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岭南的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那么什么是“贬官文化”呢?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首先提到,他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坏。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了名誉。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贬官文化”就是文人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
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读书人在那个时代,寒窗苦读数十年,呕心沥血破万卷,为得是什么?为得是在科举考试中破茧而出,赢得个半职,效力于朝廷,为国家为百姓做点有用之事,死后留下芳名,后人也不必恨之入骨地掘坟鞭尸就可以了。
实际从这条入世之道可以看出中国文人的特点。
他们信奉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更何况当时整个封建社会!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一个真正的隐士,只要他们还心系朝廷并且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诗句。
那么他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会说,只要是文学大家,寄情山水,安贫乐道,归隐山林,那他还是一位隐士。
如果就这样简单的妄加评论的话,给那些酸腐的文人戴上隐士的帽子的话,那么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为何这样理直气壮,因为我有强有力的证据,那就是——“贬官文化”。
从一种文化现象的角度去深层次挖掘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或者直接地说批判他们的缺憾。
二、举例说明,典型陈述从先秦到明清,文人墨客升官再被贬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属于“贬官文化”范畴的名家们,可就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了。
柳宗元的典型性就颇能突出“贬官文化”。
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心情极为抑郁,面对永州那荒凉无人赏识的山水时,柳却把自己的痛苦心情融入其中,化做了美妙绝伦的文章,自然山水对于他,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而是变成了灵气四溢的知己:“佳目立,美竹露,奇石显。
《贬官文化》
何谓“贬官文化”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
“贬官文化”就是文人 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
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
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 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坏。过了一个时候,
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
不山错,水恢,复了写名誉下。于了是,千人品古和文名品双篇全。,传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文章以龙 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 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 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 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刘禹锡:
《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 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与白居 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
便冷成了清遗山迹。水” 变成名---胜-余秋古雨迹, 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中国历史上,被贬过的著名文人
柳宗元、苏轼、韩愈、范仲淹、 欧阳修、刘禹锡……
中国古代文人,比较多的接受了儒家经世致用 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 他们的仕途却坎坷异常。文人被贬,不是个别 现象,许多著名文人都曾有被贬的经历,不少 人客死贬所。
韩愈:
《马说》
韩愈,字退之,唐河 内河阳(今河南孟县) 人。世称韩昌黎。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 八代之衰”,明人推 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
• 因京畿(jī)大旱,上奏要求停征赋税被 贬连州,后调回京。又因谏皇帝迎佛骨进 京被贬潮州。
贬谪文化的当代阐释
第6l卷第5期2008年9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uha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y Sciences)V oI.61.N0.5Sept.2008.635 636贬谪文化的当代阐释——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陈水云在唐代文史学界,尚永亮教授是以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而知名的,15年前他就已出版了《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一书(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10年后他又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原有研究并推出《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一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经过10多年的思考和积累,最近义隆重推出由他主撰的50余万占的煌煌巨著——《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下文简称尚著),这是作者对自己多年研究所作的进一步理论提升,也是对唐五代贬谪文化史和贬谪文学史的重新书写,更是对古代贬谪文化体系进行的一次再建构和新阐释。
一般来说,学术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的理论阐释,因为阐释主体的视角不同。
使得学术研究的阐释方式也有微观与宏观、客观与主观、理论建构与历史还原的差异。
对于国学研究亦即传统文史研究『『ii言,其主要表现是理论建构与历史还原的不同,一般认为还原是比较尊重历史事实的做法,但绝对的还原历史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任何研究主体都不会脱离自己的生活语境,对前代的文化进行绝对客观的还原,也就是说他不可避免地要用自己时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他的所谓“还原”其实质还是一种当代意义的阐释。
当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做法是:通过历史的还原来建构理论,而不是以先念的理论构架去肢解历史。
尚著正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极佳的研究范本,它通过唐五代逐厦与贬谪文学的研究建构起古代贬谪文化的理论体系。
何谓贬谪文化?在一般学者印象中应该是指封建时代各朝各代大量存在的贬官逐臣所引发的一系列文化现象,但这一系列文化现象的所指是什么?也就足说贬谪文化从理论角度而青,应该有哪几个层面的内涵?尚著首先从“贬谪”的义界说起,然后从制度、逐臣、贬谪文学三个层面分析了唐五代的贬谪文化,清晰地还原r唐五代贬谪的历史文化内涵。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
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 南傍南海, 加上南岭万山叠嶂, 不仅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 而且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也形成了迥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 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岭南文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地理环境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1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111 岭南文化的重商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存在有“重农抑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 中原正统汉文化下的社会经济一直以自给自足、单一化生产的农业经济为主。
而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与中原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历史上,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直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 “崇利”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岭南社会各个角落。
广东尤其是广州、潮州等地, 人们逐利之广, 上至官僚、地主, 下至士子农人, 经商活动十分普遍。
清代仅潮州一地, “不务农业”的居民就发展到10 万户之多, 务商在平民中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与之相适应, 岭南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明代时, 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商品性农业区, 土地经营方式已呈多样化特点, 经济作物生产成为最发达的农业部门,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 广东在历史上第一次变为缺粮省, 农业生产已带有较强的商品性目的。
同样, 手工业生产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以品种繁多、工艺先进而远销海内外。
岭南地区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倾向,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12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位于南海之滨,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
历史上, 广州是外国人居住和出入最多的城市之一。
同样, 岭南人也不断走出家门, 向海外开拓, 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3000 多万, 而粤人就占了2000 多万。
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 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
自汉朝以来, 岭南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 同时,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也都由广东传入, 并辐射内地。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苏东坡在海南
苏东坡在海南苏东坡一生先后三次遭贬。
第一次是发落在黄州,第二次是贬到了岭南的惠州,最后一次是海南岛的儋州。
历史上的海南岛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是一个荒岛,地处边陲,孤悬海外,闭塞落后,相去京城几千里,“鸟飞犹用半年程”,实乃“天之崖、海之角”,因此中原人称之为“蛮荒瘴炎之地”,死囚流放之所。
唐宋以来海南岛多为贬谪之地。
因为被贬人士中,不乏名臣巨儒,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种“贬官文化”。
在所有被贬海南的人士中,对海南的历史进程、风俗习惯影响最大、最有成就的无疑当推苏轼苏东坡。
苏轼在海南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原。
今天在海南有两处纪念苏轼的胜地。
一处是与五公祠相连的苏公祠,一处是位于儋州的东坡书院。
苏公祠是东坡前往儋州及北归路过住宿的地方,东坡书院则是苏轼被贬儋州后的居住地。
此外,儋州还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巷”、“东坡田”等多处地方。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广东惠州,心里不服,写了一首诗讥讽朝廷,结果再次被发配至海南岛昌化(今儋州中和镇)。
在来海南的途中苏轼写了一首诗给弟弟苏辙,诗的最后两句是:“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可见,苏轼当时到海南是抱着“生还无期”的心情的。
这从他写给朋友王敏仲的信也能看出:“某垂老投荒,无复生之望,贻与长子迈决,已处置后事矣。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
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
”想想也是,让一个年已六十二岁的老人面对一个潮湿蒸郁,暗无天日,蛇蝎横行,人烟稀少之地,那该是何等的凄惨与悲凉?苏轼到达后昌化军使张中知道苏轼是一代文豪因此不敢怠慢,安排苏轼及幼子苏过“住官房,吃官粮”。
后来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广西至雷州时,听说苏轼住在昌化官舍,遂谴使渡海,逐出官舍(苏轼当时是以琼州别驾的虚衔远谪儋州的)。
张中也因此受到处分。
从此苏轼便开始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的悲惨生活。
尽管面对厄运,苏轼却能随遇而安、超然物外,并与海南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谈谈贬官文化的积极意义
谈谈贬官文化的积极意义作者:陈惠玲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4期摘要:本文以岭南地区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贬官对象为例,探讨贬官文化的积极影响,由此促进人们对于贬官文化更深入、完整的认知,发挥贬官文化的价值,将会推动岭南地区乃至中国社会文明传统的进一步传承,引导社会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贬官文化;积极意义;岭南地区提到中国古代,我们会发现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上不曾间断,那就是贬谪。
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朝廷,大凡做官之人,几乎都或多或少地不免要遭受贬谪罢黜,“贬官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
而我想将视角对准自己所在的这片岭南大地,以几位代表性的贬官为例,去探讨贬官文化在一方水土中所积淀的意义与价值。
古代中国,宦海沉浮,官员稍有不慎,就会遭到贬谪。
而官员被贬原因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因罪或蒙冤而被贬,比如唐代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就是刘禹锡、柳宗元等改革派因永贞革新失败,被政敌保守派造谣诽谤而被贬。
而流放贬逐之地又多是荒涼闭塞的偏远边地,经济文化落后,尤其是岭南地区,地处南蛮,古属百越之地,历史上开发较晚,常被人称作化外之地,瘴疠之乡。
谪宦之人,流放被贬,仕途失意,人生也就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与打击,内心苦闷可想而知。
在交通不便、路途艰险、前程未卜的古代,每一次远行都有可能意味着生离死别,此生可能再难与亲人故乡相见,更何况是被贬到气候湿热、瘴气横行的岭南,一路上,官员们都极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写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可见诗人对于被贬潮州早已抱着送死的心态,苏轼被贬儋州,亦做了最坏的打算。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向来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政治理想。
而一旦遭受贬谪,对于官员的政治生涯来说将会是巨大的不幸,人生也会因此蒙上了苦难与沉重的阴影。
但透过苦痛与悲愁的表层,我们也应看到贬官文化的背后,其实也蕴含着积极的意义与深刻的历史价值。
唐代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唐代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岭南第一人张九龄编者按: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张九龄,是有史以来从岭南走出的第一位宰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面朝大海,遥望明月冉冉升起之际,人们总会想起张九龄的这两行诗句。
但是,我国的诗人灿若星河,吟咏明月的诗人和诗句更不胜枚举,有时竟记不清一些诗句到底是谁所写。
我与张九龄的缘分始于2013年4月的某一天。
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女儿的同学及他们的家长,一行十多人在韶关旅游。
参观马坝人遗址的时候,邂逅了张九龄纪念馆,大为惊喜。
纪念馆不大,只有一层,门前是张九龄的雕像,身穿朝服,头戴官帽,须发飘然,双手抱掌,平放在腹部,藏于两袖之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风度翩翩。
纪念馆的门是圆形的,或许是别有深意罢。
左侧镶嵌着“张九龄纪念馆”七个字。
进门便看见墙壁上悬挂着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
诗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我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了这首诗,并让他们背诵。
如今重读,倍觉亲切。
最近一段时间,拜读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张效民院长发来的一系列有关张九龄的研究论文,颇受感触,于是欣欣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也动手写一篇有关张九龄的文章。
二张九龄(678—740),唐韶州曲江人(即今韶关曲江县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是有史以来从我们岭南走出的第一位宰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苏轼有诗为证:“江南作相何人始,岭表孤忠独我公。
岂特魏房姚宋上,直追天宝卷阿中。
”清人邱浚也曾题诗赞曰:“岭海千年第一人,一时功业迥无伦。
江南人相从公始,衮衮诸贤继后尘。
”作为岭南的广东人,真正了解张九龄的其实并不多,他至今还停留在地方品牌,还没有成为岭南的名片,甚为可惜。
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张九龄,使之成为激励岭南人奋发图强,再造辉煌的模范,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张九龄于唐仪凤三年(即唐高宗678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仕宦的家庭。
唐代岭南贬谪诗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唐代岭南贬谪诗歌
2023-11-07
目录
• 贬谪诗歌概述 • 贬谪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 贬谪诗歌的艺术特色 • 贬谪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 唐代岭南贬谪诗歌的现代解读 • 唐代岭南贬谪诗歌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01
贬谪诗歌概述
贬谪的定义与起源
贬谪的定义
贬谪是指古代官员因犯罪或失宠于皇帝而被降职或流放至偏远地区的惩罚方 式,常常伴随着对被贬官员的政治和人身侮辱。
02
贬谪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抒发怀才不遇的怨愤
贬谪文人常感叹自 己才华不被重用, 对现实感到不满和 怨恨。
抒发了贬谪文人失 意、忧愤、孤寂与 无奈之情。
表达对科举制度的 不公、官场腐败和 权臣当道的不满与 愤懑。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贬谪文人常思乡念亲,对故乡 的山水、风物和人情充满怀念 。
用故乡的风景、人物和习俗等 来寄托对故土的眷恋和思归之 情。
贬谪的起源
贬谪作为一种惩罚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唐代,由于官场竞争 激烈,加上皇帝的喜怒无常,贬谪成为了对官员最严厉的惩罚之一。
唐代贬谪制度与特点
唐代贬谪制度
唐代的贬谪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被贬谪的官员通常被降职至偏远地区,而且常常伴随着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和 政治迫害。
唐代贬谪特点
唐代贬谪的特点在于其严厉性和不公平性。许多官员因为得罪皇帝或权贵而被贬谪,而这种惩罚方式往往伴随 着对被贬官员的人身和精神的摧残。
独、荒凉的氛围。
与其他文学形式的融合
与民间文学的融合
岭南贬谪诗歌与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诗人常常从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灵感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借用了民间 竹枝词的形式,表现了贬谪生活中的孤独 和愁苦。
贬官文化
苏轼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 为拿手。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 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 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 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 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 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 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 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 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 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 的传统名菜。
“贬官文化”并不是什么有趣 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既有深度又 沉重的文化。不能说所有的贬官都 是值得肯定和同情的,但却可以说 贬官中的杰出者对我们这个民族的 贡献委实难以估量,是他们引领了 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一次次攀上 高峰。
古 仁 人
拓展训练
• 请以“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为 内容,写一篇随笔,谈谈个人的思 考与感受。 • 在你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 挫折,你打算怎样对待?
千 古 奇 才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 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 因之而失重。”
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坎坷的一生
漂泊的一生 旷达的一生 自足的一生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但他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 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 田园”。
“贬官文化”就是文人 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 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 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 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中国历史上,被贬过的著名文人
柳宗元、苏轼、韩愈、范仲淹、 欧阳修、刘禹锡……
海南的贬官文化
海南的贬官文化海南,这方碧波簇拥的热土,像传说中的仙境,以其旖旎的热带风光和纯朴独特的风土人情,让中外游客心醉神秘。
大海边,苍山、碧海、银沙、巨石、礁盘浑然一体;椰树、波涛、渔帆、鸥鸟、云霞相映成辉。
望着蔚蓝的海岸线,吹着咸咸的海风,脚踏着柔软的沙滩上,瞅着不同肤色的游客来来往往,看着渔船日出航行,日落归港,你的心里会有说不清缘由的喜悦与舒畅……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阳光海岸”上,遍布着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这是世间少有的“净土”。
这里气候宜人,阳光充足,长夏无冬,空气湿润,当北国风雪让你裹足不前的时候,你可以来海南踏浪海浴。
这里环境洁净,天蓝海碧,沙白如雪,绿草如茵,你可以随处席地而坐,尘埃无染。
这里空气质量指数名列世界前茅,遍地皆绿,可以使你静心洁肺。
蓝色的海洋,总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刺激的冲浪潜水、纯天然味的海鲜、丰富的矿产资源、神秘的海底世界——远远望去,只见一个个白色的浪头犹如千军万马吼叫着向着岸边发起一次又一次猛烈的冲锋。
山崖太阳,水荡月亮,花儿飘香,鸟儿欢唱。
望不尽的雨林,连同堆积的山峰,重重叠叠,雾气缭绕;走不完的蹊径,伴着流泉哗啦,陡峭如旋,蜿蜒起伏;看不够的奇景,好似天上仙境,多姿多彩,风光不限。
海南的美丽是丰富多样的,五颜六色的……大海、高山、阳光、小溪、田野、森林、温泉、沙滩……到处流淌着诗意,是心中的美域,一个现代美学的圣地,这里放松身体、心灵超脱的地方……海南开发很早。
秦始皇在公元前214年便在海南设郡,从此中原文化便开始在海南岛扎根,与海南本地民族文化互相滋润融汇,这是海南文化的主流。
所以,海南的特色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南这块热土,曾经活跃过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反映海南人杰地灵的丘浚的六岁诗作《五指山诗》“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此咏物明志之杰作,至今读来仍然撼人心魄。
海南虽然建省时间不长,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唐代太子洗马兼侍读刘纳言,唐高僧鉴真和尚;宋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宋诗僧惠洪,北宋宰相卢多逊、丁谓,南宋曾任右司谏侍御史(宰相)、参知政事的赵鼎,南宋曾任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的李光,南宋曾任秘书南宋时四位抗金主战派忠臣相继被贬海南。
岭南文化
园林
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潮州园林另树一支)。岭南园林作为中 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
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 朴实,体量较小。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 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 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 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 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
戏曲音乐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潮剧、汉剧、采 茶戏、客家山歌等,以粤剧、潮剧、汉剧三 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工艺美术
广东民间工艺品品种繁多,历代艺人继承了岭南古越族人 的原始艺术,不断进取,力求创新,使得有我国南方独特风 格的工艺美术品更加精巧和实用。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象 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粤绣(广绣和潮绣)、 增城榄雕、潮州木雕,潮州陶瓷,潮州剪纸,潮州嵌瓷、石 湾工艺陶瓷、佛山剪纸、佛山秋色、潮州抽纱、枫溪瓷雕、 肇庆端砚、新会葵艺、高州角雕、东莞烟花以及肇庆草席、 阳江风筝、佛山醒狮、岭南盆景、广州红木家具、潮州锣鼓 和麦秆贴画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素享盛名,产品远 销世界各地,同时又是上乘的旅游购物工艺品,深受人们喜 爱。
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大范围内的一个文化板块,它又可以产生很多研究 板块。侨乡文化与岭南文化有一个交叉的关系,是岭南文化很有特色的
一块,与岭南文化会形成互补的格局。
民俗节庆
广州元宵灯会、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潮汕营老爷 、潮州出花园、沙湾飘 色、番禺水色 、澄海赛大猪 、澄海盐灶拖神偶 、佛山秋色 、汕头迎春 联欢会 、阳江风筝节 、羊城荷花节 、 广州珠村乞巧节 广州的风俗习惯 : 春节风俗:插桃花、摆年橘、团年饭、煮汤圆、逗利是(领红包)、 行花街、开年、人日、闹元宵、游花地 其它岁时风俗:拜山(即扫墓)、龙船景与斗龙船、七夕乞巧、中 秋节吃月饼、重阳登高 审美风俗:舞狮子、鳌鱼舞、飘色、花市与迎春花会、春秋菊展、 花舫和素馨灯饰 信仰风俗: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金花诞、上元诞中元诞和 下元诞(合为“三元”)、何仙姑诞、土地诞、观音诞、盘古王诞、华 光诞、生菜会和打华光 生活风俗:饮早茶、宵夜、饮糖水、喝凉茶、喝老火靓汤、冬令吃 狗肉、打边炉(火锅)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
农民起义与叛乱
唐代中后期,农民起义与 叛乱频发,一些地区的官 员因无法有效控制局势被 贬到江南地区。
军队哗变与投降
唐代中后期,军队哗变与 投降的情况时有发生,一 些官员因无法有效指挥军 队被贬到江南地区。
文化冲突
1 2 3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冲突
唐代中后期,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冲突加剧, 一些坚持儒家思想的官员因与佛教势力冲突被贬 到江南地区。
李德裕的贬谪对唐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离去标志着牛李党争的结束,也为 唐代政治的进一步动荡埋下了伏笔。
白居易贬官案例
• 贬官背景:白居易在唐文宗朝担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 。
• 贬官原因:白居易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立场,被皇帝贬为江州司马 。
• 贬官过程:白居易在江州司马的职位上经历了极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他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
• 影响与评价:白居易的贬谪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 品表现出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哀,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代 表之一。同时,他的贬谪也反映了唐代政治的黑暗面,引起了后人对其 历史背景和原因的深入思考。
06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的意义 和价值
历史价值
贬官现象是唐代政治制度的一个 重要方面,对于理解唐代政治和
影响与评价
刘长卿的贬谪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 品表现出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哀,成为唐代 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李德裕贬官案例
贬官背景
贬官原因
李德裕在唐文宗朝担任宰相,因与皇帝政 见不合,被贬为潮州司马。
李德裕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皇帝贬为潮 州司马。
贬官过程
影响与评价
李德裕在潮州司马的职位上经历了长期的 苦难和磨砺,他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贬官文化
历史的贬官
• 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 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 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 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 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 于是人品与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 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 帮衬,俱著声名. 翻开那些历代被贬官员的轶事,眼前似 乎又浮现出那些晨曦暮霭中,随着孤独的马蹄声,一批批 行色匆匆、神态凄惶的远方过客,轻轻敲打着荒凉的驿站 破门的情景。这不是梦幻,这是历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贬官期间,政声斐然
• 韩愈先后两次被贬官,每次都很快就被召还回京。在任地方官的短短 时间内,韩愈就做出了比较大的政绩,真正地做到了“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 • 韩愈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4年)贬任阳山县令,由于路途遥远、交 通不便,贞元二十年二月中旬才来到任所,在阳山县任职实际上仅仅 一年两个月。期间他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一是亲临政务,勤政亲民。 当时朝中官员贬到地方后,多以清闲为趣,不理地方政务。而韩愈却 象新提拔的官吏一样,亲自从事县政建设。他常深入到附近的农舍, 和农民一起饮酒喝茶,亲身参与农民的劳作,探求治理阳山的方略。 他的《远览》诗中“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往来三伏里,试酌一 泓清。”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爱民亲民的事迹;二是重 视农桑,发展经济。当时,阳山县的农民还不懂得用牛耕地,农业生 产技术十分落后。韩愈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农耕工具带到阳山, 教人耕织,并重视农田水利的兴建维修,改良农作物品种,推广先进 的间种、套种、一年两熟等农耕技术,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宣扬德礼,兴学书院。他兴学办校,招生授徒,改善了当地的教 育条件;四是革除陋习,打击豪强。韩愈制定乡规民约,整治社会秩 序,下令废除妇女缠脚的陋习,鼓励妇女从事农业劳动。同时,他打 击地方恶势力,抑制豪强;五是排忧解难,办实事。如整治连江河道, 修筑县城街道,解决阳山百姓行船难、行路难、过渡难等问题。经过 一段时间整治,阳山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秩序正常、百姓生活安定的地 方,再也不象韩愈初来时那样荒凉穷苦了。
论唐代岭南谪臣的家园意识
持,共同发展。
社交活动
他们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当 地士人、官员等交流,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
地方合作
一些谪臣还与当地官员、乡绅合 作,共同治理地方事务,促进了
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04
唐代岭南谪臣的家园意识 的影响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心理压力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唐代岭南谪臣的家园意识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这种意识在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表现和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谪居地的文化发展
文化教育
谪臣们在谪居地积极推广 文化教育,兴办学校,提 高当地人的文化素质。
诗词创作
他们也积极参与诗词创作 ,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 和情感,传承和发扬中华 文化。
传播宗教
一些谪臣还传播了佛教、 道教等宗教文化,对当地 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谪居地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
家族网络
03
唐代岭南谪臣的家园建设
谪居地的物质建设
01
02
03
兴修水利
为了改善谪居地的生存环 境,唐代岭南谪臣积极兴 修水利,增加农业灌溉面 积,提高粮食产量。
开发土地
他们还大力开发土地,种 植各种农作物,如水稻、 茶叶、水果等,以满足日 பைடு நூலகம்生活需求。
引进技术
一些具有先进技术的谪臣 还带来了新的农业技术, 如水稻种植、水利灌溉等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家族和亲人的思念
这些官员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是强 烈的,他们在诗文中常常表达出对 家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 忆。
政治理想的失落
这些官员们原本可能有着高远的政 治理想,但是被贬谪到岭南使得他 们的政治前途变得渺茫,因此他们 对故土的眷恋更加深厚。
贬谪名人对岭南偏远地区的教育价值
贬谪名人对岭南偏远地区的教育价值李国斌【摘要】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罪臣的惩罚,往往会把知识分子贬流到边疆,一边让这些知识分子感受到朝廷的"天威",一边为这些知识分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为朝廷贡献自己的才华留下了可能.大部分的南方地区因气候炎热、经济文化落后,成为了古代中国中央政府对知识分子和朝廷官员贬谪的主要区域范围,尤其是古代的岭南地区.仅仅唐朝就有接近700名高级知识分子被贬谪到岭南的偏远区域.这些具有高文化水平和丰富的行政办事经验的知识分子和历史名人,将中原先进文化充分的传播到这些区域范围,有力推动了岭南边远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期刊名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1)003【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贬谪名人;偏远地区;教育价值;研究【作者】李国斌【作者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清远511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527随着历史学科研究的深入,对于贬谪名人的研究课题日渐增多,尤其是对偏远地区教育价值的研究内容逐步扩大。
在古代,我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在北方,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岭南地区为代表的南方区域成为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贬谪知识分子和朝廷官员的主要区域范围。
与此同时,贬谪的官员都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因此,对边远地区的文化价值和基础教育培养的贡献极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对古代贬谪名人对偏远地区的教育价值研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相关数据文献的查询研究,我国古代谪宦在可以查询到的典籍中,记载有姓名的“名人”有一千六百余人,其中,接触较多的“名士高人”也有很多,诸如柳宗元、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韩愈、刘禹锡等,这些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极高,对于偏远区域文化教育过程也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为这些区域后续的文化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古代贬谪名人对偏远区域教育的贡献,有利于科学合理的认识这段当时“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史,与此同时,从我国古代贬谪名人的角度认识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古代流放贬官为什么都是到岭南?岭南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
古代流放贬官为什么都是到岭南?岭南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本文导读:可以说,宋神宗是个不称职的天子,这是后世给他的盖棺定论。
其实,他差一点就成了有所作为的皇帝,这个满脑子理想主义的皇帝,也曾做过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实行变法。
那么,为什么笔者会在这里说“差一点”呢?那是因为,他这一辈子最大的败笔就是:停止变法。
一念之间,宋神宗失去了名垂千古的机会,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再难做出改变。
很多朋友都说,宋朝没能推进民主制,其罪在与宋神宗。
然而,笔者认为:这就像指责C罗纳尔多为什么不打篮球一样荒谬。
其实,宋神宗在变法上的败笔在于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只能做出符合国家现状的改革,换做其他皇帝来,恐怕也难改其结果。
三十八岁的宋神宗驾崩了,将国家这桶浆糊交给了儿子宋哲宗。
继位的哲宗只是个九岁的小屁孩,这种年纪只适合在街上玩泥巴,很明显不适合上朝听政。
新皇年幼,后宫之主按照历史惯例走上前台,替儿子“垂帘听政”。
这位后宫之主正是宋神宗的生母——高太后。
老太后的做法跟后世的慈禧如出一辙,听政之初,就请了朝中的守旧派司马光来当宰相,与儿子推行的新政背道而驰。
而司马光在十几年赋闲中变得愈发顽固,刚一上台就燃起三把大火,将王安石苦心经营十年的新政付之一炬。
当年王安石的“劳役法”堪称利国利民的大好政策,可惜,仍未逃过司马光的毒手,被司马光三下五除二地废除了。
朱熹是个明眼人,他一针见血地评价道:“司马光其实就是个死脑筋,但凡让老百姓掏钱的政策,他都是一竿子打死。
”司马光根本不知道,王安石的“劳役法”出台之后,民间对其倍加赞誉。
王安石的铁哥们苏轼找到司马光,求他手下留情。
并且,苏轼还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论是差役还是免役,都有优缺点,还得从长计议。
”谁知,司马光根本不领情,扭头便走。
苏轼直追进政事堂,继续跟司马光讲道理,谁知司马光竟生气了。
苏轼离开后连呼:“这司马光就是一头司马牛!”新政被废除得差不多了,该轮到那些新党了。
司马光在老太后的授意下,开始肃清以蔡确、章惇为核心的新党,这群人全部被赶出政治核心,下放到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等(远小)
广东、广西、福建、梓州、利州、 夔州
2. 岭南贬官溯源
岭南第一个贬官是谁?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 殛鲧于羽山。”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2年),“发诸尝逋亡 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 海”。第二年,又“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 越地”。
3.为什么选择宋代?
(1)岭南在宋代贬官最为集中
远恶州军,南恩州、新州、循州、梅州、 高州、雷州、化州、宾州、容州、琼州、万 安军、昌化军、吉阳军 史弥远 “新恩” 英州 “人间生地狱” 昭州 “大法场”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和宋代所处的多元政权并立 的外部环境有关。 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贬官,仅见于史籍者,即有 400多人次,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陈瓘 戏言:“岭南之人见逐客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 想是见相公常来也。”苏轼自岭南北返,至大庾岭, 也赋诗慨叹:“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 回?”
三 贬官的活动及其对岭南的影响
心似槁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 州惠州儋州。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 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
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 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 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 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 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 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 此可以一笑。 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
唐代以后,岭南一跃成为最重要的流放地。 据统计,唐代仅贬流广东有史籍可考者,流人近300 人(次),左降官近200人,其中皇亲国戚37人(家),宰相 49人(次),还有一批高官名士等。
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唐代岭南贬官流人人数之多。武 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遣酷吏万国俊按察岭南 流人謀逆事,万国俊到了广州后,遍召流人,置 于别所,矫制赐自尽,流人一起号哭称冤不服。万 国俊于是派兵士将流人带到水边,以次加戮,三百 余人,一时并命。 尽管这里说的是流人,但想必也 包含了不少贬官。
哲宗亲政、绍述新法,章惇报复元祐党人。 “绍圣中,贬元祐人苏子瞻儋州,子由雷州,刘莘 老新州,皆戏取其字之偏旁也。时相之忍忮如此。” 而在贬谪刘安世时,“蒋之奇颖叔云:‘刘某平昔 人推命极好。’章惇子厚以笔于昭州上点之云: ‘刘某命好,且去昭州试命一巡。’” 元祐党贬官概况
(3)岭南的经济情况
唐宋时期,人口密度非常低,地广人稀。农业生产 , 粗放经营。即便相对发达的广州地区,耕作也“往 往卤莽,一犁之后,无复用力”。 宋时全国十八路,按行政级别可分成三等五个级别, 其中广南二路都为末等:
宋代路分等级表 等级 一等一级(重路) 一等二级 二等一级 二等二级 路分 河北、陕西、河东 成都府路 京东、京西、淮南 江东、江西、湖南、湖北、两浙
姜唐佐 苏轼:“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 破天荒。”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六榕寺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 秧马 方言 谢觉哉在儋县题诗云:“迁移流放说儋州, 方语分歧各有由。就中一种东坡话,千载诗人口 泽留。” 1961年,郭沫若:“先生请再听我言,我有一事 想高扳。汝与汝子苏斜川,二人住此仅四年。西 蜀之话至今传,何以致之请教宣。老人于是换欢 容,善哉汝问不汝蒙。父子食力耕自躬,我与农 民如兄弟。心同言语自相通,学我口舌习成风。 一人传十百千从,代代相传无始终。”
(2)宋代出现过数次大规模贬官岭南的事件
“异论相搅”。 有宋一代,党争十分激烈 太宗朝的卢(多逊)赵(普)之争;真宗朝的寇 (准)丁(谓)之争;仁宗朝的新政与反新政;英 宗朝的“濮议”;神宗朝的变法与反变法;哲宗朝 的更化与绍述;徽宗朝的建中与党禁 南宋在战火中重建,围绕着战与和也是斗争激烈, 再加上权臣相继把持朝政,顺其者飞黄腾达,逆其 者则远窜流亡。
中国古代岭南的 贬官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主讲人:张其凡 暨南大学教授
一 缘起
1.古代岭南的概况
(1)岭南的范围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两广和海南
(2)岭南的环境
气候炎热 “岭南天气卑陋,气蒸溽, 而海南尤 甚。秋夏之交,物无不腐坏者, 人非金石,其何以能久?” 瘴气 “予至之日,适又甚焉,素巾满郊 廛,丧鼓连昼夜,故老言数十年无有也。尝 于苍埃白雾中怪鸟正飞而堕,鸡豚狗彘正行 而颠仆,问之他人,则曰:‘发瘴然也。’”
(1)刺配
五刑——笞、杖、徒、流、死。
(2)编管羁管
编管和羁管都是将贬官遣送到远处并进行监督 管制和人身自由上的限制,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别, 羁管稍重,编管次之。
(3)安置
安置适用的主体主要是宰执、侍从官
(4)居住
居住是宋代惩罚贬官的最轻手段,惩罚中又含有 优容。
2.地域分布
远恶州军贬官人数相对要多一些 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府州军容纳贬官相对要 少 经济条件落后的州军贬官就多,相反,得到 较好开发的地区贬官就少 贬官在岭南的地理分布与当地文化发展程度 也有很大关系,文化越发达,贬官相对就少; 反之,则贬官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