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二、实验操作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滴瓶u Ji II 匚游丘三-三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iMlflvrriratil r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 左=m 一右+m 码(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要用手扇着闻,◎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A量筒的正确使用(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十”pb■审搭驻僧咛■(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A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社会生活与化学1、家里的塑料与化学有关例如牙刷、肥皂盒、雨衣、食品袋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防火服、潜水服、夜间发光的“夜间服”、杀菌的“杀菌服”等,都是用不同的化学纤维经过特殊加工后制成的。
3、食品中的添加剂食品中常常加有防腐剂、色素、香精,有的食品包装中会放入干燥剂。
4、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全塑汽车”、制造飞机的特种合金5、药箱里的药品西药基本上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
胃舒平(氢氧化铝片)1.2化学实验之旅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P9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试管:用作少量的试剂反应容器,在常温或者加热时使用加热后不能冷凝,防止炸裂(实验室制氧气时,试管向下倾斜,而不是向上倾斜。
第三章中有详细解释)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防止烧损和腐蚀。
在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就需要使用试管夹。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将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
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若将试管长度三等分时,则试管夹夹在靠近试管口的那端三分之一的部位以内为合理。
用手拿试管夹时,要注意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用过后腰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烧杯:用于配置溶液和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量筒:用于量度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2、各种物体的取用方法:固体药品一般用钥匙或纸槽,有些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先将试管平放,将药品放入试管低底部,再慢慢竖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品。
吸取和滴加少量也液体时可用滴管。
保持滴管竖直在管口上方,不能把滴管伸如试管内,不能将滴管横放或倒持。
给物质加热: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焰心温度最低。
化学科粤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化学科粤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二、原子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绕核运动。
2.元素和符号元素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用符号表示。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三、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和公式表示化学反应。
四、离子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离子及其化学式如氢离子(H+)、氧化铁(Fe2O3)等。
五、氧化还原与化学能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和化学能的转化。
2.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铁和氧化铁之间的反应。
六、酸、碱和盐1.酸的定义和特性酸是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酸味、酸性反应和腐蚀性。
2.碱的定义和特性碱是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苦味、碱性反应和刺激性。
3.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七、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属光泽等特性。
2.常见的金属及其应用如铁、铜、铝等在建筑、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应用。
八、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1.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大多不具备金属的性质,如导电性差、脆性等。
2.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应用如氮、氧、硅等在化肥、空气净化、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九、溶液与溶剂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起溶解作用的物质。
2.溶解度和浓度溶解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数量,浓度是单位溶剂中溶质占有的比例。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6、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 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最新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梳理汇总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梳理汇总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身边的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左=m右+m码。
二、实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A量筒的正确使用(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二)、物质的加热A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化学九年级上册粤科版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粤科版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册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系列基础的化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一、物质和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二、常见物质与它们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常见物质,例如水、盐、氧气等等。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性质。
以水为例,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导电性。
三、常见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净化。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发、结晶等。
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蒸发和结晶则常用于获得固态纯物质。
四、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铁的氧化物,又称为锈。
这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
其他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酸碱反应、燃烧反应等。
五、溶解与溶液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完全熔解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大可以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以盐溶解于水为例,我们能观察到盐的颗粒彻底消失,并且溶液呈现出透明的状态。
六、酸、碱及盐在化学中,酸、碱和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如柠檬汁和醋。
碱是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如苏打粉和氢氧化钠。
而盐则是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七、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化学方程式则以化学式为基础,用化学符号和系数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
八、化学实验与安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实验室服和防护眼镜,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并随时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和干净。
九、能量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020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归纳
2020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归纳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第一节身边的化学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贡献(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是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
(3)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联合制碱法。
3.绿色化学:无毒无害的原料及条件,减少废物排放,最好是零排放,产品要环保健康安全。
第二节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常用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1、试管-----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2.烧杯.锥形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3.胶头滴管 ------①-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②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③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④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4.量筒------- 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注意事项:①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防止杂质落入试管)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手持长柄。
6.酒精灯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注意事项: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发生火灾;酒精过少,在加热时酒精灯内混有大量空气有可能引发爆炸)。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2、仪器的连接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3、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一倾、二送、三直立”)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
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一横、二放、三慢竖”)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5、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1.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a. 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b. 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c. 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d.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
2.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使用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a. 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b.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c. 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完整word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上册,推荐文档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 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 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 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 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 量筒、漏斗、集气瓶( 2 )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 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 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0.1毫升。
( 3 )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 克。
)注意点:(a )先调整零点(b )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左物右码”。
(c )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 皿)中称量。
(d ) 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 ) 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 4)加热器皿--酒精灯(a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 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以及物质构成等方面。
在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在九年级化学上,我们首先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包含了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个粒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轨道运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它能够给我们提供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原子序数、原子质量等。
2. 化学键和化合价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电荷吸引形成的,电子从一种原子转移给另一种原子,形成带电离子。
共价键则是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共用一对电子。
化合价是形成化学键时,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电子能力。
它决定了原子形成分子时能够提供或接受的电子数量。
3.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根据其组成不同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等;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4.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生成物。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介绍了质量关系的概念,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则是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按照一定的比例生成盐和水,并伴随着酸碱指示剂的变化。
在九年级化学上,我们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6. 离子反应和气体实验在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气体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包括气体收集和气体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化学粤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粤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纯物质,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
3.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4.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之比。
5.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6.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2.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等特性;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些特性。
3. 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以上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4.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四、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等。
2. 实验操作:取用药品、加热、搅拌、过滤、蒸发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化学品性质,佩戴防护装备,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4. 实验观察:观察颜色变化、沉淀形成、气泡产生等现象。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涉及物质组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涉及物质组成的变化。
六、元素的周期律1. 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科粤版中考化学上册记忆知识点
晶,可直接加热
②均匀加热,切忌骤冷;
腾外溅;
③加热时要不断搅拌 ;(防止 ②防止破裂;
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
溅)
燃烧匙 用于可燃性固物质的 ① 放入集气瓶时要自上而下 ①保证充分反应;
燃烧
慢慢放入;
②防止集气瓶破裂
②不要触及瓶壁
镊子药匙 用 于 取 粉 末 固 体 药 ① 用前后要擦拭干净;
① 免药剂污染;
拓展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转移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三、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时先将试管斜放,将取有药品的药匙或
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落入试管底部。可简记为:“一斜二送三
里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盆、塑料杯;炊具多是金属制品;交通工具的燃料常用汽油或柴油; 保护环境、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用到的先进化学技术和产品;防治疾病用到的各种化学 药物;物质的颜色变化等。 易错提示 1、误认为天然物质不是化学物质。 2、误认为化学一定会产生污染而天然的物质和生物不会产生污染。 3、误认为使用食品添加剂一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化学的作用
(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3. 加热仪器:酒精灯。
4.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
5. 分离仪器:漏斗。
6.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颗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Chemistry for Middle School (Volume 1) Summary of KnowledgeExperimental nI。
Common InstrumentsXXX。
Separatory XXX。
Ordinary XXX。
Alcohol Lamp。
Iron Stand。
Beaker。
Test XXX。
Graduated Cylinder。
Rubber Dropper。
XXX.1.Instrument nInstruments XXX into those that can be heated and those that cannot be heated。
Instruments that can be heated include those that can be directly heated and those that can be indirectly heated.Directly heated instruments (2 types): Test tubes。
Evaporating dishes (small bottom。
small capacity).Indirectly heated instruments (2 types) (XXX): Beakers。
Conical flasks (large bottom。
large capacity).2.Glass XXX.3.Separatory funnels XXX-necked funnels。
separatory funnels。
and ordinary funnels.4.The tray balance has the principle of "left object。
right code。
and mass left = mass right + mass code."II。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024年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4.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二、常见物质1. 元素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2. 溶液和悬浮液3. 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4.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2. 反应速率和反应活性3. 酸碱中和反应4.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方法四、常见有机化合物1. 烃类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2. 醇、酮、醛、酸的特性和用途3. 脂肪类化合物和脂肪酸的性质和应用4. 聚合物和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五、常见化学现象1. 化学能和能量转化2. 溶解和晶体生长3. 化学平衡和动态平衡4.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六、化学实验1. 常规实验方法和安全规范2. 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处理3. 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评价4. 化学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七、环境与资源1. 环境污染和保护2.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3. 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4. 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八、科学研究和创新1. 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2. 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设计和执行3.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4. 科学原理的应用和创新九、化学与社会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2. 化学产业的发展和影响3. 化学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化学知识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以上是____年初中化学粤教版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九年级上册科粤版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科粤版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九年级上册科粤版的学习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将会被介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这些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空气与水的组成以及溶液与离子。
一、物质的组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而运动。
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不同的原子组成了不同的元素。
元素可以通过元素符号来表示,比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钠元素的符号是Na。
化学符号不仅可以简化命名,还可以表示元素的原子量和原子序数。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保持原来性质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所显示的性质。
比如物质的颜色、硬度、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物质的燃烧性、氧化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通过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中使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数,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释放出能量,称为放热反应;有些反应吸收能量,称为吸热反应。
例如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而溶解反应是一种吸热反应。
四、空气与水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氮气占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五分之四;氧气是空气的次要成分,约占五分之一。
此外,空气中还包含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等。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由氧气和氢气组成,化学式为H2O。
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存在于地表的河流、湖泊,以及地下的水源中。
水是生命的基础,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左=m右+m码。
二、实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A量筒的正确使用(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二)、物质的加热A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
先将试管在灯焰上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外焰对试管内的物质进行加热,(三)、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小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气体的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捂器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下端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六)、仪器的连接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
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
手拿容器,切勿抵桌面。
三、气体的制取、收集、验满、检验、可燃性气体的验纯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包括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1、发生装置(1)、固固加热型(反应物全是固体且需要加热)注: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炸裂。
(2)、固液或液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有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固固加热型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3)和固固加热型装置相比,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的优点:装置简单,节省能源。
2、收集装置(1)收集方法(根据气体密度、水溶性选择)(空气的平均密度为29)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如O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2)不同收集方法的优缺点排水法收集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纯;○2不需验满。
缺点:○1收集的气体比较潮湿,不干燥;○2操作复杂。
排空气收集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干燥;○2操作简单。
缺点:○1收集的气体不纯;○2需要验满。
3、甲乙丙(1)甲中没装任何物质,则为收集气体的装置,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都可以收集,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O2、CO2从长管进,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从短管进。
(2)乙中装浓硫酸,则为干燥装置,要干燥的气体从长管进。
(3)丙中装氢氧化钠溶液,则为除CO2的装置,从长管进。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要检验纯度,如:氢气(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
四、实验室制氧气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1)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2)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离开水槽)熄(熄灭酒精灯)"。
(3)操作要点:○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试管口。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3加热时要先预热再放到药品下加热。
○4刚开始产生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产生的气泡中有空气,不纯,当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5反应完毕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4)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加热K2MnO4+ MnO2+ O2↑氯酸钾制氧气2KClO32KCl + 3O2 ↑2.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1)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2)反应原理2H2O22H2O+O2↑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O2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4、检验和验满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排空气法收集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2、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3、反应原理: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5、检验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2。
排空气法收集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已满。
六、排水法收集任何气体时:若看到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冒出,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非实验部分一、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变化,灯泡通电发光发热、榨汁、过滤、吸附、沉淀、蒸馏、挥发、溶解、稀释、胆矾研磨、蒸发结晶、海水晒盐等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爆炸、生锈、腐烂、发霉、酿酒、制醋、水的电解、除垢、杀菌消毒、呼吸、消化、光合等属于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色态味)、熔点、沸点(熔沸点)、硬度、密度(硬密度)、光泽、吸附性、吸潮、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光吸吸挥导导溶延)等。
氯化钠做调味品化学性质——酸性、碱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氧化还原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稳不稳定性)、助燃性、可燃性、活泼性、金属活动性、分解性、毒性、腐蚀性(助燃活金分毒腐)等。
炭黑用于书写或绘画二、空气1、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其他。
2、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红磷要过量,为了使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完。
(2)红磷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3)由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目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P2O5、PM2.5、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铅、碳颗粒)等.(注:二氧化碳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4、温室效应——CO2酸雨——SO2、NO25、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6、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是:氧(O)、硅(Si)、铝(Al)、铁(Fe)(养龟驴,铁锅煮)。
生物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氧探亲(O、C、H)。
三、概念1、物质分类2、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1)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或同种物质构成。
(1种)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或不同种物质构成。
(多种)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种)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多种)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一种物质。
如氧气和臭氧装在同一瓶中。
③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注: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
(2)蒸馏水、纯净水、冰水混合物、液氧、二氧化碳、干冰、五氧化二磷等属于纯净物。
矿泉水、自来水、井水、雨水、雪、海水、河水、清澈的湖水、盐水、糖水、清新的空气、合金、煤、石油、天然气、牛奶、豆浆、各种饮料、溶液(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等都是混合物。
3、催化剂作用: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反应速率。
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物质燃烧的条件(3个条件缺一不可)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5、灭火原理(对应燃烧条件、使其中一个不满足即可)(1)燃烧物与其它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不能说“降低着火点”)。
四、物质组成与结构1、分子、原子、离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即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带上电荷而形成的。
(2)由原子、离子、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NaCl)等。
(含有带金字旁字的化合物)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剩下的。
(绝大多数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物质由什么微粒直接构成,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什么。
如:Fe由原子直接构成,保持Fe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Fe原子;CO2由分子直接构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O2分子;NaCl由Na+和Cl-直接构成,保持NaCl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Na+和Cl-。
(4)分子的特性: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注意: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隙增大,不是分子大小、体积变大)(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氢原子无中子,因此“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此说法错误)由于同一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中,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