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文化

合集下载

儒、佛、道三家文化概论

儒、佛、道三家文化概论

儒、道、佛三家文化概论---《国粹命脉,看后珍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道、释三家是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中修炼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哲学,健康的心态。

下列简释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学:以教化为核心。

道学:以治理为核心。

佛学:以大爱为核心。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

七、兼容学习,成就自己儒家文化——修齐治平道家文化——道法自然佛家文化——觉悟人生三家显学的相互关系:儒、道、佛学说为中国文化之国粹命脉,其根本核心是:倡导善良,尊重天体自然,传播改造世界,增进人类文明的理论,让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遵守规律,平等进取,使世间生活更和谐美好。

儒、道、佛学说各成体系,博大精深;三家学说并不对立,好学者如能融会贯通,兼容并取,就更能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舍有度,成全自己。

儒、释、道三家文化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差异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积极进步的文化儒家提议知识的获得和道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依照规律的文化道家依照自然规律,提议无为而治,自但是然,是一种敬爱自然,敬爱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佛家思想中包括了慈善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

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义原指 " 宜 " ,即行为适合于 " 礼 " 。

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围。

智同"知" ,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围。

信:指待人做事的诚实不欺,言行符合的态度。

恕是指宽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

孝是对父亲母亲的敬爱。

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开创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宽泛法规。

两个互相矛盾的对峙面以及对峙面的互相转变都是由道完成的,只存心会了“道”,才能更好的适应自然。

别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是利用了转变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实行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众望所归。

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

所以佛家提议信徒慈善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步、立功立业《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数。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正确阐释,人三十当立,应该立功立业。

道家文化——自但是然、自我完满道家的自但是然看法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平共处。

这绝非简单简单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虑观察和学习,自我完满。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佛家文化中有业报观,讲究对人间万物都报以相同的慈善,无私奉献,超凡脱俗。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

佛教思想强调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世的境界。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的融入也让中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本篇论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佛教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的文化环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由印度的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起源于印度的中部地区,当时印度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们的生活困难,思想上也在寻求新的出路。

悉达多在反思生命意义和苦难的本质时,创立了佛教。

佛教思想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随着汉武帝的统治,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影响和变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思想魅力,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密切相关。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和中国的儒、道、法家等文化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折和变革。

唐朝时期佛教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宋朝时期,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佛教面临着衰落的局面。

明清时期,随着禅宗和律宗的兴起,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

当代中国,佛教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关注,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现。

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佛法、菩提、般若。

其中,佛法是指佛教的教义和法则;菩提是指悟道、证道、修行和成佛的过程;般若是指了解和体悟世间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佛教思想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苦难,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轮回转世的循环中,只有摆脱轮回才能得到解脱和超脱。

佛教思想主张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强调内心的净化和修行,追求智慧和慈悲。

儒道佛三家区别

儒道佛三家区别

【儒、道、佛三家区别】
一、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1、做人标准:仁、义、礼、智、信。

2、人生观: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3、世界观: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4、价值观: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5、哲学倾向:入世哲学。

6、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主食
(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二、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1、做人标准: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2、人生观: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3、世界观: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4、价值观: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5、哲学倾向:出世哲学。

6、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三、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1、做人标准: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2、人生观: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3、世界观: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4、价值观: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5、哲学倾向: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6、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水果
(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它强调仁爱、道德、礼仪、言谈举止等准则。

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倡个人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个人完善,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政治、教育、家庭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提倡追求自然、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

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佛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佛家文化注重心灵的修养和觉悟,主张超越世俗的欲望,追求解脱。

佛家文化对中国绘画、雕塑、文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宽容包容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古代的礼仪文化古代中国有着独特的礼仪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正式、庄重的交往方式。

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礼貌、尊重、敬重他人,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社会地位进行相应的礼仪表演。

礼仪文化对于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礼貌修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墨痕与纸面的相互交融,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绘画多以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俗世的审美体验。

这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元素,几千年的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异常丰富多样,既有哲学思想的启蒙,又有人文情感的表达,还有各种传统的工艺技术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于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有助于共同的文化繁荣与发展。

儒、释、道三家文化

儒、释、道三家文化

儒、释、道三家文化
儒、释、道三家文化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

六年苦行
佛教的起源

释尊决定放弃苦行,他到尼 连禅河洗净了六年的积垢, 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 糜,然后在附近的荜钵罗树 下结跏趺坐,誓言如不成佛, 决不起座。如此经过七天七 夜的入定,战胜了内心群魔 的诱惑与扰乱,终于获得了 释迦摩尼成佛处的菩提树 解脱,成了佛陀。
佛教的起源

据说,魔王恐释尊成佛后 于己不利,便率魔女、魔 军将悉达多团团围住,软 硬兼施,全都失败。释尊 成道日,汉传佛教定为农 历十二月初八,后演变为 “腊八”节。
广州光孝寺弥勒佛
汉化佛寺简介
广州光孝寺韦驮天
汉化佛寺简介
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
汉化佛寺简介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横、竖三世佛及其护法菩萨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横三世佛:东方药师佛、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竖三世佛:过去世佛燃灯古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
2)集谛: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 3)灭谛: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即涅槃。


4)道谛: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方法、 道路。具体就是“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教义


戒 、定 、慧三学
1)戒 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 的许多清规戒律;以五戒为根本。
2)定 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 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悟佛 理佛法;
玄 奘 法 师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佛教的发展达到 了鼎盛,形成了天台宗、三 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 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以 及三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
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佛教文化精神与理想人ge

佛教文化精神与理想人ge

2)因谛(集谛):产生痛苦的原因。为什么会 有苦?佛教认为是由“烦恼”和“业”所造成 的因果报应,使自己陷入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 的痛苦中。 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 三业:身业(行为)、口业(言语)、意业 (思想)。 前生的业,决定来世的果报,所以,造业的众 生会在“五道”(天、人、恶鬼、地狱、畜生) 中轮回。造了善业,就可能成为天神或富贵人 家;造了恶业就可能在贫贱人家或下地狱受苦; 如果造善业而且不断修炼,就能到达极乐世界。
2、佛教的成长、生根期——魏晋、南北朝 (1)魏晋时期有三个特点: 一是佛经翻译越来越系统。 二是“格义佛教”。 这时期出现了用儒家思想来说明佛教教义的 格义佛教。比如以“五常”(仁义礼智信)类比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饮酒、 不妄语)等。 三是佛教玄学化。 佛教与玄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空” (2)南北朝时期:是佛教的普及阶段,有四个 特点:
3)灭谛:信奉佛法,达到涅槃,是消灭苦的唯 一出路。这是佛教的解脱观。 佛教解脱的目标是涅槃(火的熄灭),是佛教的 最高理想。“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 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杂阿含经》) 4)道谛:实现涅槃、消灭苦的方法和理论。 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戒:清规戒律,以保证僧众在共同的准则下笃信 佛法,防止造身、口、意三业。不同时期,不同 宗派戒律多寡不同。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 淫邪、不妄语。五戒:四戒加不饮酒。十戒(沙 弥戒)、六法戒、菩萨戒等。戒学不仅是戒律之 学,同时也是一套系统的律学仪规和律学理论之 学。
2、法 佛教的“法”即佛教的教义,有如下一些内容。 (1)四圣谛 四圣谛是苦、因(集)、灭、道。这是佛教的四个真 理。 1)苦谛:苦的内容。佛教的出发点,是断定人生为 “苦”,所谓“人生皆苦”、“一切皆苦”、“苦海 无边”。 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 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色、受、想、行、识) 苦。 佛教认为,这八苦是人人都有,谁也不可避免。 佛教也认为有乐,但是从佛教看来,一切感受都是苦, 乐只是苦的另一种表现,乐是暂时的,苦是永恒的, 苦是因为人生的本质是苦,人面对的世界也是苦。

第九章___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九章___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三、为什么说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得到 了很大发展?
1.译经事业相继不绝; 2.以皇帝为首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笃信佛教 3.大建佛寺,大凿佛窟,僧人数量空前增加; 4.佛教向民间普及大修 行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1.六祖的修行方法明快简捷,直指心性,大大缩 短了成佛的道路:举手投足,若能认识自己的 本性,便能成佛; 2.其他佛学流派,往往让人陷入理论之中不能脱 身,修行者必须花费大量心血深研佛经,结果 很多人会兴趣大打折扣; 3.人皆有过,慧能的修行方法给大多数人修行成 佛提供了保证:不识是过,能识自悟,悟了即 是解脱,就是佛。
四、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一)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二)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逆如顺
第九章
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思考题
一、四圣谛 二、“戒、定、慧”三学 三、为什么说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很大发展? 四、为什么六祖慧能的修行方法对广大修行者具有 更大的吸引力? 五、禅宗的基本观点是怎样的? 六、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怎样的? 七、谈谈对“处逆如顺”人生态度的理解。
(二)禅宗的基本观点
1.见自性:禅宗讲究“禅悟”,“即心见佛,见性成 佛”。 2.顿悟:禅宗将人心佛性化,认为一切修行不过是明 白性,也即识本心。并且这是一种直指本心的“顿悟 成佛”。 3.无念:禅宗主张修行要排除一切欲念。“无念”是 最高法旨。 4.证实相:禅宗的实相指的是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那 个实在的本体。这实相真实又清静,但隐于现象之后 不生不灭,值得追求。 5.自由:这是一种境界。是成佛之后的自由,这是禅 宗最大的特点。随缘而心不离禅,行无碍。
具体说来南北朝的佛教发展主要体现在一译经事业相继不绝二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大多笃信佛教三大建佛寺大凿佛窟僧人数量空前增加四佛教不断向民间普及二隋唐的兴盛期一寺院林立二僧尼众多三宗派形成三中国的佛教禅宗一禅宗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的显著标志大体可以六祖慧能的成名作为分界

儒释道区别

儒释道区别

儒道释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佛、道、儒三家的区别儒学:以教化为核⼼。

道学:以治理为核⼼。

佛学:以⼤爱为核⼼。

1.⽂化主旨儒家⽂化——进取⽂化。

道家⽂化——规律⽂化。

佛家⽂化——奉献⽂化。

2.做⼈标准儒家⽂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化——领悟道、修养德、求⾃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化——诸恶莫做、众善奉⾏、遵守⼗戒、⼼灵安定、运⽤智慧。

3.⼈⽣观儒家⽂化——积极进取、建功⽴业。

道家⽂化——顺其⾃然、⾃我完善。

佛家⽂化——慈爱众⽣、⽆私奉献。

4.世界观儒家⽂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化——⼤⾃然是⼈类赖以⽣存的环境,追求⼈与⾃然和谐相处的天⼈合⼀境界。

佛家⽂化——相由⼼⽣,世界就在⾃⼰⼼中;⼀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5.价值观儒家⽂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我价值。

道家⽂化——以完善的⾃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化——在为他⼈献爱⼼、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价值最⼤化。

6.哲学倾向儒家⽂化——⼊世哲学。

道家⽂化——出世哲学。

佛家⽂化——以出世的思想,做⼊世的事业。

7.物质⾷粮对精神⾷粮的⽐喻儒家⽂化——主⾷(如⽶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化——副⾷(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化——⽔果(如:苹果、⾹蕉等),不吃不甜蜜。

⼆.佛、道、儒三家的联系佛、道、儒"三教合⼀",道家证修,儒家证守,佛家证悟,所证为⼼,⼼为何物,乃为华夏。

三教⼀家,共谋华夏!"三教合⼀"思潮,⾃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阶层就产⽣了,到清朝康熙朝甚⾄成为国策。

佛、道、儒三家有共同点,三家都认为"⼼"很重要,佛教的⼼纯粹是思辩的产物,道教的⼼⽐较具有物质的概念,儒家的⼼学是介于两者之间。

<1>佛教⼀般被认为是在中国才从原始佛教发展到了顶峰,⽽中国佛教的顶峰是以禅宗为代表的,在明朝时禅宗理论发展已经⾮常成熟了,禅宗的佛学理论核⼼就是关于"⼼"的理论.禅宗认为成佛实际就在⼈的⼼中⼀念之间,⽽不是别的什么.换句话说佛教的“顿悟”就是⼼的顿悟.所以禅宗认为"⼼"在实现佛教最⾼⽬标涅磐的过程中是最关键的。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三教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

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

圣、佛、仙皆由人成。

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

儒、佛、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佛、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佛、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1、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总结

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总结

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总结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的总结:一、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思想强调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行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追求道德完善。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主张以“孝”为中心,尊重父母、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和睦。

同时,儒家思想也提倡尊重、教育和关爱子女,为人父母负起责任。

儒家思想推崇社会秩序和政治规范,主张君主制度和官僚主义,追求“五常”:仁、义、礼、智、信。

这些思想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道家文化思想:道家文化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追求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应该相互融合,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摒弃世俗的功利心态和追求,通过追求“无为而治”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修行。

道家思想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理观念,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尊重自然,不作为,不干预事物的发展。

道家追求内在的自然而然,遵循自然的规律,谦让、隐退,推崇群体自主和民主的原则。

三、佛家文化思想:佛家文化思想强调苦难和解脱,主张人们通过修行实现心灵的解放和觉悟。

佛家强调无常和苦,主张通过舍弃欲望和培养慈悲心,解脱生死轮回。

佛家思想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修行和证悟,超越尘世的苦难,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佛家思想主张对一切生命的慈悲和善良,追求智慧和慈悲的合一。

佛家提倡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志、正念、正定,以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维护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佛家思想强调个人主义和超越世俗,主张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达到个体与宇宙的融合和解脱。

八大中国传统文化

八大中国传统文化

八大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传统文化极富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八大中国传统文化,透露着古老智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经久不衰。

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道德、礼仪等价值取向。

儒家学说提倡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培育忠良之风,对塑造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倡导虚心谨慎,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对中国人的修身养性、悟道求真具有启发作用。

三、佛家文化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强调舍弃纠缠和执着,追求解脱和解放。

佛教的普世慈悲、因缘观念对中国社会道德伦理建设有着积极影响。

四、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注重调理阴阳五行,强调“因病治病,不如未病防病”。

中医文化贯穿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影响中国人的养生理念和医疗方式。

五、文学艺术文化中国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形式多种多样,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六、书法文化书法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粹”,强调意境、笔法、字体的完美结合。

中国书法独具风韵,代表作品屡见不鲜,对美育和艺术修养有着重要意义。

七、武术文化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注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既是一种实用的防身技艺,也是一种锻炼人体和陶冶心志的方式。

传承和发展了千百年的中国武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八、茶道文化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媒,弘扬礼仪之道,追求生活品味与精神享受。

中国茶道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结而言,八大中国传统文化分别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构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些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在当代社会依然充满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着丰富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

愿我们传承和发扬这八大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光芒永远闪耀。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中国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厚的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不仅对宗教信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对社会、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这片古代文化的土地上,佛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国文明的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公元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开始深入人心。

佛教以其独特的宇宙观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迎得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热烈和谐响,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普及,也使得佛家思想在中国的学术界备受重视。

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以佛教为载体,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寺庙和佛塔,成为文化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场所。

壁画、雕塑和诗词中不乏描绘佛教故事和意象的题材。

佛教对艺术的影响不仅使得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更赋予了艺术家对于生命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佛教的到来也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中的中道思想和缘起论等概念,与中国的儒家、道家等传统哲学思想相互交融。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更有助于人们探索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意义,形成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的新视角。

佛家思想的影响也反映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中。

佛教强调的慈悲、智慧、禅定等素质,成为了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

佛教思想的倡导者劝人们放下瞋恨和世间的执念,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这种积极向善的价值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精神获得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给中国古代文明带来了自身的特点和精神内核。

在古代中国,佛教并非一种完全陌生的宗教信仰,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了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结合,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为中国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依然深入人心。

虽然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佛家思想所弘扬的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影响

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影响

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化流派和思想体系,其中佛教文化是其中之一。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宗教信仰,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影响。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其传入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

佛教文化的传入让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

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和思想体系。

佛教的“无我”、空性思想在中国影响了后来的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多思想体系,甚至包括中医学。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这里所谓“不惑”,是指通过学习来除去对世界的偏见和主观感受,接近事物本身的本质,以达到“知天命”,而佛家的无我思想也是去除主观视角,追求客观真理的思想体系之一。

对此,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君子不器。

”可以看出佛教文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拥有一个庞大而独特的文学体系,其中包括经典、论述、传记、诗歌、小说等各类文体。

佛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仅带给了中国一种新的文化和艺术形式,也为中国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取材的来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内涵。

佛教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诗歌和小说。

在佛教流传的经典中,有许多诗歌作品,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样优美的诗句,开创了佛教诗歌的先河。

而佛教小说则有《佛本生故事》和《西游记》等经典,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之一。

此外,佛教文化也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舍利子”思想,是一种不求有功利目的,以个人的精神追求为主要特点的奉献精神,对中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在古代中国,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无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家思想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

从早期的佛教传入到后来的本土化发展,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佛教强调超脱世俗,追求解脱和智慧。

这与古代中国其他思想流派有所不同。

在佛教看来,人们苦于迷恋世间的欲望和执着,只有摆脱这些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这种对于苦难的敏感和对于解脱的渴望,深深触动了古代中国人的内心。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强调慈悲与智慧的培养。

佛教强调人间的众生平等,认为所有的众生都有可能成佛。

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念相契合,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

慈悲与智慧是佛教修行的两个重要方面,慈悲是对一切众生的关怀和悲悯,智慧则是对事物本性的真正理解。

佛教通过修行和学习,培养人的慈悲和智慧,使其能够更好地关心他人并正确地认识世界。

在佛教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从佛教经典的传播到中国的翻译、创作和传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体系。

佛教艺术、佛教音乐、佛教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发展。

佛教寺庙成为了人们寻求信仰、冥想、思考和宁静的场所,成为了文化交流和社会福利的中心。

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促进了文明的进步,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中国的佛教文化也伴随着一些争议。

虽然佛教强调超脱世俗,但有时也会被批评为消极逃避现实。

另外,佛教的本土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佛教在中国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对话和融合,既丰富了佛教的内涵,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也逐渐丢失了一些佛教的独特精髓,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点和变异。

这种融合和改变使佛教文化在现代中国的行展受到一些挑战。

总之,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发展规律

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发展规律

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发展规律
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蕴藏着三大思想体系,即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

三者兼
俱发展,彼此交相辉映,形成一切经典思想价值取向的总和。

儒家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取向,强调崇尚文明,推崇人格向善,
追求“仁义”,弘扬“智慧”,崇尚“传统礼仪”。

它以“正”除“邪”,以理智规范行为,强调准则,按照家庭、国家的传统习俗性质展开宗教崇拜,同时兼具理性的特点,使它成为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道家文化以“十善”为价值取向,追求自然和谐,积极发展自身实力,追求生
活上的“清净”。

它把德行、善行放在重要位置,崇尚“虚怀若谷,静观天地间”,重视修养一切美德,坚持“恭敬、友善、和平、安心、安全、宽容、感激、宽大、慈悲心”。

佛家文化以“智慧和修行”为价值取向,强调洞见、慈悲心和境界的提升,追
求“净心、明理、灵魂提升”。

它追求灵性上的完善和超越,提倡修行,把“正念、正意、正语和正行”融为一体,解除自我苦乐,得以超脱,到达“非有、非无、空寂”的境界,释放自己。

自古以来,这三大思想体系的发展一直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积
极的作用。

它们瓦解了传统社会中个人主义思维的束缚,改变了社会观念,弘扬拐步之道,让人们学会“仁义礼智信,而行其上”,影响着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开拓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

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

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

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

(一)修善功德观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

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

《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

”《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

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

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

“善恶是根,皆因心起。

”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

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

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

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

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

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

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

“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

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

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

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

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

“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

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

唐宋时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之名就直接源于此。

至于布施,大乘佛教就认为,“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名之为施”。

它还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

财布施是施舍财物,济人贫匮之苦;法布施是讲授正法,破迷开悟;无畏布施是帮助他人免除畏惧,使之身心安乐。

除布施外,佛教还讲爱语与利行,以此度众生。

爱语是以善言相劝谕,并以众生平等之心,亲近众生,随机教化;利行则是笃行诸种善举,以利众生。

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与众生结缘,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逐渐指引他们修德行善,劝勉佛教众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芸芸众生逃去劫难度向来世。

这种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行愿精神,不仅对出家僧尼和在家居士有着向引意义,而且对广大群众也有一种世俗伦理和舆论习尚的约束力,使人们慈心向善,慈心行善。

久而久之,乐善好施、济人贫苦就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因缘业报说基于上述的这种善恶观念,中国佛教为实现劝善化俗的目的,还提出了因缘业报说,也称作“果报论”。

佛教认为,“业有三报:一现报,现做善恶,现受苦乐。

二生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果。

三后报,或今生受业,过百千生方受业”。

善恶行为的潜在力量在时空中承续相沿,生起一种“业力”,它将带来或善或恶、或苦或乐的因果报应,由前世引发至今世,并延伸至来世,便形成善业善果、恶业恶果的业报轮回。

这种业报轮回之说,给人以这样的伦理启示:今生修善德,来世升入天界;今生造恶行,来世堕入地狱。

由此看来,佛门的因缘业报说可谓独具特色,有别于道教的“承负说”和儒家的“积德余庆,积恶余殃”思想。

“承负说”是一人作恶,殃及子孙;一人行善,惠及子孙,其范围为前后五世。

儒家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是属于单线的报应论,局限于一个人的今生。

而佛教的因缘业报说是一个人的前世、今世和来世的业力轮回,有其理论的圆通性。

佛教的这种业报轮回说,一经传入中土便同中国早已有之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相合拍,因而使善恶果报理论更加丰富。

“倾家财,发善意,其功德巍如嵩泰,悠悠如江海矣。

怀善者应之以祚,挟恶者报之以殃,未有种稻而得麦,施祸而获福也。

”像这样的善恶果报之说,十分通俗,在佛教经卷中比比皆是,更容易为下层民众所接受,也便于行善。

佛教的因缘业报说渗透到社会伦理生活中,唤醒了众多人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使人们意识到“善恶报应也,悉我自业焉”,并且认识到“思前因与后果,必修德行仁”。

从某种意义上说,因缘业报说更具威慑力地规范着人们的善恶行为,并进一步充实了中国民间社会的伦理观念。

诸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劝善嘉言,妇孺俱晓,童叟皆知。

缘于对来世受苦受难的恐惧,人们注重对自身的修养,广结善缘,尽量地积善积德,踊跃参加修桥补路等活动,使民间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持续不衰。

(三)慈悲观念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同时也是佛教慈善渊源中最重要的内容。

在梵文中,“慈”含有纯粹的友爱之情,“悲”为哀怜、同情之意。

对于奉佛信众来说,欲成圣佛,必须胸怀慈悲,以慈爱之心给予人幸福,以怜悯之心拔除人的痛苦。

佛门还进一步讲“大慈大悲”,把慈悲扩大到无限,扩大到一切众生。

《大度智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佛的这种慈悲是深厚的,清净无染的,视众生如己一体。

正如《大宝积经》里说的“慈爱众生如己身”,知其困厄,如同身受,由此而生成了“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人格。

佛教徒要摆脱轮回,出离三界,应怀慈悲精神,以正、悟、智、善的慈航普度众生,实行“与乐、拔苦”的义举,为一切众生造福田。

《大宝积经》云:“能为众生作大利益,心无疲倦”,“普为众生,等行大悲。

”佛法这种不舍世间、不舍众生的利他精神也同样在《法华经》中得到揭示:“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所以,佛教高僧都深怀大慈大悲之心,把赈济、养老、育婴、医疗等救济事业看成是慈悲之心的外化。

同时,又时时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善待众生,以宽宏的胸襟劝谕世人发慈悲之愿而生救世之心,广行善举,求得菩提的护佑。

综上而论,我们认为本土化了的中国佛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的伦理宗教了。

它以兴善止恶、改恶迁善为佛法之大端,要求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这即是在慈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规范人们的心理动机和行为倾向,敦促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内省律己,克服私欲,去恶从善,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

在佛教慈善观和世俗道义的影响下,佛门弟子以慈悲为首,以度人为念,愍念众生之苦,甘愿为十方人做桥,度脱一切。

这样,佛教的慈善伦理情怀与儒家仁爱之心、仁义之道就具有了相通之义。

或许如此,唐宋以降,即使在儒学居统治地位的封建盛世,佛教也能摄儒入佛得以发展,并实现儒佛交融。

民国有慈善家对此有这样的评说:“儒学盛兴之极,乃有佛教,儒、释、道相互传衍,数千年来深入人心,成为风俗。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明清时期的劝善书、功过格往往是融会儒佛道诸家的慈善思想,大力地对普通民众宣讲积德行善,或进行劝募劝捐,以便形成仁风善俗。

(四)两晋南北朝佛教慈善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以因缘果报论为基础的佛教劝善理论是伴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而渐趋丰富的。

两晋南北朝之际,佛教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佛学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劝善典籍,既有佛门疑伪经,又有释氏辅教书之类的志怪小说,佛经应验记及变文、俗讲,还有与儒道两家劝善书相近的佛门劝善书。

北魏时,昙靖作《提谓波利经》二卷,以善恶报应宣扬持斋修行、止恶行善,成为高僧以造经作论的形式劝导民众的宗教善行的典范。

此外,《佛说父母恩重经》、《善恶因果经》、《劝善经》等代表的劝善疑伪经,都是借佛教经论向世俗社会进行劝诫,化导民众,并将善恶果报论贯穿其中。

南北朝之际,善恶果报等思想已深入中国民众的观念之中。

为辅助教化,劝善理论还与文学艺术形式相结合,产生了志怪小说、佛经应验记(鲁迅称之为“释氏辅教书”,见其所著《中国小说史略》)。

《观世音应验记》就是当时佛门感应记的代表之作,以叙述佛教的神异及善恶报应的真实灵验和人们现实中的祈福禳灾为主题,与志怪小说类的“释氏辅教书”相呼应,为佛教震耸世俗、止恶扬善起了极大的作用,也推动了同时期佛教寺院慈善事业的发展。

北魏文成帝时,始建“僧祗粟”之制,划出一部分民户作僧祗户。

每逢灾荒时,即以施粥发粟的形式来济贫赈灾。

这种佛寺举办的慈善活动在南北朝时十分普遍,许多僧人都舍身于这一领域,《魏书》记载:“僧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

”(《魏书?释老志》)尔后,僧尼还主持收养无力自养残疾鳏寡的六疾馆、孤独园。

唐宋时期的悲田养病坊和福田院等慈善机构,最初也是由佛寺掌管,普施善行。

这与唐代俗讲、俗唱、变文等通俗形式的佛教劝善理论的盛行不无关系。

中国佛教的劝善理论,正是通过俗讲、变文等宣传配合,发挥了很好的社会作用,吸引并劝化了众多的善男信女。

人们在听讲佛经中,渐渐受到劝善理论的熏染,自然而然地汲取慈善观念,播下善种,长成善根。

从某种意义上讲,劝善理论是佛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是一种行善的功德论。

中国佛教慈善理论的独有内容和形式,也昭示着佛教伦理的入世行善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