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古诗使至塞上翻译赏析
古诗使至塞上翻译赏析《使至塞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前言】《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地。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使至塞上原文译文
使至塞上原文译文《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3.属国:有几种解释。
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 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4.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5.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6.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7.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8.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之意,非实写。
9.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⑵,属国过居延⑶。
征蓬出汉塞⑷,归雁入胡天⑸。
大漠孤烟直⑹,长河落日圆⑺。
萧关逢候骑⑻,都护在燕然⑼。
词句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地。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注】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①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②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二指官名,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③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④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⑤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⑥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⑦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⑧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对大漠夕阳景色的描写,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十分生动传神,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奇句。
自古以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是最为广袤无垠的一片土地,所以诗人下了一个“大”字,钝而真。
边塞一片死寂,荒无人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所以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荒凉大漠,只一道浓烟,所以诗人称之“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单调的特点,又衬托出边塞将士的孤独无依。
紧接一个“直”字,又表现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就像将士们守护边关保家卫国的决心一样,耿直无二。
沙漠上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沙漠的大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
落日,是令人感伤的意象,有垂暮之感,诗人用一“圆”字来形容,反而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所特有的夕阳景象,而且还蕴含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感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在了宽敞的自然景象之中,令人如身临其境,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译文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注释
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及注释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使至塞上》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赏析与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赏析与翻译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
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
萧关逢候骑7,都护在燕然8。
1.单车:单车独行。
问边:慰问边防。
2.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5.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6.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侦察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都护:官名。
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古诗的全诗原文、这首诗词的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古诗的全诗原文、这首诗词的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使至塞上》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中的一首古诗,由唐代诗人王维所著。
以下精心整理了《使至塞上》古诗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词语注释】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2.使:出使。
3.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4.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5.属国: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6.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7.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8.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9.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10.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1.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
12.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13.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
14.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15.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这里指前敌统帅。
16.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17.候骑:一作“候吏”。
【作者简介】王维(699年-761年,一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王维使至塞上古诗
王维使至塞上古诗王维使至塞上古诗《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76首。
这首诗是作者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下面是王维使至塞上古诗,欢迎参考阅读!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就是出自《重幸武功》这首诗。
原文使至塞上作者: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奉命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
属国另解为:汉代时称那些已经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胡天:胡人的领空。
⑨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
⑩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诗词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诗词赏析译文及注释篇一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与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与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代表作品《使至塞上》是一首既有豪放之气又不失细腻之感的山水田园诗。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使至塞上》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翻译:轻柔的绿草被微风轻轻吹动,船上的桅杆在黑夜中孤独地摇晃。
繁星闪耀在广阔的平原上,明月涌动着大江的波澜。
文名虽有辉煌,官衔亦应当就此告别疾病。
飘飘欲飞的沙鸥,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王维的《使至塞上》以江南平原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出使边疆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中以轻柔雅致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神秘美丽的画面:宁静的草地,孤独的船只,繁星飞舞,明月流淌。
这些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令人陶醉。
这也是王维手法的独特之处,他以山水田园的形式,将自然景致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在诗歌中显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此诗其实也隐含着作者的时空感知。
王维以“使至塞上”之身份赴精神和身体皆处于“边界”的区域,此化境不仅於解释王维对当时时代的置身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身心处于相互边界的状态”的关注。
初唐时期正值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官员笃信儒家思想之下大力推崇“文人雅士”的地位。
而在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思潮中,这类才子被定义成一位追寻道路的“隐逸者”;正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与意象中,“使至塞上”的身份又默默地酝酿着王维独特的自省之情。
总之,《使至塞上》体现了王维的观念艺术思想,以自然为基础,抒情为主旨,对人性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
阅读这首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与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与和谐。
使至塞上唐王维译文
使至塞上唐王维译文
【实用版】
目录
1.诗人背景及作品简介
2.诗文翻译及解读
3.诗歌意境及表现手法分析
4.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正文
一、诗人背景及作品简介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唐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与孟浩然、白居易等并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歌以写景见长,风格优美、含蓄,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诗文翻译及解读
《使至塞上》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大意是:我驾着单车想去慰问边关,经过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随着马车飞驰,北归的大雁翱翔在胡天。
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落日圆润。
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已在燕然。
三、诗歌意境及表现手法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旅程所见,展现了唐代边塞的壮丽景色。
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边塞的荒凉与祖国的繁荣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同时,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神秘。
四、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使至塞上》作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的景象,而且以其优美的诗句、独特的意境影响了后世诗人。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简介】(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诘,号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君主编《中国历代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 草原放歌
使至塞上
畅言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畅言教育
畅言教育
课堂总结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
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 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畅言教育
布置作业 1、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2、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3、背诵这首诗。 4、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
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 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 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畅言教育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 “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明确:“大漠”两句历来为人传诵:大漠广阔,长河悠远,使人既感到胸襟开阔,又惊异 于宇宙之广袤和深长。“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美和律动感。“孤烟直” 既写出人烟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穹的英雄气;“落日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用 夕阳暮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 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 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 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 浑圆。
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 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 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 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 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 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畅言教育
字词积累
消除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 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 长河:黄河。
畅言教育
畅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无论边塞、山水诗,
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以描绘山 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苏轼称他的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 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畅言教育
创作背景及意境情感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
畅言教育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 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畅言教育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人用四种景物对比构图:宽广的大漠拥抱着悠悠的长河,浑圆的落日映衬着直逼霄汉的 一束孤烟。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在如此广 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 长河共远。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畅言教育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明确:“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 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