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合集下载

通用工艺守则

通用工艺守则

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整洁和完整,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改。

2.操作者按照工艺要求查看所借的夹、量、刃辅具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若有疑问,应立即与组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夹、量、刃辅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但不准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妥善保管好,不得任意拆卸,改变原来形状或尺寸。

4.在加工前,操作者首先应检查毛坯,或上道工序加工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按照工艺规程的定位基面安装零件;在装夹工件前应将工件和夹具清理干净。

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以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加工后应达到工艺文件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规程进行压紧,应注意压紧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用以增强刚性的各种辅助支承压紧后要注意防止变形和磕碰。

8.工件的首件检验,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应交检。

9. 对连续加工的工序或工步,为避免最后成批报废,操作者应分工序进行自检,并请检查员巡检。

10. 倒角与倒棱,沉割槽,都应按工艺规程加工,保证加工完成后达到工艺或图纸要求。

11. 图纸中或工艺中未规定倒角倒棱的棱边处一律倒钝,一般情况应在加工有关方面时进行,如机械加工时无法倒钝,则最后由钳工倒钝。

车内外螺纹时,口端都要倒成和螺距的大小及螺纹角度一样的成形角。

零件倒毛刺应由操作者在本工序完成。

12.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由操作者保持清洁,到达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适当的工位器具上存放整齐。

经过研磨后的精密配合面必须洗净研磨剂。

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加工面应采取防绣措施。

13.用磁力台吸住加工的各种工件,在加工后应该进行退磁。

14.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机床应空运转5~10分钟,使转速逐渐增高,以消除传动部分的间隙,并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对于磨床磨头应点动和快速行程4~5次,工作台以最大行程往返10~20次。

福田汽车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

福田汽车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分发有效分发日期:2004年04月19日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 7258、QC/T 518等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本公司各系列车型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等而编制,是对Q/FT P001—2001《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的修订。

本标准与旧标准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对上岗操作前的准备及上岗操作要求;——增加了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原标准装配、调整要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FT P001—2001。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工艺管理科提出。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学。

本标准于2001年3月首次发布,于2004年4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辆产品装配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车辆产品装配作业,非车辆产品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7258 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Q/FT B014 车辆和农业装备标准件编号与选用规则Q/FT A033 皮卡类轻型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Q/FT A051 BJ6486系列轻型客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Q/FT A065 轻型载货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3 一般要求3.1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常的装配作业,所有装调生产都必须按本守则执行。

整车装配工艺的原则与步骤范文1000字

整车装配工艺的原则与步骤范文1000字

整车装配工艺的原则与步骤范文1000字整车装配工艺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将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各个部件按照一定顺序组装成为一辆完整的汽车,确保整车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整车装配工艺的原则和步骤。

一、整车装配工艺的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整车装配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确保装配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伤害和事故。

制定和执行安全规范,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质量第一原则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整车装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执行,确保整车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3. 流程化原则整车装配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遵守一定的组装流程,以确保整体装配过程的顺序、步骤和效率,提高整车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4. 精益化原则整车装配过程中要实行精益生产理念,以最小化浪费为目标,优化整车装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5. 环保原则整车制造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整车装配工艺的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是整车装配的前提和基础,包括规划生产计划、制定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准备所需工具和设备、选择合适的人员、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维护并保养现有设备等。

2. 车架装配阶段车架装配是整车装配的基础,包括车架清洗、油漆烤炉喷涂、底盘组装及安装车架、前后悬挂系统的安装、驱动桥的安装等。

3. 发动机装配阶段发动机是整车的动力来源,包括发动机进口清洗、拆卸及检测、曲轴专业检测、气缸盖及活塞组装、进气系统装配、点火系统安装、冷却系统安装等。

4. 内饰装配阶段内饰装配是整车风格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车门内饰板装配、座椅装配、仪表板装配、制动系统、方向盘、气囊等系统安装。

5. 电气装配阶段现代汽车电气系统较为复杂,包括整车线束连接、电控总成装配、灯具及灯具系统安装、电池系统及电池安装、空调系统安装等。

6. 车辆调试阶段车辆调试阶段是整车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该过程主要包括整车仪表显示、防抱死制动系统测试、车速控制等系统的测试,保证整车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一.装配基本规范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二.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

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

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

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

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守则1.范围:本装配工艺守则适用于公司各型汽车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

2.装配工艺守则操作内容要点2.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确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业。

2.2 在装配操作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三定”、“五字法”规定,其内容如下:“三按”的内容: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三定”的内容:定人、定机、定工种。

“五字法”的内容: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卡;看:仔细阅读工艺卡;提:对照工艺提出问题;办:按照工艺规定执行;检:检查操作过程中对工艺规定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

2.4 在装配作业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工艺文件、产品图纸及其他质量技术文件等要求2.5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保证质量,最后应及时在质量跟单上签名。

2.6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性。

2.7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应直接触地面,装配场地应清洁整齐,作到文明生产。

2.8 零部件工作表面应无损伤、磕碰,分总成及阀类各种工艺堵不应在装配前启封。

2.9 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应及时向检查员及主管工艺员报告。

2.10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零件清单,防止错装、乱装、漏装,工作自检与互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对不能互换的零件及有规定标记的零件应做装配标记。

2.11 在装配过程中,凡是装调合格,有调整螺钉的零部件,不得擅自调动调整螺钉。

例如:四回路保护阀、调压阀等零件。

2.12 装配工艺中应用木质、橡胶及其它软质、手捶等工具时,禁止使用铁榔头直接敲击零部件工作表面。

2.13 装配中所用各种密封橡胶条、隔音、隔热板及其它内饰覆盖件,粘接应牢固,粘接表面要清洁,不得起皱、断落,涂胶应均匀。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1)按装配工艺零部件明细表取各零部件,确认是否合格。

各工序的关键装配尺寸必须自检,不合格件禁止装配。

(2)装配环境必须保持清洁,无尘埃,废弃的包装物应随时集中。

产品装配现场的各种待装配零、部件应按一定秩序排列整齐,不得有杂乱无章的现象。

(3)检查各零部件不应有毛刺、磕碰、划伤、锈蚀、油泥、污物等现象。

必要时需打磨毛刺和清洗污物。

(4)螺栓、螺钉紧固顺序一般按角对称紧固,这样受力均匀,且拧紧后,螺栓、螺钉一般应漏出螺母或零件二至四个螺距,弹簧垫圈要压实变平。

(5)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

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6)装配前,必须将装配零件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其配合面及磨擦面不得有锈蚀、划痕和碰伤,配合面应清洗或擦洗。

零件上的轴套、耳板上的孔以及各种油道应清洁、畅通,不得有任何影响产品机械性能或质量的因素存在,并涂以适量的润滑油脂,便于安装。

(7)已涂漆的零部件,在油漆未干透前不得进行装配,更不能边涂漆边进行装配。

(8)压装薄壁衬套时,应用衬垫和心轴使用压力机压入,并注意其内径变化,压入后其衬套内径可用铰刀或刮刀修正内孔,以保证图样的配合要求。

(9)装配黄铜标准轴承、边界润滑轴承、向心关节轴承时,应先将安装轴承的衬套用半圆锉去除孔内杂物,衬套内涂抹少许润滑剂,再放置轴承;轴承上应放置软垫块,然后用铜棒对称轻敲周边,直至装入衬套内。

严禁直接敲击轴承。

(10)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向两边分开,角度应大于90°。

(11)键和花键装配装配时,不得用锤直接敲击,需要敲击时必须中间垫以软金属垫和其它不易损伤键表面的垫块。

(12)滚动轴承的装配:1)装配滚动轴承前,应测量轴承的配合尺寸,按轴承的防锈方式选择适当的方法清洗洁净;轴承应无损伤,无锈蚀、转动应灵活及无异常声响2)轴承装在轴上应紧靠轴肩,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与轴肩的间隙一般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不得大于0.10mm;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1、总则1.1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制焊接压力容器的公司内装配通用。

1.2 本通用工艺守则与图样、有关标准或工艺文件要求抵触时,应按后者执行。

1.3 不锈钢焊接容器必须在独立的专用场地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应按《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进行。

壳体组装过程时所需的楔铁、垫块及其它与壳体表面接触的用具,应选用与壳体材料相适应的不锈钢。

2、准备2.1 组装前,首先应熟悉图样和装配工艺文件的要求,并按工艺文件拟出的装配顺序安排组装的施工顺序。

2.2 按图样和工艺文件清单、检验待装配零(部)件,确认材料标记、装配部件的质量等均已符合装配要求。

2.3 对于标记不全、不清楚,质量不合要求的零(部)件,不得进行装配。

应及时提请质检部门进行处理。

2.4 执行工艺进行装配时,严禁强力组装。

2.5 组装前,筒体和封头应分别量测周长;组装时,根据对口周长调整错边量,确保错边量沿圆周均匀分布。

3、筒节组装3.1 分立装法和卧装法。

一般情况下,直径大、壁厚小、卧放变形大的容器,选用立装法。

3.2 组对筒节环缝时,不允许选配筒节,必须按排版图中规定的筒节序号和焊缝方位进行装配。

3.3 无论是立装,还是卧装,一般应先对称地均布标出四点,直径大而薄的容器,可先对称均布标出八点。

3.4 立式组装3.4.1 立式组装尽可能在装配平台上进行。

直径很大,无法在平台上组装时,可以在地面上进行,但必须通过辅助工、夹具调整筒节端面的水平,并在距端口50~100mm标定出环向装配基准线,此基准线各为筒节组装时的测量基准。

3.4.2 筒节立式吊装时,对于大直径薄壁筒节,应有专用吊具,以避免吊装过程中产生过大变形。

3.4.3 筒节立式组对时,在定位前按排版图的环向装配基准线定位开始,装配过程中,按照原筒体上标识的8个(4个)点对应的位置进行组对间隙调配,使得周长的误差均匀地分配。

间隙调配有困难时,可以采用专用组对工装。

装配工艺守则

装配工艺守则
6、自攻螺钉要拧紧,严禁用锤敲打。
7、组装后要擦洗干净,无油污。
8、经检验合格后的制成品,整齐堆放在木架上,门窗制品应竖立堆放并标明品种规格。严禁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
描图
描校
资料来源
编制
(签字)
(日期)
底图号
装订号
编制部门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
第6页
1、认真审核图纸、看懂图纸,个人无权更改图纸,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2、备齐所用工具。
3、检验所有组合零件尺寸和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不予组装,并向有关人员反映。
4、型材的组装应在专门台架上,上面必须垫有胶皮麻布,以免划伤型材装饰面。
5、装配时精心操作,防止机械或人为磕碰损伤。

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守则

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守则

汽车产品总装配工艺守则1.范围:本装配工艺守则适用于公司各型汽车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

2.装配工艺守则操作内容要点2.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确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业。

2.2在装配操作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三定”、“五字法”规定,其内容如下:“三按”的内容: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三定”的内容:定人、定机、定工种。

“五字法”的内容: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卡;看:仔细阅读工艺卡;提:对照工艺提出问题;办:按照工艺规定执行;检:检查操作过程中对工艺规定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

2.4 在装配作业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工艺文件、产品图纸及其他质量技术文件等要求2.5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保证质量,最后应及时在质量跟单上签名。

2.6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性。

2.7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应直接触地面,装配场地应清洁整齐,作到文明生产。

2.8 零部件工作表面应无损伤、磕碰,分总成及阀类各种工艺堵不应在装配前启封。

2.9 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应及时向检查员及主管工艺员报告。

2.10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零件清单,防止错装、乱装、漏装,工作自检与互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对不能互换的零件及有规定标记的零件应做装配标记。

2.11 在装配过程中,凡是装调合格,有调整螺钉的零部件,不得擅自调动调整螺钉。

例如:四回路保护阀、调压阀等零件。

2.12 装配工艺中应用木质、橡胶及其它软质、手捶等工具时,禁止使用铁榔头直接敲击零部件工作表面。

2.13 装配中所用各种密封橡胶条、隔音、隔热板及其它内饰覆盖件,粘接应牢固,粘接表面要清洁,不得起皱、断落,涂胶应均匀。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 7258、QC/T 518等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本公司各系列车型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等而编制,是对Q/XX P001—2001《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的修订。

本标准与旧标准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对上岗操作前的准备及上岗操作要求;——增加了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原标准装配、调整要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I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辆产品装配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车辆产品装配作业,非车辆产品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7258 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Q/XX B014 车辆和农业装备标准件编号与选用规则Q/XX A033 皮卡类轻型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Q/XX A051 BJ6486系列轻型客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Q/XX A065 轻型载货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3 一般要求3.1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常的装配作业,所有装调生产都必须按本守则执行。

3.2 所有装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工艺文件,并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生产。

3.3 所有用于装配的零部件及配件应符合产品设计图样及有关技术标准,不合格件不得上线。

3.4 上线装配的零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和杂物。

3.5 上岗者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相关基础知识和装配作业培训,合格后持上岗证才能上岗。

4 上岗前准备4.1 上岗者应熟悉装配作业指导书内容及本《守则》规定。

4.2 上岗者应按劳保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4.3 上岗者应对设备、工装、工具进行点检,确认符合要求、安全、可靠,才能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

4.4 上岗者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汽车总装装配工艺守则

汽车总装装配工艺守则

总装装配工艺守则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总则本守则规定了公司现阶段汽车产品总装装配工艺范围内主要装配方法的装配要求。

2.装配员基本要求2.1操作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对本守则及相关工艺内容经过培训。

2.2装配零部件前应确认所装配的车型配置,两者保持一致,特殊代用见通知单据,使用形成记录。

2.3装配完成后,不得将多余的零件,工具及杂物留在车内。

2.4除作业指导书要求预装的零部件外,所有零件应装配到位。

3.装配作业前基本要求3.1 汽车装配必须严格按照装配作业指导书、各有关标准、装配工艺及本守则的要求进行装配。

3.2 装配的零部件(含自制件)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安全件必须是经国家“3C”认证的厂家的产品,并贴有“3C”认证的标志。

3.3 首次供货装配或经更改设计首次装配的零部件(含自制件),需有试装通知,方能进行装配。

3.4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清理、堵截不合格和不清洁的零件混入装配。

3.5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装配工作场地(含工具箱等)应符合“5S”要求。

3.6 装配作业中,零件应轻拿、轻放,不得磕碰、划伤,严禁为求快装配速度而过度锤击零件,应做到文明装配。

3.7 作业员工的衣着应注意不使钥匙等坚硬物外露,作到谨慎操作,避免划伤车身油漆表面。

3.8装配生产线的装配工,在工序装配作业完成后,应将本工序的装配质量状况填写在装配质量责任卡上、并签名或盖章,安全件、关键件、重要件的生产厂厂名填写在总装厂随车流程卡。

3.9电子电器及其相关功能件检验后需关闭整车电源,以免造成蓄电池亏电。

3.10橡胶、胶类、塑料制品零部件等在使用恒温箱烘烤时,恒温箱设定温度在(23±2)℃,烘烤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3M双面胶储存的适宜环境要求:温度为19-23℃,湿度为40-60%,粘贴时理想的温度为15-38℃,勿低于10℃。

3.11 胶类隔离纸、护套等需在使用时取掉,防止受到污染及避免过程损坏,做好物料的防护工作。

4.几种常用装配方法的要求4.1 螺钉、螺栓、螺母的连接4.1.1 装配的螺钉、螺栓等紧固件的品种规格和机械性能等级必须符合产品或工艺文件的要求、按位入座、不得错装。

装配工艺守则007

装配工艺守则007

装配工艺守则编号:TLT-JS-0071、本守则规定了产品装配过程中遵守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确保装配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零部件装置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1、零件搬动时应使用指定的工位器具,需要时在工位器具上垫上橡皮或木板等软性物体,对精密的零部件在两件工位之间应嵌以软性物体,以防工作表面损伤。

2.2、领取的零部件应妥为保管,有序排列,不乱丢乱甩。

2.3、对装配零部件应进行检查,零件表面若有损伤,应主动剔出,报告检验员,作出判断后才能进行装配。

2.4、装配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工艺规程,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变更装配工序。

2.5、所有零部件不允许放置在没有衬垫的地面,应按规定放置于指定工位器具上。

2.6、装配过程中不允许用铁锤重击敲打,应使用工艺文件中规定工具。

3、部装和总装要求及注意事项3.1、操作者应熟悉所装配部件,或总装装配工艺,并按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装配。

3.2、部装前及装配后零部件绝不允许有油污、赃物、毛现时锐边等缺陷存在。

3.3、装配在同一位置面的螺钉,应保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螺钉头应齐平或露出部分不宜过长。

3.4、各外露如螺钉、销钉、轴头及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允许有损伤、划痕等表面质量缺陷。

3.5、安装螺栓或螺母的基本要求a、螺母或螺栓应能用手轻松地旋到连接零件表面上。

b、螺母或螺栓的端面应垂直于螺纹轴线。

c、螺纹表面应光滑。

d、同一零件上螺母或螺栓数量多时,应按一定次序逐步拧紧。

e、拧紧圆头或平头螺钉时,起子的刃口必须完好,且宽度与螺钉上起子槽宽度向称,确保螺钉子槽完好。

f、装配时发现圆头或平头螺钉起子槽过宽,过浅等缺陷,应及时剔出,不能装配使用。

4、电器调试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4.1、操作者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2、调试员应熟悉整车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严格按调试规程调试。

4.3、调试后应检查各紧固螺钉、螺母是否松动,若有松开或脱落等隐患,应予以排除。

编制:审核:批准:。

(完整版)装配工艺通用要求

(完整版)装配工艺通用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1研究和熟悉装配图的技术条件,了解产品的结构和零件作用,以及相连接关系。

1.2确定装配的方法、程序和所需的工具。

1.3配装前搬运时,必须在两件之间垫上毛布或纸板,防止划伤。

镀件必须放在毛布或纸板上,卸车时要轻拿轻放,严禁将工件直接置于地面上。

对所搬运过程的各类物品必须安全、文明操作,轻拿轻放,防止磕碰现象的发生。

1.4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打扫,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

1.5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2 装配基本规范2.1 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2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3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2.4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2.5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2.6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2.7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2.8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2.9 装配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2.10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编制:校对:审核:批准:陕汽集团特种车事业部年月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装配通用工艺守则适用于特种车事业部各型汽车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规定了特种车事业部各类汽车产品在装配中应当遵守的工艺规定和注意事项,适合于所有从事汽车装配的人员使用。

2 装配要求2.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的工作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业。

2.2 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三定”、“五字法”规定,其内容如下:“三按”的内容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三定”的内容是:定人、定机、定工种。

“五字法”的内容是: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看:仔细阅读工艺;提:对工艺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办:照工艺执行;检:检查对工艺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2.4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保证质量,最后应及时在质量跟单上签名。

2.5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符合工艺要求、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性。

2.6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应直接接触地面,装配场地应清洁整齐,做到文明生产。

2.7 对缺少标识,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2.8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装配挂单等工艺文件,防止错装、漏装;工作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

3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电器部分]3.1 安全操作3.1.1 线束、电器元件装配完毕后,均要进行自检。

以防止出现因装配不合格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3.1.2 起动整车前需确认周围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3.1.3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装配,机加通用工艺守则及技术要求

装配,机加通用工艺守则及技术要求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及技术要求培训讲座前几年我们只重视生产产品数量,忽视了产品质量,我们的产品市场部分丢失。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确保我集团产品能够扩大市场、站稳市场,在质量中求生存,在品种中求发展。

今天在这里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探讨“机加、装配通用工艺守则及技术要求”的资料。

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认真学习,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向集团各单位的施工员及各工种的操作人员宣贯“机加通用工艺守则及技术要求”;“装配通用工艺守则及技术要求”。

大家不要忘记几年前我厂为比利时、加工锻压机产品零件时的情况。

由于我厂文明生产管理不严,对职工文明生产管理教育不够。

我们加工零件的主要尺寸、形位公差控制的还可以,但是自由尺寸、形位公差我们控制的不好,磕碰划伤非常严重,使我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前几年我厂几位同事去美国时遇见罗马尼亚某公司人员、还问起我们为比利时加工件的质量问题,某些日本人也问起此事,常言道:“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

如果我们严格按:“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标准执行,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文明生产的程度,就可减少或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提升我集团在国际范围的知名度。

现在我集团生产的出口产品,如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我们的国际市场就会丢掉。

频泛的出国维修设备、将会大大增加我们的成本,成本增加了、利润减少了,我们的收入就不能得到提高。

所有我们大家就的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一. 建立严格的工艺纪律在这里重申工艺纪律,工艺纪律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建立稳定的生产秩序,确保产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某些具有约束性的规定。

工艺纪律是保证企业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厂规、厂法之一。

企业应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工作,促进企业严肃工艺明生产秩序。

只有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

装配通用工艺规程

装配通用工艺规程

装配通用工艺规程T2192­00前言:本规程规定了起重机出厂装配的基本要求本规程适用于通用桥、门式起重机、装卸桥、港口机械的零部件的装配1.工艺守则1.1 装配对零部件结构的工艺要求:(1)具有合适的装配基面。

考虑装配、拆卸、修配的方便性装配结合的合理性,减少修整外观的工作量。

(2)装配零件应可定位,避免零件相互缠绕和错位。

1.2 装配钳工:应熟悉起重机的国家标准和图纸及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

并遵守装配工艺过程和安全技术的规定。

1.3 装配零件(1)配套件和标准件应具有供货厂商的合格证明文件或检验员出具的验收报告。

(2 ) 机加工零件经检验人员验收合格,且预先清洗和剃去毛刺。

(3)铸件未加工面均用角向砂轮机磨光,并刷红丹防锈漆。

1.4钻孔与攻丝(1)钻孔划线保证图样尺寸,样冲眼位置正确,配钻零件固定保证无位移。

(2)大于Φ16孔预钻Φ8样孔。

大于Φ50孔除Φ8样孔应采用2道扩孔工艺至孔径。

(3)手工攻丝按丝攻1.2配对进行。

严禁1次成型。

机攻丝转速控制60r/min一下。

1.5轴承装配。

按图样设计规定装配精度选择压入法或热套法。

压入法应加铜棒均匀、敲击、严禁用鎚直接敲击轴承。

热套法采用油热150℃~250℃。

1.6高强度—拧紧力矩 M10―35Nm M12-61Nm M16-149NmM20-290Nm M24-500Nm M30-1004Nm M36-1749Nm高强度螺栓紧固式严禁用普通扳手凭经验操作。

1.7键销装配:平键修正后应符合GB1095标准,销联接保证定位尺寸。

1.8联轴器补偿轴制动轮(1)补偿轴保证轴向窜动2~3mm。

联轴器径向补偿量小于规定值。

(2)制动轮径向跳动符合下列数值:1.9车轮组(1)保证车轮基准面向外,且转动灵活。

(2)车轮端面圆跳动:1.10齿轮传动:(1)接触斑点按高度≥40%,按长度≥50%。

(2)齿胚径向轴向圆跳动直径Φ125~400mm≤0.022mm直径Φ400~800mm≤0.032mm1.11润滑与油封(1)轴承润滑常用3#钙基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编制:校对:审核:批准:陕汽集团特种车事业部年月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装配通用工艺守则适用于特种车事业部各型汽车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规定了特种车事业部各类汽车产品在装配中应当遵守的工艺规定和注意事项,适合于所有从事汽车装配的人员使用。

2 装配要求2.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的工作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业。

2.2 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三定”、“五字法”规定,其内容如下:“三按”的内容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三定”的内容是:定人、定机、定工种。

“五字法”的内容是: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看:仔细阅读工艺;提:对工艺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办:照工艺执行;检:检查对工艺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2.4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保证质量,最后应及时在质量跟单上签名。

2.5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符合工艺要求、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性。

2.6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应直接接触地面,装配场地应清洁整齐,做到文明生产。

2.7 对缺少标识,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2.8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装配挂单等工艺文件,防止错装、漏装;工作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

3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电器部分]3.1 安全操作3.1.1 线束、电器元件装配完毕后,均要进行自检。

以防止出现因装配不合格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3.1.2 起动整车前需确认周围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3.1.3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3.1.4 应尽量避免对整车进行带电操作作业,若不能避免时应使用带绝缘保护的工具进行工作。

3.2 线束的敷设3.2.1 电线束应敷设整齐、走向顺畅、各线束之间不能相互交叉、缠绕、扭转。

线束应尽量不与尖锐金属、棱边、运动、发热部件接触;线束每隔20cm左右捆扎一塑料紧固带,每隔50cm左右要有固定点,特殊位置需增加固定点,见实例图(1);不允许出现线束杂乱、悬垂、干涉摩擦等现象。

图(1)3.2.2 车架内侧需要向外侧敷设线束时,线束需穿过相应过线孔,并要在过线孔处加装穿线护套。

例如:起动机线、主副油箱线、空滤器线、左右尾灯线、驾驶室锁止线、油中有水传感器线、燃油加热线、电动翻转线、前轴ABS传感器线、ABS电磁阀线、左右侧标志灯线等等。

见实例图(2)。

图(2)3.2.3 底盘各线束一般从横梁下部敷设,若横梁与纵梁之间有半圆形过线孔时,需从半圆孔中敷设,并且在横梁两边固定捆扎。

见实例图(3)。

图(3)3.2.4 纵梁之间线束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应选择远离传动轴的固定、捆扎点进行敷设。

见效果图(4)。

图(4)3.2.5 线束上带插接器时,线束在插接器处不得转弯太急,见实例图(5)。

图(5)3.2.6 敷设过程中出现线束过长时,将过长线束就近捆扎在主体线束上,过长线束要以最少的缠绕圈数进行捆扎,并且应尽量扩大线束在折弯处的角度。

3.2.7 线束与存在相对运动关系的部件连接后,要按工艺要求保证敷设后预留有足够的余量。

见实例图(6)。

图(6)3.2.8 驾驶室附加线束要沿驾驶室线束主体敷设,各分支沿驾驶室线束各相应分支进行敷设,不可以出现斜拉、架空、散乱布置等现象。

3.2.9 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线束应尽量置于整车内部,或者其它遮盖物下。

3.3 线束的连接3.3.1 两个插接件连接时,要插接到位、牢固,两插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100%,插接件连接完毕后,将自带的橡胶或塑料绝缘护套套好,线束内及插接件上的金属介质不能外露。

两个多孔插接器连接时,插接器之间的自锁机构要徒手装配到不能动为止,保证自锁机构装配到位,插接完毕后,要检查插接器中插接件不能退出插接器。

插接器连接完毕后,应尽可能水平布置。

见效果图(7)。

图(7)3.3.2 插接件或插接器与电器部件连接时,插接要到位、牢固,插接件上的绝缘护套要套装好,金属介质不能外露。

多孔插接器插入电器元件后,插接器上自锁机构徒手装配到不能动为止,保证自锁机构装配到位。

连接完毕后护套进线端要尽量向下布置。

见实例图(8)。

图(8)3.3.3 电器元件往电器装置板、继电器插座、开关板、仪表板等部件上装配时,电器元件插到不能再推动为止,电器元件不能存在歪斜、松动现象。

插接完毕后要检查后部带插接件线束有无退出现象,并对退出插接件及时修复。

3.4 线束的保护3.4.1 线束在敷设过程中,在可能出现与金属部件相互摩擦的位置均需加装线束保护。

3.4.2 在发热元件附近敷设线束时,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捆扎固定(安全距离≥20cm),距离过近时需加装隔热保护。

3.5 线束、电器的紧固3.5.1 驾驶室附加线束沿驾驶室线束敷设好后,用塑料紧固带按常规方法捆扎,不同直径时应使用不同长度的塑料紧固带。

若出现分支较多时,在分支处用塑料紧固带采用十字交叉法进行捆扎。

分支较少时,在分支处缠绕后在主线束上捆扎。

见实例图(9)。

图(9)3.5.2 线束在金属部件上捆扎固定时,必须在金属部件与线束之间加装塑料隔环、塑料支架、保护垫等非金属介质,然后再用塑料紧固带固定。

见实例图(10)。

图(10)3.5.3 线束敷设、捆扎好后,由于后序装配需要,将捆扎、固定点的塑料紧固带剪开,在工作结束后必须将线束恢复到原来状态。

3.5.4 带插接器的线束距离插接器最近的塑料紧固带不能小于80mm。

见效果图(11)。

图(11)3.5.5 所有塑料紧固带捆扎完毕后,用斜口钳按图中所示剪整齐,塑料紧固带不能出现过长、有尖角现象,剪下部分应及时清扫,保持场地整洁。

见实例图(12)。

图(12)3.5.6 搭铁线接地时,要将连接件的平面与驾驶室或车架的金属本体接触,见实例图(13),并要在金属本体与搭铁线之间加装齿形垫圈。

见实例图(14)。

图(13)图(14)3.5.7 两根以上搭铁线接地时,连接件之间要互相成角度叠加,不可直接叠加到一起。

见实例图(15)。

图(15)3.6 汽车电路检修3.6.1 带精密控制单元的电器部件装配、检修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控制器内部的针脚。

3.6.2 第一次打开电源总开关前,需对整车电器进行检查。

3.6.3 整车起动前,需对整车电器、发动机上各传感器进行检查,并在起动后下车检查有无漏油、漏水等现象,若出现时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3.6.4 检修中各插接器、电器部件不得带电插拔。

3.6.5 起动机单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s,(连续起动从第一次起动结束到第二次起动开始)间隔时间不小于30s,起动后应立即松开点火钥匙、按钮开关,发动机运转时不得将点火钥匙置于起动档。

3.6.6 检修完毕后,应恢复整车原有的装配状态。

对裸露线束应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裹。

3.6.7 在进行整车电器功能检验时,对同一电器功能除了检验打开功能还必须检验关闭功能,并且将前一电器功能关闭后才可以进行下一电器功能的检验。

4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气管路、油管路部分]4.1 气管路、油管路在敷设、捆扎时,可参照[电器部分]中3.2.1、3.2.2、3.2.3、3.2.4、3.2.7、3.2.9相关要求。

4.2 气管路、燃油管路捆扎时优先考虑同走向一致的钢管及线束一起捆扎,但应避免与高温零部件(如:打气泵钢管、排气管)靠近或接触(与排气系的最小距离为20cm,与发动机本体的最小距离为10cm)。

4.3 气管路、油管路连接前,应检查头部、坡口有无折裂及异物,管内、管口应清洁,联管螺母牙型完整,以保证可靠连接。

4.4 气管路走向要自然、流畅,避免缠绕,不得产生扭曲,装配过程中出现打折的气管要重新剪裁,气管长度剪裁要合适,不能因过长或过短造成走向不合理,以免造成气管路振动磨损或因拉应力漏气。

4.5 气管路、油管路的接头装配时,应常温自然装配,严禁采用火烤等加热方法装配,燃油管路软管应完全插入管接头的倒齿台阶面上;卡套式管接头连接时,应在螺纹部分涂适量回天5691管螺纹密封胶,注意不得使胶液进入管腔,以防堵塞管路。

4.6 橡胶软管用卡箍与钢管连接时,卡箍应卡在钢管凸台(滚筋)的内侧,软管边缘距卡箍的距离应不少于5mm ,然后按卡箍推荐的力矩拧紧,软管卡箍拧紧力矩见表1。

表1 各种软管卡箍的拧紧力矩4.7 燃油管路的空心螺栓在连接时,必须在空心螺栓两侧加密封垫圈,并按具体工艺要求力矩紧固。

见实例图(16a )4.8 各种接头体用支架固定时必须加装外锯齿锁紧垫圈。

见实例图(16b )。

图(16a ) 图(16b )加装锯齿锁紧垫两侧需加密封垫圈5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机械部分]5.1 零部件螺纹连接的几种常见方式:图(17)图(17)(1). 螺栓—平垫圈(选用)—连接件(金属体)—弹簧垫圈—螺母(平母),如图18左侧图示;(2). 螺栓—平垫圈(选用)—连接件(金属体)—自锁螺母,如图18右侧图示;(3). 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连接件(金属体)—焊接螺母,如图19左侧图示;(4). 螺栓—弹簧垫圈—连接件(非金属体)—弹簧垫圈—螺母(平母),如图19右侧图示;说明:(1). 多个连接件套装时,有一个连接件为非金属体,即看做“连接件(非金属体)”;(2). “平垫圈(选用)”在螺栓直径D≥10mm时,可不选用;螺栓或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面不平整时,必须使用平垫圈;长圆孔装配时两侧应加平垫圈。

(3). 螺栓与螺母紧固时,紧固扭矩参见SQB03006-2009(见附表1),特殊车型特殊部位如铸铁壳件、铝壳件和其它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拧紧力矩参见具体车型工艺要求)。

5.2 调整间隙用的垫圈,应平整无凹凸不平,无其它异物。

5.3 螺纹连接件,不得用气扳机直接拧紧,应用手带上几扣以后,再使用气扳机。

5.4 螺纹连接件紧固时,应选用尺寸相当的规定扳手、套筒、气扳机进行操作,见“附表2 SQB 42005-2008 风动扳手选型标准”,更详细资料可参见《SQB 42005—2008 总装配工艺常用工具选型规范》。

5.5 螺纹连接件,螺栓应伸出螺母一扣以上,且一般情况下螺栓超出螺母长度应小于20mm。

5.6 多条螺栓紧固同一零部件时应按顺序拧紧或十字交叉法均匀紧固(如轮胎螺母、变速器、离合器装配),紧固中应按规定力矩拧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