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报告改进措施

1.危急值的定义及项目选择

(1)危急值是指一旦出现这样的检验结果,就需要将其立刻报告给临床医师,以便其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将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必须纳入卫生部所颁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规定的项目,包括有血钙、血

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3)除了这些项目之外,实验室还应该结合其所在医院特定来考虑。其中,儿童医院还应将氧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胆红素、促甲状腺素作为儿童危急值项目。

(4)各临床实验室应该结合相关文件、查阅文献、咨询临床专家并根据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与临床医师一起选择危急值项目。

2.危急值界限的设定

(1)以全国性的现况调查为基础,建立危急值界限数据库,并按照统计结果制定初步的界限值;

(2)根据年龄、种族、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点来设置不同亚组的界限值;

(3)与临床医师讨论,尤其是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和消化科等科室的医师,就不同部门界限值的设置达成共识;

(4)儿童危急值界限应该比成人的界限更窄,以更好地检测出可能的危急值;

(5)周期性地评估危急值界限,根据危急值发生数及临床救治效果来调整界限值。

3.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制度

(1)报告人员与接收人员。实验室应该和临床进行协商,指定和授权危急值接收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尤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危急值报告的知晓率,规范危急值记录。(2)回读和记录。接获危急值的人员在接获结果之后,应该完整的复述一次报告结果,并在专用的《危急值结果记录本》中记录下报告的时间、人员、项目、结果、患者姓名、就诊号和接收人员姓名。

(3)定期检查危急值记录本,记录本使用完之后应保存两年;

(4)报告频率。如果在某段时期内同一患者每次检验都会出现危急值的情况下,实验室可与临床协商是否设定一个报告频次,一旦达到临床预先设定的值,则不需要做危急值报告。

4.其他

(1)一旦发现危急值,应立即报告给临床。实验室应将报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2)规范分析前操作,杜绝因不规范抽血等引起的假危急值的产生。

(3)积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所开展的危急值报告制度调查,通过同行比对来客观了解自身水平,发现和解决问题。

20**年患者安全目标年背景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病人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WHO 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最重视的议题之一。2005 年患者安全国际联盟提出了患者安全未来六大行动计划。根据文献报告,发达国家医院住院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达3.5%--16.6%,其中70%的不安全事件导致暂时性失能,14%导致死亡。目前我国患者安全工作同样面临诸多的挑战,医院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WHO 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密切关注患

者安全,提出全球共同努力,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并通过了成立患者安全国际联盟(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 Safety)的决议。2004 年9 月,首届患者安全国际联盟大会在我国上海召开。会后,世界各国按照WHO 的倡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保障患者安全活动。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医院的质量管理和病人安全,自2005 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发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提升医院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便于各类医疗机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实践,参考了JCAHO 等文献资料和国际上开展患者安全工作的经验,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强、重点明确的项目,中国医院协会提出了《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2006 年10 月21 日,中国医院协会以医协会发[2006]第027 号文公布了《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八大目标),并同时公布了实现这些安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二十八条措施)。我国的安全目标是在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在深入分析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也符合当前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医院管理年的要求。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给药治疗前查、服药注射处置时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核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这“三查七对”是医疗安全的根本,严格执行这些最基础的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的依据)。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用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1)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ICU 之间流程管理的识别具体措施、交接规范与记录文书。(2)手术(麻醉)与病房、与ICU 之间流程管理的识别具体措施、交接规范与记录文书。(3)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管理的识别具体措施、交接规范与记录文书。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至少应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 ,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首先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2003 年,美国JCAHO(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中的第一项就是“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据其后对这项目标中两项措施执行情况调查资料提示,在抽血、给药、输血时应至少使用两种识别病人方法的要求,未遵循的为4.6%、部分遵循的为16.5%;对于在执行任何外科手术或侵入性处置前,要以主动性的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步骤,以确保是正确的病人。而对手术程序及手术部位的要求,未遵循的为 2.1%、部分遵循的为6.8%。鉴于这一危及患者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而JCAHO 在其后的2004、2005、2006 乃至2007 年的患者安全目标中,患者识别的准确性都继续作为第一项目标予以保留。目标二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对病人的治疗总体上包含了“药物、手术、康复”三大部分,而保证用药安全,是一个被国际上高度重视的问题。据美国医学会的报告,美国医院中药品的错用或差错是美国医院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平均有7.0%的住院病人出现药物副作用。JCALO (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2004、在2005 和2006 年都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特别是高危药物的安全性、增进输液泵使用的安全性列入患者安全目标当中。我国台湾地区近几年的患者安全目标当中也都有避免药物错误、提升用药安全的明确要求。今年JCI(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国际部)为WHO 患者安全联盟起草的《患者安全管理办法草案》当中,也列入了提高用药准确性、预防高浓度电解质错误、预防持续用药错误等项内容。我国虽然没有相应的统计,但据报道2002 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多达170 万件,其中涉及药物纠纷的占37.0%。前年安徽的“欣氟”等药品不良反应的事件引发全国公众的关注,足以说明保证用药安全是一个绝对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