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案
曲线运动教案

曲线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和产生条件。
2. 掌握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3. 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2. 教学难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曲线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曲线运动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曲线运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曲线运动的特点和产生条件。
2. 知识讲解(20 分钟):- 讲解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如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加速度不为零等。
- 通过演示实验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 引导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问题,如向心力的来源和作用。
3. 练习环节(10 分钟):- 给出一些曲线运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
-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特点和产生条件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掌握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并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练习和讨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限制,对一些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无法深入探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实例分析和应用拓展。
2023最新-曲线运动教案(优秀9篇)

曲线运动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9篇《曲线运动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曲线运动教案篇一一。
教学内容: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点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3、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相不影响。
4、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分解问题。
重点、难点解析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1)曲线运动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2)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则曲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应为时间t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如下图所示1201731390 随时间取值减小,由下图可知时间t内位移的方向逐渐向A点的切线方向靠近,当时间趋向无限短时,位移方向即为A点的切线方向,故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即A点的切线方向。
style=#39;width:108pt;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2)速度(3)加速度(2)将船渡河的运动沿平行于河岸和垂直于河岸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则为轮船实际上沿河岸方向的运动速度,为轮船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运动速度。
当时:①要使船垂直横渡,则应使=0,此时渡河位移即实际航程最小,等于河宽d。
②要使船渡河时间最短,则应使最大,即当。
高中物理教案——曲线运动

【探究题】探究一:小船过河问题1.船速大小为v1,水速大小为v2 ,河宽为d,求:最短过河时间和最短的过河距离,应当怎样渡河?★针对训练一: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假设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那么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A.dv2v22-v21B.0 C.dv1v2 D .dv2v1探究二:速度的分解1.如下图,岸上的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拖动小船靠岸,那么当人匀速运动时,船的运动情况是()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匀速运动D.条件缺乏,不能判定★针对训练一:如下图,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成53o时,车的速度为15m/s ,那么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大?★针对训练二:〔选做题〕宽9 m的成型玻璃以2 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进展,在切割工序处,金刚割刀的速度为10 m/s,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那么:(1)金刚割刀的轨道应如何控制?(2)切割一次的时间多长?(3)所生产的玻璃板的规格是怎样的?探究三:两类平抛问题1.暗含速度关联:如下图,在A 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抛出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飞行一段时间后,和竖直墙壁夹角为θ撞在墙面B 点,求物体落在斜面上的速度和飞行时间?2.暗含位移关联:如下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P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在斜面上的Q 点,求AB 两点的距离和飞行时间?★针对训练一:1.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 .tan θB .2tan θC .1tan θD .12tan θ★针对训练二:2.如下图,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A .tan φ=sin θB .tan φ=cos θC .tan φ=tan θD .tan φ=2tan θ探究三:研究平抛运动数据的处理 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 ,假设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 、b 、c 、d 所示,那么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0= 用〔L 、g 表示〕其值是 m/s(g=10m/s 2) a bc d探究四:圆周运动的多值问题1.如下图,半径为R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处沿OB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求小球的初速度v和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2.方法与过程(1)类比直线运动认识曲线运动、瞬时速度方向的判断和曲线运动的条件;(2)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方向的判断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引入曲线运动教师:在必修一里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我们知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他的运动轨迹是直线,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做的并非是直线运动,比如玩过山车的游客的运动、火车在其轨道上的'运动、风中摇曳着的枝条的运动、人造地球围绕地球的运动(图片)。
问题1:在这几幅图片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教师:我们把像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直线运动引入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曲线运动,并借助实例归纳出曲线运动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方向问题2:我们知道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是保持不变的,那么在做曲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的方向又有什么特点呢?(方向时刻在改变)问题3: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每时每刻所对应速度的方向呢?教师:我们来猜想一下,钢珠从弯曲的玻璃管中滚落出来,运动方向会是下面那一种情况呢?学生:猜想教师:现在咱们从理论上分析一下,钢珠从弯曲玻璃管中滚落出来的运动方向当B点无限接近A点时,这条割线变成了曲线在A点的切线,这一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变成了A点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
物理课高中曲线运动教案

物理课高中曲线运动教案
课题: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够应用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关系,曲线运动中的力分析。
教学难点:曲线运动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
1. 回顾直线运动的知识,引入曲线运动的概念;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汽车在弯道行驶时会有偏离惯性的情况出现?
二、讲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5分钟)
1.定义: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
2. 特点:速度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加速度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
3. 曲线运动中的力分析。
三、分组讨论实例分析(20分钟)
1. 讲解一个实际例子,例如:车辆在直线和曲线道路上的移动;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当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如何调整速度和方向。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
1. 练习题:车辆在半径为100米的圆弧上匀速行驶,速度为20m/s,求向心力的大小;
2. 拓展题:如何计算车辆在不同曲线道路半径上需要的速度大小。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曲线运动的重要性;
2. 每位学生做一次简单的练习,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线运动的
概念和应用。
同时,通过练习题和拓展题的设置,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曲线运动是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还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如何设计一堂优秀的曲线运动课程呢?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曲线运动是一项要求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的运动,因此在设计课程目标时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顺利跑过不同形状的曲线路线。
2.培养学生在运动中的自信心和勇气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打破心理障碍。
3.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展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曲线运动是一项需要良好基础的运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组教学为主,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展示、演示、训练和评价。
三、教学手段1.操场或运动场地: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性,应该选择宽敞的操场或运动场地。
2.器材:曲线运动需要借助一些器材,如横杠、弹跳球、铁环和抓环等,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目标选用合适的器材。
3.视频和影像资料:教师应该准备一些好的教学视频和影像资料,重点介绍曲线运动的动作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
四、课堂评价曲线运动是一项需要细节的运动,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需要重点注重学生的细节动作和相关表现。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学生全面的表现,包括身体协调性、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并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反馈。
综上所述,要想设计一堂成功的曲线运动课程,需要注重目标的纵向和横向推进,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并注重评价和反馈。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一定的帮助,让您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曲线运动课程。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全章教案(高一)

05.1曲线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三、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四、教学方法:实验、讲解、归纳、推理法五、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曲线运动(1)放录像,展示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3)用CAI课件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放录像: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推理: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
b: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用CAI课件模拟实验: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3. 能够利用运动方程求解曲线运动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曲线运动的概念及特点;
2. 曲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3. 运动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曲线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2. 曲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3. 运动方程的推导及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车辆在山路上下坡过程中的视频,引出曲线运动的概念;
2. 讲解:通过讲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加速度、位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曲线运
动的基本原理;
3. 演练:给学生提供几道曲线运动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运动方程解答问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曲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过山车的设计、摩天轮的运行等;
5. 总结:总结曲线运动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曲线运动展开教学,通过引入、讲解、演练、拓展和总结的环节,帮助学
生全面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加
深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探索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教案

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曲线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力等相关物理量
教学重点:
1. 曲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关系
3. 曲线运动中的力和位移关系
教学难点:
1. 计算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
2. 掌握曲线运动中的力和位移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曲线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定义。
二、讲解
1. 讲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分析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力等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 介绍曲线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三、实验
进行一些曲线运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曲线运动的理解。
四、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理解,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疑惑。
六、作业
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七、课堂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八、课后拓展
推荐一些相关的拓展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曲线运动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
2. 实验器材
3. 课堂练习题
4. 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
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课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

高中物理课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高中物理课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 什么是直线运动?2.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展示图片: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转弯的火车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 轨迹是曲线)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
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切线方向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速度是________(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2.实验探究器材:光滑玻璃板小钢球磁铁演示:小钢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优秀8篇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优秀8篇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
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
(答:2某104厘米)500微米=______米。
(答:0.0005米)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
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
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
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1.新课的引入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一、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1)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方程教案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方程教案
主题: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方程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曲线运动的概念并掌握相关的方程。
一、引入:
1. 展示一个曲线运动的视频,并让学生描述视频中物体的运动轨迹。
2. 引导学生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有何区别?
二、概念讲解:
1. 定义曲线运动: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轨迹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的运动。
2. 讲解曲线运动的相关概念:速度、加速度、曲率等。
3. 引入曲线运动的方程: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三、方程推导:
1. 推导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程:v(t) = v₀ + at
2. 推导出曲线运动的位移方程:s(t) = s₀ + v₀t + 1/2at²
3. 推导出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程:a(t) = dv/dt = d²s/dt²
四、实例演练:
1. 给出一个曲线运动的实例,让学生带入方程计算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2.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思考问题:
1. 如何根据已知的速度方程,推导出加速度方程?
2.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是如何影响速度和位移的?
六、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曲线运动方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深化对曲线运动方程的理解。
以上是一份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方程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设计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学习重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方法实验、讲解、归纳、推理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第一学时一、课题导入至今为止,我们只研究了物体沿着一条直线的运动。
实际上,在自然界和技术中,曲线运动随处可见。
水平抛出的物体,在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沿曲线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接近圆,也是曲线。
抛出的物体,公转中的地球,他们的运动都是曲线运动。
那么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开始研究曲线运动到底具有哪些规律。
目标引领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三、独立自学学生自学课本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引导探究一、曲线运动的位移:1.坐标系的选择:研究物体在同一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应该选择坐标系?2.位移描述:物体运动到某点时,其位移可尽量用它在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而分矢量可用该点的表示。
二、曲线运动的速度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2.运动性质: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发生变化,即速度时刻发生变化,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
3速度的描述:可以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矢量叫做分速度,其中vx= vy= 。
三、运动描述的实例:1.蜡块的位置: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y,玻璃管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设为vy,从蜡块开始运动的时刻计时,于是,在时刻t,蜡块的位置P可用它的x、y两个坐标表示x= y= 。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教案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教案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3.了解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2.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3.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节:曲线运动的速度1.概念:曲线运动的速度是指物体在曲线运动过程中,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比值。
2.计算方法:v=d/t,其中v为速度,d为位移,t为时间。
3.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曲线运动下物体的位移与时间,计算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4.作业:完成课堂练习。
第二节:曲线运动的加速度1.概念: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曲线运动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比值。
2.计算方法:a=Δv/Δt,其中a为加速度,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变化量。
3.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曲线运动下物体的速度与时间,计算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加速度。
4.作业:完成课堂练习。
第三节: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1.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掌握曲线运动下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2.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理解能力。
第四节: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1.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作业:完成课堂练习。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2.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3.课堂表现和参与度占总评成绩的20%。
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

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
从本节内容安排来讲是安排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的直线运动之后,又在平抛、圆周、天体等更复杂曲线运动之前。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后面研究学习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把必修一牛顿运动力学直线运动,学完,对于用牛顿运动力学处理直线运动应该没太大问题。
但曲线运动还从未接触过,不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许多曲线运动,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容易接受什么是曲线运动。
关键是曲线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列举各种生活实例及实验探究,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节内容。
由于高一学生基本还保留了对直观现象的兴趣,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
2.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让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2.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1._曲线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5、渗透物理学“建立理想化模型”、“化繁为简”“等效代替”等思想。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柯受良飞越黄河精彩视频和生活中常见抛体运动的图片引入到抛体运动,在对抛体运动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回忆以前学过的抛体运动;对抛体运动进行分类。
由抛体运动引入平抛运动。
(一)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是平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1)有水平初速度,(2)只受重力作用。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时,要“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问题1:平抛运动是怎样的运动?问题2:怎样分解平抛运动?探究一: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学生演示,提醒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演示实验】同时释放两个相同小球,其中一个小球从高处做平抛运动,另一个小球从较低的地方同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象: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小球都会撞在一起(学生回答)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师生共同总结)探究二: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分组探究,提醒:a小球是带有小孔的小球;b装置靠近水槽;c观察两小球落到水槽中的情况)【分组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前方小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后方小球被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
现象:两小球球同时落地。
(学生回答)结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师生共同总结)课堂小结小结一、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的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2、条件: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曲线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曲线运动教案教材版本: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曲线运动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3. 能够分析曲线运动中的力的作用及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曲线运动的特点及速度、加速度的计算;2. 曲线运动中的力的作用;3. 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教学难点:1. 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2. 曲线运动中的力的分析及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及教学图表;2. 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3. 有关曲线运动的例题及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曲线运动的定义及特点,并与直线运动进行对比,引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探究:通过实验或图表展示曲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通过计算实际数据,掌握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 拓展:讨论曲线运动中力的作用及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力与曲线运动的关系。
4. 确定性:讲解曲线运动中的力的方向及大小的计算方法,并演示相关例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类似问题。
5. 巩固: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提升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6.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曲线运动的特点及与直线运动的区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曲线运动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清楚掌握曲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在曲线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7篇)曲线运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2、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媒体,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曲线运动1、现象分析:(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
(实际做与动画演示)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结论:轨迹是直线(2)演示平抛运动(实际做与动画演示)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结论:轨迹是曲线2、结论:(1)概念: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范围:曲线运动是普遍的运动情形。
小到微观世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大到宏观世界(如天体运行)都存在。
生活中如投标枪、铁饼、跳高、跳远等均为曲线运动。
(说明)为什么有些物体做直线运动,有些物体做曲线运动呢?那我们必须掌握曲线运动的性质及产生的条件。
二、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1、三个演示实验(1)演示在旋转的砂轮上磨刀具。
观察并思考问题:磨出的火星如何运动?为什么?分析:磨出的火星是砂轮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
(2)演示撑开带有雨滴的雨伞绕柄旋转,伞边缘上的水滴如何运动?观察并思考:水滴为什么会沿脱离时的轨迹的切线飞出?分析:同上(3)演示链球运动员运动到最快时突然松手,在脱手处小球如何飞出?观察并思考:链球为什么会沿脱手处的切线飞出?分析:同上2、理论分析:思考并讨论:(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何确定某点心瞬时速度?分析:如要求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如果时间取得更短,这种近似更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2)在曲线运动中如何求某点的瞬时速度?分析:用与直线运动相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先求AB的平均速度,据式:可知: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越小,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当时,AB曲线即为切线,A点的瞬时速度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曲线运动命题规律本章知识点,从近几年高考看,主要考查的有以下几点:(1)平抛物体的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及其重要公式,如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等。
(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运用。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注意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要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对人造卫星问题考查频率较高,它是对万有引力的考查。
卫星问题与现代科技结合密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要引起足够重视。
本章内容常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综合成难度较大的试题,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分析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运动问题,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问题,反映了现代科技信息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联系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例如2020全国I第17题,山东基本能力第32题,全国II第25题,广东单科第12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以及北京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问题。
再如2020全国I卷、江苏物理、天津理综、重庆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问题。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仍是高考的热点。
与实际应用和与生产、生活、科技联系命题已经成为一种命题的趋向,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探月计划的实施,更会结合万有引力进行命题。
复习策略在本专题内容的复习中,一定要多与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场等知识进行综合,以便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
1.在复习具体内容时,应侧重曲线运动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将曲线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如平抛运动就是将曲线运动转化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再进行处理的。
对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由于涉及知识较多而成为难点和重点。
就圆周运动的自身而言有一个临界问题,同时又往往与机械能守恒结合在一起命题。
在有关圆周运动最高点的各种情况下的各物理量的临界值的分析和计算应作为复习中的重点突破内容,极值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是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2.天体问题中,由于公式的形式比较复杂,计算中得到的中间公式特别多,向心力的表达式也比较多,容易导致混乱。
所以要求在处理天体问题时,明确列式时依据的物理关系(一般是牢牢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技巧性地选择适当的公式,才能正确、简便地处理问题。
3.万有引力定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估算天体的质量或平均密度。
问题的核心在于:(1)研究一天体绕待测天体的圆周运动。
(2)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4.万有引力定律是力学中一个独立的基本定律,它也是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一个延伸,学习本部分内容要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建模能力以及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1、记住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能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
2、记住匀速圆周运动的v、ω、T、f、a、向心力等运动学公式。
3、知道解匀速圆周运动题的一般步骤(与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思中相同)。
4、掌握几种情景中的圆周运动:①重力场中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注意临界条件)。
②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
③点电荷的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④带电粒子只受洛仑磁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注意有界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解法)。
⑤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
第一单元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2课时)本节重点:曲线运动的相关概念、速度的分解典型问题:小船渡河考点一、曲线运动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即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性质: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由于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物体只受重力,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
可推广为物体做类平抛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恒力方向与物体的初速度方向垂直。
(3)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且合外力方向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即在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内)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5、分类⑴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⑵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大小变、方向变或两者均变)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考点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⑴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⑵等时性:合运动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时间相等⑶独立性: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参与几个不同的分运动,物体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都按其本身的规律进行,不会因为其它方向的运动是否存在而受到影响。
⑷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⑴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⑵物体运动的轨迹(直线还是曲线)则由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常见的类型有:(1)a=0: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a恒定:性质为匀变速运动,分为:①v、a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②v、a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③v、a成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在v、a之间,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渐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3)a变化:性质为变加速运动。
如简谐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具体如: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变速运动,当两者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是直线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则是曲线运动。
类型题:曲线运动的条件【例题1】优化方案P82跟踪训练1【例题2】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组共点恒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某个恒时,物体可能做( )力F1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变加速曲线运动【体验二】P87优化知能训练9【体验三】质点仅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A.x轴正方向 B.x轴负方向C.y轴正方向 D.y轴负方向【难题尝试】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o从A点开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实线所示,B为轨迹上的一点,虚线是经过A、B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
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分成五个区域,则关于施力物体的位置,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中B.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③区域中C.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②区域中D。
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⑤区域中类型题:如何判断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不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可以根据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加速度情况)进行判断,若受到恒力(其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速运动,若受到的不是恒力(其加速度变化),则为非匀变速运动。
例如: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恒为g;而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是时刻变化的。
【例题】关于运动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C.圆周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D.变力作用下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体验】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A.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B.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类型题:运用运动的独立性解题【例题】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现使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斜面足够长)()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例题】如图所示,A、B为两游泳运动员隔着水流湍急的河流站在两岸边,A 在较下游的位置,且A的游泳成绩比B好,现让两人同时下水游泳,要求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试问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才能实现()A.A、B均向对方游(即沿虚线方向)而不考虑水流作用B.B沿虚线向A游且A沿虚线偏向上游方向游C.A沿虚线向B游且B沿虚线偏向上游方向游D.都应沿虚线偏向下游方向,且B比A更偏向下游【例题】如图为一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P1、P2、P3、P4四个喷气发动机,P1、P3的连钱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P2、P4的连线与y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v0向正x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偏负y 60º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v平动,则可()A.先开动P1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B.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2适当时间C.开动P4适当时间D.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例题】一质点在xOy平面内从O点开始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质点的速度()A.若x方向始终匀速,则y方向先加速后减速B.若x方向始终匀速,则y方向先减速后加速C .若y 方向始终匀速,则x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D .若y 方向始终匀速,则x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类型题: 判断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例题】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合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例题】互成角度(0,180)ααα≠≠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A .有可能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有可能是匀速运动D .一定是匀变速运动类型题: 小船过河问题 轮船渡河问题:(1)处理方法:轮船渡河是典型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小船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中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和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