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原貌实拍的经典照片带你穿越时空
穿越时光漫游北京胡同
穿越时光漫游北京胡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座城市中,胡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
穿越时光,漫游北京胡同,仿佛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迁和生机。
胡同,犹如一条迷宫般的小巷,是北京传统的居民区。
在这里,古老的四合院和院落被保留下来,勾勒出一幅独特的胡同风景。
步入胡同,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时空,闲逛其中,尽情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韵味。
胡同中的四合院是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合院由四个房间围合而成,中间有一庭院。
在这里,你可以一窥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风俗。
曾经的名人、文化名家和普通人民,都在这里书写了他们的生活故事和丰功伟绩。
在穿越胡同时,摩肩接踵的人们、五颜六色的门窗和独特的门牌号码,都成为了胡同的一部分。
胡同里的老北京风味小吃也是不容错过的,比如驴打滚、豆汁、炒肝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仿佛穿越时空般,品味着过去的味道,感受着老北京的魅力。
胡同中保存着许多历史古迹和博物馆,如恭王府、鼓楼、钟楼等。
其中,恭王府是一处富丽堂皇的宫殿,曾是清朝的皇室王府。
漫步其中,仿佛能够感受到昔日王侯的辉煌和权力的沉重。
鼓楼和钟楼则是古代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漫游北京胡同还可以参观一些特色的博物馆,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雍和宫,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中国国家博物馆则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让人瞩目。
除了四合院、街巷和古迹,胡同中也有一些新生事物。
胡同咖啡馆、艺术工作室和文创店铺等,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中,为胡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这些年轻的力量,使得胡同焕发出新的魅力,也让穿越时光的漫游更加丰富多彩。
穿越时光漫游北京胡同,仿佛一次奇妙的冒险。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城市的脉搏和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情的淳厚。
北京胡同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是每个穿越者的遐想之地。
走进胡同,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灵魂。
然而,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胡同的面貌也在悄然改变。
120多年前的老北京城,原来长这样!30张罕见老照片,震撼到你
120多年前的老北京城,原来长这样!30张罕见老照片,震撼到你北京,在清朝时叫“京师”。
当时的北京,城市规模和现在是没法比的。
其范围大致位于现在北京二环以内。
而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在那时候都属于京郊了。
1870-1890年间,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的一名英籍官员,在其任职期间,拍摄了很多北京城照片,内容包含街道建筑以及风土人情(原版照片为黑白片,经上色处理并修复清晰度)。
其中有一些照片是首次曝光,很珍贵值得收藏!这是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也叫前门。
城楼高耸,城墙壮观,城门前的瓮城也很完整。
在瓮城内有两座小庙,东为观音庙,西为关帝庙。
照片拍摄于1898年。
1914年,正阳门瓮城被拆除;1967年,观音庙和观音庙也相继被拆除;现在的北京前门,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
北京城内,一名官员准备出行的瞬间,几名轿班人员正抬着轿子在门前等候。
有四名轿夫抬轿,可以肯定,这是一名四到六品官员,乘四人抬的蓝呢轿。
照片拍摄于1885年。
在清朝时期,官员乘坐轿子是有严格规定的。
京城官员一律不准乘坐八抬大轿,三品上的可乘坐四人抬的轿子。
普通官员和有功名在身的人,也可以乘两人抬的轿子。
这是站在高处,远眺北京大清门的景象。
大清门是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
平常都是关闭着的,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会开启它。
大清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一直享有'国门'的地位。
1952年,为了扩建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4年拆除了大清门。
这里是清朝时期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是清政府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派遣留学生等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门前的牌楼非常气派,题额“中外禔福”四个大字十分醒目。
照片拍摄于1878年(摄影/托马斯·查尔德)。
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当时的使馆区。
一些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在使馆区门前的广场上,停着很多载人的马车,一名外国人从马车旁边走过。
穿越时光漫游北京的古老胡同
穿越时光漫游北京的古老胡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而在这座古城中,脱颖而出的胡同更是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
如果有一天,时光倒流,我能够穿越时光,漫游北京的古老胡同,那将是一次何等美妙的经历。
一、背靠历史的街巷我置身于穿梭时光隧道中,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发现自己已置身于老北京的胡同深处。
四周青石板路,两旁是高墙厚院,每一片砖瓦都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历史构建而成的时空隧道中。
这里没有塔楼高耸,只有传统的四合院和曲径通幽。
二、打开胡同的记忆盒子在这漫长的时光旅程中,我开始打开胡同的记忆盒子,感受着每一个胡同的独特之处。
首先,我来到了鼓楼旁的南锣鼓巷。
这条当代文化与历史相结合的胡同,充满着艺术的氛围。
独立的店铺、精致的手工艺品、创意的小物件,无处不彰显着现代胡同的独特魅力。
接着,我踏进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感受着经典与现代的碰撞。
传统的老字号商店、美食街、步行街等,将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为游客呈现了一场繁华的商业盛宴。
在这里,时光仿佛凝固,我感受到了北京百年商业文化的传承。
而后,我来到了繁华胡同的背后,发现胡同中藏匿着古老的庙宇。
比如灵光寺,这座典型的胡同寺庙,宁静祥和,古朴典雅。
在这里,我凭借虔诚的心灵,给自己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三、品尝胡同的美食与小吃在漫游时光的过程中,我当然不能忘记品尝胡同的美食与小吃。
北京的胡同是美食的聚集地,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
比如糖葫芦、豆汁、涮羊肉等,它们都是老北京人的传统美味。
而在锣鼓巷这样的时尚胡同,还可以品味到西式料理、咖啡等现代潮流美食。
四、与胡同居民的互动漫游于古老胡同中,我与胡同的居民们进行了交流和互动,他们将古老的胡同文化带给了我很多珍贵的回忆和体验。
他们是这座古城的灵魂,是胡同文化的守护者。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对胡同的历史、文化和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胡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时光漫游中,我也开始思考胡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老照片系列(6):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的北京城(一)
老照片系列(6):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的北
京城(一)
《老照片系列》是我们每天早上给大家带来的一个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每天都会用一组老照片,带大家去回顾历史的一个片段。
今天,我们就用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大家去看看晚清时代的北京城。
第一张:晚清时期的故宫天安门城楼前的汉白玉桥。
第二张:老城门之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拆除,右侧是1922年修建的北京邮政大楼。
第三张:热闹非凡的前门大街,有人有车有轿子。
第四张:前门外大街。
第五张:另一个角度的前门外大街。
第六张:老北京的玉河,也就是现在的正仪路。
第七张:正阳门的瓮城和箭楼。
第八张:日本大使馆和总理衙门的马车。
第九张:另一个角度下的东交民巷。
第十张:老北京城的东交民巷,是著名的使馆区,远处的小楼是英国大使馆。
第十一张:哈德门外大街,道路很泥泞,现在是崇文门,新世界就建在右边。
第十二张:崇文门门口。
第十三张:昌平郊区,十三陵的神道。
第十四张:故宫的午门。
第十五张:颐和园的佛香楼,和今天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差别。
十五张老照片只能带大家看看老北京城的一个角落,照片虽然模糊,但是仍然能从中看到一些历史的痕迹,而这也许就是这些照片的价值所在吧。
本文作者:大历史小故事。
慈禧出逃后外国人所拍的史上最原貌的紫禁城照片(组图)
慈禧出逃后,外国人所拍的史上最原貌的紫禁城照片清末光绪二十六年的1900年,积弱已久的清廷,在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八国联军借机侵华,当年8月14日,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与光绪帝携王公大臣次晨仓皇西逃,自此紫禁城的城门大开,被八国联军攻占后大肆抢掠,众多文物损失惨重。
考察30天后,日本伊势神宫漏雨,伊东忠太匆匆回国,考察见闻使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后来写了一些关于中国建筑史的著作。
天安门前华表照片的拍摄角度应该是在长安街由东向西看,西面远处的门应该就是长安右门,今已不存;华表的位置在扩展长安街是也有改动。
午门庚子年的午门广场已是徒有虚名的禁地。
城门虚掩,洋兵横行其间。
城楼上多数窗扇无存,南北可向望。
城楼雉堞上草树茂盛,城楼下东侧有成堆的垃圾,有一辆汽车停放,垃圾堆旁的的那颗野生杂树,从树冠和高度来推算,至少有五年的树龄。
午门北面御路中间的中国人头戴凉帽,着长衫,从装束上看应是宫中服务的太监。
太和门从午门城楼北望,俯瞰整个太和门广场。
太和殿广场太和殿前的日晷台阶站的人,应该是为伊东忠太、小川一真所雇用的杂役,后面的建筑是体仁阁。
太和殿如今的太和殿即依此为范本而恢复原状,只是殿外匾额少了满文。
太和殿内木制金漆台座台座南、东、西有阶梯,四周有栏杆。
从照片中看出这座世人心目中的的“圣殿”内部并不整洁,地毯不平整,且包边已经破烂;须弥台脚与东侧栏杆交接处有一破损的花棂窗构件,此样式构件只在太和殿前后门扇上才有。
此时的太和殿依然是皇权的象征,但皇家的威严已荡然无存。
太和殿内金漆盘龙柱小川一真在拍摄时,未显示建筑构件的粗大,让一在场的中国人张双臂抱住龙柱以作参照。
照片中的人一身短打扮,手的骨节粗壮,应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盘龙柱上的沥粉比现在看到的更突出、线条也更遒劲。
乾清门正在做记录的应该是这次考察的主角——建筑师伊东忠太。
可折叠的三角帆布凳是一百年前顶级的时尚用品,台阶上的长桌,隐约可见陈有茶碗。
经过一春一夏的风雨,窗纸已破败。
80张最真实的老北京照片,都是记忆中的北京城!
80张最真实的老北京照片,都是记忆中的北京城!珍贵的历史,难忘的时光,这些珍贵的北京老照片,是否勾起您的记忆?儒福里过街楼与观音院(现建工医院门口)北池子大街北口70年代末的公主坟环岛白石桥路北半截胡同北京火车站104路无轨公交总站菜市口地区鸟瞰菜市口电影院菜市口胡同南口菜市口西望长椿街南望厂桥朝内北小街朝外市场街崇文门外大街(崇文文化馆)瓷器口东望瓷器口西望瓷器口东榄杆市锦馨豆汁店当年的菖蒲河德胜门内大街德胜门外大街德胜门外鸟瞰德外黄寺大街西口地安门东望地安门西望地安门东北角地安门外大街北望(后门桥)东单二条东四十条西口动物园前无轨公交停车场官园地区鸟瞰广安门内大街广渠门内大街广渠门内大街鸟瞰果子巷北口宽街路口金鱼胡同东口晋阳饭庄(纪晓岚故居)廊坊二条小肠陈骡马市大街菜市口百货商场美术馆南横街的小肠陈南望北海大桥闹市口北街闹市口南街牛街输入胡同平安大街(原张自忠路段)西安门大街路北便道平安里丁字路口太平桥大街与锦什坊街南口(左)天桥南大街(中华电影院)天坛路(金鱼池)筒子河王府井东风市场西门五道口百货市场五四大街西单路口西单天福号西四路口西直门内大街西望宣武门外大街(菜市口)宣武门外大街樱桃斜街雍和宫大街与国子监街路口永安路与天桥市场斜街北口钟楼雪景珠市口东大街劳保用品大楼珠市口东大街老建筑珠市口东大街鸟瞰珠市口东大街西望珠市口西大街开明电影院珠市口西大街麦当劳门前珠市口西大街清华池珠市口西大街胭脂胡同南口老建筑珠市口西同大街仁堂药批大楼珠市口与前门大街相交十字路口紫禁城东侧民房正阳门与护城河宣武门路口的护城河牛街的牛羊肉店。
从老照片看看老北京城
从一组旧照片看老北京城孙果清有人说,我来北京已几十年,但从不知道老北京城是什么样,更不知城池形状、大小及位置。
北京的城池是否也像北方其他城市一样,呈正方形呢?这也难怪有人这样推想,因为老北京城早已不存在,原有的城门、城墙少有留存,无法形成城郭的完整印象。
所幸的是,国家图书馆收藏着一些比较完整的城门、城楼、城墙的旧照片,它们记录并述说着老北京城。
中国古代几乎不存在没有城墙的城池,“城”即是由城墙及其中的城门、城楼围出的城池。
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从辽代开始,金、元、明、清诸朝先后在此建都,前后时间达900余年。
最杰出的则是元代大都城和明清北京城。
公元13世纪,北方的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1215年蒙古族骑兵冲进南口,攻下金中都,将大部分宫殿付之一炬,并在中都以北,新筑了元大都城。
大都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周长30公里,基厚21.6米,顶部厚16.7米。
这就是北京城的雏形。
元大都城墙在今北三环外仍然可见,这里已建成“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以利保护和参观。
公元1368年,明军攻占了元大都,明朝在此重新建城。
在营建中,把元大都北墙拆除向南移了2.5公里,又将南城墙向南移了1公里。
东、西城墙均在元代土城的基础上包砖砌成。
这就是北京城的内城。
在内城里有皇城,在皇城中有紫禁城(即皇宫)。
紫禁城现今保存完好,就是今天的故宫。
皇城早被拆除,但还留下一些胡同名称,从这些地名还能大体看出当年皇城的规模。
如今天的东、西皇城根大街,就是当年皇城东、西两边皇城城墙所在位置。
内城,原称“京城”,也叫“大城”。
由于后来又增筑了外城,它才叫为内城。
内城周长22.5公里,城墙高14米,其位置相当于现在的二环路一线。
外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原计划把内城整个包起来,后因财力不足,只建造了环抱南部的外城。
于是,北京城便成了独特的“凸”字形格局。
北京城门有“里九外七”之说,也就是内城有九个城门,外城有七个。
内城九门,北墙设有二门: 西侧 德胜门东侧 安定门东墙设有二门: 北侧 东直门南侧 朝阳门西墙设有二门: 北侧 西直门南侧 阜城门南墙设有三门: 正中 正阳门(俗称前门)东侧 崇文门西侧 宣武门外城七门,东墙设有二门: 东北角 东便门正东 广渠门(旧称沙窝门)西墙设有二门: 西北角 西便门正西 广安门(旧称广宁门)南墙设有三门: 正中 永定门东侧 左安门西侧 右安门整个北京内外城,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共有城门16座。
穿梭于北京的胡同感受老北京的生活方式
穿梭于北京的胡同感受老北京的生活方式穿梭于北京的胡同,感受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北京,这个千年古都,世界闻名的城市,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胡同,是老北京的象征。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梭于这些胡同,感受老北京的生活方式。
胡同,是古老的巷道,被誉为北京城市的血脉。
其狭窄而曲折的巷道将人们的生活串联在一起,是老北京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的见证。
走进胡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
第一站,南锣鼓巷。
这是一条著名的胡同,也是北京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们络绎不绝地驻足其中,品味着古老与现代的融合。
这里有各式小店、咖啡馆、餐馆和手工艺品店,充满了浓厚的时尚氛围。
闲逛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悠闲而舒适的小世界,不经意间,也可以看到一些老北京的影子。
接下来,我们来到什刹海地区。
这里有湖光山色,也有独特的胡同,令人沉浸在如画的风景中。
在什刹海的胡同里,可以看到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比如四合院和红砖瓦房。
这些古老的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老北京生活方式的缩影。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传统的京剧表演,也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老北京小吃。
再往南走,我们来到了虎坊桥胡同。
这里是北京城内保存最完整的胡同之一,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曾经是宫廷的黄埔地带,虎坊桥胡同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庙宇和宅第。
在如今繁忙的都市中,这里依然保留着老北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胡同里散步、聊天,仿佛时光倒流,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胡同不仅是老北京生活方式的见证,也是老北京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胡同里,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街坊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
在胡同口,人们相互问候,交流着最新的八卦和时事。
孩子们在胡同里嬉戏打闹,伴随着欢声笑语,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了传承。
走完这些胡同,我们仿佛了解了老北京的生活方式。
老北京的生活方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调邻里和睦、互助合作。
胡同是老北京的精华所在,是老北京人的精神家园。
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胡同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老北京的生活方式也面临着转变。
100年前后老北京老照片(组图)
东单是北京市的一个地区,位置在东单北大街、建国门内大街、长安街交叉口。
这里曾经有明代建造的牌楼,1923年,由于交通阻塞,牌楼被拆除。
北京城区的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四个商业街区中,东单距王府井最近,几乎是毗连的。
当时,参观王府井的人顺便带上了东单。
去东单买东西的人,如果有时间,就会到王府井去。
由于店铺密集,商品种类多,交通也顺畅,商业区的人气是别的地区不可比的。
明清时期,北京城墙的保护和修缮受到高度重视。
墙体砖体如有损坏、倒塌和开裂的,会及时予以修复。
至二十世纪初,京城城墙基本上是完好无损的。
清朝灭亡后,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五座城门的瓮城,并拆除了皇城城墙和东安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京饭店迁至东长安街,兴建五层楼房。
1917年,中法实业银行出资再度扩充饭店,向西发展。
在清朝理藩院旧址上兴建了保留至今的这座七层楼,由Brossard Mopin & Cie设计,是当时北京最高的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务活动和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
从明朝到清朝,此地称为正阳门大街,京城老百姓俗称前门大街。
六十年代中期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图中的前门大街茂林玉照相馆门前,是北京市公交1路公共汽车。
民国24年(1935年)9月5日,北京公交1路正式开线,线路由朝阳门经东四、灯市口、东安市场、北海、西四至阜成门,全长8.6千米。
1946年公交1路重新开线,线路全长5.78千米,由前门经东安市场至交道口。
1951年4月7日,为减少乘客倒乘,北京公交1路与原北京公交6路合并贯通。
明朝初期,京城的商业不景气。
明成祖为振兴北京的经济,为了振兴北京经济,设廊房;廊房的功能与现代商业街相似。
此地区最早的生意是黄金买卖,亦是京城著名的珠宝街。
过去这里有灯街美誉,文盛斋、秀珍斋、华美斋等几十家灯笼铺聚集在此。
清朝末期,正月十五会举办灯市,此地灯笼铺会点燃灯笼,异常热闹。
京城著名的天宝、三阳两家大金店、京师第一劝业场均在此地。
美国人拍摄的1990年北京老照片 想不到90年的北京城是这样子!
美国人拍摄的1990年北京老照片想不到90年的北京城是这样子!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90年代,首都北京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然焕然一新,人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生活。
很多70、80后都来北京旅游过,那些难忘的时光是否多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这是一组拍摄于北京1990年的老照片,真实地帮你再现那时的老北京,这些镜头中是否留下过你的足迹。
图为:北京站附近的出租车,一律是天津大发,这样的面包车你不会忘记吧。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一名父亲正趴在地上为妻子和孩子拍照。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北京大街上的两名交警。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北京前门大街还是比较繁华的街道,自行车、面包车还有行人交织在一起,非常热闹。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赶路的人被挡在停车杆外。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北京一处旅游景点外的游客。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广场上人往人往,大部分是游客。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人们在观看一只“凤凰”,很多人在拍照、留影。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两名出家人正在合影。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天安门广场附近,宽阔的大马路。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故宫内的外国游客,他们很好奇中国的古建筑,自然会拍摄很多照片,回国也好和亲戚朋友分享。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1990年北京火车站,那时北京火车站的旅客并不多,很少出现川流不息的旅客群。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1990年,自行车仍然是大部分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清一色的二八大车,当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1990年北京的赵公口长途汽车站,90年代来北京旅游或者办事的人应该很熟悉这个汽车站。
1990年北京历史老照片:北京的一处农贸市场,一排很整齐的卖肉摊点,几名老太太正准备买肉。
帝京旧影,100年前完整版故宫最珍贵的黑白图片集
帝京旧影,100年前完整版故宫最珍贵的黑白图片集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是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OGAWA KAZUMA 1860-1929 ) 1900年前往中国进行拍摄活动,1901年随同建筑工程师伊东忠太、助手土屋纯一、奥山恒五郎到北京考察,至今,我们还未发现比小川一真更早的、由外国人系统完整拍摄紫禁城的影像资料。
堪称首次真实地记录了皇城原貌。
覆育列国英明汗: 在北京的二十多天里,小川一真拍摄了三百多幅的珍贵照片。
其中部分照片于1906年由“东京帝室博物馆”(今东京都国立博物馆)采用珂罗版限定印制了几百部《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
正值慈禧太后早已仓皇出逃,宫中混乱不堪,更无人按常规清扫管理,有些当年的景致已成绝迹,凸显了作为史料的巨大价值。
景山大清门皇城的南面入口今不存(明的时候叫大明门,民国的时候叫中华门。
改朝换代连名字都跟着改)金水河多年不养鱼了哪有网啊华表的正、侧面天安门(现在的天安门比照片的宏伟多了。
六九年大修提高0.9米)午门外金水河旁的石狮子阙左门东侧这里如今设了个公共厕所登上午门(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曾出现过这个画面)午门背面道路中央咋还有个人呢协和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门外的青铜狮(据说大侠霍元甲里有这个镜头)太和门栏杆望柱头太和门顶板协和门正、侧面熙和门左侧是午门远处是西华门两侧还没有今天的影壁楼体仁阁太和门东侧廊庑的窗子太和殿太和门廊下远处是午门背面明代时皇帝在这里上朝听政太和殿月台上的铜鹤(据2013年故宫院刊第五期《清宫铜器制造考》一文,太和殿的铜鹤和铜龟是铸炉处于乾隆12年12月28日所铸成,原先的鹤龟太小,被放大重做)铜龟个头越大活的越长日晷嘉量就是度量衡的大杂烩太和殿的御路长满野草三层石栏杆如今北京的汉白玉石已经很难找了螭首太和殿的隔扇太和殿的台基术语叫须弥座也就是佛爷菩萨屁股底下的垫子列位看官上眼了宝座上方的匾额和两侧的对联这可是高庙的真迹如今您去故宫看到的那是现代的赝品您太有眼福啦偷着乐去吧高宗纯皇帝的书法(字迹相当养眼)帝命式于九围这句话出自诗经·商颂·长发那意思就是上帝把皇上作为一个榜样让九州的百姓依从理说这么大的柱子应该是根整木但明朝滥采滥伐把大树都砍光了到了康熙爷重修太和殿的时候只能用松木捆扎在一起再用铁箍这么一勒 ..这个是宝座,袁世凯称帝的时候用过,国宝档案说过您说什么这宝座咋跟今天的不一样?前面还杵着个香炉这是1922年的照片袁世凯弄的中和殿内景匾额也都是原物保和殿举子们在这里殿试考上了就是进士天子门生平时举行外交宴会保和殿背面整块石雕二百多吨吧清朝又给重刻一遍越刻越薄东华门鬼门清朝皇帝死了从这抬入抬出明代时是给东宫(今文华殿)皇太子进出的门钉少了几行(ps现在大家出的是北门神武门,这是东门,长的有点像,但不可以混掉)文渊阁,清代建筑,四库全书藏书地宝蕴楼原来的咸安宫在武英殿西侧箭亭碑,大行皇帝抬灵柩换杠的地方,也是文官下轿武馆下马的地方,同时也是告诫子孙不要忘了骑射西华门乾清门两侧的壁照,溥仪曾在此合影留念乾清门,清皇帝早朝的地方(ps坐着的是是建筑师伊东忠太。
老照片:一组罕见的1900年的老北京
老照片:一组罕见的1900年的老北京1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
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
1903年和1906年分别重建。
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门。
2 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门,是真正的“国门”,位于天安门正南,50年代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
照片上是大清门的内侧,自天安门广场拍摄。
4 午门,紫禁城正门,只有皇帝出入正门,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5太和门: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清代初年的皇帝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6 中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场所。
7 崇文门:指“文教宜尊”,走酒车,城外是酒道,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8 大清门迎銮,应该是1901年慈禧、光绪自西安回銮时进大清门时的情景,远处是天安门。
9 翊坤宫: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慈禧为贵妃时居住于此。
后来慈禧住储秀宫时,每逢节日就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
10东便门角楼,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攻占后,损坏严重。
11北海大西天,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放火烧毁万佛楼,1919年,大佛殿及大圆镜智宝殿等又一次失火烧毁,至此,号称大西天的建筑群化为灰烬。
12乾清宫:紫禁城内廷正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的场所。
13琼岛春云:京师八景之一,位于北海琼岛。
14双塔寺,1955年修西长安街时拆除。
16东岳庙牌楼,东岳庙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观,有“华北第一道观”之称。
17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俗称承德离宫。
19保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殿试”及盛大宴会的场所。
20乾清门: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100张老照片,带你穿越时空,回到100年前的故宫
100张老照片,带你穿越时空,回到100年前的故宫百年风雨,沧海桑田。
紫禁城航拍,图片下部是景山外金水河午门外金水河旁的石狮子阙左门东侧午门城楼从太和门眺望午门内金水河太和门外的青铜狮子太和门栏杆望柱头体仁阁太和门廊下,远处是午门背面,明代时皇帝在这里上朝听政太和殿月台上的铜鹤铜龟日晷嘉量太和殿广场太和殿台阶三层石栏杆螭首与太和殿的隔扇太和殿东尽间和东梢间的窗户,窗台下的槛墙都贴上了琉璃砖太和殿,匾额和两侧的对联当时还是真迹宝座平台,七层须弥座太和殿天花板盘龙柱袁世凯称帝时期太和殿宝座中和殿内景,匾额也是原物保和殿,举子们在这里殿试,考上了就是进士,天子门生保和殿后面整块石雕,200多吨东华门文渊阁,清代建筑,专藏四库全书乾清门两侧的照壁乾清门乾清宫丹陛石乾清宫台阶乾清宫高台甬路乾清宫月台上的香炉乾清宫前廊有隔扇门的穿堂过道隔扇门,漂亮的裙板乾清宫内景,又叫正大光明殿乾清宫里的紫檀立柜毗卢罩,内门装饰紫檀镜子大座屏交泰殿交泰殿门板上的龙凤交泰殿内景,存放帝后印玺之所交泰殿藻井交泰殿里的漏钟坤宁宫,皇后的寝宫坤宁宫的裙板,如意云纹御花园钦安殿千秋亭养性斋承光门景阳宫的天花翊坤宫中正殿,是管理故宫内宗教的总衙门,溥仪出宫前一把大火把建福宫花园连同中正殿都烧了长春宫遵义门,进去就是养心殿遵义门内的照壁养心门养心殿的抱厦,卷棚悬山顶养心殿正门慈禧出逃后,养心殿长满杂草养心殿内景,家具散乱地摆放着养心殿藻井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就在这里,宝座也不是现在的样子东暖阁随安室近光右门锡庆门皇极殿及背后乐寿堂,慈禧出逃前居住的地方梵华楼内部的佛塔隆宗门外的值房,墙里的重檐大殿是慈宁宫雨花阁昭福门,雨花阁的后面东北角楼,墙根下的连房是给兵卫们住的神武门西北角楼有水的护城河西南角楼神武门。
这100张北京老照片,连老北京人都不一定见过!
这100张北京老照片,连老北京人都不一定见过!近一百张照片,带你穿越回以前的北京!每一张照片都是年代的缩影每一个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每每看到这些照片都会让我们在现实与记忆中穿越这就是北京影像下面大家就一起来一次穿越看看过去几十年的北京发生的变化简直是满满的回忆啊!70年代几辆机动车点缀在宽阔的马路上▽位于前门老火车站前的公共汽车站那会公交车是人们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虎坊桥南大街偶尔经过的卡车车队远处高楼应该是前门饭店吧▽当时长安街两侧的建筑物屈指可数路上的车辆即便再多,也不可能拥堵▽这张「资产阶级情调」的作品当时受到了批判▽观看的人离跳舞的人远远的时而还能听到几句带刺的评论▽戴蛤蟆镜保留镜架上作为进口货标志的商标曾是70年代末北京街头和公园的一道风景▽北京街头最早出现的一幅最大的美人广告当时这幅手绘广告的视觉冲击力极大▽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进口蛤蟆镜一度是北京时尚青年的最爱▽那会年轻人结婚办理结婚证时可以领取购买一件家具的票证凭票证领号排一夜的队就可以买到一件家具▽东单路口东北角▽冬天采冰夏天用那会没听过「冰箱」这词儿▽西单菜市场▽人民大会堂前只有好学生才能入的方阵▽米市大街前的东风蹦蹦▽那前儿的靴子只有演节目的配穿▽四周还是一片低矮▽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搭的地震棚▽颐和园的茶水部▽那个时候学生都要参加学农劳动▽那会的菇凉还带着毛主席章▽那会人们衣着颜色单调、样式朴素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比较慢▽一位农民在天安门广场卖萝卜但是没人管▽天很蓝,大街很清净马路宽敞不拥挤▽报廊是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荷花盛开的夏季人们在小桥的攀谈着浪漫而美好▽六一节汇报演出孩子们的笑脸温暖人心▽马路上的二八自行车透露出了老北京的年代感▽街上,人来人往,街道清净而美好▽蓝色卡其布衣帽是70年代人们着装的潮流▽过去的百货店门口,人头攒动▽上学的孩子们女孩子们花棉袄、红头绳男孩子们深色棉袄▽集体运动,跳皮筋▽北京站还挂着老主席像▽这样的「三轮车」早就不让上路了吧▽一位小脚老太太在孙子的搀扶下过马路▽80年代几辆机动车点缀在宽阔的马路上北京市首座人行过街桥「西单人行过街天桥」90年代初西单商业区改造老桥被装有扶梯的新桥取代▽王府井南口画面左上方位置是现在的东方广场▽这种场景70后、80后和90初的都经历过吧你们是跟我这儿拔份呢?还是想岔架?真不局气!▽「北京板爷」那时的天安门前三轮车是可以通行的▽知道新华街是哪么?就是现在的和平门站老宣武的应该知道吧▽宣武门一带的街景除了电车及公家的车之外私人一般没有汽车街上更不会出现堵车▽东华门个体经营的夜市小食档相当简单,一个灯泡就照亮整个排档▽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大栅栏电影院前贴出美国金发美女穿上比基尼的电影海报▽继可乐之后咖啡也于80年代中打入传统食店▽卫衣、牛仔裤、白色皮运动鞋是那会年青人的时髦装束▽摄影发烧友最好的装备当时数码单反还没出现▽北冰洋汽水北京人难忘的味道难忘的记忆▽公园里的老年迪斯科▽改革春风吹来的蛤蟆镜和喇叭裤▽但对于出生在80年代的人来说这是一份多姿多彩的童年记忆▽那时候能买到一台黑白电视机可是非常值得夸耀的▽虽然看起来很笨重但相当于现在一辆几十万元轿车价格的摩托车▽每逢开春中小学就会将课间操改为在学校周围跑步▽那会随处可见这种头戴纱巾的姑娘们大风给她们出行、臭美都带来了麻烦▽这种便宜座位又多的小黄「面的」让出租车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不但能挤进好几个小伙子更能放下自行车、电视机等大件物品▽80年代多是简单的国产漫画那时还没有七龙珠、灌篮高手但孩子们还是看的很开心▽货品虽然没有现在全,但是质量很好那时的人们没有太多的心眼生产的东西很耐用▽那时谁的家里要是买个这样带镜子的柜子心里感觉特骄傲,特美!▽那时的服务意识还不错哦▽那时人们好像都觉得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那时候小朋友最喜欢的衣服是警察制服乘着这种当时非常流行的座驾和父亲去天安门广场是周末最快乐的事▽那个年代打电话的人最多的是这两种谈业务的大老板和谈恋爱的小姑娘▽1987年的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当年的337路公交车是北京西边居民进城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这趟公交车依然在长安街服役▽这个广告牌是当年对高大上和科技感的完美诠释那时候电脑、电视、冰箱、空调都是尖端科技的代表▽90年代一个小姑娘在模特儿面前学模样儿▽胡同两侧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个体餐饮中间是一辆「开往春天」的三轮车▽外汇券能买到不常见到的「好东西」▽有学问的人都讲究奔书市淘宝为的是能淘到绝版书、便宜书▽一家火爆的美发厅和一群爱美的人▽球迷在赛场打出国安队曹限东、高峰等球星画像▽高楼已经逐渐崛起▽现在友谊商店的巴斯罗缤当年是星巴克▽俯望北京看到最多的还是平房屋顶▽摩奇的桃汁小时候出游必带的饮品▽当时的旅游业已经开始盛行了▽街边卖饮料冰棍的老奶奶那个年代,老人们都喜欢带这种白帽子▽街上大多还是电车▽街边的熟食小店▽小女孩的连衣裙、塑料凉鞋都是90年代流行的▽「师傅,剃个头」「好嘞,两块钱」▽BP机和大哥大开始流行了▽学校开始有了电脑课进机房还要穿鞋套▽那个年代孩子们的童年是快乐的▽肯定记得这种公交车票吧是不是小时候也经常收集呢?▽炉子上的烤馒头小时候特别爱吃▽现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崇文门菜市场▽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手里都有了这个玩具▽那时还不喝可乐、雪碧只爱喝北冰洋▽把叶子揪了选一个有韧性有劲儿的根儿跟人对拔▽老北京的2号线3块钱一张票,还有地铁月票▽那时的北京真是让人怀念啊还好有这些老照片记录下了近几十年北京的变化现在的北京,发展得越来越国际化曾经的老北京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完来源:历史记忆。
珍贵老照片,100年前北京,卢沟桥上拉骆驼,天坛到处长荒草
珍贵老照片,100年前北京,卢沟桥上拉骆驼,天坛到处长荒草大槐树10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百年,我们国家经历了清朝灭亡,军阀混战,民国动荡,日寇入侵,一直到建国,后来轰轰烈烈的搞建设。
100年来北京,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又发现一组老照片,带我们一起去穿越,看看那时的北京是什么样。
那时候北京城还比较矮,那些城门显得是那么的高大,如今很多城门都已经成为历史,留下的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了。
那时的街道已经是人来车往,但是比起今天来,还是显得清净多了。
那时候北京城有很多牌楼,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留下的屈指可数。
这组高大的建筑,位于前门外,正阳门火车站如今还在,成为中国铁道博物馆。
那时故宫里面空荡荡的,如今故宫游人如织,天天爆棚,此情此景,一般人很难看到。
故宫的角楼永远是那么美,角楼静静的倒影在水中,站在景山上,眺望紫禁城,眺望北京城,紫禁城依然是金碧辉煌,而紫禁城远处,可谓高楼林立,变换了时空。
北海的白塔,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景山上面的亭子依旧,从这张照片,看景山,感觉好矮啊!一定是错觉。
有三张照片,记录了雍和宫,可见雍和宫当时的影响力就很大。
如今雍和宫变化不大,第一张照片的碑亭还在,里面的碑文,是乾隆皇帝阐述的为什么要大力弘扬藏传佛教。
而那个香炉还在,只是身边的喇嘛,变了。
今天雍和宫依然是北京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
【天坛】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沧海桑田,天坛的祈年殿,圜丘坛变化都不是很大,只是当年此地荒芜,长满了荒草,如今天坛,已经成为公园,里面有专人打理,不会再长满荒草了。
下图照片,说是白云观提灯。
本人去过几次白云观,没有看到过这里,还望高人指点。
【卢沟桥】这张老照片很珍贵,一队骆驼穿桥而过,桥面上有摆摊,还有两头黑猪在桥上自由的溜达,这种场景不再有,再也看不到了。
只有通过老照片穿越时空,去感受一下,100 年前一幅活生生的场面。
在这篇文章中的老照片,本人最喜欢这张,你喜欢哪张照片呢?喜欢的朋友就赶紧收藏吧!乾隆皇帝御笔卢沟晓月的碑亭,和后面的康熙八年卢沟桥碑亭,顶子都已经要塌了,看着好可惜。
实拍一百年前的老北京城:那时还有城墙,和如今大不一样
实拍一百年前的老北京城:那时还有城墙,和如今大不一样图:北京天坛祈年殿,仔细看台阶上还有野草本组照片真实的反映了百年的北京城,从中我们能真实的感触到百年前北京城的风土人情,那时的北京城有一种难以言状的魅力。
图:北京天坛圜丘,它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圜丘坛是雕砌的三层露天圆台,坛面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板、栏柱雕成,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图:老北京的前门大街,自古就是商业街,它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
图:老北京前门三头桥图:老北京前门火车站,前门火车站是京城老百姓的俗称,始建于1901年。
英国侵略者为了军事运输需要和加强对北京城的控制,强行将铁路从永定门延伸到正阳门。
图:崇文门城楼图:崇文门外护城河。
明清时期,北京的内城城墙外曾经有一圈方方正正的水系,就是护城河。
在正阳门、崇文门瓮城附近,这条河道也跟着拐出两个“U”形弯,崇文门外甚至还架起了一座崇文桥。
图:老北京的城墙,老北京城墙原有四道城墙,城中心的皇宫外有紫禁城,其外又环以更大的城墙,称之为皇城,外面还有周长二十四里的内城,另外还有南边的外城。
图:北京城东南角楼,这是一座防御楼图:崇文门大街图:老北京东单牌楼图:天安门城楼上鸟瞰图:在颐和园昆明湖上玉带桥,这座桥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图:清末北京城墙,始建于元代,建成于明代,主要用于军事防御。
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图:老北京古观象台图:顺天府贡院,两旁的小房子是按千字文排序的考棚图:北京安定门城楼,曾是明清北京内城北垣东门。
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正统四年(1439)建城楼,瓮城东西约68米,南北约62米。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网上看到一组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图景的老照片,相信如果你是从那个年代过来,又对当年北京比较熟悉的人,看后心中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
城墙根儿下面的马路市场上,大妈在与菜贩子抢看杆秤称的西红柿是不是足斤足两。
少年国际象棋的一对儿小选手刚刚进入城市的发廊引起邻居们的兴趣,驻足观看。
那年月这样短露透的着装就很抢眼居家膀爷身边的“神”火爆一时的健身器材——呼啦圈,竟然呼啦到了小女孩的脖子上。
貌似一个老师在向学生们描述春光美好的场景那年月有个方盒子120的黑白相机已经是很奢侈的事儿了,你没看见照片右侧的人穿的裤子还打着补丁。
刚刚兴起的摄影沙龙老式硬座火车厢里躺着的一位睡着了的乘客这张照片倒像是对越反击战中阵地上的场景盲人搭肩成队过马路像是北京退休的老爷子在遛鸟闲聊人们在手拉手在冰面上救落入冰窟窿里的人一个穿着连衣裙打着电话的漂亮小姑娘,引来一群小伙子们的围观。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肯德基洋快餐引来了排队品尝的食客。
呵呵……北京春天的风力不小现代人谁能想象那年月人力三轮车可以在天安门广场上穿行载客。
天安门城楼前的裘皮装表演,引来了好多观众。
刚刚兴起的台球热也影响到了孩子们这也许是几十年前商业地产拆迁的最早“标本”照片了当年时髦的潮男潮女们在小马路上就跳起了交际舞像是某单位的班组在举手表决一件事情那年月坐火车出门,也都免不了要从家里带上盒饭车上吃。
没错,那时候摩托车考驾照“拿扣子”就是这样的。
一些闲在家里的大妈大爷们在护城河边练习毽球这可能算得上是当年街头餐饮广告的实体模特外地人们想往天安门,到此都要留下自己的身影,于是天安门广场上就有专门的摄影邮寄业务,很红火,排队。
理发店门前排队的现象,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
在北海湖里避暑游泳的人们想拍照吗?有人为你服务。
买秋菜储存是北京及北方城市秋季的一桩家庭大事一尊等待卸车的“思考者”裸体塑像,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观看。
这像是在拍摄一个农村题材的专门摄影团队在抢镜头那个年代的专业摄影师们的形象一个拿着120方盒子照相机的摄影者,引来了这么多好奇的孩子们观看。
全景北京2002年
全景北京2002年全景北京 2002年没错儿您没看错我没写错就是 2002年 18年前的老照片2002年六月一个雨后初霁的下午托朋友帮忙登上了君悦酒店的楼顶当时数码相机还是新事物刚刚出现手里正好有一台索尼s70数码相机那时16兆内存卡只能拍摄十几张照片登高俯瞰突然起意就横向连拍一组回来后用photoshop软件纯手工操作拼接成了一张全景照片甚是得意君悦酒店算是离中轴线最近的高楼之一此全景照片的视角应该达到了180°基本上覆盖了长安街以北的半个北京城也算是凝固下来二十一世纪初的样子现在再看其中很多景物都已经改变仔细分辨仅东单一带就大不一样当时可以一眼望到史家胡同一片现在完全被金宝街和几个大酒店遮挡协和门诊楼和宿舍楼那时候还在国旅和青年会大楼还是个空架子北边中轴线上也没有那五根大钉子北京的天际线都不同了十几年大变样想想那时候数码相机刚出现不久拍照功能非常简单取景器都小而模糊根本没有如今手机都配备的全景功能更没有专门拼接全景的相关电脑软件以前拍横向全景要靠专门的胶片摇头机也就是照相馆拍大合影的那种机器数码全景摄影还是前所未闻的所以此片应该是最早的数码全景照片之一说起全景摄影我算国内最早玩儿的人从玩儿起数码相机以后就爱上摄影我又好奇心强什么都喜欢去尝试摸索自打出现了全景VR 我就开始去琢磨和其它搞全景的人不同我是因陋就简没有购置专门的鱼眼镜头和节点云台而是在拍摄方法和拼接办法上下功夫最后做到了普通镜头手持拍摄球型VR 而且还将电子游戏中的场景做成全景<中国全景网>专门为我制作了专题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游戏全景个人主页如今全景摄影已经是手机的必备功能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相机手机轻松拍摄回头看看这张十八年前的老全景照片看看那时候的北京城竟生出许多感慨今儿这日子口儿好 2020 0220在2020年2月20日的今天回味这拍摄于2002年的北京全景玩儿玩儿挺好玩儿的。
历史镜头:老照片带你穿越回到1974年的中国
历史镜头:老照片带你穿越回到1974年的中国
本组老照片记录1974年的中国社会风貌。
图为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大街上的军人和准备照相的人们。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八达岭长城上寥寥无几的游人。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城市的一处自行车停放点。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一所学校围墙外的行人。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故宫内的游客,不是非常的多。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花伞中的女孩。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路上的小学生。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农村打谷场上表演文艺节目。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农村里劳作的农民。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乡下赶车的人。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北方农村的一角。
历史镜头:1974年的中国,坐在家门口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北京原貌实拍的经典照片带你穿越时空
北京这座城市,传承着古往今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皇家气派。
这里为大家带来一组珍贵的皇城旧照片,来回味一下当年的老北京代表建筑的历史原貌。
前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
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
1903年和1906年分别重建。
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门。
大清门
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门,是真正的“国门”,位于天安门正南,50年代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
照片上是大清门的内侧。
午门
午门,紫禁城正门,只有皇帝出入正门,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太和门
太和门: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清代初年的皇帝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中和殿
中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场所。
保和殿
保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殿试”及盛大宴会的场所。
乾清门
乾清门: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
乾清宫:紫禁城内廷正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的场所。
翊坤宫翊坤宫: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慈禧为贵妃时居住于此。
后来慈禧住储秀宫时,每逢节日就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
大清门迎銮
大清门迎銮,应该是1901年慈禧、光绪自西安回銮时进大清门时的情景,远处是天安门。
崇文门
崇文门:指“文教宜尊”,走酒车,城外是酒道,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东便门角楼
东便门角楼,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攻占后,损坏严重。
北海大西天
北海大西天,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放火烧毁万佛楼,1919年,大佛殿及大圆镜智宝殿等又一次失火烧毁,
至此,号称大西天的建筑群化为灰烬。
琼岛春云
琼岛春云:京师八景之一,位于北海琼岛。
双塔寺
双塔寺,1955年修西长安街时拆除。
东岳庙牌楼
东岳庙牌楼,东岳庙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观,有“华北第一道观”之称。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俗称承德离宫。
清东陵
清东陵:15座陵寝,埋葬着5位皇帝。
(第一帝顺治,第二帝康熙,第四帝乾隆,第七帝咸丰,第八帝同治),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
易县清西陵
易县清西陵: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乾清宫内老北京古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