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治道
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道——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到治国理政
在2016年5月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还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重要资源之一,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到治国理政思想,体现出了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道。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当代治国理政的不竭资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理念符合当代治国理政精神气质要求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
因此,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为重要。
面对更高的要求、迎接更大的挑战,我们要有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有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精神,要有真抓实干、落地见效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理念恰好与之相契合。
“日新之谓盛德”与创新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往往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文化是保守的、主张一成不变。
其实不然,遍观传统文化经典,“日新”思想、“变通趋时”“见几而作”理念无处不在。
《周易·系辞传》云:“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为易。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天地自然在昼夜运转着、变化着、更新着,人必须采取同步的动态结构,才能达到与整个自然和宇宙相同一,这才是“与天地参”,即人的身心、社会群体与天地自然的同一,亦即“天人合一”。
这种“同一”或“合一”,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进行,此即“日新之谓盛德”。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
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
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
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
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
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
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
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
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
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
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
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
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
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
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
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
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
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
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长治久安”:儒家的治道长治久
“长治久安”:儒家的治道摘要:“大同”和“无讼”是儒家所追求的法律理想,但现实社会中的儒学,却不能绝对排斥法律刑罚的作用,“宽猛相济”代表了儒家对待德礼和政刑的立场。
以德治、礼治、人治所构成的儒家治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也是历代王朝实现长治久安理想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儒家;法律理想;长治久安;治道儒家学说能够脱颖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学说,而成为其后封建社会的官学,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其有高远的理想,它是追求长治久安的。
一、“大同”和“无讼”——儒家的法律理想孔子作春秋便是要拨乱世而反之正。
乱便意味着秩序的丧失,这在儒家看来是最糟糕的事情。
儒家的理想乃是耍建立各种关系和谐而不紊乱的“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子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在儒家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中,没有法律刑罚的地位。
因为他们认为长治久安的社会应当是和谐的,而法律刑罚本身就是对和谐的破坏。
所以虽然不得已而用之,但最终是要将其废除的,或者是置而不用,这便反映为儒家的“无讼”理想。
孔子的话传诵千古,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焦循在《使无讼解》一文中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者旁通情也,情与情相通,则自不争,所以使无讼者,在此而己。
听讼者以法,法愈密而争愈起,理愈明而讼愈繁。
……天下人皆能挈矩,皆能恕,尚何讼之有?”今人多对此种思想深致不满,认为这妨碍了中国法律和社会的进步。
但这实在是脱离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定情境而以西方法律理论对其进行衡量得出的片面结论。
本文认为,“无讼”、“息讼”的思想或者理想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是起了重要的正面作用的。
首先,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除极少数人外,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流动性很小,所相与往还的人基本是固定的。
传统中国的治理概论
传统中国的治理概论在中国传统治理文化中,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的治理文化,构建了社会稳定的礼治秩序,强调了德治教化的治理模式。
道家更加强调“道法自然”的治理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从自然哲学影响到政治哲学,强调统治者更应遵循自然规律,主张无为政治。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更加突出法律的重要性,不主张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在圣贤的道德示范和百姓的道德自觉方面。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在治理形态和治理模式上融合了各家思想尤其是儒法两家治理智慧,并形成了“德主刑辅”为主导的治理文化。
这种“德主刑辅”治理模式本质上塑造了“礼法融合”的治理文化,一方面重视发挥“礼文化”的教化作用,涵养人心;一方面又突出“法文化”的制约作用,扬善惩恶,两者相辅相成,构筑了中国传统的礼法融合文化。
中国传统礼法文化作为仁政王道追求的治国哲学,对政治价值确认和社会风气的引导产生着根本的作用。
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就是:倡导了“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倡导了“以善养人、使民有耻”的教化观,倡导了“亲亲尊尊、重义轻利”的情义观,以及倡导了“重在调解、无讼息讼”的法律观。
“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在礼法关系中,德教的地位明显高于刑罚,“德主刑辅”的治理模式明确“以德为主”,先德后刑。
道德也成为法律评价的准绳,“礼法”也被称之为“德法”,刑罚的适用一般都要建立在礼义的价值标准之上,因此,法律实际上是从属于道德的。
在实际运作中,历代王朝往往都要在开国之初修订礼制,以纲常名教的道德要求稳定社会秩序,并且通过修改礼制使其社会化,通过道德教化、风俗习惯等力求发生政教风化的实际影响。
“德主刑辅”的治理模式实际上使道德法律化、法律儒家化了,这也是传统礼法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历史上,“经义决狱”和“引经注律”是促使道德法律化和法律儒家化的主要手段,儒家伦理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使儒家经义逐渐法典化。
“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其本质上要求两点,一是主张德政治理天下,二是为政者要有德。
方朝晖:中国文化中的治道
方朝晖:中国文化中的治道美国著名汉学家白鲁恂(Lucian W. Pye, 1921-2008)认为,中国人公共领域真正信得过的并不是公共权威,而是自己的私人关系,一个在政府没有私人关系的人会感到孤立无助。
他认为,中国和日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日本人虽同样重视和依赖关系,但他们公开地承认关系(on-giri),明确提倡将这种关系作为政治运作的基础。
而在中国,私人关系一直被执政者视为公共利益的敌人,认为对党、国忠诚的人就不会拉关系。
然而,这不等于私人关系就不发挥作用,相反人人仍时刻争相利用它为己服务。
为了达到私人需要,人们拼命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甚至瓦解公共权威,毁坏正式制度。
(Lucian W.Pye,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Cambridge,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pp.190-191, 291-299)正因如此,白鲁恂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公共立场与私人关系、国家利益与小团体利益之间的对立和消长,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公私矛盾”。
公私矛盾实际上就是文化心理学上常常讲到的“自己人”(in-group)与“外人”(out-group)的区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帮派主义、小团体主义倾向。
此外,这种矛盾还在政治上表现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在官场上表现为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的矛盾,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君子与小人的矛盾。
国家是公,社会团体是私;中央是公,地方是私;唯贤是公,唯亲是私;君子公正公平,小人自私自利。
在我看来,上述中国文化的一系列内在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所导致的。
这是因为,中国人倾向于在自己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寻找自己的安全感和人生价值;由于一个人不可能与所有人感情同样深,他们对不同人的方式也自然发生呈现费孝通所谓“差序格局”的方式。
中国古代儒家德志 仁政 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和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儒家德志仁政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和现代价值中国古代儒家德治、仁政、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德治国:儒家认为道德是政治的基础,主张以德治理国家。
他们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感化百姓,使百姓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治理国家的目的。
2.仁爱思想:儒家认为“仁者爱人”,政治上主张以仁爱为中心,以爱人之心来对待百姓和治理国家。
强调君主要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生,推行“民本”政策,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
3.礼乐制度:儒家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主张以礼乐教化百姓,使百姓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
同时,儒家也强调“和”的理念,主张在礼乐教化中寻求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4.义利之辨:儒家认为追求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是应当区分“义”与“利”,以义为先、以义制利。
他们主张政治上应当遵循道义原则,关注国家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避免因个人私利而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现代价值方面,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仁政、治国之道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例如:1.以德治国:现代社会应当注重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良好品德和道德风尚,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2.仁爱思想:现代社会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祉,加强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建设,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同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应当注重员工的情感需求和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形象。
3.礼乐制度:现代社会应当注重礼仪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公民的文明素养和礼仪风范。
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应当注重礼仪教育和实践,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
4.义利之辨:现代社会应当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避免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和行为。
在商业经营、政治治理、学术研究等领域,都应当遵循道义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仁政、治国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法治与德治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
法治与德治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文化中国-中国网 时间: 2012-01-12 13:27 责任编辑: 任子鹏在国学热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
不仅名家学者们发表鸿篇高论,普通的国学爱好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睿智的见解。
文化中国国学馆愿为这些国学爱好者们提供一方讲坛,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
——编者按中国的国家历史自夏起至今已四千余年,历朝历代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化,各有各的治国方针,但总体看来不外四种方式:神治、德治、人治和法治。
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
一、神治和人治:所谓神治,以神为国家信仰的治国之道;所谓人治,以统治者为国家信仰的治国之道。
神治世界,大约位于三皇五帝以巫主政时代;人治世界,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占据二千余年封建统治。
神治和人治之道已被历史和现实摈弃,此文不再“复辟”。
二、中国法治理论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既强调君主专制,更强调完善法治,“缘法而治”,以法治国。
法家认为,法治具有传统礼治无法比拟的公正性,法是国家颁布的准则,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公”利,具有公开、客观、公正的特点和效果。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536年(郑简公三十年)三月,郑国执政子产命令把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到鼎上,公布于众,令国民周知这是国家常用的法律。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是谓《法经》。
三、孔子单一德治实践的失败及老子对道德的总结: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加害孔子,就把那大树给砍了。
孔子只好离去,弟子说:“我们该快一点走!”孔子说:“上天既然赋了道德使命给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样?”2、《论语》: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来治理国家,我一年就可以有个样子,三年的话功业会大有成效。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涵盖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和智慧,这些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一些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重要方面:
1.仁爱之道: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即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谅。
仁者
尽心竭力地为他人谋福利,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
2.道德经与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
宽容随和、保持平衡。
《道德经》中的理念强调谦逊、淡泊名利,
追求心灵的宁静。
3.中庸之道:中庸思想源自《中庸》一书,主张适度、平衡、不
偏不倚的处事态度。
中庸之道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情绪的平和。
4.孟子的性善观: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
德。
通过修养和教育,人们可以发挥出内在的善良天性。
5.忍让与谦虚:传统文化中重视忍让、谦逊和礼仪。
谦虚使人避
免争斗和矛盾,而忍让则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6.养生之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养生之术,包括饮食、起居、精
神调养等方面的方法。
中医理念认为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是整体
的,需要平衡。
7.孝道: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父母的尊敬、
孝敬和照顾。
孝道被认为是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8.义和礼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强调义和礼的价值,即在行为中体
现正义和社会礼仪,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些传统处世之道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对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强调和解释。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政治理念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政治理念古代中国,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变革时期,道家思想也逐渐形成并影响了后世。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不做过多的干涉和干预,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这种思想与传统的中央集权政治观念截然不同。
在道家的眼里,太过于干预和控制只会导致混乱和不稳定。
相反,如果政府能够放手让事物自然发展,社会将会自行调控。
这种理念与传统的统治者的理念不相符,因为它要求政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放弃过多的干预。
与此相对应的是,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内在修炼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道家看来,人们应该通过内省和反思,寻找到心灵的平静和身心的和谐。
这种修炼包括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进,以达到与大道相合的状态。
在政治上,个体的自我修炼与统治者的孤悬而不支的权力要求和统治道德规范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这种内在修炼也强调了政府的谦卑和谨慎,以免过多地干涉和控制。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中,也出现了一些道家思想被运用的例子。
比如,孔子的“退而求其次”的思想,就与道家的强调“守平而治”的理念相近。
孔子认为,掌握权力的人应该谨慎和克制,善于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以此来取得最大的效果。
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也适用于其他方面。
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谦虚和实际的态度,与道家强调的谦逊与无为而治的原则相符。
道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实行的程度因时代和不同的统治者而有所差异。
但是一些基本的道家原则和观念,例如无为而治,个体修炼和谦逊,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政治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为而治的原则与传统的中央集权政治观念截然不同,强调政府放手让事物自然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治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的理念密不可分,二者相互滋养,相互推动。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治理模式和社会和谐中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指道德伦理和思想观念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尊重、和谐、忠诚、孝道等观念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
这些核心价值观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等是中国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
在社会治理中,尊重体现在尊重他人的权益、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等方面。
尊重他人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
其次,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和谐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谐是一种宇宙的统一与协调,也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在社会治理中,重视和谐使得中国社会具有相对稳定和有序的特点。
再次,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忠诚体现在对国家、对集体、对家庭的忠诚。
在社会治理中,忠诚意味着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忠诚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孝顺父母、敬爱长辈一直是中国人的重要传统。
在社会治理中,尊重老人、关爱儿童、弘扬家庭美德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孝道观念的体现。
二、传统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传统治理模式强调集体利益、社会团结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德治国”,即重视道德伦理的引导作用。
中国古代的治理者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通过自身的道德示范影响和引导整个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治理理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古代君主制还是现代社会,这些理念都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个重要的社会治理理念。
1.天命观念:天命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治理理念之一、它认为天命决定了人们的地位和命运,君主是天命的代表者,是人民的父母官,负责保护和治理人民。
这一理念在古代君主制中非常重要,君主通过遵守天命来确定政策和决策,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权威和等级制度的价值观。
2.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尊重。
这种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必要性。
在社会治理中,仁爱思想被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人本思想:人本思想重视个体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应该以人为本。
在社会治理中,人本思想被用来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加强社会公正和公平,促进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
5.义务观念:义务观念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有义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义务观念在社会治理中被用来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公益和共享。
以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的社会治理理念。
这些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依然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国政府正努力继承和传承这些传统理念,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古典思想传统中的政道与治道
中国古典 思想传统 中的政 道与治道
陈 赘
( 华东 师范 大学 哲学系暨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 海 206) 上 002
摘
要 : 中国古代 思想传 统来看 ,政 治” 以在 两个 维度 加 以理 解 : 与治 。“ 从 “ 可 政 政也 者正也” 政治 的“ ” , 政 的维度 归根
维普资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u a o uzo o lU i rt Sca Si c ) orl f i uN r nv sy( oi ce e n G h ma ei l n
2 0 年第 5 06 期 ( 总第 12期) 4
h s i d o a t n,t o i a o ri t e p o l n h o e n o e n t u e r f r d.Mo o e ,b t b a n t i k n fp t r h e p l c lp we h e p e a d t e g v r ig p w ri e r lra o e e i t n n h e m e r v r o o ti h t e c mmu i a o y t e He v n n t e C i e e t o g t h e p e,t e r e n h a e h e c n u d r t d a d r - h o n c t n b h a e .I h n s u h ,t e p o l h d ra d t e He v n t r a n es a n i h h i e n e s i t n oh r h st e p l i si o p ca u o z n a d i e tb ih s t e r s o sb l y rt e h h o e eg t t c e a t e ,t u h oi c sn ts a i b th r o t a t sa l e h p n i i t a rt a t e s v r in y r o n t l i ln s e i h n
浅论中国古代的治道思想
浅论中国古代的治道思想浅论中国古代的治道思想【摘要】我国古代的治道思想,其本质就是在治理国家、社会和人民时采取何种思想理论,其出发点在于对人性的探讨根底之上,典型的三种代表思想分别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儒家治道思想、基于人性本恶的法家治道思想,以及提倡无为而治的道家治道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如何维护好统治者的阶级统治。
最终,在我国古代的治道思想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以法家思想为手段,融合道家思想的综合的治道思想,形成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局面。
【关键词】治道思想;道家;儒家;法家一、我国古代治道的理论阐述治道一词在中国古代可以解释为两种意思,一种对道路的修理,一种意思是治理国家的道理或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治道的理解,都是从国家治理方面来说的。
?礼记・乐记?中说“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意思就是说对于君子来说,就是要通过详细的审查声来了解音,通过对音的了解和审察来知晓乐,通过礼乐的审察才能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情况。
通过这种礼乐的知晓,才能具备治理国家的方法。
治道的本质一般就是自上而下的治理途径。
在古代中国,治道是一种智慧的道德表达,所以对于治道,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无外乎就是在国家治理中采取何种道德表达或者物质引导。
二、古代治道思想的理论根底古代中国的治道思想,其出发点在于对“人性〞的认识为根底,就内容来说就是孟子提倡的“性善〞说和荀子提倡的“性恶〞说。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开展为“四德〞:即“仁〞、“义〞、“礼〞、“智〞。
从人性本善的思想出发,孟子行“仁政〞和“王道〞,反对“霸道〞。
认为以仁服人者,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与此相反,荀子的“性恶〞说那么认为,人生来就“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
他以人的物质欲望来解释性恶,否认天赋道德论,提出“隆礼重法〞的治国思想。
他认为礼是根本原那么,法是具体措施,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收到治国的成效。
传统中国的治理之道
传统中国的治理之道作者:来源:《文化纵横》2021年第01期在悠久的文明史中,中国传统政治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但伴随着西风东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越来越受限于西方政治理论及学术分科体系,过分夸大了古今政治制度和治理形式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没有注意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与制约。
因此,社会科学界对中国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自主自觉的认识。
《文化纵横》设置“治道”栏目的目标之一,正是邀请历史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野和同情式地理解自身历史的前提下,以治理的眼光重新审视和分析古代中国政治运行的机制与过程。
这意味着努力走出西方理论和话语的阴影,但又不放弃从中国历史中发现和提炼理论的尝试。
本期我们就以“传统中国的治理之道”为专题,刊发三篇文章。
大一统,是传统中国的核心政治议题。
本期曹锦清和李磊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出发,向我们呈现和剖析了大一统的不同侧面。
曹锦清的文章侧重的是中国版圖形成的绵延且动态的历史过程。
文章指出,“大一统”既是自然条件不同的地理板块合一的过程,也是多民族不断交融,以及多民族治理经验不断交融、进而形成大一统国家的有效治理的过程。
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的丰富的治理经验,仍在影响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
但工业化和市场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治理重心下沉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任务。
李磊关注的则是民族关系的整合,以及统一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
李磊认为,受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影响的诸多现代史观,有着将民族和民族关系实体化的倾向,但这种方法论并不适于理解传统中国的民族关系和结构。
他的文章梳理了历朝历代治边方略、民族关系和民族意识的演变,发现民族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
不同王朝通过中央地方关系调整、多元的行政管理与经济贸易往来等不同手段,不断将不同民族安排进一个既能确保统一、又尊重地方差异性的治理格局之中。
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民族也不断强化对作为整体的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与治理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与治理的思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这种文化对国家的治理思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的治理过程中,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几个治理思路进行探讨。
一、仁爱之道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治理思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亲情、友情、师生关系以及社会层面的和睦共处。
在治理中,仁爱之道要求领导者关心民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用仁爱之心去理解和辅导他们,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强调的是平衡和稳定。
在治理中,中庸之道提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过于激进的变革。
中庸之道鼓励领导者采取渐进式的改革,综合各方面利益,并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庸之道还要求领导者保持内心的平衡,不偏激,不盲从,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需求。
三、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与治理思路密切相关。
治理中的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与道德,以身作则,引领全体人民。
他们应该以公正、诚实、勤奋、包容等品德为榜样,承担起治理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领导者还应站在国家和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国家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以此来引导治理工作的方向与目标。
四、尊老敬老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思想倍受重视,治理中也会体现出这一思路的重要性。
领导者应尊重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发挥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应建立起公正的老龄政策,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福利,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使老年人能够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处的理念,这对治理思路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中国的治理中,尊重多元文化和包容不同观点是必要的。
领导者应推动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尊重各族群体的宗教、习俗和行为习惯,避免对于差异的偏见和歧视。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治理理念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治理理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制度和治理理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朝代文化制度和治理理念两个角度切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治理理念。
一、朝代文化制度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多种多样,这些文化制度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以几个代表性的朝代为例,介绍其文化制度。
1. 周朝文化制度周朝是一个封建王朝,其文化深受传统社会的影响。
周朝的文化制度主要包括礼制、风俗习惯和经济制度。
其中,礼制是周朝最为重要的文化制度之一,其旨在规范国家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以保证社会秩序。
此外,周朝的文化也盛行音乐、诗歌、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2. 隋唐文化制度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制度的巅峰。
在这个时期,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隋唐时期还有科举制度、科技制度等重要文化制度,这些制度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宋明文化制度宋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制度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宋朝,科举制度达到了高峰,国学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而明朝时期继承了宋朝的制度,并加以完善。
在明朝,科技制度和医学制度等也得到大力发展。
二、治理理念中国古代历代皆重视治理,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古代治理理念。
1. 仁政仁政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治理理念,是中国古代治理的理念核心之一。
仁政强调“民为本”,提倡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公正,并反对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2. 法治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的治理理念,这种理念认为法律是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基石。
中国古代的法治理念最早体现在周朝的礼制中,成为了中国古代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法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德治德治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治理理念,它强调人们应该遵守道德法则,从而达到社会安定和繁荣。
德治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仁者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治理理念和哲学思想。
儒家的治国理念强调以德治国,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儒家认为,道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儒家强调君子的道德品质,认为领导者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影响人民。
同时,儒家也注重礼乐制度,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道家的治国理念则强调无为而治,尊重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
道家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只有让事物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道家注重道法自然,提倡无为政治,认为领导者应顺应民意,让人民自由发展。
同时,道家也强调“无为而治”,即领导者应该少干预、少干涉人民的生活,让人民自由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儒家的治国理念更适用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
因为儒家强调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能够有效地引导人民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同时,儒家也注重礼乐制度,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而道家的治国理念则更适用于创新和变革。
因为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能够引导人们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道家也强调无为政治、顺应民意,能够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总之,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各有特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治理理念和哲学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社会的治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古代治民之道
古代治民之道在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治民之道一直是统治者们关注的核心议题。
如何治理民众,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古代的治民理念首先强调的是“仁政”。
所谓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怀有仁爱之心,关心民众的疾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民众生存的根本,因此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至关重要。
统治者会推行均田制等政策,使百姓能够拥有一定的土地进行耕种,从而解决温饱问题。
同时,轻徭薄赋也是仁政的重要体现。
减少百姓的赋税和劳役负担,让他们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再者,“法治”在古代治民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民众的行为。
法律的公正执行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
然而,古代的法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往往会受到统治者个人意志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民众的行为,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
教育也是古代治民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立官学和私学,传授儒家经典和道德规范,培养民众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倡导的“礼义廉耻”等价值观深入人心,使民众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这种通过教育塑造民众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统治者还注重选拔和任用贤能之士来治理地方。
贤能的官员能够了解民情,为民做主,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能够公正地执行政策,维护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统治者也会通过监察制度来监督官员的行为,防止其贪污腐败、欺压百姓。
在古代社会,基层组织的建设对于治民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实行保甲制度,将民众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管理,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这种基层组织形式有助于及时了解民众的情况,解决纠纷和矛盾。
另外,水利工程的修建也是古代治民的一项重要举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良好的水利设施能够保障农田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统治者会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保障民众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中的治道●方朝晖美国著名汉学家白鲁恂(Lucian W. Pye, 1921-2008)认为,中国人公共领域真正信得过的并不是公共权威,而是自己的私人关系,一个在政府没有私人关系的人会感到孤立无助。
他认为,中国和日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日本人虽同样重视和依赖关系,但他们公开地承认关系(on-giri),明确提倡将这种关系作为政治运作的基础。
而在中国,私人关系一直被执政者视为公共利益的敌人,认为对党、国忠诚的人就不会拉关系。
然而,这不等于私人关系就不发挥作用,相反人人仍时刻争相利用它为己服务。
为了达到私人需要,人们拼命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甚至瓦解公共权威,毁坏正式制度。
(Lucian W. Pye,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190-191, 291-299)正因如此,白鲁恂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公共立场与私人关系、国家利益与小团体利益之间的对立和消长,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公私矛盾”。
公私矛盾实际上就是文化心理学上常常讲到的“自己人”(in-group)与“外人”(out-group)的区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帮派主义、小团体主义倾向。
此外,这种矛盾还在政治上表现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在官场上表现为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的矛盾,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君子与小人的矛盾。
国家是公,社会团体是私;中央是公,地方是私;唯贤是公,唯亲是私;君子公正公平,小人自私自利。
在我看来,上述中国文化的一系列内在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所导致的。
这是因为,中国人倾向于在自己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寻找自己的安全感和人生价值;由于一个人不可能与所有人感情同样深,他们对不同人的方式也自然发生呈现费孝通所谓“差序格局”的方式。
中国文化中的“公私矛盾”可以说正是这种层级化的人际关系所决定的: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我”是私,“集体”是公,于是有了初步的公私对立;当两个人关系亲近时,形成默契和共识,把他们与“外人”区别开来,于是有了属于两个人的“小私”,这是私的进一步发展;当两个人出于血缘、地缘、出身、身份、背景或需要等共同因素结成小团体时,就是“帮派”,古人也称为“同党”,帮派或同党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私”,与外人形成张力;当地方官员与他们共同的上级(比如中央)发生利益冲突、需要共同来面对时,就形成所谓的“地方主义”。
地方主义也是与国家相对立的“私”。
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上述一系列矛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中国文化习性世界的通道,有助于我们揭示中国文化中的“治道”。
牟宗三先生曾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治道”与“政道”的区分。
政道就是政体,治道就是治理之道。
近代以来中国人把过多的精力用于研究政体,而忽略了“治道”的重要性。
只有搞清了中国文化中的治道,才能真正认识中国文化的出路。
下面我将说明,以人情和面子为机制的关系文化,如何决定了中国文化中的治道。
不同文化面对的内在矛盾不同,由此构成不同文化的逻辑不同,“治道”则是由文化自身逻辑决定的对症药方。
下面,我以白鲁恂的研究为基础来总结中国文化中的治道:1)德性权威白鲁恂多次提到亚洲文化特别是东亚“以德治国”的现象(rule by virtuous men, or rule by moral example)。
以德治国指任用有德之人。
可以发现,以德治国才是比较好的解决上述公私矛盾的办法之一。
所谓“有德之人”,在儒家学说中就是君子或圣贤,而君子或圣贤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格高尚,不以私废公、不损公肥私,所以是化解公私矛盾、解决任人唯亲、阻止小人政治的最重要力量。
在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现象,只有那些有德之人,才能让人们从内心深处服从于他。
这代表德性在中国文化中的强大权威。
白鲁恂分析了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二战后独立以来,曾经真心尝试全面接受西方式政治体制,特别是通过大选、议会、法治、政党等制度的引入来建立一个现代国家。
然而,他们的实践最终了导致暴乱、军事政变、独裁统治等可怕的后果。
原因是什么呢?用白氏的话说,这是因为亚洲人心目中的权威/权力概念与西方人不同。
因为许多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官员“无德”,民众心理不服,所以造反就有了强大的民意基础。
白氏认为,亚洲人真正在心理接受的权威/权力模式是家长式的德性权威,我想这也适合于中国。
不要小看以德治国。
从《尚书》开始,中国文化中以德治国的倾向即已十分明显。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强调“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授有德则国安”(《管子•牧民》)。
可以说,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权威概念决定了以德治国或贤能政治的必要性。
在一个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本质力量的社会中,人是最有决定性的力量,如何保证品德才能最优的人掌权成为头等大事。
“关系本位”的后果之一就是人与人相互影响深刻,在上位的人对他人的示范作用特别大;只有上面的人正了,整个社会才会进行良性循环。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孟子云:“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2)礼大于法台湾学者黄光国指出,中国文化中人与人关系整合的机制是“人情”和“面子”。
所以,中国人天生对于非人化、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制度与规则缺乏热情和信念,这导致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从制度上约束的最好方式不是通过“法”,而是通过“礼”。
因为礼是人情化的(“缘人情而制礼”,《史记•礼书》)。
礼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软性的制度,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人情、风俗为基础,以人们在心理上广泛认可为特点。
中国文化之所以走上了一条“礼大于法”的道路,与其注重人情的关系概念有关。
礼的另一巨大特点是公开承认人与人关系的层级化或差序化特点,并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加以处理,不象法律那样机械、一刀切。
《礼记•曲礼》:“礼从宜,使从俗。
”准确地说,“礼”来源于人与人之间不成文的行为规矩。
礼与法不同:违背了礼可能被人嘲笑、批评,但不一定会受到硬性的制裁,而违法则必定可受硬性制裁。
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国家机关,而礼的权威来自于舆论,特别是地方社会或私人生活圈内的舆论,未必与国家权威有关。
法律可以随时制定、随时废除;而礼却不能随时制定或废除;礼作为一种规矩,一旦形成,就在人心中具有强大的惯性力量,比法律的影响力要更加根深蒂固。
所以,礼与法作为对人的约束,各有特点,各有优劣。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这表达了中国人对于法与礼完全不同的评价:法不过是消极的防范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德和礼。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判断未必同样有意义。
因为在西方近代社会,民法作为基层社会最基本的约束力量早已深入人心,它实际上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比礼更加强大得多的力量。
法在西方社会决不仅仅是消极的防范机制,而是代表一种积极有效的整合力量。
许烺光先生曾将法在西方人心目中的作用与上帝相比,指出西方人相信“人的世界”一定要通过“非人或超人的力量”来支配。
用希腊哲学家的话来说,具体的个人好比无规则的、有限的“质料”,只有超越时空的理念/形式才能支配他们。
3)社会风气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本位的中国文化,由于不把彼岸的神或其他更加高级的存在作为其终极目标,使得人对人的模仿或攀比成为最常见的现象。
一个人在得知跟自己有某种共同背景(比如同学,同事,同乡,同龄,同行……)的人获得一种份外的利益时,可能在第一时间内感到心理不平衡。
人与人的相互嫉妒或攀比,导致中国社会中容易流行各种风气,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等内部都可能流行各自的风气。
有校风、党风、学风,有单位风气、行业风气、社会风气,词语中有风气、风潮、风靡、风尚、风传、风闻、风俗、风声、风味、风行、风范、风向、风流,有闻风而动、蔚然成风、风言风语、风声鹤唳、风云变色、风起云涌,有中国风、亚洲风、世界风、西北风、龙卷风、五月风、四季风、都市风、文明风,还有儒风、仙风、正风、妖风、歪风……。
此外,还有各种“热”,什么出国热、下海热、参军热、京剧热、读书热、国学热……据说“风车轮流转”,风气若干年一变。
风气在中国社会中的力量无比强大。
一旦某种行为流行成风,再强大的制度罗网也可以被它撕破。
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主张放权让利,通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社会都富起来。
但是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成为官方榜样后,立即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一切向钱看”的风气。
从地方政府到学校,从政府部门到新闻媒体,都纷纷利用职权搞起了创收,其中多数行为都是违法的。
于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从过去追求政治理想、注意意识形态,转变到了追求经济利益、注重物质享受。
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就再也不受政府的左右。
恰恰相反,它瓦解着政府的权威,破坏着法律的信誉,败坏着社会的道德。
这时政府无论制定什么防范措施,都无法阻止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恰如董仲舒在两千多年前在上给汉武帝的策论中所言:“法出而奸生,令下而榨起。
”(《汉书•董仲舒传》)历史再次给我们上演了一曲好戏,不接受古人几千年前所讲的教训,历史自然会重演。
儒家认为,好的政治应当以“风化”为基础。
《毛诗序》有云: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可以发现,古人十分重视引导和改变社会风气来建设理想社会,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际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另一个事实是,风气代表的是人心的普遍取向。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社会治理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动员强大的人心资源,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意气奋发、斗志昂扬的局面,即孟子所谓“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孟子•梁惠王上》)。
而当这个社会涣散的时候,必定首先表现为人心的涣散。
在中国文化中,政府能否有效地动员人心的资源,是衡量其行政效率高下的最重要的标志。
4)政教不分白鲁恂指出,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具有“反政治”(anti-politics)的特点,因为它没有把精确、具体的效能放在首位,而是过多地意识形态化。
政治人物们把比较多的精力用于论证一些仅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上面。
我认为这说明中国人比较多地注重心理上的满足,也说明精神、思想因素在中国人的集体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
中国人做事之前,需要先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精神上进行凝聚,在心理上达成默契。
这些在其他文化中不能说没有,但是对于崇拜形式化原则的西方人来说,这类做法有时会被当成是浪费时间,或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