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专题整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 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例2]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 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 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 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D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史料三:……我们提出的最大的政治任务是实施根本的经 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请分析: 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有何特点? 2.史料二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特点?其目的有哪 些? 3.史料三表明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有何特点? 结果怎样?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主题一 比较认识苏联的三次改革
史料一:苏共中央全会决定: (一)认为发展谷物业,保证到1960年全国谷物总产量每年 至少是100亿普特,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
——《关于增加畜产品生产的决议》 (根据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 于1955年1月31日通过)
史料二:现在,进一步改进工业工作的问题作为极其重要 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了。组织良好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社会 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威力的基础。我国整个经济的顺利发 展,苏联人民福利的提高,苏联防御力量的进一步加强都取决 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都取决于工业工作的成果。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 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知识点三 莫斯科落日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①内容:制定“ 加强发展战略 ”,重视科技,用经济管理 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②结果:改革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2)政治改革: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 义”。 ②倡导“民主化 ”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后附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后附答案

2018年⾼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后附答案2018年⾼考全国卷Ⅱ⽂综历史试题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捕猎鸟兽,张设的罗⽹四⾯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商朝,这⼀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5.西汉⽂景时期,粮⾷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租很少甚⾄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换成钱币,缴纳较⾼税额的⼈头税。

富商⼤贾趁机操纵物价,放⾼利贷,加剧了⼟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B.⾃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产热情D.富商⼤贾操纵税收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增,且更替频繁。

这⼀做法的⽬的是A.扩⼤中书、门下⼆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夫宴款不敢不⽤”,甚⾄“演戏必请昆班,以⽰府城中庙会之⾼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是因为A.陆王⼼学⼴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夫的⽂化品味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本阻⽌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落属,⽇本“不应阻贡”;中国使⾂应邀请西⽅各国驻⽇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

这说明当时A.⽇本借助西⽅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督抚⼲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29.1923年底,孙中⼭认为,“俄⾰命六年成功,⽽我则⼗⼆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法不善,前此因⽆可仿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五大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日益萎缩两大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二)重大历史线索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制性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择的素材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多以文字材料、图片及图表形式呈现,当中包含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

2.从选择的条件看:具有较强的限制性条件,这种限制性条件主要表现为对时间、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的限定。

【典型例题】《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技法攻略】析题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结果是使美国获得了在华特权,因此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题干要求选出对中国打击最大、最直接的阶级。

挖寓意——美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势必会直接影响民族工业生产出的商品销售。

析选项——农民阶级会受到影响但不是最大,故排除A;民族资产阶级所受打击最大、最直接,故B项正确;C项官僚资产阶级所受打击不是最大;D项手工业者虽然受到影响,但不是最直接,也不是最大。

明答案——美国凭借此条约独霸中国市场因而对民族资产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故选B。

【针对训练】1.一位老人回忆说,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解析:本题材料表明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列强在华势力的强大。

答案:C2.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判断,这应该属于国统区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C.国家财政困难,需要加强财政收入D.政府对商业资本的控制力不足答案】D解析】题干提到了西汉文景时期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这说明政府对农业有很大的扶持力度,所以A 不符合题干;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也不符合题干,故排除B;国家财政困难,需要加强财政收入,这个选项与题干不符;而D选项表明政府对商业资本的控制力不足,这导致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符合题干。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试题以西汉文景时期的物价、税收、土地兼并等问题为载体,考查以农业税收和商业资本关系的历史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反映出当时”,这是提示考生从题干所述历史事件中找到当时的历史问题,并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动乱有哪些表现?请简述。

答案】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动乱表现为:①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XXX领导的大西起义最为有名;②官僚贵族腐败,官吏贪污,民间反感官府的剥削和压迫;③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使得富商大贾掌握了巨大的财富和实力,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④外族侵略不断,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满族的入侵,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简述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动乱的表现,答案中列举了明朝中后期的农民起义、官僚贵族腐败、商业资本的发展以及外族侵略等问题,答案简明扼要,符合题目要求。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和概括能力,试题以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动乱为载体,考查以明朝社会矛盾和动乱为代表的历史事件,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请简述”,这是提示考生要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不要过多展开,否则会浪费时间和答题空间。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

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导学号:14330193】A.粗放经营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D.农耕为主【解析】粗放经营不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农耕为主,故D项错误。

【答案】 B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

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C.宋朝D.明朝【解析】汉代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有严格的区分,故A项错误;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坊、市之间严格区分,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市”“交子”可以判断是宋朝,故C项正确;交子最早出现在宋朝,故D项错误。

【答案】 C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导学号:14330194】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解析】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 C2.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这种现象()【导学号:78720137】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解析】材料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丝织业分为两个主要派别,各自的技艺都是单线传承,各有各的市场,相互之间不得越出本分,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学习别人的技术和争夺对方的市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在手工业领域的反映,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身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封建政府的政策的信息,故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手工工场,也没有反映出雇佣关系和被雇佣关系,故D 项错误。

【答案】 A3.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

为此,朱元璋() A.实行海禁政策B.秉承抑商政策C.派郑和下西洋D.废除丞相制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太祖意识到海路的开通会导致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而导致大家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就是实行海禁,禁止老百姓私下贸易,故A项正确;秉承抑制商业政策与材料的重点(强调海路)不符,故B项错误;派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4.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

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鸦片战争的意义更加侧重于政治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比较早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化即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的影响侧重于思想上的解放,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影响侧重于政治上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打击,故D项错误。

苏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两大初期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一大模式:斯大林模式三大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两大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二)重大历史线索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一个勇敢的调整: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二)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因果关系型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考查形式上看: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是“原因是”“是为了”“目的是”等;而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2.从考查的素材看:多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技法攻略】审题干―→“中国1978年的经济改革获得成功”是因为中国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Ⅱ)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Ⅱ)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历史1.A【解析】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

故选A。

材料中没有捕猎与其他生产活动进行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捕猎是夏商主要经济活动,B错;材料未体现商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错;材料不能体现资源争夺,D错。

2.B【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

答案选B。

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 错;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

3.C【解析】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

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4.D【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对。

陆王心学提倡“心即理也”,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昆曲关系不大,A错;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B逻辑错误;昆曲是“官腔”“雅乐”且很受江南士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文化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C错。

5.D【解析】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参与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D正确。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7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7 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解析】工业革命首先是从英国扩展到西方世界,A项错误;B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表述比较片面,且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D2.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提高了八倍。

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导学号:14330045】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解析】“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第一台机器,由此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故选A项。

【答案】 A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

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19世纪初,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

题干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B两项错误;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4.英国首相福克斯最大的成就是废除了奴隶贸易,法律规定从1808年1月起禁止蓄奴,并指令英国海军在海上拦截各国船只,必要时使用武力制止贩奴。

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14330046】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B.福克斯是个强权人物C.福克斯是人道主义者D.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解析】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废除奴隶贸易的现象,故A项正确;福克斯的强权与否及福克斯是否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C两项;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就确立了海上霸权,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1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3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1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4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1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1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1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解析:根据所学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而不是春秋战国以来,故A项错误;最早的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我国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仍然是原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耒耕耜耕同等石器锄耕,故D项错误。

答案: C2.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解析: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但不能反映国家赋税过于繁重,故A项错误;“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与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表述不符,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强调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与此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从侧面反映出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注意事项:1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考生、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的位置上。

2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再选途其他答案标。

写在试卷上无效。

3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第Ⅱ卷必须用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124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一、选择题:本题共分,共小题,每小题要求的。

1. “乃去其三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面A.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C.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A【答案】“”的做法,去其三面【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AB不符故选;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C;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题干提到的是合史实;D 。

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坚持依法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提示思考《史记》意在说明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专题整合含答案

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专题整合含答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两大初期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一大模式:斯大林模式三大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两大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二)重大历史线索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一个勇敢的调整: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二)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因果关系型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考查形式上看: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是“原因是”“是为了”“目的是”等;而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2、从考查的素材看:多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技法攻略】审题干―→“中国1978年的经济改革获得成功”是因为中国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高中历史必修二部分)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高中历史必修二部分)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高中历史必修二部分)1. (2018海南卷)汉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隶书B.金文C.小篆D.草书2.(2018全国卷Ⅰ)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

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

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

3. (2018全国卷Ⅰ)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朝臣用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解读长颈鹿,B正确。

图画仍属于传统绘画,无法体现新类型,A错误。

海禁政策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才出现的,C错误。

材料体现了朝臣思想的愚昧,并未体现传统观念的更新,D错误。

4.(2018海南卷)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

这一议论反映了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5.(2018海南卷)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

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6.(2018海南卷)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5)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5)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2-
2.(2016· 4月浙江选考)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 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 )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反对专制王权
关闭
薄伽丘提倡人欲,这与教会提倡的禁欲冲突,由此得出薄伽丘在《十日谈》 中讴歌了自然的人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错 误。 C
解析
关闭
答案
模块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3-
3.(2016· 10月浙江选考,节选)【加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斯廷小教堂的两幅壁画:
图1 《雅典学院》
图2
《创世纪》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基本思想 但丁 《神曲》 赞颂了人的 伟大, 揭露了 教会的贪腐 文艺复兴的 先驱 彼特拉克 《歌集》 文学作品中 谱写了人性 的欢歌 薄伽丘 《十日谈》 讴歌人性, 讽刺教会, 批判 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提 倡平等 讴歌人性最具代表性的作 人文主义之 品, 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 父 的本能方面, 被称为“人 曲”
模块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7-
二、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 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 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1)是佛罗伦萨最高建筑,其中大圆顶(由布鲁内列斯奇设计和监 造)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 (2)它的建造,体现出开阔明朗的世俗情怀和创新基础上的古典倾 向,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3)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4)它与洗礼堂和“乔托钟楼”组成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群。 2.乌菲齐博物馆:由瓦萨里设计并监工;最初是行政办公大楼,后 来成为存放美第奇家族收藏艺术珍品的场所;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 术宝库。

最新--新课标卷Ⅱ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最新--新课标卷Ⅱ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I)历史部分第Ⅰ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答案】C【KS5U解析】考察周代的中心地区。

所谓“雅言”是指古代通行的标准语,这里即指周代的官方语言。

周代的通知中心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故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陕西。

故应选C。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秦朝与西晋法律的差别说明在西晋的时候,养子视同亲子,同样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

故应选D。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货币。

北宋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以便贸易”说明这种货币具有交易凭证的作用。

故应选A。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明清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重要的表现。

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宠信与否。

故应选B。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WORD格式WORD格式整理2017 高考历史全国 2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 记载的真实性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 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 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 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 这种变化反应了专业知识分享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WORD格式整理A. 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8.年,《申报》登载的“ 艾罗补脑汁” 广告称:“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 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28.1880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 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 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 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 万人, 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A.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实行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取消自由贸易D.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高度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允许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所以选择B项。

【答案】 B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导学号:78720116】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内外局势危机的情况下,苏俄政府采取的非常政策,其直接目的是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障军事上的胜利,这应该成为评价这一政策的出发点。

【答案】 A3.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解析】本题考查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

从材料“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等可知此措施是指新经济政策,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4.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解析】“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分别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项正确。

【答案】 B5.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解析】根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俄进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C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答案】 A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

”这一措施实行于()【导学号:14330165】A. 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 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 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题干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施于1918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正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时期,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3.(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

”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于1918年,故B项错误;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故C项正确;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此后,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
两大初期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一大模式:斯大林模式
三大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两大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二)重大历史线索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
3.
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二)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考查形式上看: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是“原因是”“是为了”“目的是”等;而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2.从考查的素材看:多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技法攻略】
审题干―→“中国1978年的经济改革获得成功”是因为中国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均失败,本题考查主要原因,即三次改革的失败共性。

挖寓意―→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都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旧制,导致改革失败。

析选项―→A项准确的道出了三次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即主要原因;B项中的说法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C项是不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史实的;D项属于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

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明答案―→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项。

【针对训练】
1.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要在三四年内使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这揭示了他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作风专制B.局部改良
C.脱离实际D.理论保守
解析:“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体现了赫鲁晓夫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脱离了实际。

答案:C
2.下图为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出现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片面发展轻工业,忽视农业的发展
D.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解析:从图表中可知,该图表反映的是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B两项没有完整地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而C项表述错误,故选D。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