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练习+答案讲课讲稿
《虞美人》说课稿-附答案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
3、教材的重难点
以实现技能目标作为此次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此次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此次教学面对的是刚入高二的学生,在此前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词”这样一种新文体的,所以,词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至少此前学生对词“接触甚少、知之不多”。另外,步入高二年级的学生在此前已经接触过古代诗文的学习,在思想信仰、人生情趣上受过传统诗文文化熏陶,故对“词”这样一种新的文体范式接受上有一定心里基础、知识准备。
因此,我确定学生可以有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搜集整理李煜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资料、并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分析;
2、换位思考法。主人公自我替换,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人生置换,试图直达作者的内心。
五、说教学过程
此次教学初步设置七个流程,其中,重难点设置在第五阶段。
1、导入课程,进行情境陶冶引导、寓教于乐。借助Flash动画、PPT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播放现代歌曲《邓丽君—一江春水》。让学生静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声律基调、思想情感。此过程安排3—4分钟。
5、讨论、探究法。自主思考讨论、各抒己见。
6、训练法。位置置换,将自己置于李煜的位置、处境遭遇并结合词中词人运用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及“白描、比喻”的表现手法试着写一篇美文。
《虞美人》学历案(含答案)
《虞美人》学历案【课标要求】1. 领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
2. 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了解李煜生平及艺术风格。
2.品析意象手法,感受意境美、情感美和音乐美。
3.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无限愁情。
【评价任务】1. 通过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李煜的生平及《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2. 通过课前预习及学习活动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达成目标1,初步指向学习目标2。
3. 通过环节二、三,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2、3。
【学习过程】◆前备知识提示1.介绍词牌来源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2.词人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煜命如玄机,身为君王,却沦为阶下囚,为人所害;才华横溢,因词曲成就,又被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赵翼评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在弦月盈盈的夜晚,他没能踏碎一地清辉,却要饮下一杯名为“牵机”的毒酒。
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
3.李煜文学成就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虞美人》说课稿(精选五篇)
《虞美人》说课稿(精选五篇)第一篇:《虞美人》说课稿《虞美人》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篇目是《虞美人》一、说教材《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关于古代诗歌教学,《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李煜其人其作2、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3、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歌曲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歌教学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我确定教学重点:1、李煜其人其作;2、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三、说教法1、诵读教学法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2、情境教学法教师播放FLASH歌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李煜由君王沦为阶下囚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激发学生兴趣,符合教育学直观性原则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在词中找出“李煜为何而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四、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诗歌,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诵读、吟唱、书写、鉴赏,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一听(3)上课伊始,请同学们欣赏FLASH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也正体现了词和乐而唱的特点欣赏过歌曲,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歌词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表扬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二)诵读吟唱读一读,唱一唱(9分)听了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后,1、指导诵读,把握好词的感情基调:凄凉悲婉2、给2分钟时间学生自读3、然后请2名同学朗读,力求声情并茂,点评以鼓励和表扬为主4、播放FLASH歌曲,大家学唱,然后请一名唱歌好的同学演唱(吟唱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根据高中生大多喜欢唱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唱歌带动背诵,寓教于乐)(三)书法展示写一写语文教学要培养大家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不仅指写作,也包括书法请同学们推选班级中书法好的同学到黑板板书《虞美人》这首词,竖写,更具美感(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四)知人论世说一说1、老师先简介词牌《虞美人》来历: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启发学生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简介李煜,老师补充,并出示李煜小档案姓名李煜性别男生辰937年七月初七忌日978年七月初七国籍—南唐职业——国君词人信仰——佛教特长——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知人论世是鉴赏的重要环节,而用个人档案的形式介绍李煜,新颖易于记忆,激发学生兴趣)(五)置身诗境想一想请学生闭上双眼,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现在时光隧道已经启动,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南唐你就是李煜,故事开始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壁辉煌的宫殿,一个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看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的铁蹄之下,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一路呜咽,北上东京,过着被囚禁的生活,朝夕以泪洗面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着一弯残月,他慢慢回转身来,眺望南方千里河山,失落的泪水滑落在他的手臂上,多年郁积的愁绪喷薄而发,吟唱出最为绝望的悲歌宋太宗闻之大怒,一杯毒酒,结束了年轻君主的生命亡国之君李煜外貌、衣着、神态表情如何呢?大屏幕出示影视剧中的李煜:眉宇间忧郁的眼神剧中李煜的身份发生了巨变:由帝王而沦为阶下囚,内心承受太多的恶痛苦面对这种天上人间的变化,心中的苦闷无处宣泄,只能寄情于诗词歌赋中,于是凄怨哀婉的《虞美人》诞生了(六)问题探究议一议1、请找出词中概括李煜内心感受的一个词?愁(抓住诗眼,整体把握)2、春花秋月是美景,李煜为什么要追问“何时了”?点拨:从李煜的身份变化入手,由君王变成了阶下囚,美景对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一年一度的春花如期开放,一岁又一岁的高悬碧空的明月,只不过意味着他囚徒生活的无限延续罢了明月依旧,美景写哀情可见李煜因被囚禁,失去自由而愁(板书)(缘景明情,诗歌鉴赏由意象入手,进而把握情感)3、词中两次提到月亮意象,用意何在?月亮——思念李煜用月亮来寄托自己对故国的眷恋4、往事指什么?帝王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三千九五之尊,威风八面,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回忆往事,李煜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他做皇帝的尊严5、只是朱颜改,改字好在哪里?改,改变的意思改变的不只是朱颜,还有一国之君的地位,由尊容显贵到忍辱蒙羞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恋故国的繁华热闹,慨叹现处境的无限悲凉(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设问比喻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绵绵不绝愁之深、多、长7、宋太宗听到这首词后大怒,赐了毒酒,结束了李煜年轻的生命那些词句触怒了宋太宗?1何时了2故国3朱颜改(体会词中李煜的愁之深,恨之深)(七)布置作业1、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虞美人》这首词改写成优美的散文2、熟练诵读,准确默写《虞美人》六、说板书虞美人李煜身份:君王————阶下囚意象:月美景反衬哀情情感:愁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设计意图突出诗眼愁,突出李煜身份的变化,这是诗歌鉴赏中的知人论世环节板书醒目,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诗歌主旨这是教学重点分析意象,体会情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强调难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讲课》
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可
时
见绝望悲苦之极。
了
以乐景写哀情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尊荣等,
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 对尊严的期盼, 对生存 安全感的需要。
春花秋月
景 永恒不变
对比
往事知多少 情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 什么特殊涵义吗?
“月”意象的涵义
月的意象大致分为三类:
1、望月思乡 2、望月怀人 3.望月感怀
“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 的怅恨包含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对比
小楼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
景 永恒不变
情 短暂无常
实(现实)
4.所以有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语始工”
也有人说他“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5.在一个弦月盈盈的夜晚, 他没能踏碎一地清辉, 却要饮 下一杯名为“牵机”的毒酒。
6.一首《虞美人》, 成了他的绝命词。一句“问君能有几 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他生命的绝响。
关于李煜
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 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 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 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 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 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 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 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为了纪念她, 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3.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
词牌来源
《虞美人》讲课稿一课时
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
见“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
态的。
最美丽的诗歌
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 是纯粹的眼泪。 缪 塞
李煜的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
这真是用血写的。 李煜这样 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 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
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
延伸阅读
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练习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 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 恨水长东!
1. 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 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 企其重来之不可得。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草、以柳、
虞 美 人
李 煜Leabharlann 名句品评问君能有几多
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 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长流不 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
李煜(937-978)字重光,继其父
位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在位15 年,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元 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被封为 违命侯,后被毒死。李煜能诗文、 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
虞美人(讲稿)
导入:站在历史的这一端,迎面吹来彼岸五千年的风。
在风里,我们有时会嗅出帝王的味道。
帝王,九五之尊,威仪四方。
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存在——中国古代帝王文学。
虽然毛泽东词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精品流传于世。
帝王诗歌的滥觞,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
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
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了。
一、背景及作者介绍1、文学背景:五七言的近体诗,经过唐三百年无数人的添砖加瓦,已成了一块嚼了无数遍的口香糖,再也难品出新的滋味了。
这时,词成了文学的新宠。
在李后主之前,已有温庭筠,韦庄等筚路蓝缕,开创了一代词风,但花间词如古之玉器,贵重而不适用,而李后主却赋予词可以和唐诗相比美的品格,一扫脂粉儿。
2、作者简介:李煜,即李后主。
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因为这首词,宋太祖极为震怒,用问:那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呢?竟会招来杀身之祸?三、鉴赏品味《虞美人》1、听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2、朗诵词。
李煜词《虞美人》说课稿(通用11篇)
李煜词《虞美人》说课稿(通用11篇)李煜词《虞美人》说课稿(通用11篇)李煜词《虞美人》说课稿 1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及所处地位。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
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放在本课首位,既承上一课的唐诗,又引出以后的词人,实属必然。
本单元是诗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
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绯恻,读起来音韵铿锵,节奏感强,境界艳丽有脂粉气,而《虞美人》是其词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教学目的。
①、知识目标:A、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
B、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
②、能力目标:A、提交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B、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
(解说: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虞美人》试讲逐字稿
《虞美人》试讲逐字稿开场与引入(1分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位特殊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而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他的代表作《虞美人》。
在此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词中之帝’是谁吗?对,就是李煜。
他的生活经历了从繁华的帝王之梦到落魄的亡国之君,这种巨大的转变也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词作中。
”背景介绍与作者生平(2分钟)“李煜,这位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更在文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中之帝’。
他的生活经历了从繁华到衰败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也深深地反映在他的词作中。
《虞美人》正是他这种情感转变的集中体现。
”逐句赏析与讲解(5分钟)“好,现在我们来逐句欣赏这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句词以春花秋月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同时,也暗示着他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这里的‘何时了’和‘知多少’都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无尽追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里,诗人通过小楼、东风、月明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又东风’暗示着时光的流转,‘故国不堪回首’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诗人通过对比雕栏玉砌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这里的‘朱颜改’不仅指人的容颜变化,更暗指国家的兴衰更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词是整首词的高潮,诗人以江水比喻愁绪,表达了无尽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这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连绵不断,更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哀痛。
”总结与感悟(1分钟)“《虞美人》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让我们看到了李煜作为一位词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生活中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有答案《虞美人》教学文稿——虚实结合教学内容
有答案《虞美人》教学文稿——虚实结合《虞美人》教学文稿【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具体研读,能说出这首诗所寄寓的思想情感;2、能通过具体诗歌的赏析学会虚实结合手法的解题技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结合诗句解读正确的思想情感;难点:能学会辨析虚实结合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阅读导航:(一)了解作者李煜,(937-978),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二)了解背景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
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活动1】课前诊断1、在通读全诗后,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是。
你认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尝试着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请尝试着说说全诗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愁”?3、背诵全诗。
【活动2】知人论世明确背景1、新课导入(歌曲)以徐小凤演唱的歌曲《虞美人》引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结合“阅读导航”明确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活动3】初读全词整体感知1、教师指导点拨: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押韵规律: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2、请学生朗诵,其余学生点评: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②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虞美人汇报讲课稿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风光无限的南唐后主,到今日的阶下之囚。
李煜在他的《虞美人》中,将感伤往事同缅怀故国融为一体,形象地抒发了他那浩渺无涯的悲痛与哀愁。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词,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无影无形的愁绪的。
(虞美人李煜)李煜的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忧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可以真切感受到。
那是因为词人采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愁情,那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同学们说到了设问、比喻、夸张,还有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对比”。
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分析一下对比。
(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往事)春花烂漫,秋月高洁,它们都是自然界最美的景物,使人愉快,这是乐景。
(乐景)往事既指宫廷中的享乐生活,也指降宋的惨痛事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快乐逍遥。
可是亡国之后,他由万民天子而成了阶下囚,过着所谓“日夕以泪洗面”的生活,这对于李后主来说是一种哀事。
(哀事)春花秋月越美好,越能反衬出“往事”使人心酸。
可以说是在用乐景写哀事。
良辰美景依旧在,只是欢乐已成过往。
用自然的美好与现实的险恶作对比,写出李煜囚居异邦的哀愁。
美好的往事是不堪回忆的,因为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堪回忆,却又无法不回忆。
诗人不知不觉地坠入回忆中去。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东风故国)在被囚禁的小楼之上,又一次感受到了春风。
诗人听着风声,望着明月,不免勾起浓重的思乡之情,可是思念中的故国早已消失在硝烟铁蹄之下。
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冬去春来,四季循环往复,从未改变过。
可是诗人却从国君变为囚徒,往日享乐的生活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度日如年。
自然的永恒不变与人事变化之快的对比,令人更添惆怅。
(永恒短暂)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凄凉意境。
虞美人讲课逐字稿
虞美人讲课逐字稿### 教案:虞美人讲课逐字稿#### 教学目标1. 理解《虞美人》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掌握《虞美人》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
3. 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 教学重点- 《虞美人》的意象和情感- 诗歌的修辞技巧#### 教学难点- 对《虞美人》深层含义的理解和鉴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互动问答#### 教学准备- 《虞美人》诗歌文本- 诗歌背景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营造古典文学的学习氛围。
2. 简要介绍《虞美人》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新课讲解1. 诗歌朗读:教师首先朗读《虞美人》,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词汇解析: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虞美人”、“春花秋月”等。
3. 意象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春花”和“秋月”象征着什么。
4. 情感探讨:探讨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5. 修辞手法: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6. 艺术特色:讨论《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如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
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虞美人》中最喜欢的诗句,并解释原因。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诗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3.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虞美人》的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
课堂总结1. 总结《虞美人》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技巧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背诵《虞美人》。
2. 写一篇关于《虞美人》的鉴赏文章,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 板书设计```《虞美人》讲课逐字稿1. 诗歌朗读2. 词汇解析3. 意象分析4. 情感探讨5. 修辞手法6. 艺术特色```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虞美人》这首诗,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虞美人讲稿——精选推荐
《虞美人》讲稿一、引入1、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一个绝代的才子,却偏偏生在帝王之家;他作为君王是“历史的误会”,作为词人却是“才华冠绝当世”。
后人凭吊曰:“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这个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左键点击ppt或者按向下方向键)2、作者简介。
李煜,字重光,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左键点击ppt或者按向下方向键)他天资聪颖,好读书,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可以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18岁时,他和大周后结婚,11年间,夫妇之间,很是融洽,不少诗文是为她而作。
大周后因病去世后三年,立大周后的妹妹为小周后。
李煜25岁继承帝位,其时已是宋太祖建隆二年,因此,从即位到亡国的14年间,它一方面在金陵小王国过着穷奢极侈的享乐生活,另一方面,又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实际上是一个精神上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
39岁时,国家灭亡投降宋朝,被俘至汴京,过了3年日夕以眼泪洗面的囚拘生活,后被宋太宗赐药毒死。
3、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皇帝的内心世界,领略其绝笔词《虞美人》的艺术魅力。
二、诵读(左键点击ppt或者按向下方向键,打开ppt展示全诗并自动播放朗诵视频)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
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鉴赏这首词有什么魅力,能穿越时空的限制,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看。
(左键点击ppt或者按向下方向键,显示下一个幻灯片后,再左键点击ppt或者按向下方向键,出现“词牌”的有关解释)(一)词牌。
词是起源于唐盛行于宋的一种配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常常把所吟咏的事物作为题目,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的曲调,然后就把这个题目叫做调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虞美人》练习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一、基础知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虞美人(yù) 窈窕(yǎo)惊蛰(zhé)b、漫溯(sù)庐冢(zhǒng)雕栏玉砌(qiè)c、羯鼓(jié)青荇(xìng)愀然(qiǎo)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筹码颠簸雕阑玉砌b、忽略题词肄业疼心疾首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d、朱颜伏法寂寥对薄公堂3、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b、雕栏玉砌应犹在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4、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虞美人 讲课
虞 美 人
设疑自探:
1、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哪些意 象?初步品味这些意象的意义。
春花秋月、东风、月、
雕栏玉砌、春水。
品味意象
春花秋月---- ----美好的景色
东风---月-----
----春风
-----思乡的代名词
雕栏玉砌 ---富丽豪华的宫殿
春水-----
-----愁的象征
解疑合探:
虞 美 人
李 煜
学习目标:
1、抓住意象,领悟情感。
培养鉴赏能力。
2、吟咏词韵,把握主旨,
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书 画,通音律,工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世称李 后主。其前半生豪华奢侈,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 欢女爱和离愁别绪.
宋太宗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 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他41岁生 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 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 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为何而愁?ຫໍສະໝຸດ 往事之叹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
这是自古以来写愁的名句,它好在哪里?
——设问、比喻、夸张。
用春水来比喻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写出了愁思的多、深; 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 出了愁思的绵长。
下一页
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把抽 象的感情形象化,表达出感情在奔流 中直冲理智大堤的力度。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李煜后期所做的词,完成 1—2 题。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 来寒 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 人生长恨水长东!
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虞美人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历来“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用来形容人们的博学多才,现在大屏幕上有一句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座的大家有谁能告诉我它的作者是谁呢?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放幻灯片李煜图片)今天我们就结合李煜的生平和历史背景来看一下他的代表作《虞美人》。
(放幻灯片‘虞美人’)板书:《虞美人》李煜1、生平、历史背景纵观全词可以看出,这首词的词眼就是一个“愁”字板书:2、愁那李煜究竟有哪些愁呢?我们就从李煜的意外登基说起:在古代父死子继的家天下,生在帝王之家便有了继承王位的可能,然而作为皇子的李煜呢去无心参与权力的争夺,还有心主动退避。
虽然说李煜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但悲催的是他的五个哥哥中就死了四个,就剩下了长兄李弘冀。
虽说李煜无心权利的争夺,但李弘冀对他这个弟弟却是十分的忌惮,原因在哪呢,就在于李煜的长相。
对于李煜的长相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
广颡、丰颊、骈齿,就是现代所谓的天庭饱满,具有富贵相。
作为皇子的李煜这点自然没有问题。
然而“一目重瞳子”这一点就令李弘冀很是不爽了,什么叫一目重瞳子呢?所谓一目重瞳子就是说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
用现代医学的解释来讲的话,就是瞳仁发生了黏连性畸变,属于病态症状。
可是古人不知道啊,他们就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原因就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帝王恰好就都有重瞳的相貌特征,一个是三皇五帝中的舜,另一个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根据古代中国民间流行的相书上,这么认为,就是说面相上具有相似的人,在性格和命运上也有着某种相似。
而李煜的这个面相呢就刚好符合了传说中的“帝王之相”,再加以古代社会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李弘冀的猜测合情合理了。
必然心狠手辣的李弘冀肯定对李煜采取了某些行动,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但对李煜却有这么一个记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其表;从嘉避祸,为覃思经籍”。
也就是说这个李煜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做法,把自己融入到了艺术和自然当中,虽说李煜是无奈避祸,但李煜从中得到了快乐和自由。
虞美人李煜10分钟讲课稿
李煜词《虞美人》(讲课稿)导语: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帝王也都写一些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我们以前学过曹操的诗大家还记得吗?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这位帝王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都很有成就。
但是还有一位帝王,有人这样评价他:“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确实一个很杰出的诗人”,而且他还被誉为是最有文采的皇帝,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共同走进这位帝王的内心世界。
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开(板书:虞美人李煜)。
下面老师问为同学们朗诵一下这首词,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领会这首词的感情。
好,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对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知道李煜是亡国之君,他亡国前的作品描写的宫廷奢靡的生活,亡国后的作品描写的是亡国之痛,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就是作者被俘后所写,那么这首词表达了他当时怎样的心境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看第一部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两句都是问句,先看一下前半句。
在前半句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对,是春花、秋月(板书)春花秋月在我国古代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古代文人大多借此表达美好愿望,而李煜却是以“何时了”三个字表达希望它快点结束,我们知道李煜当时是被俘于人,寄人篱下,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别人的监控,正是应了一句话:以我观物,万物皆濯我之色彩。
这美好的景物在李煜的严重早已黯然失色了,所以希望它快点结束。
当李煜看到这春花秋月般美好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不禁发出感叹,感叹起往事(板书)。
他感叹道:“往事知多少”下面要提出一个问题,往事对李煜来说代表什么?有同学回答说是代表以前的生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物质层面来说,它代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
从精神方面来说,代表的是自由、快乐、尊严等等,而如今往事已成空谈,回想起来犹如一场梦一样。
《虞美人》导学案及答案多媒体课件
《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知识链接】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
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
《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
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
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虞美人》讲稿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分析词中的意向。
2.通过品读鉴赏,感悟作者体现“愁”的巧妙手法。
(直接写愁;通过意向写愁。
①反衬②对比③虚实④白描⑤设问、比喻)一、新课导入这首词的词牌名《虞美人》让你想到了什么?明确:虞姬,项羽的宠姬。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传说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后人便以这一词牌诉衷情。
花语:生离死别、悲歌。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虞美人》是一首十分凄美悲情的词牌名,李煜想要借这么一首凄美悲情的词牌名表达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虞美人》。
二、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想要知道李煜为何而悲,就得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我们一起来知人论世。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
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开宝八年(975) 南唐都城金陵被宋兵攻破,李煜被押解北上,软禁为囚,不久被宋太宗毒死。
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所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宋太宗是因为妒忌他的才华才将他赐死的吗?显然不是。
宋太宗是因为读了他的词才将他赐死,这词中究竟蕴含着什么深意?我们一起来解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2.后人对李煜词的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伶工之词:宫廷乐师写以娱情、消遣的词,具有艳丽、随意的特点士大夫之词:富有家国情怀,更为深沉广阔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3.下面听视频范读这首词,听的时候注意语音、语调、语速以及情感的变化。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视频创作者对词的诵读体悟,如果你有不同的体悟,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练习+答案《虞美人》练习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一、基础知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虞美人(yù) 窈窕(yǎo)惊蛰(zhé)b、漫溯(sù)庐冢(zhǒng)雕栏玉砌(qiè)c、羯鼓(jié)青荇(xìng)愀然(qiǎo)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筹码颠簸雕阑玉砌b、忽略题词肄业疼心疾首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d、朱颜伏法寂寥对薄公堂3、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b、雕栏玉砌应犹在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4、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二、阅读《虞美人》,完成下面1---2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举一例),“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从全词来看,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词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词的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四、相见欢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
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
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
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虞美人》答案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4.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5.表达情感的一个字是“愁”。
选取典型的景物,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6.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
(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虚实结合。
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7.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解析: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