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PPT

❖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 ❖ 主要处理原发病,病因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点 ❖ 、 PR间期正常或略延长;Q_T间期延长 ❖ P波频率小于60次/分。
❖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 如:
窦性停搏
❖ 又称窦性静止,指窦房结在某一时间不能 形成冲动,出现心脏搏动得暂时停顿。
治疗:病因治疗 直流电复律 心导管消融、外科手术
房颤
❖ 心电图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大小不等、 形态各异间隔不均匀得f波。
❖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形态正常。
❖ 心室率通常在100-160/分
心室律>150/min患者心绞痛、心功不全
房颤
治疗与护理要点: 目标为减轻或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预
室颤、室扑
心电图特点:心室扑动: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整,频150~300 。 心室颤动:波形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频率150—500/minQRS波群T完波正常、每个QRS波群前均有P波且QRS正常。 P-R间期>0、2S。 节律规则。 心率正常。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点:P_P间距相等,R_R间距相等,但P与QRS无关系。 P-R间期会改变,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绝大多数发生在无器性心脏病得青年人。 具有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得特点,常表现为 心悸眩晕、心绞痛晕厥、心力衰竭等。
❖ 心电图特点:QRS波群多正常,心律规整,心 率150-250次/分,逆行P波往往不易辩认。 一般有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室性期前收缩
❖ 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得宽大畸形得QRS波群, 时限大于0、12S,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 反,代偿间歇完全。
停搏 逸搏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点 ❖ 、 PR间期正常或略延长;Q_T间期延长 ❖ P波频率小于60次/分。
❖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 如:
窦性停搏
❖ 又称窦性静止,指窦房结在某一时间不能 形成冲动,出现心脏搏动得暂时停顿。
治疗:病因治疗 直流电复律 心导管消融、外科手术
房颤
❖ 心电图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大小不等、 形态各异间隔不均匀得f波。
❖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形态正常。
❖ 心室率通常在100-160/分
心室律>150/min患者心绞痛、心功不全
房颤
治疗与护理要点: 目标为减轻或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预
室颤、室扑
心电图特点:心室扑动: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整,频150~300 。 心室颤动:波形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频率150—500/minQRS波群T完波正常、每个QRS波群前均有P波且QRS正常。 P-R间期>0、2S。 节律规则。 心率正常。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点:P_P间距相等,R_R间距相等,但P与QRS无关系。 P-R间期会改变,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绝大多数发生在无器性心脏病得青年人。 具有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得特点,常表现为 心悸眩晕、心绞痛晕厥、心力衰竭等。
❖ 心电图特点:QRS波群多正常,心律规整,心 率150-250次/分,逆行P波往往不易辩认。 一般有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室性期前收缩
❖ 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得宽大畸形得QRS波群, 时限大于0、12S,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 反,代偿间歇完全。
停搏 逸搏
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力,预防心律失常。
06
心律失常的病例分享与 讨论
病例一:房颤的治疗与康复
房颤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和转复心律的药物。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 班等,用于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地高辛、β受体拮抗剂等,用于降低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转复心律的药物如 胺碘酮、心律平等,用于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
总结词
室性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过早地跳动,可能 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
药物治疗
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早搏的发生和缓解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
详细描述
室性早搏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等,长期室性早搏 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治疗室性早搏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导管消融等。
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来控制症状和改善心律。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方便、快捷, 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如室性心动过 速或房颤等,可以迅速控制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 作用和风险,如可能导致心律失 常加重或引发其他类型的心律失
气短
头晕
可能出现晕厥、黑�# 常见的心律失 常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02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
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中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 动的波形,可以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异常情况。
心电图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初步诊断,以及确诊后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
导管消融
通过导管找到引起室性早搏的异常电信号区域,消除异常 电信号,根治室性早搏。
06
心律失常的病例分享与 讨论
病例一:房颤的治疗与康复
房颤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和转复心律的药物。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 班等,用于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地高辛、β受体拮抗剂等,用于降低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转复心律的药物如 胺碘酮、心律平等,用于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
总结词
室性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过早地跳动,可能 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
药物治疗
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早搏的发生和缓解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
详细描述
室性早搏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等,长期室性早搏 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治疗室性早搏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导管消融等。
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来控制症状和改善心律。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方便、快捷, 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如室性心动过 速或房颤等,可以迅速控制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 作用和风险,如可能导致心律失 常加重或引发其他类型的心律失
气短
头晕
可能出现晕厥、黑�# 常见的心律失 常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02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
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中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 动的波形,可以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异常情况。
心电图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初步诊断,以及确诊后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
导管消融
通过导管找到引起室性早搏的异常电信号区域,消除异常 电信号,根治室性早搏。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治 疗 一般不需治疗
首先针对病因,寻找和去除诱因,并予对症处理 必要时可酌予镇静剂,或ß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
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
及传导功能减退,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症
按心电图分为:
心动过缓型 双结病变型 慢—快综合症型 全传导系统障碍型
房扑 (Atrial flutter)
ECG : P波消失,代之以240~350次/分、形态、间隔、振幅
绝对规则的 F 波; QRS波群多为室上型,房室传导比例多为 2 :1 ~ 4 :1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
ECG : 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形态、间隔及振幅
期 前 收缩
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提早出现的异位 心搏
➢ 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早搏
房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区 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冲动 起源
窦房结以外心房
房室交界区 可前向或逆向传导
心室
常见 60%正常人 人群 器质性心脏病
正常人可有
最常见
正常人 各种心脏病患者
房性 期前收缩
➢ 少数患者在恢复窦律即刻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可能
房颤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
(一)急性房颤
包括初次发作 、 24 ~ 48小时内
➢ 治疗目标:减慢快速的心室率 (1)静脉注射 II、IV 类;必要时加用洋地黄 (2)心衰与低血压者忌用II、IV类 (3)合并WPW者:禁用洋地黄、II、IV类,用III类胺碘酮 (4)药复律无效者:用电复律
房室交界区 期前收缩
危重病医学(心律失常)PPT课件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变化, 有助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律 失常。
心电信号分析
通过分析心电信号的波形、频 率等特征,对心律失常进行分 类和评估。
心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 能,辅助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之一,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帮 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预防
针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 ,应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患者 的生理状况,减少心律失常的发 生风险。
治疗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 物治疗和电复律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与监测
护理
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注重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的症状 和发作频率,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病情严重
危重病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生理 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心律失常
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症状不典型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心律失常的症 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治疗难度大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难度较 大,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患者 的整体状况、药物副作用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心律失常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病、心 脏瓣膜病等,是心律失
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分泌失调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 退,可引起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
药物作用
如低钾、低镁等,可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
性,导致心律失常。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可引起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变化, 有助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律 失常。
心电信号分析
通过分析心电信号的波形、频 率等特征,对心律失常进行分 类和评估。
心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 能,辅助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之一,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帮 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预防
针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 ,应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患者 的生理状况,减少心律失常的发 生风险。
治疗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 物治疗和电复律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与监测
护理
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注重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的症状 和发作频率,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病情严重
危重病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生理 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心律失常
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症状不典型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心律失常的症 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治疗难度大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难度较 大,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患者 的整体状况、药物副作用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心律失常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病、心 脏瓣膜病等,是心律失
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分泌失调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 退,可引起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
药物作用
如低钾、低镁等,可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
性,导致心律失常。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可引起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ppt课件

• 包括两层含义 —— 心律失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 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后果
• 一般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PPT学习交流
13
恶性心律失常
PPT学习交流
14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 类
PPT学习交流
15
提 要
• 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 心电图实例
PPT学习交流
3
系 统 的 构 成
PPT学习交流
4
简易图示
PPT学习交流
5
心电图的概念
心脏机械活动前,先由窦房结 自动产生节律性的兴奋,依次 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 脏产生、传导兴奋。心脏各部 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变 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体表, 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发生有规律的电 变化 心电图
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
PPT学习交流
1
提 要
• 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 心电图实例
PPT学习交流
2
提 要
• 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 心电图实例
等待起搏时可考虑阿托品05mgiv可重复直至总量达3mg如无效考虑起搏等待起搏或起搏无效时可考虑肾上腺素210gmin或多巴胺210gkgmin高度房室阻滞的治疗高度房室阻滞的治疗33ppt学习交流34ppt学习交流室性早搏之ront35ppt学习交流室性早搏之多源性36ppt学习交流连续出现快而大致规则的宽大畸形qrs波群频率100250bpm心房激动波窦性p波房性p??波f波或f波与宽大畸形的室性qrs波群无关室房分离偶尔心房激动波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或室性融会波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潜在不稳定
潜在不稳定的证据:心室率>150bpm
伴有: ——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一过性意识障碍 、近似晕厥 —— 心慌、胸痛 —— 全身极度乏力或沉重感、肢冷、面色苍白、 尿少
意义:积极电转复!!
7、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
病因治疗 :
查找并解除诱因 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危重后果病人的房颤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电复律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预防复发:
ICD 无条件ICD者可给予胺碘酮 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胺碘酮+β阻滞剂 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转复窦律
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 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电复律: 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紧急电复律。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较少在急诊或ICU进行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危重病医学(心律失常)PPT课件

影像学诊断对于心律失常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对于一些结构性心脏病引 起的心律失常。
影像学诊断还可以提供心脏血 流动力学的信息,有助于评估 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包括血液检查、代谢 检查等,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
况和相关生化指标。
实验室诊断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 和病因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病例二:房颤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总结词
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详细描述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 凝剂、控制心率的药物等,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非药物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对于药物 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
律失常患者。
心理康复
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心律失常, 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也是必要的。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识、预防和管理方法,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意识。
生活方式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调整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等。
05 心律失常的病例分析
律失常。
实验室诊断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心律失常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用于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如胺碘 酮、利多卡因等。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华法林、低 分子量肝素等。
其他药物
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用于改善心脏功能和缓解症状。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课件

9
房颤 心电图表现
• P波消失,代之以颤动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 • 心室律绝对不齐 • 振幅绝对不等 • 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时的相同,可因差异传导而出现QRS
波群畸形
10
房颤治疗
• 急性期的抗凝治疗:
• 评价血栓栓塞的风险并给予抗凝治疗是急性房颤患者治疗的 一项首要和重要措施。
新近发生的房颤<48小时,若有急性转复指征,在应用低分子肝素 抗凝前提下,立即行电转复或药物转复。转复后,有栓塞危险因素 者,需要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无危险因素者,不需要长期抗凝。
对于房颤发作时间>48h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若无急性转复指 征,在复律前应该使用华法林(将INR控制在2.0-3.0)抗凝治疗, 至少三周。转复后继续抗凝至少四周,(转复前三周,转复后四周 抗凝治疗)以后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是否长期抗凝。
颤患者,无论是否试图转复或是否转为窦律,均应长期抗
凝治疗。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根据房颤的栓塞危险因
素评估(CHADS2评分)决定抗凝治疗。评分≥2分应给予
华法林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者可以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片
治疗(最好用华法林),评分为0分,可暂时不用抗凝。 12
房颤治疗----抗凝治疗
对于急性期试图转律或有转律可能的患者,无论房颤持续时间长短 ,也无论采取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均应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且 INR在2-3之间。
13
房颤的治疗---控制心室率
• 控制房颤室率治疗
• 急性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控制的靶目标为80~100次/分。
• 不伴心衰、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可选择静脉β受体阻 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来控制心室率。
• 对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者应给予胺碘酮或洋地黄类 药物。
房颤 心电图表现
• P波消失,代之以颤动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 • 心室律绝对不齐 • 振幅绝对不等 • 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时的相同,可因差异传导而出现QRS
波群畸形
10
房颤治疗
• 急性期的抗凝治疗:
• 评价血栓栓塞的风险并给予抗凝治疗是急性房颤患者治疗的 一项首要和重要措施。
新近发生的房颤<48小时,若有急性转复指征,在应用低分子肝素 抗凝前提下,立即行电转复或药物转复。转复后,有栓塞危险因素 者,需要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无危险因素者,不需要长期抗凝。
对于房颤发作时间>48h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若无急性转复指 征,在复律前应该使用华法林(将INR控制在2.0-3.0)抗凝治疗, 至少三周。转复后继续抗凝至少四周,(转复前三周,转复后四周 抗凝治疗)以后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是否长期抗凝。
颤患者,无论是否试图转复或是否转为窦律,均应长期抗
凝治疗。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根据房颤的栓塞危险因
素评估(CHADS2评分)决定抗凝治疗。评分≥2分应给予
华法林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者可以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片
治疗(最好用华法林),评分为0分,可暂时不用抗凝。 12
房颤治疗----抗凝治疗
对于急性期试图转律或有转律可能的患者,无论房颤持续时间长短 ,也无论采取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均应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且 INR在2-3之间。
13
房颤的治疗---控制心室率
• 控制房颤室率治疗
• 急性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控制的靶目标为80~100次/分。
• 不伴心衰、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可选择静脉β受体阻 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来控制心室率。
• 对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者应给予胺碘酮或洋地黄类 药物。
快速型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PPT课件

窄QRS型律齐之房速
Ⅱ
V1 心电图特征
长RP间期,典型者心率<250次/分
p‘ 形态与窦性不同
可有2:1或3:1下传
窄QRS型律齐之房速
病因
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或心房异位起搏点起搏
治疗 胺碘酮 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窄QRS波律不齐:
• • • • 房颤 房扑不成比例下传 多源性房速 频发房早
窄QRS波律不齐之房颤
•
•
假性“q”波,提示折返激动前传速度﹤逆传速度,心室除极略慢于心房 除极,Ⅱ,Ⅲ,AVF明显;
RP′<P′R,RP′≤70ms;典型者心率为(180±20)bpm;
•
•
表现为阻滞型的QRS波群,多为RBBB型,心动过速的频率(R-R间期)并不
减慢,反而增快,证明是室内差异性传导。
窄QRS型律齐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一般治疗:治疗基本病、纠正诱因和低钾、缺氧等 2.终止发作:1)药物治疗 2)电转律
3.预防发作: 1)药物予防 2)外科手术:旁路手术,心梗后室壁瘤的心内膜部分 切除术 3)消融疗法:通过导管对局部进行毁损,可直流电、 射频消融及激光 4)可植入的自动电转复、电除颤器 5)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窄QRS型律齐:
窄QRS型律齐之房扑成比例下传
心电图特征
• 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 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 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而以2:1或1:1下传 ,故心室律规则。 下壁及V1导联可见房扑波,频率约300次/分。心室率:2:1 房室传导时为150次/分,3:1房室传导时为100次/分。当快 速窄QRS波心动过速的心室率固定在150次/分时,几乎都是 房扑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05
心律失常的并发症与预防
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
心脏猝死风险增加
01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猝死风险显著增加,特别是室性心律失
常。
早期识别与干预
02
通过心电图等监测手段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并采取相应的干预
措施,以降低心脏猝死风险。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03
对于高危患者,植入ICD可有效预防心脏猝死事件的发生。
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类别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分为四类, 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
药物选择原则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症状的严重 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密切 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肝功能、 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
病例二:房颤的抗凝治疗策略
诊断方法
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心房颤动波形,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
抗凝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的CHADS2评分,评估患者卒中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应选用华法林进行抗凝 治疗,并定期监测INR值。对于低风险患者,可选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 伐沙班等。
注意事项
在抗凝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注意与 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抗凝效果。
心律失常与脑卒中
房颤与脑卒中
房颤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 原因之一,房颤患者发生 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
抗凝治疗
对于房颤患者,合理的抗 凝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关 键措施。
左心耳封闭术
对于不适宜长期抗凝治疗 的患者,左心耳封闭术是 一种有效的预防脑卒中的 手段。
急危心电图识别与处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3
Wellens综合征
心电图:V1-V4导联T波对称p深pt课倒件 置
14
Wellens综合征
Wellens综合征提示患者左前降支严重狭窄,属于高危不稳 定型心绞痛,易进展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应尽早行冠脉介 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这类患者应禁忌做运动试验及其他心脏负荷试验
ppt课件
多为男性、多有高胆固醇血症病史,早识别可减少诊治延误。
ppt课件
10
de Winter综合征处理
de Winter综合征的ST段是压低为主 造影结果多提示为左前降支完全闭塞或者次全闭塞,应
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Wellens综合征
心电图特点 T波特征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胸前导联,以V2-3导联为主,
ECG:T波宽大,QTc540ms,频发室早,室早R-on-T诱发多形室速
ppt课件
22
多形性室速与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
多形性VT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 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
动过速特征,QRS波的尖端围 绕基线扭转
室速发作时心室率多在200次/分以 上,宽大畸形、振幅不一的QRS波 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性心 动过速,给予相应治疗
先天性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预激合并房颤
心电图:无P波、QRS波宽大、畸形、部分导联(箭头处)可见
预激波,RR间期绝对不整,R波振pp幅t课不件 一
26
预激合并房颤
心电图特征
急危重病人的识别和处理-PPT

停止,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 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 (7)、尿量(U):(排泄物及引 流液)
正常 >30ml/h;如果小 于25ml/h称为尿少、小于5ml/h 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 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27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 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体位如强迫坐位(端坐呼吸)、强迫侧 卧位、强迫仰卧位等。
33
34
4检验项目识别
血常规检验指标
血红蛋白
<60 g/L
白细胞计数 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2.0×109/L
>30×109/L
<50×109/L
血小板计数
>700×109/L
血气分析指标
血酸碱度
pH <7.2
血酸碱度
pH>7.6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 血
53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先救命后治病)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有生命危险急症者
( critical patient )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17
二、急危重症病人如何识别
➢快速识别 ➢症状识别 ➢体征识别 ➢检验识别
18
1.快速识别
要点——生命“八征
T P R BP C A U S
19
生命八征(1)
1
2
3
4
正常 >30ml/h;如果小 于25ml/h称为尿少、小于5ml/h 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 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27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 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体位如强迫坐位(端坐呼吸)、强迫侧 卧位、强迫仰卧位等。
33
34
4检验项目识别
血常规检验指标
血红蛋白
<60 g/L
白细胞计数 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2.0×109/L
>30×109/L
<50×109/L
血小板计数
>700×109/L
血气分析指标
血酸碱度
pH <7.2
血酸碱度
pH>7.6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 血
53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先救命后治病)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有生命危险急症者
( critical patient )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17
二、急危重症病人如何识别
➢快速识别 ➢症状识别 ➢体征识别 ➢检验识别
18
1.快速识别
要点——生命“八征
T P R BP C A U S
19
生命八征(1)
1
2
3
4
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PPT课件

除颤
指征: 室颤; 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速; 药物治疗无效的室速
除颤
对室颤,单相360J。双相200j 室速:能量取决于室速异常的形态学特征及其 速率。 —单形室速,不论有无脉搏—100焦耳 —多形室速:—200焦耳
除颤
除颤方式: 室颤→非同步放电 室速→可试用同步放电 →但若是触不到脉搏,有神志不清、 低血压、肺水肿、或QRS高度畸形而 无法同步→非同步电击
⑵房性心律
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P波,QRS正常,不完全代偿间隙
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P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 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多形性”或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房波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 II、III、avF导联清晰,波间匀齐相差不超过 0.02s,频率在240-430 bpm,AV传导比 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药物+心室起搏 房室结消融+心室起搏
持续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抗凝问题 风心病房颤必须抗凝 无心脏结构异常,年龄较青的男性房颤可考虑使用 阿司匹林 其他房颤需要抗凝,但INR可在2左右。 持续房扑心脏结构异常者也需要抗凝。 华法令的使用 增加华法令作用的药物包括:胺典酮、西咪替丁、 红霉素、喹尼丁、甲状腺素等。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后室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LQT) Brugada综合征(RBBB伴V1V3导联S-T抬高) 不适当窦速 其他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变化多端
心悸、胸闷、头昏、喉头阻塞感, 晕厥、猝死 起病急缓 原有基础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心功能良好患者的早搏症状往往比心 功能差的更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心功能状态
!
3.心肌缺血缺氧
4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编辑版ppt
3
(二)麻醉和机械刺激
(三) 内环境紊乱
1.神经体液因素
2.电解质紊乱
!
3.酸碱平衡紊乱
4.体温的影响
(四) 药物
编辑版ppt
4
二、严重心律失常--临床类型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1、恶性早搏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快速心房扑动、心! 房颤动
危重患者常见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编辑版ppt
1
在重症监护病房心律失常的发生十分常见,严重 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暂意识丧失或猝
!
死等危急状态,使病情恶化。因此,如何早期识别和 及时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编辑版ppt
2
一、急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病因
(一) 原发心脏疾病
1、基础心脏疾患
2、确定体征或症状的原因与心动过速有关
3、发生与心率相关的体征或症状时心率很少 低于150bpm
编辑版ppt
10
稳定的患者 没有严重的体征或症状,首先确定心动过 速属于下列哪一种: 窦性心动过速 房颤、房扑 窄QRS心动过速 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稳定的单形性VT或多形性VT
编辑版ppt
QRS波群:时限、形态正常;绝对整齐
心室率:160~250次/分
看不清明显的心房活动时,统称之为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主要类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编辑版ppt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快速、匀齐的QRS波群,QRS
14
窦速的处理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重点是找出窦速的原因进行治疗(如紧张、 焦虑、发热、贫血、心衰、休克、缺氧、拟肾上腺素药 等),而不是强行减慢心率。
急诊与ICU的窦速很可能是一种有益代偿,如果心率 “正常化”,有时反而是有害的。
必要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镇静剂。
编辑版ppt
15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进行药物或电复律
➢ 永久性房颤:转复失败或非转复适应证或转复24小时内 又复发的房颤
急性房颤:初次发作时间<48h
编辑版ppt
23
2、危重病人的房颤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编辑版ppt
24
危重病人的房颤
后果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齐
编辑版ppt
20
心房颤动
f波不规则,大小不等 心房率:350-600 bpm 三个绝对不齐:f波节律 f波大小 R-R间隔
编辑版ppt
21
房颤心电图
编辑版ppt
22
1、房颤的几个概念
分类
➢ 初发房颤: 首次出现的房颤 ➢ 阵发房颤:持续时间<7天的房颤,一般<48小时 ➢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一般不能自行转复,需要
编辑版ppt
13
鉴别诊断
窦速的诊断对吗?
当窦速频率过快时,P波可与前一心搏之T波重叠,尤 其在心率>150次/分时,须与 PSVT 相鉴别。 鉴别要点一:窦速通常逐渐开始和终止;PSVT 往往突 发突止。
鉴别要点二:窦速少见>160次/分,罕见>180次/分, 极个别>200次/分。
编辑版ppt
波群呈室上型(QRS不增宽变形,时限<0.12s)。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编辑版ppt
17
处理
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 和洋地黄、维拉帕米等药物.
2、药物不能终止时可考虑食管心房调搏或电转复。
3、当不能行电转复或电转复不成功、房室结阻滞剂无效 时,可考虑使用胺碘酮、索他洛尔、普鲁卡因胺、氟卡 胺。
—— 心功能正常者可用β阻滞剂(Ⅰ)、钙拮抗剂(Ⅰ); 对常规控制室率措施无效或有禁忌时可考虑用静脉胺碘酮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编辑版ppt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28
编辑版ppt
7
四、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处理流 程
评估病情 稳定患者的处理 不稳定患者的处理
编辑版ppt
8
1、病情的评估
病人的状况是否稳定? 有无严重的症状或体征? 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动过速引起?
编辑版ppt
9
不稳定的病人
1、有严重的体征或症状
*症状和体征包括胸痛、气短、意识障碍、 血压降低、休克、肺淤血、心力衰竭和心肌梗 死
11
(一)、窦性心动过速
P波在I、II 、AVF↑,aVR↓ PR间期固定于0.12~0.20s P-P间期互差< 0.12~0.16s P波频率>100bpm
编辑版ppt
12
窦速的分类:
1、一般性的窦速 2、病理性的窦速
a、窦房结折返性的心动过速 b、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IST) c、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d、体位性的心动过速
4、心功能受损时,可选用西地兰、胺碘酮、地尔硫卓。
5、伴高血压、心绞痛、交感神经张力亢进,首选β-受体 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等。
6、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高。
编辑版ppt
18
(三)房颤/房扑
编辑版ppt
19
心房扑动
F波 规则大锯齿波 无等电位线 心房率:250-350 bpm 房室传导规律 2:1 - 4:1 相对规则 心室律相对
--房颤伴预激综合征 4、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室速(IVT) --长QT综合征与尖端扭转型室速 5、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编辑版ppt
5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静止/窦房阻滞 II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编辑版ppt
6
三、认识正常窦性心律
P波在I、II、AVF↑,aVR↓ P-P间期互差<0.12~0.16s P波频率60~100bpm PR间期固定于0.12~0.20s
编辑版ppt
25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编辑版ppt
26
4、治疗策略
病因或诱因的治疗
控制心室率 转复窦律
防治血栓栓塞 维持窦律
编辑版ppt
27
控制心室率
快速的心室率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 的主要原因 控制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房颤,不论 持续时间长短,均需用药物控制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