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3 疾病的分布2

合集下载

2017年汕尾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第三章试题(1)

2017年汕尾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第三章试题(1)

2017年汕尾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第三章试题(1)第三章疾病的分布【A型题】1.为了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应用A.遗传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描述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2.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A.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3.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称疾病变化为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4.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5.比较两个地区的流感流行程度时用A.罹患率B.标化发病率C.患病率D.发病率E.累积发病率6.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A.发病率相当稳定B.病程相当稳定C.患病率相当稳定D.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7.在流行病学较常用的发病统计指标有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率、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病死率C.罹患率、患病率、发病率、续发率D.发病率、患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E.发病率、患病率、相对危险度、超额死亡率8.计算某一时期内发病率时要考虑新发病例数和A.病例的地区分布、各地区暴露人口数B.暴露人口数的年龄、性别分布C.病例按时间分布、暴露人口数D.病例按性别年龄分布、暴露人口数E.发病时间、观察时间、暴露人口数9.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暴露人口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且必须是A.该疾病的接触者B.观察时期内、观察地区的人群C.观察地区的本地居民D.观察地区内的全部居民E.对该病无免疫力的人群10.某病的患病率与该病的发病率及病程有关,当后两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为A.发病率÷病程B.新发病人数×病程C.新发病人数÷病程D.发病率×病程E.新老病例总人数×病程。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集锦讲解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集锦讲解

流⾏病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集锦讲解流⾏病学名词解释集锦1.流⾏病学: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疾病的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群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

3.发病率:指⼀定时期内,特定⼈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定⼈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例。

5.死亡率:指某⼈群在⼀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数在该⼈群中所占的⽐例。

6.病死率:表⽰⼀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中因该病⽽死亡的⽐例。

7.散发:某病在某地区⼈群中呈历年的⼀般发病率⽔平,病例在⼈群中散在发⽣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明显联系。

8.流⾏: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平。

9.暴发:⼀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

10.地⽅性:由于⾃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传染病常在某⼀地区呈现发病率增⾼或只在该地区存在。

11.地⽅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或流⾏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经常发⽣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

12.长期趋势:在⼀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类⽣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然条件的变化⽽发⽣显著变化。

13.移民流⾏病学:通过⽐较移民⼈群、移居地当地⼈群和原居住地⼈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4.描述性研究:利⽤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群中的分布特点,为进⼀步开展分析流⾏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因素的线索。

15.现况调查: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群中⽤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流行病学的三个范畴

流行病学的三个范畴

流行病学的三个范畴
流行病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范畴:
1. 描述流行病现象和变化趋势:这个范畴主要关注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包括疾病的分布、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的测量和描述。

描绘疾病的时空分布,了解人群的易感性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并分析疾病的季节性、年度变动等变化趋势。

2. 探索疾病的原因和机制:这个范畴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包括寻找病因、发现风险因素、探索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研究人群的行为、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找出与疾病发生关联的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聚焦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这个范畴主要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制定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制订和实施疾病防控策略、提供预防指导等。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制定并推广适用的预防策略,包括疫苗接种、卫生教育、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监测和早期预警等,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这三个范畴的结合,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揭示疾病的原因和机制,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从而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流行病学考研精选30道问答题

流行病学考研精选30道问答题

流行病学考研精选 30 道问答题(均为历界真题)1、什么是疾病的分布?为什么说疾病的分布对探讨病因及制定防制对策与措施有重要意义?2、请写出计算续发率的公式,计算续发率时应注意什么?续发率分析在流行病学上有何意义?3、以高血压为例,试述什么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4、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和对照?5、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6、简述偏倚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7、配比方法在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应用有何不同。

8、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与其传播途径的特点9、某研究发现,乳腺癌病人中有 80%的结过婚。

该研究者据此认为,结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请问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10、调查研究时,如何控制/减少系统误差?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局限性12、举例说明流行病学因果关系推断的原则。

13、简述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14、请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异同。

15、评价筛检方法优劣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说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评价一项筛检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1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有何不同?17、简述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18、研究某降压药的降压效果,试验组口服此降压药,对照组不服用,已知年龄是混杂因素,请问该作何种设计?19、论述疾病监测与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的关系。

20、简述病因推断标准、研究设计与防治效应标准,两者间区别?21、某研究者认为糖摄入量过多与性功能低下有关,研究者选择了90名健康男性,按糖摄入量多少随机分为两组,随访 10 年后,进行两组性功能低下等结局调查,糖摄入量多者发生频率高于摄入量多者,得出结论糖摄入与性功能低下有关?(1)该研究类型?(2)结果是否可靠?有何偏倚?22、某肿瘤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环境中芳香族化合物暴露人群 DNA 有损伤,试用分子流行病进行研究?23、试述乙型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实习指导参考答案

流行病实习指导参考答案

实习一 疾病频率的测量【目的】 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疾病频率测量常用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时间】 3学时 【课题一】 问题1表1-1 三年中每年发病率、期间患病率及年初时点患病率 年份 发病率(%) 期间患病率(%) 每年年初时点患病率(%)1986 19871.22 0.831.20 0.801.00 1.20问题2 分子:患病率指新旧病例数,发病率指新发病例数;分母:患病率指平均人口数,发病率指暴露人口数。

发病率是反映某时期某病发生的概率,用于直接估计疾病危险性的指标,是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指标。

患病率是反映某时期某病的存在情况,反映某人群对某病的负担程度。

问题3 罹患率通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流行。

此病的病程较长,所以不适合用罹患率。

【课题二】问题1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1002/)100009000(200⨯+=2.11%问题2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1002/)100009000(35⨯+=0.37%问题3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20080035+×100%=3.5%问题4 1999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9000800×100%=8.89% 问题5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2/)100009000(200800++×100%=10.52%【课题三】 问题1 (1)1976年结核病的发病率=208500000350003600+×10万/10万=18.50/10万。

(2)1976年1月1日活动性结核病的时点患病率=日人口数月1145000,由于缺乏分母无法计算。

(3)1976年活动性结核病患病率=20850000035000360045000++×10万/10万 =40.10/10万。

(4)1976年结核病死亡率=2085000004500×10万/10万。

1976年结核病病死率=360045000350004500++×10万/10万。

152、172、17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152、172、17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九、传染
1.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1)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了解
熟练掌握
病流行病
2.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
(2)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本原理和方法,传染病
本原理和方法
(3)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
的流行病学分类,传染
类,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
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
其应用
(4)标准差的定义及其意
3.分布的类型(偏态分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布、正态分布)和特点
(5)标准差种类,计算公
及其应用
式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6)正态分布(标准正态
4.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
分布)的定义
掌握
熟练掌握
布)的定义,曲线下面积
(7)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
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5)流行病学的原理与应用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5.流行病学的特征
6.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二、疾病
1.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1)指标的定义及意义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的分布
指标的分类,定义,计
(2)流行强度的概念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算公式和应用及其条件
(3)疾病的三间分布及其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可信区间的应用
(5)t分布的概念,定义,
3.t分布的概念,定义,
曲线特点
掌握
熟练掌握

流行病学3:三间分布的论述

流行病学3:三间分布的论述

(四)疾病的地方性
• 1.统计地方性;
• 2.自然地方性; • • 3.自然疫源性
二.时间分布特征
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P18
周期性(cyclic change, periodicity)
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长期变异
定义: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 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 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原因:(1)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改变 (2)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变异 (3)诊断水平的提高 (4)登记报告制度的完善 (5)人口学特征的改变
美国1920-1980年白喉发病及死亡 长期变化趋势
• (三)疾病的地区聚集性
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 平时的情况称为聚集性。 • 研究疾病地区分布的聚集性对探讨病因 或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十分重要。
(四)疾病的地方性
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 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广义上看,由各种原因 所致的具有地区性发病特点的疾病均属地方病。
(四)种族和民族
例:黑人高血压性心脏病,白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种族之间疾病病种及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分 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与不同民族、种族的遗 传因素有关 (2)与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有关: (3) 与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 (4)与各民族所处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 社会条件的不同影响有关(5)与医疗卫生质量和水 平不同有关。在分析疾病患病的民族与种族差异 时,不能单纯地从一方面去找原因,应综合起来 去分析,特别是当种族差异同时伴有社会经济状 况差别时。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特征1、群体的特征2、对比的特征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特征4、社会心理的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incidenc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群众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罹患率attack rate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续发率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患病率prevalenc e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

K=100%、1000‰…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K,K=100%。

残疾率指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人中实际存在的残疾数。

残疾率=残疾人数/点查人数×K。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100%。

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开始随访的病例数×100%。

流行病学简答题

流行病学简答题

流行病学简答题1. 流行病学的用途(领域)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流行病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具体体现在疾病的三级预防思想及其实践中,并首先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中取得突破2)疾病的监测;疾病的检测是观测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很好的措施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这是为了达到预防疾控的目的而必须进行的工作4)疾病的自然史;该应用是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5)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涉及到预防疾病效果的最终判断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3.流行病学三个层次,三个阶段,三个基本方法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2.第二阶段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3.第三阶段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找出措施。

三个范畴: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4. 流行病学的特征:①群体特征;②对比的特征;③社会心理的特征;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⑤预防为主的特征;⑥发展的特征。

5.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和联系发病率(incidenc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以观察时间内的新发病例数作为发病率计算公式的分子。

分母是在观察期内有可能发生该观察疾病的人,对那些因已患病二在观察期内不可能在成为新发病例者不应作分母。

通过发病率比较,可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病因一宿,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止措施的效果患病率(现患率)(prevalence):是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计算患病率是以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和现患病例数之和为分子,愤怒为观察期内的调查人口数。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第三章 流行病学方法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流行病学方法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人群 时间 地区
观察法 实验法
数理法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谢谢观看
第三章
流行病学方法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目录重点内容 来自难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思维导图
第七章
一、重点内容
一、重点内容
流行病学概念 疾病的“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统计指标
第七章
二、疑难知识点
二、疑难知识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编制调查表 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七章
三、常考知识点
三、常考知识点
流行病学概念 疾病发生的条件与三级预防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及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社区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
第七章
四、思维导图
四、思维导图
流行病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中 的应用
概述
疾病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
常用统计指标
1.流行病学概念 2.疾病发生的条件 3.三级预防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存在传染源 传播机 制容易实现 稳固的 病后免疫 足够数量 的易感人群
影响周期性间隔时间的因素
易感者的数量 前一次流行后遗留下来的 易感者人数的
多少 新的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人群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
长期趋势
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
(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
公共卫生学院
美国1920-1980年
who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choolpublichealthpekinguniversity疾病的人群分布公共卫生学院婚姻与家庭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免疫水平的差异暴露在病原因子下的机会不同频率指标有效的预防接种可以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急性传染病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性别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的差异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如职业生活方式等不同鼻咽癌发病的性别差异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遗传公共卫生学院遗传因素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19902001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18americanindianalaskannative美洲土著人阿拉斯加原住居民141618pacificislanderblacknonhispanicwhitenonhispanic亚洲或太平洋岛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非西班牙裔白人1012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study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公共卫生学院从一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龄变化的趋势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一、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问题。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止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实际应用(一)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二)疾病的监测。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四)疾病的自然史。

(五)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三、流行病学特征(一)群体的特征。

(二)对比的特征。

(三)概率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四)社会心理的特征。

(五)预防的特征。

(六)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一)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暴露人口,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应用:1反应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描述疾病的分布3反应了病因因素的变化4 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论5疾病的监测资料6前瞻性的研究(二)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

单位是日、周、旬、月(三)续发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千古奇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左右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 (第一例除去)应用:是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一)患病率也称现换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能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升高:1病程延长2为主语者的寿命延长3发病率增高4病例迁入5健康者迁出6易感者迁入7诊断水平提高8报告率调高降低:1病程缩短2病死率高3发病率下降4健康者迁入5病例迁出6治愈率提高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发病率和病程,其变化可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答案在最后)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流行病研究方法E. 以上均是3.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5.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7.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8.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9.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10.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 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 该病患病率减少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时点患病率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5.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6.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9.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0.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A2型题】12. 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3.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郑州大学流行病学习题集与答案

郑州大学流行病学习题集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2.descriptive study3.theoretical epidemiology4.exposure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A.观察法 B.建立数学模型 C.临床试验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是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A.预防医学 B.基础医学 C.临床医学D.生物医学 E.医学统计学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研究疾病的病因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E.以上均对8.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A.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B.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E.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9.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10.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防制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包括11.新的疫苗或预防药物在推广应用前必须做A.通过毒理学鉴定证明其对人体无害B.通过现场试验考核其实际预防效果C.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效果D.证明其无严重副作用E.经实验室检验无有害的附加剂12.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包括13.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A.分析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 E.临床研究14.通过现况调查与随后的定期随访,对早期糖尿病或无症状的葡萄糖耐受试验阳性者观察其经过若干年后的结局和转归。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习题练习(1)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习题练习(1)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的分布【目的】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掌握疾病按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方法。

【时间】3学时【内容】一、频率指标计算流行病学研究中疾病频率测量常用的指标有发病率(incidence rate)[包括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e, CI)和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ID)]、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et)、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SAR)、引入率(introducing rate)、死亡率(mortality rate, death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等。

请复习上述指标的概念。

【课题一】某地1995年年初人口为2528人,1995~1998年某病三年间发病情况见图1-1,期间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图1-1 1995~1998年某病发生情况问题:请计算1995年1月1日、1996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的患病率,三年平均的年患病率。

【课题二】199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人,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

问题:1.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3.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 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5.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

二、疾病三间分布(一)疾病的时间分布【课题三】 1. 意大利(在北半球)和阿根廷(在南半球)脊髓灰质炎的季节分布如图1-2。

《实习2疾病的分布》课件

《实习2疾病的分布》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传染
病威胁。
技术交流
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分享防控经验和研究成
果。
联合研究
联合开展针对重大传染 性疾病的研究,提高防
控水平。
05
未来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01
02
03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分析疾病数据 ,提高疾病诊断和预测的 准确性。
基因编辑
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探索基因疗法在治疗遗传 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 疾病基因组学数据,揭示 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
疫苗研发
新型疫苗
研究开发针对新型病原体 的疫苗,提高疫苗的免疫 效果和保护率。
联合疫苗
研究开发多联多价疫苗, 减少接种次数,提高接种 覆盖率。
疫苗安全性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在空气中悬浮,通过呼吸道进入易感 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 、百日咳等。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个人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 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对于感染者 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进入易感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消化道传 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03
疾病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等直接接触方式, 从一个感染个体传播到另一个易感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 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以及皮肤感染 性疾病,如脓疱疮、皮肤结核等。
为了预防直接接触传播,个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同时对感染者采取适当的隔离 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用于发病率或死亡率有明显长期变化趋势的疾病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横断面分析
不同出生队列的人在同一年龄
同一出生队列
Doege关于美国结核病死亡率的横断面分析
Doege关于美国结核病死亡率的横断面分析
横断面分析的缺点
由于一个断面上不同年龄的人群是由不同(出生)队列 人口构成的,而不同的(出生)队列的暴露经历可能会 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较大时,横断面分析所显 示的结果会弯曲疾病与年龄之间的真实联系。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某人群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
患病率(%)
100
80


60
40
2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年龄(岁)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
(Schottenfeld 1982)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几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的发病曲线
基础免疫:按免疫程
序在幼儿不少于8月龄
中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已控制了大流行。
至1岁内完成第一针次; 疫苗接种改变了麻疹以往冬春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
疾病,发病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个月以内的
加强免疫:常规在4~ 6岁时加强免疫1针次。
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疫苗接种年龄有关。
疾病的分布形式(三间分布)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人群分布
(一)年龄 (二)性别 (三)职业 (四)种族/民族 (五)宗教 (六)婚姻与家庭 (七)流动人口 ……
通过比较某一种疾病在 某种人群属性的不同层 次或类别上的分布的差 异,可以了解疾病在人 群中发生与流行的规律, 并为病因学研究提供重 要的参考依据。
连志浩主编, 流行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Epidemi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health-related states or events in specified popula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tudy to control of health problems.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一)年龄 年龄与疾病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
大多数疾病的发病频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 著变化。
有些疾病几乎特异地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年龄组。 例如:儿童意外伤害
一般地,慢性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例如: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
一般地,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减少 趋势。 例如:婴幼儿容易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有 助于 为 不明 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例如SARS
(Mausner 1985)
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
为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有助于确定重点保护人群或发现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分析分布的变化及其原因,可以为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 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在传染防制工作中,可以通过观察人群的不同年龄组的 免疫状况,确定预防对象和进行预防接种的时机。
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 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典型麻疹可 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其临床过程可分以 下三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易感人群中有超过90%的二代感染率,
麻疹常规免疫程序: 麻疹在出疹前后4天均有传染性,从前驱症状至出疹的最初3~4 天传染性最强。
例如:普遍接种麻疹疫苗前主要发生在幼儿与学龄儿童,在扩大 免 疫规划后,多见于大龄儿童、少年及20岁以上的成年人,同时 小 于 6个月的婴儿中发病也有增加。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小知识
麻疹(measles, rubeola, 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无动物宿主,病 原携带者极为罕见,麻疹病人痊愈后一般可获终生免疫。
Last, J.M. A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的人群现象(人群中的疾病图谱)
三间分布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一)年龄
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1. 不同年龄组暴露在病原因子下的机会不同
例如:婴幼儿与学龄儿童的溺水(儿童意外伤害)
2. 免疫水平的差异
例如:新生儿从母体获得IgG抗体而在出生后6个月内获得被动免疫,很 少发生麻疹、白喉、猩红热等。
3. 预防接种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
时间 (when) 地区 (where) 人群 (who)
流行病学研究是从疾 病的分布入手的,了 解疾病的分布是流行 病学研究的起点。
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致病因子(病因) 变异。例如:甲型H1N1流感
(2)自然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 肿瘤 地方病 自然灾害 传染病
(3)社会因素
不利方面:战争、贫穷、流动人口…… 有利方面:社会公共卫生资源……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一)年龄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横断面分析 (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从一个或不同时间断面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或死亡情况随年龄的变 化趋势。
多用于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明显长期变化趋势的疾病
年龄期间队列分析(age period cohort analysis) 或:出生队列分析 (birth cohort analysis) 同一时代出生的一批人在不同时代发病与死亡的情况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可以将年龄、所处时代及队列暴露经历三者对疾病分布的影响区分开来, 从而可以确定疾病或死亡与年龄的真实联系。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病学
(第二讲)
陶秋山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014.02.25
一.概述 二.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三.疾病流行的强度 四.疾病分布的形式 五.总结
1. “三间”分布: ① 人群分布 ② 时间分布 ③ 地区分布
2. 移民流行病学
什么是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