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发掘报告展示多项中国史前文明
黄土高原史前文明的一朵奇葩——大地湾遗址览胜
来。 这一研究成果是 2 0 0 6年至 2 0 年 期 文化 出土 的三足钵等 2 0多件彩陶 , 了史前 时期人文和 自然的变迁史 。 08 0 经过
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兰州大学资 是我 国迄今 为止发现 的时间最早 的一 2 0多年 的努力 ,大地湾考古研究 和文 源与环境学院 、 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 批 彩陶。这批距今约 8 0 0年的紫红色 物保 护工作取得 了显著的成果。 0 它以不
代 的重要聚落遗址 , 位于甘肃东部渭水
大地 湾遗址包 括三个 阶段 的遗存 : 寨相 提并 论 。
上游 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侧 。 遗 大地 湾文化 、 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 向齐 沟村交汇处 的二 、 三级 台地 及长虫梁 的 和研究 , 我们将大地湾遗存分为五期 :
址分 布在清水 河与 阎家沟 小溪 和麻 家 家文化过 渡的常山下层遗存 。 通过整理 临堡一期 、 岐山王家嘴同类遗存非常接 近, 大体相当于半坡 中期 、 姜寨三期 , 碳 缓山坡上 。遗存东起麻家沟 , 西至阎家 第 一期 即前仰 韶时期 的老 官台文 素测定年代距今约 590~560年 。 0 0 出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 ,距今 6 年前 后 , 了 10 万 0 0年 ,而且表 明北方最早种植 的 朽 的 贡献 。 古人类就 已经在大地湾地 区生活 , 此后 粮食 品种为稷 , 然后才是粟 的推广。 度过 了寒冷 的末次盛冰期 , 一直延续下 总之 , 大地 湾遗址最大 的价值在 于 其二是 中国最早的彩陶。 大地湾一 保留了完整 的史前时期资料 , 充分体现
21 0 2年第 o 4期 , 总第 2 8期 5
一
而且 在我 国仰韶晚期考古研究 中具 期就其发掘面积 、遗存涵盖 内容 、 学 存 ,
大地湾遗址简介
大地湾遗址简介2006-10-20 22:27:31天水搜索【浏览字号:大中小】[添加到收藏夹]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座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总面积约275万平方米。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1994年12月,中共甘肃省委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
1978年至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连续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3800平方米。
大地湾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现房址242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22个、窑址35个、墓葬71座、壕沟11条。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无论遗址规模、遗迹遗物丰富程度,以及保存现状,还是研究价值均为仅有,因此,它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遗址背山面河,左右两翼以溪流和冲沟为天然屏障,两侧和背后被黄土梁卯拱卫环绕,占尽天时地利。
这里气候温和、依山傍水,兼有山林河鱼之利。
大地湾考古中出土兽骨17000余件,经专家鉴定,仅哺乳动物就有7目15科28个属种,其中如苏门犀、苏门羚均为生活在南方的动物,另外如猕猴、棕熊、虎、豹、象等已在当地绝迹,这说明当地的气候类似秦岭以南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多样。
不仅适宜原始农业的发展,而且提供了便于狩猎、采集的自然生态条件。
大地湾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据碳-14年代测定时代约为距今7800--4800年,上下跨越三千年左右。
第一期即前仰韶文化,距今7800--7300年,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这批最早开发陇原的先民创造发明了我国最早的彩陶,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品种。
第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距今6500--6000年。
这里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本期出土了一批绚丽夺目的彩陶,其中不乏艺术珍品,如成系列的情趣盎然的鱼纹盆,将造型、雕塑、彩绘艺术和谐的揉合在一起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早期人类的造物活动——以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例
早期人类的造物活动——以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例摘要:大地湾遗址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研究价值高,是我国新世纪考古学的独特遗址。
大地湾文化价值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属于新时器时代的开端,出现了许多“我国最早”。
这里的先民最先开始使用彩陶,这里也是西北最早的农业种植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彩绘地画,彩陶器物上出现的符号,疑是最早的文字的滥觞。
大地湾文化遗址是研究仰韶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根据。
此外,遗址建筑和彩陶对研究甘肃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发展变迁,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地湾遗址彩陶仰韶文化遗址建筑一、概况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大地湾遗址。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
在清水江南岸第二、三阶梯的缓坡上,是葫芦河的支流,距天水市102公里。
1958年,首次发现,30年后,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遗址出土文物和四米深的底层堆积物,大致分为早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早期,中期和后期,整个遗址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大地湾遗址复原图。
大地湾遗址因其文化类型丰富、历史起源超前、技术水平高超、分布面积宽广、文物保存良好等特点一直受到学术界和考古界的关注。
考古学家和工作人员前后在大地湾遗址清理挖出了240所房屋、98座炉灶、328个灰坑、76座坟墓、35座窑和9条渠沟。
共计出土陶器4148件,石器(包含玉器)1930件、骨制器2000多件,动物骨架17000多块,清理房址240多座,炉灶105 个,灰坑或窖洞342个,窑址35个,墓葬79座,土壕沟9个。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界的贡献之大,无以言表,本文主要分析陶器和房址这两方面的内容。
二、陶器的形制与纹饰图案(一)器物类型与制作工艺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它的形制和纹饰变化使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有迹可循。
大地湾遗址发现的陶器数量众多,一些大型陶器,缸、罐等以及用于存放货物的大袋形窑洞(储藏室)的出现。
大地湾遗址彩陶
大地湾遗址彩陶大地湾遗址彩陶:重塑古代文明的精湛工艺引言:彩陶是我国古代文明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工艺,而大地湾遗址彩陶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大地湾遗址位于中国河北省青县境内,是一处重要的古代文明遗址,被誉为中国彩陶的发源地之一。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大地湾遗址彩陶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界的热议。
本文将介绍大地湾遗址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以及对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大地湾遗址位于华北平原,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考古发掘中,大量的彩陶器被发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这些彩陶器被称为大地湾彩陶,因其数量和质量之高而备受推崇。
考古学家通过对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认为这里曾是一座古代农耕文明的中心,彩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制作工艺:大地湾遗址彩陶的制作工艺精湛,触手可及。
首先,制作者需要准备黏土,并通过面塑、挤捏和拉坯等方式将黏土塑造成所需形状。
然后,将塑好的陶坯晾晒一段时间,以使其变干。
接下来,使用特制的彩绘器具,在陶坯上绘制出各种图案和纹饰。
最后,将彩绘的陶坯送入窑中进行烧制。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两次烧制:首先是高温烧制,然后是低温还原烧制。
经过烧制后,陶坯就可以成为一件具有精美彩绘的陶器。
三、艺术特点:1. 彩陶器的造型多样,包括鼎、壶、盘、罐等多种形式。
这些器物塑造精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优雅大方的感觉。
2. 彩陶器的彩绘纹饰丰富多样,充满了生活情趣。
常见的纹饰有几何图案、植物纹饰、动物纹饰等。
这些纹饰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繁华盛世的感觉。
3. 彩陶器的釉彩处理也非常出色。
制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颜料和釉料,使得陶器的表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质感。
这些釉彩不仅提升了陶器的观赏价值,还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大地湾遗址彩陶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对大地湾彩陶纹样的调查和研究
摘 要 : 大地 湾文 化在 长期 的 交流 融合 中形成 了 自己独 特 的风 花 纹 依 时 间顺序 依 次为 写 实 的鱼纹 、抽 象 的鱼 纹和 变 形 的鱼纹 。 格 。随着 时代的 变迁 ,许 多精 美的彩 陶在今 天 已经失去 了实用的功 这 些 出土 文 物表 明 ,大 地湾 先 民不 断对 彩 陶制 造和 装饰 技 术进 行 能 ,成 为 了 历 史 和 民 俗 的 一 种 见 证 。作 为 史前 艺 术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探 索 ,清 晰地 显示 出大 地湾 彩 陶的本 士性 和原 创性 。 丰 富 的 中 国彩 陶遗 存 , 既 是 艺 术 源 头的 重要 资料 , 也 是 原 始 文 化 的 重 三期 的彩 陶花 纹较 为 丰富 ,绝 大 多数 系 黑彩 。纹 饰 比二 期更 要 物证 。它为我 们推测 原始先 民 曾经有过 怎样 的物质 生活提供 了证 为 多样化 ,组 合 图案绚 丽 ,构 图层 次增 多,彩 陶 整体 水平 大 为提 据 ,也 为我 们推 测先民有过怎样的精神 生活打 开 了想 象空 间。从彩 陶 高 。而 图案 有 简有 繁 ,或 构成 叶瓣 ,或构 成雁 群 ,线 条流 畅 ,变 作品 中我们 可以得 出肯定的结论 ,远古先 民曾经 “ 物质的”生活着 , 化 随 意 ,是二 期组 合 图案 的继续 和发 展 。 也 “ 精神 的”生活着、 “ 艺术的”生活 着。彩 陶现 象的背后意味着一 四期 的彩 陶 分 为夹 砂和 泥 质俩 类 ,夹 砂 陶又有 夹粗 砂 和夹 细 个漫 长的物质 实践过程 ,也展 示着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和 艺术天地 。 砂 之 分 。 陶色 也多 样 ,多 数为 红褐 色 ,黄 褐色 ,灰褐 色 ,其 中 以 关键 词 :彩 陶 : 纹样 黄褐 陶为 大宗 。 五期 彩 陶 的陶质 有 泥质 和 夹砂 两类 ,陶色 有 红 、橙色 、灰 、 大地 湾新 石 器时 代聚 落 遗址 位 于甘 肃 东部 渭 河上 游 的秦 安 县 褐 色 。 这 一 时期 的彩 陶与 其 它 各 期 红 陶 色 调 不 同 。 而纹 饰 有 绳 五营 乡邵 店村 东 侧 ,在清 水 沙 河 阎家 沟 的两 大地 湾 水交 汇 处 。大 纹 、附 加堆 纹 、蓝 纹等 。陶器 大 多使 用纹 饰 ,而 泥质 陶使 用 纹饰 地 湾 遗址 依 山傍 水 ,宜 农宜 牧 ,兼 得 渔猎 之利 。是远 古 时 期人 们 比例 较前 几个 文化 期增 大 ,此 时期还 发现 了白色 彩绘 。 由于大 地湾 遗 址陶 器 的制 作 与使用 年 代 很长 ,从 制 陶工 艺发 理想 的居 地 ,人 们长 久 于此 生 活劳 动 ,从 而 使大 地 湾 的遗 址 的文 化堆 积很 厚 文化 内涵 丰 富 ,遗 迹遗 物 丰 富 。遗 址 规 模大 ,研究 价 展变 化 看 ,首 先 出现彩 绘 陶 、彩 陶 ,中 间阶 段基 本 为彩 陶 ,晚期 又 出现 了 以胶 接材 料 为粘 附剂 的彩绘 陶 。考 虑 到人群 是 历史 活动 值高 ,均 为我 国 目前在 新 时器考 古 中较 为罕 见 。 从 出 土的生 产 工具 和 生活 用具 可 以乍 出, 出土 的器 物 明显 地 与 文 明创造 的主体 ,以期 揭 示大 地湾 遗 址更 深层 的 文化 内涵 、人 反映 出生 产技 术 由粗 到精 的发 展过 程 。生 活用 具 中 的陶 器 , 已 出 群 的社 会 行 为和 活 动轨 迹 。 在 大 地湾 遗 址 中 ,还 发现 了一件 艺 土 的有红 陶 、灰 陶 、彩 陶 ;有 手捏 制 、敖 贴模 制 、 轮制 ; 有夹 砂 术珍 品 ,这 就 是地 画 。地 画是 用炭 黑 作养 料 绘制 而成 的 ,地 画正 …身躯 宽 阔 ,姿态 端 庄 ,好 象是 男子 的 形象 ;左 侧 的人 物 , 陶 ,泥质 陶 :有 小 、 中、 大各 型器 物 :如 钵 、罐 、 盆 、瓶 、杯 、 中有 尊等 。陶器 上装 饰 纹有 绳 纹 、弧线 、三角 、条纹 、 勾 叶纹 ;有 变 身躯 狭 长 而略 有弯 曲,细 腰 ,胸 部突 出 , 明显地 表现 为 女性 。 画 体鱼 纹 、鸟 纹 ;有 两兽 相 朴 的写 实纹 、蛙 纹 ;有 圆 点 、条 线 、弧 面 的 下 部 方 框 内 绘有 一个 动 物 。据 考 古 确 定 ,这 幅 地 画 距今 约 线 、组成 的几何 图形等 ; 有紫 红色 、黑色 、 白色 和 朱色 彩 绘 。特 5 0 年 的 历 史 , “ 迄 今 所 知 我 国 最早 而且 保 存 完 善 的 绘 画作 00 是 别是 出土 的人 头形 器 口彩 陶瓶 、圜底 鱼纹 彩 陶 盆 、三人 浮 雕器 口 品 ” ,对研 究 中 国绘 画 的起源 和 原始 社会 的绘 画艺 术有 重要 的 学 极 为珍贵 。更 重要 的 是有些 陶器 上 有彩 绘 图案和 刻划 符 号 。 术 价值 。改 写 了中 国美术 史 ,将其 前推 了2 0 多年 。 00 作 为 史 前 艺 术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中 国彩 陶 丰 富 的 遗 存 , 既 大地 湾 一 期遗 址 中 出土 了少量 的陶器 ,主 要器 形有 圆底钵 、 深腹 罐 等 ,并 由 圆底钵 或 三足 钵 的 口沿 外 ,绘 一 圈红色 宽带 纹 , 是 艺术 源 头 的重 要资 料 ,也 是 原始 文化 的重 要 物证 。他 为我 们 推 这 是 中国 出现 的最 早 的彩 陶样 式 。大 地 湾 一期 出土 的彩 陶因烧 制 测 原始 先 民 曾经 有过 怎样 的 物质 生 活提 供 了证 据 ,也 为我们 推 测 火 候 不匀 ,器 表 颜 色 不 均 匀 ,器 物 表 面 多 见 红 褐 斑 。陶 色 以红 先 民有 过 怎样 的精 神 生活 打 开 了想象 空 间 。从彩 陶 作 品中我 们 可 物 精 色 、红褐 色 最 多 。而彩 陶 纹样 比较 简 单 ,主 要 是 以红色 绘 成 的 宽 以得 出肯 定 的结论 ,远 古先 民 曾经 “ 质 的 ”生活 着 ,也 “ 神 艺术 的 ”生 活着 。彩陶 现象 的 背后 意味 着一 个 漫 带纹 ,条带 纹 。而 这些 纹 饰 以较 为规 整 的交 错 细纹 为 主 。大地 湾 的 ”生 活 着 、 “ 期文 化遗 存 的发 现 ,是 中 国新 石器 时 代考 古 工作 中的重 要 收获 长的物 质 实 践过 程 ,也展 示 着 一个 广 阔的心 灵 世界 和艺 术天 地 。 心 之 一 ,其 中彩 陶是 中 国乃 至世 界 上最 古 老 、最 原始 的彩 陶文 化 。 黑 格 尔说 : “ 灵 不仅把 它 的 内在 生活 纳入 艺 术作 品 ,他还 能 是 它将 中国 彩陶 文化 产 生 的时 间上 溯至 距 今8 0 年 ,是 世 界上 最 早 纳 入 艺术 作 品 的东 西 ,作为 种外 在事 物 ,能 具有 永久 性 。各 别 00 一 出现彩 陶 的古 文化 。尽管 彩 陶纹 样 很简 单 ,但 这 是最 早 的彩 陶 花 的有 生命 的 自然 事物 总 不免 转 变消 失 ,在 外形 方面 显得 不 稳定 , 纹 样式 ,犹如 曙光 中的一 抹 朝霞 。这至 少 从两 个 方面 给 我们 提 供 而 艺 术作 品 却 是经 久 的… … ”彩陶 就是 纳入 了远 古先 民生 活和 心 了重 要启 示 :其 一是 以红 色 作 为最 早 的装 饰 画材 料 ,表现 了先 民 灵 的具有 永 久性 的 艺术 作 品 。中 国人美 意 识 的源 头和 美学 观念 的 对 生 活 的信心 和追 求 。 因为 红色 是 远古 人 们在 I 石器 时代 最 先 认 渊 源 , 并不 仅仅 在 我们 的美 学 著作 和教 科 书所 说 的文 字记 载 的典 E l 识 的 色彩 ,在 先 民眼 里 ,红 色 是充 满生 命 力 的象 征 。其 二是 绘 在 籍和 古代 的只 言片 语 中 ,还 在 大量 的丰 富的 史前 艺术 文物 中 ,包 陶器 口沿 外 的宽 带纹 ,从上 面 俯视 ,又是 一个 圆圈 ,表 明 中 国彩 括彩 陶艺 术 中 。 ’ 大地 湾 文化 在长 期 的交 流 融合 中形 成 了 自己独 特 的风 格 。斗 陶 艺术 从 萌芽 时起 ,就有 后 世人 们 所注 重 的 多效 装饰 法 的表 现 手
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共6篇)
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共6篇):秦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大地秦安大地湾遗址门票秦安大地湾博物馆门票秦安大地湾图片篇一:考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报告考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报告“华夏文明史,上下五千隼。
”我们最近走进距今约80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一系列史前奇迹和六项中国考古之最。
大地湾是一本尚未完全打开的历史教科书,关系着民族和国家历史的重大课题。
秦安大地湾遗址概况位距庄浪西南方向52.9公里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处于甘肃东部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东部,遗址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河床台地上,依山面河,东西两侧分别有冯家湾、闫家沟两条小溪相夹,南跨长虫梁山顶,北临清水河,总面积分布约110万平方米,是典型的黄土地貌。
现在清理挖掘面积约为一万三千八百平方米,还不到整个大地湾遗址的1%,99%的遗址还在地下沉睡。
其遗址规模之宏大,遗物之丰富,研究价值之高,均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所罕见,远超半坡遗址。
大地湾遗址于1958年被甘肃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在近四十年的发掘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1978—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其发掘揭露面积达13800平方米,出土陶、石、骨、角、玉器等文物近万件,清理出房屋遗址241座,灶址104座,灰坑和窑穴321个,墓葬79座,窑址35个,排水壕沟9条。
当前共出土了石器4000多件,骨器1700多件,蚌器1600多件及360多件装饰品。
另外,还采集了藏存动物的骨骼,植物标本和木炭标本,而且发觉了一些原始雕塑、绘画等艺术珍品,为原始农业、艺术等学科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大量发掘的文物和房屋遗址因保护技术尚未成熟而进行了回填,来保护文物的完整。
亲临大地湾遗址我们在文物和遗址大厅入口处的墙体壁面上看到了六项中国考古之最,这在向世人宣告,大地湾遗址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迹。
”随后跟解说员亲临遗址并详听其报道“六项之最”:一是中国最早的农作物标本。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郎树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内容提要〕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1978~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
经研究,遗存可分为5个文化期。
大地湾的发现揭开了甘肃史前史的新篇章,将我们的研究视野从5000年前拓展到8000年前。
大地湾考古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提供了史前文化遗物遗迹完整的发展序列,以及史前聚落从一般村落发展到中心聚落的演进过程,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动物考古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生态环境研究为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大地湾;考古发掘;文化分期;研究价值〔中图分类号〕K875/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2)05-0136-04 总体来看,甘肃东部的新石器文化与陕西关中地区属于同一个文化区,两者的考古学文化本属同一系统,它们的文化面貌和发展阶段大致相同,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各自的地方色彩却日益浓厚。
在前仰韶文化阶段,几乎毫无二致,进入仰韶文化,它们的差异却日渐增大。
到了仰韶晚期,终于各自形成较为独特的地方类型。
2、距今7000多年前的第一期文化的发现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为探讨农业、陶器、彩陶的起源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
大地湾一期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同类遗存在陕西也有多处发现,但大地湾资料最为丰富。
近年来,此类遗存在甘肃东部的渭河、西汉水流域包括大地湾已发现8处,最西到达武山,最南进入嘉陵江流域的徽县③,上述发现说明甘肃新石器文化的发端同陕西关中地区至少在7000~8000年前是同步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重新审视广袤的甘肃东部地区在中华古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重新评价甘肃先民在史前时期开拓西部的不朽功绩。
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
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
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大地湾遗址于1958年后即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秋开始发掘,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从发掘所获资料看,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距今4900-8120年。
1958年,甘肃省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自1978年,先后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使14752平方米的遗址重见天日,而这也仅仅约占遗址总面积的1.34%。
共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
总面积32万平方米。
截止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
1、地层分期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为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
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2、包含文化期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竟然有3000年文化的连续,这在我国考古史上又是十分罕见的。
第一期,距今7800-7350年。
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甘肃史前史,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而且使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时期,一批最早开发陇原的大地湾先民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彩陶,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品种——黍,从而奠定了大地湾是我国原始农业发源地的重要地位。
第二期,距今6500-5900年。
这里发掘出被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大地湾遗址见证中华消防文明_蔡国忠;
中华建筑报/2010年/6月/10日/第008版消防科普大地湾遗址见证中华消防文明——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建筑防火技术概述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蔡国忠甘肃是一个文物大省。
据文物部门2008年度普查统计,甘肃全境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2万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5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46处。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将中华文明史提前3000多年、在考古界拥有6项中国之最、被评为我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就是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
在这一国家级古文化文物保护遗址中,处处闪耀着先祖智慧的火花,更体现出先祖在远古时代高超的建筑防火技术。
大地湾文化遗址概述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处甘肃省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东距陇城乡7公里,西距莲花乡11公里,海拔高度1458米~1673米,已知遗址总面积275万平方米,其中发掘面积达1.38万平方米。
1958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泾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组首次发现该遗址,当初仅在山坡地带发现仰韶晚期遗存,因当地百姓称该坡地为“大地湾”而得名。
1978年~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经过长达7年的考古发掘,从中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现房址241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21个、窖址35个、墓葬70余座、壕沟9条。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考古专家近30年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大地湾遗址考古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乃至华夏文明起源归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碳十四测年法测定,大地湾文化时代距今约7800年~4800年,上下跨越5个文化期,约3000年左右。
中华文明史因此提前3000多年。
经过考古工作者30余年的不懈努力,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长郎树德等一批国内权威学者认为,大地湾文化遗存创造了考古界的6项中国之最。
其中一项就是最早的宫殿式建筑。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郎树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内容提要〕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1978~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
经研究,遗存可分为5个文化期。
大地湾的发现揭开了甘肃史前史的新篇章,将我们的研究视野从5000年前拓展到8000年前。
大地湾考古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提供了史前文化遗物遗迹完整的发展序列,以及史前聚落从一般村落发展到中心聚落的演进过程,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动物考古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生态环境研究为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大地湾;考古发掘;文化分期;研究价值〔中图分类号〕K875/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2)05-0136-04 总体来看,甘肃东部的新石器文化与陕西关中地区属于同一个文化区,两者的考古学文化本属同一系统,它们的文化面貌和发展阶段大致相同,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各自的地方色彩却日益浓厚。
在前仰韶文化阶段,几乎毫无二致,进入仰韶文化,它们的差异却日渐增大。
到了仰韶晚期,终于各自形成较为独特的地方类型。
2、距今7000多年前的第一期文化的发现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为探讨农业、陶器、彩陶的起源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
大地湾一期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同类遗存在陕西也有多处发现,但大地湾资料最为丰富。
近年来,此类遗存在甘肃东部的渭河、西汉水流域包括大地湾已发现8处,最西到达武山,最南进入嘉陵江流域的徽县③,上述发现说明甘肃新石器文化的发端同陕西关中地区至少在7000~8000年前是同步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重新审视广袤的甘肃东部地区在中华古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重新评价甘肃先民在史前时期开拓西部的不朽功绩。
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利用思考
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利用思考作者:刘强宁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2期摘要:大地湾遗址是20世纪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前大型聚落考古遗址,一经发现,备受关注。
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也是甘肃省唯一申报成功的一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更好地展现新石器黄河流域考古发现的重要成就,同时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大地湾文化及仰韶文化的发展演变、彩陶的诞生与发展,以及探索农业文明、畜牧业、建筑、聚落的起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现今,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度缓慢,文章对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利用提出新的思考,以期为遗址区规划建设及当地生产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2.0521 大地灣遗址概况大地湾遗址是甘肃省史前考古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现五营镇)邵店村,东距陇城镇7千米,西距莲花镇11千米,坐落在自东向西流向的清水河南岸二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分布范围北起河边阶地,南至山顶堡子,东、西两侧分别为冯家沟和阎家沟,遗址总面积约275万平方米。
该遗址包含五个文化期,距今8000~48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址。
大地湾一期文化为前仰韶文化或大地湾文化,第二、三、四期遗存对应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第五期遗存为常山下层文化。
①大地湾遗址发现于1958年的全国文物普查时期,1978—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1995年又进行补充发掘。
出土文物万余件,种类多样,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大地湾遗址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2006—2008年,兰州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大地湾遗址又进行了发掘,揭示了距今6万年至8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为大地湾遗址提供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发展的完整序列,同时也证明了北方农业经济发展从采集狩猎到旱作农业的演变过程。
发现之旅――中国彩陶(一)
发现之旅――中国彩陶(一)多年以来,黄土高原上流传着“鬼罐”的说法。
每当风沙刮过之后,田野里经常会露出一些来历不明的陶罐。
不少当地人认为这些跟白骨埋在一起的陶罐不吉利,一见到就砸碎,久而久之,很多村庄周围都布满了碎陶片(图1)。
(1)田野中随处可见的破碎陶片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人知道这些“鬼罐”的秘密,也没有人留意过这些彩色碎片上诡异的图案,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这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才开始被慢慢揭开。
河南省西部渑池县有一座非常普通的小村庄――仰韶村。
与周边山区的许多村庄一样,仰韶村被黄土丘陵所环绕,千百年来,沿袭着古老而平静的农耕传统,很少与外界接触。
一座树立在田间的石碑却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不同寻常的事情。
1921年深秋的一天,这个偏僻的小村庄迎来了一支考古挖掘队,带队的人竟然是一个凹眼窝高鼻梁的西方人。
安特生,瑞典著名的地质学家,1918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发现了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而名声大噪。
此后,他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考古学。
西方在20世纪初叶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地层学考古方法,安特生这次在河南的行动,事实上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第一次正式考古挖掘。
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挖掘,挖出了中国第一批彩陶,揭开了中华史前文明神秘的面纱。
这个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从此名震中外,考古学的历史上从此出现了一个专有名称:“仰韶文化”(图2)。
(2)安特生的考古队揭开了中华史前文明仰韶文化的神秘面纱迷人的红陶与黑彩的结合是仰韶文化彩陶的最大特点。
根据考古学测定,仰韶彩陶的年代在距今7000年~6000年左右(图3)。
(3)图组:仰韶彩陶的最大特点是红陶与黑彩的结合在地下深埋了如此之久,却依然光彩夺目,栩栩如生。
奇特的造型,神秘的纹饰,这扑面而来的远古气息仿佛使我们触摸到了祖先的文化血脉,又似乎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而让人难以读解。
彩陶上那些奇特的纹饰包含着什么样的含义或者可以向我们描绘些什么样的故事呢?伴随着第一批彩陶的出土,对中国大地上早期人类生活状况的进一步探索才刚刚开始。
大地湾-中华文明史六项考古之最
象。腰身以上是人形,穿袍戴冠,腰身以下则是蛇 躯,尾端缠绕在一起;山东嘉祥出土的画像石中,伏
羲、女娲的形象亦同于南阳汉墓砖画,两人背向,伏 羲在左,手执曲尺,女娲在右,手执圆规,空中还有 几位长着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小人;新疆吐鲁番阿斯 塔那出土的数十件伏羲、女娲绢画,画面形式大致
具,说明大地湾人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烹饪技 术,是不是可以印证为伏羲“教民炮食”?
今约5500_-4900年的鲵鱼纹瓶。仅举甘谷出土的
娩鱼纹瓶为例。此瓶腹一鲵鱼双眼圆睁,大口露牙,
长条曲折状身躯,两侧饰爪形纹。研究者认为是娃 娃鱼——一尾瞪大眼睛的鱼,它的惊恐是人的美,
并且隐藏着一条河流的前世和叫声。听过鱼叫吗? 鲵鱼俗称娃娃鱼。娃娃鱼叫,看好家里吃奶的孩子
体,给人一种神秘感——一个对着盆子留下了自己 脸的人,感到孤单,随手加了两条小鱼,还有点孤
悠。
躲过劫难后,兄妹结婚,自此繁衍了人类。
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画八 卦的观象台,就位于葫芦河与渭河交汇的秦安三阳 川的卦台山上。 葫芦河也曾叫做伏羲水。葫芦河不声不响地流 淌着,伏羲过了这条河,由此走上了中国远古历史 的大道。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太昊帝庖牺氏,
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五 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距秦安县 城45公里。 秦安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
别丢了——和吃奶的孩子有关系吗?但也有分析认
为是人首蛇身,是传说出生于大地湾附近的伏羲的
形象,还有人认为是龙的原始形象。 我们在之后的马家窑文化中的内彩旋纹钵和 黑白彩鸟纹罐上,都可以看见大地湾鱼纹的影子,
那旋纹的线条,鸟纹的翅膀,似乎都脱胎于一条条
变形的鱼。
由东往西,秦岭渐渐平缓,祁连山脉缓缓隆起。 鱼纹之后,旋涡纹、水波纹、多羊纹、犬纹、鹿纹等相 继登场。先民们从湿润多水的栖身之地,到对河流 的依恋与观察,以至气候干燥后驯养动物游牧为主
从大地湾遗址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者: 孙周秦[1];宋进喜[1]
作者机构: [1]中共天水市委,甘肃,天水,741000天水市社科联,甘肃,天水,741000
出版物刊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11页
主题词: 文明标准;文明探源;中华文明;起源;大地湾遗址;大地湾文化
摘要: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史学界和考古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从考古学上衡量文明有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城市;二是要有文字;三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殷墟考古表明,中国在3600年前的商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这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二里头考古表明,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这也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国内最新考古成果,特别是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表明, '中华民族有8000年的文明史已毫无疑问'.大地湾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科学而又翔实地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时期,中华文明就已经从这里发源.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及其残片上,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复杂的礼仪中心:大地湾仰韶晚期聚落已出现
了'城镇化的开端'.可以认为,大地湾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一方温床,大地湾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原始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形成了薪火相传、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大地湾遗址
I
棼:。l ,’,
l影
降
国盛“缸蛐
轻 松 愉 悦 动 感 休 闲
■誓 |
大地湾的考古发掘,确实是一个奇迹,因为,中 华文明具有五干年的悠久历史。那是有文字记载 的。而8 00 0年前至5 00 0年前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 明的前夜,是史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一 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从这些遗址中去寻找答 案。在秦安还流传着女娲的传说。有女娲洞,女娲 庙,女娲墓等等,大地湾这个遗址的发现是否能为 这个神话传说提供更有力的佐证?遗憾的是,我们 不是考古学家 ,也不是史学家,所有的答 案,只能等 待那些专家们给我们解答。但是,站在大地湾遗址 前,惊叹地瞅着在地下已经沉睡了好几千年的陶 器、石器、骨 器,还有那一片浩大的原始 村落,我们 确实感慨 端。
工作人 员向我 们介绍:遗 址中出 土的文物年 代 最 早的 距 今大 约 在8 000 年前 , 晚点 的 在5 000 年前 左右 ,整个遗 址共分为 五个时 期,全部 分布在清 水
河南 岸。 目前, 史前 博物馆 将建 在遗 址保护 范围 外 围清 水河 南岸古 河道 与缓山 坡交 叉处 。占地 面积 约 26680平方米。大地湾F901保护大 厅始建于上世 纪8 0年代 .因地 质及 工程施 工质 量等 方面的 原因 , 大厅 墙体 出现多 处裂 缝。需 进行 外观 改造和 加固 维 修。原始村落复原区位于遗址博物馆区东南方,总 占地面积约6公顷。在外观上形成原始村落气势, 内设制陶区、狩猎区、农耕 区等。遗址展示区展示的 内容 主要 有:遗 址博 物馆区 展示 :大 地湾遗 址出 土 的可移动文物,包括陶器、 石器、骨器,葫芦河流域 仰韶文化系列展等。
试论大地湾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上的六大之最
试论大地湾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上的六大之最作者:张力刚来源:《丝绸之路》2014年第18期[摘要]大地湾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文化类型多且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延续时间长,基本涵盖了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及常山下层类型等。
它犹如一部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史,既填补了甘肃史前考古的空白,也为泾、渭流域仰韶文化的分期树立了一杆标尺。
本文仅从已被各方认可的六项考古之最,来管窥博大精深的大地湾文化。
[关键词]大地湾遗址;史前考古;仰韶文化[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16-04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东部秦安县五营乡,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275万平方米,遗存距今约7800~4800年,延续3000余年。
1978~1995年,大地湾遗址先后发掘10个区域、163个探方、6个探沟,总共发掘面积14752平方米。
相继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240座、灶址98个、柱基2处、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65座、窑址35座以及沟渠12段。
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27件、兽骨17000多件以及数十万残陶片。
①大地湾遗址遗存基本涵盖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可分为五个文化类型,延续性强,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在我国史前聚落研究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同时,大地湾遗址为我国泾、渭流域乃至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考古分期建立了坐标,其聚落文化的演变为我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大地湾遗址的规模、遗迹的丰富程度均为史前考古所罕见,被评为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史前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据碳14年代测定时代约为距今7800~4800年,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
第一期即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800~7300年,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电大答案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电大答案
1、仰韶文化是中国先民所创造的重要文化之一,距离现代约有四五千年,属于()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
A、新石器
B、旧石器
正确答案:A
2、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
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
C、仰韶文化
D、庙底沟文化
正确答案:C
3、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
大概而言,一说距今几万年的都是旧石。
4、位于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
该遗址揭示了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A父系氏族B母系氏族
正确答案:B
5、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正确答案:A。
中国彩陶的历史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村落遗址 一般位于黄河及其支流 两岸的台地上,接近水 源、土壤发育良好。
马家窑文化早期马家窑类型
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 少量的灰陶。这一时期 的彩陶展现了新的辉煌, 数量增多,彩陶的比例 占到20%—50%。彩陶 器型丰富多样,纹饰精 美,以旋涡纹、水波纹、 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 畅,图案明丽。马家窑 类型彩陶受仰韶文化的 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 的发展。
仰韶文化中期
仰韶文化中期是迅速发展的扩张时期,也是对 我国史前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短短几百 年间,其典型文化因素,即勾叶、圆点、弧三 角纹及双唇口尖底瓶,迅速传遍中国北方的广 大地区,甚至波及影响到长江流域。1985年, 著名学者苏秉琦在“晋文化讨论会”上,为了 阐述中国古文化一系列的连贯发展关系,曾赋 诗一首,并经张政烺先生书写,长期悬挂在办 公室:
彩陶繁荣期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
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仰韶文化早期大体延续了约 1000年,距今约7000年—6000年。这一时期又可分为 两个阶段,前段以宁县董庄遗址为代表,后段以大地 湾二期为代表。后段遗存有碳测年代数据,经校正距 今约6500年—6000年,前段数据暂缺,估计年代大约 当在6800年6500年。 早期前段目前只发现于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的合水、 宁县、正宁等地,经发掘的遗址有宁县董庄、合水孟 桥遗址,正宁宫家川也采集到一批早期陶器。遗址主 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的阶地上,在陇东的黄土塬面及沟 壑地带至今未曾发现早期遗址。
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 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
文化特征
(1)遗址大多位于山谷中的河边台地,陇东黄土 塬的塬边及沟壑也被先民选作居住地,对环境条 件的适应生存能力比早期有所提高,海拔较高的 甘南临潭发现的此类遗存就是明证。 (2)房屋仍为半地穴式建筑,大地湾遗址中的房 屋均为方形或长方形,师赵村发现一座圆形房屋 遗址。 (3)陶窑均为横穴窑,大地湾、师赵村均有发现。 一般分为火塘和窑室两部分,火塘是添柴生火之 处,呈圆形或长方形,有火道通人窑室。 (4)本期墓葬资料甚少,按常理推测应有集中的 公共墓地,但至今未见踪迹。 (5)陶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还有少量 的橙黄陶、灰陶以及褐陶。 (6)陶制生产工具以纺轮、陶刀为主,仍有少量 的陶锉,形制较前复杂。 (7)石器的形态和技术比早期有所进步,加工较 为精细,如常见的石斧更为厚重,石铲刃部更为 锋利,石刀钻孔由近背部向中部转移。 (8)骨器种类、数量与早期相比有较明显减少, 表明狩猎在经济生活中地位下降。出现不少精品 骨镞、骨笄。
试论大地湾遗址的价值
试论大地湾遗址的价值
汪国富
【期刊名称】《丝绸之路》
【年(卷),期】2003(000)0S2
【摘要】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存,它以其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享誉考古界。
自发掘以来,出土了一批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农业标本、最旱的雕塑、最早的绘画、最早的宫殿、最早的防潮材料、最早的防火措施、最早的度量衡器等。
这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汪国富
【作者单位】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秦安;7416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试论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价值表征与实践意蕴——基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 吴琳
2.教育的价值观与价值观的教育——试论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定位 [J], 徐飞
3.试论大地湾遗址二期房屋的分类 [J], 于璞
4.试论大地湾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上的六大之最 [J], 张力刚
5.多元价值取向中的价值共识r——试论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J], 朱玉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湾发掘报告展示多项中国史前文明“之最”
(2006-05-27 07:41:00)稿件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兰州5月23日电(记者谭飞王艳明)“这是一个绵延了3000年的历史长卷,从农业、建筑、彩陶制作到绘画,大地湾考古的每一项成果都令人振奋,许多都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存在着重要关系。
”
郎树德,大地湾考古发掘的参与者和报告撰写总负责,当上百万字的考古巨著摆在面前时,他也禁不住欣喜激动。
他说:“这是大地湾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不光为外界提供了翔实的考古资料和文明信息,而且为这一重要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境内,从兰州出发,坐车5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800年至4800年,同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遗址一样,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因为大地湾的资料特别丰富,整理起来很不容易,加以发掘时间较长,人员有所变动,又增加了工作难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在为发掘报告做序时说。
从最初的发掘到整个考古报告出版,大地湾走入人们视野已经20多年,由于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许多人都非常关心其中的成果。
上个世纪80年代,曾出现了一个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热潮,在此当中,大地湾考古就是被特别关注的亮点之一。
随着发掘报告日前的最终出版,许多文明的“亮点”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农业成就便是之一。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9000年前,杭州湾一带中国南方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同样,在大地湾遗址中,也有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现,这就是编号为H398的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多年的黍,表明当时在中国的北方已经开始这一农作物种植。
“这是国内同类标本中最早的,它与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黍时代不相上下,而希腊的标本是国外最早的发现。
”郎树德说,直到今天,在甘肃的一些地区,黍仍然被当作粮食作物种植,足见它的生命力和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伴随着黍的发现,在大地湾考古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石制、骨制生产工具和上万件动物骨骼。
专家们认为,在从事粮食种植的同时,当时的大地湾人已经开始驯养动物,猪就是其中之一,还有黄牛、鸡、狗等。
另外,大地湾人在进行农牧结合生产方式的同时,没有放弃原始的狩猎传统,性格温顺的鹿的骨骼在遗址内外的大量发现就是证据。
房屋遗址在中国新石器考古较为常见,大地湾也不例外。
所不同的是,大地湾的房屋遗址不但丰富,而且内容重要。
1978年到1984年,在历时7年考古发掘中,大地湾共发现房屋遗址240座,专家们认为,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丰富的一次房屋遗址发现,对于史前房屋建造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意义重要。
“它创建了后世宫殿建筑的雏形,设计了中国传统土木结构建筑的最早形式。
”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程晓钟说。
在大地湾所有的建筑遗址中,除了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半地穴圆形房址外,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被人们称为"原始大会堂"的编号为F901的遗址。
“我们不得不为这宏伟的规模、非凡的气魄、严谨的设计、高超的工艺而赞叹,也为5000年前原始先民所达到的建筑成就而叹服。
”F901的遗址建造在大地湾内一处视野开阔、日照充分的半山腰间,这是一座坐北面南、左右对称的巨型建筑,占地面积超过了400平方米。
郎树德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好的建筑遗址。
除了地上建筑规模和工艺令人折服外,F901与另一编号为F405的硬化地面也让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混凝土。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最早对这一地面材料进行过研究,他说:“经5000年后,这种胶结材料的抗压强度仍接近100号硅酸盐水泥。
”
陶器在中国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大地湾考古发掘中,这方面也有重要的发现。
根据碳14测验,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距今7000多年,专家们认为他们是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
“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哈逊纳文化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彩陶的文化,大地湾文化与哈逊纳文化相当,因此大地湾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从事大地湾彩陶研究的原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张朋川说。
在大地湾考古中,人们发现了两件(组)特殊彩陶。
一件是通高31.8厘米形态可爱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件原始艺术作品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陶塑作品之一;另外一组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量器。
“人们对度量衡的研究仅限于距今二三千年前的实物上,大地湾这批古代量器的出现,将我国度量衡的实物资料提前了2000多年。
”参与大地湾发掘报告编写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说。
文字和绘画是中国文明的两个重要载体,在大地湾出土陶器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至今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尽管人们对他们的作用还存在争论,但一幅质朴的绘画作品的发现却无可争议地表明,大地湾人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有了精神追求。
这件作品出土于编号为F411遗址的地面上,白底黑画,画的上方是两个人物形象,下方在一长方形的框内,绘有两个动物形象。
“大地湾地画不是依附与器物上的装饰画,纯粹是精神生产的产物,是我国原始社会目前仅见的具有独立性的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肇始意义。
”张朋川说。
在中国,发掘报告只是对以往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公布出来资料还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专家认为,大地湾对中国史前文明的主要贡献可能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