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

13、典型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四部分组成。
14、倾倒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胃大部切除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正常作用,食物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15、肠梗阻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四大特点: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
肠套叠三大典型症状为腹痛、血便、腹部肿块。
19、脓尿: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为脓尿。
20、TURS是因为(TUR经尿道电切术)中冲洗液经手术创面大量、快速吸收所引起的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21、牵引术: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22、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1、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2、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其变化可反映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正常值为6~12cmH2O,低于5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5表示心功能不全,高于20表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6、清创术:指在一定时间内利用局部浸润或全身麻醉方法,通过对污染伤口的处理使之变为清洁伤口,并争取一期愈合的手术。
7、肿瘤:是机体的正常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生产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8、脑疝:当颅内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动,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23、骨筋膜室综合症:主要由于骨折部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血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病例改变。

休克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休克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休克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休克是指由于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的致命性病理状态。

在外科护理学中,休克是一种临床紧急情况,需要护士迅速进行干预和处理。

休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大出血、心脏病、严重感染、严重骨折等。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足,进而导致组织器官缺氧和功能受损。

外科护理学中,护士的职责是迅速评估和监测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意识状态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液体输液、血液制品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状态。

此外,护士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协助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并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护士还需要记录患者的情况和护理措施,为医生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护理学基础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综合征,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休克是护理学考试中的重点考点。

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休克的原因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5类,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与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常见。

按照休克的病程,可将休克的临床表现分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1)休克代偿期:为休克早期,机体仍有一定的代偿作用。

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2)休克抑制期:此期病人意识改变明显,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

可有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冷、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

严重者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微弱、血压测不出、尿少或无尿。

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鼻腔、牙龈、内脏出血,则提示并发DIC。

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给氧但不能改善呼吸状态,则提示并发ARDS。

此时病人常并发MODS而死亡。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1)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补液的量可根据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两个参数做综合分析。

准确记录出入量,动态监测尿量和尿比重,若病人尿量>30ml/h,提示休克好转。

(2)改善组织灌注,促进气体正常交换:取休克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器官血供,同时促使膈肌下降,促进肺扩张。

必要时使用抗休克裤。

(3)用药护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

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整用药的浓度和输注的速度。

血压平稳后,应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

(4)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缺氧,经鼻导管给氧,氧浓度为40%~50%,氧浓度6~8L/min。

外科护理学——休克病人护理

外科护理学——休克病人护理

外科护理学——休克病人护理1、★(名解)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充足的血容量、良好的心搏击量、良好的血管张力。

*(填空)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两个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微循环障碍的分期: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

*★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代偿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休克期(扩张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休克晚期(DIC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必考,选择)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98kPa (5~10cmH20)。

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滴入,若血压升高而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3—5cmH2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处理原则:(休克的治疗)(1)现场急救:心跳、止血、求救;取休克体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及早建立静脉通路。

(2)抗休克,其治疗是:①治疗原发病因;②快速补充血容量;③纠正酸中毒(宁酸勿碱)常用药物为5%碳酸氢钠溶液;④血管溶血物质的应用:血管扩张剂和血管收缩剂;⑤强心药;⑥抗生素;⑦糖皮质激素;⑧重要器官的保护。

2、(名解)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一、A1型题1.微循环收缩期病人血压()A.明显升高B.降低C.基本正常D.明显下降E.以上都不是2.休克病人出现酸中毒,按病理变化规律出现在()A.微循环收缩期B.微循环扩张期C.休克抑制期D.微循环衰竭期E.DIC期3.观察休克病人血管痉挛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是()A.肢端温度B.神志情况C.脉压大小D.脉搏快慢E.呼吸深浅4.休克早期,病人尿量的变化()A.增多B.正常或减少C.正常D.无尿E.先增多后减少5.休克病人出现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其病理变化发生在()A.微循环收缩期B.微循环扩张期C.休克衰竭期D.休克期E.抑制期6.休克晚期病人可出现()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血钾降低7.休克早期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精神兴奋C.烦躁不安D.脉压增大E.血压正常或稍高8.休克时病人的体位应处于()A.半卧位B.头低足高位C.头与躯干抬高20度~30度,下肢抬高15度~20度D.头高足低位E.侧卧位9.下列关于判断休克是否存在的指标中最重要的是()A.尿量>30ml/hB.收缩压<90mmHgC.脉率<50次/minD.意识淡漠或烦躁E.皮肤苍白、湿冷10.当病人休克时应()A.适当保暖B.保暖的同时应适当加温C.物理降温以降低基础代谢率D.先加温再降温E.如病人意识清楚可给予冷饮11.下列哪项指标最能反映休克的病情好转()A.精神状态好转B.肢体在湿度、色泽上有所恢复C.血压有所恢复D.成人尿量在50ml/hE.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kpa~1.18kpa(5~12cmH2O)12.休克处理后,微循环改善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神志恢复清楚B.皮肤颜色转红C.肢端温度上升D.血压回升E.尿量增多13.抗休克首要的基本措施是()A.补充血容量B.改善心功能C.纠正酸中毒D.改善周围血管张力E.防治急性肾衰14.创伤性休克的紧急扩容措施,首选液是()A.葡萄糖液B.血浆C.全血D.半衡液E.右旋糖酐15.休克患者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为()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数、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C脉细数、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细速、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16.失血性休克病人,下列哪项护理是正确的()A取头低足高位 B. 用热水袋以改善微循环功能 C. 用冰袋降温仪降低氧消耗 D. 不加热水袋,也不用冰袋,但注意保暖,勿受凉 E. 用乙醇擦拭以降低代谢17.急性失血超过下列哪项指标就会引起休克()A.超过总血容量的1/5B.超过总血容量的1/3C.超过总血容量的1/2D.超过总血容量的2/3E.超过总血容量的1/418.在抗休克过程中使用血管扩张剂必须()A在史学容量补足之后 B. 与血管收缩剂配合使用 C.应尽早使用 D. 大剂量使用E.持续静脉点滴19.血压下降在休克中的意义为()A.是诊断休克的唯一依据B.是休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C.是估计休克程度的重要指标D.是组织细胞缺氧的重要指标E.以上都是20.治疗休克中最基本的一项措施()A.纠正酸中毒B.血管活性药物C.大容量抗生素D.扩充血容量E.肾上腺皮质激素21.脾破裂引起下列哪种休克()A.过敏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损伤性休克E.神经性休克22.所谓的有效循环血量为()A.每分钟心脏输出的血量B.回流至心脏的血量C.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血管的血量D.单位时间内心血管系统内循环血量E.循环系统血量加储存脾脏的血量23.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组织细胞缺氧B.酸中毒C.多器官功能衰竭D.感染E.失血24.下列对于休克前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患者神志淡漠B.四肢湿冷C.脉搏增快D.尿量正常或减少E.脉压变小25.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是补充血容量,一般宜首选()A.平衡盐溶液B.10%葡糖糖溶液C.5%葡萄糖溶液D.全血E.低分子右旋糖酐26.各种休克的共同点是()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升高C.脉压缩小D.尿量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27.男性,54岁,患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呕血、并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脉搏106次/min,血压14.7/12.8kpa。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1.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A.组织缺氧B.代谢改变C.血压下降D.重要脏器受损E.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解析: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

答案:E2.休克抑制期相当于A.微循环收缩期B.微循环痉挛期C.微循环扩张期D.微循环衰竭期E.休克代偿期解析:休克病人的微循环变化分三期: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此三期分别对应于休克早期(代偿期)、休克抑制期及休克失代偿期。

答案:C3.休克的病因不包括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应激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解析:根据休克的病因将其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答案:D4.以下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B.体温多升高或下降C.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D.应早期应用皮质醇E.应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解析:在休克未纠正以前,以抗休克为主,同时抗感染。

休克控制后,着重治疗感染。

答案:C5.女性,35岁。

因车祸脾破裂,先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查体:T38℃,P120次/分,B 即86/66mmHg,CVP4cmH20,左下胸压痛明显;左小腿有一陈旧性3cm×1.5cm伤口,有脓性分泌物。

该病人最可能是发生了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神经源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E.痛性休克解析:外伤性脾破裂并发大出血,且血压、中心静脉压均低,导致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答案:D(6~7题共用备选答案)A.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B.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C.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D.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E.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6.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的是7.提示血管过度收缩的是解析:详见下表。

中心静脉压血压原因处理原则低低血容量严重不足充分补液低正常血容量不足适当补液高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给强心药,纠正酸中毒,舒张血管高正常血管过度收缩舒张血管正常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补液试验*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注入。

外科休克的护理

外科休克的护理
严格消毒:对患来自、 医护人员、医疗器 械等进行严格消毒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 抗生素,避免滥用
加强监测:密切监 测患者体温、白细 胞计数等指标,及 时发现感染迹象并 采取措施
外科休克患者的 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 监测心率:定期测量心率,观察心率变化 监测呼吸:定期测量呼吸频率,观察呼吸变化 监测体温:定期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 监测尿量:定期测量尿量,观察尿量变化 监测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病情变化
合征。
添加标题
分布性休克是由于 血管收缩、微循环 障碍等原因导致有 效循环血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细 胞代谢紊乱,器官 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添加标题
梗阻性休克是由于 静脉回流受阻,导 致有效循环血量减 少,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器 官功能障碍的综合
征。
外科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失血、失液等原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感染性休克:由于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神经源性休克:由于神经反射异常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下降
外科休克的原因 与症状
外科休克的原因
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 减少
创伤性休克:严重创伤导致组织损伤和失 血
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心脏功能衰竭导致心输出量 减少
神经源性休克: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血管舒 缩功能障碍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 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外科休克的护理 原则
维持生命体征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 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 等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 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 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 的病理过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休克的分类:
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丢失大量体液而
发生。
感染性休克: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严重胆道感
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等。 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致心输出量锐减引起休克。 神经性休克: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引起强烈的神 经反射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过敏性休克:某些药物过敏使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 克。
(四)治疗配合
1.扩容的护理
(1)建立静脉通道:两条以上 (2)合理补液:可选择晶体液、胶体液及血制品。 晶体液使用十分广泛,其扩容作用维持较短。 胶体液有全血、血浆、清蛋白等血制品以及血浆 代用品,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在休克的最初复苏中也可用3%~7.5%高渗盐液 治疗。 补充容量往往超出临床估计的丢失量。休克时间 愈长,愈严重,补充量也愈大。
3、血压 休克代偿期收缩压可不变或略升高,脉压变小。 休克加剧血压下降,严重时血压可无法测到。 平均动脉压若持续低于50mmHg,冠状动脉灌 流减少,极易出现心脏骤停。 血压回升、脉压增加提示休克改善。
4.脉搏 休克早期脉搏增快,通常发生在血压下降之前。 休克加重,脉搏更为细弱或触摸不及。 5.尿量 反映肾的灌注状况。休克患者应留置导尿管监 测每小时尿量。 尿量少于 25ml/h,反映肾脏灌注不当。 超过30ml/h时表明休克在改善。
有效循环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 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 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 80%~90%。 提供养分,维持器官正常生理功能 机体维持足够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

外科护理学—休克

外科护理学—休克

二 改善组织灌注:
休克体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 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 ,改善脑血流。
抗休克裤的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应用过程中监测BP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使用时从低浓度、慢滴速开始。 严防药物外渗。 BP平稳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速、减量或降低浓度。 血容量补足情况下方可使用扩血管药物。
1、一般紧急措施: 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 急救:动脉—指压法、止血带止血法
静脉—压迫伤口、抬高受伤部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休克体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其他: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搬动。
2、补充血容量——快速
3、积极处理原发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
六调节体温
❖ 密观体温变化 ❖ 保暖 ❖ 库存血的复温 ❖ 降温
七 预防意外伤害
1、应从哪些方面评估休克病人的身体状况? 2、休克病人应如何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休克病人应如何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谢谢
休克代偿期 清楚伴痛苦表情 口渴
开始苍白发凉 <100次/分有力 舒压高 脉压缩小
周围 循环
尿量
失血量
正常
正常 <800ml(<20%)
尚清楚表情淡漠 很口渴 苍白,发冷 100-200次/分 收压90-70mmHg 脉压小
表浅V塌陷, CAP充盈迟缓 尿少
800-1600ml
休克抑制期 模糊甚至昏迷 非常口渴但无主诉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速而细弱、摸不清 收压<20mmHg或测不到
一、微循环变化
收缩期:心跳加快,心排出量↑ 扩张期:
大量乳酸堆积,血液滞留→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心排出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衰竭期: ➢ 血液浓缩,粘稠度↑,在酸性环境中处高凝状态,红细胞、血小板易凝集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 细胞缺氧缺能量→细胞器受损,释放大量水解酶→细胞自溶,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受损。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与问答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与问答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与问答一、名词解释1、等渗性缺水:(外护名解问答n)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正常范围血清钠在135-150mmol/L 150mmol/L间;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2、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缺水少于缺钠,血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正常,血清钠低于130mmol/L ,血浆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低于290mmol/L3、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血清钠高于150mmol/L ,血浆渗透压高于310 mmol/L。

4、代谢性酸中毒:是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所致,使PH值降低,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5、代谢性碱中毒:是因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所致,使PH值增高。

二、问答题1、试述缺水病人的补液原则补液时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1)定量(输液总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经丧失量和额外丧失量3部分。

A、生理需要量. 公式:体重(第一个10kg)乘以100ml/(kg.d)+(第二个10kg)乘以50ml/(kg.d)+其余体重kg)乘以20ml/(kg.d)=生理需要量基础需要量:1/4用生理盐水,3/4用5%GSB、已经丧失量:需补充的液体量为体重的轻度2%-4%,中度4-6%,重度6%以上C、额外丧失量:又称额外丧失量,包括外在性、内在性丧失。

◆外在性失液,应按不同部位消化液中所含电解质的特点,尽可能等量、等质地补充。

◆内在性失液,如腹(胸)腔内积液、胃肠道积液等虽严重但计补液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盐水与糖按生理盐水与糖按1:1补充(2)定性:高渗性脱水以补充水分为主;低渗性脱水补充钠盐为主,严重者可补充高渗盐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渗盐溶液。

严重代谢性酸碱失衡,需碱性或酸性液体纠正。

《外科护理学》重点难点——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重点难点——休克病人的护理

1、体液不足与失血、失液、体液分布异常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脑细胞缺氧导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侵入性监测、留置导尿管、免疫功能降低、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

6、潜在并发症多器官系统衰竭(MSOF)。

二、扩充血容量的护理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30°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改善组织灌流的护理改善组织灌流,除迅速扩充血容量外,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扩充血容量的护理已如前述,在此主要归纳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护理。

1、血管收缩剂,因可加重组织缺氧,带来不良后果,多不主张单独使用;血管扩张剂,能解除小血管痉挛,关闭A-V短路,疏通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和回心血量,但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2、根据病情,尤其在休克早期,可联合使用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应从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开始,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用药的剂量、浓度和速度。

4、静脉滴注血管收缩剂时,应慎防药物溢出血管外而导致组织坏死。

四、其他护理1、促进气体交换①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常规间歇性给氧,6-8L/分,以提高血氧浓度。

③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以促进肺扩张,增加肺泡气体交换量。

④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给予呼气末正压辅助呼吸,以改善缺氧状态。

2、处理体温异常对于体温过低者,采用保暖措施,如提高室温、加盖棉被,但不可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体表加温,以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内脏器官血流更加减少加重休克。

休克的名词解释 外科

休克的名词解释 外科

休克的名词解释外科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反应,常见于外科手术以及创伤等情况下。

当人体遭受到严重的刺激或者损伤时,身体的循环系统会出现严重的异常,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地供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

休克的主要特征是血流量不足,血压下降,导致各个器官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休克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休克可能导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在外科手术中,休克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患者会失血、遭受创伤,导致循环系统受到严重冲击。

手术创伤后,人体会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引发炎症反应,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血容量下降,容易引起休克。

休克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阻塞性休克和分布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严重脱水或者体液丢失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无法正常泵血,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

阻塞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或心脏被阻塞,血流受阻造成的。

分布性休克则是由于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流分布不均衡。

休克的症状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苍白、出汗、四肢冷、神志不清等。

治疗休克的关键是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系统正常功能。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采用静脉输液、输血等方式来补充患者失去的血液和液体,起到恢复循环功能的效果。

除了补充血容量,还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休克。

例如,血管活性药物可以通过收缩血管,提高血压;激素可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等。

在一些严重休克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例如肠道阻塞引起的休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总结起来,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反应,常见于外科手术和创伤等情况下。

它是由血流量不足导致的,可能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治疗休克的关键是恢复血容量和循环系统功能。

在外科手术中,通过补充液体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应对休克的发生。

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循环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的风险,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外科护理学(名词说明)

外科护理学(名词说明)

名词说明汇总1.【休克】是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发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一起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

2.【洗手护士(器械护士)】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全进程。

要紧职责是负责手术进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

3.【干净手术室】通过必然的空气干净方法,是手术室内的细菌数量限制在必然的范围,空气干净程度达到必然的水平。

4.【外科手术热】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映,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但一样不超过38℃,临床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术后吸收热。

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医治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医治后等并发的感染。

6.【疖】是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7.【危险三甲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受到挤压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8.引发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9.【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颈项部、背部及上唇部。

10.【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11.【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又称网状淋巴管炎。

常见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

1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衍并产生毒素,引发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3.【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发的一种严峻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点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4.【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和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发的局部或全身损害。

15.【酒窝征】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使其缩短,癌肿表面皮肤凹陷。

16.【橘皮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可引发淋巴回流障碍,显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点状凹陷。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集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集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降低。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较少见。

因机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5.5 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减弱,致使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CO2吸入过多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系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中PaCO2减低,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98kPa (5~10cmH20)。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

《外科护理》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05
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和家属, 多进行沟通、心理疏导, 稳定其情绪。
适当向病人或家属说明 病情变化以及有关治疗 方法、护理措施的意义, 正确认识疾病及其变化 过程,使他们能够很好 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06
健康指导
加强自我保护,避免损伤和其他意外 伤害。
意外损伤后见有活动性出血者应争 取就地包扎止血;搬动病人时保持 体位平稳,不使身体变动过大和移
心、脑器官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2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3 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
滞留在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浓缩并且 在酸性环境下处于高凝状态
易形成微血栓,甚至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微循环处于“不进不出”的停滞状态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和继发纤维 蛋白溶解系统激活
组织器官缺氧更加严重
多器官功能受损
休克指数
正常值约为 0.5左右
≥1.0提示有 休克
>2.0提示严 重休克
03 病情观察 3 皮肤色泽和温度 大多休克病人皮肤和口唇黏膜苍白、发绀或呈花斑状,甚 至有瘀斑,四肢湿冷。 如果肢体皮肤干燥、红润,四肢转暖,说明末梢循环恢复。 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
03
病情观察 尿量 尿量少于25ml/h,表明血容量不足。 尿量小于17ml/h、尿比重低而固定者,表明已发 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是观察休克变化简便而有 效的指标。 尿量大于30ml/h时,表明休克在改善。
缓解周围血管舒缩功能的紊乱,改善组织灌注,维持 重要器官如心、脑、肺、肾的血供。
②血管扩张药物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否 则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
③避免血管收缩剂漏到皮下造成组织坏死。如果注射 部位红、肿、痛,应立即更换滴注部位,患处给予普 鲁卡因等局部封闭解除血管痉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

0.98kPa(5~10cmH
2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

如结合血压的观察,能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

正常值为0.8~2kPa (6~15mmHg)。

【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成人正常值为4~6L/分钟;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便称为心脏指数(CI),正常值为2.5~3.5L/(min·m2)。

【补液试验】是当监测休克病人出现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偏低时,判断其原因的方法。

即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中心静脉压升高,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监测
(1)CVP:代表右心房或胸段腔静脉内压力,正常值5-12 cmH2O, (右心前负荷);小于5为血容量不足,大于15为心功能不全,大于20为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2)PCWP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压力。

正常值6-15mmhg,
(3)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

CO=心率乘以每搏心排出量,正常值4-6L/分。

CI:单位体表面积上的CO。

正常值为2.5-3.5L/(min.m2)
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休克病人病情有所好转?
(1)患者神志与表情
休克初期,患者常有一个短时间的兴奋,这是人体内部调动各种防御力量对抗休克的反应。

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将进入休克失代
偿期。

中枢神经系统血流灌注不足,处于缺氧状态,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昏迷等。

(2)皮肤与肢体温度
休克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唇白、手足发冷,轻压指甲或口唇时颜色变苍白,在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说明病情进一步恶化,微循环灌注不足或有淤滞现象。

若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则提示可能进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

在治疗当中,当皮肤逐渐转红,出汗停止,肢体转暖。

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迅速转红润,说明血流灌注好转,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反之,则提示病情恶化。

(3)血压与脉压通常血压低于80/50 mmHg,脉压<20 mmHg,且伴有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的表现,如肢端厥冷、皮肤湿冷等。

需定时测量血压,每15 min测一次。

若血压回升至80/50 mmHg,脉压>30 mmHg,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4)脉搏休克时脉率增快,随着病情恶化,可变为细速直至摸不到。

(5)呼吸频率与幅度呼吸增速、变浅或不规则,说明病情恶化。

(6)尿量尿量改变常发生在血压改变之前,它是反映肾血液灌流情况的指标。

正常尿量稳定在30 ml/h以上时,表示休克纠正。

如每小时少于30 ml则说明循环血量不足。

注意尿量和血压的关系,如血压低尿量少,表示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输液。

如血压、脉搏恢复正常,而尿量仍少,则可能有急性肾功衰竭,需控制补液。

(7)其他如测定电解质、心电图检查等,对休克的观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针对休克病人如何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静脉通: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大量快速补液(除心源性休克外)
2.合理补液:根据心肺功能.失血.失液量.血压及CVP值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3.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CVP变化,并观察病人的意识、面唇、面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变化
4,.准确记录出入量:输液时,尤其在抢救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5.动态监测尿量与尿比重:留置尿管,并监测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又名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或延迟性液体复苏,即在止血前仅给予少量液体复苏,以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彻底止血后再给予充分的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时,仅需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0-60mmHg即可。

目的:寻求一个复苏的平衡点,即可液体复苏相对恰当恢复组织器官的灌注,又可不至于过分扰乱机体代偿机制和内环境。

优点:
1、有效改善休克组织脏器的灌注和氧供,有不至于使血液过度稀释,在允许的低血压的范围内有效的预防血栓脱落和再出血。

2、创伤出血后,控制液体的输入,能逐渐建立循环,减少再灌注时样自由基等活性成分的产生,从而改善免疫反应;
3、食量的晶体液输入可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少白细胞的渗出,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效阻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休克指数
临床上常用脉压/收缩压计算休克指数。

正常值为0.58,,1.0时提示休克,≥2.0时提示严重休克。

新观点:当休克指数为1.0时,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10%-30%(500-1500ml),当休克指数为 1.5时,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30%-50%(1500-2500ml),当休克指数为 2.0时,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50%-70%(2500-3500ml)。

休克常见的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大量出血、失液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形态改变有关
3、体温异常: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良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下降、侵袭性操作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微循环障碍、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有关。

低排高阻型休克:低动力性休克,冷休克,病理生理: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高,微循环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以至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减少。

临床表现:烦躁不安、神志淡漠,甚至嗜睡、昏迷;面色苍白、发绀、皮肤湿冷,体温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细数,血压下降,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少
于25Ml/h)。

高排低阻型休克:高动力性休克,病理生理: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增高,血流分布异常,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多,存在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合成不足。

临床表现:意识清晰,面色潮红,手足温暖干燥,脉率缓而有力,血压下降,但脉压较大(大于30mmHg),病情加重时可转为冷休克。

休克一般急救措施
(1)控制大出血;(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和切开;(3)休克体位;(4)其他措施,保暖、骨折制动和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剂。

休克病人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CVP,及意识、面唇颜色、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尿比重变化等;(2)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水量;(3)实验室监测;(4)密切观察与原发病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据此谈谈首要的护理措施
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首要的护理措施:(第一点是首要的护理措施,其余的是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1、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静脉通路(2)合理补液(3)观察病情变化(4)准确记录出入量(5)动态监测尿量与尿比重。

2.改善组织灌注,促进气体正常交换,(1)取休克体位,(2)使用抗休克裤,(3)用药护理:浓度、速度(血管活性药并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药物的浓度和速度,注射泵),严防药液外渗,停药的护理;加强对使用强心药物的观察。

(4)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改善缺氧,监测呼吸功能;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3、维持正常的体温(每4小时监测体温一次;保暖、降温、库存血的复温)
4、观察和预防感染
5、预防皮肤受压和意外受伤
6、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