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规划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定位,建立生态、集约、高效的山区中等城市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城市。规划以“生态优先、区域整体、城乡统筹、城市特色、紧凑集约”为原则,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期限及范围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近期为:2013——2020年;远期为:2020——2030年。
本次规划形成三个层次: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层次。范围为丽水市域,面积为1.73万平方千米。重点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镇空间布局、区域网络梳理、资源环境控制、生态环境功能划分等内容。
(2)市区城乡布局规划层次。范围为莲都区及青田腊口镇需规划控制协调范围,对丽水中心城市及其城郊土地利用进行体协调布局。重点考虑机场及空港经济区、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的纳入,范围内特色城镇(碧湖-大港头、老竹—丽新、雅溪)的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生态空间的保育等,并充分协调中心城市与腊口镇的关系。
(3)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用地范围为莲都区白云、万象、紫金、岩泉、南明(富岭、水阁)、联城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及丽水机场发展需要规控制范围,面积约为392平方千米。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围绕“112”城市组团发展体系,结合“小县大城、组团发展”模式,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心两轴四区四级”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两轴:规划充分结合杭闽广轴线和港口—腹地轴线,提出缙丽龙庆城镇发展轴和遂松丽青城镇发展轴,引领区域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协同发展,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高度契合。
四区:主要包括市域北部的缙云组团集聚区、西北部的松阳-遂昌组团集聚区、东部青田组团集聚区、南部龙泉-庆元组团集聚区,强化组团发展。
四级:注重城乡统筹,构筑丽水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为层级骨干的城乡聚落体系,打造传统特色村庄。
(2)丽水城镇化发展总体战略方针是:强心、优镇、美村
强心战略,即重点发展浙西南中心城市,强化丽水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积极发展经济板块中心城市和县(市)域中心城市,结合点-轴发展,强化小城市建设。
优镇战略,即结合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择优着力打造和培育中心镇,合理调整引导一般镇。
美村战略,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社区职能的完善,努力促成城乡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按照“强化通道、优化网络、突出枢纽、注重服务”方针,推进运输通道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交通枢纽体系、努力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发展支持保障系统。规划丽水市高速公路主骨架为“两纵、两横、七支”;规划国道形成以“两纵、两横”和省道“五纵、九横”交通网;并规划形成“两纵两横两辅”井字型铁路网布局;并通过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联系中心城市与各组团城市。
五、市域旅游规划
结合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一心多点五级”的市域旅游城镇格局,即强化中心城市旅游功能,加强其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组织中心和集散中心地位,重点加强中心城市生态景观、特色街区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并以全域景区化打造为指导,加快各类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市域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县城、旅游风情小镇、旅游特色乡村和旅游综合体”的全域旅游格局。
同时,结合点轴模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形成“二轴三区”的旅游发展布局。即缙丽龙旅游轴线、松丽青旅游轴线两条轴线和东部(丽缙青云景)旅游功能区、西北部(遂松)旅游功能区和西南部(龙庆)旅游功能区三个分工协调旅游功能区。
六、市区城乡布局规划
莲都区形成“一江双城三片”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江双城:以瓯江为轴线形成的南北双城的中心城市空间框架。
三片:市区由北向南形成的北部生态涵养功能片、中部集聚发展片、南部生态涵养功能片三大片区。
北部生态涵养功能片:包括北部雅溪镇、仙渡乡、太平乡,依托雅溪组团为服务核心,发挥雅溪周边区域的红色文化及生态山林涵养功能,成为北部生态屏障;
中部集聚发展片:包括中心城区(北城、南城)、碧湖镇、大港头镇、老竹镇、丽新乡、黄村以及腊口镇。片区通过产业、居住、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强化城镇集聚效应,同时结合山水自然景观及畲乡风情发展特色休闲养生(养老)产业;
南部生态涵养功能片:包括南部峰源乡,依托大山峰森林公园,建设避暑养生、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南部生态屏障。
七、城市性质、发展规模。
(1)城市性质
浙西南中心城市和生态制造业基地、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城市
(2)人口规模
规划丽水2020年人口总量60万人;2030 年人口总量70万人。
(3)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2020年)中心城城市用地规模为63.44平方千米,人均105.7平方米/人。规划远期(2030年)中心城城市用地规模为87.5平方千米,人均125平方米/人。新增用地以生态居住用地、休闲养生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和生态绿地为主,强化休闲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体现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定位。
八、中心城市总体布局
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严守绿线、蓝线,体现山水城市本底;严守紫线,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严守红线,构筑城市空间框架;保障黄线,预留基础设施空间;留足橙线,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在原有“一江双城”的空间结构基础上进行提升,提出“打造中轴、强化中闲、一江双城、一体发展”的总体发展框架,规划形成“北居南工中闲”的功能布局,并与丽水机场、空港园区规划进行衔接,落实其空港产业、生态居住、健康产业等区块功能布局,同时结合规划提出的“丽阳路—东七路”城市之脊,进一步优化了该区域交通组织、景观等内容。
北居重点体现北城以发展人居为主,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南工主要指南城以发展产业为主,产业中心、物流中心、科创中心。并以瓯江—南明湖沿线东西拓展,南明山风景区—南北延展,以瓯江—南明湖山水区域成为打造中闲的重要载体空间,体现山水交融特征,利用其周边生态空间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彰显城市发展新引擎作用。
九、综合交通规划
建设人性化、集约化、信息化、生态化、协同化、文明化的和谐交通体系。形成快速路、快速交通、慢行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层次分明、高效衔接、绿色文明的交通体系。
规划以“枢纽导向、开放结构;公交优先、强化换乘;沟通门户、南北一体;干支成网、设施保障”为发展策略,结合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合理布局交通枢纽,并形成“一环、九纵、七横”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规划考虑到未来丽水国际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城市的打造,以及山水地形空间的利用和未来公共交通的发展需求,预留兼顾城市公交、旅游公交和快速交通的廊道空间;并进一步完善慢行系统,减少机非、人车干扰。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本着公正、平等的原则,为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绿地系统规划
(1)切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三者关系,形成既保持传统格局风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风格,提高丽水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重点范围为丽水老城区范围,东至大洋路,南至南明湖,西至括苍路,北至丽阳街,面积约1.95平方公里。
(2)以大型绿地为核心,融山、水、绿、城、文为一体,把丽水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山地特色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