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2+看云识天气(教师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⑴、能够熟练地利用工具书识记本课的字、词。
⑵、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
适于学生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
适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适于学生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中招考点生字、生词的音、形、义;了解简单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初步接触此类科普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了解不多。
教师在授课前要进行简单的梳理及介绍。
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圈注课文中生字生词,利用工具书识记本课字词的音、形、义。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好工具书熟练查找生字生词,并进行识记积累。
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说明文的特点及相关文体知识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同学们,从这几则谚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关系非常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
板书标题及作者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3、新课讲解五当堂训练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朦胧圆弧2、解释下列词语:预兆征兆轻盈匀称弥漫崩塌一霎间姿态万千变化无常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2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峰峦、轻盈、弥漫、一霎间、千姿万态”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能力目标:1.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
3.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导学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分析学习本课运用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3、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导学难点】1、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作用【导学方法】1.朗读法。
本文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描摹细致、用语准确,反复诵读中体会生动说明的好处。
2.观察与联想。
本文语言生动,表述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描绘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云。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3.图表概括法。
课文主体部分重点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涉及的云层、光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可引导学生通过列图表,使之结构层次清楚,内容明确。
【课时安排】 2课时【教材简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思路明晰、文笔鲜活的说明文。
它以生动的文笔,形象地介绍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和启迪。
尤其是异彩纷呈的修辞手法,在这篇说明文中构成了一道生动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简介】朱泳燚,1940年春生于上海,1960年夏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1962~1965年间,由江苏省教育厅借调至南京,参加农业中学语文课本编写工作,除一般的挑选课文、组织单元、编写注释、设计练习外,还负责编写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和说明文课文(包括《看云识天气》)。
30多年来,他先后在多所中学任教;发表了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近200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于1988年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上册教案及导学案:第22课 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
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
(板书文题)二、检查预习情况解释词语:峰峦:山峰和山峦。
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崩塌:崩裂而倒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万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变化无常:没有规律的出现新的状况。
三、初读,整体感知:读课文,整体把握:1、从题设疑: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梳理结构:(1)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提示: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看云识气候》1、了解阐明事物要捉住特征,了解阐明的思路及阐明办法的使用。
2、培育学生调查酷爱天然的情味。
1、圈注法。
2、小组协作讨论法。
榜首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风趣的气候现象,阐明作者对这种天然现象调查得十分详尽。
由于气候与人类的日子休戚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向留神调查天然界,以图把握规则,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气候的改变也自有它的规则,自有它的预兆。
现在,咱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气候有怎样的联系吗?今日咱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气候》二、字词堆集棉絮(xù )预兆(zhào )粼波(lín )绫纱(líng )点缀(zhuì )绸幕(chóu )三、统观全文,了解结构1、考虑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方式。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榜首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气候的密切联系,阐明识气候能够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阐明怎样看云识气候。
第三部分(最终一段),阐明看云识气候的意图。
办法和注意事项。
2、第二天然段与上下文有何联系?(承上启下)3、这二部分能够分为几层?榜首层(3----5)阐明云的形状和气候的联系。
第二层(6)阐明光荣现象和气候的联系。
4、依据文章内容制造图表。
云品种云的形状方位气候的状况卷云像茸毛像绫纱最高阳光能够透过它照到地上,气候晴朗卷积云像粼波很高它不会带来雨雪积云像棉花团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文的阳光高积云像羊群2000米左右云块间显露蔚蓝的天空天晴│卷层云似乎白色彩幕高它向前推动,气候将转阴高层云像毛玻璃低它预示即将下雨或下雪雨层云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端下降光名发生和散布状况光荣气候预兆晕发生在卷层云上,散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发生在高积云边际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放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一虹雨后初霁,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五颜六色圆弧东虹霹雷西虹雨露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四、小结讲堂《看云识气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阐明文。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积累有关谚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3、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第二课时,师生合作探究,认真研究学案,完成质疑探究,完成当堂检测及课后练习题和导学评价相关练习;规范书写。
学习重、难点1、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2、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及影响的天气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重、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及影响的天气。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朱泳燚,江苏省常熟中学特级教师。
2、了解背景朱泳燚,1962~1965年间,由江苏省教育厅借调至南京,参加农业中学语文课本编写工作,除一般的挑选课文、组织单元、编写注释、设计练习外,还负责编写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和说明文课文(包括《看云识天气》)。
3、文体知识(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递进式。
预习自测(1)注音:峰峦.()一霎.()间点缀.()绫.纱()弥.漫()晕.()头转向月晕.()崩塌..()(2)释义:峰峦:一霎间:预兆:轻盈:弥漫:征兆:崩塌: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一、质疑探究: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快速阅读课文,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Lesson 22 of watching the clouds and recognizing the weather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看云识天气范文(常用版)2、篇章2:看云识天气样本3、篇章3:看云识天气模板(通用版)4、篇章4:看云识天气文档篇章1:看云识天气范文(常用版)一、复习导入二、合作交流,具体研讨第3~6段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师教案【学习目的】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速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了解说明的思绪及说明方法。
【学习重难点】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了解说明的思绪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资料预备】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引见食物或说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一知识。
2、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说明对象: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总结句;三看重复出现的词句。
〔说明对象普通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如、作比拟、分类别、作援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等。
〔其中前五种常用〕6、言语特点——准确、严密、简明、迷信。
7、罕见结构方式:总—分—总;总—分;分—总。
【教学进程】温习稳固回忆«化石吟»的主要内容,反省背诵状况。
预习检测1.依据拼音写汉字。
①预zhào ________ ②轻yíng ________ ③líng ________纱④lín ________波⑤崩tā________ ⑥点zhuì________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峰峦〔〕②弥〔〕漫③月晕〔〕④霎间〔〕⑤匀称〔〕⑥弧〔〕形3.释义:峰峦:一霎间:预兆:轻盈:弥漫:征兆:出示目的活动设计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阅历是〔用课文中的原话〕:2、理清文章思绪〔文章共划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1〕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局部〔2-6〕详细引见云的形状、变化,天上的云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1层:〔2-5〕写云的形状和天气的关系。
第2层:〔6〕写云的光荣和天气的关系。
第三局部〔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当堂小结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层次明晰。
首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新人教版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2、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4、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掌握说明方法。
学习内容及流程:一、知识链接:说明文文体知识1、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2、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举例子、列数据、下定义、列图表、作诠释。
二、独立预习课前完成1.注音:峰峦.()一霎.间()点缀.()绫.纱()弥.漫()月晕.()晕.头转向()崩塌..()棉絮.()模.糊()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山峰和山峦。
()②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③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④形容动作、体态轻巧优美。
()⑤(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⑥崩裂而倒塌。
()三、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2、本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本课的结构形式是中心句是:3、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四、重点研讨,掌握说明方法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体会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什么说明方法表现出来的?完成下表。
云的种类简表(一)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据表请找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的共同特征。
云的种类简表(二)云名形态变化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据表请找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积雨云的共同特征。
[学习资料]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2《看云识天气》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比喻的妙处,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
(3)通过精读,分析学习本课运用的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并理解作用。
(4)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2重点难点:(1)体会比喻的妙处,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
(2)分析学习本课运用的打比方、分类别说明方法及作用一、预习热身3说明文知识(1)定义: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分类A.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可以综合运用。
(4)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4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作积累,并摘记如下。
5初步阅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编写课文详细提纲自主学习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方法指导:默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填写下面的表格)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来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晕华虹霞2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3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二、活动探究1、第一段第一句中 ____________这个词说出了云的总体形态,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说出了云的总体特征。
用波浪线在文中分别划出这两个词照应的内容。
2.第一段最后一句在这段中有什么作用?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招牌”是什么意思?3.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别和下文哪些内容相照应?“往往”“常常”两个词删去可以吗?为什么?4 说明文通过说明方法的运用具体清楚地介绍知识,请找出文中运用以下说明方法的例子,思考作者运用它们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22课看云识天气【学习目标】1.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
2.通过精读,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
3.学习运用比喻形象描绘事物。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学习难点】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
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课前自主先学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圈画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理解并会默写;(2)理清文章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3)搜集积累有关云的成语、俗语、谚语。
2.有感情朗读地朗读文章片段(组长组织比赛,看谁读得好)。
自评:以上任务完成好的有等级:二、课中互动学习(一)学习活动1:预习检测任务1:給加点的字注音(1)峰峦.()(2)凌.纱()(3)粼.波()(4)弥.漫()(5)点缀.()(6)谚.语()(7)一霎.时()(8)棉絮.()(9)模.糊()活动指导:注音全部正确的小组加1分。
任务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活动指导:思路清晰,内容概括合理的小组加1分。
(二)学习活动2:感知课文内容任务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明确: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活动指导:回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
任务2: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写云和天气的关系:明确:(1)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
(2)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任务3: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华虹霞活动指导:回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
任务3: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预
习
初读课文, 感知全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1、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的给予肯定或否定。
2、指导学生从文本寻求答案。教会学 生概括、提炼的方法。
初步感知学习目标。
了解铺垫的作用。
学会概括,使语言精炼。
第22课《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培养阅读课文,从文本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2.理解文本准确地运用词语,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走进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重点
默读课文,掌握 筛选整理信息的学习方法。
难点
学习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课型
现代 文阅读课
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时习
完成一篇说明文作文。
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晴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雨雪冰雹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云的光彩:晕华虹霞
反思
找出并品味重点句子,各抒己见。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并按要求进行评价。
研
习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
再次默读课文:
1.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2.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它们的好处。
3.你认为 本文中有哪些佳词妙句,请找出来和大家分享。
有感情地朗读,自主探究;
其次合作交流,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备习
1、作 者 介绍:
2、积累 词语 :“峰峦”、“轻盈”“朦胧”、“顷刻”、“点缀”、“谚语”
[学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 ,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3.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解题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四、反串互动拓展提升
1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了。文段中的“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这两个词分别写云的、。
3.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4.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5.这段文 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 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2、说明语言按风格分,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即: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6.本文段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二、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4、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请你说出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并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1、圈注法。
2、小组合作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字词积累
棉絮(xù)预兆(zhào )
粼波(lín )绫纱( líng )
点缀(zhuì)绸幕(chóu )
三、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1、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2、第二自然段与上下文有何关系?
(承上启下)
3、这二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3----5)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二层(6)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4、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图表。
四、小结课堂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对云层的分类介绍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重点探究
1、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二、赏析语言
1、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在哪些地方?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2、文章的语言还有什么特色?
(1)用词准确:
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时间的词,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三、说明方法
1、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
把它
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
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