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党校队伍建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县级党校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瓯市委党校林缵平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在党校建设和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标志着党校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条例》指出,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
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
笔者在党校工作多年对此颇有感受,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党校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首先必须有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其次是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第三是要有能让这些设施、设备和教学科研人员实现效能最优化的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的因素包括人的数量、基本素质、知识水平以及理想信念、精神状况、工作态度。
这是决定一所党校存在发展,和发挥多大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一、党校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党校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人才的选用、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人尽其才的使用。
也就是选人、继续教育、科学用人这三个方面。
选人是党校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党校队伍建设的前提。
选人也就是调什么样的人进党校工作,尤其是选什么样的人任党校的专职教师。
根据中央关于党校工作的文件精神,党校的教研人员要从实际工作岗位上选拔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又有理论素养,能够适应党校教学科研的党员领导干部中选调,这是党校选人用人的一条重要标准,是选拔高素质党校教职工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选出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
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党校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知识有更新的周期,知识、经验等都有与之相应的内外部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科研手段的出现和应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与之相应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
如何让党校现有的人才队伍适应这种新形势,真正发挥其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搞好继续教育提高党校现有教
职工的素质,加快其知识更新是极为重要的。
科学用人。
及时合理调整党校现有人员的工作岗位,让其心情舒畅地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实现人尽其才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当前县级党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人难。
确切地说是选择适合党校工作的人进党校很难。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考核干部的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本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的质量。
党校需要的人才一般同时也是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的人才。
而且党校需要的人才往往是经济建设主战场最拔尖的人才。
党委和政府不愿意将这样能直接创造政绩的人才调到起效慢的党校去。
况且对于当事人本身也由于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和党校的人事管理体制的原因不愿意调入党校工作。
例如,在职称的评聘方面。
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教龄是申报党校教师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从事实际工作岗位的年限不能计入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
这就造成具有实践工作资历和经验的党校教师在职称评聘时与从校门到校门的人相比处于劣势。
县级党校教师,参照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退休时教龄满30年可以享受100%工资的退休金待遇,而有实践工作岗位经历的人调进党校,即使长期安心在党校工作,到退休时教龄也难以达到30年。
再者,党校教师的非公务员身份,也让已经取得公务员身份的适合担任党校教师的领导干部望而却步。
人们甚至用“出生入死”来概括党校与机关的差别。
因而党校所选拔的人除了条件高,还要有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的人。
二是县级党校教师接受高层次的进修培训难。
党校师资队伍的培训,没有统一、规范的培训要求,没有正常的渠道,没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长期处于一种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的状态。
县级党校经费普遍紧张,所以在发展思路和现实工作中,往往侧重于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上面,对于教师的进修培训则是可有可无。
没有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有的党校经费宽裕了就送几个教师出去培训。
有的经费紧张就不安排培训。
上哪里培训也是各行其是自找门路,找到哪里就是哪里。
基本上无法考虑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需要。
三是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队伍建设其实就是做好人的工作,用事业吸引人,让待遇留住人,激励机制无疑是很重要的。
然而本轮工资改革的结果使得多年来改革探索形成的激励机制基本失效。
根据有关文件,党校是参照公务员性质的事
业单位。
具体到人则规定,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的人员可以参照公务员,党校教师按照教师工改。
实际的情况是,有的党校编制多实有员工人数少,加上教师担心非参公的身份可能带来的不利,形成全员参公。
有的党校虽然没有全员参公,只要有名额教师也是尽可能参公,只有少数职称高的教师没有参公。
有的党校则实行“一校两制”,按照教师工改的党校教师已经明显地感受到非参公的身份歧视。
这样一来,参公的党校教师上不上课一个样,教学效果好差一个样,有没有科研成果一个样。
拿职称工资的教师由于职称到顶了,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的压力和动力也没有了。
只是凭良心做事。
作为激励机制,精神奖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学教师每2——3年从国家级、省、地、县、局、校各级就进行一次评优,优秀教师在获得精神奖励的同时还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而党校国家级、省级的评优活动几十年难得一次。
四是人员岗位调整难。
在党校要让每一个人都在合适的岗位工作是很难的事,进难、出难、调岗也难,这是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实行了参公与非参公壁垒森严的界限的“一校两制”之后,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首先是一方面党委要转变观念,克服短视,放眼长远,要不惜把最优秀的人才选调入党校,并为他们创造最优的工作学习条件。
例如,设置科级、处级教师岗位;完善党校教师职称评审、退休待遇等相关政策;如可以把实践工作岗位的工龄按一定的比例折抵教龄与实际党校教龄合并计算。
为了鼓励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安心党校长期工作,可以规定只要工龄满30年其中党校教龄达到15或20年的也可以享受100%工资的退休金待遇等鼓励措施。
另一方面,每一个党员尤其是适合担任党校教师的优秀领导干部要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为党的理论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建立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对教师的进修培训、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等所需的经费财政部门应该以专项经费的形式列入党校的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上级党校应该加强对县级党校支持和指导,对不同职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进修培训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统一规划安排。
第三,个人以为“一校两制”的体制下,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在一起,有时难免出现不能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事。
建议启动县级党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县级党校也应该设立正高级教师职称,并以职称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合县级党校队伍建设特点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办法。
第四,“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
”是《条例》对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目前各地党校在选聘兼职教师方面做法各异随意性大,建议上级党校对兼职教师条件,选聘办法等提出统一的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