逻辑和 时间顺序,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 形成后重心。
另外,由于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往往句子重心单一,焦点集中, 而汉语句子则焦点分散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 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是文化 本质的部分反映。语言和文化密 不可分,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语 言反映出来,为我们提供对比研 究的具体依据。
由于英语句子中主要采用主谓结构, 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谓语动词又 受形态变化的约束,这样表达时就要 借用大量名词,而名词与名词之间要 靠介词来连接,因而英语中名词与介 词占优势。
在汉语中,由于动词没有什么形态变 化,使用方便,而且注重动态描写, 所以汉语动词使用频繁。在表达复杂 思想时,往往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层层铺开,句子结构有如 竹节一般。并且有很多特殊的复合句, 由整句与零句混合交错,组成了流水 句。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
例子: (1)A: I’ll have a cup of black coffee with sugar, please.
B: Give me the same, please.(语法功能性名词替代) 译文: A:劳驾,我要一杯加糖的清咖啡。 B:请给我也来一杯。(词汇衔接中的重复)
(2)A:Do you think he was too serious? B: Yes, I think so.(替代一个完整的陈述分句)
精品课件
重分析
她们或许是我们的奶奶,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世人多用“慈 祥”去形容她们,但很少有人能品味皱纹背后那岁月与历史 浮过的幽香。她们无须再用铅华刻意雕饰,我却分明看见她 和她的老伴共同演出那首动人的歌—《牵手》。 眼泪是上苍对一切感情动物的馈赠,爱为心之声,泪因爱而凝, 留泪是女人爱的宣泄,情的倾诉,女人流泪时最美。 (“女人什么时候最美”《英语沙龙》1999/8,19)
together , 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 • 分析: • 交替性同构只在第1、2句,第3句主要靠词汇重复和指称实现衔接。而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一句虽仍与前两句同构,但其衔接作用已大大降低了。
精品课件
2. 词汇连接的差异
•词汇连接指的是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 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据此, 应明确把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种种关系统称为语义 的重复同现,并把各种指称关系(属于语义上的同一性的前 后照应和上下指等)归入词汇连接。在此基础上,下面就从 语义的重复同现(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相似、分类 等)和指称照应两方面来探讨英汉语篇词汇连接的差异。
语言的连贯与其语言特色往往是同一语言的两面。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第二组)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第二组)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1. 概述对比两种语言,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及篇章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但是词汇在这之中似乎更具关键性,因为“语音只是词汇的包装或外衣,而任何语法问题到底就是词的用法问题。

”词算是一门语言比较基础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形态结构和意义的某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来分析一下英汉语中词汇的不同。

2.英汉词汇系统特征对比2.1汉语1)汉字具有独特的方形结构,是一个非字母化书写符号系统。

象形- 表意-拼音是人类语言文字发展的三个层次,汉语长期停滞在表意阶段,有其本身的、特有的译音特征,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

(ideophonograph)2)汉语文字系统语音承载能力不够完备,音位结构(元音与辅音的组合)不可能明示。

3)汉字音与义的结合的视觉分辨率很高,同音异义字可由视觉分辨,如发音为“jing”的“井”、“颈”、“景”、“警”一看即知,不会混同。

即所谓“因形见义”。

4)音义视觉分辨率高导致词义分辨率很高,如“陈迹”与“沉寂”同音,但不会混淆。

5)汉字不具备形态发生学机制,因为汉字不是可以发生形态变化的拼音文字,而是方块字。

汉字只能附加与粘合,也就是“简单对接”。

6)汉字与语素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即“字”就是“语素”,许多语素本身即词;词是语素(“字”)的附加或粘着。

能独立的语素(自由语素)结合叫附加,如“好看”;不能独立的语素(粘着语素)结合叫粘着,如“人民”。

2.2英语1)英语文字属于字母化语言书写符号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拼读性(按文字符号拼音),可识读性(即词性分辨率);可习性(即按可识读性来识字);可衍生性(即按原型派生、类比的属性)。

2)英语文字系统语音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符号表音功能较强。

3)英语词的音义视觉分辨率不高,如well在孤立情况下分不清楚是“好”还是“井”。

英语不能在词一级因形见义。

其主要的、基本的功能是表音。

4)视觉分辨率地导致词义分辨率低。

如在孤立状态下permit(vt. 允许)与permit(n. 许可、许可证)很可能混淆。

英汉语言对比第二讲

英汉语言对比第二讲

第二章英汉词类对比一、词类分类的三个标准:a.词义标准凭借词义和客观现实的联系,判断某一词汇所表示的是事物、属性、行为或状态,由此来决定该词是名词、形容词、动词或是副词。

英汉无差异。

b.形态标准英语形态比较丰富(各类词缀、单复数、动词的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等),汉语形态不丰富。

c.句法标准以某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示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去判断词类。

总结:参照词义和形态标准,主要凭借句法标准来判断词类才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节英汉名词对比主要从分类、语法功能、构成方式及语法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

1.分类对比英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对英汉语学习和翻译具有特别意义。

A. 英语可数名词前可以直接用泛指限定词、数词来修饰和限定,如,an hour,another teacher,two books; 不可数名词不可以直接用泛指限定词、数词来修饰和限定。

若要表达不可数名词的量,则要借助单位词,如three pieces of paper, two kilos of meat.B. 汉语中没有单复数词形的变化,名词一般都能直接受数词或数量词组前置修饰。

如,一张纸,几点意见,两种生活,三天等等。

C.模糊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的表达。

英语:可数名词的复数;汉语:数量词组、副词、名词重叠形式等。

1)changes have happened to him since we were separated. 许多、一些、很大的变化2) 在毕业典礼上,一句句千叮万嘱的话语使这些不羁的学子也有些动容了。

Words\remarksD.英汉互译实践(增、减词)1)up the street they went, past stores, across a broad square, and then entered a huge building.2) there are canteens around the campus. (小饭馆)3)Adversaries(对手)are powerful without question.4)一条条新修的公路把这个小镇和外界连(connect…to)在一起。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英语段落结构特点: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段落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汉语段落结构特点: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段落结构灵活多变,富有诗意。
篇章连贯性对比
英语篇章结构: 注重逻辑性和连 贯性,通常采用 总分总的结构
汉语篇章结构: 注重情感表达和 意境营造,通常 采用起承转合的 结构
英语篇章连贯性: 通过连接词、代 词、同义词等手 段实现篇章连贯
汉语主谓结构特点:主 语在前,谓语在后,如 "我是学生"
英语主谓结构变化:主 语可以省略,如"It is raining"
汉语主谓结构变化:主 语可以省略,如"下雨 了"
句型结构对比
英语句子 结构:主 语+谓语 +宾语
汉语句子 结构:主 语+谓语 +宾语
英语句子 结构:主 语+谓语 +宾语+ 补语
YOUR LOGO
英汉语言对比
汇报人:
,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句子结构对比
英汉语言概述 篇章结构对比
词汇层面对比 修辞手法对比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语言特点
英语是一 种拼音文 字,由26 个字母组 成
英语单词 由字母组 成,每个 单词都有 一定的含 义
英语语法 结构严谨, 有主语、 谓语、宾 语等成分
英汉礼貌语与委婉语的对比
礼貌语:英语中常用Please、Thank you等表达礼貌,汉语中常用“请”、 “谢谢”等表达礼貌。 委婉语:英语中常用Could you、Would you等表达委婉,汉语中常用 “能否”、“能否麻烦”等表达委婉。
礼貌用语的差异:英语中礼貌用语较为直接,汉语中礼貌用语较为含蓄。

cai 2 英汉语言对比sentence

cai 2 英汉语言对比sentence

英语可以运用丰富的词缀构词造句,如: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 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 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 The rapidity with which he moved astonished us. 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 He astonished us by his rapid movements. 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他行进的速度快得令人惊讶。/他行进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他的快速行进使我们感到惊讶。/我们对他的快速行进感到惊讶。
Chapter Tw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王力 (1984:53) 指出: “就句子的 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语言是人 治的。所谓‘法治’,即句子的形式严格受到 语法的制约, 如句子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动词, 及物动词必须有宾语,这些不管用得着用不 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所谓 ‘人治’, 即句子比较不受形式的约束,可以 因表意的需要而加以变通,词语的分合伸缩 比较灵活,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 要双方意思明白,就可以了。英语有综合语
1.英汉句子的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词汇对比第一节英汉词汇量对比汉字有多少呢?根据统计如下:商朝:甲骨文约为3500—4500字。

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字。

清朝:张玉书等《康熙字典》收录47035字。

当代:《中华大字典》收录48000字;《汉语大字典》收录56000字;《中华字海》收录861300字。

根据对文字资料的统计,从商代到现代,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

近年来制订的具有通用字表性质的汉字标准,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数目。

如《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字6196个,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表》收字6763个。

根据近年来实际使用的情况,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

汉语新词语虽然也层出不穷,但极少有新字产生。

偶有新字产生,用偏旁部首加谐音字根一并便成了。

汉语的构词法,不像英语那样不断衍生.靠的是固有的汉字的灵活组构,因此汉字总量总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用汉字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一些老字不断被赋予新意,而更多的古字则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英语有多少呢?中型词典如《新英汉词典》收词万余条,《远东英汉大词典》16万余条,像《牛津词典》、《韦氏词典》等大型工具书,收词量一般不下数十万。

英语的总词汇量早就超过了百万大关。

第二节英文文字的效率对比英译汉和汉译英孰难孰易?汉字简捷还是英文简捷?我们从语音、书写形式、文字承载能力和构词四方面加以讨论。

语音的基本单位是音节。

中文(汉语)词汇是以单一双音节为主。

所有拼音文字(例如英文、俄文等)的词汇是多音节的,但是它们中的常见字、常用字也同样是单一双音节,所以它们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它们的音节由于含有辅音。

往往比汉语的音节长些。

在书写形式上汉语中的词并不像英语那样在句中分开书写,因而没有明显的书写形式或标志。

如:John saw Bill.这说明汉字节省空间单位。

其次,汉语中的某些语素可以互换位置而组成不同的词,如“算盘”与“盘算”、“平生”与“生平”、“计算”与“算计”等。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翻译的作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

从原始部落之间的交往到现代文明的传播;从古罗马帝国到现代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从基督教的传播到佛教的弘扬,首先应归功于翻译活动的进行。

文明的保存与传播、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不是通过翻译工作者的参与而得以实现的。

纵观中西方翻译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翻译在文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起着首要的作用。

公元前三世纪西方翻译揭开了它的第一页。

七十二名犹太学者聚集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把《圣经·旧约》由希伯来语翻译成希腊语,用以满足亚历山大城中说希腊语的犹太人的需要,书名叫《七十子希腊文本》。

自公元前四世纪开始至今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翻译曾出现过五次翻译高潮(或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次是公元前四世纪末,希腊社会走向衰落,但希腊文化依然光辉灿烂,逐渐强大的罗马文化较之逊色不少。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大批的希腊著名文学作品,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致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西方第二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四——六世纪,即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

这个时期的翻译主要以宗教文献为主。

在西方宗教势力强大,他们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服务自身的宗教文化,《圣经》被奉为基督教经典。

于是,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圣经》和其他宗教作品的拉丁语翻译和诠释轰动一时,在取得了教会文化上取得垄断地位,以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圣经》也被翻译成各自小国语言,使宗教翻译占有更大市场。

中世纪中后期,即十一至十三世纪之间,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

第二章 汉英语言词汇对比研究 英汉互译课件

第二章 汉英语言词汇对比研究 英汉互译课件
汉字主要的四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象形和指事造的是独体字;会意和形声造的是合体字。 象形: 象形:汉语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资源性文字”。绝大多数原始词在词形上和意义之 间存在像似性,即文字本身具有表意功能。如:田、木、水、日、刀、美
指事: 指事:用象征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提示符号组成新字,如上、下、本、三 刃、甘 会意: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新字,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如:男、灭、明、吠、休、秋、众、森
英语的拼写不稳定:1)英国有许多方言,各地区发音不同,导致不同拼写;2)英 语向不同语言借词,造成复杂的语音系统,拼写因人而异;3)民族的标新立异。 无论店名广告,还是个人的车牌,都喜欢用独特的拼写,逐渐被大众接受。 汉语是以形别义,文字图像作用于视觉神经,实现形和意的统一。因此,学习汉语 必须注重字形分析,通过分析字的部首和结构来理解字义,习得语言。字形而非发 音激活大脑中的字义。如:霸王别姬(鸡)、兴(性)趣盎然、无微不至(无胃不 治);恋恋(帘帘)不舍;贤(闲)妻良母; 英语以音别义,字母形符本身没有意义,意义通过字母的组合,形成独特的音来表 达的,因此是语音记词。语音在文字和意义之间起中介作用,语音激活意义。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本身差异体现以下结论:
4.词汇(1)
★词类划分: 英语有冠词,关系词和反身代词,汉语 没有;汉语有量词和助词,英语没有。
She was with a child. 她带着一个孩子。 She was with child . 她怀着孕。 这回我可亲眼看见啦(表感叹语气)。 This time I’ve actually seen it for myself. He covered his eyes with his hands. 他用手捂住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的异同
重点、难点:英汉句法的异同
方法: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
两个民族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思想方法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从语义上来说,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包含四大类:(1)物体词(objects),表示发出动作的人和物;(2)活动词(events),表示动作过程或事物的状态;(3)抽象词(abstracts),表示事物活动及其他抽象概念的特性、数量和程度;(4)关系词(relations),表示其他三类中词与词间的关系。
No,I don't like it.是的,我不喜欢。
Yes,I like it very much.不,我很喜欢。
“You haven't finished your home work,have you?
The student shook his head andsaid,“No, I have not.”
下雨了。It is raining.
很难说。It's hard to say.或You can never tell.
已收到您的来信。I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活到老,学到老。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五)中国人说话喜欢具体,西方人喜欢抽象。
英汉的主要句子成分虽然都是“主语十谓语-宾语”的顺序,但状语的位置则不相同。
英语的顺序是:某一主体(主语)→主体行为(谓语)→行为客体(宾语)→行为标志(状语);
汉语的顺序是;某一主体(主语)→主体的行为标志(状语)→主体的行为(谓语)→行为客体(宾语)。
I met him on the way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我昨天下午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他。
谁也没有想到!
Who would have thought of that!
不要客气
Make yourself at home
I like Beijing Opera very much,don't you?
我很喜欢京剧,你呢?
You look pale, aren't you sick?
你的脸色苍白,病了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思维逻辑不同,说话内容重点的先后顺序也是不一样的。
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大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少。
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Labourmust be valued and so must able personnel.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个被侮辱的民族了。Ours will no longer be a nation subject to insult and humiliation.
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our open door policy is to worship and have blind faith in things foreign.
那种认为我们的开放政策就是崇洋迷外的观点是错误的。
怎样说话才更有礼貌?
汉语:我、你、他
我和张同志
英语:
词汇方面:互相=相互,叫喊=喊叫意思不变
喜欢——欢喜,伙同——同伙意思稍有不同
工人——人工,书评——评书意思完全不同
大,小,大小;眉,目,眉目;领,袖,领袖
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可以组合成另一个新的词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相同或相似的主要方面(一)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现象,关键是词的对应问题,因而在翻译时就有个词义的选择和词的搭配问题。
(7)我们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要联系人民群众,而不要脱离人民群众。We Should listen attentively to the view of the masses,keep In close touch with them and not alienated from them.
学坏人的人,一般比坏人还坏,学好人的人一般学不了那么好。He who follows an evilexample generally goes beyond it;he who imitates a good example generally falls short of it.
1999年毕业的大学生
the class of 1999
一块肥肉
a piece of fat meat
汉语:
猫头鹰和狗
“燕”、“玛”、“松”、“梅”、“雪”、“月”
在‘肯定’与‘否定’的表述方式上
英国人是针对对方提问的“事实”是否肯定来回答的。中国人则是根据自己是否同意对方提出的问题来回答的。
You don't like it,do yon?你不喜欢,是吗?
汉语句中大量使用动词的现象,又往往为英语中大量使用介词的现象所取代。
( 1) The family is at dinner.(吃)
( 2) He is on duty today.(值班)
( 3) I went to the pictures.(看)
( 4) The book is beyond me.(不懂)
你还没有完成作业吧,是吗?
学生点点头说,“是的,还没有。”
因为中西方习惯的不同,有时对同一概念英语用肯定的说法,汉语用否定的说法,有时则相反。
请勿受潮Keep dry
油漆未干Wet paint!
反饥饿游行hunger march
反恐怖活动的战争terror war
你过来帮我一下好吗?
Won't yon come over and give me a hand?
一见那个孤儿,我就想到他的父母。
(14)英语句中,则常常用抽象名词或其他无生命的东西作主语。
His action was promoted by the fear of being attacked.他所以这样做是由于怕受到打击。
Careful comparison of them will show you the difference.你只要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同。
中国:
总喜欢先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样来表示谦虚、含蓄和委婉
英美:
习惯于开门见山,坦率而鲜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然后再陈述事情的原由。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 much.
吃一堑,长一智。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
One baby after another.Six children half-frozen huddled in one bed.No fire in the stove.小孩接连出生。六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冻得半死。火炉里没有火
He writes as well as his brother(does).他写得和他哥哥(写得)同样好。
Thelabourexpended by a good primary school teacher is no less than that expended by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professor.
I think the best way is by bike.
您九点钟能来吗?
Can you come at nine?
Would nine be all right?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综合型语言,就是在语言中词与词的关条要靠词本身的变化形式(inflexion)来表示。
Mr.Wang went to the Friendship Hotel as soon as he arrived at Beijing.[译文1]王先生刚抵达北京,立刻就到友谊宾馆去了。[译文2]王先生刚一抵达北京他立刻就到友谊宾馆去了。
有些汉语句子根本没有主语,意思仍然十分明确,有人把这种句子叫做“无主句”。
send a letter送信,寄信
send a delegation派代表团
take notes记笔记
take a cup of tea喝杯茶
打球(打=玩)play ball
打鼓(打=击)beat a drum
谋生(生=生活)make a living
丧生(生=生命)get killed或meet one's death
汉语句中的主语大多数是人或有生命的东西,也就是说,语法主语和逻辑主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This medicine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
你吃了这药,就会好些。
The rain prevented him from coming.
他因为下雨不能来了。
The sight of the orphan always reminds me of her parents.
我和我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极其愉快,深表感谢。
I am much delighted to hear you have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s to Beijing University and with a good record.
听说你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我)非常高兴。
you, he and I
您要买点什么?
What do you want?
What can I do for you?
您要喝点啤酒,还是喝点咖啡?
Do you want some beer or coffe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