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Halle与生成音系学

合集下载

生成语法中的音系学

生成语法中的音系学

生成语法中的音系学Morris Halle生成语法,形式上就是一组陈述,或叫做规则、公理。

它们描写、规定和生成某语言全部正确的话语,且只生成正确的话语。

生成理论认为,语言有一族抽象条件的集合。

这些条件决定了这个语法的陈述形式,并在给定语言实体中可能有的几种描写中作出选择。

本文感兴趣的只是生成语法是一个方面,所有的陈述都具有下面的形式:(1a) A → B 于环境 X ______ YZ这里的A,B,X,Y都是某个字母表中的符号,箭头“→”表示“可改写为”。

另外,如果几个陈述有部分相同,可以将相同的部分合并,使之成为新规则的因子。

例如,如有规则(1b) C → D 于环境X ______ YZ则(1b)可与(1a)合并,得到:(1c) A → B 于环境 X______ YC →D Z生成语法的出发点为:在几种可能的描写中选择最佳者以达到一种机械的程序。

依据所谓简明性的这种选择,其基础必然是该陈述集合中的某些形式的特征。

在很多情况下,简明显然等于简短。

这样,一个短的公式,如维尔纳定律,一般都认为是较简明的。

它显然有优于将公式所辖的所有形式都列举出来的描写。

简明原则自然是应该推广到一切情况,问题是为达到这一目的,“描写长度”必须有形式化的度量方法。

该度量法必须能够正确地反映有关简明的各种问题。

比如,在任何情况下,数种描写中都只有一种就独立的背景而言客观上是最佳的;“长度度量法”必须保证这一最佳描写的描写长度短于其他描写。

很明显,长度的度量应包括描写中所出现项目的多少,即所出现的字母符号的多少(如(1a)--(1c)中的大写字母几下面例子中的符号)。

这样,给出的某个语言实体的两种描写中,所含符号少的就被认为是较简明的,因此将被认为是优于另一种描写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音位描写中的一些抽象条件序列,并具体摆出如何运用简明的量度从几种可能中选择出某些公式。

以这样的方法选择出的描写所具有的有说服力的和内在的感染力将为我们提供一个不但于简明性,而且于生成语法的整体原则,都是最公正的评判。

生成音系学发展回顾

生成音系学发展回顾

生成音系学发展回顾
音系学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生成合成语音。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使用计算机生成简单的语音。

这些早期的生成语音系统主要使用类似模拟的方法,通过模拟人类语音生理过程来生成语音。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成语音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语音信号,并使用这些模型来生成语音。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生成语音系统又发生了重大变革。

研究人员开始使用统计方法来生成语音,这些方法基于大量的语音样本数据来建模语音信号。

这些系统被称为统计语音合成系统。

近年来, 音系学发展较快,深度学习技术在音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成语音系统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来生成语音,这些模型可以自动学习语音特征并生成高质量的语音。

总之,音系学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模拟方法到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再到现在的深度学习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成语音系统的质量和真实性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音系学研究也涉及到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语音识别等领域,通过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使得语音合成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和人性化。

音系学在不断发展,它不仅可以用于语音合成,还可以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增强,语音转换等应用领域,在音频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外国现代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人物简介

外国现代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莫里斯·拉威尔:外国现代作曲家人物简介
DOCS
01
莫里斯·拉威尔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莫里斯·拉威尔的早年生活与音乐启蒙
1875年出生于法国比利牛斯地区
• 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
• 家庭环境对他的音乐启蒙产生了重要影响 -幼年时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 对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实践
• 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对音乐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拉威尔与国际音乐家的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音乐家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音乐家的评价
• 与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音乐家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
• 被国际音乐家高度评价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 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音乐理论贡献
• 提出了许多音乐理论观点和方法
• 对后来的音乐理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拉威尔的音乐结构与技术手段
音乐结构创新
• 打破了传统的音乐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结构风格
• 通过音乐结构的变换来表现情感,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技术手段创新
• 采用了许多新的音乐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
• 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受到印象派音乐的影响
• 作品风格开始变得独特和个性化
晚期创作阶段(1910-1937年)
• 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 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
拉威尔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音乐影响
处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时期
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 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但又能独树一帜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r l) 规 则 之 间 所 有 的 顺 序 关 系 都 是 内 在 的 (n ue , i—
s rn i )或 决 定 于 规 则 应 用 的 普 遍 原 则 , 不 能 有 t i sc 而 外 在 的 顺 序 ( x rn i o d r 。 e t i sc r e )
要 包 括 :一 是 真 实 概 括 条 件 (t u ge e a ia i re n r l ton z
个 严 重 的 问 题 , 音 系 学 的 形 式 与 语 音 学 的 实 质 即
脱 离 。

r l) 规 则 的 概 括 直 接 以 表 层 形 式 为 基 础 , 一 个 ue , 将
是 概 括 是 否 充 分 , 式 是 否 完 美 。 为 了 使 音 系 结 构 形
的 描 写 更 加 充 分 、 美 , 系 统 的 抽 象 化 程 度 也 不 发 现 这 一 研 究 方 法 无 疑 会 产 生 人

音 形 式 一 致 。 他 们 提 出 的 限 制 条 件 ( 0 srn i) c n ti sc 主
文 章编 号 :7 —7 O 1 —4 2 (O O O —1 6 2 9 8 —8 7 2 O —3 2 1 )2 4 一O


简介
所 周 知 , 成 学 派 的 最 大 特 点 就 是 其 抽 象 性 。作 为 生
生 成 语 法 的 分 支 生 成 音 系 学 也 是 如 此 。 它 在 音 位 区 别 特 征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 形 式 语 言 学 的 方 法 来 研 究 用 语 音 。它 从 语 音 的 生 理 特 征 出 发 , 区 别 特 征 从 原 把

要: 自然生成音 系学最早是由加州 大学的维特 曼提 出的一种 向传 统音位 学回 归的音系学流派。 自 生成 然

生成音系理论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应用

生成音系理论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应用

Vo 1 . 2 6 No . 5
Ma v .2 01 3
生成 音 系理论在 第二语言语音 习得 中的应 用
刘 浩
( 南开大学外 国语 学院 ,天津 ,3 0 0 0 7 1 ) [ 摘 要] 以生成音系学为例 阐述 了音系理论在 第二语言语音 习得 中的应用。首先简要 回顾 了生成音 系学的研 究历史和主
2 0 世纪 6 0 年代末 以来 , 生成音系学经历 了创立 、 发展和 日益完善的过程 , 并且呈现 出强 大的生命力 和欣欣 向荣 的局
面 。生成音 系学 作为生成 语法 ( g e n e r a t i v e g r a mma r ) 的有 机组成部 分 , 重 点研究人脑 中有关语音 系统的知识 , 力求 以 最明晰化和公式化 的方式 , 正确 反映出存 在于人脑 中的语音
但尽 管如此 , 它们仍需要在新 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大量 的数据
分析来检验 , 否则就失去 了理论构建 的意义 。在 已有 的检验
研究 中 , 出现 过一些 针对某 一语 言语音 和音 系特征 的分析
S P E音系学认 为音系 同句 法 、 语 义都是语法 的一部分 ,
它们共 同组合成完整 的语法系统 。S P E音系学把 区别性特 征作为音系研究 的基本单位 , 它认 为音 系结构有两个表达层
P a t t e r n o fE n g l i s h , 简称 S P E) ( 又名《 英语语音模式》 ) , 这本书
全面 系统地 阐述 了生成音系学 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 , 被认 为 是 生 成音 系 学 的 奠基 之 作 , 生 成音 系 学也 因此 被 称作
“ S P E音 系 学 ” ( S P E — P h o n o l o g y ) 或 经 典 生 成 音 系 学 。 它 的

一简历王洪君女汉族无党派1951-一、简历

一简历王洪君女汉族无党派1951-一、简历

一、简 历王洪君,女,汉族,无党派。

1951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淮安。

爱人王福堂,北京大学中文系方言学教授。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1983年获学士学位。

同年入北京大学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师从徐通锵先生。

期间曾参加Halliday主讲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讲习班》(83年秋,北京外语学院)和中国音韵学会主办的《全国汉语音韵学高级研究班(85年夏,中央民族学院),1986年1月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90年8月至91年8月为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在哈佛和MIT选听Kuno的功能语言学和Halle的音系学。

参加了1991年美国语言学暑期学院(Santa Crux)。

1986年硕士毕业后留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任教至今。

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汉语方言和比较语言学研究室主任、《语言学论丛》编辑部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会长,《语言研究》编委,《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语言科学》审稿委员。

二、研究领域2.1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细分为音系、词法、句法篇章法三个方面。

音系学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作是专著《汉语非线性音系学》(1999),这之前的8篇单篇论文(目录见后),主要思想已体现在该专著中。

该书一方面介绍了美国20世纪70至90年代非线性音系学的主要理论,另一方面全面观察讨论了汉语音系的类型学特点。

该书从语音非线性(即多层线性)结构模型的视角出发,讨论了汉语在音节结构、语流音变、构词音变、特殊韵律词(象声词、嵌l 词、儿化、Z变)、连读变调等多个方面的特点,提出“一音节一义”的字是制约汉语韵律层级的枢纽,进而进一步提出,“语言中音系单位与语法单位的最低交汇点”同样是制约任何语言韵律层级的枢纽。

音系单位与语法单位在哪一级上交汇,是决定一个语言全貌的重要的类型学参数。

音系学

音系学
必须适用于表达音系中发生的变化过程,并且科学简
洁,一目了然。
4.4.4 生成音系学
乔姆斯基学派语言学把音系学看作表面的句法结构与句子
语音表现之间的连接;语言学描写包括更深沉的成分——音系
的成分——一套把表面结构的输出转换成可发音的,可用音标 记下的表现形式的音系规则(phonological rules)。 乔姆斯基和哈雷提倡用一套形式符号(formalized symbol)
来描述所有的语音现象,用形式的尺度衡量描述是否成功,是
否充分。
柯帕斯基1968年发表了《音系学该抽象 到什么程度》一文,指出当时生成音系 学研究中存在滥用音系特征的倾向。 在生成音系系统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 个音的底层形式与其表层形式相差甚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生成音系学
例如:英语阿leaf中最后一个辅音的底层 形式被认为是θ ,与laugh中的辅音f的 底层形式不同。
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主重音自然要落在从节律树的根部到 终端都是S的音节上。
从根部到终端都是 S 的音 节是最强的音节,从根部 到终端都是 W 的音节当然 就是最弱的音节,而既有 S又有W节点的就是具有相 对减弱的重音。这样,重 音的相对强度就可以靠根 部到终端的S和W的累计数 来求出。
Thank you !
4.4.4 生成音系学
生成音系学家认为有两个表达平面: ① 一 个 是 底 层 的 音 系 表 达 平 面 ( underlying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
② 一个是表层的语音表达平面( surface phonetic
representation)
划分两个表达平面的三大理由:
① 在[s,z,ʃ,ʒ,tʃ,dʒ]音段之后用[ɪz] ② 在除了[s,ʃ,tʃ]之外其他的不带声音段以后用[s]

早期功能流派音系学理论介绍

早期功能流派音系学理论介绍

早期功能流派音系学理论介绍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伦敦学派,这三大学派都从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摄取理念,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大学派中的先驱也都对音系学理论有所研究。

因此主要通过对早期功能流派中音系学理论的介绍,使读者对音系学的发展期有一个初步了解。

标签:功能主义;音系学;伦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1简介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是创立音位学。

这个阶段最具有影响力的当属雅各布森为首的一些学者,他们建立了结构主义音位学,确立了能区别意义的单位。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曾多次提及布拉格学派的理论,功能音系学将语言视为交流的工具,研究语音实体完成各种功能的方式。

2布拉格学派音系学布拉格学派又被称为“音系学派”,“音系学”三个字的普及要归功于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最重要的三个主流学派之一,亦是早期功能主义学派之一。

可以说是布拉格学派为音系学及其理论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特鲁别茨柯依的《音系学理论》是布拉格学派经典时期的经典之作,是音系学发展历程中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音位理论的确立是音系学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布拉格学派的音系学理论主要在以下四方面进行。

2.1音位之上音位之上,特鲁别茨柯依主要探讨了超音位问题。

对立概念在布拉格学派的音系学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地位,特鲁别茨柯依将对立分为恒定对立和可中和对立。

分辨对立的区别力并不总是相同的,当区别对立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不存在时,我们把它叫作“可中和对立”。

中和发生导致了区别力完全消失,听话人无法分辨说话人到底在发哪一个音。

构成对立的两个音中的一个此时作为超音位出现,体现这两个音的共同特征。

2.2音位之下特鲁别茨柯依认为音位是音系学中最小的单位,雅各布森却一直在寻找比音位还小的单位,他认为音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功能,在音位之下究竟是什么使音位具有功能与作用,这也为区别特征的发现打下基础。

2.3音位之间每种语言都对音位的组合有一定限制,布拉格学派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将其纳入研究当中。

生成音系学发展历程简介

生成音系学发展历程简介

特点:
( 抽 象 性 S E取 消 了 结 构 音 系学 中音 位 层 , 语 素 音 位 的 1 ) P 从
角度 对 语 音进 行 归 并 。 如 按 结 构 主 义学 分析 。 容 词 dv e中 例 形 ii n 的 重 读 原 音 的 b ] 名 词 d ii y和 i nt 的 【分 属 两 个 音 位 ,gc中 v y中 i ] li o
Ch msy和 Hae合 著 的 《 语 语 音 模 式 》Su dP  ̄ m o k l l 英 (o n a e Of E gi , 写 为 S E 又名 《 语 音 系 》 的 出 版 时 间 16 nlh 缩 s P )( 英 ) 9 8年 为 标 志 , 成 音 系 学 完 全取 代 了 结 构 音 系 学 的 主 流 地 位 , 系 学 进 生 音 入 了 生 成 音 系 学 的时 代 。结 构 主 义音 系学 学 家 在 一 个 广 泛 的结 构 主 义 传 统 下 进 行 音 系描 述 。 它在 理 论 、 则 和 方 法 上 都 为 语 言 原
历史 回
生成音 系学发展 历程 简介
赵 晓琴
( 安 科 技 大 学 , 西西 安 7 0 5 ) 西 陕 10 4
摘 要 : 成 音 系学 在 音 系学 里 占有 举 足 轻 重 的 位 置 . 短 时 生 在
期 内迅 速 发 展 并 取 得 了重 大 成 就 。 本 文 介 绍 了生 成 音 系学 主要 研 究 内容 , 标 志 作 S E 以及 发 展 出 的其 他 分 支 。 其 P
关 键 词 : 成 音 系学 ;P 生 成 音 系学 分 支 生 S E;
中 图 分 类 号 : 1 H0 2 文献标识码 : A
的 与 lgc n的[ 也分属 两个音位 。按生成 音系学分析 , oi a i J】 在 深 层中它们 属同一个音系单位[和 【 。 是一个 更概 括 , i 』】 这 】 抽象 ,

第七讲 经典生成音系学(1

第七讲 经典生成音系学(1
பைடு நூலகம்
4
音系规则
4
音系规则
4
音系规则

底层表达式 抽象性与约束条件 音系规则的基本标写(notation) A→B/C_D 方括号(square brackets):[ ] 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sonorant…… 取值(value):+、- 边界(boundary): $、+、#、##、### 其他:C、V、X、Y、Z、W…… ]verb、[PLURAL]…… Ø……
语义解释部分转移 到表层结构
… see ( [ +V, +——NP, +Animate——…) …

语法规则转换部分→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语音部分
修正的扩充的标准理论


语法规则基础部分(X杆理论取代短语结构规则) →深层结构 语法规则转换部分(移位α) →表层结构 →语义部分 →语音部分
4
音系规则
4
音系规则
删除 插入
4
音系规则
换位
4
音系规则
3
音系变换种种(Phonological alternations)
音位变体
音位变换
形态-音位变换 某些词汇的形态-音位变换
某些词汇的音位变换
3
音系变换种种
音位变体
音位变换 有语音 条件, 是默会 的音系 知识
形态-音位变换 某些词汇的形态-音位变换 某些词汇的音位变换
f. ‘mou [aʊ] se’ vs. ‘mi [aɪ] ce’ ‘go [gəʊ]’ vs. ‘went [wɛnt]’
管辖和约束理论

语言学派简介

语言学派简介

结构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从提出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理论"时期,从1957年到1965年,《句法结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

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张语法自主,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第二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从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论要略》,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标准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语义纳入到语法中来,提出语法结构有深层和表层之别,深层结构决定语义,他通过转换规则而转化为表层结构。

这一修正使它跟古典理论有了原则区别。

第三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从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则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1972年的主要变化在于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则被全部放到了表层。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在语言学的广袤领域中,语音学和音系学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又相互交织,共同为我们揭示语言声音的奥秘。

语音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的学科。

它就像是一位精细的工匠,专注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机制。

当我们开口说话,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喉部、口腔、鼻腔等声道的调节,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音。

语音学便致力于探究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它会研究声带的振动频率如何决定音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调。

不同的声调能够改变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就非常明显。

像“妈”“麻”“马”“骂”,仅仅因为声调的不同,就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语音学还会关注发音器官的动作,比如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嘴唇的圆展程度等对语音的影响。

而音系学则更像是一位抽象的艺术家,它关注的是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和模式。

音系学并不纠结于某个具体语音的物理特性,而是着眼于语音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以英语为例,“cat”和“bat”中的“c”和“b”是不同的音素,但它们在单词中的位置和作用是有规律可循的。

音系学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语音组合是合法的,而某些则不是。

比如,在英语中,“lb”这样的组合通常是不存在的,但“bl”却很常见,像“blue”“black”。

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语音学常常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声学分析仪器、喉镜等,来精确测量和记录语音的物理参数。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语音的特点。

音系学则更多地依靠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总结语言中的语音模式来构建理论体系。

它会研究一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音单位——音位,以及音位的组合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学科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教学中,了解语音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示范发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的发音技巧。

而音系学的知识则有助于学生理解语音的规律,提高语言的听说能力。

浅析拉威尔儿童独幕歌剧《孩子与魔法》的配器写作手法与角色塑造

浅析拉威尔儿童独幕歌剧《孩子与魔法》的配器写作手法与角色塑造

浅析拉威尔儿童独幕歌剧《孩子与魔法》的配器写作手法与角色塑造拉威尔(Maurice Ravel)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融合了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风格,其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他的儿童独幕歌剧《孩子与魔法》(L'enfant et les sortilèges)更是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部歌剧以儿童和魔法为主题,表现了一个顽皮的孩子从对生活的不满到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成长的过程,充满了童真和幻想的音乐语言,充分展现了拉威尔作为作曲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孩子与魔法》的配器写作手法和角色塑造进行浅析,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与魔法》的配器写作手法。

配器是指音乐作品中乐器组合和编配的方式,它对于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与魔法》中,拉威尔运用了丰富多彩的配器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动活泼的色彩和鲜明的音响效果。

在歌剧的开头,拉威尔运用了管弦乐队的声音来描绘孩子在房间里的喧哗和混乱的场景。

他运用了大量的打击乐器,如木琴、定音鼓等,来模仿孩子们的行走声和房间里物品的碰撞声,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活灵活现。

拉威尔还大量运用了弦乐器和木管乐器,来表现孩子内心的不安和不满情绪。

在孩子被惩罚后,拉威尔运用了低沉的低音提琴和低音管的声音,来表现孩子的恐惧和内心的痛苦。

这些配器手法的运用,使得整个歌剧的音乐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冲击。

而在角色塑造方面,拉威尔也展现了非凡的功力。

歌剧中的孩子是一个顽皮、叛逆的形象,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小家伙。

拉威尔通过音乐语言,将这个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

在孩子刚开始被惩罚时,拉威尔运用了大量的不和谐的音乐语言,如不和声、失调旋律等,来表现孩子的叛逆和不满情绪。

而在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拉威尔则运用了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声,来表现孩子的内心挣扎和自责。

生成音系学重要流派梳理

生成音系学重要流派梳理

生成音系学重要流派梳理作者:李文娟来源:《卷宗》2018年第07期摘要:生成音系学是生成语法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生成音系学理论的总体框架是由Chomsky和Halle于1968年奠定的,两人合作的著作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SPE)拉开了生成音系学的帷幕,这一用形式符号来描写语音的研究方法是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

本文重点在以SPE和后SPE理论两大阶段为主的几个重要生成音系学理论框架的梳理,以提高对其更好的宏观把握。

关键词:生成音系学、SPE、理论框架1 引言生成音系学主要包含两大阶段,即以线性研究为主的标准理论和非线性的后SPE理论。

在SPE出版之前,大多数语言学家深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很难接受新的观点,音系学研究不再是独立于句法、词法的区别性语音单位及其配列的系统,而是寻找能够解释、预见词形变化的普遍音系结构和规则。

2 正文生成语法的标准理论(SPE)主张语法主要由句法、语义和音系三部分构成。

句法是核心,具有生成性,它是由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句子的底层形式通过各种转换规则转换成相应的表层形式。

语义和音系不具有生成性,只具有解释性。

语义赋予句子语义解释,音系赋予其语音解释。

SPE中转换规则不改变语义,底层结构决定语义,表层结构决定语音。

即音系部分作用于句法输出的表层结构,为表层结构赋予一种语音解释。

句法部分产出的表层结构实际上是音系部分的输入形式,音系部分把句法输出的表层结构作为底层音系形式,然后通过音系推导规则生成实际的表层语音形式。

SPE从发音和生理的角度建立一套更为完备的区别性特征体系,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主类特征,发音方式特征,声腔特征,声源特征和韵律特征。

生成音系学认为,音系描写不是描写具体的语音形态,而应注重具体形态下音系模式的分析描述。

在生成音系学中,规则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音系规则不再只是音位读音规则,不再是一一对应的个别音位和音位变体之间的关系的体现,而是一组音系音段变化的普遍规律。

音系学百年回顾

音系学百年回顾

音系学百年回顾作者:王嘉龄作者简介:王嘉龄天津师范大学 300074 天津师范大学外语系原文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京)2000年第01期第8-14页内容提要:音系学创立近百年来,经历了结构主义音系学和生成音系学两大阶段。

本文对一个世纪中音系学两大阶段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分析。

期刊名称:《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2000年05期关键词:音系学/回顾[中图分类号]H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0)01-0008-7自从本世纪初音系学从语音学中分离出来,自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过去近一百年。

一个世纪以来,音系学从出生到成熟,经历了许多变化,尤其是后半个世纪,更是新论迭出,创新不断。

音系学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两大阶段:前半个世纪的结构主义音系学和后半个世纪的生成音系学。

对前一阶段的美国结构主义音位学和布拉格学派音系学,国内已有不少介绍和评论,而对后一阶段的生成音系学则谈得不多,因此本文采用前略后详的办法,着重介绍后一阶段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同时对这一个世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感想和看法。

二早在1870年,俄国喀山学派的音系学家Baudouin de Courtenay 就提出了把语音学分为两个部分的看法。

其中一部分叫“生理语音学”,着重研究语音在生理学和物理学上的特点,另一部分叫“心理语音学”,着重研究其功能方面的特点。

他所说的“心理语音学”,可以说是后来音系学的先驱,但他并不主张把这两部分完全割裂开来。

他说语音学包括所有的语音事实,无论是生理语音学还是心理语音学的事实。

音系学从语音学分离出来自成学科,是本世纪初随着结构主义的出现而逐渐实现的。

一般认为,布拉格学派对音系学自成学科出力最大。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Trubetzkoy认为,从言语行为方面进行的语音研究属语音学的范围,而从语音系统方面进行的语音研究属音系学的范围。

这一看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结构主义音系学的基本单位是音位。

音位(phoneme)这个词是由法国语音学家A.Dutriche-Desgenettes创造,并于1873年首次在一次讲座中使用的。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摘要:自然生成音系学最早是由加州大学的维特曼提出的一种向传统音位学回归的音系学流派。

自然生成音系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对底层表达式进行制约,认为词库中的底层形式应与表层形式中的某一个基本上一致。

关键词:音系学;生成音系学;自然生成音系学;限制条件一、简介自然生成音系学最早是由加州大学的维特曼(Theo Vennemann)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提出的。

后来,他的学生胡珀(Joan Bybee Hooper)在1976年出版的《自然生成音系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Genarative Phonology)中全面地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解释。

自然生成音系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对底层表达式进行制约,认为词库中的底层形式应与表层形式中的某一个基本上相一致。

针对生成音系学过分考虑概括充分、形式完美而脱离语言学的实质和自然语言事实这一问题,维特曼和胡珀提出了一条音系研究的原则:音系研究的表述要在表层能成立,音系表达式应基本上与语音形式一致。

他们提出的限制条件(constrinsic)主要包括:一是真实概括条件(true generalization rule),规则的概括直接以表层形式为基础,将一个表层形式与另一个表层形式、而不是将一个底层形式与一个表层形式相联系,亦即说话人只建立表层正确和透明的概括;二是无先后顺序条件(no order rule),规则之间所有的顺序关系都是内在的(instrinsic) 或决定于规则应用的普遍原则,而不能有外在的顺序(extrinsic order)。

二、起源乔姆斯基和M·哈勒的巨著《英语语音模式》于1968年问世,标志着生成音系学时代的到来。

众所周知,生成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抽象性。

作为生成语法的分支生成音系学也是如此。

它在音位区别特征理论的基础上,用形式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

它从语音的生理特征出发,把区别特征从原来的12对扩充为30多对,每对区别特征用“±”号表示,如“+浊音/-浊音”,“+圆唇/-圆唇”等,使区别特征的偶值性更加突出,语音和语音规则用符号、以形式化的方法进行描述。

浅谈自主音段音系学中的元音和谐

浅谈自主音段音系学中的元音和谐

浅谈自主音段音系学中的元音和谐黄理漓【摘要】音系学是语言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研究语言声音内在系统和结构。

与其他音系学有所区别,自主音段音系学所持观点认为声调不是音段的固有属性,而是独立音层及音段之外的,声调层可以独立发生变化。

作为自主音段音系学中一种重要现象,元音和谐存在于多种语言中,包括舌根位置和谐、唇状和谐、鄂和谐、绝对性和谐和非绝对性和谐。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5(000)017【总页数】1页(P97-97)【关键词】元音和谐;舌根位置和谐;唇状和谐;鄂和谐【作者】黄理漓【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968年,NoamChomsky和Morris Halle合著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被公认为生成音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至此,音系学进入了生成音系学时代,SPE 理论在很多方面产生了重要革新,给语言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但同时也在一些方面解释不足,尤其是在声调特征方面。

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非线性音系学从对声调的研究开始,产生了如natural generativephonology,prosodic phonology等新兴理论。

Williams (1971)和Laban(1973)首先把非线性结构引入声调体系研究,Goldsmith (1976)提出非线性自主音段音系学理论autosegmental phonology,有声调的语言通过语音音段层和声调层进行语音表达,而多层且平行的音段通过其各自特征相区别,根据一定条件连接起来而构成声调层。

很多语族的语言都有元音和谐现象,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元音和谐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其中音系学强调结构类型,在更高层次和更抽象的基础上对元音和谐现象进行概括。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元音和谐现象:(一)舌根位置和谐2组元音相对1组元音舌位较低,开口度较大,因为2组元音发音时由于舌根往后缩,引起了舌根部和咽腔壁肌肉紧张,所以2组的元音,尤其是高元音和?更具有紧张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