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指导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187ac10c281e53a5802ffe1.png)
2 . 理解作 品脉络 , 包 括 理 解 己 的 心 得 ,能 提 出 自 己 的 看 法 文 章语句 、 段落 之间 的关系 , 理 和 疑 问 ;能 结 合 作 品 内 容 、 主 清 文章的思路 。
旨, 进行拓展 分析。
【 中考 题 例 】 ( 2 0 1 2年 长 沙 办 公 室 的 门 忽 然 无 声 地 开 了
1 . 整体把握作 品。 包 括 感 知
作 品 的 内容 , 把握文 章 的中心 , 析 。对 作 品 的思 想 感 情倾 向 , 能 说 出考 生 对 作 品 的情 感 体 验 , 联 系 文 化 背 景 做 出 自 己 的 评
领 悟 作 品 的 内涵 。
价 ;对 文 章 的 内 容 和 表 达 有 自
情 节 中 ,前 者 讲 述 了 做 人 修 养 手 法 品 味 作 品 中 富 有 表 现 力 的
的 重 要 性 ,后 者 用 悬 疑 小 说 形 语 言 。
式 写 了一个 美 丽 的亲 情 故 事 ;
4 . 分析作 品意象与形 象 , 如
也 有 意 象 优 美 的散 文 ,如 2 0 1 2 对 作 品 中感 人 的情 境 和 形象 , 年 岳 阳 市 中考 选 文 《 黄 山 绝 壁 能 说 出 自己 的 体 验 。 松》 就 热 情 讴 歌 了黄 山松 。 5 . 分析表达方式 与技巧 。 包
脆脆地喊 了 来 看 看孩 子 的 。” 他 拿 起 小 宁 出 了 两 颗 小 虎 牙 ,
给 的 馅 饼 说 :“老 师 给 的 这
市 中考 题 )
一
条 缝 , 却 不 见 人 。 正 诧 异
选样的 父 系
马 丽
间, 一 个脏 兮 兮 的 蛇 皮 袋伸 了 进来。
文学作品阅读10篇
![文学作品阅读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38c78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文学作品阅读10篇山东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生命(节选)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
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文学作品的阅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7d0a01a03d8ce2f00662374.png)
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走在中秋的月光里钱续坤①流行歌曲总是拥有其温润的土壤,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月亮之上》又让我蓦地感动了。
这感动有如潮水般涌动。
在这中秋的夜晚,歌声吸引着我的耳鼓,也震撼着我的灵魂。
②特别喜欢在月色如银的意境里散步,那种清纯的味道会让我想起浪漫的童年。
从前,中秋的月亮就是这般明亮,我的影子反复被皎洁的月光拉长——缩短——拉长,然后朦朦胧胧地投放在地上,被枝枝蔓蔓切割影射的曲线,竟然有了中国画的韵致,随着步伐的变化波形不停地抖动,或明或暗,或浓或淡;蛙噪和虫鸣又往往不期而至,此起彼伏地扑打着我的耳鼓,把年少时的无限联想和邈远遐思,全部引进玲珑、悦耳的神韵里。
那时候的我,俨然是一名快乐的歌手,肆意地弹奏着自己,而那月光就是一本被打开的乐谱。
③有歌当然还得有舞。
乡村的孩子对舞终究是敬而远之的,我亦毫不例外。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得其乐,因为月亮之上,住着美丽、端庄的嫦娥,还有那只活泼、可爱的玉兔。
所以每次引吭高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叠印出长袖飘飘、舞姿翩翩的神奇景象,觉得才子佳人乃天造地生,见众仙子为珠联璧合,有时甚至会捂着小嘴在那偷偷地乐。
嫦娥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飘然奔月”让人充满好奇,“托身蟾蜍”令人不可思议,“八戒垂涎”使人忍俊不禁。
及至后来我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才觉得嫦娥在月宫的日子并不美满如意,倒是我们无拘无束地撒野嬉戏,要比她幸福、温馨许多,正可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吴刚伐桂”和“天狗咬月”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以至于我常常充当说书人的角色,在村头的槐树下或者斑驳的老屋里,向小弟弟和小妹妹们有滋有味地说,绘声绘色地讲。
故而童年的月亮之上,萦系着我的遐思,寄托着我的梦想,构建着我的天堂。
④其实月光并不单纯是头顶那皎洁的一轮,她卧在《诗经》里,走在《楚辞》中,奔在唐诗宋词的大道上,给予文人墨客更多形而上的意蕴。
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及答案
![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9f5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3.png)
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及答案原文: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满了整个大地。
温暖的秋风轻轻吹拂着树叶,使它们发出一个个沙沙的声响。
一只红色的小雀停在树上,唱着一首动听的歌曲。
大地安静得如同沉睡中的孩子,只有蛐蛐在草丛中,发出淙淙的鸣叫声。
此时,一位年轻的男孩远远地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景色,他对自然美感到兴奋。
他叫做杰克,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少年。
每当他遇到困难时,总能从书中找到解决方法。
杰克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这里的人们生活朴素,但他们对团结互助都非常重视。
村里有一座小图书馆,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
杰克每天都会来这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
有一天,一个爷爷带着一个长得和他一样的小孩来到图书馆。
小孩对杰克说道:“你好,我叫迈克,不久前我才得到这个村子。
不知道你能带我一起读书吗?”杰克很开心地答应了迈克,让他成为自己的朋友。
从那时起,迈克和杰克每天一起来到图书馆。
他们读过神话故事、历史书籍和科学知识的书。
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每次读完一本书,他们会在树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杰克和迈克的友谊也从书中得到了启发。
他们在学校里帮助其他同学,成为了大家的好朋友。
村子里的人们也对他们的友谊感到自豪,并把他们视为榜样。
终于,村子里举办了一场图书节。
杰克和迈克得到了机会在节日上分享他们的读书经历。
他们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阅读书籍,不仅富有了知识,还培养了友谊和帮助他人的精神。
整个图书节上,迈克和杰克的讲座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人们。
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更加用心地读书和帮助他人。
从那时起,这个村子的人们不仅重视团结互助,还更加关注知识和读书。
杰克和迈克成为了这个小村庄的英雄,他们通过阅读书籍点燃了大家对知识的热情。
他们不仅让大家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还教会了大家如何去帮助他人。
答案:杰克和迈克通过阅读书籍,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友谊和帮助他人的精神。
他们的读书经历和友谊深深打动了村子里的人们。
在图书节上,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激发了大家对知识和读书的热情。
木木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附答案
![木木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a292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9.png)
木木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附答案《木木》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他从宅子里出来,马上发觉木木不见了;他从不记得,她有过不在屋外等着他回来的事,于是他跑上跑下,到处去找她,用他自己的方法唤她。
他冲进他的顶楼,又冲到干草场,跑到街上,这儿那儿乱跑一阵。
她丢失了!他便回转来向别的佣人询问,他做出非常失望的手势,向他们问起她来;他比着离地半俄尺的高度,又用手描出她的模样。
有几个人的确不知道木木的下落,他们只是摇摇头,别的人知道这回事情,就对他笑笑,算是回答了。
总管做出非常严肃的神气,在大声教训马车夫。
格拉西姆便又跑出院子去了。
他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从他那疲倦的样子,从他那摇摇不稳的脚步,从他那尘土满身的衣服上看来,谁都可以猜到他已经跑遍半个莫斯科了。
他对着太太的窗子默默地站着,望了望台阶,六七个家奴正聚在那儿,他便掉转身子,口里还叫了一次木木。
没有木木的应声。
他走开了。
大家都在后面望他,可是没有人笑,也没有人讲一句话。
第二天早上那个爱管闲事的马夫安季普卡在厨房里讲出来,说哑巴呻吟了一个整夜。
《木木》文学作品类阅读题目1、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我(盖拉新)呻吟了一个整夜的心理。
(6分)2、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
(6分)《木木》文学作品类阅读答案1、以我为叙述人称,以痛苦为基本心理,可以结合焦急、自责、思念、担心,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设想等进行心理描述。
【解析】答题要求:注意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描述)写作方向(人物心理活动)。
【考点定位】考查外国小说阅读,强调的是外国小说的叙事角度和写作实践。
2、所选文段通过叙写盖拉新在木木丢失后的焦急和痛苦,塑造了一个善良、敏感、执着和饱受折磨的农奴形象。
【解析】答题角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叙事视角的角度;②情节设置的角度;③动作的角度;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角度。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考点定位】考查外国小说鉴赏,强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属于探究范围。
文学作品阅读的两个步骤
![文学作品阅读的两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2247f3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0.png)
文学作品阅读的两个步骤
文学作品阅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和作者的意图。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有必要充分了解文学作品阅读的两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了解文学作品受影响的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意图。
此外,我们还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如叙事形式、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了解其相关的语言表达及符号学等。
其次,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结合起阅读经验与感受,仔细探究作品中的文学现象和抽象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另外,我们也要充分发掘文学作品所隐含的主题,并从作品中吸取精神营养。
此外,我们要仔细观察作品的文学设计,包括作者的用词、修辞、情节、符号等,以便更深层次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
从以上两个步骤可以看出,阅读文学作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想得到更深刻的文学体验,就必须先进行深入的准备功课,然后再结合感受去阅读文学作品,用心去理解和吸取文学作品的精神营养。
只有通过不断积累的文学阅读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体验到文学作品所带来的魅力。
- 1 -。
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f11e4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9.png)
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近代文学作品是指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叶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大量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阅读近代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和社会背景,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近代文学作品的一些经典代表,分享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
一、经典近代文学作品1. 《围城》《围城》是曹文轩于19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幽默的笔触和深入的洞察力描绘了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状况。
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刻画,小说展现了人们在现代都市中的困惑、迷茫和无奈感。
2.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于1932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祥子这个市井小人物的命运,揭示了社会不公、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小说塑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主人公,展现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挣扎。
3.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凤姐对权力的追逐,成为了读者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二、阅读近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1. 了解历史背景近代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往往与社会、历史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花一些时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
2. 关注主题和意义近代文学作品往往以某种主题或讨论某一社会现象为核心。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作品的主题,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思想。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培养思辨能力。
3. 分析人物和情节近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关系。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逻辑,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3497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b.png)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设计一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课,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2.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简短的读后感或评论。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时间简史》。
以下为教学流程:1. 导入(时间:5分钟)引入文学作品《时间简史》,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时间: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时间简史》,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时间: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归纳各小组的观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讲解和分析(时间:20分钟)教师对小说中的关键情节、人物形象和隐含信息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艺术特点探究(时间: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小说中的艺术特点,包括叙事手法、语言运用和结构设计等方面。
6. 写作实践(时间: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或评论,表达对《时间简史》的理解和感受。
7. 展示和评价(时间:10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习互动。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针对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评估他们对文学作品阅读的理解程度和写作水平。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延伸为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作品,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或组织参观文学展览和演出等。
六、结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课件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07a959f01dc281e53af0e3.png)
文学作品阅读
1.认真品读原文,抓住关键信息
• 读懂文章是答题的前提,要树立 不读懂原文不做题的思想,并养 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审清题目要求,关注答题信息
• (1)注意所提问题“是什么”、 “是几个”。 • (2)注意答题要求。范围、角度、 形式、字数。 • (3)注意分值。通常一点1分或 2分。
方法及其参考答案
• 化形象文字为概括性文字 • 作者认为若是香而不妙,宁可无香, 海棠虽然无香,但淡红浅白,色彩 宜人,绿叶掩映,秾纤适中,充满 生机。
要概括,先分析
• 要点全逐句分析,概括准舍偏取正 • 寻要点分层理解,析语意辨明主次 • 据提示分析要点,按要求取舍概括 • 理思路搜寻要点,抓关键简洁回答
•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方法
• • • • 理思路搜寻要点 抓关键简洁回答 忌视线狭小,不从全文找要点 忌不动脑筋地照搬照抄:草堂的文化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乡土情结》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 印”?(不超过28个字)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 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 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 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 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 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 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 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 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 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 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攻略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36c81647767f5acfa1c7cde2.png)
诗歌 、 剧 等 ) 戏 的体 裁 。 二 、 小 说 以 刻 画 人 物 为 中 心 ,通 过 完 整 的 故 事 情 节 和 具
体 的 环 境 描 写 来 反 映 社 会 生 活 。小 说 允 许 虚 构 。
【 中考 题例 】2 1年永 州市 (0 1
句 子 的顺 序 及 词 语 的顺 序 ) 。 象 ,揣 摩 人 物 心 理 状 态 及 感 情
变化 。
8根 据 文 章 内 容 , 进 行 联 .
3 体 验 作 品 中 的 情 境 和 形 想 、 摩 、 悟 和 拓 展 。 . 揣 感
9现 代 诗 歌 赏 析 的 考 点 有 : . ① 朗读 的节 奏 、 速 、 调 、 语 语 重
4 .体 味 和 推 敲 重 要 词 句 在 音 等 ;② 对 重 点 句 的 理 解 与 品 具 体语 言环 境 中 的意 义 和 作 用 。 析 ;③ 把 握 诗 歌 的 意 象 与 象 征
意义 ; 理 解 诗 歌 的 主 旨。 ④
三 、小 说 的 三 要 素 :人 物 、
文 学 作 品 阅 读 是 中 考 的 重 环 境 、 事 情 节 ( 端 、 展 、 故 开 发 高 点和难点 , 值大 、 量大 、 分 题 答 潮 、 局 ) 结 。 题 费 时 费 精 力 ,被 许 多 考 生 视 四 、 境 描 写 中 , 会 环 境 环 社
中考 题 ) 荷
赵 文 英
③荷 , 恶劣的环境 中创 造 在
着 生命 的 奇迹 。它勃 发 的 英 姿 ,
是 对肆 虐旱 魔 的冷 冷 嘲 讽 , 更 是 不 言屈 服 的 顽 强 抗 争 。
① 无 数 次邂 逅 荷 , 未 像 现 从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a90d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e.png)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古代文学作品是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思想和艺术表达。
以下是一些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1. 选择合适的作品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作品是阅读的第一步。
可以选择那些与你感兴趣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或题材相关的作品。
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2. 了解作品的背景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之前,了解其背景信息是必要的。
这包括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观点和主题。
3. 深入解读作品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细节,深入解读文本。
可以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意象的运用。
注意作家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
4. 探索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每个古代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揭示的智慧和哲理。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探索其中的价值观、社会观念和文化特点。
5. 对比和联想可以将不同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探索它们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同时,也可以将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生活和社会情境进行联想,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和启示。
6. 与他人交流分享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后,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解读,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也是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0ac2a555270722192ef7c7.png)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散文)答题技巧题型一:概括主要内容(一)短语型简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限定字数方法:“谁干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或“什么怎么样了”。
答题时要注意所给例子,有没有规定字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回答时往往省略主语。
例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3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2)→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站在老屋门口答案:(1)默默走近老屋(2)抬脚跨进门槛(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例2.“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案:(1)花期早(2)开得多(盛)(3)花朵美(4)花味香(5)叶子绿(6)生长快(4分,意思对即可,至少答出四点)例答案:不理解(反感、嫌烦等)赞赏(推崇、赞美、赞同、认同等)(二)句子型简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无字数限定方法:“谁,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
”或“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
”例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例5.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分)答案:(1)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1分)(2)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2分)例7.父亲的哪些行为让“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答案:(3分,至少写出三点)父亲不回北京、安身于小城,做普通的工作;不仅爱好广泛,而且都能耗费精力将其一一做到极致;过着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甘做普通老百姓;与大多数人的忙碌奔波完全不同,与功利化过重的现实社会“脱节”。
题型二:赏析句子(一)抓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推荐几本经典文学作品阅读
![推荐几本经典文学作品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7972ed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c.png)
推荐几本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的瑰宝,是创作者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也是读者感悟生活、拓展心灵的源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碎片化的阅读所包围,而经典文学作品则是那些值得我们耐心品味、深入阅读的宝藏。
它们是人类智慧、情感、艺术的结晶,值得每个人阅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推荐几本经典文学作品,希望能够激发你们的阅读兴趣,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衰落、荣华富贵、情感纠葛的复杂世界。
通过小说中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巨著。
1.1 贾宝玉:一个纯真而忧郁的灵魂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充满灵性、纯真而又忧郁的人物。
在小说中,贾宝玉经历了家族的荣华富贵和衰落,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
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性的冲突和融合。
贾宝玉的形象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
1.2 林黛玉:一个矛盾而独立的女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宝玉的表妹,同时也是一个矛盾而独立的女子形象。
她在封建社会中受到束缚,但又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林黛玉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下的困境和悲剧,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由、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她是一个让人动容的角色,通过她的故事我们可以思考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2.《1984》《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极权主义社会为背景,通过揭示政府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以及对真理和监控的控制,展现了一个极度压抑和恐怖的世界。
《1984》引发了人们对权力、自由和真相的思考,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f6c5749f7ec4afe04a1dfab.png)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在高考的阅测读试中,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指文学散文的阅读。
这是根据下列事实作出的判断:2000年全国卷《长城》,2001年《门》,2002年《话说知音》,2003年《乡土情结》,都是文学散文。
上个世纪90年代选用的《世间最美的坟墓》、《青菜》、《报秋》,也是文学散文。
春季高考和北京卷也大致如此。
所以,这里主要说文学散文的阅读。
一、文学散文阅读的要领1.关注作品中的“自我”有专家说,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中的“我”,是真实而独立的写作的主体。
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
读这样的作品,首先要把握住“我”。
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阅读它,首先要关注作者在“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时,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对“远离尘嚣,孤零地躺在树荫里”的托尔斯泰墓的赞扬之意,以及作者的审美倾向;读《长城》,你首先得关注“我”对历史上的“长城”有何评价,对现实的“长城”又是如何看待的,对未来的“长城”即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景。
又持何种态度;读《乡土情结》,你首先得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赞美之情,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的看法,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写个人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的。
这些,其实就是作品的主要内容。
关注作品中的“自我”,就是关注作品的主要内容,关注作品内容的核心。
正因为如此,所以作品中的“自我”往往就是命题的重点所在。
2000年的《长城》是这样,2003年的《乡土情结》也是这样。
2.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所谓重点段,就是集中表达作者独到见解、独到感受的段落。
如《话说知音》(参见本讲“典型试题分析”)的第三、四两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由“知音”故事而引发的独到见解;知音越多越好,应该求得更多的知音;艺术的追求应坚持不懈,经历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920c7fa98271fe910ef9b5.png)
文学作品阅读一、散文阅读:继续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二、小说阅读三、相关考点1、理清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继续抒怀类散文和小说的线索多为人、事、景、物,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线索多为物,议论明理类散文的线索多为理。
2、弄清顺序。
散文及小说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其次还有补叙,顺叙是以时间为序,也是一世情发展的先后为序;倒叙是把结局或精彩的情节提到开头叙述;插叙是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相关内容,插入叙述完后在街上先前中断的线索往后继续叙述;3、了解手法。
多综合运用如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对比、铺垫、照应、衬托、抑扬、悬念、误会、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以乐写哀、等表现手法。
4、理解语句。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语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理解语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赏析语言。
分析作品在修辞上,在句式上,(排比、对偶、长短句、整散句),在用词上如(动词的连用、叠词、四字词语、方言俗语等)方面的特点,赏析其语言特色。
6、把握主题。
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我记叙抒怀类散文之“怀”,托物言志类散文之“志”,议论明理类散文之“理”;小说的主旨。
方法指引一、基本方法和步骤1、快熟了解内容了解主要内容,解决“卸了什么”的问题,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什么情。
2、认真读懂题意仔细阅读题干,弄清题目要求,勾画关键字词,比较各个选项(如果选择题),明确考点题型,注意分值设置,留心答题位置。
3、将题回归原文将题回归原文,就是带着题干或选项中的语句重读原文,找到这些语句在原文中的位置。
联系前后找答案。
4、细看上下文因为答案多在文中,且多在题干中出现的语句前后,所以看上下文,锁定答案所在的区域。
如果涉及全篇,则要扩大区域再读全文。
5、审视内容结构考查词语、句子的作用,多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思路。
内容上的作用,主要有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提示言旨等。
文学性作品阅读技巧完整版
![文学性作品阅读技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1285146c85ec3a87c2c538.png)
文学性作品阅读技巧一、概括内容方法:人事果/情(看分数写)(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例句:简要概括《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答案:我被困在悬崖上,后来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的爬下悬崖,找回了自信并有了一个人生经验。
二、围绕标题出题问法:标题的作用?好在哪里?题目的含义?作用:①新颖独特巧妙,吸引读者兴趣②文章叙述线索,推动情节发展③概括文章主要情节④暗示揭示文章中心含义:①本义(现实意义)②比喻义(象征义)例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花儿凋谢了,另一方面象征生性爱花的爸爸去世了。
三、句子、词语含义(没有修辞的)答题方法:1表层含义:概括这句话内容,或分析文中的关键词语2深层含义:(寓意说白曲话说直)文章的中心(情感、哲理)例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结尾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含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肉体倒下了,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体现了人类身上最崇高的品质,他的精神是伟大..的。
四、赏析(表达效果、什么好处妙处等)三步骤及关键词:①……写法....,.③.………感情.........(修辞,用词,描写)②...........,.……特征本句运用了———的写法(1分),生动形象的了写出(突出强调)它——的特征\情态(1分),表达了作者的______情感。
(1分)1修辞句的赏析例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将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富有生命力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与欣赏。
2.动词、形容词的赏析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的山峰上—“轻巧”一词写出了半大斑羚成功越过山崖时的轻快的情态,表现了半大斑羚的喜悦与兴奋,(侧面表现了老斑羚的牺牲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见修辞手法一、比喻1、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本体: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本体)喻词(喻体)2、作用:使描写的事物具体形象,说理浅显易懂。
3、比喻主要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
类别形式成分本体(甲)喻词喻体(乙)出现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似、好比、有如、如、仿佛、像……一样、(一般、似的)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为、变成、成为出现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例如:·明喻(1)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杨朔《茶花赋》)(2)这是一种像.个小钟儿似的..密密麻麻簇生着。
..紫色的花,像.“满天星”菊花似的(秦牧《草原的花》)(3)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暗喻(1)只要想想,天地是.场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吴伯萧《记一辆纺车》)(2)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
·借喻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
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
(用喻体“落水狗”来比喻挨了打的敌人。
只出现喻体,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喻词。
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
)·注意:1、另有一种没有喻词的比喻,但不是借喻。
如:(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
2、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如:(1)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重做。
(把“生活”比作“做衣服”那么简单、随便,从喻体反面去领会,就知道:生活是复杂的、严肃的。
)(2)困难不是..钢,..铁,不是困难是.弹簧。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3、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
如:(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夜色》)(2)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鲁迅《故乡》)例(1)是明喻。
拿荷叶和舞女的裙相比,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只有修美、艳丽相似。
例(2)是比较。
拿闰土的红肿的眼睛和他父亲的眼睛相比,两者是同类的事物。
二、拟人1、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2、作用:化物为人,将具体的事物人格化,亲切自然,生动形象。
3、例子:(1)矮小而年高..的..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护卫..开放的野花。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着脚下偷偷(2)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例(1)的“垂柳”也会“抚摸”“庄稼”;“芦苇”也会“护卫”“野花”,而“野花”是“偷偷开放”。
例(2)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动作情态,想象“春风”会“放胆”而又去“梳柳”,“夜雨”会“瞒人”而去“润花”。
这两个例子都是拟人写法,借物抒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表达得又形象又新颖。
(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而代之以....必须休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例(3)的“教条主义”是抽象概念,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后,文章生动活泼,避免了抽象、枯燥的缺点。
三、借代1、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
如用“红领巾....。
...”代替少先队员借体本体2、作用:使事物简单化,引人联想,使表达更具体生动、形象突出。
3、例如:(1)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刘绍棠《柴禾妞子》)(用“大团结”代替10元一张的人民币。
10元一张的人民币上印有表示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图案。
)(2)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历史人物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例中用来代替“有智慧的人”。
“成千成万的‘诸葛亮’”代替广大的有智慧的有伟大创造力的人民群众。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以“江山”代替“祖国”。
)(4)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看你穿上战士的衣服,看你挂着银质的奖章。
(李株《这样的战士》)(以“几千双眼睛”代替几千个人。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加步枪统治。
(用“小米”代替“军需供应”,用“步枪”代替“武器装备”。
)(6)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唯恐丢了乌纱帽...。
(浩然《艳阳天》)(以“乌纱帽”代替“官职”。
)(7)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的雷锋..。
(“雷锋”代替“为人民服务的人”)(8)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代替“武装起义”。
)四、夸张1、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2、作用:(1)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2)强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3)引起人们丰富想象,给人以启示。
3、夸张可分为扩大、缩小、超前三类。
例如:·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 (1)泰山小啊天山低,顶天立地的向秀丽!(贺敬之《向秀丽》)(2)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例(1)是描写向秀丽高大形象的。
“泰山”跟她比起来显得“小”,“天山”跟她比起来也显得低,她的形象是“顶天立地”,高大无比。
例(2)是一副酒家对联。
上联的“隔壁”能使千家的人醉倒,极言酒味浓重;下联的“开坛”能使十里的人闻到香气,极言酒气香醇。
(3)大庆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1)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刘白羽《无敌三勇士》)“一根汗毛也没碰断”,是极力强调身经百战而没受一点损失,真是无敌勇士。
(2)经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把五岭山脉看作“细浪”,把乌蒙山脉视为“泥丸”,极言其小以显红军形象的高大,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具体描绘。
·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香味”,这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的事。
)五、反语1、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
2、反语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反语也用在风趣、幽默、诙谐等方面,使语言多有变化。
3、反语分为以正当反和以反当正两类。
例如:·以正当反(反话正说)(1)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夏衍《包身工》)(2)老秦爷:皇军好...,不抢粮......,不放火...,皇军给中国人民造福来了...........!不杀人食.,你看多好啊.....!例(1)中的“慈祥”、“佳肴”是反义词语,“慈祥”实则是“凶恶”,“佳肴”其实是“猪食”。
例(2)老秦爷说的每句话都是反语,它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恶。
·以反当正(正话反说)(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狠心贼”并没有什么恶意,相反更能表现出几个女人对自己丈夫深沉的爱。
(2)好不热闹,好不怕人,好不威风,叫人好找,果不然。
六、对偶1、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2、作用: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表达凝炼,抒情酣畅。
3、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正对(上下联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例(2)是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3)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4)工程不怕艰,读书不畏难。
·反对(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和相对关系)(1)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
(2)理想,生活的旗帜;实干,成功的途径。
例(1)是用新与旧对比的方法,概括地描绘了革命者的大任。
形象具体,气壮山河。
例(4)是从相对的方面,说明了“理想”和“实干”的关系,即光有美好的理想还不行,还得努力奋斗,使它变为现实。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串对(上下联表示相关相联的关系)(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上联表原因,下联表结果)(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假设关系)七、排比1、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例如:(1)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秦牧《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战鼓》)(2)当祖.........,..国度过了沸腾的白天当人们从梦里露出甜蜜的微笑.............,当熟睡的婴儿脸上现出幸福的酒窝...............,当晶莹的露珠挂上嫩绿的幼苗.............……同志呵,你可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室呵,灯光又亮了通宵。
(石祥《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例(1)是由三个感叹句构成的排比,它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科学”的重要。
例(2)是句子成分状语的排比,突出了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也抒发了作者爱戴、尊敬周总理的感情。
2、作用:(1)增强语势,使节奏鲜明,抒情酣畅;(2)使叙事、说理透彻。
3、排比可分为句子排比和句子成分排比两类。
·句子排比(1)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水库.........,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
(秦牧《土地》)(2)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娇,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
·句子成分排比(1)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似乎都是最恰当.....,浅濑的水....,单调的黄土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