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铁路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

一、铁路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铁路发展迅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它也又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生态破坏;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列车运行及车、机、工、电段(所)和车站,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带来的环境污染。

铁路线路可能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以及特殊生态功能区;路基修筑过程中占用土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和植被生物量损失;牵引变电所电磁辐射,列车运行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对电视接收及电磁敏感设施都有较大的影响的。

二、中国铁路与环境和谐发展

中国的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观念,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并认真地实践着。青藏铁路的建设,朔黄铁路的运营,以及京沪高铁的修建都说明了这一点。

1)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建设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环保举世关注。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既是我国和东南亚

地区的“江河源”,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自然生态环境既原始独特又脆弱敏感,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优先地区,也被我国政府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优先保护区域。因此,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不仅工程艰巨、技术难度大,而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也极为艰难,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举世瞩目。

高寒、独特、原始和极其脆弱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而野生动物保护、高原植被恢复以及湿地、湖泊环境保护和冻土环境保护,更是铁路建设面临的环保难题。

青藏铁路开工两年多以来,青藏铁路公司和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铁道部领导下,在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指导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指导思想,在工程建设中响亮地提出了“质量环保双优”的工作方针,把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落实建设中的环保措施。为了搞好青藏铁路建设,铁道部党组对青藏铁路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了“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要求,把环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激励全体参战职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认为,从青藏铁路的建设实践看,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一条生态铁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国家大型建设项目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树立了典范。

2)朔黄铁路公司走环保之路

朔黄铁路公司,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能源通道。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期,公司加强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勇于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和铁路建设协调发展,企业发展与地方建设相互促进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朔黄之路

朔黄铁路西段穿行在恒山、云中山脉和太行山脉间。为保持西段远古时代的自然风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开挖,避免切割山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线路走向多以长大隧道穿越山体为主,形成了铁路西段桥隧相连的局面。77条长达66公里的隧道总长占全线的32%。最高桥墩61.5米,最大桥跨80米,桥梁396座总长达81公里。建设了占该段线路总长32%的桥梁隧道,虽然大大增加了工程投资,但却有效地减少了工程开挖和填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铁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为了保护沿线的文物,投入421万元对沿线20余处文物进行了勘察,选线时避开了河北境内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国都遗址”文物保护区。在铁路经过的山西省五台县和定襄县,有丰富的滹沱河地下泉水群。朔黄铁路西段15次跨越滹沱河,基本完整地保护了该地区的地下泉水系。同时,为山西忻州的南庄引水工程和定襄县坪上水库工程的未来建设留足了高程。这些措施的实施,基本保持了铁路沿线的原有生态环境,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建设。

3)高铁的发展引人注目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等做出重要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加快建设高铁的同时,更加注重交通发展的总体规划,更加注重建设速度和实际效益,必须使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当然,我们的高铁建设必然存在问题。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必须及时解决。绝对不能因为建设高铁而对环境在成破坏。我们以京沪高铁为例来讲一讲高铁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首先,京沪高速铁路经过地区, 长江以北为华北大平原, 地形较为平坦, 多为耕地; 长江以南为宁镇丘陵区, 地形起伏, 无锡至上海间为长江下游水网化平原区。全线占用土地面积及挖填土石方总量很大。

本线占用土地85% 以上为耕地, 因此高速铁路的修建将破坏大量的植被, 加上沿线人烟稠密, 土地利用率高, 以及大量的挖填土石方工程, 对沿线的农业生态及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少的影响。宁镇丘陵地区开挖路垫产生大量的地形切割, 破坏地表植被, 使土地裸露, 降低抗蚀性, 易遭雨水冲刷而产生水土流失。

高速铁路除路基本体工程占用大量土地及开挖土石方工程造成生态环境及植被的破坏外, 另外施工过程中临时性的占地如施工便道、施工人员驻扎的营地、材料堆放场等都将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及施工机械辗压、运输车辆走行, 施工人员走动踩踏, 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和带来一定的破坏; 除此之外还有施工过程中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工程垃圾、生活污水)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扬尘, 也都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次,京沪高速铁路绝大部分与既有铁路平行, 且多利用原有车站作业, 为此高速铁路将穿越沿线各大城市的市区边缘或市郊结合部, 为此将有不少的路段以高架桥或高架路段通过, 这将给城市的景观及线路两则各类建筑物的采光、日照、通风等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增加, 住宅密集化, 日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