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报告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报告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报告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马鞍山·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目录

1.设计背景及其要求 (3)

2.污染源评价 (6)

2.1 评价过程 (6)

2.2 评价结论 (7)

3.水环境现状评价 (7)

3.1 单因子评价法 (7)

3.1.1 计算方法 (7)

3.1.2 评价过程 (7)

3.1.3 评价结论 (10)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10)

3.2.1 计算步骤 (10)

3.2.2 评价过程 (10)

3.1.3 评价结论 (13)

4.水环境影响评价 (13)

4.1 计算方法 (13)

4.2 计算结果 (13)

4.3 水质指标沿程变化图 (16)

4.4 评价结论及预期环保目标 (17)

5.水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17)

5.1 区域现状及其未来规划 (17)

5.2 保护对策及建议 (18)

1、设计背景及其要求

某地拟建一个化工厂,生产几种化工产品,其地理位置见下图。

图1 化工厂位置示意图

经过工程分析,取得如下资料: 1、 废水污染源

表1 化工厂排放工业废水情况表

废水名称 排放量(m 3/d )

污染物名称 排放浓度(mg/L )

含酚废水 500

挥发酚

30

氨氮

10 含氰废水

400

氰 0.6 酸碱废水

5000

DO

3.0 BOD 5 120 COD 250 pH

7.8

全厂共有三股废水,分别是含酚废水、含氰废水、酸碱废水,每股废水的水质、水量如下表1所示,废水通过工厂的废水排放管排入连河。 2、 生活污水污染源

3.2km

3.2km

2.8km

30.8km

市区(人口:40000)

拟建化工厂 公路

废水

排放管

生活污水排放管

取水口

I

II

III

IV

V

连河

鱼塘

乡镇

市区4万人排放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连河,其水量、水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表

污水名称排放量(m3/d)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mg/L)

生活污水6000 COD 200 BOD580 DO 4.0

3、水环境现状

(1)河流名称为连河,全长40km,多年来市环境监测站对河流进行了丰枯季水质监测,其中,不利的枯水期水质情况如表3所示,水温10 C。

表3 连河枯水期水质情况

断面

污染物浓度(mg/L)

DO BOD5COD 氰挥发酚氨氮pH

I 7.0 3.0 15 0.04 0.003 0.4 7

II 6.5 3.3 17 0.045 0.004 0.6 7

III 5.0 3.6 22 0.055 0.006 1.2 6.8

IV 4.0 5.0 29 0.050 0.005 0.7 7.8

V 5.5 3.7 17 0.044 0.004 0.8 7.5

(2)河流断面面积、流量、各断面特征值如表4所示。

表4 连河各断面特征值表

断面号断面面

积(m2)

流量

(m3/s)

旁侧

入流

距离

(km)

BOD5

耗氧系

数k1

(d-1)

复氧

系数k2

(d-1)

COD降

解系数

(d-1)

酚降解

系数

(d-1)

氨氮降

解系数

(d-1)

氰降解

系数

(d-1)

I 19.5 3.8 0 0

0.95 3.89 0.15

0.021

0.1

0.03

II 19.5 3.8

拟建

化工厂

废水

3.2 3.17 0.15 0.1

III 37.2 3.868 0 6.4 2.30 0.15 0.1

IV 37.2 3.868 生活

污水9.2 5.69

0.17 0.1

V 37.2 3.937 0 40 4.02 0.19 0.2

4、其它情况

(1)城市周围是农田和树林,在拟建化工厂位置上是农田,这一带没有道路通向市区,没有输电线和地下管线。

(2)靠着拟建工厂的河边有很多芦苇,附近有不少小鱼塘,河内有各种常见家鱼、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

(3)化工厂建成后拟建一条公路通向城市区,工厂职工500人,随着化工厂的建设,附近将有不少配套工厂建设起来。

(4) 在连河V 断面处设置取水口,供应鱼塘养殖用水。 5、 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附表),单因子评价执行三级标准;化工厂排放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见表5)。

表5 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mg/l )

标准来源

1 化学需氧量(COD ) 100 GB8978-1996

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30 3 挥发酚 0.5 4 氨氮 15 5

氰化物

0.5

6、 环境目标

连河水质在V 断面处达到渔业用水要求,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 类标准。

7、课程设计内容

(1) 污染源评价

三股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确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序(DO 和pH 不考虑),列表计算,并画图表示。 (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1)单因子评价法: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断面排序,列表计算,并画图表示。 2)模糊综合评价法(不做PH )

确定每一个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度; 确定权重向量;

综合评价:对第IV 断面和第V 断面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采用模型1和模型2,并进行比较。

(3)水环境影响评价

1) 以两个断面间参数的平均值代替两个断面间任一点的参数的数值。 2) I 断面各污染物的浓度作为起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 3) 数学模型:

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计算BOD 浓度、DO 浓度、氧亏、COD 、挥发酚、氨氮、氰浓度沿程变化情况,编程计算,并列表、画图表示。

每一个评价因子浓度沿程变化曲线。(7个) (4)评价结论

1)污染源评价结论 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3)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化工厂能否建设,是否满足环境保护目标?

5)水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2.污染源评价

2.1 评价过程

Pij Pj化工厂Pj生活污

∑Ki Pi Ki

P挥发酚328.5 0 328.5 0.08903291 COD

0.546563

158

P氨氮 1.216666667 0 1.216666667 0.00032975 BOD5 0.364045 687

P氰0.10512 0 0.10512 0.00002849 挥发酚0.089032 913

PBOD5 876 467.2 1343.2 0.36404569 氨氮0.000329 752

PCOD 1140.625 876 2016.625 0.54656316 氰2.84905E -05

∑2346.44679 1343.2 3689.646787 化工厂0.635954 313

K化工厂0.635954313

K生活污

0.364045687 生活污水

0.364045

687

2.2 评价结论

主要污染源是化工厂,主要污染物是COD 和BOD5(累计污染负荷比等于80%左右)。

3.水环境现状评价

3.1 单因子评价法 3.1.1 计算方法

以下是单因子评价执行三级标准的数值及已知条件

Dof(mg/L) 11.25 T(℃) 10

挥发酚

(mg/L) 0.005 Dos(mg/L) 5 BOD5(

mg/L)

4 氨氮(mg/L)

1 PH 上 9 COD(m

g/L) 20

PH 下 6 氰

(mg/L)

0.1

单因子评价指数的计算过程:

os of oi

of DO D D D D I --= ;os oi D D ≥ os

oi DO D D

I 9-10=;os oi D D ? 0.7≤PH 下

PH PHi

I PH --=

0.70.7 0.6=下PH ;0.7?PH 0.70.7--=上PH PH I i PH 0.9=上PH

i

i

i S C I =

;Ci 为第i 种评价因子在环境中的观测值,Si 为第i 种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

3.1.2 评价过程

用以上这些公式可计算得下表:

断面

单因子评价指数

断面污染和 DO

BOD5

COD

挥发酚 氨氮

pH

I 0.68 0.75 0.75 0.4 0.6 0.4 0 3.58 II 0.76 0.825 0.85 0.45 0.8 0.6 0 4.285 III 1 0.9 1.1 0.55 1.2 1.2 0.2 6.15 IV 2.8 1.25 1.45 0.5 1 0.7 0.4 8.1 V 0.92 0.925 0.85 0.44 0.8

0.8 0.25 4.985

对每个断面评价因子的单因子评价指数排序和对污染断面排序得下表: 断面 I 断面 II 断面 III 断面 IV 断面 V BOD 5 0.75 COD 0.85 挥发酚 1.2 DO 2.8 BOD

5

0.925

COD 0.75 BOD

5

0.825 氨氮 1.2 COD 1.45 DO 0.92

DO 0.68 挥发

0.8 COD 1.1

BOD

5

1.25

COD 0.85

挥发

0.6 DO 0.76 DO 1

挥发

1

挥发

0.8 氰0.4 氨氮0.6

BOD

5

0.9 氨氮0.7 氨氮0.8 氨氮0.4 氰0.45 氰0.55 氰0.5 氰0.44 pH 0 pH 0 pH 0.2 pH 0.4 pH 0.25

断面

单因子评价指

数和

IV 8.1

III 6.15

V 4.985

II 4.285

I 3.58

3.1.3 评价结论

由于单因子评价执行三级标准,则所有评价因子的实测值都是与三级标准数值进行比较的。若1≤I ,则表示评价因子满足三级标准,若1?I ,则表示评价因子不满足三级标准。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断面Ⅰ、断面Ⅱ和断面Ⅴ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均小于1,即满足三级水质标准;断面Ⅲ和断面Ⅳ均有大于1和小于1的评价因子,但是断面Ⅲ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和大于7,则可判断其不满足三级水质标准,断面Ⅳ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和虽小于7,但其大于1的评价因子均是主要污染物,故也不满足三级水质标准。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1 计算步骤

(1)建立评价因素集合及评语集合 (2)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

(3)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4)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3.2.2 评价过程

(1)建立评价因子集合及等级集合 U={DO,BOD,COD,氰,挥发酚,氨氮} V={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 (2)建立单因子评价矩阵R

测点1单因素评价矩阵1R ,即??

?

???

???

?

?????

?????=???????????????????

?=000286.0714.000667.0333.00000222.0778.00001000010000

667

.0333.01615141312111

R R R R R R R

测点2单因素评价矩阵2R ,即???

???

???

?

??

???

???

??=????????????????????=008.02.0000333.0667.00000111

.0889.0006.04.00007.03.00

000

333.0667.02625242322212

R R R R R R R 测点3单因素评价矩阵3

R ,即??

?

??

?

????

?

????

???

??=????????????????????=06.04.00008.02.000009.01.0008.02.000004.06.0000

10

03635343332313

R R R R R R R

测点4单因素评价矩阵4R ,即??

?

???

???

?

?????

???

??=????????????????????=006.04.00001000001001.09.00005.05.00005.05.0004645444342414

R R R R R R R

测点5单因素评价矩阵5R ,即???

???

???

?

?

????

???

??=????????????????????=004.06.0000333.0667.00000133

.0867.0006.04.00003.07.00

005

.05.005

655545352515

R R R R R R R (3)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① 确定评价因素集 {}氨氮挥发酚,氰,,,,COD BOD DO U = ② 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A

??

?

???

???

?

?????

?????=12/14/1664

213/188********/18/19/1113/16/18/19/1113/14/15/16/1331A

③ 计算重要性顺序

求得判断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W ,W=(W1,W2,…,Wn)T

即为所求的各指标的权重。其中:

===∏∏=

n

i n

ij n

j ij

n

j i a a W 1

1

n

1

接上表矩阵A 进行连乘计算,再求开6次方,求和后,即可求得Wi

连乘 求开方 Wi 0.075 0.649396899 0.067921169

0.000771605 0.302853432 0.031675789 0.000771605 0.302853432 0.031675789 5832 4.242640687 0.443742669 213.3333333 2.444423517 0.255665067 18

1.618870407

0.169319518

∑ 9.561038374

W={0.068,0.032,0.032,0.444,0.256,0.169}

④ 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λmax 。

==n i i i

W AW n 1max )(1λ

AW=(0.425,0.195,0.195,2.866,1.589,1.060)T

λmax=6.256;CI=0.0512

查表n=6得,RI=1.24,则 CR=CI/RI=0.04<0.1 所以,判断矩阵A 具有满意一致性。 (4)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各测点,由式

()()5

2152

1

252221

15121121,,,,,,b b b r r r r r r

r r r W W W WR B n n n n =??

???

???????== 得测点1的

综合评价结果为

()()

00170.0341.0489.000

286

.0714

.000667.0333.00000222.0778.00001000

010000

667

.0333.0169.0,256.0,444.0,032.0,032.0068.01

1,,,,,=?????????

??????

?????==WR B {}154321*max b b b b b b b ==,,,, 据此判断连河测点1的水质为Ⅰ级,即清洁。 同理 (){}154321*2max 00262.0298.0440.0b b b b b b b B ===,,,,,,,,, 测点2水质为Ⅰ级,即清洁。

(){}354321*3max 0331.0605.0063.00b b b b b b b B ===,,,,,,,,, 测点3水质为Ⅲ级,即轻污染。

(){}254321*4max 0053.0436.0511

.00b b b b b b b B ===,,,,,,,,, 测点4水质为Ⅱ级,即清洁。

(){}254321*5max 00215.0400.0385

.0b b b b b b b B ===,,,,,,,,, 测点5水质为Ⅱ级,即清洁。

3.2.3 评价结论

对第Ⅳ断面和第Ⅴ断面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可知,第Ⅳ断面和第Ⅴ断面水质均为Ⅱ级,即清洁。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得出断面Ⅳ不满足Ⅲ级水质,断面Ⅴ满足Ⅲ级水质,均为轻污染。两种模型得出不同的结论,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的水质类别要优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得到的水质类别,这主要是两种评价方法出发点、评价原理不同造成的。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实际上只考虑了最突出的因子即污染状况最严重的评价因子对整个评价结果的影响,充分显示超标最严重的评价因子对整个评价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其他因子的作用被弱化,适用于个别评价参数超标过大,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评价出发点是为了体现单因子否决权。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充分考虑了每个因子对综合评价结果的贡献,并把贡献按权重进行分配,其评价结果是各个参评指标综合作用的产物,主要适用于各个评价因子超标情况接近,即不存在单因子否决的情况,评价出发点是为了体现不同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单因子指数评价法采用某一项污染项目超标就断定整个水体超标的一票否决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计算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模糊综合评价法避免了单因子指数评价的片面性,但计算复杂,不易操作,不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有可能掩盖有毒有机物、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威胁较大的污染物的影响。

4.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计算方法

(1)以两个断面间参数的平均值代替两个断面间任一点的参数的数值。 (2)对BOD5、DO 、D 采用S-P 模型公式u

x k e

L L 1

0-=,

()???

?????? ??--??? ??--+??? ??---=u x K u x K K K L K u x K O O O O s s 21210120exp exp exp ,O O D s -=,

6.70=+=D O O s 计算浓度沿程变化情况,对COD 、氰、氨氮、挥发酚采用一维稳态模型公式u

x

k e

L L -=0计算浓度沿程变化情况。

(3)对于断面Ⅱ和断面Ⅳ有废水排入连河,要计算废水进入河流完全混合后的浓度,用公式废

废Q Q C Q C Q C ++=

111。

4.2 计算结果

(1)计算两断面间参数的平均值 断面号 断面面积(m2) 平均面积(㎡) 流量(m3/s) 平均流

量(m 3/s) 平均流速(m/s ) 复氧系数k2(d-1) COD 降解系数(d-1) 氨氮降解系数(d-1) I 19.5

3.8

3.89

0.1

5

0.1

II 19.5 19.5 3.8 3.8

0.194

87179

5

3.17

3.53 0.1

5

0.1

5 0.1

0.1

II I 37.2 28.35

3.86

8

3.834

0.135

23809

5

2.3

2.73

5

0.1

5

0.1

5 0.1

0.1

IV 37.2 37.2 3.86

8

3.868

0.103

97849

5

5.69

3.99

5

0.1

7

0.1

6 0.1

0.1

V 37.2 37.2 3.93

7

3.9025

0.104

90591

4

4.02

4.85

5

0.1

9

0.1

8 0.2

0.1

5

(2)计算BOD浓度、DO浓度、氧亏、COD、挥发酚、氨氮、氰浓度沿程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见下表。

x km BOD5

mg/L

Do mg/L D mg/L COD mg/L 氰 mg/L

氨氮

mg/L

挥发酚

mg/L

0 3 7 0.6 15 0.04 0.4 0.003

1 2.83541

6

6.96515

4

0.6348

46

14.86695

9

0.03992

9

0.397631 0.002996

2 2.67986

1

6.94503

5

0.6549

65

14.73509

7

0.03985

8

0.395277 0.002993

3 2.53284

1

6.93641

4

0.6635

86

14.60440

5

0.03978

7

0.392936 0.002989

3.2 2.50441

9

6.93583

1

0.6641

69

14.57840

7

0.03977

3

0.392469 0.002988

3.2

4.26692

3

6.87679

1

0.7232

09

18.10987

2

0.04045

4

0.407079 0.048601

4 3.99822

3

6.75549

8

0.8445

02

17.92483

6

0.04037

1

0.404301 0.048531

5 3.68601

6

6.65382

1

0.9461

79

17.69619

8

0.04026

8

0.400856 0.048444

6 3.39818

8

6.59506

5

1.0049

35

17.47047

6

0.04016

5

0.397440 0.048357

6.4 3.28945

2

6.58111

1.0188

90

17.38099

5

0.04012

3

0.396081 0.048322

7 3.08722

6

6.64247

4

0.9575

26

17.19625

1

0.04004

3

0.393445 0.048255

8 2.77743

1

6.73709

9

0.8629

01

16.89269

8

0.03990

9

0.389090 0.048142

9 2.49872

3

6.82275

2

0.7772

48

16.59450

3

0.03977

6

0.384783 0.048030

9.2 2.44643

1

6.83886

9

0.7611

31

16.53549

9

0.03975

0.383927 0.048007

9.2 3.81423

9

6.78880

0.8112

00

19.77125

0.03904

9

0.377156 0.047161

10 3.50745

8

6.82275

3

0.7772

47

19.45962

1

0.03894

6

0.372195 0.047073

11 3.15844

5

6.87612

6

0.7238

74

19.07698

3

0.03881

7

0.366086 0.046964

12 2.84416

1

6.93412

7

0.6658

73

18.70186

9

0.03868

9

0.360078 0.046856

13 2.56115

6.99217

5

0.6078

25

18.33413

1

0.03856

1

0.354168 0.046747

14 2.30630

1

7.04785

2

0.5521

48

17.97362

4

0.03843

3

0.348355 0.046639

15 2.07681

7.09998

1

0.5000

19

17.62020

6

0.03830

6

0.342637 0.046531

16 1.87015

5

7.14809

0.4519

10

17.27373

6

0.03818

0.337014 0.046423

17 1.68406

3

7.19209

4

0.4079

06

16.93408

0.03805

4

0.331482 0.046316

18 1.51648

9

7.23211

9

0.3678

81

16.60110

2

0.03792

8

0.326042 0.046209

19 1.36558

9

7.26839

5

0.3316

05

16.27467

2

0.03780

3

0.320690 0.046102

20 1.22970

5

7.30119

9

0.2988

01

15.95466

0.03767

8

0.315427 0.045995

21 1.10734

2

7.33081

8

0.2691

82

15.64094

1

0.03755

3

0.310250 0.045889

22 0.99715

5

7.35753

7

0.2424

63

15.33339

0.03742

9

0.305157 0.045782

23 0.89793

2

7.38162

5

0.2183

75

15.03188

7

0.03730

5

0.300149 0.045676

24 0.80858

3

7.40333

2

0.1966

68

14.73631

3

0.03718

2

0.295223 0.045571

25 0.72812

4

7.42288

8

0.1771

12

14.44655

0.03705

9

0.290377 0.045465

26 0.65567

1

7.44050

4

0.1594

96

14.16248

5

0.03693

7

0.285611 0.045360

27 0.59042

8

7.45637

0.1436

30

13.88400

6

0.03681

5

0.280923 0.045255

28 0.53167

7

7.47066

0.1293

40

13.61100

2

0.03669

3

0.276313 0.045150

29 0.47877

2

7.48352

8

0.1164

72

13.34336

7

0.03657

2

0.271777 0.045046

30 0.43113

1

7.49511

7

0.1048

83

13.08099

4

0.03645

1

0.267317 0.044942

31 0.38823

1

7.50555

3

0.0944

47

12.82378

0.03633

0.262929 0.044838

32 0.34960

7.51495

1

0.0850

49

12.57162

4

0.03621

0.258614 0.044734

33 0.31481

2

7.52341

3

0.0765

87

12.32442

6

0.03609

1

0.254369 0.044630

34 0.28348

7

7.53103

4

0.0689

66

12.08208

8

0.03597

2

0.250194 0.044527

35 0.25527

8

7.53789

7

0.0621

03

11.84451

6

0.03585

3

0.246088 0.044424

36 0.22987

6

7.54407

6

0.0559

24

11.61161

5

0.03573

4

0.242049 0.044321

37 0.20700

2

7.54964

1

0.0503

59

11.38329

4

0.03561

6

0.238076 0.044219

38 0.18640

4

7.55465

2

0.0453

48

11.15946

3

0.03549

8

0.234168 0.044116

39 0.16785

6

7.55916

4

0.0408

36

10.94003

2

0.03538

1

0.230325 0.044014

40 0.15115

3

7.56322

8

0.0367

72

10.72491

6

0.03526

4

0.226545 0.043912

4.3 水质指标沿程变化图

4.4 评价结论及预期环保目标

化工厂排入的废水对连河的水质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挥发酚的排入,使在断面Ⅴ处挥发酚未能达到Ⅲ级水质标准,虽然其他评价因子均达到Ⅲ级水质标准,但是化工厂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对连河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综合各评价因子可得连河水质在Ⅴ断面处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可以达到预期的环保目标。

5.水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5.1 区域现状及其未来规划

(1)城市周围是农田和树林,在拟建化工厂位置上是农田,这一带没有道路通向市区,没有输电线和地下管线。

(2)靠着拟建工厂的河边有很多芦苇,附近有不少小鱼塘,河内有各种常见家鱼、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

(3)化工厂建成后拟建一条公路通向城市区,工厂职工500人,随着化工厂的建设,附近将有不少配套工厂建设起来。

(4)在连河V断面处设置取水口,供应鱼塘养殖用水。

5.2 保护对策及建议

(1)由于在拟建化工厂的位置上是农田,化工厂在将废水排放前,要先进行废水处理,最好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水处理工程,否则会使农田土壤受到污染。(2)利用河边的芦苇,鱼塘等建立人工湿地,使其对污水有一定的容纳降解的作用,最终达到使河内常见家鱼、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等能够正常生活的标准。(3)现在这一带没有道路通向市区,也没有输电线和地下管线,但化工厂建成后拟建一条公路通向城市区,工厂职工500人,这会使这一带的空气污染加重,由于降雨亦会影响水环境质量,故要在道路两旁多植树造林,减少污染。

(4)将来的配套工厂建设都要建立废水处理工程,并且要预先计算并实践后合理排放废水,以使连河Ⅴ断面处的水质满足Ⅲ类水的要求。

(5)在连河Ⅴ断面处也要设置一个人工湿地,将可能超标的挥发酚等有害物质降解后,再引入鱼塘。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名称: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 班级:20 1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班 姓名:张雄亮 学号:201340616226 指导教师:张文萍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内容 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 二、设计资料 2.1 流域概况 新塘水库属湘江支流白水江水系,大坝坝址位于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3°01′11",北纬28°36′01",距清泉村庄约1.3km,距川山坪镇约5.0km,距汨罗市城区约35km。新塘水库集雨面积0.5km2,干流长度0.572km,干流平均坡降为14.2‰。 新塘水库流域未设入库水文站,水库未开展任何水文水情观测;仅有断断续续的水位及雨情观测,并且其观测资料极不完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故该水库洪水复核按无资料地区对待。 2.2 气象 新塘水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夏季之交,流域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汇的过渡地带,形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 根据汨罗气象站1957~2006年实测的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历年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14.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7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7.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94.60mm(1998年),最小降雨量为1184.7mm(1972年),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08.00 mm。历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NNE,历年平均最大风速14.0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4mm,全年无霜期266天。6~8月气温高,蒸发量也大。多年平均月蒸发量最大在7月份,达214.8mm。 2.3 水文基本资料 新塘水库所在的河流没有水文站,建库后水库管理所也没有开展入库流量观测,为无资料地区,没有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本次洪水复核按湖南省水利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查算设计洪水。

水污染课程设计汇本报告书

1 设计任务 1.1项目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是某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程,位于某市大城区东南。主要服务围是该市中市区、东市区、西南郊的生活污水和东市区、西南郊的部分经初步处理但尚未达标的工业废水。服务人口约30万。 1.12 设计进出水质 城市混合污水平均水质 1.13 设计出水水质 由于该厂处理后的污水排进某河流,最终流进太湖流域。因太湖流域现在污染较为严重,为实现国务院的碧水计划,确保太湖湖水达标任务,该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必需达到以下指标: 1.2 设计要求 试根据该生产废水水质特点和排放要求,给出合理的废水处理流程,提供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容完整、简洁明了、层次清楚、文理通顺、书写工整、装订整齐,还应计算准确,并附有计算草图,标注所计算的尺寸,要求线型分明、

比例准确、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有关规定,同时提供一总平面布置图和一流程图(要求用CAD绘制A3图纸)。 具体要求: 1)请按照给定废水的水量、水质以及排放的水质要求,编写废水处理工程 初步设计方案,方案容包括: ?废水产生概况 ?设计依据和设计思路 ?方案比较和选择 ?工艺流程(框图) ?工艺流程说明 ?处理效果预测 ?各单元计算书 ?各建、构筑物尺寸 2)提供CAD设计的工艺流程图、平面图 1.3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计划安排 第15周: (1)星期一: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2)星期二:搜集资料、阅读教材、确定工艺流程; (3)星期三、四、五:工艺设计计算(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草稿)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草稿; (4)星期六:绘制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草图; (5)星期七:完成绘制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模板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 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专业: 班级: 学号: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 工程概况 (1) 1.2 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 设计标准 (3) 2.2 确定流域参数 (3) 2.3 设计暴雨 (3) 2.4 损失参数 (11) 2.5 汇流参数 (11) 2.6 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 (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1.1.1 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 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3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1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7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2.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80 mm。 1.2设计资料 1.2.1 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王鑫

目录 §1前言 (1) §2工程概况 (1) §3设计内容 (4) §4污水排水管网设计及计算 (4) §5雨水排水管网设计及计算 (14) §7绘制污水及雨水管道平面图 (17) §8设计总结 (17)

§1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为河南省某城市设计一套完整的市政排水设施,包括污水与雨水的排水管网。设计内容包括排水管网的排布以及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并且还要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因此本设计书包括设计的工程概况,包括该地区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污水与雨水排水管网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以及详细数据表格等项目。 §2工程概况 地区地形设计资料 现河南省某地区,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该地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坡度较小。在城区中部有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流,河流常年水位20m。城区在建设中被分成了Ⅰ区、Ⅱ区和Ⅲ区,Ⅱ区有两工厂甲和乙,其设计流量使用的是集中流量,(具体值见排水设计资料)。其他一些基本信息在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工程要求设计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排水管网布置,布置要合理,论证要充分;对排水管道要进行相应的水力计算,计算要求准确,符合设计精度。污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不满流n=;雨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满度n=。 在本说明书中污水管网设计计算和雨水管网设计计算部分给出的例证均使用Ⅱ区的数据,其他区计算方法同Ⅱ区。 一、设计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

现有的比例为 1:10000 的 河南 地区平面图一张,图中有等高线。 2.区域人口及人口密度: 第一区:10万人,450人/h ㎡ 第二区:12万人,570人/h ㎡ 第三区:8万人;529人/h ㎡ 3.居住区室内有较为完备的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4.工业企业的生产排水见表1。 表1 工业企业生产排水设计流量 污水处理厂之处地下土壤为亚黏土 9、水体特征:最高水位:23米,最低水位12米; 常水位:20米,最低水位时河宽156米; 10、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1,年最高气温38; 年最低气温 -6,冰冻深度0.5 m 。 5.河流常水位 2 m 。 6.该城市冰冻线深度为 0.5m ; 7.暴雨设计重现期为 1 年,地面集水时间t 1为 11 min 。该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 0.7655 2417(10.79lg ) (7) P t ++ 。 二、要求 1、完成该城排水管网(污水和雨水)的初步设计; 2、进行污水总干管的水力计算; 3、污水干管选择一条进行水力计算。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基本任务............................................ 3 第二章基本资料.. (4) 1、流域概况............................................ 4 2、基本资料............................................ 5 3、计算参数............................................ 5 第三章计算公式.. (6) 1、蒸散发计算.......................................... 6 2、产流量计算.......................................... 6 3、水源

划分............................................ 7 4、汇流计算............................................ 7 第四章基本数据............................................ 8 第五章结果评定及分析..................................... 11 第六章计算程序及说明..................................... 13 第七章总结和心得.. (23) 任务一: 编写新安江模型,包括两种时间尺度:日模型(24h)、次洪模型(1h);(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3)通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4)89~94年的历时数据作为率定参数,95~96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任务二: 根据已给的呈村流域资料,利用编制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日径流模拟与次洪过程模拟,率定新安江模型参数。任务三: 分析日模型与次洪模型模拟结果,

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一、基本资料 拟在某河上修建蓄水工程。坝址断面水文站内有1960-2006年的洪水流量观测资料,如表1所示。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调查资料如下:1878年为 Q=14720m3/s, m 1901年为 Q=22100m3/s,为1901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1942年为8400m3/s。 m 1878-1900年间其他洪水未能查清。分析选定的典型洪水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典型洪水过程

二、设计任务 根据以上资料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分别选取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组成计算样本,计算相应频率,绘制P-Ⅲ频率曲线; 2、根据P-Ⅲ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 3、频率计算成果合理性检查; 4、计算放大倍比; 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四、设计要求 1、根据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2、设计报告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用语规范,绘图正确、书写整洁。 3、设计时间:4月22——4月29日。4月29日下午2:00提交设计报告,组织答辩。 五、提交成果 每人提交计算说明书一份,用A4纸打印或手写。

六、成绩考核: 综合成绩=设计报告书60%+设计答辩30%+出勤10%。 出现以下情况者设计成绩不及格: (1)没有完成设计任务; (2)没有按期提交报告; (3)抄袭他人设计报告; (4)答辩成绩为零者。

一、设计洪峰流量的推求 (1)有资料知,实测系列n为46年,调查考证期N=2006-1878+1=129年,1901年和1878年洪水为N年中第一、第二大洪峰流量。用独立样本法计算经验频率,结果见表1。 表1 某坝址断面年最大流量经验频率计算

水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资料,了解设计的任务、要求,工程的概况、规模,分析水质水量,然后进行工艺选择、设计计算、编写说明书。本设计任务是要求完成 AB 法处理生活污水工艺曝气池的设计,同时完成以下设计工作: 1.概述。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说明本设计题目的意义和最新发展概况; 2.设计参数的选择;曝气池尺寸的设计计算;A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设计计算, B 段曝气池的进;污泥龄;需氧量的计算等; 3.编写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可以分章独立也可以合在一起); 4.A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单体名称等必要的技术说明; 5.B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单体名称等必要的技术说明; 6.A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标高等; 7.B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标高等。二.设计成果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封面、目录、概述、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实际)参考文献、心得体会、致谢、成绩评定表和相关附图 1.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参数选择及依据,必要的说明,各构筑物详细设计计算过程,结果评价及主要设备的选取,其他附属设备和建筑物等; 2.设计图纸——A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 1 张(A3);B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 1 张(A3);A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A3);B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A3) 课程设计任务书三.设计资料 1.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1.1 设计规模最大设计流量 Qs=996L/s,平均流量 Qp=61935m /d。 1.2 废水水质表 1 废水水质项目数值 BOD/ mg/L 214.31 SS/ mg/L 203.62 TN/ mg/L 30.79 TP/ mg/L 4.66 温度/ ℃ 20 3 2.废水处理要求废水处理后需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的一级 B 标准,见下表 2。表 2 处理后水质项目数值 BOD/ mg/L 20 SS/ mg/L 20 TN/ mg/L 15 TP/ mg/L 1.0 四.参考文献: (1 唐受印,戴友芝主编.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3 (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史惠祥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水文预课程设计指示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 题目:制作江西省上犹江水库干流入库站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 1方案采用的技术途径 1.1蒸散发方案 采用一层蒸散发模式。 1.2产流方案 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的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特征。采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形式表达方案。用一层蒸发模型计算蒸发。计算时段为3小时。 蓄满产流方案可由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达,曲线共有两个参数: [1]流域蓄水容量WM; [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指数b。 根据“水文学原理”或“水文预报”知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参数确定后,可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转化为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因此,蓄满产流的产流方案也可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表达。 1.3水源划分 采用变动稳定下渗率Fc~R关系作两水源划分。 1.4汇流方案 ⑴分型经验单位线作直接径流汇流方案。 ⑵采用矩形入流的马斯京根线性水库演算作地下径流汇流方案。

1.5预报模式 预报模式见图1。 图1 预报模式示意图

2流域概况 上犹江发源于湖南省汝城县诸广山的东南麓,干流称为古亭水。上犹江水库位于江西省上犹县,水库建于古亭水之上。水库入库站——麟潭站控制面积1067km2,干流河长93km。流域地貌属低山丘陵区,以低山分布为主,相对高差多在500m左右。上游部分地区分布有原始森林, 森林植被以松树、杉树、竹类为主,灌木次之;山间盆地种植农作物,流域植被率在80%以上。土壤多为红色砂壤土,间有亚粘土层。山坡残积坡积一般厚度为1~2m,最厚者约4~5m。在山麓坡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上,或河流下切至接触部位时,常有泉水出露、涌水量较大者可达每秒数升左右。 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年降雨量为1700mm左右。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3%左右;冬季有降雪,但量不大。地下水位一般较高,且季节性变幅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洪水流量过程线极不对称,涨洪历时仅数小时至十多小时,而洪水退水历时可达数日至十余日。洪水退水尾部的底水与起涨点比较明显抬高,说明洪水期潜水和壤中流补给十分丰富。 上犹 江 水 库 江 犹上 上犹县崇义县 汝城县 图2 预报流域水系示意图

陂下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 工程水文学 _____________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 专业: __________ 水利水电工程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2012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讫日期:2014.06.23 ~2014.06.27 指导教师:______ 职称:高工 二O 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设计标准 (3) 2.2确定流域参数 (3) 2.3设计暴雨 (3) 2.4损失参数 (11) 2.5汇流参数 (11) 2.6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 1.1.1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 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 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 8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 5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8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6. 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90 mm。 1.2设计资料 1.2.1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址下游约 1 km处有四都雨量站,具有1956~1975年实测降雨系列。陂下河1973年5月31 日发生过一场特大暴雨,四都站实测最大一日雨量332. 5 mm,经调查,重现 期约为80~100年。流域附近有观音桥、官庄、上杭、桃溪、杨家坊水文站及长 汀、新桥、铁长、庵杰、四都、濯田等雨量站。资料情况见表 1 O 其它资料: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手册,福建省水文手册、龙岩地区简易水文手册、龙岩地区水文图集。 1.2.2设计资料 1 .各水文站站有关资料年限统计表,见表 1 O 2.暴雨资料长汀、四都、濯田站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见表2o 3.福建省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见表3o 4.福建省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见表4。 5.福建省次暴雨强度i次和损失参数卩关系,见表5。 6.降雨历时等于24小时的径流系数a值表,见表6o

(建筑工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处理厂高程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二、污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某城市日处理水量10万m3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2.基本资料 (1)污水水量与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10万m3/d; 200mg/L,SS 250mg/L,氨氮25mg/L。 污水水质:COD 450mg/L,BOD 5 (2)处理要求 污水经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20mg/L,SS≤30mg/L,氨氮≤5mg/L。 COD≤70mg/L,BOD 5 (3)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要求自行拟定3套可行方案,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4)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 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 最热月平均为32.5℃; 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 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5)厂区地形 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m。平均地面坡度为

0.03%~0.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m,南北长280m。 3.设计内容 (1)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 (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的工艺计算; (3)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4.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平面图和污水处理高程图各一张。 将以上设计成果装入统一规格的标准档案袋中(学生自购),档案袋封面按要求填写学院名称、专业名称、班级、姓名、学号、袋内成果名称及份数等信息。 三、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说明:设计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设计任务及基础资料,复习有关污水处理的知识和设计计算方法。 ②分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 ③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流量。 ④初步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并由此规划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以便考虑构筑物的形状、安设位置,相互关系以及某些主要尺寸。 ⑤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⑥确定辅助构(建)筑物、附属建筑物数量及面积。 ⑦进行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⑧设计图纸绘制。 ⑨设计计算说明书校核整理。 1.总体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训练,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3)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 (4)设计计算明书,应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设计图纸应按标准绘制,内容完整,主次分明。

水污染课程设计模板(新)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 组员汪洋(1016012128) 苏俊(1016012133) 林坤晓(1016012148) 指导教师许美兰 设计时间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16-17周 二○一三年六月三日

小组任务分配

目录 1设计任务书(一级标题,用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 1.1 设计目的(二级标题,用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 1.2 设计任务及内容 (1) 1.3 设计资料 (1) 1.4 小组任务分配 (1) 2工艺流程的设计及说明 (1) 2.1 工艺流程的选择与确定(二级标题,用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0 行)1 2.2 工艺流程说明 (1) 3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 3.1 污水处理部分(二级标题,用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 3.1.1 ... (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 (1) 3.1.2 (1) (1) 3.2 污泥处理部分 (1) 4附属建筑物的确定 (1) 5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1) 5.1 平面布置设计 (1) 5.2 高程布置设计 (1) 6总结(感想和心得等) (1) 主要参考文献 (1) 附录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2、本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1.2设计任务及内容 设计任务: 根据已知资料,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要求确定污水处理方案和流程,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和选择设备,布置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和高程图。 要求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脱水”或“污泥前浓缩→污泥消化→污泥后浓缩→污泥脱水”或“污泥浓缩→污泥一级消化→污泥二级消化→污泥脱水”工艺。 主要内容: (1)说明城市基础资料、设计任务、工程规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和选择理由,根据规范选择设计参数、计算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和个数、确定主要设备(特别是曝气设备及系统的计算和选型)的型号和数量等; (2)要求对各构筑物进行计算 各构筑物的计算过程、主要设备(如水泵、鼓风机等)的选取、污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各构筑物内部的水头损失查阅课本或手册,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按管道长度计算)等;说明书中应画出构筑物简图、标注计算尺寸。 1.3设计资料 (1)设计水量:100,000m3/d。 (2)水质:污水水质见表1。 表1 污水进水水质(mg/L) -N pH 项目CODcr BOD5 SS Norg TN TP NH 3 进水水质300~350 200 200~300 10~20 30~40 3~4 20~30 7~9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 1.1流域概况 (1) 1.2工程概况 (1) 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 2.1 径流资料来源 (4) 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 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 2.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 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 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 2.3.1 水利年划分 (4) 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 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 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 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 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 2.3.3 计算成果 (7) 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 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 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 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 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 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 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 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 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 3.1.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 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 3.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 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 3.3.2 经验频率计算 (9)

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 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 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 3.3.6 计算成果 (13) 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3.4.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 3.4.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 3.4.3 计算成果 (14) 3.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 第四章兴利调节 (16) 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 4.2 兴利调节计算 (16) 4.2.1 来水量的确定 (16) 4.2.2 用水量的确定 (16) 4.2.2.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 4.2.2.2 城镇生活供水 (16) 4.2.3 死水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 4.2.3.1死水位的确定 (17) 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 4.2.3水量损失的确定 (18) 4.2.4 渗漏损失 (18) 4.2.5 计入水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 4.2.7 计算成果 (18) 第五章水库调洪演算 (20) 5.1 泄洪方案的拟定 (20) 5.2 水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 5.3 水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 5.4 计算成果 (22) 5.4.1 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库调洪试算 (22) 5.4.2 特征水位及特征库容 (25) 参考文献 (26)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计划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划书 第一章 工程设计概述 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容 1.1设计要求 ①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②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③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不进行设备选型。 ④《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应容完整(文本中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 1.2设计容 ① 对工艺构筑物格栅、沉砂池等设计选型、计算; ② 主要处理设施(沉淀池、曝气池、二沉池等)的工艺计算; 第二节 基本资料 2.1.污水水量与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1020*24=24480/d m 3。 污水水质: 5BOD : 600 mg /L ; SS : 300 mg /L 。 2.2.处理要求 5BOD ≤20mg /L ,(水中溶解性BOD 5) SS ≤20mg /L 。 处理程度:5BOD :%67.96600 20-600100%S S -S io ie io 1==?=η SS: %00.09300 30- 300100%S S -S io ie io 1==?=η 2.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推流式),具体流程如下:

2.4.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气温:最冷月(一月)平均为5℃;最热月(七月)平均为32.5℃; 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 第三节设计依据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CJJ50-94 《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G3025-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7.12 《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九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题目石门卡水库调算 姓名李腾辉学号12100842 专业2012级农业水利工程指导教师朱梅完成时间2014年5月14日设计成绩 中国·合肥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用水量分析 (5)

一、设计任务 分析某建设项目每年从石门卡水库取水,水量是否够用(95%保证率对应年型)。 二、基础资料 (1)广德县流洞镇流洞村流洞桥雨量站1966-2010年长系列降雨资料(见附表1); (2)石门卡水库的基本资料; 石门卡水库的基本资料:石门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6.85km2,死水位为75.93m对应的死库容为3万m3,设计洪水位85.85m,校核洪水位86.16m,正常蓄水位85.03m,总库容277.3万m3,兴利库容214.6万m3,调洪库容62.9万m3。 根据石门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库水位库容关系见下表。 说明:起调水位为81.2m,相应的库容为?万m3。 (3)旬降雨量和产流系数关系表; 水库的来水量主要是降雨径流补给,经过对降雨量的计算分析,选取典型年进行水库的调算。 区间降水来水量按产流系数法推求,计算公式为: Q区间=P×α×F —区间产水量(万m3),P为旬面降雨量(mm),α为径流系上式中,Q 区间

数,F为区间面积(km2)。 根据相关计算成果,得各旬降雨量产流系数表 根据《安徽省广德县石门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石门卡水库的汇水面积为6.85 km2。 (4)水库附近用水量情况。 用水量分析 石门卡水库位于新杭镇牛头山村,属在册重点小(一)型水库。水库的集水面积6.58km2。水库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工业用水和水产养殖功能。 (1)农业用水量 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2000亩,本次按照2000亩计算。根据相关规范,灌溉保证率为75%。根据计算,多年平均补充灌溉用水量55万m3,p=75%保证率补充灌溉水量为66万m3。由于灌溉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灌溉工程的不断完善,规划水平年灌溉用水定额将有所降低,节约的灌溉用水量可用于增加灌溉面积,因此,规划水平年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将与现状水平基本相当。 参照广德县卢村水库及浙江省部分小型灌区的资料,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根据调查,水库下游农田主要种植单季稻,作物需水集中在6~9月。同时,参考《广德县粮长门水库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报批稿)》,其毛灌溉定额及需水量如表5-4,其需水年内分配系数见表5-5。 表5-4 农田毛灌溉定额及需水量计算表 表5-5 广德县单季稻灌溉需水年内分配

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第一章 设计概述 1.1设计任务 某城市日处理量为175000t/d 。日变化系数为1.1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2 设计原始资料 1. 2.1 污水资料 1.2.3 出水水质要求 城镇污水经一级B 处理后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出水标准:COD Cr ≤ 60mg/L , BOD 5≤20mg/L ,SS≤20mg/L ,污泥处理后外运处理。. 第二章 设计方案及工艺流程的确定 一.处理方法的选择 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10-20万t/d 污水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 。对脱氮除磷有要求的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O ,A/O 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 由于该污水处理厂只需去除BOD5和SS ,不考虑脱氮除磷方面,所以选择: 方案一:传统污泥法 污水→中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处理水 优点:1.有机物微生物生长一般处于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后期或稳定期。 2.由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时间比较长,当活性污泥继续向前推进到曝气池末端时,废水中有机物已几乎被耗尽,污泥微生物进入内源代谢期,它的活动能力也相应减弱,因此在沉淀池中容易沉淀,出水中残剩的有机物数量少。 3.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 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0~95%左右。 缺点:1.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2.所供的氧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在曝气池前端废水水质浓度高、污泥负荷高、需氧量大,而后端则相反,但空气往往沿池长均匀分布,这就造成前端供氧量不足、后端供氧量过剩的情况。 3.在处理同样水量时,同其它类型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池相对庞大、占地多、能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完整版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 学课程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2012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201 ~201 指导教师:职称:高工 二O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工程概况 (1) 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设计标准 (3) 确定流域参数 (3) 设计暴雨 (3) 损失参数 (11) 汇流参数 (11) 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 (20)

第1章基本资料 工程概况 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8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5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 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8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6.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90 mm。 设计资料 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址下游约1 km 处有四都雨量站,具有1956~1975年实测降雨系列。陂下河1973年5月31日发生过一场特大暴雨,四都站实测最大一日雨量332.5 mm ,经调查,重现期约为80~100年。流域附近有观音桥、官庄、上杭、桃溪、杨家坊水文站及长汀、新桥、铁长、庵杰、四都、濯田等雨量站。资料情况见表1。 其它资料: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手册,福建省水文手册、龙岩地区简易水文手册、龙岩地区水文图集。 设计资料 1.各水文站站有关资料年限统计表,见表1。 2. 暴雨资料长汀、四都、濯田站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见表2。 3.福建省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见表3。 4. 福建省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见表4。 5. 福建省次暴雨强度 i和损失参数μ关系,见表5。 次 6. 降雨历时等于24小时的径流系数α值表,见表6。 7. 福建省汇流参数m 经验公式,见表7。

水文设计

工程水文 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设计题目 2.设计目的及要求 3.设计任务 4.设计时间 第二章文字部分 (1) 1.流域概况 2.水库简介 3.基本方法 4.结语 第三章图表部分 (7) 1.表 2.图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题目——东周水库防洪调节计算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设计系统地掌握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及调洪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处理、计算、绘图和合理性分析等环节、全面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了解山东省现行的一套方法和有关图表的使用。三是给学生一个水库指标复核演算的模式,以增加学生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能力。 三、设计任务: 1、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由设计洪水演算出出库洪水。 四、设计时间——2006年3月6日—11日。 第二章文字部分 第一节流域概况 山东省新泰市东周水库位于泰沂山南区,柴汶河上游支流上,流域面积F=189KM2,河道干流平均坡度J=0.0042m/m,干流长度L=30.9KM。 设计流域内皆为山丘区,土壤为壤土和砂壤土,植被条件一般,每年7—9月份为该流域的主雨期,降水量可达全年的60%以上,多为气旋雨和锋面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340mm,多年平均最大二十四小时降水量约为103mm。 由于本流域水文要素观测资料较少,缺乏实测水文资料,本次设计按无资料情况进行。 第二节水库简介 东周水库为综合性中型水库,设计总库容为8000万m3,防洪库容为740万m3,兴利库容为6630万m3,设计灌溉面积为13万亩,设计年发电量为103万度。水库上游有三座小(一)型水库,水库距新汶矿区、磁莱铁路约10KM,津浦铁路约80KM。泄洪建筑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底(堰顶)高程为217.5m,堰顶净宽为40m,内设四孔闸门,闸门尺寸(宽×高)为10×12m。 根据国家规范(SDJ12—78规范),该水库为二等工程,大坝为二级建筑物,由此确定大坝的防洪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P=1%),千年一遇(P=0.1%)校核并以可能最大洪水作为保坝设计洪水。 水库方面的基本资料如下: 1)水库水位(G)与面积(F)、水库水位(G)与库容(V)关系曲线。 2)泄洪建筑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底(堰顶)高程为217.5m,堰顶净宽为40m,内设四孔闸门,闸门尺寸(宽×高)为10×20m。 3)假定泄洪道不设闸门控制运用:水库汛期限制水位、兴利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平起。 第三节基本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新编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日处理量7万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2.设计任务 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对处理构筑物选型做说明; 2、对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进行工艺计算(附必要的计算草图); 3、按初步设计标准,画出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表示出处理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 4、按初步设计标准,画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图,表示出原污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处理出水的出厂方式;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3.设计内容 1.设计规模: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70000m3/d 2.进水水质:COD Cr =250mg/L,BOD 5 =150mg/L,SS =200mg/L,NH 3 -N = 25mg/L, pH=7.0~8.5

3.污水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出水:COD Cr ≤ 60mg/L,BOD 5 ≤20mg/L,SS≤20mg/L, NH 3 -N≤8mg/L 4.基本资料 4.1气象资料 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 13.2℃,最热月平均气温21.2~26.5℃,最冷月-5.0~-0.9℃。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4.9℃。年日照时数204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集中于7、8、9月,占总量的50~60%,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或东南风,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8%,年平均风速2.55米/秒。 4.2 污水排放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50.0m,常水位为48.0m,枯水位为45.0m。 4.3 厂址及场地现状 该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城郊,位于大河北岸河堤内一块长方形地带,场地地势平坦,由西北坡向东南,场地标高54.5~53.5米之间,位于城市中心区排水管渠末端,交通便利。 5.设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