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教案

合集下载

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

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

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第一章: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建立背景,掌握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追求。

1.2 教学内容1.2.1 唐朝的建立:隋朝的衰落、李渊建唐、唐朝的疆域。

1.2.2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教学重点:唐朝的建立背景、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1.3.2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和文化繁荣对唐朝发展的意义。

1.4 教学方法1.4.1 讲述法:讲解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的背景、内容。

1.4.2 讨论法: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回顾隋朝的衰落,引导学生思考唐朝建立的必要性。

1.5.2 新课导入:讲述唐朝的建立过程,介绍贞观之治的特点。

1.5.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1.5.4 案例分析:分析贞观之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玄武门之变。

1.5.5 总结:强调贞观之治对唐朝发展的关键作用。

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武则天的统治手段及其对唐朝的影响,掌握中宗复位的过程。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追求。

2.2 教学内容2.2.1 武则天的统治:登基为帝、政治手段、经济政策、文化发展。

2.2.2 中宗复位:神龙革命、中宗复位后的政治状况。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2.3.1 教学重点:武则天的统治手段及其对唐朝的影响,中宗复位的过程。

2.3.2 教学难点:武则天的政治手段和中宗复位后的政治状况。

2.4 教学方法2.4.1 讲述法:讲解武则天的统治手段、中宗复位的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 (1)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1课时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

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设计意图] 写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社会风气的开放情况,诗歌兴盛,掌握李白、杜甫等诗人及风格。

2、归纳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探究盛世出现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引导归纳,全面掌握盛唐时期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唐朝全盛期在世界的地位,认识到唐朝开放的一个亮点是注重对外交往。

教学重点:经济繁荣的表现和诗歌兴盛教学难点:唐朝盛世出现的原因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引导归纳、重点提示学法设计:探究归纳、勾画整理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提问:1、唐朝何时出现盛世?称为什么?生: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2、结合所学知识,大家觉得盛世居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政治、政策、制度、经济、内外交流各方面探究,后老师引导归纳: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先进,思想开放,兼容并蓄;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交往频繁;对外贸易活跃等。

导入新课:盛唐时的情况到底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盛唐气象》,同步板书。

新课讲授: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朗读三个小标题,从而归纳出本课盛唐气象的三个表现:1、经济繁荣——物质生活2、社会开放——精神生活3、诗歌兴盛——文化生活(一)经济繁荣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8—19大小字,找出盛唐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合作,探究,回答补充,得出:1、农业:①农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②水利的兴修和灌溉工具的进步;③人口数、恳田数、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教师展示曲辕犁和筒车图片,学生区分哪个是耕地工具,哪个是灌溉工具?2、手工业:合作与探究:假若你是唐朝的一位外交官,请你对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使团介绍大帝国唐朝。

着重介绍唐都长安的情况,可以请他到繁华的西市和东市去购物,介绍唐朝品牌产品丝织品、瓷器、唐三彩等。

可介绍的内容如下:(1)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

(2)美丽的唐三彩。

(3)长安城里有人口上百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一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

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

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唐朝是历史的一部分,与前后的发展分不开,以一种对比的眼光审美唐朝,尤其是盛唐艺术,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盛大的背景和成就。

所以本课以人文历史发展为主轴,穿插艺术发展。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教案整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社会风气的开放情况,诗歌兴盛,掌握李白、杜甫等诗人及风格。

②归纳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探究盛世出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引导归纳,全面掌握盛唐时期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唐朝全盛期在世界的地位,认识到唐朝开放的一个亮点是注重对外交往。

【教学重点】经济繁荣的表现和诗歌兴盛。

【教学难点】唐朝盛世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复习二、导入新课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

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三、讲授新课(一)经济的繁荣1.总述唐初的经济发展。

2.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如果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效果会更好。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学习纺织业、陶瓷业的发展时,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并鼓励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盛唐气象》教案

《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通过文成公主入藏,说明唐代民族关系和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唐朝经济繁荣的三个表现、民族交往与交融的主要史实、社会开放程度和文学艺术成就,理解唐朝繁盛景象出现的原因。

2.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教材、阅读理解、查阅资料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盛唐时期各方面历史文物图片、史料、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导学,问题设置,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前置性学习。

2.根据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分组教学,组内阅读,讨论,合作探究。

3.通过历史文物图片、史料,实景展示盛唐风貌,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时代,唐人心态开放、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多感性,少理性。

唐朝历史离学生比较遥远,故选取的史料应尽量贴近学生,先感性认识唐朝,再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把握唐朝历史,并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理性分析历史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经济繁荣、民族交融、诗歌成就难点:整体上理解盛唐气象【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两个版本的教材做参考(注: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川教版、地图版、中华书局版、冀教版、岳麓版,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新理念)。

以人教版(注:我们苏州地区用的是人教版)为主,其他版本教材为辅,课前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大声朗读和有效先学。

2.有书法特长或绘画特长的学生提前临摹好人教版教材上的两个书法帖子或绘画作品,以备课堂展示之用。

3.全体学生做好含有“花”字的唐诗名句收集工作,以备课上“飞花令”游戏活动之用。

教学设计3: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3: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髙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唐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诗。

教学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从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能够认识到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梨和筒车图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读诗歌,猜诗人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它们作者分别是哪位?其生活的时代?唐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 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杜甫《忆昔》,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盛唐时期在经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繁荣表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盛唐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经济的繁荣、文学艺术的兴盛。

2.难点:理解盛唐气象的内涵和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展现盛唐风貌的视频或音乐,引出课题。

2.经济的繁荣
-讲解农业的发展,如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介绍手工业的发达,如纺织业、陶瓷业等。

-分析商业的繁荣表现,如长安城的规模等。

3.社会生活
-展示唐代的服饰、饮食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讲述唐代的节日习俗。

4.文学艺术的兴盛
-唐诗:介绍几位著名诗人及代表作,体会唐诗的魅力。

-书法、绘画:欣赏著名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

5.小组讨论: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6.课堂总结
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盛唐气象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7.布置作业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盛唐气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盛唐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唐盛世吗?它有哪些令我们自豪和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盛唐气象》;
二、繁荣的经济和民族大融合:
师:课件出示唐朝前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唐朝的经济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唐朝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哪些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唐朝的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隋唐时期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但学生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2.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盛唐气象》教案

《盛唐气象》教案

第三课:盛唐气象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了解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以及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的事件。

了解唐代的社会风气、精神面貌。

了解唐诗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诗人。

了解唐代书法、绘画、舞蹈、雕塑等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长安城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感。

通过对文成公主入吐蕃的讲解,理解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所带来的帮助。

通过对唐朝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产生原因的讲解,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唐代的手工艺品和城市设计,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的敬佩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的结果,是民族友好交融的结果。

认识到隋唐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峰。

2、重、难点:教学重点:唐朝的农具、手工艺品,城市;文成公主入吐蕃;三位诗人。

教学难点:唐朝时期各民族的关系;唐朝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三位诗人作品的不同风格。

一、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问上节课内容,我们讲了哪个朝代?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提到在开元盛世时期,唐朝达到最繁荣的顶峰,下面我们来看看盛唐时期唐朝的景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课,盛唐气象。

这节课我们采取穿越的方式来上这节课。

二、自主学习(一)农业、城市:恭喜你,你穿越啦!突然之间,你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树林里,“哎呀,这里是哪里?”你在树林里迷路了……正当你又渴又饿的时候,你碰上了一位老伯伯!原来你穿越到了盛唐时期,这里是唐都城长安郊区,老伯伯姓李,是住在附近的农民,你向他求助,好心的李伯伯带你出了树林……一路上,你看到了大片大片农田,耕牛身上套着奇怪的工具,但耕作的效率很高!河边有一个绑着好多竹筒的大轮子,旋转着舀水!李伯伯告诉你,耕田的工具叫做曲辕犁;河边的水车叫做筒车,是浇灌农田用的!看你这么惊奇,李伯伯和你聊起了天。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盛唐气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盛唐时期气象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盛唐气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盛唐时期常见的气象现象及其形成原因;3.盛唐时期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述盛唐气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气候状况;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具体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盛唐时期著名景观和建筑物,并引出天气话题;2.引导学生谈论盛唐时期的气候特点和常见气象现象。

二、讲述盛唐气象基本概念(20分钟)1.介绍盛唐时期的气候类型和特点;2.讲解盛唐时期常见的气象现象,如雨水、霜降等。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通过阅读历史文献,了解盛唐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分析具体事件,如《唐摭言》中记载的“天旱民困”等,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互动式教学(30分钟)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盛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天旱民困”的情况?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总结并展示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五、课堂练习(20分钟)1.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天气情况;2.设计简单题目或填空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等;2.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检测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盛唐气象;2.在设计案例分析环节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件进行分析。

初中历史下册盛唐气象教案

初中历史下册盛唐气象教案

初中历史下册盛唐气象教案课题:盛唐气象年级:初中历史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2. 掌握盛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特征;3. 了解盛唐时期的科技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4. 培养学生对盛唐时期的历史情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 盛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特征;2. 盛唐时期的科技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盛世景象。

二、讲授(30分钟)1. 概述盛唐时期的兴盛背景,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等;2. 介绍盛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如科举制度、郡县制度等;3. 探讨盛唐时期的文化特征,如诗词、绘画、音乐等;4. 分析盛唐时期的科技发展,如造纸术、印刷术等;5. 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如儒家、道家、佛教等。

三、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盛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特征,展示成果;2. 就盛唐时期的科技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四、拓展(10分钟)1. 带领学生观看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等艺术表演;2. 带领学生阅读盛唐时期的诗词,并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盛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特征、科技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2. 引导学生表达对盛唐气象的认知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作文《盛唐气象》,表达对盛唐时期的认识和感受;2. 阅读《唐诗三百首》,选取一首喜欢的诗歌并进行赏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盛唐时期的盛世景象,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特征和科技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

初中历史盛唐气象教案

初中历史盛唐气象教案

初中历史盛唐气象教案
主题:盛唐气象
目标: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兴盛,掌握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素材:唐朝的建立和繁华、科举制度的实施、长安城的繁荣、诗词和绘画的发展等。

方法:课堂讲解、图片展示、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

一、导入
1. 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繁华画面,引发学生对盛唐时期的兴盛和繁荣的兴趣。

2. 提问: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是什么?
二、学习
1. 了解唐朝的建立和繁荣:探讨唐太宗的统治和唐高宗的开放政策对唐朝的繁荣发展所起
到的作用。

2. 讨论科举制度的实施: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盛唐时期社会的影响。

3. 研究长安城的繁荣: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长安城的建设和繁荣,以及对盛
唐时期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4. 探讨诗词和绘画的发展:介绍盛唐时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文
化的繁荣和多元性。

三、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兴盛。

2. 结合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盛唐时期的魅力和影响。

四、拓展
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馆或历史遗址,深化对盛唐时期的了解和认识。

五、作业
1.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写一篇关于盛唐气象的文章。

2. 收集盛唐时期的诗词和绘画作品,展示给同学。

六、评价
1. 评价学生对盛唐气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鼓励他们对盛唐时期的研究和体验。

盛唐气象初中历史教案

盛唐气象初中历史教案

盛唐气象初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和气象灾害;2. 掌握盛唐时期对气象的观测方法;3. 了解盛唐时期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2. 盛唐时期对气象的观测方法;3. 盛唐人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2. 盛唐时期的气象观测技术。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盛唐时期气象的相关资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课堂布置:黑板、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盛唐时期的繁荣和辉煌,引出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和气象灾害。

二、讲授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和气象灾害(15分钟)1. 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适中、气候舒适。

2. 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干旱、水灾、风灾等。

三、介绍盛唐时期对气象的观测方法(15分钟)1. 宮观法:在皇宫内设置观测气象的地点,由专门的官员负责观测记录天气情况。

2. 田野法:在田野间设置观测气象的地点,由耕作人员负责记录天气情况。

四、探讨盛唐人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15分钟)1. 盛唐人通过观测气象,认识到气象的规律性和变化性;2. 盛唐人通过气象的认识,改善农田的灌溉、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了解盛唐时期其他方面的气象变化和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和气象灾害,掌握盛唐时期对气象的观测方法,了解盛唐人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气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盛唐气象教案

盛唐气象教案

盛唐气象教案一、教学内容:1、绪论:(1)宋代何伟文把盛唐之景观分为“巍巍宏博,套布天下”。

(2)盛唐时期,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繁荣松驰,对天气预测产生了重要影响。

2、盛唐气象:(1)气温变化:当时,气温不断上升,受外界影响也多样。

(2)气候变化:当时,气候变化开始加剧,西方受到更多的气候影响。

(3)气象变化:当时,气象变化日益显著,且有重大的社会影响。

3、气象观测:(1)当时气象观测发展程度较高,有对寒暑、风向、温度、湿度、雨量和云量等气象资料的记录。

(2)盛唐时期,地方政府针对天气观测和预报,设置了报告记录、气象监视、气候解释、报告分析、气温记录等工作部门。

(3)社会上也出现了专家学者进行气象研究,像名人崔峒、杜醴、郭守敬等,对气象预报有着显著的贡献。

4、气象预报:(1)盛唐时期,人们可以根据气象资料及当地环境,提出对全国气候走势的预测,并及时发布及调整。

(2)一些信息还发布到社会上,以提醒民众及早预防可能发生的风调雨顺或者气候变化等内容。

(3)盛唐时期的气象预报,不仅可以为民众布置准确的生活安排,还可以预防一些不良天气灾害,促进社会发展。

二、教学重点:1、了解盛唐时期气温、气候、气象等变化;2、了解盛唐时期气象观测及气象预报有关知识;3、体会盛唐时期气象预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研读课本资料,增强学生对盛唐气象变化相关知识的理解;2、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戎解决问题的能力;3、设计气象相关案例,增加学生探究积极性;四、教学收获:1、掌握盛唐时期气温、气候、气象的变化;2、了解盛唐时期气象观测及气象预报的有关知识;3、感受盛唐时期气候影响的好处;4、体会气象预报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气象教材分析:《盛唐气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本框涉及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三部分内容。

主要介绍“开元盛世”的情景,从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诠释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魅力所在。

课程标准要求: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5-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6-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简要了解唐朝历史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

说出唐朝开元时期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及社会生活的发展情况,尝试分析盛唐气象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联系教材,通过自主阅读和对地图、图片、视频等史料的观察,思考和探究中,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盛唐气象,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和科技意识;体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播异域,远扬海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即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达;长安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分析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曲辕犁、筒车的先进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相结合。

设计理念:在学习本节内容中,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观察思考,讨论质疑,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把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学科的教育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师: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观众们在中层展区坐轨道车寻访考察中国城市发展的轨迹。

展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观众们在中层展区坐轨道车寻访考察的照片]师:假如我门坐着时光穿梭机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生活在哪个城市?为什么?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因而受到各国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中沿用。

教学:中国国家馆梦幻之旅---盛唐前夜289个春秋和22位皇帝,你知道的著名皇帝有哪些?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师:唐太宗实行帝国新政开辟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时期的唐朝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同走近她------[播放“武则天”视频史料]生:观看并思考。

师:武则天临死时给自己立了一座无字的墓碑,是非功过让后人去评说。

根据史料剪辑并结合教材93页内容,你又会怎样评价武则天?生:畅所欲言(如政治家、一代女皇等)师:(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侧重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因为武则天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重视发展农业,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奖惩州县官,兴修水利,减轻赋役。

发展科举制度,善于发现人才,破格用人,鼓励推荐和自荐。

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武则天的了解,从而为了解盛唐气象打好基础,同时增强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师: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

在公元710年,中宗终被她们合谋毒杀。

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抢先发动了兵变,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

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李旦也和中宗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公元712年,睿宗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

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

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玄宗统治前期,任人唯贤,励精图治,使得国家繁荣昌盛,史称“开元盛世”。

教学:中国国家馆梦幻之旅----感悟盛唐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盛唐气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社会生活。

师: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结合教材内容并加以合理想象,由学生进行创作并展示盛唐气象。

生:(小组合作和探究)梦回唐朝:我们眼中的盛唐气象主持人:记录人:展示人:1、题目:盛唐____________(提示: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中自选一个方面)2、展示方式_____________(根据本组同学的特点可以以讲故事、绘画、叙述史实、诗歌、小品、相声等形式展示)3、构思:(围绕题目结合课本,合理想象,可以以当时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外国人、诗人等角色来考虑;时间5分钟)4、展示:(汇报成果步骤)(1)、各位老师、同学,我们展示的题目是盛唐(),展示方式是(),我的角色()。

(2)、展示构思内容------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指导,并要加强对课堂的宏观调控。

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进行补充或充当历史背景。

如学生是以描述的形式来阐述盛唐某一方面的景象,老师则直接点击幻灯片上相应的内容,辅助学生的学习。

其它形式的展示老师要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决定是否进行补充。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的教学理念]构成了一幅盛唐画卷,它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师生互动中理清思路,视频与表格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概括并归纳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突出重点]师:大唐帝国在开元年间(713—741)达到鼎盛。

但是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奸臣当道,情况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之久给唐朝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唐朝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国际上具有着较高的声誉,安定不安定是什么(政治):社会的稳定; 统治者的英明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文化):科技的进步;有没有受外界影响-这是开放的朝代(对外):对外开放的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经济) :经济的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其他):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启发:如坚持开放,正确国策等。

[深化主题,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及历史人物(贤明帝王)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史为鉴,沟通古今,实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的]盛唐气象开元世,气象新,重人才,政明清。

用筒车,曲辕犁,俱丰实,民欢喜。

丝绸薄,瓷器精,唐三彩,扬美名。

睦四邻,贸易兴,长安城,为中心。

吃胡饼,打马球,数女人,最风流。

胡人来,唐人往,我中华,文明长。

课本为什么要安排这一课,学过之后,你们有哪些新的想法?领略盛唐气象,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和科技意识;体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播异域,远扬海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师的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1.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2.唐代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使盛极一时的唐三彩及丝绸奇迹般地迅速传到世界各地。

目前所知,发现唐三彩的亚洲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伊拉克、伊朗等。

非洲的不少地方都有唐三彩的踪迹,欧洲也有发现唐三彩的报道,意大利的法安扎博物馆收藏有唐三彩凤头壶和唐三彩盘。

唐三彩这颗璀璨的明珠,给当时的世界带来很大震动。

在唐三彩运销世界各地的同时,三彩工艺随之传出海外。

不久,西亚的波斯烧出了波斯三彩。

朝鲜的新罗烧出了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烧出了奈良三彩。

对这些国家的陶瓷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以下是唐朝各皇帝在位时间:唐朝618--9O7 李姓建都:长安一、高祖渊武德9年。

二、太宗世民贞观23年。

三、高宗治永徽34年。

四、中宗显嗣圣1年。

五、武则天垂拱21年。

六、中宗(复辟)神龙5年。

七、睿宗旦景云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

九、肃宗亭至德7年。

十、代宗豫宝应17年。

十一、德宗适建中26年。

十二、顺宗诵永贞l年。

十三、宪宗纯元和l5年。

十四、穆宗恒长庆4年。

十五、敬宗湛宝历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

十七、武宗炎会昌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l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l5年。

二十一、昭宗晔龙纪1 6年。

二十二、哀帝祝天佑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4.唐都长安宏伟富丽。

城内有市,是商业区,坊是居民住宅区,市坊分开。

位于城中央的朱雀大街,把长安南城分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分设东市和西市。

市内店铺林立,有20 0多种行业,四方珍奇云集,繁华异常。

尤其是西市,外商的店铺很多,西域的胡人在出售甘甜的葡萄酒,波斯商人在买卖珠宝、卖胡饼的西域姑娘跳起胡旋舞……唐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国际性的大城市。

长安的繁荣,反映了唐朝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是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