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带题授课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平罗城关一小李倩【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

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和口述算式。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45“整理和复习”,完成教科书P46“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习,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说?小组内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整理表内除法算式(一)课件出示教科书P45“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师:你看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题意。

2.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81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

4.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格,并说一说自己的排列规律及发现。

(二)观察教科书中乐乐整理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规律,在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填写下面这些算式。

54÷6 35÷5 48÷8 36÷6 63÷7 81÷9 40÷5 36÷4学生尝试在表格中填写算式,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规律的发现、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

(三)根据发现的规律,完成教科书P45余下的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课件出示完整表格。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第1列是除数是1的除法算式,结果等于被除数。

第2列是除数是2的除法算式,结果从1到9,逐渐增大……横排:每个算式的结果相同,除数按1到9排列;竖排:每个算式的结果按1到9排列,除数相同。

教师板书表格中横排、竖排的规律。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二)》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二)》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二)》的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二】》是二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这一单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时.我采取“三步导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激情导课.民主导学.检测导结等教学过程.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一、激情导课。

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一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民主导学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

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

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

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通用7篇)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通用7篇)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通用7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1本册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在第一阶段,既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一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

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

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

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4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0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4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03

二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人教新课标从常老师今天这节课来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

1、采用了“使学生获得情境与算理的理解”的策略,促进了学生四维目标的达成。

从运算教学的一般原理上看:一是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中,算法的形成通常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计算过程来理解算理,然后形成算法,缺少了情境,算法就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支撑,缺少意义的理解,学生的思维也无法上升,因此我认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二是:这个策略能使计算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效融合。

因为“情境——算法——应用”是计算教学的一般规律。

课堂中,常老师的主题图教学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56÷8得多少,是让学生用以前学习的求商的方法进行迁移,归纳完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自己解决前面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这是应用。

从我们课题组上学期研究的大量课例中得知:计算一般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然后从生活问题抽象出算法,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整个过程中既有情境的认识,又有抽象算理的理解,这样更能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用乘法口诀求商,我认为这样是符合计算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因此常老师在本次课中采用的这个策略是有效性。

2、本次课中常老师还很好地用到了“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促进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的理解”这个策略。

后测结果表明:根据5×9=45想到除法算式,能够写出来的占100℅.这说明学生已经弄清楚了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了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从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常老师不但注重外在形式的观察、交流,而且还将新知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发生联系,并且用三个相互关联的“想到什么”,来沟通乘除法的关系;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

所以在沟通乘除法关系时,常老师并不是空洞的让学生说求商方法,而是用三个关联的“想”:根据口诀想算式;根据乘法想除法;根据一个算式展开联想;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就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很好地帮学生整理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二)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与表内除法(一)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并认识了除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表内除法(二)在计算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问题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1、除法计算练习:准确、快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学生对除法的读法、各部分名称以及计算都比较熟练的掌握,所以在学习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不需过多的学习除法计算,重点放在理解主题图图意上,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找到计算方法。

在计算上,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可高一些:看到除法版式,马上想到乘法口诀,报出商。

再根据口诀想想还能不能有其它的除法算式。

工练习时,可大多采用师生口答的形式:老师说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快速说出除法算式;老师说一个除法算式,学生立即说出乘法口诀,报出商,并列出另一个除法算式等。

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口述。

对反应比较慢的同学,可先用2-6的乘法口诀引导练习,再用7-9的乘法口诀练习。

经过多种形式、多次重复练习,学生基本的除法计算能力都能熟练掌握。

2、混合计算练习:审题、分步、仔细计算学生对乘除、加减同级的两步计算,没有困难,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但对加减乘除混合两步计算接触不多,在这类题目的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与计算习惯的培养。

先练习同级计算,明确计算方法与计算顺序。

后进行混合计算练习:乘除优先,加减紧跟。

一定要进行练习的强化,充分利用题,先审题,说出运算顺序(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后计算。

最后再进行有小括号的计算练习(包括两个一步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算式)。

3、解决问题:创情境、观主题图,重表述、说思路,最后列式:分步-综合教材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用主题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从“观察主题图,看事情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从条件中明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单元教学反思《表内除法》

二单元教学反思《表内除法》

二单元《表内除法》教学反思《表内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学生在二年一期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以及乘法口诀表,二年二期在有乘法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计算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且能够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在旧知识新教改教学中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班班通课件动感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平均分,平均分12支笔,平均分15个苹果图片,帮妈妈分筷子等等等等。

学生经历多次平均分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通过直观学习让学生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让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学课本31页的例题4《儿童商店》时我准备了一些实物,让学生到老师的商店来买东西,学生在购买的过程中自然想到要买东西就先得知道物品的单价、数量才能算出要买物品的总价。

所以我故意不直接告诉学生物品的单价,而是间接告诉他们15元可以买5个小皮球,让学生想想通过这条数学信息能知道什么,能求得一个皮球多少钱。

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合理组织作业练习。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商,我为学生提供密切联系除法平均分的训练内容,并适当加大课堂练习密度,注意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的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

该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正常表内除法求商及余数,(2)表内被除数只有个位数时的求商及余数。

2. 教学目标分析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 能够使学生掌握表内除法中“求商及余数”的计算方法;2) 能够让学生更熟练地应用所学的表内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本次教学的重点是:1) 掌握表内除法的求商及余数的方法;2) 熟练掌握表内除法求商及余数的计算过程,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而本次教学的难点应是:1) 对表内被除数只有个位数时的求商及余数计算比较难;2) 对于较大数相除时,容易出现数的分配等不同计算方式。

4. 教学方法及手段分析本次表内除法二教学,我主要用到了问答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及实验室实践法。

首先,我使用问答式教学法,先对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然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最后,在讲授完求商及余数的计算方法后,再检验学生对本次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其次,我使用讲授式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再次,我使用实验室实践法,利用数字配合利用程序设计软件,并以实验室示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表内除法中的求商及余数的计算方法。

5. 教学效果分析本次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1)学生对表内除法中的求商及余数的计算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内除法求商及余数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对实验室模拟实践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在学习运用表内除法时,能够灵活把握。

4)学生对表内除法求商及余数的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并愿意在生活中运用表内除法求商及余数。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授表内除法(二)第四课时。

这节课有优有缺。

优点:一、课堂表现:1、语音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带动情绪。

2、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落实每一题的重难点,紧扣各个环节。

3、选用多种粉笔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提醒的作用。

二、课堂环节:1、针对数学的特点,巧妙采用游戏形式紧抓重难点,带动学生持续学习。

2、各个环节设置巧妙,并能随机应变运用班主任罗老师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教学进程。

缺憾:一、课堂用语简洁,具威信力。

根据二年级的心理特点,除了教学环节设置巧妙之外,自我威信度尤为重要。

应在第一时间抓住注意力,简洁提问,使其快速反应回答。

而这要求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字词的推敲、归纳,呈现最佳状态。

二、熟悉学科整体结构,紧扣重难点。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一套完整知识体系,只有熟知它,才能删减冗长的教科书,从中挑选精华,形成梯度教学。

而对于数学这种严谨学科,更是应该加以重视。

比如本节课中的四则运算。

三、细节掌握程度。

1、在本次课堂上,应板书二步应用题于黑板上,加强对题目的理解度。

2、应选用醒目颜色的粉笔进行书写。

3、引导学生多读题,自我归纳条件与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4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07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4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07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除法人教新课标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我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苹果开始,通过分东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帮小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课上通过请学生演示帮小熊分竹笋的过程从而引出除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再让让学生认识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整节课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3、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节《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它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明白得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后,不仅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明白得,有更多机遇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得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那么。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白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依照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讨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样解法。

如此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进行有层次的试探,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倍的概念、除法的含义)进行分析、推理,培育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旁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尔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悉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关于新事物的同意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擅长提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教案设计 (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教案设计 (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科书P38例1,完成教科书P38“做一做”,P40“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唤醒已有经验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师:我们已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课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探究新知识1.观察教科书P37主题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师:这个班的小朋友在布置他们的教室,庆祝欢乐的节日。

我们小朋友也有欢乐的节日呢!(“六一”儿童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为我们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做好准备。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学情预设】学生会逐句读出图中学生说的话,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带着数据去了解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接着让学生汇报,提出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以上的三条信息可能会分别提出如下三个问题:(1)一共做了多少面彩旗?怎样挂这些彩旗?(2)平均每组分几颗纸扇花?(3)心形气球可以摆几行?二年级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尚弱,教师可视其情况适当引导,帮助归纳整理,提取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若学生没有提出问题(3),可忽略。

2.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例1,回顾乘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已经挂好了彩旗,大家一起来看看,你能看出什么吗?【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每行有7面彩旗,总共有8行。

二年级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二年级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二年级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课改:《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本册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在第一阶段,既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做了56面小旗,要怎么摆?”这一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

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

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

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三、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个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协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所以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三、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使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存有:
首先,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我制定了了以下的措施: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算术本(口算专用),每天晚上回家让家长出20道口算(其中,加减乘除各5道),同时继续每天早上的口算训练,希望能在一段时间后见到成效。
二、使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其次,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不强。有的同学不会准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乱算一气。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准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一、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动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利用生活经验,促动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题授课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平罗城关一小李倩【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

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和口述算式。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

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

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

可以列式24÷6=4(元)(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

三、巩固练习1、一张电影票8元钱,我们有40元钱,能买几张票?(1)读题(2)你知道了什么?(3)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解答正确吗?小结:因为每张票8元,要求40元钱能买几张票,也就是求40里面有几个8,40里面有5个8,所以可以买5张。

2、手套8元、手帕5元、茶杯9元、帽子6元( 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5×6=30(元)(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36÷9=4(个)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43页练习九第4。

带题授课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平罗城关一小李倩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应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沟通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回顾旧知。

出示学校特色活动啦啦操表演的情境课件1。

(设计意图:通过“啦啦操”表演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师:朝阳小学的特色是啦啦操,同学们请看:(展示啦啦操表演课件2。

)师:每次比赛节目不同,要求不同,队形排列也会不同。

(课件3定格,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1、每排2人,3排共多少人? 2×3=6(人)2、每排7人,2排共多少人? 7×2=14(人)3、有10人,每行5人,站几行? 10÷5=2(行)4、有14人,每行7人,站几行? 14÷7=2(行)(设计意图:借助啦啦操的队形图,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师:队员们要去参加啦啦操表演,需要表演2个节目。

看,他们正在排练呢!(课件4)他们的下一个节目需要变换队形。

(课件5)播放录音:每排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站几排呢?师:谁听得仔细,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生:每排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站几排呢?师:你听得可真认真!(设计意图:具体直观的图片信息,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2、合作探究。

(1)独立试做。

师:你们想自己试一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把答案写在小卷的背面。

师巡视,挑选不同方法的学生板书:预设:a、9÷3=3(排)b、4×6=24(人)24÷3=8(排)师问a解法的学生:9表示什么?生:图片上的9个队员。

师:“我们这么多人”指的哪些人?生:是上图中的那些队员。

师:为什么呢?生1:我看箭头向下指示应该是指上图中这些人。

(课件6点击箭头改变颜色。

)师:这个小箭头可有意思啦,它是连接上下图的,表示两个图片中都是这些小队员。

生2:图片2里面还有人没有画出来。

右边应该还有人呢。

师:你真细心。

右边还有一部分队员没有画出来。

(课件7点击显示)师:现在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们这么多人”指的哪些人?(2)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同学们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要求站几排,必须先求什么?根据什么求出。

然后再根据什么,才能求出要站几排?b、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使学生明确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先求出图片1中的隐含条件。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共多少人。

根据每排4人,6排求出。

(课件8:每排4人,6排,共多少人?4×6=24(人))生:再求站几排。

根据共24人,每排3人求出。

(课件9:每排3人,站几排?24÷3=8(排))4、小结升华。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第一步根据每排4人,6排,求出共多少人。

(板书)第二步求出站几排?还需要“每排站3人”这个信息。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5、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板书)6、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巩固解决乘除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7、师: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4×6÷3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6÷3= 24÷3= 8(排)(课件10)注意:等号要对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谁再来说说综合算式怎么列。

(师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知道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

)(三)闯关练习,强化提高。

师:你们学得可真认真,刘老师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1、第一关:口答。

(课件11)2、第二关:送小鸟回家。

(课件12)(学生先在小卷上写一写,然后再汇报。

)3、第三关:解决问题:每组4个花球,共3组花球,要分给6个啦啦队员,每人分得几个。

(课件13)学生先独立做在小卷上,然后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4、第四关:知识应用: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课件14)(可以用小卷折一折,也可以用笔画一画。

)(设计意图:知识的拓展延伸,引发学生的思考。

合理运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收获。

你有什么收获呢?生:……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要知道求站几排,就必须根据“每排4人”“6排”先求出共多少人,再根据“每排3人”求出站几排。

(课件15)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做数学题一样,不是一步就能完成或者成功的,希望你们能将这节课的学习精神,带到生活中,遇到失败挫折时,不气馁,再接再厉,老师祝你们日后都能成功。

带题授课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平罗城关一小李倩表内除法(二)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与表内除法(一)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并认识了除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表内除法(二)在计算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问题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1、除法计算练习:准确、快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学生对除法的读法、各部分名称以及计算都比较熟练的掌握,所以在学习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不需过多的学习除法计算,重点放在理解主题图图意上,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找到计算方法。

在计算上,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可高一些:看到除法版式,马上想到乘法口诀,报出商。

再根据口诀想想还能不能有其它的除法算式。

练习时,可大多采用师生口答的形式:老师说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快速说出除法算式;老师说一个除法算式,学生立即说出乘法口诀,报出商,并列出另一个除法算式等。

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口述。

对反应比较慢的同学,可先用2-6的乘法口诀引导练习,再用7-9的乘法口诀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