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在影响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为未来创造能力、启迪学生拥有文明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日新月异的语文课程教学发展趋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者应向分析深处探究,为学生一路走好文化素养之路提供助力。
一、语文课程研究现状在当前,影响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文化环境和教师个人素养等。
首先,语文课程教学受到国家政策的规范与支持,促进其规范性发展,推进其教学规范化社会化普及,实现真正的实践教学。
其次,语文教学受到客观文化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当今中国出现的众多文化形态,使语文教学理论发展处于多元和复杂的状态,教师不但面临传授知识的问题,也面临如何传授有价值、真实的文化知识的挑战。
最后,语文课程教学还受到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限制,教师的学术认知、教学技能、教学态度等方面的条件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水平,它们成为语文课程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语文课程教学案例分析(1)民族文化类在当今社会,民族文化的传播以及民族多样性的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得到了相关政策的支持。
因此,民族文化类语文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古典诗词是传播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智慧宝藏,激发学生追求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学生拓宽思维,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和人文关怀。
(2)现代社会文化类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语文课程教学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文化背景。
因此,现代社会文化类的语文课程教学变得愈发重要。
例如,电影、网络文字等受到年轻人喜爱,可以引入到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表达方式,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
此外,在教学中也可以介绍和分析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例如反腐倡廉、热点社会公益活动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深入体验当今社会现状,并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影响他们自身成长同时,也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具活力的社会文化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世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学习者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语文教育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来更新。
因此,为了提升语文教学水平,许多教育家都在探索语文课程的有效组建方法,以及将语言文字知识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思路。
语文课程的有效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首先,语文课程的组织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以及学习者的需求,推出适合各年龄段学习者的语文课程;其次,学校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组织语文课程,以弘扬本地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第三,语文教学要素应该结合现行语文教材,重点加强语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五,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完善语文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语文教育还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概念,它将语文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教学手段,搭建学生的语文实践平台,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学校还要强调综合能力强化和创新能力强化,通过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思维分析、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许多学校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的案例为依据,以发现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通过研究分析,学会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
举一个例子,借助案例分析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篇关于一个小朋友坚持写作不放弃的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分析其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分析这个小朋友坚持的原因,以及他的坚持最终的结果,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积极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接受语文教学,并努力奋斗。
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分析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讲解了一篇古文,但学生们似乎对这篇古文缺乏兴趣,课堂氛围比较低迷。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历史背景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篇古文。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数学课堂教学案例。
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讲解了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们似乎对这个概念感到困惑,无法很好地理解。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师讲解了一些生词和语法知识,但学生们似乎对这些知识缺乏兴趣,记忆效果不佳。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英语歌曲、影视剧片段等,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这些生词和语法知识,从而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合理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只有不断地进行案例分析,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案例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案例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考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
其中,课程与教学理论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进行案例解析,剖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将课程设置为案例分析、教育原理、教学设计、教育研究等多个模块。
这种设置方式有助于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好地应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例如,在案例分析模块中,教师需要对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分析不同教育场景下的具体案例,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提升教育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二、案例解析的重要作用案例解析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案例解析能够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通过深入分析、综合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能够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思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强化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分析教育教学案例,教师能够培养问题意识和对问题进行准确把握的能力。
同时,案例解析也能够让教师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 拓宽教师的视野。
案例解析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案例,使教师能够了解到不同教育场景下的特点与需求。
通过与他人的经验交流和思想碰撞,教师能够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并在实际教学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三、案例分析的应用范畴案例分析不仅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畴。
1. 学校管理与课程设计。
学校管理者通过对各个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制定学校管理政策和优化课程设计。
案例分析能够帮助管理者从学生、家长、教师等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为学校管理与课程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2. 教师发展与培训。
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报告案例一:抵制听课说明了什么镇东初中规模不算大,生员基础参差不齐,师资业务素质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始终上不去,学生家长反映强烈,领导也有意见。
新学期开始后,镇教育委员会针对该校情况决定调教育办公室李主任到该校任校长。
李校长任校长一周后,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他谈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初步设想,他说“要提高质量,摘掉落后帽子,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检查,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检查,因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想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
过去,我们学校班子没有重视这项工作,致使少数责任不强的教师混课甚至旷课,这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因此,我提议,从明天起,所有校长、主任按自己所学专业,分学科到班子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与教师打招呼,希望大家不要走漏风声。
”会议后的第二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
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主任肯定了这种做法,有的说:“这次不打招呼的听课,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教师未备课,就是读读书,有的新教师根本就不会讲课。
”有的说:“这次听课也发现了不少教师授课能力强,水平高,以后要注意重点使用。
”有的还说:“这样的听课今后每过一段时间听一次,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
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不料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
这位教师说:“我这节可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
”那个老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背书。
”一句话,就是不愿让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
可想而知,这次校长、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
这样的听课已无法进行下去了。
教师的不满,明里暗里的软抵抗行动,李校长耳闻目睹。
面对这意想不到的情况,他陷入了沉思。
讨论:李校长的做法为什么行不通?问题出在哪?请为李校长提出新的建议。
教学课程及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本课程名称为《XX学科教学实践》,属于教育学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XX学科教师,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XX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为成为一名优秀的XX学科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1. XX学科教学理论:介绍XX学科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课程体系等。
2. XX学科教学设计:讲解XX学科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等。
3. XX学科教学方法:分析XX学科教学方法的类型、特点、适用范围等。
4. XX学科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在课堂管理、教学语言、板书设计、多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技能。
5. XX学科教学评价:介绍XX学科教学评价的标准、方法、工具等。
6. 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实习等。
四、教学实践一、教学实践概述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模拟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真实的教学场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2. 实习: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
3. 教学研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实践过程1. 模拟教学(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选题:每组选定一个XX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3)实施:各小组进行模拟教学,其他小组成员担任评委,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4)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教学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实习(1)联系学校:与中小学联系,确定实习时间和地点。
(2)实习准备:学生了解实习学校的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
教学论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论作为一门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的科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论实践课程。
通过本次实践,我对教学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将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过程1. 实践背景本次教学论实践课程旨在使学员掌握教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教学论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2. 实践内容(1)教学论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目的、任务和规律,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2)教学设计:学习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3)教学方法: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掌握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学习如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3. 实践形式本次实践课程采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学习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实践包括模拟教学、观摩教学和实际教学等。
(1)模拟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员进行模拟教学,锻炼教学技能。
(2)观摩教学:学员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经验。
(3)实际教学: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三、实践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掌握了教学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模拟教学、观摩教学和实际教学,我逐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基础。
通过学习教学设计,我明白了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024年《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样本(2篇)
2024年《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样本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于2024年修读了《课程与教学论》这门重要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我了解到了不同类型的课程设计方法,例如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学习过程中也进行了一次小组课程设计的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课程设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通过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我对多元评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他所学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因此,多元评价方法的引入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一些多元评价的实践方法,例如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教师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正如杜威所言:“唯有真正爱他们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5篇范文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5篇范文第一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四个步骤: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2.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对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结束之后所做的反思总结.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教学设计:是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计划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教学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具有共同特性和个别特性。
它们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科学运用教学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
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题
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题
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占据着我们社会运转的重要地位。
课程教学论是一门基础教育
学科,它解决了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实施课程
教学,本文将以一个案例来分析课程教学论的应用。
案例描述:张老师是一名熟练的教师,他受过专业的教育,并有着良好的课程经验。
他担
任经济学课程的负责人,利用面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给学生讲授经济学课程。
在课程教学论中,课程内容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主题,它是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张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面授、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更好地让学生
理解经济学课程的知识点,并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取决于课程的组织和安排。
张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安排了经济学课程,他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步骤安排,从一个基础的概念开始,再一步步深入,最后得
出论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认知能力和理
解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
张老师采用了面授、讨论和
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课程教学论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
适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安排适当的课程,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
质量和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教学论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1. 新课程改革背景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语文教学现状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师生互动不足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亟需改进。
三、实践内容1. 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内容的选择(1)教材内容: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基本教材,结合地方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2)课外阅读:推荐经典文学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3. 教学方法的运用(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的实施(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四、实践效果1.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通过实践,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 教学效果明显实践证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五、问题与反思1. 问题(1)部分教师对课程教学论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
(2)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
2. 反思(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论的认识。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方法和应用》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 请你结合下列案例,阐述发现性学习的特征。
老鼠有决策能力吗?教科学课的王老师在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他们自选一个课题,小黄同学选择的课题是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
他从宠物店买回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
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
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
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
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
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
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
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
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老鼠没有做出复杂决策的能力。
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做出的决策。
”小黄同学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答案】:发现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2.下列案例中,父亲的作法对吗?请你谈谈理由。
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
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聂愿愿只比第一名645分少17分。
在该县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十几位考生中,聂愿愿成绩名列第二,一入校便获得该校二等奖学金。
聂愿愿受的是他父亲的家庭教育。
他的父亲聂其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
他的方法突出一个“背”字。
聂愿愿高考成功后,聂其文名声大振,他对记者侃侃而谈,表示:“我想在教学方面实践一下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学前班到高中13年,我准备用10年完成。
当我的第二个孩子成功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才真正有说服力,那时我要把我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第三模块学习/专题一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学习活动第六节新近的学习理论案例分析考试题:Internet课程后的应用水平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学习Internet课程后的应用水平。
试题样例:(考生电子邮件帐号、收件人1、收件人2的邮件地址均由监考老师给出。
)你是一个刚从某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听说新华通讯社(中国)正在招聘新记者,新华社正是你理想的工作单位。
请你通过INTERNET完成下列工作:一、通过适当方式,在因特网上查找到新华社的网站,并通过其导航系统找到新华社总编的介绍网页,将总编的照片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下,文件名为网1.jpg(扩展名与原图片文件相同);再以纯文本的形式保存总编的简介,文件名为网2.txt。
(本小题19分)二、通过FTP从的某一个文件夹下下载一个名为coolthings.arj的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此文件为《应聘注意事项》,请你用适当的方式将其解压,解压后的文件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
(本小题16分)三、通过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向新华社总编室(收件人1)及人事处(收件人2)同时发出一封应聘意向信。
要求如下:(本小题31分)1、设置自己的收发邮件的帐号;2、邮件主题为:你的准考证号-姓名(如考生李菲,本次准考证号为110503241008,则邮件的主题为:110503241001-李菲);3、正文说明你的基本情况,并表明你愿意应聘驻外记者一职,不少于80字;4、选用一种信纸;5、信尾有你的签名及写信日期;6、将素材文件夹下的相片.jpg作为邮件附件同时发送。
四、制作一组宣传自己形象及证明自己能力的网页,为节省时间,我们已经将你的有关材料存放在素材文件夹下,请你选用。
(本小题34分)要求:1、在考生文件夹下建一个名为webpage的文件夹,将所有网页及所用到的素材制到此文件夹下。
2、主页文件名为index.html或index.htm,其余各页文件名自定;3、4个以上网页,各页的字体字号应尽量丰富;4、其中一页应有无序列表;5、5个以上链接点,其中一个为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6、用表格方式展示你的大学学科成绩;7、网页中至少有一页用图像作背景,动画、音乐、按钮等可自选;8、其它网页与主页间要能相互跳转。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规划课程还是实施教学,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已经形成自己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认知。
下文将分析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案例,从而探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完善性。
首先,要实施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必须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也就是说,要规定教学内容与要求,明确课程安排,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语文。
同时,老师也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知识现状,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主动发现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会议和讨论,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知识。
教师们要对语文课程的核心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具体的教学现象,分析其中的规律性,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再三审查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规律,提升分析能力,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
此外,我们也应该把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与学习的实际相结合,既要重视教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功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特点、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还要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充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研究,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的探究,通过系统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语文课程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学习环境。
只有运用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语文作为国家的国粹,在中学课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学语文课程上,教师应当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把握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将十分复杂的语言文字融叠学习融合,运用课堂上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
今天,我们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剖析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
首先,要有效实施中学语文课程,必须对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以及语篇进行有效整合。
针对特定课堂,我们认为可采用建议式设计,将语文课程以具有活力的方式融入教学活动中。
以文言文为例,老师可以从学生本身探究出发,将语文与文学结合,赋予语言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得以接纳传统文言文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内质。
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引导共构”的原则,即在特定课堂活动中,老师和学生自由共同探讨、分享思想,形成协同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新知识更易于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活动,与学生合作,探讨如何分析文本中的句子结构,或者为文章问题分析提供解决方案,这样正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引导共构”的原则。
此外,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进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电子投影、教育软件等,弥补语文教学的不足,同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来探索、学习,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乐趣。
考试中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答题,从而减少学生考试时间,提高学生答题质量。
最后,为了有效推进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强调“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不仅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而且可以为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评估,指导教学改进。
以及传统的试卷评价,教师还可以采用考查“语文文化”的方式,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考察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效果。
以上就是我们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模式的讨论,从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采用多样化,全面的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把握语文教学的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及评价体系,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
中学教学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实验旨在通过教学论实验,探索中学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提高中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索中学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中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某中学七年级(1)班全体学生。
2. 实验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
3. 实验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教学论著作,了解中学教学论的发展现状。
(2)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学论实验。
(3)观察法:观察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分析实验效果。
(4)访谈法:访谈教师、学生,了解他们对实验的看法。
四、实验内容1.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学模式的构建(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 中学教学方法的创新(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
(2)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3. 中学教学评价改革(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
2.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课堂氛围活跃,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教学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于XX年XX 月XX日至XX年XX月XX月在XX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论实习。
本次实习以初中语文课程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实际教学,检验并提升我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实习目标1. 熟悉并掌握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特点。
2. 熟练运用教学论知识,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3. 体验教师角色,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 收集教学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实习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习前,我认真研究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熟悉了教材内容,并制定了详细的实习计划。
2. 课堂教学:在实习过程中,我共承担了6节语文课的教学任务。
在备课阶段,我充分运用了教学论知识,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案。
课堂上,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学反思:在每节课结束后,我都会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实习成果1. 成功完成了6节语文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所提高,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通过实习,我对教学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五、实习体会1. 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论知识,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本次教学论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2021年整理)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的全部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分析题及答案盐井镇水田小学姚富斌一、实例分析题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 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
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
教师列出式子:0.0 83X 230,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
"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
答: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人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
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这节课教师运用的是设疑导课,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人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
课程与教学论 案例分析(二)
第三模块学习/专题一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学习活动问题:1、这两则教学案例体现了哪种学习理论的应用?这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这种学习理论给您的教学带来哪些启示?3、举出更多的课堂教学经历或片断,它们能体现出这种学习理论的应用。
答:1. 这两则教学案例体现了行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
主要观点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所遇到问题情境,经过内心的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即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就是人的认知结构的改变的过程。
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至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扩大或提升)的认知结构,因此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
与行为主义相比,认知主义对学习者的考虑要多一点,它注重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一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知识,如归类、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要求学习者知道为什么的任务,认知主义还是比较适合的。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意义有这样几点:(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
(2)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结构化:布鲁纳的强调学习情境结构理念,认为在结构中学到的原理原则,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情境中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结构化的学习情境,并且使教学内容结构化。
(3)注重分析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馈:学生的错误反馈能让我们发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进而决定采用哪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
4)有意义接受学习中设计“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强调接受学习,但不是完全被动式学习,而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先行组织者”的引导下,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吸收新知识,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分析题及答案
盐井镇水田小学姚富斌
一、实例分析题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 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
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
教师列出式子:0.0 83X 230,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
”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
答: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人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
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这节课教师运用的是设疑导课,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人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
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
教师在运用设疑导课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
其次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
在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抓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即对于对数意义的认识,而且通过巧妙的手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是遵循讲公式、背公式、练公式的老路子,使学生在疑惑、体验、思考中进人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例分析题
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
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
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
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
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答: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
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1、综合性原则2、均衡性原则3、选择性原则。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
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
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料,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三、实例分析题
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答:
1、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二是课程资源的适合性。
三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是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2、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3、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人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
4、教师不仅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
值,提高利用率。
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四、实例分析题
题目: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
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了些尝试:如教4 5 - 3 0时,生1用摆小棒算,生2拨计算器算,生3想3 0 + 15=45,生4想40-30=10,生6 上车数一数,生7用妈教的竖式算. . . ...我及时抓住生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4的算法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练。
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
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
答: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运用这个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
从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
在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
在生成性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
这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
五、实例分析题
题目:这是一则来自《光明日报》的报道:
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实验学校合作开展"六年级文科教学中德育、智育、美育的交汇渗透"教育活动。
每月一次,上午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学校讲课,下午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
一年之内,该校六年级学生六次走进上海博物馆的大门,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
学校还把学生写的心得体会汇编成一本学生文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根据你对课程有关问题的理解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意义。
答:这是上海市中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其意义在于:(1)完善课程体系(2) 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 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闻名海内外,与他们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既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和使用率,也丰富了课程资源,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六、实例分析题
题目:西方学者威廉斯在其《教师供求规划》一文中指出:“尽管有各种新奇的小装置用来改进教学效率,但我们却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依然是教育过程的支柱,新的技术工具并没有导致教师职责的废除,反而在帮助教师从专制的教的角色变为教学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
因为,在教学手段的组织协调以争取教育的最佳效益万面,教师扮演着一个主角。
”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的一般原则。
答:
1、这段话说明了教师、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
2、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我们要求的不仅是会“使用”教育工具,而是会“运用”,现代教育工具不是新鲜的摆设,不是教师资力的标榜,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的教学要素,它同样要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并受到教师的教学监控。
3、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 依据教学目标(2) 依据教学内容(3) 根据学生变量(4) 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