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边的化学教案-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1身边的化学
1.1 身旁的化学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化学与人类生计和社会发展有着亲密的关系。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和联系生活,能说身世边的化学物件和现象并解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巧妙的化学现象,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旁,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课难点】感觉巧妙的化学现象。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与引出“化学” ,引化学有关的制品,如各种塑料制起学生对化学的品、洗衣粉、食醋等。
铁器生锈、好奇心水壶中出现水垢等这些都是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发问]你家里有哪些塑料制[回答]学生联系生活实质思虑、培育学生建立良品?它们有什么特色?食品增加谈论。
好的化学感情。
使剂有什么用途[总结]塑料制品有手机、牙刷、学生在轻松快乐肥皂盒、水瓶、食品袋和小孩玩具的氛围中感知化等,它们耐腐化、防水、质轻等,学就在我们身旁但不易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
食品增加剂可以改进食品的感官性状,但假如被滥用就会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图片展现]结合图片讲解飞机[思虑]看图片思虑引起学生对化学是用特种合金资料制造的,用化的亲密感,感知学学资料可以制造不一样的产品好化学的重要性[师生总结]经过大批的事实,知道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行分[介绍]一般铜制品和纳米铜的[总结]化学的含义及化学课的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性质与用途,提升学生对“构成、习内容视线,提升对化学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认识科学的认识,建立学以致用的意识板书设计1.1 身旁的化学1.化学与家居、出行、环境、健康及社会发展的关系2.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物质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研究的方法。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2.科普视频:推荐学生观看科普视频,如BBC的《化学奇遇记》、国家地理的《化学之极》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化学知识。
3.在线课程:推荐学生参加MOOC平台上的化学课程,如Coursera、edX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等。
针对以上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分步骤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开展小组讨论等。在实验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反馈:及时将作业评价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3.学生互评:
(1)小组评价: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家长沟通:
(1)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它们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食品安全标准和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4) 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展示水的结构、溶液的配制过程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
(5) 案例素材:收集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身边的化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身边的化学”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身边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身边的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溶液的稳定性: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 溶液的均一性:溶液中的溶质均匀分布在溶剂中,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
-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或体积比例。
3.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
-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通过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包括:
1. 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方法,探究水的性质、溶液的性质以及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完成“身边的化学”相关的写作任务,如撰写一篇关于水的性质的短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业反馈:
九年级化学上册《身边的化学》教案、教学设计
2.分析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作用,以及化学反应对环境、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探讨化学在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九年级化学上册《身边的化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2.学会使用化学符号表示元素、化合物,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并能运用这些操作进行简单的实验。
4.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实践作业:
a.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某一化学反应原理,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b.拍摄实验过程的视频或照片,并在课堂上分享,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研究性学习作业:
a.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如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形成研究报告。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意义理解,特别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包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身边的化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科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1周第1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普遍感兴趣,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面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学生可能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感到困难,尤其是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理解不深。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实践操作和指导。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实践操作,有的喜欢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可能对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感到困难,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
四、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联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粤版上册九年级化学教材相关章节相符合,突出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板书设计
1.课程名称: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身边的化学 学案
身边的化学【我的目标】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 ,带着学生走进化学课堂 ,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 ,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自主课堂】1、请列举三种家里使用的塑料制品:。
2、请列举两种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的名称及其作用:3、为什么说生活离不开化学?4、化学课的学习内容:【大显身手】一、根底过关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B. 物体C. 运动D. 实验2.日常生活中 ,我们处处都能见到化工产品。
以下物质不属于化工产品的是〔〕A. 煤炭B. 塑料C. 合成纤维D. 合成橡胶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 ,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⑴造纸、⑵制火药、⑶指南针、⑷印刷术中 ,属于化学领域的是〔〕A.⑴⑵ B.⑶⑷ C.⑴⑵⑶ D.⑴⑵⑶⑷4.以下与化学创造无关的是〔〕A. 两千多年前 ,人类首先发现并利用火B. 先秦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可以酿酒C. 我国民间在1000多年就会制黑火药D. 早在1万年前 ,中国就可制瓷器5.食品中常常参加一些化学试剂 ,使食品的保存期延长 ,色泽更美观 ,味道更诱人。
食品中的以下物质 ,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A. 防腐剂B. 色素C. 香精D. 枯燥剂二、能力提升化学的开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三、同步培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以下现象你知道它们的道理所在吗?1. 为什么煤气〔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有难闻的气味?2. 为什么在做鱼时常常要加些酒?3. 一般人都不喝反复煮沸过的开水 ,你知道为什么吗?4.人们经常喝纯洁水 ,纯洁水对健康很有好处吗/【课后反思】【答案】1. A2. A3. A4. A5. D1 / 11 / 11 / 1。
1.1身边的化学 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三化学科粤版上册
1.1身边的化学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三化学科粤版上册授课主题:身边的化学授课对象:初中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实例,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身边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能够简单描述其中化学反应的特征。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增强对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生活中化学反应的实例及其特征。
2. 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1. 能够简单描述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对生活的应用。
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现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现代科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是否与化学有关,为什么?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身边的化学”,并让学生自由提出日常生活中体现化学的一些物质、场合以及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二、正文(35分钟)1. 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及其特征(15分钟)a. 铁锈的生成:将生锈过的钉子和新的钉子放在试管中,加入热水。
观察并记录2个钉子的变化产生的气体与原因。
b. 明矾的应用:将一小块明矾放入滴漏皿中,加入苏打水(Na2CO3)。
观察并记录反应的变化和其原因。
c. 金属在酸中的反应: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以及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生活中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实例。
2. 化学反应对生活的应用(15分钟)a. 考虑身边所使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日常用品的化学成分,了解其作用原理。
b. 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生活用品,探讨其中的化学知识及其应用。
三、总结(5分钟)1.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概念及所学的相关知识。
2.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
教学评价:1.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乐趣。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所选生活用品的原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对化学现象的理解。
粤教版化学九上1.1《身边的化学》word教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一. 教学目标:1. 感知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化学就在我身边,激发学好化学的情感。
2. 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3. 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重点、难点:深入理解化学科学是多方面地为人类服务。
三. 教学程序:引言:请大家思考:1. 你家里有哪些塑料制品?它们的性能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2. 人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由哪些面料制成的?这些面料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 你知道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知道为什么吗?4. 你知道制造飞机、汽车、轮船都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性能?原因是什么?5. 你能列举出一些药品的名称和它们的性能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6. 你知道以上这些物质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7. 你知道生命现象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吗?8. 除了以上这些物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化学物质?就这些物质,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你是否知道?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呢?这些就需要学习化学来解决。
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之外,还可以请教学过化学的人,或是查阅相关资料,或是上网搜索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这些知识。
(一)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物品[观察与思考]打开P2 观察书中图片[结论]:生活离不开化学(二)生命现象与化学有关[观察与思考]打开P5观察书中图片(三)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辅助学习材料●提前渗透知识:认识并记住常见元素符号及其名称(打开P89)●化学学习方法简介1. 树立信心,充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 勤奋:勤记忆、勤复习。
3. 重视实验,仔细观察实验。
4.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典型例题】例1. 化学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生活处处有化学,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请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个化学问题或描述一种化学现象,并回答或解释。
解析:此题为开放型题,考查了学生对化学与人类关系的理解,答案只要科学合理并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身边的化学》_11
《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个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很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
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理解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
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例子。
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上 1.1 身边的化学 教案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C.化学的发展将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材料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板书]:1.1身边的化学
活动一、感受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阅读教材P2~5第三段,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①家里的塑料;
②厨房里的用品;
③用化学纤维做的衣物;
④食品中的添加剂;
⑤住的房屋;
⑥卫生用品;
⑦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⑧健康用品。
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活动二、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阅读教材P5~6,组内交流一下你对化学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班级交流
[板书]小结: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
[设问]既然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学好化学,了解和探究与此有关的物质奥秘。那么,化学课学习些什么内容呢?
[板书]
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附:板书设计
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1、生活离不开化学
衣
食
住
行
用
医
2、化学对人类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作用巨大
3、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堂练习:
1.有一种金属材料,它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好的特点,即使把它放在海水里数年,也光亮如初,请你设想,这种金属材料可用于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5. 价值观: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 空气与呼吸、水与溶液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
1. 理解不同物质的分类依据
2. 掌握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物质分类的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空气与呼吸、水与溶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化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身边的化学》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
身边的化学(教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 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
绍“三废”与健康的关系,说明“三废”处理与化学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西药物图片,并介绍药物与化学的关系。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瓷器、后母戊鼎、冶铁、发射卫星等图片,并介绍这些发明创造与社会发展的的关系。
观看ppt,
思考、感悟
认识学习化学价
值
增加学生的爱国
热情、民族自豪
感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并
思考:化学是
怎样的一门科
学?
了解什么是化学
指导学习
1.学化学学什么?
2.如何才能学好化学?
聆听、感悟了解怎么学化学作业
1.完成学案上的课下练习题。
2.结合你对化学的认识,你觉得应如何学习化学这门课。
写一篇短文。
课堂小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板书
1.1身边的化学
一、化学与家居二、化学与出行
卷心菜、牵牛花液汁三、化学与环境健康实验数据表格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1.1身边的化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1.1 身边的化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课程目标•了解化学在身边的应用和意义;•明白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掌握化合物的常见分类;•知道分子中原子的简单组合方式;•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的常见分类;•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分子中原子的简单组合方式。
课堂教学1. 导入老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比如问学生:你们身边有哪些化学现象?通过学生回答,介绍化学在身边的应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介绍元素和化合物通过幻灯片、板书等方式,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理解元素和化合物两个概念的区别。
3. 化合物的分类介绍化合物的常见分类,比如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
让学生理解各种化合物的分类,为后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4. 分子中原子的组合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分子中原子的组合方式。
比如:让学生拿一个纸杯和一些小石子或者其他小颗粒物质,让他们自己组合成一个分子,并记录下分子组成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分子中原子的组合方式。
5.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阅读、理解化学式所代表的意义。
同时,让学生动手完成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6.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并通过实例演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其书写和计算方法。
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化学在身边的应用和意义,学习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的分类等基础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学生感受到了分子中原子的组合方式,掌握了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
课后作业•做习题集;•阅读本节课教材,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1.1 身边的化学教案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1.1 身边的化学教案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设计者:执教者:课件制作者:时间:2017年9月5日班级:九年级3班教学题目:身边的化学学科:化学年级:初三所教学校:学时:1教材:初中化学教材一、教学内容分析:教材通过提供与化学有关的影响人类进步的资料,引出课题和化学的定义,并运用实例使学生对其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教材注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
二、学情分析:1.本课题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要淡化“化学”定义识记,强调研究的对象,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中,加强对化学的认识和感受。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小组提交结论,学生情绪异常激动。
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并让学生体验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②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语:新的学期,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领域,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目前相对于同学们而言,有如这张白色的纸一样(出示一张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是一片空白。
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探究,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
(课件展示课题)学生代表演示:将NaOH溶液喷洒到白纸上,出现“化学”红色字样。
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播放录像:《武陵源风景──黄龙洞》②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③课件展示:《隔水透气的鸟笼》④课件展示:《焰火使夜晚绚丽多彩》适当小结,适时赞许鼓励观后,谈感想,提问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 身边的化学 教案
身边的化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皆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方面的显著成就有哪些?2.收集一些化学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造福于人类生活的实例。
3.了解“煤气中毒”、“白色污染”、“纳米材料”等常识性知识4.物质准备:准备一些玻璃材料,留做分组实验用。
二、教学情景导入教师演示几个趣味实验:1.魔棒点灯;2.烧不坏的手帕。
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看,我用一个玻璃棒向蒸发皿中蘸取少量的物质,然后将它伸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想知道原因吗?三、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
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讨论身边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燃料和衣物,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给人类更多的新物质:塑料、橡胶、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讨论:人们身边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某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份?3.观察与思考:碳酸氢铵的分解阅读:学生分析推测。
四、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观察与思考:铁丝生锈现象:铁丝生锈了,烧杯中红色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初步分析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观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观察。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学科:化学教师:班级:时间:课题1.1身边的化学备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目标1.创设学习情境,注意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物品和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的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的方法。
素养目标:化学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学习目标基础目标:我能知道化学学科学习的内容,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目标:我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是由哪些化学材料制成的;挑战目标:我能通过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提出猜想,增强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的定义和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突破方法:难点: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面进行研究的科学。
知识点一、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家居;化学与出行;化学与环境、健康;结合PPT附图片、视频讲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4.科学探究化学的方法教学内容(例题)夯实基础知识点1化学的作用1.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 C )A. 培育新花品种,增加观赏价值B.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C.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知识点 2 化学研究的内容 2.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一定的认识,下列对“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D )A.化学能创造新的物质B.化学可以提高粮食产量C.化学能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教学内容(例题)D.化学只会造成环境污染 3.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教案新版粤教版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五、教法学法
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 猜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引言: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大家会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 听老师从衣、食、住、行谈起。
板书:第一节生活与化学
活动一:就下列方面,请学生发言,列举他们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①家里的塑料。
②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③食品中的添加剂。
④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⑤药品。
⑥生命现象与化学相关。
活动二:看书回答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教案新版粤教版
课标依据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化 学启蒙教育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学习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 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习欲望。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板书:化学学科的任务是什么?
化学学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知识梳理;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作业:练习册
必做题1、2、3、4、5
选做题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1身边的化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注意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科的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物品和现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3)通过学习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探究式教学;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
内容是什么?
2.学好化学对个人家
庭.社会有什么作用?
3.化学有趣吗?
思考,讲讲自己的看
法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新课小结4.怎样才能学好化
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
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
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
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列举]
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
料
5.药箱里的药品
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
切相关
[列举]列举以下各类
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
用的化学物品
请同学们小结一下本
节课所学习到什么内
容?
补充:我们还认识了学
习化学知识的常用方
法,即科学探究的方
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
化学,去研究自然世
界。
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
列举,了解化学学习
的内容和方法。
观察各种物品的图
片,认识化学研究的
对象及内容方法。
课堂通过学生的生活
经验,讲述列举生活
中的化学物品,体会
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
兴趣。
1.化学对我们生活、
社会的作用
2.化学研究的对象及
内容,即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变化规律,及
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
列举,了解化学学习
的内容和方法。
培养学生小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