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滴入疗法处方

合集下载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法中药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过滤器剪掉,接入一次性直肠滴 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配合能力。

患者的排便情况。

2、 目标 将药物自肛门灌入,解除或缓解各种因虚证或实证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肝炎引起的 黄疸、肠梗阻等,达到祛除浊毒,活血化瘀,祛湿,温阳的作用。

3、 禁忌症1) 重度水肿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2) 年老体弱、孕妇、严重痔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3) 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4、 告知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

治疗中患者有便意,应嘱患者深呼吸,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 压,以保证药液保留时间。

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量抬高,勿过度变换体位,尽量保留 1h 以上。

5、 物品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PVC 管、中药制剂(39-41摄氏度)、棉签、液体石蜡 油、中单、油布、弯盘、便盆、卫生纸,屏风。

6、 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前 , 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2)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 左右,暴露肛门。

(3) 测量药液温度,39C 〜41 r ,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4)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 ,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 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4) 心理状况。

3)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5)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6)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直肠滴入临床应用指南

直肠滴入临床应用指南

直肠滴入临床应用指南直肠滴入(Rectal Drip)是一种通过直肠黏膜给药途径,将药物液体或悬浮液滴入直肠进行吸收的医疗操作。

直肠滴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能够实现药物快速吸收、避开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

本文将从直肠滴入的定义、操作要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应用直肠滴入。

一、直肠滴入的定义直肠滴入指的是将药物溶液或悬浮液经过测量的滴定设备,通过直肠灌入患者体内,让药物在直肠黏膜上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直肠滴入是一种非常便捷、有效的给药途径,能够绕过胃肠道,直接作用于直肠黏膜,药物吸收速度较快。

二、直肠滴入的操作要点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空肠一天,务必清空肠道,以保证药物在直肠能够充分吸收。

2. 药物准备: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准确地配制药物液体或悬浮液,并根据处方确定给药剂量。

3. 滴定设备选择:直肠滴入时,需要使用专用的滴定设备,如直肠滴定管等,保证药物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操作步骤:医生应在专业指导下,将准备好的药物溶液或悬浮液通过滴定设备缓慢滴入患者的直肠中,避免过快或过多的给药量。

5. 观察反应:医生在给药后需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出现过敏、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处理。

三、直肠滴入的适应症1.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直肠滴入能够减轻胃肠道黏膜刺激,促进溃疡愈合。

2. 癫痫病发:在抢救癫痫病发过程中,直肠滴入能够快速给药,提高药物吸收速度,有效缓解症状。

3. 消化系统炎症:如肠炎、结肠炎等疾病,直肠滴入能够减少药物经胃肠道的消化损失,提高疗效。

四、直肠滴入的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2. 肠道刺激:直肠滴入药物浓度过高或刺激性强,可能导致直肠黏膜炎症等不良反应。

3. 药物残留:部分药物不易被直肠吸收,可能在直肠内残留,引起排便不适等情况。

综上所述,直肠滴入作为一种常见的给药途径,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适应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风险。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法之老阳三干创作中药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过滤器剪掉,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评估(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

(2)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配合能力。

(3)患者的排便情况。

(4)心理状况。

2、目标将药物自肛门灌入,解除或缓解各种因虚证或实证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肝炎引起的黄疸、肠梗阻等,达到祛除浊毒,活血化瘀,祛湿,温阳的作用。

3、禁忌症(1)重度水肿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2)年老体弱、孕妇、严重痔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3)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4、告知(1)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

(2)治疗中患者有便意,应嘱患者深呼吸,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压,以包管药液保存时间。

(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量抬高,勿过度变换体位,尽量保存1h以上。

5、物品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PVC管、中药制剂(39-41摄氏度)、棉签、液体石蜡油、中单、油布、弯盘、便盆、卫生纸,屏风。

6、操纵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2)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流露肛门。

(3)丈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4)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拔出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存,保存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5)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6)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存药液1小时以上。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保存灌肠操纵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拔出的深度。

中药透皮技术和中药直肠滴入技术

中药透皮技术和中药直肠滴入技术

中医康复科新增特色治疗技术中药透皮技术(穴位贴敷)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

常见病用药及穴位:1、小儿咳喘方:白芥子、元胡、甘道、细辛、冰片等。

穴位:大椎、大杼、风门、肺腧等。

2、小儿消化不良方:半夏、元胡、甘道、细辛、肉桂、白芥子等。

穴位:脾腧、胃腧、天枢、中脘、神阙等。

3、温阳祛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道、干姜、小茴香、吴茱萸等。

穴位:大椎、肺腧、肾俞、肩井、命门、腰阳关等。

4、颈肩腰腿疼痛方:白芥子、白芷、川芎、马钱子、羌活、独活、乳香等。

穴位:疼痛局部、曲池、手三里、阴陵泉等。

5、痛风方:元胡、川芎、川乌、草乌、干姜、羌活等。

穴位:痛风局部穴位等。

6、止痛贴方:元胡、川芎、川乌、干姜、冰片等。

穴位:疼痛局部穴位等。

7、风湿贴方:羌活、独活、防风、八角枫、麻黄、木通等。

穴位:疼痛局部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

8、普通感冒发热方:石膏、青蒿、柴胡、葛根、薄荷等。

穴位:大椎、风池、风门、肺腧、太阳等。

9、风热咳嗽方:麻黄、杏仁、石膏、川贝、冰片等。

穴位:大椎、风池、肺腧、风门、定喘等。

10、冬季咳喘方:射干、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桔梗等。

穴位:大椎、定喘、风门、肺腧等。

11、鼻窦炎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白芷、苍耳子等。

穴位:大椎、风门、肺腧、迎香、印堂等。

12、鼻炎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白芷、苍耳子等。

穴位:大椎、风门、肺腧、定喘、迎香等。

13、慢性咽炎方:半夏、厚朴、射干、玄参、胖大海等。

穴位:大椎、天突、神阙、水泉、廉泉等。

14、腮腺炎方:青黛、芒硝、冰片等。

穴位:腮腺局部等。

15、口腔溃疡、手足口、结膜炎、红眼病方:大黄、芒硝、黄连、肉桂、冰片。

穴位:大椎、涌泉、申脉、照海、太冲等。

16、肠炎方:乳香、桃红、红花、连翘、大黄、芒硝等。

穴位:神阙、关元、天枢、大横、太乙等。

直肠滴入用法

直肠滴入用法

一、直肠给药的常用药物剂量参考1..一般给药直肠给药的药物使用剂量与静脉给药药物剂量大致相等,是口服给药、肌注给药药物剂量的一至两倍。

2.特殊给药:如氨茶碱、西地兰、阿托品等,直肠给药的药物剂量均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药物剂量使用。

需要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药物,直肠给药前,同样要进行药敏试验,皮肤敏感阳性的患者,在用药期间,仍需注意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中药视为配伍禁忌的,直肠给药时也应视为配伍禁忌。

二、直肠给药常用量参考(液体用量)1.成人用量:成人直肠最佳液体容纳量为80-160ml,平均为120ml,取中药煎出液,或上述各种复合制剂,100-120ml左右,直肠滴入,每日一至两次。

以上为常用直肠给药的液体参考用量,一般情况下,如直肠给药后容易排出(腹泻)的患者,可适当减少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如按上述液体量滴入后,大便较干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对直肠注入或滴入药液后,较易排出者,可考虑改用肛肠栓剂使用。

三、直肠给药的液体温度直肠滴入药液的温度宜控制在35-40度之间(特殊药物除外)四、直肠给药的体位1成人:左侧卧位2.儿童:一般去卧位或俯卧位五、直肠导管插入的深度1.成年人:一般插入10-20cm2.儿童:一般插入5-10cm六、直肠导管插入的角度顺应直肠的生理曲度,轻轻插入(注意掌握直肠的两个生理弯曲:骶曲、会阴曲)肺炎宁合剂(儿童组)1、氯苯那敏针1-2m2、654-2针1-2mg3、鱼心草或板蓝根针2-4ml4、利巴韦林针0.1g5、柴胡针2-4ml6、维生素B1针100mg或维生素b6针100mg7、需相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1-2g 或克林霉素0.15-0.3g 或阿奇霉素0.15-0.3g 或红霉素0.15-0.25g8、适应症:上感、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宁合剂(成人组)1氯苯那敏针5-10m2、654-2针5-10mg3、鱼心草或板蓝根针6-10ml4利巴韦林针0.3g5柴胡针6ml6维生素b1针200mg或维生素b6针200mg7需相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1-2g 或克林霉素0.15-0.3g 或阿奇霉素0.5-0.75g 或红霉素0.25-0.5g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扑尔敏2mg 利巴韦林0.1、板蓝根2-4ml 复发氨基比林1-2ml 柴胡针1-2ml 小儿退热散半包-1包感染性发热者加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我1-2g 阿奇霉素或红霉素0.125-0.25g 林可霉素0.6高热超高热时加用:地塞米松2-3mg/次便秘方法一:取温开水300ml+蜂蜜100ml直肠滴入(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方法二:取温开水500ml+开塞露20ml x5支(适用于急性便秘)注意:治疗便秘时,直肠滴入药液的速度不宜过快,宜掌握在150滴/分左右,如直肠滴入药液速度过快,药液容量迅速排除,达不到通便之目的。

中药直肠给药实用教程原创

中药直肠给药实用教程原创

中药直肠给药实用教程(原创)本人长期使用中药直肠给药,经实践验证,直肠给药完全可以治疗小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患,且安全有效。

大家在学习我的处方之前,首先要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一些了解。

因为小儿病理上易寒易热,易实易虚,变化多端,发病容易,转变迅速。

小儿生理上为纯阳之体,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或因六淫化火,热自内生,痰因热动。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

所以,小儿感冒,咳嗽或者腹泻,易于寒随热化。

我们在使用中药时治疗疾病时,以辨证准确为第一要义。

然小儿科为哑科,其言语不通,又少有吐痰,无法把脉等,很难辨别病症的寒热虚实,临床上可供鉴别点也不明显。

多年来我主要通过观察咽部,上颚来确定寒热之偏。

咽,上颚淡红或不红多为寒症和虚症。

咽,上颚红多为风热。

咽,上颚深红多为实热。

对于咽喉,上颚红肿者,即使有舌苔薄白等明显的寒相,也多为外寒内热或寒随热化。

比如在临床上,小儿咳嗽,上午还是风寒,下午已是风热,或者湿热,甚者实热。

所以,我在使用直肠滴入疗法时都会在第一次已经在小青龙的基础上就加上石膏,鱼腥草,黄芩等清热解毒的药。

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来。

对于一些慢性病,少见病例,我们可以单独讨论。

我只把最常见病型,最常用的处方分享给大家。

感冒:1: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板蓝根,婴儿平(或小儿葫芦散)。

2: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处方(1)(用于表热重者):银翘散(或银翘散合白虎汤),柴胡,板蓝根(或鱼腥草),婴儿平(或小儿葫芦散)。

处方(2)(用于流感或里热重者):银翘散合白虎汤,柴胡,青蒿,赤芍,鸡内金(或小儿葫芦散或婴儿平)感冒注:我开展直肠滴入疗法时,最常见的就是风热或者实热感冒,而且小儿感冒容易夹痰夹滞夹惊,所以加上小儿葫芦散。

直肠滴灌疗法直肠滴入(灌肠)讨论版基层医生网

直肠滴灌疗法直肠滴入(灌肠)讨论版基层医生网

直肠滴灌疗法直肠滴入(灌肠)讨论版基层医生网直肠滴灌疗法直肠滴灌疗法——直肠滴入疗法和灌肠疗法的总称,直肠滴入是指将药物一滴一滴的滴入肠道,用于腹泻、咳嗽、感冒等急慢性病症,灌肠疗法是将药物很快灌入肠道内,一般用于清洗肠道,治疗便秘、高热等。

直肠滴灌是中医内病外治疗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用药新途径。

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用药途径。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

直肠滴灌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服药困难和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患儿。

灌肠可以促进大便排泄,同时,肠粘膜还可以吸收药物,据《中医急症》(内部资料)1984报道,用灌肠法治疗中风,能使神志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疗效既快又显著。

据《中西医结合杂志》<2>:90,1982报道,用大承气汤方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肺炎57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急性菌病33例,泌尿系感染7例,金葡萄菌败血症33例,多数病例于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

据《中西医结合杂志》<2>:120,1986报道,以清胆汤(大黄30克,芒硝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壳12克,半夏10克,也可辩证加减)水煎400毫升保留灌肠,一天两次,治疗胆道感染15例,化脓性胆囊炎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道感染24例,及25例胆囊术后病人,灌肠后4小时,4例体温骤然下降2~3℃,95例脉搏减慢10~20次/分,腹胀缓解,腹压减轻,肠鸣音恢复,一般病例一剂而中,其效甚捷。

药物滴入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腑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直肠滴入(灌肠)讨论版基层医生网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直肠滴入(灌肠)讨论版基层医生网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直肠滴入(灌肠)讨论版基层医生网最近从网上搜集到一些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方子,特拿出来跟同仁们一起分享。

希望大家多分享直肠给药方面的好配方。

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输液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挤压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如何较好的将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技术应用于临床?通过学习,大家都很想把学到的技术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尽可能的运用于临床,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从多年培训的经验总结来看,在开展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疗法之前,学员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先配制好一些必需的器具、设备和药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首先要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要领(多看光盘)万事在备、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操作不乱!三、刚开展时,一些必需的器具、设备和药物可能不齐全.因此,要因地制宜,没有中草药,可以先用西药来开展工作,逐步扩大影响,循序渐进。

四、开展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技术疗法时,首先要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选择自己认为一到二次能够治愈的患者,千万不能遍地开花,要等技术与临床效果检验和对比之后,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影响后,再普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特别注意事项除要选择自己认为能够一次治疗成功的病例外,还应该掌握以下要点:1.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新提醒】直肠滴入和注入的临床指南

【新提醒】直肠滴入和注入的临床指南

【新提醒】直肠滴入和注入的临床指南各位同仁,由于直肠滴入、注入在临床上我们基层医生不是特别适合成人,在此我只发小儿成组方。

还望谅解。

一.基本概念:直肠滴入,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物,通过直肠滴入器械滴入直肠,通过经络的作用和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形式,称为中药直肠滴入,临床上常用的直肠给药形式包括直肠滴入,直肠注入和肛肠栓剂三种给药形式。

研究观察发现:凡能口服,肌注,静脉点滴的药物,可溶于水或混溶于水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

凡剧毒的、外用的中、西药物均不可用于直肠给药。

二、直肠滴入的理论依据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同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粘膜血液循坏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的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坏至全身;二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坏,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坏。

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力于药物治疗的发威,也如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三、禁忌症: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疾,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患者禁用。

妇女月经期,产褥期等应慎用。

四、直肠给药的药物配制1,解热合剂:基本方由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配制而成,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方1: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柴胡注射液2~4ml。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适应证:一般的发热体温波动37.5~38.5度的治疗。

方2: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柴胡注射液2~4ml,双黄连注射液10~20ml。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适应证:适用于中等发热体温在38.5~39.0度的治疗,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所引起的发热。

方3: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柴胡注射液2~4ml,清开灵10~30ml,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儿童直肠给药

儿童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的优点和缺点一、治疗方法直肠滴入疗法( Enemadrip )是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药物配制好药方,加温到35 C -40 C,通过直肠滴入器械进入直肠,保留5-10分钟。

二、特点1 、直肠给药方便、快捷,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减少孩子的痛苦。

2 、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输入给药疗效及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 倍。

3 、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副作用。

三、优点1 、肠道给药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提高了给药的顺应性;2 、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3 、直肠给药可“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 。

对于不易接受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婴幼儿患者,便于给药。

4 ,直肠给药吸收不规则,在直肠空虚时用药效果较好(刚排便后) ;腹泻患儿须补足液体量后直肠给药效果好。

五、治疗范围小儿发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单纯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便秘及等多种疾病。

疗效好,痛苦少,副作用小,适合基层开展。

凡能静脉滴注的. 口服的. 肌内注射的药物,如中西药针剂,液体,片剂,冲剂,散剂,丸剂等,可溶于水或混溶于水的药物均可用于直肠给药。

六.小儿直肠灌药与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1. 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10—30ml)拔去针头,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2. 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3. 特别注意: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本方法!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处方用量均为5岁内儿童剂量)七.用西药合剂的配制一、解热合剂适应于一般性的感冒。

1. 解热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柴胡针2ml地塞米松针2mg适应症:T37.5 —38.5度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直肠滴入治疗病案荟萃

直肠滴入治疗病案荟萃

点穴通经手法配合劳损愈贴膜外贴治疗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韧带与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诊断依据:1、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2、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3、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另外做X线或CT、MRI等检查,排除脊柱、内脏及妇科器质性疾患。

诊疗方法:1、点穴通经手法:取穴:肾俞、命门、志室、大肠俞、环跳、风市、殷门、太溪、血海、隔俞、腰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昆仑、阿是穴。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端点法或肘尖点法按以上穴位,每个穴位约0.5分钟,使局部有酸麻胀困,起到舒筋通络作用,然后用揉法放松腰部肌肉。

2、劳损愈贴膜外贴:劳损愈贴膜由当归、川芎、血竭、红花、酒大黄、丁香、乳香、没药、独活、肉桂、白芷、冰片、儿茶、艾叶等药物组成贴膜剂备用。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腰部压痛点处或病人自觉疼痛部位或肾俞、环跳、大肠俞、风市、殷门、阳陵泉、承山等穴位上。

以上方法每天治疗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劳损愈贴膜为纯中药制剂,由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和补肾壮腰等中药组成,应用现代特殊工艺制成贴膜剂。

使用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直接贴敷于突出部位和痛点阿是穴。

贴剂中的当归破淤血、生新血;川芎性善走窜,为血中气药,能调众脉,破郁结宿血;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经,祛淤止痛作用,为主药;血竭、乳香、没药、酒大黄活血散瘀,共为辅药;牛黄、丁香、肉桂、白芷、独活、冰片、儿茶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为佐药,艾叶活血散风,调活诸药,为使药。

直肠给药治疗妇科血瘀症妇科血瘀怔是指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腹痛、盆腔包块、异常出血、月经不调、通经、不孕等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证型。

其主要病机为气血失调、血液或停于脉内或不循常道而流于脉外,迁延难愈。

1、慢性盆腔炎:祖国医学认为或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淤积冲任;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而成本病。

直肠疗法

直肠疗法

1、解热合剂:解热合剂:基本处方由复方氨基林巴比妥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配制而成,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发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常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1.1、解热合剂1号:组方: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柴胡注射液2~4ml。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适应证:适应于一般发热(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5℃)的治疗。

1.2、解热合剂2号:组方: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柴胡注射液2~4ml,双黄连注射液10~20ml,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或滴入。

适应证:适用于中等发热(体温在38.5℃~39.0℃)高热(体温在39.1℃~40.0℃),如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所引起的高热。

1.3、解热合剂3号:组方: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柴胡注射液2~4ml,清开灵注射液10~30ml,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或滴入。

适应证:适用于高热(体温在39.1℃~40.0℃)和超高热(体温在40.0℃以上),如流感,高热惊厥等。

1.4、解热合剂4号:如患者为感染性发热,在解热合剂1号、2号或3号方中,均可加入相应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1~2克或克林霉素等。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或滴入。

※附:清热合剂:生石膏15~45克、玄参15~30克、板蓝根15~30克、儿茶15~30克水煎取汁,直肠注入或滴入。

※附: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新非甾体类抗炎药赖氨匹林注射液0.5~0.9g/支尼美舒利颗粒50~100ug/包2、上感合剂上感合剂,基本处方由氯苯那敏、利巴韦林组成,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上感合剂组方:氯苯那敏1~2mg,利巴韦林0.1克,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上呼吸道感染(内部)协定处方——上感合剂药物组成:儿童组药物组成:成年组扑尔敏注射液1~2mg 5mg(白天) 10mg(晚上)利巴韦林注射液0.1克 0.3克 0.3克安痛定注射液1~2ml 4ml 4ml柴胡注射液1~2ml 4ml 4ml林可霉素注射液0.3克~0.6克 1.8克 1.8克治疗方法:直肠注入,每日1~2次。

埋线直肠滴入操作要点

埋线直肠滴入操作要点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等。

经过全国各地的学员信息反馈:直肠滴入疗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无痛苦(尤其适合口服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投资小、回报快,非常适合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学习、掌握和使用。

药物难喝不用愁直肠滴入显身手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输液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挤压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儿童绿色疗法--直肠滴入

儿童绿色疗法--直肠滴入

儿童绿色疗法--直肠滴入宝宝生病后,打针、服药是家长最发愁的事情,一针针的扎在孩子身上,疼在家长的心上,改变用药途径,减轻宝宝的痛苦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心愿。

,根据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结合药物的理化特性,终于在 90年代后期研发出直肠滴入(直肠注入)给药的新途径,它是继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给药方法,让孩子在没有疼痛的状态下快乐就医。

一、治疗方法直肠滴入疗法(Enemadrip)是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药物配制好药方,加温到35℃-40℃,通过直肠滴入器械进入直肠,保留5-10分钟。

二、原理1、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小儿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药物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循环全身。

(2)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大循环。

(3)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经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2、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入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特点1、直肠给药方便、快捷,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减少孩子的痛苦。

2、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输入给药疗效及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

3、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副作用。

四、优点1、肠道给药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提高了给药的顺应性;2、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3、直肠给药可“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

对于不易接受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婴幼儿患者,便于给药。

五、治疗范围小儿发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多种疾病。

中药直肠滴入教学提纲

中药直肠滴入教学提纲
8
7 护理及注意事项
◆ 1)、直肠给药的温度严格控制在35~42℃之间(特殊药物除外) ◆ 2)、直肠滴入每日1~2次或遵医嘱,直肠滴入总液体量不应超过
120毫升 ◆ 3)、直肠滴入给药后,患者出现轻微腹泻,属正常现象, 腹泻较严
重的,可暂不直肠给药,也可减少给药的液体量,由直肠滴入改为直肠 注入给药 ◆ 4)、直肠给药后,10分钟内排出者,让患者休息10分钟后,将药 液和药物减半,再直肠给药一次(也可在直肠给药药液中加入2%利多 卡因1-2ml或654-2针1-2mg以减少肠蠕动) ◆ 5)、直肠滴入的速度一般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进行调节,一般在 每分钟100滴左右,儿童稍慢 ◆ 6)、临床所用片剂、散剂、针剂、中药煎出液、口服液都可用于 直肠滴入用药
定义
◆ 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把输液管剪掉 过滤器,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 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
4 告知
◆ 1)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药 物吸收。
◆ 2)治疗中病人有便意,应嘱病人深呼吸, 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压, 以保证药液保留时间。
◆ 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当抬高,勿过 度变换体位,尽量保留1小时以上。
5
5 物品准备
◆ 中药100-200ml,一次性灭菌灌肠袋,治 疗盘,弯盘,石蜡油,棉签,止血钳,镊 子,纱布,水温计,一次性治疗单,卫生 纸,治疗卡,屏风。
6
6 操作程序
◆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 名,告知治疗的目的和操作流程,解除顾 虑取得患者配合,嘱病人排二便,必要时 屏风遮挡。
9
8 适用范围
◆ 1)对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如肾衰的脾 肾气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等。

直肠滴入疗法常用配方及要点

直肠滴入疗法常用配方及要点

直肠滴入疗法一常用配方及要点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 gX6片潘生丁片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毗哌酸片0.25gx3片软酸蛋白片0.3gX12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丹,维生素C 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 代替。

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麥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仃肯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娄15黄苓6海浮石12和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 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麻黄3杏仁6生仃膏12甘草6款冬花6 •桑白皮6全瓜篓15黄苓6海浮仃12茅荡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淸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 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inl-400in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1111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法中药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过滤器剪掉,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评估(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配合能力。

(3)患者的排便情况。

(4)心理状况。

2、目标将药物自肛门灌入,解除或缓解各种因虚证或实证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肝炎引起的黄疸、肠梗阻等,达到祛除浊毒,活血化瘀,祛湿,温阳的作用。

3、禁忌症(1)重度水肿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2)年老体弱、孕妇、严重痔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3)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4、告知(1)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

(2)治疗中患者有便意,应嘱患者深呼吸,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压,以保证药液保留时间。

(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量抬高,勿过度变换体位,尽量保留1h以上。

5、物品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PVC管、中药制剂(39-41摄氏度)、棉签、液体石蜡油、中单、油布、弯盘、便盆、卫生纸,屏风。

6、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2)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

(3)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4)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5)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6)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42.如何应用直肠滴注法?

42.如何应用直肠滴注法?

42.如何应用直肠滴注法?直肠滴注法也称肛门滴注法,它是以类似滴注输液的方式将中药煎剂或中成药液体制剂(包括丸、散、膏、丹加水制备的溶液)由肛门注入直肠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是中药保留灌肠法的一种改良用法。

它较一般保留灌肠法患者不适感轻,注入药液量大,便于保留和吸收,疗效更确切,操作更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1)灌肠物品与静脉输液的设备相同,惟针头换成导尿管。

(2)药物制备:按辨证论治要求或根据病情需要,将所选药物f中草药、中成药)制成治疗液体。

中草药煎煮2次,纱布过滤混合分成2份(即2次用量);丸、散、膏、丹等成药用开水泡后取汁,纱布讨滤;成药灌肠液进行加温后,装入滴瓶(开放式滴注瓶或葡萄糖瓶)中,调节药温至40℃以下。

(3)嘱患者排净大便或用清水灌肠后,选择好体位,一般取侧卧位,也可取仰卧位、俯卧位,垫高臀部10厘米。

(4)排出输液管中的空气,选用12~16号导尿管,并在前端涂以润滑剂(甘油或液体石蜡),插入肛门内(成人10~20厘米,小儿5~15厘米),胶布固定,开始滴注。

(5)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高热及津伤重症患者,滴注速度宜快,可80~110滴/分钟;气血两亏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滴速宜慢,以30~70滴份钟为宜;外感患者使用解表剂时,若已见微汗热退,可终止滴注,此中病即止之意。

(6)根据病情调整药温。

高热及实热阳盛病症滴注药液宜冷,以4℃左右为宜;虚寒性疾病得温而病减者,药液宜温,以42℃左右为宜;其他病症,宜37~39℃。

(7)滴注结束后,拔出导尿管,静卧10分钟,即可随意活动。

(8)每次滴入药量:成人为300~40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2~3次,急危重症可4~6小时1次。

7~10天为1疗程,或视病情而定。

中药针剂直肠滴灌治疗小儿哮喘(蛤青)

中药针剂直肠滴灌治疗小儿哮喘(蛤青)

中药针剂直肠滴灌治疗小儿哮喘摘要:目的:直肠滴灌疗法治疗小儿哮喘。

方法:将中药针剂混合在一起进行直肠滴灌,配合针刺、艾灸、外贴疗法,治疗小儿哮喘。

结果:临床应用表明直肠滴灌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无痛苦,患儿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结论:直肠滴灌疗法优于口服、输液、肌肉注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针剂;直肠滴灌疗法;小儿哮喘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小儿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蕴聚成痰,结于肺俞,受到诱发因素刺激,会引起肺气失调,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升降不利,壅塞气道而致哮喘反复发作。

哮喘频发,肺气必虚,久则累及于肾,肾虚影响纳气,肾不纳气则上下之气交接失常,出现呼吸短促,痰音低微,面色发白,额头容易出汗,四肢欠温,精神疲乏等肾虚症状。

处方一:复方蛤青注射液、细辛脑针剂、生理盐水混合后直肠滴入。

方解:复方蛤青注射液中含黄芪、五味子,补肺气敛肺气,配合细辛脑针剂,达到一散一敛、一开一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止咳平喘,效果甚妙。

处方二:复方蛤青注射液、地龙针剂、鱼腥草针剂、莪术油混合后直肠滴入。

方解:复方蛤青注射液用于肺虚咳喘,喘甚者加地龙针剂,以增加清热、平喘、通络作用,鱼腥草针剂抗病毒性肺炎,三者结合对肺虚肺热喘甚者均有良效。

处方三:复方蛤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混合后直肠滴入。

方解:对于久喘气虚的患者,适用于加大黄芪用量,以利肺气恢复,同时口服如意定喘丸,艾灸灸定喘穴、足三里穴、肺俞穴、全息针肺穴,喘支贴膏药贴在肺俞穴、定喘穴,效果比较快。

也可用化脓灸法,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灸治,每穴5~9壮,灸后敷以膏药,保持疮口清洁,并有20~30天化脓期,间日灸治1穴,每疗程取3~4穴。

也可穴位割治膻中穴、鱼际穴、掌侧第二、三掌骨间隙,当食指与中指根部联合下约0.5~0.7cm处。

讨论:儿科服药是家长和医生很头痛的事,硬服易呛到气管或引起呕吐,注射、输液患儿哭闹,有时消毒不严易感染,从肛门滴灌中药针剂治疗小儿哮喘,减少家长喂患儿药物的烦恼,尤其中药煎剂服用更困难,从肛肠内滴灌中药针剂,即提高疗效,又减少患儿打针的麻烦,实为值得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的好方法。

灌肠合剂直肠滴入(灌肠)

灌肠合剂直肠滴入(灌肠)

灌肠合剂直肠滴入(灌肠)
提供了几个组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解热合剂:海立新苦木注射液2--4ml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4ml
地米注射液2--5mg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每日直肠给药1--2次。

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上感合剂:海立新苦木注射液2--4ml
利巴韦林注射液0.1g--0.2g
地米注射液2--5mg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每日直肠给药1--2次。

适用于:上感,扁桃体炎等。

肺炎宁合剂:海立新苦木注射液2--4ml
细辛脑注射液8--16mg
地米注射液2--5mg
加适当抗生素,常用相应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每日直肠给药1--2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头孢菌素类药,用前皮试。

适用于:上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肠炎灵合剂:海立新苦木注射液2--4ml
VB1注射液0.1--0.2g(或VB6注射液0.1--0.2g)
思密达1.5--3g
混合均匀后直肠注入。

每日直肠给药1--2次
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小儿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宣肺化痰 止咳平喘
适应症: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药物难喝不用愁
直肠滴入显身手
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
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输液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挤压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严迪片75mgX4片
地塞米松片 0.75mgX3片
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
舒喘灵片2.4mgX3片
浙贝母 3.5g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
(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
肠炎灵合剂1号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
(伴发热热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四、风疹灵合剂
扑尔敏针10mg
维生素C针2.0g
10%葡萄糖酸钙针10---20ml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五、佝偻灵合剂1号
适应症:各种病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
用法;小儿肠炎灵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上述四种中药药袋均可以应用于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给药和口服给药,
对能够口服给药的患者,均可以加入适当的冰糖调味后口服,临床疗效颇佳!
适应症: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 (处方用量均为5岁内儿童剂量)
一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上感佳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严迪片75mgX4片
病毒灵片0.1gX6片
维生素C片0.1gX6片
潘生丁片 25mgX3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 3片) 腹泻停(止泻停)
后来朋友把这情况一说,确实对我震动很大,是啊,不管孩子有多小、多胖,走后门,简单多了!
今天发现一个关于直肠滴入的文章,转载过来,希望对爱友有所帮助。
直肠滴入疗法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解热合剂1号+清开林针10—20ml
适应症:T39度以上。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二、 上感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上感合剂1号
扑尔敏针2mg
利巴韦林针0.1g
地塞米松针2mg
维生素C针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2号
上感合剂1号
思密达3gx3袋 维生素B1片 10mgX6片
强的松片 5mgX3片 654—2片 5mgX3片
吡哌酸片0.25gx3片 鞣酸蛋白片0.3gX12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特告!
止喘散1号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等。经过全国各地的学员信息反馈:直肠滴入疗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无痛苦(尤其适合口服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投资小、回报快,非常适合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学习、掌握和使用。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严迪片75mgX4片
地塞米松片 0.75mgX3片
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
舒喘灵片2.4mgX3片
川贝母 3.5g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 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
肺炎宁散1号
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
肠炎灵合剂1号
0.2%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
丁胺卡那针0.4g
地塞米松针mg
654—2针m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2号
肠炎灵合剂1号
+爱茂尔针2—4ml
+或胃复安针5---10mg
(伴恶心呕吐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3号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 100ml---300ml/次
儿童: 6个月---1岁-----10ml/次 1岁-- -2岁-----15ml/次 2岁-------3岁-- ---20ml/次
3岁----- -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香15金银花15厚朴10白芷10半夏10桔梗10柴胡10连翘10香薷12
滑石15板兰根15苍术10大枣12甘草10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解表化湿 宣肺化痰 理气和中
适应症:四时感冒 不论风寒、风热、夹暑、夹燥皆可,尤以胃肠型感冒、夏令感冒为佳!
白头翁加味止痢散
白头翁15黄连10黄柏10秦皮10砂仁10山楂15木香10米壳10金银花15连翘10甘草10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
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维丁胶性钙针1ml
维生素C针0.5---1.0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六、佝偻灵合剂2号
佝偻灵合剂1号 (贫血者)
+维生素B12针 1—2ml
+叶酸片5---10m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巨幼红细胞缺乏性贫血。
直肠滴入疗法 去年冬天,我朋友的小孩病了,支气管炎,打针效果不理想,输液吧,一共输了五天,前四天呢,挺好,一针见血,最多扎两针,第五天,一针、两针、三针,还是扎不上,哎,越扎不上,越是心慌,越是心慌越是扎不上!最后扎了8针,还是没成!:L :L
说实话,要是换了别的患者,早不让扎了,别说家长不忍心,就是自己也觉得脸上发烧,后来,我说,这么办吧,下午在输,调节一下心情,下午,我是不敢再扎了,让我老婆动手,一针成功。还有一个问题:输了五天,小孩还是咳嗽,没办法,朋友带着孩子到别的诊所,用的是直肠滴入,一天两次。没想到,第二天小孩咳嗽明显减轻,又连续用了两天,完全好了!
上感合剂1号+头孢噻肟钠针1.0g
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6号
上感合剂1号+头孢曲松针1.0g
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三、 肠炎灵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注意:对环丙沙星针过敏者,可用0.9%N.S代替)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
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特别注意: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本方法!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发热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3号
上感合剂1号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
+柴胡针 2ml(流感发热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4号
上感合剂1号+头孢拉定针0.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