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方鉴赏

合集下载

中药处方的解读

中药处方的解读

中药处方的解读(一)处方的组成意义中药处方是在运用单味药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两味以上药物相互配伍组合而成的。

处方不是药物的任意堆砌,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结构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学知识的积累,治疗经验的总结,人们逐渐懂得了两味药或多味药配合成处方的优势,并研究出了一套优化组合药物的处方方法,这是药物治疗的重大发展与提高。

临床处方多为中医师为患者“量体裁衣”的复方,其处方组成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疗效数味药有选择的配伍组方,可以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提高原有的疗效。

这种药物疗效的增进,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仅是单纯在有效价的量上的积累,另一种则由于协同作用而大大地超过单味药的量与质的总和。

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

余在临床需要凉血止血,治疗便血、痔血和脓血便时,常将地榆炭与槐花同用;在治疗气虚病症时,常将炙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同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疗效。

2.减低烈性和毒性大多数中药是可以安全服用的,但部分中药有一定的毒性,单味大剂量运用时尤为明显,余在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风寒痹痛喜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加减,经验方中川乌、草乌、细辛具有麻醉止痛作用,虽经炮制后毒性有所减少,但仍有小毒,而且有性热燥烈、伤阴动火之弊病,余与当归、白芍、白芷、生甘草等药配伍运用后,既不影响蠲痹止痛之功效,又防止了小毒和偏性伤人。

此经验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总结成论文,发表在《云南中医杂志》上。

3.减少弊病和不良反应部分中药服用后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产生一些弊病,处方时可通过合理的配伍得到纠正,如滋阴补血时,余喜用大剂量的熟地黄,效果颇佳,但熟地黄味甘质腻,单味运用有碍胃助湿之弊,对“虚不受补”者更是如此。

余在处方时,必定要配以砂仁、陈皮之类健脾益胃药物,发现不仅增加了熟地黄的功效,又可避免其弊病和不良反应。

4.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单味药虽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但难以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病情变化。

如何辨别中药材品质?老中医都会的中药炮制及鉴别法(附歌诀)

如何辨别中药材品质?老中医都会的中药炮制及鉴别法(附歌诀)

如何辨别中药材品质?老中医都会的中药炮制及鉴别法(附歌诀)常用的药材品质辨别法一、眼看主要观察药材的外形、色泽、表面粗细、断面的纹理等方面。

每一种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如川芎的根茎为不整齐的结节状团块,何首乌横断面由三生维管束形成的“云锦花纹”;通过对药材表面颜色的观察,可以分辨出药材的产地和质量的好坏,如内蒙甘草,表面棕红色质优。

断面的结构、颜色与药材的特性直接有关,如大黄断面的“高粱渣”、“锦纹”。

二、手摸主要体验药材质地轻重、坚实、松软、老嫩、滑涩等,如绵的质轻泡绵软,粉的质稍坚脆,有弹性。

三、鼻嗅、口尝主要体会药材的气味,如讯麝香气香窜而持久;当归、独活外形相似,但当归味甜而微苦,独活微苦而麻辣。

四、其他方法另外,传统鉴别还用了一些简单的理化方法,如西红花浸水以后呈一条黄色直线下沉,并由底部慢慢扩散,使水杂成黄色,伪品水溶液为红色;又如面草霜撒于水上,则浮于水面,经久不沉,水不变色,如有下沉,则说明掺有杂质,而伪品很快下沉,水变褐色。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任何用药都存在风险与效益评估的博弈,中药也不例外。

历经数千年发展,中医药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

对于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问题,很多典籍都有专门论述。

历代医家遣方用药,除了有严谨的配伍思想以及“中病即止”等诊疗思维指导,更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药炮制减毒方法。

中药炮制1、中药炮制的作用中药炮制工艺繁多,现在一般分为净制、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制法等类。

不同的炮制工艺对药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净制使药物纯净、剂量准确;修制是对药物进行形态加工,使之美观、易于辨认、方便调配和制剂。

其它各类制法工艺复杂多变,对药物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

简单说来;炒黄降低苦寒之性、缓和药性或减轻不良气味;炒焦有增强健脾消食或减轻药物的燥性;炒炭能增强止血效果;麦麸炒抑制酷性;土炒能增强补脾胃作用;砂炒能使药物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便于粉碎和制剂;酒制升提或增强通经络祛风湿作用;姜制发散、增强温胃止呕作用;盐制入肾软坚;醋制注肝而住痛、蜜炙甘缓益元、润肺止咳;甘草水制解毒和中;黑豆汁制滋肾等等。

中药方剂-方解

中药方剂-方解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瀛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正文】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禁忌: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方解:
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六味地黄丸:组方: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六味地黄汤源自宋代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此方的分析,体现在补与泻之间。
很多人对补中有泻的理解有些困难,我常给病人讲,如果你向一个水缸里装清水,要想所装的水很干净,你首先得将水缸里的污水倒出来,你才能装得进去干净的水,旧的、浊的不去,新的是无法装进去的,就算装进去了,也已经变了!

中草药之四维

中草药之四维

中草药之四维熟地功劳大熟地性甘,微温,入肝肾二经,滋阴补血。

万物法于阴阳,药亦分阴阳,熟地正阴分之药也。

大补肾水之药,合用者不甚多。

祖曰:肾阴不能骤生。

补阴不可求速效,且阴药须大剂重剂投之。

而熟地正合也。

或曰:熟地腻滞,重投则腹泻,不可重用。

信乎?曰:有之。

其因有二也。

一曰制不得法也。

熟地未制为生,性甘苦,凉。

虽可说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但其性寒,脾胃冷者确不适宜也。

祖尝告曰:古法制熟地九蒸九晒,方显其滋阴强肾水之性。

然观市面上之熟地,多一蒸一晒就上市。

世人急功近利也。

一蒸一晒若何?半生半熟也。

生地寒之性未能全制之,试问大剂用之何能不腹泻乎?一曰配伍不当也。

祖曰:熟地滋阴补肾水之药,须配山萸肉也。

熟地带腻滞,配山萸肉则力更专,生肾水更快。

或问曰:其配量若何?曰:熟地二,山萸肉用一可矣!或问熟地何者为良?有辨法乎?曰:六字尽矣,即“黑而亮,触即沾” 也。

何解?熟地质黑,但乌亮有光泽者为上品。

轻触之,易沾上药者(润泽)为上品。

凡多蒸晒者,俱具此也。

上似离题,然则熟地何功劳大也?此须从肾说起也。

肾中水火既济,一阳寄于二阴之中。

尝谓人病多犯色欲及气郁也。

犯色者气血大动,水尽耗,久则干涸,火不安于肾宫矣。

再久则火亦消亡。

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今水火大亏,何能生生不息于无形哉?然肾中之火,须于水中补之,水足而火自生。

肾水初亏,肾火须于补水中引之归元(参附少用,肉桂可矣);肾水大亏致肾火微弱者,必久病之症,须于大补肾水中生火也(参附重用)。

然补水则须臾不离也。

补肾水,舍熟地又何能乎?是故熟地功劳大也。

药中之良将大黄1.论大黄泄热通便活血之功① 寇宗爽:“大黄损益,前书已具。

仲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

或曰,心气既不足矣,而不用补心汤,更用泻心汤,何也?答曰,若心气独不足,则不当须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客之,故吐衄。

以苦泄其热,就以苦补其心,盖两全之。

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量虚实用药。

中医特效处方

中医特效处方

特效处方、偏方甲状腺肿瘤:夏枯草六两加水熬成药汤九碗(三天的药量),喝之前加适量红糖(这是重点中的重点,红糖是此配方的药引,没有加红糖喝了不起作用),一般一个星期见效。

另外告诉大家:桔子和萝卜同食,很容易得甲状腺肿瘤!!!祛除黄褐斑的方子,药只有四味,并且喝起来也不苦。

它的组成是:山药3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在药物加600毫升水熬好,早晚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风湿骨伤科特效药:乌梢蛇.全蝎.木瓜.葛根.白芷.枸杞子.肉桂.丁香。

研粉装入0号胶囊,一次三粒,一天三次。

可以治疗关节炎.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等骨伤科疾病。

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习惯性感冒,体虚感冒:党参15克,苏叶10克,开水冲泡,不拘时饮用。

血瘀治疗月经过期不来特效: 山楂50g,水煎冲红塘25g老中医治疗阑尾炎的简便方: 金银花100克、生地100克、紫花地丁100克。

治阑尾炎。

神效!此方煎水一日服完,连服三剂。

金银花现在太贵可以用藤100再加红藤30,败酱草30效果更好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特效: 蜜炙款冬花10克,冲泡开水后加适量冰糖,当茶饮,每日1剂。

糖尿病特效方症状:渴而饮水不止,久病服药不效者。

药方:白芍、淮山、甘草各等份研末,每用一钱,开水送服,每天早、午、晚饭前各服一次,连续服用7日可愈。

有人患糖尿病数载,服此方已断根。

(此方是本人昨日刚从某流通处所请到的,未曾使用过,希望在确定使用前最好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中医师)武某某,男,20岁,学生。

1983年3月因手挤面部痤疮,感染化脓,治愈后留一瘢痕。

1983年8月,求诊,经用山楂粉调黄酒外敷,半月后瘢痕消失,患外皮肤光润如常。

仉雁子,33岁,患面部雀斑十余年.用生姜酊(鲜姜50克,去掉杂质洗净,待凉干后装入瓶中,然后加入白酒或50%酒精500毫升,加盖密封浸泡十五天即可)外擦治疗半个月,面部色素逐渐变浅。

继续治疗半个月后雀斑完全消退,无其它痕迹。

二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必效方

必效方

【必效方】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

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

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

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

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

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2、主治阴囊潮湿:生牡蛎30克枯矾60克黄丹30克研粉外用。

将阴囊温水洗净,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到我拿出一张药方,说吃了十几付了,治疗阴囊潮湿效果一点不明显,没啥作用,阴囊还是水渍渍,很是懊恼不爽,并说此是省上某名老中医的方子,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看了方子说这是二妙散加减,方子用得不错。

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我有一方保你药到病除,随后写下上方并帮其加工好,交待清楚便用方法。

该工看如此简单之方而且价格不到2元,很不在意。

曰:这能治病?我说试试看嘛!又不费事,常言:单方气死名医。

一句戏言,三天后该工找到我,一进门就冲我一说你真神了!你那药真管用,两次后阴囊潮湿就干了。

中药经验方

中药经验方

第十九节四肢风湿痛处方1【组成】马钱子麻黄等量【用法】同煮4~6小时,弃麻黄,取马钱子去皮、芯,麻油炸至黄而不焦,表面起泡即取出,擦去表面油,研末,装胶囊,每晚临睡前服1次,每次0.3g,黄酒一匙或温开水送服,每3天加1次量,每次递增0.3g,以出现轻微头晕和偶然抽搐为度,每次最多0.9~1.2g,不能过量,也不宜白天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

【主治】风寒、风湿痹证。

【方源】上海市中医院方处方2【组成】钻地风30g 防风当归各12g 熟地薏苡仁鸡血藤各15g 桂枝全蝎各9g 制乳没生甘草各6g【用法】每日早晚各1剂水煎服。

【功效】通阳散痹。

【主治】风寒、风湿痹阻证。

【方源】时珍国药研究,1992; (2) :86处方3【组成】青风藤海风藤穿山甲追地风五加皮各30g【用法】加入白酒500ml,共装罐内,隔水煮1小时,去药留酒,早晚各服30~50ml。

【功效】通络除痹。

【主治】风寒痹阻。

【方源】《痹病论治学》处方4【组成】人参3g 白术6g 黄芪10g 当归6g 桂枝5g 炙甘草3g 煨姜3g 大枣2枚【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营卫。

【主治】痹证属营卫不和者。

【方源】《临证指南医案》处方5【组成】薏苡仁0.2升薄荷1握荆芥1握葱白1握豆豉0.1升【用法】先以水3大碗,煎薄荷等,取汁一盏,入薏苡仁,煮作粥。

随量饮用。

【功效】疏风祛湿。

【主治】风湿痹阻。

【方源】《神巧万全书》处方6【组成】白桑椹500g 白酒1000ml【用法】将桑椹浸酒1周,滤渣饮酒。

每日早晚各饮15ml。

【功效】通阳利湿。

【主治】风湿及风寒痹阻证。

【方源】《痹病论治学》处方7【组成】羊肉100g 大葱30g 生姜15g 大枣5枚白醋30g【用法】加水适量,做汤1碗,日食1次。

【功效】调和营卫。

【主治】营卫不和之痹阻证。

【方源】《痹病论治学》处方8【组成】枸杞叶500g 羊肾2对羊肉250g 葱1茎粳米50g 五味子佐料适量【用法】先煮前3味,并入佐料,汤成,下米熬成粥。

医神方集

医神方集

自动发热中药配方白芥子50胡椒30透骨草20干姜10冰片8樟脑8辣椒8效果辣辣的,有种燃烧的感觉。

手足口病立效口蹄疫。

旧时中医俗称“辟癀”,人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而罹患口蹄疫。

感染表现包括不舒服,发烧,呕吐,口腔组织发生红色溃疡腐烂(表面腐蚀性水疱),偶有皮肤小水疱。

成人感染一般都可自愈。

该病主要危害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感染了手足口病若治疗不极时,往往会危极生命。

中医早期治疗本病,有立竿见影之良效。

现介绍给大家一方,可随时自我防治与治疗。

蒲黄30克、黄芩30克、金莲花50克、绿萼梅30克、石菖蒲40克、鸟不踏20克、杠板归30克、龙胆草20克、千里光30克、蚤休60克、贯众20克上药可加工成粉状布包着,煮水泡澡。

也可口含潄清疮。

一般连用几日多能根治。

(幼儿手足口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在38℃左右,有些患儿可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膝盖、臀部和肛周等处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近视眼方近视属中医“能近怯远症”范畴。

多由年少用眼不卫生,竭视劳倦,导致神光不足,戓禀赋不足所致。

或因肝肾两虚,目失濡养,以致神光衰微,光华不能远及。

同时也会因饮食不节,好食辛辣油腻,尽而肝火过旺也会加速眼浊戓近视加重。

古人也云:“肝开窍于目,养肝则目明”。

家传医方久用清肝明目,能治愈近视。

也可防止青少年近视眼远志15克、蔓荆子12克、菟丝子20克、天精芽25克、石菖蒲8克、珍珠12克、参花10克、田七花10克、楮实子20克、雪菊8克、枫枓20克、蛇胆(阴干)2枚上方可加工成丸,利于久服。

运眼治疗法即使是800度的近视眼,也可以根治,直至摘下你的眼镜。

中医药处方大全

中医药处方大全

中医药处方大全中医药处方大全一上散【来源】兰室秘藏,李杲, 1251前【处方】雄黄(通明,手呵破者)黑狗肾蛇床子(炒)熟硫黄各15克寒水石18克斑蝥13个(去翅、足、毛,研碎)【主治】疥癣一丸春【来源】丹台玉案,孙文胤, 1636【处方】天麻僵蚕天花粉各10克全蝎甘草各6克象皮光乌各9克礞石朱砂狗宝各3克牛黄1.5克麝香1克【用法】上为末,元米饭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

每服1丸,临卧时用酒浆化下【主治】痘疹顶陷不贯者。

一甲煎【来源】温病条辨,吴鞠通, 1798【处方】生牡蛎60克(研细)【用法】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主治】温病下后伤阴,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

一甲煎【方论】温病用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甚,是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

方中牡蛎,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有三用,对本证极为适宜。

一扫光【来源】万病回春,龚廷贤, 1587【处方】细茶9克(口嚼烂)水银(入茶内研)3克牙皂花椒各6克【用法】上为细末。

香油调搽。

【主治】小儿头上肥疮。

一字散【来源】杨氏家藏方,杨炎, 1178【处方】乳香(别研)延胡索盆消(别研)各3克川芎6克雄黄9克(别研)【用法】上药为末。

每用少许,左侧头痛搐左鼻,右侧头痛搐右鼻。

【主治】偏头风,疼不可忍者。

一字散【来源】杨氏家藏方,杨炎, 1178【处方】雄黄0.3克(别研)蝎梢7枚猪牙皂角7锭白矾(生研)3克芦荟3克【用法】上药为细末。

每用0.3 ̄0.6克,吹入鼻中,即时吐出顽涎,立愈。

【主治】喉痹气塞不通。

一阴煎【来源】景岳全书,张介宾, 1624【处方】生地黄芍药麦门冬丹参各6克熟地9克牛膝5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养阴清热。

【主治】阴虚发热,吐血、衄血;或疟疾、伤寒屡汗之后,取汗既多,阴亏津伤,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脉虚者。

【加减】火盛躁烦者,加龟版胶9克;烦躁多汗不寐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吐血衄血者,加茜草炭、山萸肉。

中药处方分析

中药处方分析
中药处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饮食禁忌、不良反应等。同时,医生还需要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加减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病情需要 在注意事项方面,患者需要注意遵医嘱用药,避免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患 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禁忌等问题,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 挥 在加减变化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药物加减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病情需 要。例如,在治疗感冒时,如果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医生可能会在原处方中加入止咳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则可能会加入消食导滞的药物 总之,中药处方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处方的疾病与症状、药物选择与配伍、 剂量与用法、方剂分类与特点以及注意事项与加减变化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中药处方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中医知识提高临床 诊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中药处方的药物选择和配伍是关键环节。医生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轻重、患者体质 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还需要根据药物的药性、药效、剂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 配伍 在药物选择方面,需要考虑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方面。例如,针对热性疾病,医生 可能会选择具有清热泻火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针对寒性疾病,则会选择具有温中散 寒的药物,如干姜、附子等 在药物配伍方面,医生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效的协同作用。例如,在桂枝汤中, 桂枝和白芍可以调和营卫、舒缓筋脉,与生姜、大枣等配伍可以治疗感冒与用法
中药处方的剂量和用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药物的剂量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 强度,而用法则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中药处方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来决定的。医生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药物的剂量。同时,还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来选择合 适的用药方式,如口服、外用等 例如,在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该药需要口服,并在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记住就能得分的中药鉴定学!

记住就能得分的中药鉴定学!

记住就能得分的中药鉴定学!1产地浙江: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威灵仙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江苏:茅苍术薄荷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重庆:黄连(味)青蒿丹皮枳(壳)实补骨脂使君子巴豆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甘肃:当归大黄山西:党参海南:槟榔新疆:阿魏软紫草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宁夏:枸杞子湖南:朱砂湖北:石膏广西:蛤蚧钩藤肉桂金钱白花蛇广东: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鸡血藤穿心莲山东:阿胶金银花全蝎沙参河南:菊花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红花四大怀药:菊花牛膝地黄山药浙八味: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四大西北药:当归、大黄、党参、甘草关东三宝:人参、鹿茸、细辛好2单子叶植物药用部位块茎—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鳞茎—百合川贝浙贝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以子命名果实入药五味子、蛇床子、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牛蒡子、金樱子、巴豆、补骨脂、苍耳子、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以仁命名种子入药苦杏仁、酸枣仁、郁李仁、桃仁、薏苡仁、砂仁(果实)、火麻仁、柏子仁3采收与加工发汗的:茯苓、丹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等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须蒸煮:地黄、太子参、附片、白芍、元胡、红参、黄精、玉竹、姜黄、郁金、莪术、知母、射干、天麻、白芨、天门冬、五倍子、桑螵蛸、黄芩、石斛、厚朴、木瓜、百部、北沙参、杭菊、栀子、青翘、槟榔、全虫、鹿茸等须阴干:肉桂、厚朴、辛夷、亳菊、细辛、茯苓、全蝎、番泻叶、牛黄、鹿茸、麝香、熊胆等4经验鉴别术语银柴胡:珍珠盘-根头部疣状突起的茎残迹;砂眼-凹陷的须根痕点白芷:疙瘩丁-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槟榔:大理石样纹理防风:凤眼圈-皮部棕色,木质部淡黄色;菊花心;蚯蚓头松贝:怀中抱月炉贝:虎皮斑天麻:鹦哥嘴;红小瓣;凹肚脐黄连:过桥防己、川木通:车轮纹党参:狮子盘头桔梗、黄芪、党参:菊花心;金井玉栏云木香:菱形网纹川木香:丝瓜络状纹理。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

《中药学》第六章祛风湿药!防己寻骨风木瓜虎杖五加皮徐长卿

《中药学》第六章祛风湿药!防己寻骨风木瓜虎杖五加皮徐长卿

《中药学》第六章祛风湿药!防己寻骨风木瓜虎杖五加皮徐长卿第六章祛风湿药凡功能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留着于经络、筋骨之间,可以出现肢体筋骨酸楚疼痛、关节伸展不利,日久不治往往损及肝肾而腰膝酸痛、下肢痿弱。

凡患风湿痹痛者,必须选用祛风湿药进行治疗。

祛风湿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肢节不利,酸楚麻木以及腰膝痿弱等症,有的偏于祛除风湿,有的偏于通利经络,有的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可跟据病情适当选用。

祛风湿药味多辛苦,性寒温不一,主要归于肝肾二经。

祛风湿药应用注意事项一、祛风湿药有偏于祛风,有偏于散寒,有偏于胜湿,有偏于补肝肾强筋骨,需根据病情选用。

二、对于风寒湿邪偏胜之症,应适当配合其它药物,如风胜者,可选解表药中具祛风作用者;寒胜者可选配祛寒药;湿胜者可选配利水胜湿药。

三、由于风湿痹痛,每多夹有热邪、痰湿、瘀滞以及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故往往又需分别与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化痰药以及补益药配伍同用。

四、风湿痹痛有偏于甚身半以上者,有偏于身半以下者,可选用相适应的药物。

五、祛风湿药易于伤耗阴血,故阴血不足者需慎用。

独活【药用】伞形科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a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微苦。

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祛除风湿,散寒解表。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独活辛散苦燥,微温能通,功能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

2.用于风寒表症,兼有湿邪者。

独活能发散风寒湿邪而解表,但辛散之力较缓,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处方用名】独活、川独活(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独活辛散苦燥而温,功能祛风散寒而除湿,入肝肾二经,善治腰膝以下之痹痛,又能祛风寒而解表,可用于兼有湿邪之表证。

中药处方内容分析

中药处方内容分析
• (功用)活血通络,行气发乳。产后乳腺 不通而乳汁不足者服之有效。
• (制法)将药久煎2次,去渣取汁。阿胶另 行溶化。

• 4.开口连(又称钩藤茶、毛伢子茶)
• (组成)黄连0.6g、麸炒枳壳1g、连翘 1g、钩藤1g、蝉蜕1g、荆芥1g、熟大黄 1g、薄荷0.6g、甘草0.6g、荷叶蒂3个、 灯心3根。
• 2.生化汤 • (组成)当归25g、川芎6g、炙甘草3g、
炮姜3g、桃仁5g • (功用)产后祛瘀。治产后恶露不净,腹
中血块胀痛。
• (注)本方亦有加益母草者,取其加强子 宫收缩、排除瘀阻的效果。

• 3.发乳方
• (组成)黄芪、党参、当归、川芎、通草、 炮甲、漏芦、王不留行、阿胶、猪蹄等, 酌情用量。
中药处方内容分析
• (主治)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舌 质淡,苔薄,脉虚软无力。脾胃虚弱,运 化乏力。
• (功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 (处方)人参10g 茯苓15g 焦白术30g 甘草6g 清半夏6g 焦术30g 陈皮15g
• (分析)这张处方的错误是:①人参没有 在脚注上写明单包另煎;②药味重复,它 既用了焦白术又写了焦术③根据该方的功 能,方中应用法半夏调和脾胃为好。
• (功用)治腠理不固之阴虚盗汗。
• 7.消食导滞方(即焦三仙)
• (组成)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焦山 楂15g。
• (功用)消食导滞。治消化不良、脾虚腹 泻。
• 8.风热喉痛药
• (组成)玄参l0g、麦冬l0g、桔梗10g、 甘草3g、白牛膝l0g、射干l0g、板蓝根l0g、 山豆根l0g、马勃6g、金银花l0g。
• 12.抱耳风(腮腺炎)药
• (组成)板蓝根20g、甘草6g煎服。鹿角磨 醋涂患处(干后又擦,反复多次)。

一药成方,精选65个,可收藏

一药成方,精选65个,可收藏

一药成方,精选65个,可收藏良方导读:中药成份复杂,有些一味药就是一张方,加上合理炮制,功效斐然。

下面这些就是代表。

果断收藏。

以下筛选65个单方,特征为:1)临床疗效确实,无明显毒副作用;2)以传统经验为主,兼科研成果;3)内服为主,兼及外用。

1.独参汤(《医方考》)根据患者素质,偏热者用西洋参或生晒参,偏寒者用别直参或大力参、红参。

以较大剂量(10~15克),水煎浓汁,顿服或分服。

有益气固脱之功,主治大出血或创伤后的虚脱,重危病人,元气虚弱之面色苍白,神倦乏力,肢冷腹泻,汗多气喘,或血崩不止,脉微细者。

近代许多制剂,系从独参汤剂型改革而成,例如人参酒、人参精、人参口服液。

参主含皂苷,已知有20多种,对人体的多方面机能(尤其是神经、体液、免疫、代谢等)及体力(包括肌力、组织修复力等)有增强与调节的功效。

2.天然白虎汤(《温热经纬》)大西瓜1个,剖成两半,加入白糖或蜂蜜混合成西瓜汁,频频服下,功能清暑益气,主治夏日身热口渴,汗多气粗者。

3.茅根汤(《类证活人书》)原方系用茅花,功能止血,后世多改用茅根。

茅根性甘寒,既可清热又可止血,故对血热妄行之衄血、咯血、吐血、血尿等均可应用。

茅根又可利尿消肿,对于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发热、血尿等皆有疗效,故十分常用。

每用15~30克,鲜品加倍。

茅根煎汤,鲜品最佳4.甘草汤(《伤寒论》)生甘草10克左右水煎服。

甘草性平而味甘,仲景用之治少阴病初起无他症之咽痛。

近代多用散剂,每服2克,日2次,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浸冷水外敷治扭挫伤。

5.大补丸(《丹溪心法》)黄柏100克,细研为粉末,水泛为丸。

每次服2克,日2次。

本品苦寒,既清湿热,又泻相火,还能坚阴,故朱丹溪单味用治湿热下注,阴虚火旺之痿蹙重证。

其称大补者,为坚阴也。

朱氏善滋阴,于此可见其变法。

6.参芦饮(《丹溪心法》)人参芦3~6克,研粉,水调服,或加竹沥10~20毫升和服。

主治虚弱之人,痰涎壅盛,胸膈满闷,泛泛欲吐者。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总共203味中药一、根及根茎类双子叶和单子叶双子叶:有栓皮,形成层,木部射线明显单子叶:有内皮层,维管束散在,无射线单子叶根:有髓部单子叶根茎:无髓部双子叶根:无髓部双子叶根茎:有髓部记忆:单跟随块根入药:太子参,麦冬,何首乌,草乌,百部,天冬,地黄,郁金记忆:太子花百黄金吃二乌冬块茎入药: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

金毛狗脊:蚌壳蕨科特征: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细辛:马兜铃科大黄:蓼科特征: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嚼之黏牙,有砂粒感虎杖:蓼科特征:皮部和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何首乌:蓼科,块根入药特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性维管束,形成云锦花纹;怀牛膝:苋科,主产河南特征:外周散有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苋科,主产四川。

特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

商陆:商陆科特征: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入药威灵仙:毛茛科川乌:毛茛科草乌:毛茛科,块根入药特征:钉角附子:毛茛科常有加工品: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白芍:毛茛科,主产浙江特征: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射线放射状,不易折断赤芍:毛茛科,多野生特征: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易折断黄连:毛茛科特征:鸡爪状,有过桥鸡爪状——味连(鸡爪味道好)过桥长——雅连(长的看起来优雅)过桥短——云连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升麻:毛茛科防己:防己科特征:断面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延胡索:罂粟科,块茎入药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同一来源植物)特征:根头略膨大,味微甜后苦涩,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中药解析(中药方解析资料)

中药解析(中药方解析资料)

中药解析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自汗:黄芪30 白术10 防风5 荞麦24贫血:黄芪30 当归6 羊肉30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灸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风湿性关节炎:独活10 穿山龙24 鸡血藤24 川牛膝10 山鸡椒根15皮肤湿疹:独活24 忍冬藤30 徐长卿15 稀签草30 水煎洗患处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止痉。

风湿头痛:防风10 生薏苡仁15 佩兰叶10 石菖蒲9 川芎9 白芷9湿疹瘙痒:防风30 苍耳子30 蛇床子30 鬼针草30 水煎洗患处风湿关节炎:防风10 千年健15 威灵草9 穿山龙24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主治: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白芍18 绵茵陈30 积雪草30头痛,头晕:白芍15 菊花10 石决明30羌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风湿性关节炎:羌活10 徐长卿9 狗脊10 川牛膝10 防风9 桂枝6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泻泄,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泽泻:利尿,清热。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脾虚腹泻:白术10 党参10 茯苓10 山鸡椒果实6黄连:清热燥湿,泻水解毒。

主治: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浓。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风湿性关节炎:桑寄生30 当归9 生地黄24 独活9 川牛膝10 木瓜9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

酸枣仁:补肝,宁心,敛汗,生津。

脾虚食少体倦:大枣10枚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5 黄芪12麦芽20贫血:大枣10枚当归12 熟地黄12 党参15生龙骨:安神,固涩,外用生肌敛疮。

中药学方剂总结(2篇)

中药学方剂总结(2篇)

中药学方剂总结先秦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载283首方剂。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被誉为“方书之祖”奠定了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官休成方药典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汗和下消温清补吐方剂配伍的目的:协同增效(相须相使);抑消作用(相畏相杀)→降低毒性;全面兼顾→扩大治疗范围,适应病情需要;改变或影响药物药效或药性(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防止耐药性。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诸方之冠,群方之魁”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银翘散》“辛凉平剂”。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桑菊饮》“辛凉清剂”《败毒散》“逆流挽舟”。

逆流挽舟。

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意为表邪疏散,里滞亦除,其痢自愈,此谓“逆流挽舟”法。

《大承气汤》用法:水煎服。

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溶服芒硝。

(大黄:厚朴____1:2)实热燥屎结于肠胃,热盛而津液急剧耗伤。

治当峻下热结,以救阴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温脾汤》温、下、补三法兼下。

“温补阳气,攻下冷积”《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证。

妇人中风,热入血室。

疟疾、黄疸等病而少见少阳证者。

《四逆散》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什么是四逆。

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

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

《逍遥散》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____汤》功用:清热生津《清营汤》“透热转气”法之代表方。

辨证要点。

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

《仙方活命饮》“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辨证要点。

局部红肿焮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

《左金丸》黄连:吴茱萸____6:1《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白头翁汤》主治:热毒痢疾《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归脾汤》主治:①心脾气血两虚证②脾不统血证《八珍汤》主治:气血两虚证《六味地黄丸》组成特点: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____8:4:4:3:3:3《炙甘草汤》辨证要点:虚羸少气、心动悸,脉结代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而设。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中药方剂大全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味,适用于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的症状。

桂枝汤:桂枝汤治疗太阳风,配方为芍药、甘草、姜枣,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中用防风、细辛、苍芷、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散中加入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适用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的症状。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效,适用于风寒束表、饮停胸的症状,配方为细辛、半夏、甘草、姜、桂、麻黄、芍药。

辛凉解表桑菊饮:桑菊饮中加入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清疏肺卫轻宣剂,适用于XXX咳嗽的症状。

银翘散:银翘散主治上焦疴,配方为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发热咽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适用于肺热壅盛、气喘急的症状,辛凉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适用于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的症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适用于邪在三阳热势张的症状,配方为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适用于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的症状。

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疗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本草拾遗》:老嗽不止,故茅屋上尘,年久着火者,和石黄、款冬花、妇人月经衣带为末,水和涂茅上待干,入竹筒中烧吸咽,无不瘥也。(《本草纲目》 卷7〈土之一〉「梁上尘」页89引)
5. 《五十二病方》:……一方,渍女子布,以汁傅之。(〈×烂者〉原文193 页555)
6. 《五十二病方》:……一方,燔女子布,以饮。(〈蛊〉原文281页632)
7. 《五十二病方》:一方,蛊,渍女子未尝丈夫者布……杯,治桂入中,令勿 臭,而以……饮之。(〈蛊〉原文284页634)
15.《肘后方》:令病不复:取女中下裳带一尺烧,研米饮服,即免劳复。(《本草纲目》卷38页32引)
16.《肘后方》:若疮久不差者……以妇人月经傅上最良。姚云神验。(《圣惠方》卷7〈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第55页4b引)
17.《葛氏方》:治霍乱众治不瘥,烦燥欲死,胀气急方:烧童女月经衣血末, 以酒服少少,立瘥。(《医心方》卷11〈治霍乱欲死方第十三〉页17b引)
22.《小品方》治虎毒,方:烧妇人月水污衣,末,敷疮中。(《医心方》卷18 〈治虎囓人方第卅二〉页31a引)
作者: 58.35.91.* 2007-3-21 19:58 回复此发言
--------------------------------------------------------------------------------
18. 《葛氏方》:男女温病差后,虽数十日,血脉未和,尚有热毒,与之交接即病,名曰阴易。杀人甚于时行,宜急治之。令人身体重,小腹急,热上冲,头重不能举,眼中生(目蔑),膝胫拘急,欲死,方,取妇人裈亲阴上者,割取烧末,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而阴微肿者,为当愈。得童女裈益。若女病,取男裈如此为之。《千金方》《医门方》同之。(《医心方》卷14页 53a引)
3 中药方鉴赏(转载之转载)
23.《僧深方》云:妇人时病,毒未除,丈夫因幸之,妇感动气泄,毒即度着丈夫,名阴易病也。丈夫病毒未除,妇人纳之,其毒度着妇人者,名为阳易病也。阴易病者,妇人阴毛十四枚烧服之;阳易病者,烧丈夫阴毛十四枚,服也。(《医心方》卷14页52b引)
24.《集验方》:治丹毒疮……又云:若通身赤者,方:取妇人月布薄之,又取 汁以浴小儿。(《医心方》卷17页6a引)
2. 《五十二病方》:一方,渍女子布,以汁烹肉,食之, (饮)其汁。(〈肠 (病颓)〉原文127页478)
3. 《五十二病方》:一方,取女子月事布,渍,炙之令温……四荣蔡,燔量簧, 治桂五寸……上……。(〈肠(病颓)〉原文145页498)
4. 《五十二病方》:……一方,牝痔有孔而弯,血出者,取女子布,燔,置器 中,以熏痔,三日而止,令。(〈牝痔〉原文154页516)
9. 《录验方》:五灰煮方,不用鸡狗、小儿、妇女见之。(《医心方》卷4〈治黑子方第二十一〉引。)
10. 《千金方》:凡合肾气薯蓣及诸大补、五石、大麝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合时煎时,并勿令妇人、小儿、产母、丧孝、痼疾、六根不具足人、及鸡犬、六畜等见之。大忌,切宜慎之。其续命汤、麻黄等小汤,不在禁忌之限。(卷1〈序例〉「合和第七」页13a。)
8. 《养生方》:一曰:走疾欲善先者,取女子未尝男子者布,悬枲怀之,见旋 风以投之,风止,即……带之。(〈走〉原文86《马王堆医书考释》页737)
9. 《玄女经》:疗房劳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气绝死,方,取妇人经月布衣有血者,汤洗取汁,服之。今按:《医门方》:为灰酒服方寸匕。(《医心方》卷7页7b引)
31.《千金方》:取葱叶炙取汁涂疮上,即止。若为妇人所惊者,取妇人中衣火 炙令热。以熨疮上。(卷25(备急)「火疮第四」页461a)
32.《千金方》:治马血入疮中,方:取妇人月水敷之神良。(卷25〈备急〉「蛇 毒第二」页453a)
33.《千金方》:治卒为弓弩矢所中不出,或肉中有聚血,方:取女人月经布烧 作灰屑,酒服之。(卷25〈备急〉「火疮第四」页462b)
6.《小品方》:治妇人鬼交,方……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无)又令见病者,病者家人见合药、知药者,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医心方》卷21页28b引。)
7.《僧深方》:治蜗癣浸淫日长痒痛,搔之黄汁出,差复发,方……勿令妇人、小儿见。(丸,疗天行病三四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亦疗温病已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饮积聚,痈肿苦痛,温中摩痛上诸毒病,方……合时勿令妇人、鸡犬见之。(《外台秘要》卷3页113引。)
36.《千金方》:金疮犯内血出不止。取所交妇人衣带三寸烧末,水服。(《本草纲目》卷38页32引)
37.《千金方》:妇人阴毛,主五淋及阴阳易病。(《本草纲目》卷52页104引)
38.《千金翼方》:治沙虱……取故鞋网如枣大,妇人中衣有血者如手掌大,到棘勾针二七枚,三味合烧作灰,以腊月猪膏和涂之。(卷20〈杂病下〉「沙虱第六方三十一首」页242b)
24.《张文仲方》:家有邪气,用真雄黄三钱,水一碗,以东南桃枝咒洒满屋, 则绝迹。勿令妇女见知。(《本草纲目》卷9〈金石〉页67「雄黄」条引。)
B:女体入药
1. 《五十二病方》:人病马不痫者:……以浴病者。病者女子……,男子…… 即以女子初有布……燔……。(〈人病马不痫〉原文86《马王堆医书考释》 页441)
15.《千金方》:麋角丸方……其药合之时,须净室中,不得令鸡犬、女人、孝子等见之。(卷19〈肾脏〉「补肾第八」页359ab。)
16.《千金方》:乌麻膏,主诸漏恶疮……惟男子合之,小儿、女人、六畜不得见之。(卷22〈痈疽第二〉页399a。)
17.《千金方》:野葛膏,主射工恶核卒中恶毒,方……凡合名膏,皆不用六畜、产妇、女人、小儿、鸡犬见之,惟须清净矣。(卷25〈蛇毒第二〉页451b-452a。)
10. 《玄女经》:疗房劳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气绝死,方,取妇人阴上毛二七茎,烧作灰,以井华水服之。(《医心方》卷7页7b引)
11. 《扁鹊方》:热病劳复,丈夫热病后,交接复发,忽卵缩入腹,肠痛欲死,烧女人月经赤衣为末,熟水服方寸匕,即定。(《本草纲目》卷52页99引。 《千金方》卷10〈伤寒下〉「劳复第二」页193a同)
4.《肘后备急方》: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勿令奴婢、鸡犬见。(卷7〈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第六十五〉页154b引。)
5.《小品方》:别离散,治男女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喜怒无常,或半年或数月日复发者,方……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医心方》卷13页9b-10a引。卷21页28b亦引。)
28.《千金方》:取女人手足爪二十枚,女人中衣带一尺烧。以酒若米饮汁服。 (卷10(伤寒)「劳复第二」页193a)
29.《千金方》:治交接损卵缩筋挛,方:烧妇人月经衣灰,服方寸匕。(卷11 〈肝脏〉「筋极第四」页210b)
30.《千金方》:初着,即以女人精汁涂之差。(卷25(备急)「火疮第四」页 459b)
13.《千金方》:消石大丸,治十二症癖,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欲合药,当先斋戒一宿,勿令小儿、女人、奴婢等见之。(卷11〈肝脏〉「坚症积聚第五」页213b。)
14.《千金方》:别离散……凡修合勿令妇人、鸡犬及病者、病者家人知见,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卷14〈小肠腑〉「风癫第五」页259b。)
12.《博物志》:解药箭毒。交州夷人以焦铜为毒药,于镞锋上,中人即沸烂, 须臾骨坏,但服月水屎汁解之。(《本草纲目》卷52页99引)
13.《博物志》: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虾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本草纲目》卷52页99引)
14.《肘后方》:剥死马,马骨伤人手,毒攻欲死,方,以手内女人阴中即愈, 有胎者不可,令胎堕。(卷7页139a)
中药方鉴赏
A、忌见妇人
1.《肘后方》:治疟……忌鸡犬、妇人见。(《太平圣惠方》卷3页5b-6a引。)
2.《肘后备急方》:治卒发黄疸诸黄病,方……不可使妇人、鸡犬见。(卷4〈卒发黄疸诸黄病第三十一〉「附」页83b引。)
3.《肘后备急方》:治肠痈肺痈……又方:羊蹄草根独根者,勿见风日及妇女、鸡犬,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疮,赤,以傅之。(卷5〈治肠痈肺痈方第三十七〉页107a引。)
34.《千金方》:治伤寒豌豆疮,妇人月布拭之。(《医心方》卷14页58b引)
35.《千金方》:凡霍乱医所不治,方:童女月衣,合血烧,酒服方寸匕,秘之。今按《小品方》云:汤药灸周匝,不瘥,服之立愈。(《医心方》卷11〈治霍乱方第一〉页4ab引。《千金方》卷20〈膀胱腑〉「霍乱第六」页368b 同,百方不差者用之。)
19.《葛氏方》:以月经敷上最良。(《医心方》卷18页28ab引)
20.《葛氏方》云:治胞衣不出,月水布烧末,以服少少。(《医心方》卷23〈治胞衣不出方第十四〉页17b引)
21.《小品方》:治箭金在喉咽胸背□中,及在诸处不出,方……取妇人月经衣 已污者,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立出。《集验方》同之。(《医心方》 卷18页17a引)
25.《集验方》:剥马刺伤,以妇人月水涂之,神效。(《本草纲目》卷52页99 引)
26.《千金方》:妊娠下痢…烧中衣带三寸末,服之。(卷2(妇人方上)「妊 娠诸病第四」页29a)
27.《千金方》:治少小犯客忤发作有时者,方:以母月衣覆儿上,大良。(卷5〈少 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页83a)
--------------------------------------------------------------------------------
2 中药方鉴赏(转载之转载)
23.《文仲方》:疗伏连,病本缘极热气相易,相连不断,遂名伏连,亦名骨蒸 传尸,比用此方甚验……合药时洁净烧香,勿令妇人、小儿、女子、鸡犬、孝子见之。(《外台秘要》卷13页359引。)
11. 《千金方》:治心中时恍惚不定者人参丸,方……合药皆忌见妇人,青衣人,犬鼠,勿用青纸。凡合药皆忌浊秽、鸡犬、六畜、丧孝、不具足人见之。(卷14〈小肠腑〉「风眩第四」页255a引南朝徐孝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