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经济模式探索_曾立

合集下载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军民融合是指军事领域与民用领域的融合发展,通过军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军民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军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方面,军队积极推动装备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推动高端装备的研制和制造;另一方面,民用企业也积极参与军工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军民融合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军民融合发展的进程还不够顺利,军民融合程度和效益不高。

一方面,军队在技术转化和市场开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民用企业在军工领域缺乏经验和技术优势。

其次,军民融合面临的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此外,军民融合还面临一些安全和保密问题,如技术的泄露和利益的损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快军民融合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

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转化和市场开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其次,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军民融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研发机构,加强军民融合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再次,促进军民融合的创新合作,加强军民双方的合作意识和协同创新能力。

要鼓励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最后,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推动力度,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推动,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的合力。

军民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

军民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

军民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一、引言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民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国家发展。

在中国,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

二、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当时,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资源紧缺,人才匮乏。

为了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国防水平,政府开始将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相结合,并组建了一些军地联合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从事轻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探索转型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开始逐渐走向市场经济体制。

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开始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支持力度,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

同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尝试与地方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模式。

这一时期,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主要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科技领域。

四、全面发展阶段(21世纪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军民融合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任务。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军民融合。

这一时期,军民融合领域不仅涉及到高科技产业,还包括了普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五、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就。

首先,在科技创新方面,军民融合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其次,在国防建设方面,军民融合促进了我国国防水平的提升;最后,在经济社会方面,军民融合也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军民融合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企业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军民融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军民融合已经成为了国际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军事力量不再仅仅只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更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中汲取经验,为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启示。

一、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1.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美国一直是军事技术和科研创新的领先者,其军队与民用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国际上的典范。

美国政府鼓励民间企业与军事部门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以提升军事实力。

美国军方与民用企业合作开发的无人机技术,不仅为军事侦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在农业、环保、输送等民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色列是一个被战争和冲突包围的国家,因此军事技术一直是其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色列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以军事技术的转化和商业化为目标,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军事装备、通讯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以色列的军队和民用企业形成了紧密合作的模式,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德国一直以其工业制造业的强大实力著称,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也在德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德国政府鼓励民用企业参与国防科技的研发和生产,以提升国防实力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德国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国防实力。

1. 加强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国际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

各国都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法规保障等措施,鼓励军队和民间企业进行合作。

中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利益,为军民融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在军事技术和科研创新领域也应该加大投入,推动军队和民间企业的技术合作,形成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

浅议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策略

浅议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策略

浅议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策略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军事科技的进步,军事技术和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

军民融合经济作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战略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议。

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战略意义提高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同时军民融合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军事科技的进步,并将军事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通过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我国能够提高自身国防实力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两步走战略。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军事科技领域一直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加强军民融合经济,可以为国家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同时,军民融合经济可以推动军工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军民融合经济,可以推动军工产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在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方面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

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导致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缓慢。

因此,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产业协调发展不足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产业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

当前,军工和民用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互不对接。

因此,需要加强军工产业和民用产业的合作,促进军民资源的融合和共享。

人才交流和技术转化不畅军民融合经济发展仍面临人才交流和技术转化不畅的问题。

军工和民用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较少,技术转化也相对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军民人才交流机制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转化平台。

解决策略推动政策支持的完善为促进军民融合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的完善。

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军工和民用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为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实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实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罗菁秋;张宇【摘要】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refers to eliminate th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between Military and civilian sectors,to deeply interpenetrate each other and to make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y connecting national defense with economic prog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focusing o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a Chinese-style path that integ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sectors to combine the current industrialch aracteristics of the military with civilian sectors’,as well as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n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军民融合是将国防事业同经济发展建立联系,消除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的传统界限,使军民产业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出发,以产业组织为重点,以资源最优配置为原则,结合当前我国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的产业特性、比较优势,提出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国防安全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6页(P76-81)【关键词】军民融合;经济分析;资源配置;发展路径;产业链【作者】罗菁秋;张宇【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四川绵阳 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对矛盾,实现军民融合,解决军民产业相互制约发展的局面,是增强我国总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军民融合机理的范围经济解释

军民融合机理的范围经济解释

D OI : 1 0 . 6 0 4 9 / k j j b y d c . 2 0 1 4 0 9 0 8 3 6 中 图分 类 号 : E 0 —0 5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3 4 8 ( 2 0 1 5 ) 0 9 — 0 1 1 0 — 0 6
研 究 的 深 入 和 规 范 。发 挥 范 围 经 济 效 益 , 推 动 军 民 融 合 式 发 展 实践 , 必 须转 变 陈 旧的 思 想观 念 , 通 过 技 术 渗透和 制度保 障 消除融 合障碍 , 优 化路径 选择 。
关键词 : 军 民融合 ; 范 围经济 ; 经 济 效 率
题, 不 同 领 域 的专 家 学 者 分 别 从 不 同 角 度 对 其 机 理 进
1 从 范 围 经 济 视 角 对 军 民 融 合 机 理 进 行 解 释 的 意 义
军 民融 合 式 发 展 需 要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的 支 撑 , 从 范 围经 济 分 析 视 角 进 行 研 究 , 既 能 抓 住 军 民 融 合 资 源 配 置 的本 质 , 也能促进军 民融合研 究方法 的发展 。同时 ,
理论基础 。
前 军 民 融合 处 于 什 么 水 平 ” 的 实 证 性 检 验 研 究 还 远 远 不够 ; ②定 性 分 析 多 于 定 量 计 算 。在 已 有 研 究 成 果 中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i - 1 9

基 金项 目: 国防科 学技 术大 学 2 0 1 3年度博 - 1 - - 生跨 学科 联合 培 养项 目( 4 3 4 5 1 l 1 1 4 3 ) 作者简 介 : 贺琨 ( 1 9 8 7 一) , 男, 湖 南邵阳人 , 国防科 学技 术大 学人 文与 社会 科 学 学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方 向为 军 民 融合 ; 曾立 ( 1 9 6 2 ) ,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军民融合战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发展重点之一。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军民融合,简单来说,就是指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1. 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军民融合的核心在于互通有无,即让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资源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实现资源优势整合,从而为国家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军民融合可以实现国家资源的协调发展,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促进民用产业的发展,推动国防工业转型升级。

2. 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目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类:政府引导型,利益驱动型和市场引导型。

政府引导型模式是由政府来主导军民融合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框架,以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融通与协同发展。

利益驱动型模式是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模式,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转型来实现军民融合。

市场引导型模式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来的模式,优先考虑市场和科技进展的趋势,积极引导市场,以便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三、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应用实践中,军民融合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

1. 技术创新以军民融合技术为核心,在民用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中逐步实质化。

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可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定制,例如借助民用技术,在军事系统中实现更快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2. 信息化建设军民融合信息化建设是继技术创新后的重要领域。

当前,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技术,如云计算等。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军民融合模式的更加完善。

3. 人才培养为了推动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大幅增加具备军民融合技术专业能力的人才。

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与探索军民融合是指军地协同,发挥“军事+民用”的综合效益,通过双方互相支持、协同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发展军民融合是我国加强国防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国家层面,自2015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军民融合的推进和引导,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与探索。

一、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是建立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

早在2015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军民融合战略”,并将其纳入到了国家战略的重要议程中。

经过几年的发展,军民融合已经成为了我国军事现代化和综合国力提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进。

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架构调整。

政府机构和军队部门建立了军民融合联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体系,加强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了军民融合的组织能力。

2. 鼓励引导市场化发展。

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军工制造和技术研究,提高民用产品的军用化水平,加速军用科技向民用领域的转移。

同时,政府也支持军工企业向民用市场拓展,实现军民融合的双赢。

3. 强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出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意义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国防安全方面,军民融合可以促进军事科技的进步,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军民融合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扩大军民融合领域的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带动就业和增长。

三、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案例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案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下面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1.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我国在作为全球第一的军事强国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民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

力 , 极 构 建 完 整 的 创 新 体 系 和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通 积 ]
过 自主创 新 带 动产 业 升 级 , 发 展 中 促 转 变 、 转 变 中 在 在
谋 发 展 。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具 有 知 识 技 术 密 集 、 质 资 物
源 消 耗 少 、 长 潜 力 巨 大 、 合 效 益 好 的 特 点 , 军 民 成 综 其 融合发展能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在 的 科 学依 据 , 需要 从 战 略 高度 、 局 高度 进 行 统 筹 规 划 、 筹 协 调 , 采 取 恰 当 的 模 式 , 在 实 行 政 府 主 全 统 并 要
导, 实现 顶 层 融 合 ; 化 制 度 创 新 , 现 体 制 融 合 ; 快 产 业 调 整 , 深 实 加 实现 产 业 整 合 ; 完善 科 技 创 新 体 系 , 现 实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 0 1 2 —0 50 1 0 —3 8 2 l ) 30 6 —4
0 引 言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是 引 导 未 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力 量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已成 为 世 界 主 要 国家 抢 占 新 一 轮 经 济 和 科 技 发 展 制 高 点 的 重 大 战 略 , 各 国 未 对 来 一 段 时 间 内的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大 技 术 突 破 、 防 科 重 国
1 1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是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军 民 .
融合 发 展 的 现 实 需 要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是 我 国 “ 二 五 ” 期 发 展 十 时 的 主 线 , 推 动科 学 发 展 的必 由之 路 , 系 到 改 革 开 放 是 关 和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全 局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根 本 的 是要 靠 科 技 的 力 量 , 关 键 的 是 要 提 高 自 最 最 主创 新 能力 , 把 增 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作 为 战 略 基 点 , 要 着 力 提 升 原始 创 新 能 力 , 力 增 强 集 成 创 新 能 力 和 消 化 大 吸 收 再创 新 能力 , 升 知 识 、 术 转 移 和 规 模 化 生 产 能 提 技

睿智举措之六: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

睿智举措之六: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

凌云近年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为“军转民”典范的凌云人自然要走在前列,2011年,兵器集团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将河北太行公司、河北燕兴公司、北京长城光电公司三家生产军品公司整建制划转到凌云集团,重组为军民结合型的凌云子集团。

重组后,公司确立了“军品优先,以民为主,军民结合”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积极推进军品与民品的技术融合发展,实现“民参军”。

重组凌云子集团之前,凌云引进外资成立了十几家中外合资企业,并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打拼了30多年,前几年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获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能力,无论是设睿智举措之六: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凌云备能力,还是人员素质、科技研发、核心能力等方面都积累了雄厚的实力。

许多民品研发生产方面的先进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完全可以用在军品生产和科研领域。

有着远见卓识的凌云人,多年以前就着手谋划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探索如何借助自身优势,将现有成熟技术及先进民用技术用于军用产品上。

凌云子集团成立后,三家军品公司的进入,给凌云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些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产品可以实现“民参军”。

为此,他们组织专门人员,利用军品子公司的各种资质,积极谋划“民参军”项目,主动与军方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深入了解军品科研生产和装备需求。

经过多方努力,他们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了军用车辆、装甲车辆、船舶等为突破口,探索实践“民参军”项目。

2008年3月,在兵器集团公司的协调下,凌云集团上海凌云瑞升公司承接了海军航空母舰专用炉灶燃烧器的研制任务。

为确保按时交付并保证产品质量,凌云集团及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项目攻关团队,并由时任董事长李喜增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监督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协调军检等工作,与当月立即投入研制开发。

为确保一炮打响,董事长的李喜增亲临现场为职工加油鼓劲:“我们的海军飘扬作业,守卫领海,很辛苦,一定要以完美产品、优良的质量展示企业的形象,交出完美答卷,必须确保质量、确保可靠、确保进度”。

新兴领域知识流动与军民融合发展机理研究

新兴领域知识流动与军民融合发展机理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规模经济和范围经 济存在的可能性决定了新兴产业发展应该走军民 融合的路子。军民融合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存 在的原因就是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联合生产比单 独分开生产时效益更高、成本更低。新兴领域产 业军民融合发展能够在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之间 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虽然军地之间在科研 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在产业形 成过程中存在着通用共性。在生产过程中,民用 产品的成熟生产链上某些生产要素一旦用于军品 生产,能够与军品生产同时分摊更小的单位成 本。或者军品生产链上的一些优势技术通过转化 运用于民用市场,那么民品市场就会得到正的技 术溢出效益。随着军用经济资源和民用经济资源 通用性的不断增强,联合生产比军民分离时的单 独生产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增量,从而实现相关产 业或技术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关键词] 新兴领域;知识沐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E0 - 054, E25
[文献标识码]A
D0I: 10. 13943/j. issn 1671 -4547.2019. 05. 09
[文章编号]1671 -4547 (2019) 05 -0055-10
引言
近年来,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受到了前所未有 的重视。习主席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 次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指出,海洋、太空、网络 空间、生物、新能源等领域军民共用性强,要在 筹划设计、组织实施、成果使用全过程贯彻军民 融合理念和要求,加快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 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要 抓紧解决好突出问题,抓好战略筹划,突出抓好 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谋篇布局。2018年3月2 日,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 会议上,将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列为重点推进 的七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任务之一。

军民融合制度变迁与国防市场结构转变

军民融合制度变迁与国防市场结构转变

军民融合制度变迁与国防市场结构转变张允壮;曾立;黄朝峰【期刊名称】《科技进步与对策》【年(卷),期】2013(030)014【摘要】国防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其军民制度经历了军民分立、军转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的发展演进历程,与之相应,国防市场结构经历了由完全垄断向寡头垄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研究认为,我国国防工业目标市场结构模式应该是以(混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为主体,同时包括一定范围的完全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在内的市场结构形式;后两种市场在整个市场结构中处于辅助地位,决定国防经济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主体市场结构是(混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总页数】6页(P120-125)【作者】张允壮;曾立;黄朝峰【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E242【相关文献】1.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研究——兼论"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 [J], 张姣芳;陈晓和2.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的绩效及对策研究 [J], 喻华锋;安家康3.推进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解读《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J], 龙红山4.群贤毕至齐聚龙城r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新高地r——首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峰论坛r暨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首届年会在太原召开 [J],5.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委托一代理”视角下建立军民融合管理机构的思考

“委托一代理”视角下建立军民融合管理机构的思考

Reflection on Establishing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Entrust-Agent&作者: 曾立;胡宇萱
作者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
出版物刊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2-85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军民融合 委托-代理关系 管理机构
摘要:基于"委托一代理"视角,分析了当前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机构数量多、关系复杂,整合难度大,职能不清,管理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追寻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委托—代理"链杂长且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关系指向模糊、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

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建立"中央—地方"的两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明确军民融合领导机构中相关主体及其职责权限,并完善相关约束与监督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
乔玉婷;曾立
【期刊名称】《预测》
【年(卷),期】2011(030)005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要改变过去尾随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规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洞化,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的程度归结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三类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总页数】5页(P1-5)
【作者】乔玉婷;曾立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9;F063.3
【相关文献】
1.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 [J], 曾立;黄朝峰;纪建强;位芳
2.着眼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 [J], 王月;曾立;
孟斌斌
3.江苏国防科技工业与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 [J], 王小绪
4.产业融合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 [J], 王硕龙
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模式研究综述 [J], 伍先福;黄骁;钟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董晓辉;曾立;黄朝峰
【期刊名称】《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卷),期】2012(029)001
【摘要】近年来,湖南省全面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明确将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带动、加速、深化湖南特色新型工业的重要举措,军工经济已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崭新时期.详细分析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意义,深入阐述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已具备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双十工程”为核心,以3+5城市群为支撑,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动力,提高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而充分发挥对富民强省和“四化两型”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董晓辉;曾立;黄朝峰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9
【相关文献】
1.湖南省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第十一届省运会蹦床比赛为例
2.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电商扶贫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以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苗儿滩镇为例
3.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突破发展瓶颈初探——以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为例
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突破发展瓶颈初探--以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为例
5.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民融合经济模式探索An Exploration of Models for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y■曾立张春宇摘要:“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即将国防经济建设深深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新的战略性定位,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做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

文章从军民融合的相关概念入手,着重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先进国家军民融合的模式,从中探索出对我国军民融合模式构建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并对其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进行改进,从而加快我国军民融合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转民军民一体化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中图分类号:E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547(2009)02-0036-05一、军民融合的产生背景及涵义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军事经济与地方民用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是一项关系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也是一个热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1]。

如何做到二者协调、持作者简介:曾立,男,教授,博导,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410073张春宇,男,硕士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410073续、融合式发展,实现二者互动至关重要。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大多数国家纷纷调整国家安全策略,缩减军队人员,减少军费开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强化国防实力,以实现二者双赢。

军民融合的战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军民融合模式下,国防与民用经济在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实行渗透,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有力的经济整体。

作为技术本身,作者认为并没有严格的军民之分,所以军工生产与地方厂商生产大部分可以互为依托。

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军民两种技术,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

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在《军民融合潜力评估研究报告》中将军民融合(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定义为: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

作者认为,其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军民两用技术战略计划,实现技术上的融合;二是建立和完善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机制,在国防采办过程中,实现军民一体化,避免资源浪费,培育开放型产业链和军民结合型创新主体[2]。

为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健全政策与管理机制,实现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世界主要国家根据国际环境和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和作法,选择不同的模式,各具特色。

二、世界部分先进国家和地区军民融合模式比较分析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探索较早而且成果显著,我们以下从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企业和研究院所及高校交流管理及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要做到军民融合必须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等。

美国在建设军民融合体系时,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制定鼓励政策,建立相关机构,促进军民一体化。

美国在国家决策和宏观调控层,推行军民一体化的机构主要有国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局等,这一层次的机构主要通过颁布法律和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来确定军民融合的一些实施措施。

在军政部门协同方面,美国还形成了跨部门的联合协同机制[3]。

再则,1991年,为了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美国国防部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OTT),隶属于国防研究与工程署,作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牵头管理机构,负责与能源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协调[4]。

研究员杨越在《积极推进军地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文章中指出,陕西国防科工委在军民融合宏观政策、机构设置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从省一级开始成立专门机构,为军民企业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的军民融合环境;努力搭建军民结合的互动平台。

在政策支持上,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发挥军工优势,促进军地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见》,在军工技术改造、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尽力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十五”以来,省政府为军工企业技术改造、军转民科研开发支持的直接投入近2.2亿元。

2、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美国选择了“军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所谓“军民一体化”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的调整改革,以及军政部门间和企业间的合作,开启军、民用技术和资源双向转移之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为了实现其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美国在此阶段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和管理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改革国防采办制度与军用规范精简方案;创建军民一体化的科技产业链等等[6]。

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军民融合发展。

著名国防科技工业研究者赵澄谋等写的《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7]一文中就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军民融合模式进行了分析。

美国模式上面已经提到,日本主要采用“以民掩军”模式,即在军力发展受到种种限制的情况下,依靠民间企业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实现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

采取的主要做法有: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与政、军、民相结合的决策运行机制;发展两用技术,扩大民品生产;对可生产军品的民间企业优惠扶持等。

日本通过推行“以民掩军”的战略,使其军民两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例如,被公认为当代武器系统战斗力“倍增器”的电子技术,日本就在军民两用方面有很大进展,技术水平在整体上已优于欧洲,接近美国。

尽管日本并不大肆渲染,甚至有意掩盖,但是日本高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大部分科研项目都与军事应用相关或可直接用于军事目的。

俄罗斯和印度主要采取“先军后民”的模式,其实际是一种既想避免军民分离弊端、又不想放弃独立军工体系的折衷做法。

其主要做法是:出台政策,力促军工企业“军转民”;充分利用国防工业的军民两用技术;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以色列主要采取“以军带民”的模式,“以军带民”模式是把军事工业作为本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先导,扩大军工技术成果的利用,并将部分军工企业转为民间经营,同时鼓励其它企业利用国防投资来开发生产民品。

其主要做法是:大力推行“军转民”和“民转军”;重视军工企业的军民结合;国防部研制机构公司化。

高比例的国防开支,再加上美国每年巨额的军援扶持,以色列“以军带民”发展模式的成效显著。

目前,以色列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在一些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在综合集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中东地区更是占有明显的军事优势。

以色列军事高技术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该国电子、冶金、材料、信息、生物等多技术领域的民用产业,都在高技术国防工业的带动下,有了极大的提高。

以色列“以军带民”模式虽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受美国军援条件的约束,以色列在对外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着合作空间难以扩大、技术转让受限制的问题。

3、实现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及高校的交流合作。

纵观美国的军工研发可以发现一大特征,即研究型大学与民用企业广泛参与军事科研与军工项目。

在美国获得政府科研经费资助前100名的大学中有高达75所I类研究型大学接受了国防部支持,占I类大学的50%。

其参与军事科研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国防项目合同制和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

美国的私营企业大多是军民结合型企业,他们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同样的技术,有军品需求就生产军品,有民品需求就生产民品。

在一些技术领域中,民用产品水平赶上甚至超过军用产品的水平。

例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很多高技术装备,如高技术通信器材、计算机软件、防毒软件及卫星照片分析技术等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硅谷。

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硅谷有600家公司与美国国防部签订了生产产品与提供技术服务的合同,订单价值250亿美元[8]。

《论军转民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融合》[9]一文中提到北京市的军地结合工作之所以搞得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利用了国防科工委系统在京实力雄厚的院所的闲置能力,为首都经济服务。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道路的探索根据以上对部分先进国家和地区军民融合道路的分析,重点探讨我国军民融合模式的建立。

1、我国军民融合道路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军民融合体系尚待完善,多因素制约了它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军民分离的投资渠道和企业制度,逐渐形成军工与民用两个几乎完全分割的市场。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造成的后果。

这种“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曾主要表现为[10]:(1)高层计划体制军民分割,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调,致使科研任务重复立项,分散了国家宝贵的科技资源,造成浪费。

(2)军工行业厂商对军工产业实行垄断、封闭。

不仅是军民之间分割,而且在同行业部门之间、集团之间也有很强的隔离倾向,造成军工系统与外部及内部之间创新链、产业链的脱节,产生了对社会上科技力量的排斥倾向及对竞争和协作的排斥倾向。

(3)投资渠道分离。

以往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用计划投资。

改革开放后民用工业采取多渠道投资方式。

在军工领域,虽然已将军工企业从军队中分离出来并优化重组,进行公司制改造,成立了“10+1”军工集团,试图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向民用工业转变,采取多渠道投资模式,但是面对市场经济环境,诞生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军工企业投资依然靠国家计划,没有形成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融资环境,加重了军工只能依赖国家财政的负担。

(4)军民企业分离。

计划体制造成了“军口”与“民口”的区分,各自不同所属的管理部门造成了军民企业产权不同。

军民双方的结合大多是军工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的“感情交流”,缺乏顶层从组织上、计划上的落实。

军民企业在融资、生产、销售、价格核算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及措施针对我国军民融合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军民融合体系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许多国家推动其军民融合体系的发展模式。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及措施包括:第一,在宏观层面上,制订相应鼓励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努力搭建军民结合的互动平台,推进军民融合体系的建立,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

需要国家制订一定的相关鼓励政策给予支持,如通过两用项目经费预算,人才培养方案等对军事工业实现军事专用项目向军民两用项目转变提供支持。

出台对民用企业生产军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等[11]。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具体的职能部门来统筹管理军民一体化的各项事务,包括体制更新,激励政策,沟通机制等,避免重复立项。

统一领导,避免部门之间因信息不对称、效率差异影响建设进程[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