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学论
大学教学引论
大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大学教学论是由高等教育学与教学论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从学科归属说是高等教育学的一门分支专门研究大学中的教学问题,研究大学教学规律,指导大学教学实践。从学科发展渊源说,是教学论(以基础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延伸眼神和拓展,是教学论学科新近开辟的研究领域。
2、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学方面的差别体现:P(2-3)
(1)大学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大学教学目的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基础教育中在通过只是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全面素养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开展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但并不专业。能否培养学生的研究一是和研究能力是判断大学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大学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开放性。学术性是积极反映本学科学术及应用研究的最新发展,教师要根据学术发展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调整,以紧跟学术前沿,提高学学的学术性和时代感。开放性是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俄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紧密相连,要积极迎接时代挑战,立足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实现大学教学服务社会、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功能。
(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特点。大学教学不仅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更强调通过科学试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教学过程比较开放,教学模式比较灵活,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多样。
(4)大学师生关系的民主性与交往的学术性。师生间宽松自由的民主关系不仅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我约束、自我管理、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术交往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
3、教学论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教学问题是教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群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1)教学论的起源:第一个倡导教学论是德国拉特克,以教养的方法技术问题为中心,重点在于探讨如何让所有人容易有效获得知识和教养。
(2)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任务。他的《大教学论》和《分析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学论的经典著作,奠定了这门学科的基础。《大教学论》是教学论这门学科的开山之作,它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学思想。
(3)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被尊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使心理问题研究开了先河


观念是他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术语,含义是指食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印象。
(4)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概括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
(5)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者哲学家、教育家。观点:在教学内容,他反对单纯传授书本知识,主张以儿童自身经验取代书本知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他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班级授课制是消极对待儿童,机械的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赫教法划一,不利儿童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讲授。
(6)赞可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家和心理学家,最突出特点是非常重视实验。
(7)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先先驱,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在课程内容上,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指每门学科中那些广泛起作用的概念、定义、原理和法则的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他积极倡导“发现法”,这样可以提高智慧的潜力,能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4、问题意识(P8):大学教学论要真正成为一种理论研究,不仅要有研究对象,更要有研究的问题,即要从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所构成的研究对象中发现问题。
5、大学教学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的时代发展急切的呼唤这大学教学论的诞生,大学教学的专门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大阵地。
6、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对大学教学研究提出了专门化要求:
(1)在办学规模方面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
(2)在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3)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得到本段更新,加大了学科专业就够的调整力度,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
7、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制度(P16)是需要科学的大学教学理论的指导,要发挥好大学教学质量水平评估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是大学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发展过程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
大学教学的含义:大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养成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品格,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
1大学教学是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2大学教育不仅传递知识和技能,还有研究性、开放性、创新性的

特点3大学教育过程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4大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8、大学教学的意义:(P21-25)
(1)大学教学的发展价值,大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只是与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开放的意识、进取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大学教学的现代发展价值表现在几个方面:A大学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的学习并掌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科学与文化成果,同时使其受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熏陶,养成一定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志向。B大学教学通过对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广泛讨论与脚轮,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与人格特征,把课堂建构成联系只是与社会、学术与思想、学习与生活的桥梁。C大学教学通过对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与社会时间活动的辐射、直到和引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现代大学教学十分重视校园问你话建设与社会服务工作,强调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对所学理论只是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2)大学教学的社会价值,大学教学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包括文化传播与创新价值、(这种传播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生产性,不仅是人类知识的代际传递,更是人类科学思想与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2.经济增长价值(大学教学可以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培养专门人才,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3.社会和谐价值(现代大学教学担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任务。政治社会化包含观念与行为,现代政治越来越代表大众利益,提供大学生政治素养是大学教学的教学任务。大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9、西方大学教学和传统的演变及其影响:(P25)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她是中世纪留给后市的最可称赞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大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英国大学传统、德国大学传统、美国大学传统和苏联大学传统,其教学传统也经历另外与此相对应的递变过程。
(1)中世纪大学教学传统:自治与国际性(2)英国大学教学传统:自由教育与心灵训练(3)德国大学教学和传统:研究和发展知识,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并系统的形成和提出自己的大学观。在19世纪,德国通过制度创新,逐渐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4)美国大学教学传统:从象牙塔到服务站(5)苏联大学教学传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10、

中国大学教学古代传统与现代探索:P(28-3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现“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思想重镇。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立的“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汉代的太学和其后历代的国子学(国子监)。宋代的书院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官学与私学:官学:中国古代大学的两种形式——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东汉末出现了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是鸿都门学,私学: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如白鹿洞、岳麓、石鼓、应天府书院。
古代大学教学的特征:A学习儒家经典,注重修齐治平,中国古代的大学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修身与政治教育。B注重辩难讲会,提倡学术交流。C注重因材施教,长于启发诱导是我国古代大学教学所一贯秉持的宝贵经验,历经两千余年,直到今天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且注意了教学方式的变化。D学而优则仕,学思行合一。
中国现代大学的教学探索,1912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主持制定《教育部大学校令》,使学术分离,形成所谓的“教授治校”的制度。
第二章 大学教学的哲学基础
杜威P(33-37)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教育理论具有持续的世界性影响力。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并称他创立的反映时代剧变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美国天才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经验主义:杜威提出“存在即被经验”的命题,他认为“经验”包含两个部分:发出动作和承受结果。
工具主义:杜威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是真理标准就是它是否有用,是否能用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杜威认为真理“是令人满意的东西”,“真理意味着成功”,甚至把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说成是:“人造的工具”。
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杜威高度重视哲学和教育的联系,他认为“哲学定义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哲学是研究人的思维与存在状态,哲学是教育的普遍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教育须根据普遍原理而实施,而普遍原理则须根据教育实施的结果来考核。哲学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学说,而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培养与形成主要是靠教育,所以教育必然要受到哲学的深刻的影响。教育哲学是哲学最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
1、教育与生活(1)教育即

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学校即社会
3、经验、课程、教改及其心理学化
杜威的课程理论:一种是强调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顺序,一种是强调学生理解和学习教材的心里顺序。杜威本人赞成后一种观点,他认为成人的发展完备的知识,本身是科学。他认为只有当儿童的心智成熟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采用按照“科学”的原则组织的教材。杜威认为课程教材必须与现在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
实用主义教学观的基本主张: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杜威关于教学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教育界引起剧烈的震荡成为现代教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从做中学(2)思维与教学(3)学生与教师(4)理论也是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三)实用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的启示
1、实用主义高等教育教学思想A大学教学应当培养民主观念,杜威把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社会与大学教学的民主精神联系起来,既看到了民主社会对于促进大学教学的民主精神的保障作用,也看到了大学教学通过对青年一代民主价值的培育而产生的对民主社会建设的持续推动作用。B大学教学要坚持学习科学知识与进行人文陶冶的结合C大学教学应重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联系,杜威认为学校工作有三个主题:教材、方法和行政或管理。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
2、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
A正确处理大学教学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B实现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融合,杜威认为,大学教学要做到两者统一,一方面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另一个方面,需要一种自由的精神贯穿职业教育始终。我们要做到合理借鉴,必须树立全新的大学教学理念,做到文化学科与实用实践学科并重,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兼顾:必须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尊重学生选择的自由,并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必须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制订职业兴趣测定、职业能力倾向评定的标准,确定职业指导的基本内容,设置职业指导机构,形成一套系统的职业指导模式和方法。
(四)永恒主义教育
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流派。它以实在论的哲学观为依据,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反对当时极为流行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观,属于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中的新传统流派。
1、美国教育家赫钦斯的代表作《美国高等教育》
2、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以古希腊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高呼“回到古希腊去”、“回到伯拉图去”,力图恢复传统教育。合理因素:(1)教育目

的在于发展人的永恒理性,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本性,把人塑造成人,并且人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2)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获得永恒真理,认为人文学科应当永远居于课程的中心,经验科学只能处于次席。
3、永恒主义教学观的基本主张: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理智的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讨论和对话。(1)阅读经典著作,培植永恒理念(2)重视理智训练,强调教师指导,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永恒主义者批评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认为它过分夸大了儿童的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3)通过对话和辩论,学会质疑和推理。
4、永恒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的启示:(1)大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共同知识以及思想方法,尽可能深入地思考社会中的问题,赫钦斯认为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2)大学教学应加强通识教育,培养人文精神(3)大学教学应注重经典名著的阅读,永恒主义特别强调西方经典名著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赫钦斯认为,对西方人而言,对“共同人性”以及“本族群的属性”这种永恒性的研究,其精华首要体现在西方文明自古以来的历代经典著作中。
5、赫钦斯认为的通识教育的主张,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应该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
6、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课程规划委员会提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书,主张通识教育所培养的“完整的人”应具有四种心智特质:能有效的思考;能清晰的沟通思想;能适切的判断是非;能辨识普遍性的价值
7、“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2001年启动的以蔡元培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 。
(五)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代表人物:马斯洛
1、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
(1)自然人性论与知情统一的教育目的观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别性,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
(2)自我实现人格论与患者中心疗法
(3)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他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是无意义音节的学习;一类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它包括四个因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动自发的、学习具有渗透性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试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里气氛因素。
2、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主张
(1)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罗吉斯主张废除“教师”,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2)主张“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3)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较需(4)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5)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评价---人本主义的教育者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有进步。
3、当代美国大学三个结合的教育,就贯穿了这样一条红线,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
4、建构主义理论P(58-59)-----代表人物是让.皮亚杰、维果斯基
------基本观点: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它们逐渐形成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它们具有利用现代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5、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已变,教师应摒弃以教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6、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
7、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强调丰富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会话。
8、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的启示P(6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质疑、批判性思考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9、建构主义对我国大学教学的启示:P(65)(1)大学教学应从“双边活动”向“多边活动”转变

(2)大学教学应从“被动传输式”向“主动建构式”转变(3)教师要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情境、合作、会话、意义建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设问、作业;即可设于课堂,也可设于课堂之外;选择典型案例,创设真实的管理情境。)(4)大学教师要对学生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考核。(考核以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实践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相应的技能与素养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范围包括教师讲授的以及实训操作过的内容,也有学生自学或参考资料内容,还有应该和必须具备的管理常识。)
第三章大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一、选择判断题
1、大学课程体系是大学教学范畴中具有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这些实质性内容是教育实现其预期目标的中介,是教育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源。
2、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3、几种课程观
(1)、课程即学科:作为学科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物质载体。这种课程的一般特点有:第一,课程体体系按照科学的逻辑进行组织;第二,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表现;第三,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第四,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必须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扮演接受者的角色。
(2)、课程即经验:这种观点是在对课程即学科这种观点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课程的一般特点表现为:第一,课程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得到;第二,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第三,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3)、课程即活动: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特点是;第一,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性;第二,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第三,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课教学;第四,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4、隐性课程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
5、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6、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
7、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
8、

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仅仅面向某一学院或某一系科、专业开设。
9、教学大纲一般分为说明、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10、教学大纲一定要突出教材的重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应“少而精”。
11、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12、教材内容的组织方法:(1)、逻辑式组织是按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材的方法;(2)、心理式组织是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重视学生的经验和心理特点。
13、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1)、直线式排列(2)、螺旋式排列
14、按照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观点,学生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完成了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正处于形成状态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
二、论述题
1、编写大学教材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编写教材除了要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一般化的教材编写原则以及优秀大学教材的特点之外,大学教材的编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区分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成套化的系列,决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的范围内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它集中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整个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那种将教科书视为唯一的绝对的教材的传统观念是不恰当的,而任何轻视甚至放弃教科书的观念同样也是有害的。)大学教材的开发应当以成套化和系列化方式进行,围绕教科书,成套地推出教师的教学指导书、视听教材和学生辅助读物等教材系列;并且要促进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大学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当前尤其要作好软件教学的建设。)
(2)、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具有比较明显的异质性,当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相一致时,旧经验会有助于新经验的吸收,并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反之,旧经验可能会对新经验的接受产生排斥作用。作为大学教学中介要素的教材,必须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为基本要求。另外在照顾到大学教材的学理性的同时,还应兼顾“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实用性,既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及时把握社会现实,使教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吸纳某些学生参与某些教材的编写过程。
(3)、符合大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 大学教材建设应以大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下限,以可能的

发展水平为上限,使教材兼具可接受性和可发展性。大学教材的编写应以确认并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为前提,应对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现有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估计,特别关注教材对于大学生在发现性思维和智力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切实遵循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原则。
(4)、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中普遍出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但在我国存在着将这三者割裂开来的倾向,我们的教科书应该注意将三者辩证统一起来,使学生从一个主题出发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情感方面又要得到体验。
(5)、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发挥的余地。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原有的这些知识经验对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客观知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这些知识经验完全可以补充、丰富甚至修正教科书上的客观知识,因为前者是鲜活的而后者是滞后的,二者其实是一种整合互补、有机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将师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排除于教科书内容范围之外的简单对立、水火不容的关系。
(6)、区分知识的产生逻辑与表达逻辑。教学过程应首先从“易于认识”的知识开始,它所依循的应是一种产生逻辑或形成逻辑,而不是一种产生或形成之后的表述逻辑,或者,它应与人类知识体系的产生或形成过程相一致,而不是应与人类知识体系的表述过程相一致。这是由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本性所决定的。而我们的教学起点经常是以难于认识的知识为起点,这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本性,违背了教学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在教科书的形式问题或呈现问题上应该充分注意并认真加以改正的原则性问题。
第四章 大学课堂教学
一、选择判断题
1、所谓教学方法设计,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手段条件因素,设计教学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及其组合。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3、讲授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雅典剧院的兴起和柏拉图的学园,它至今仍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4、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以全班或小组的形式,围绕教材中的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5、大学课堂教学的讨论根据讨论的目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知识讨论,以理解和应用教材的有关知识为目的,其应用性较

广;一是学术性讨论,以超越教材内容为目的探讨相关的问题,一般在高年级采用。
6、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以往教学中所掌握的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或者在讲授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7、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8、专业性阅读包括消化性阅读、独立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三种类型。
9、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10、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和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1、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
12、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186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3、班级授课制的局限主要是教学活动多由教师作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14、专题研讨最早见于16世纪初德国虔敬派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
15、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凯勒提出“个别教学制”。
16、小队教学的基本做法是:由若干名教师组成教学小队,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各人所长,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并评价教学效果。
17、小班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18、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首先是任课教师。
19、教学资源建设的另一大主体是大学生自己。
20、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是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的、方便教学活动而采用的工具、设备及其系统。
21、传统教学手段是指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媒体的总和。
22、多媒体技术通常是指对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23、现代教学手段是指基于技术基础、具有一定特征的教学手段,它主要体现为以多媒体为外显标志的教学手段。简言之,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手段。这里所谈的整合,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论述题
1、当今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技术革新的速度加快,特别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使当今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高技术特征。
(1)、多媒体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综

合运用多媒体,使它们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益,以求教学功能的最优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综合化发展趋势,必将带来人类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法的革命。
(2)、微型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正朝着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型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便于携带和保管,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3)、智能化 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有自动装置,帮助教师省去了许多操作麻烦。如幻灯机自动换片、无线遥控等。
(4)大容量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如光盘、U盘等大容量存储器,尤其是U盘已经成为大学师生的常见装备,不仅给大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带来便利,而且也大大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
(5)、交互式 现在已有一种激光电视程序教学系统,又称双向信息传递录像教学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对话;更有各种教学软件构建的学习平台,同样使得多媒体对学生的单向作用转变为媒体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作用。由此,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人机关系的发展与转变,将继续对教学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6)、网络化 由于计算计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起来的微机网络通讯,可使网络中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实现相互通讯与资源共享。日益高速发展的光纤和电缆网络,在快速连通这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一台各人电脑,从而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由Internet联系的“地球村”,遍布各地的局域网,把学生和教师联系起来,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频繁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联络;网络教学、合作学习可以在更大的时空内得以实现,甚至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跨区域、跨国际的合作学习与研究。
第五章 大学教学新模式
(一)案例教学P(120—129)
1、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流传与法国和其他国家,最先运用法学和医学教育,199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提出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
2、案例教学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是因为: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相对稳定的操作程序、较为规范的实现条件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是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它是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4、案例方法是教育学的一种形式,而个案研究是定性研究的一种。
5、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

成基本技能和技巧的一种教学模式。
6、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生动的情境性、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鲜明的针对性。
7、案例教学的意义:(1)案例教学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和开拓进取的有效模式(2)案例教学是学生不断汲取营养和提高能力的有效模式(3)案例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8、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1)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要在拟真的情境中进行亲身体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师生应是交往、合作与对话关系而不是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教学目的上,传统教学是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而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及应变管理能力。(3)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填鸭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讨论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但不权威,教师与学生可双向沟通(4)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居于课堂的中心,控制课堂一切,而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案例的提供者、讨论过程的引导者,处于课堂的从属地位。(5)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消极的接受知识,处于被支配地位,一切服从教师。案例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任意发表看法,学生与教师地位同等,他们对学生的学识负责(6)教学结果不同传统的教学是学生接受标准化的、程序化的、固定化的答案,所得知识是“二手”的,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探索,通过对他人的看法的研究,反思后得出自己的认识。
9、案例设计与编写所遵循的原则:(1)针对性(是案例选编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针对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必须针对教学目的选编案例。二是必须针对学生选编案例,即要求所选案例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理解能力,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选编难易适度的案例。(2)真实性(3)新颖性
10、案例教学的实施:包括四个环节(1)选编案例,注意案例的启发性(案例须设计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真实性(案例一定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实际)、典型性(能代表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针对性(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
(2)引入案例(案例呈现的方法有文字描述法、录音录像展示法、真实情境表演法等)
(3)分析讨论案例(这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

,使学生对案例有较深刻的认识,总结归纳出普遍规律的理论,进而促进知识的内化。(要分析讲解好案例: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制定案例讨论的规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发言机会,最后教师要引起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兴趣,鼓励他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进而引导学生讨论,努力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
(4)评价案例
11、案例教学的局限性:(1)案例本身存在的局限性(2)案例教学的效率有时较低(3)案例教学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基本类型:全外形(沉浸型双语教学)半外形(保持型双语教学)混合型(过渡型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渐进式,分为三个阶段:
(1)渗透型(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坚持学生可接受性原则,适时穿插英语,用于教学初期)
(2)交替型(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学生已过了适应期,以英文为主,应加强与学生交流,动员学生用英文回答,参与课堂讨论)
(3)示范型(在某个学科教学中,大部分采用中文教学,选择部分内容采用英文教学,组织学生就专业问题用英语演讲,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3、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材选用(是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
(2)课程选择(考虑先从非统考学科开始,或从前沿的学科如电子信息、国际贸易、生物科学开始)
(3)教学方法(分为三个层次:简单渗透层次,整合层次,双语思维层次)
(4)考核方法(笔试、口试、闭卷、开卷、半开卷)
4、大学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缺乏双语教学师资(目前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最普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师资不足,水平不高)
(2)缺乏双语教学配套教材(3)缺乏成熟的教学模式(4)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5)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5、对大学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1)加快高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2)加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3)设立科学的考试与评估制度(评价导向机制)
(三)网络教学(136-142)
1、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教师、学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2、1998年9月教育不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
3、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优势:
(1)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2)易于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
(3)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加公开化、公正化
(4)有助于推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推广
4、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
(1)讲授式(利用INTERNET实现的讲授型网络教学模式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
(2)演示式
(3)探索式(分为六个阶段:教师提出问题阶段;对问题分析阶段;收集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阶段;对所获信息综合分析阶段;抽象提炼信息上升到理论阶段;对结论进行反思阶段)
(4)讨论式(这种模式在经费开支上低廉和易管理,使得应用较多)
(5)信息收集整理式
5、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开放性和灵活性(2)个体性与协作性(3)交互性和资源的共享性
(4)互动多元化(5)教学非线性、虚拟化
6、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变(观念转变A教师如何在网络条件下,认识和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开放式教育的教学模式;B学生如何在网络条件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C是教学管理部门如何适应网络教学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网络教学管理制度与措施D是网络开发与管理人员如何以教学需求为目标,为网络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与服务。(2)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搞好网络教学关键是培养一支信息素质过硬的教员队伍
(3)网络教学资源有待丰富(表现:A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B网络资源教育性不强C共享机制不健全D网络资源类型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网络课件和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上E网络资源更新缓慢,时效性和适用性较差(4)CAI课件的质量有待提高
(三)研究性教学
1、20实际80年代以来,研究性教学理论的核心意义是“把科学研究引入到教学之中”。
2、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的方式,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教学信息和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4、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
6、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A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1)研究性教学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2)探索大学研究性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模式等可以更充分的实现现代大学的功能。
B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新世纪的时代精神。从宏观角度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往往

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微观角度看,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和一个团体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无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其着力点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C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7、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1)问题解决模式(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提—搜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2)自主研究模式(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3)课题参与模式等
8、研究性教学常用的方法:活动体验法;实验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9、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1)确定研究性选题(2)搜集资料,分析研究选题,形成研究成果(3)总结评价
10、研究性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观念陈旧(2)教学方法单一(3)缺乏合理的教学督导制度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1研究性教学实施中存在的对策:(1)要真正开展研究性教学,师生双发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将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营造以民主、宽松、自由、质疑、探索、激励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环境氛围。
(2)教师要树立研究性教学为主的教学观,重要的是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融合最新的理念和教学形式,致力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对研究性教学进行评价时重点应该放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情况、课堂的参与互动等方面,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科学合理。
第六章 大学实践教学
一、选择判断题
1,实践教学在学生活动方面属于实践活动,但从整个教学目的看,仍然属于认识活动范畴。
2,大学实践教学的主体性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点与理论教学明显不同。
3,大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首先应构建整体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1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构建目标,目标细化,分解到实践教学环节。
2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4,职业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综合职业技能训练,见习,实习实训等几种形式,其核心是

实习实训。
5,设计性实验教学是由教师指定课题,根据所学内容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的过程。
6,实验技能形成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认知,联结,自动化。一般用生成子表征实验操作技能。且中等动机水平具有最佳操作效果。
7,批阅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延续,其一般标准是:目标明确,格式清楚,记录真实,数据完整,图表设计制作规范合理,分析科学,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
8,实验考核的方法:笔试,操作考核,平时考核。
9,当前实验教学改革趋势:体系更独立,内容更开放,结构更合理,方法更科学,管理更灵活,评价更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10,实习可以看成是到职业场所的实训,校内实训可以看成是实习的准备或模拟实习。
11,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是指在一定学年或一门课程范围内进行论文写作或技术设计的初步训练。其性质基本上还是习作性的作业,但不同于课外作业。
12,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组织主要分成三个阶段:选题指导;过程指导;审查,评定与答辩。
1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实践中的认识过程,二是实践中的服务过程。
14,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以课外兴趣小组为组织形式。
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1组成课外兴趣小组2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3申报和完成学生科研项目和课题4组织和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二、论述题
1、大学实践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一)大学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结合专业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巩固,在服务中得以提高,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从而完成专业知识的提升,改造和升华。实践教学成为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不可缺少的桥梁。
(2)实践教学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实践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与具体场景相联系的,可以灵活运用的,生动的知识,以此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3)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投身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全面提高素质,顺利进入社会创设必要条件。
(4)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实践教学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对于大学发展的作用
(1)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大学不注重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

薄弱就不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也不能保证高水平的理论教学,两者共同决定了一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学校的毕业生才能在就业中有竞争力。
(2)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实践教学因为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和信息,又具有真实性,因而能促进大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3)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大学实践教学环节还是检测高校教育内容与方式是否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进行学科,专业和课程调整的重要途径。
第七章 大学教学质量管理
一、选择判断题
教学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物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环境的因素,又有组织管理的因素。
教学工作要素管理,具体讲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管理;二是学生学业质量管理;三是教务工作质量管理。
教学进程环节管理的四个主要环节分别是制定计划、运行调控、检测评估、总结提高。
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1)大学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以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3)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坚持教授上讲台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未被聘任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5)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医学教育认证等试点工作;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完善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6)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并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大学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内涵:(1)参加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5%以上;(2)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应大于30%;(3)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时数不低于15%;(4)双语授课课程比例不低于10%;(5)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
大学教学质量监控顾客导向原则:所谓到“顾客”是指高等学校中接受教育教学服务

的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育官员、高一级学校(培养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和劳动力市场。
戴明环模式又称“PDCA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含义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顺序循环往复,以进入一个科学的逻辑运作过程,最终提高管理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五个关键要素:(1)起联合作用并普遍承诺的共同愿景。(2)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战略和过程。(3)以工作团队为中心的组织架构。(4)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组织目标。(5)进行系统的日常管理的技术方法。
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基础是文化(culture)、承诺(commitment)和沟通(communication),简称3C。
大学教学质量监控的ISO9000模式包括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两个环节。
二、论述题
简述我国大学教育学质量管理的推进策略有那些?
答:(一)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其次对于那些经政府批准扩建活新建校区的高校,政府应为其偿还部分贷款或对其所贷款项经行贴息;再次,所有高校都应该在现有条件下,尽量筹措资金,较强内涵建设,尽量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
(二)大力培训新增教师,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 一方面,对于因适应高校扩招和教育本科教学评估的需要而新增的青年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良好又有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愿望的高水平退休教师,应通过返聘活其他方式,使其重新回到教学岗位
(三)改善校内管理体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高校要在做好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工作的同时,坚决改变科研工作冲击教学工作的倾向
(四)确立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主体教学质量管理观2.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3.动态教学质量管理观4.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五)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1.建立健全“三级”教学质量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激励机制 教学质量管理最终要通过激励和奖惩措施来获得良好的效益。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高质量,一方面必须构筑全面系统的指标和规范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考核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还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即构成和影响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八)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是:保证高等教育满足国家的基本需要,增强学校主动适合环境变化的能力,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质量
(九)加大课改力度,推进教学改革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根据“入世”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度超前地设置课程,使毕业生既能胜任当前的专业技术工作,又能适应今后的专业技术工作
第八章 大学教学评价
一、选择判断题
1、大学教学评价是由特定的评价主体运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大学教学评价客体所实施的评价活动。
大学教学评价的功能:1鉴定2诊断3自省4监督5导向
大学教学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2教育性3科学性4可行性
2、大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1)从评价主体来看,分为政府评价、社会评价、高校自我评价(政府评价、社会评价目前是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2)从评价性质来看,根据评价的目的,可分为鉴定性评价、水平性评价(目前我国以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式为主)(3)从评价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领域和效度方面。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是指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有信都、效度、难度、区分度。评价方式主要有考核、考试。
3、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明确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4、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类型: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5、学生学业评价的信息收集方法:笔试、论文、教师观察及与学生交流
6、教师教学评价又称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即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对教学过程极其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
7、教师教学评价的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公开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8、教师教学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
二、论述题
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学生学业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业评价有助于把握学生的起点,选择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学习前期准备情况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