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7章 热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基本理论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基本理论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基本理论热力学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研究热、能量和物质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

热力学基本理论是热力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宏观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是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的关键。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1.系统和环境在热力学中,我们通常将研究对象称之为“系统”,而将实验室外部相对于系统的部分称为“环境”。

系统和环境之间可以有热、功和物质的变化,系统和环境总是通过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

热力学系统可以分为开放系统、闭合系统和孤立系统三种类型。

开放系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质量交换,闭合系统在保持质量不变的同时可以与环境进行能、质量交换,而孤立系统不能与环境进行质量和能量的交换。

热力学函数是热力学系统中各种状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描述热力学系统中的各种宏观参数。

其中,压力、温度、体积和摩尔数这四个参数成为状态变量,它们的变化直接决定了热力学系统的状态。

热力学函数包括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等。

内能是热力学系统中所有微观粒子的能量和,焓是内能和体积之积,自由能是内能和温度乘积减去体积和摩尔数乘积的和,而吉布斯自由能则是内能、压强、温度、体积和摩尔数的函数。

3.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在热力学系统中,各种状态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热力学过程可以分为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绝热过程等。

在等温过程中,热力学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强和体积发生变化;在等压过程中,热力学系统的压强保持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发生变化。

等体过程和等温过程非常相似,只是不同的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函数在等体过程中起作用。

热力学定律是描述热力学系统中能量守恒和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法则。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四条基本热力学定律,分别为零热力学定律、第一热力学定律、第二热力学定律和第三热力学定律。

1.零热力学定律零热力学定律说的是,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和第三个热力学系统达到热平衡,则这三个热力学系统之间既可以相互交换热量,又可以相互交换功、质量等,其温度是相等的。

07 第七章 薄膜的形成

07 第七章  薄膜的形成

第七章薄膜的形成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差异与薄膜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讨论薄膜结构和性能之前,先研究薄膜的形成问题。

虽然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类,薄膜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具有其共性特点。

在本章中,我们以真空蒸发薄膜的形成为例进行重点讨论。

§7-l 凝结过程薄膜的形成一般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生长过程。

凝结过程是薄膜形成的第一阶段。

凝结过程是从蒸发源中被蒸发的气相原子、离子或分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之后,从气相到吸附相,再到凝结相的一个相变过程。

一、吸附过程一个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上,能否被吸附,是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固体表面与体内在晶体结构上一个重大差异就是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化学键中断。

原子或分子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这种中断键称为不饱和键或悬挂键。

这种键具有吸引外来原子或分子的能力。

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被这种悬挂键吸引住的现象称为吸附。

如果吸附仅仅是由原子电偶极矩之间的范德华力起作用称为物理吸附;若吸附是由化学键结合力起作用则称为化学吸附。

固体表面的这种特殊状态使它具有一种过量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

吸附现象使表面自由能减小。

伴随吸附现象的发生而释放的一定的能量称为吸附能。

将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除掉称为解吸,除掉被吸附气相原子的能量称为解吸能。

因为从蒸发源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都有一定的能量。

它们到达基片表面之后可能发生三种现象;(1)与基体表面原子进行能量交换被吸附;(2)吸附后气相原子仍有较大的解吸能,在基体表面作短暂停留后再解吸蒸发(再蒸发或二次蒸发);(3)与基体表面不进行能量交换,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立即反射回去。

用真空蒸发法制备薄膜时,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基体表面原子进行能量交换形成吸附。

将吸附过程用能量关系表示时可由图7-1说明。

当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动能较小时,处于物理吸附状态,其吸附能用Q p表示。

高等工程热力学第7章

高等工程热力学第7章


dH Wu, p Q H1 H 2 Wu, p Q
(5)
2.化学反应的功和热
上面的能量平衡方程(4)和(5)告诉我们,化 学反应中,内能或焓的减少等于对外所做的可用 功与放出的热量之和。 可逆过程,完成的功量最大,放出的热量将最小。 不可逆过程中,不可逆性增加,则,完成的功量 减少,放出的热量增加。
Wi W Wu

U1 U 2 (W Wu ) Q
(3)
对开口系统:第一定律表 达式为:
• 稳态稳流过程
Q H 2 H1 Wu Ek Ep
k Ep 是位能的增量;E 是动能的增量。
在多数的化学反应过程,例如燃烧过程, 可用功归为零。同时位能的增量和动能的 增量一般也取为零。
热。
例5.试确定在1atm 、25℃下燃烧1mol C H 的热效应: H o C2 H4 3O2 2CO2 2H2O 解:查表得各物质的燃烧热或生成焓为:
(H b0 )C2H4 52502J mol
(H )
0 b H 2O
(Hb0 )CO2 -393791 J mol
U f (T V . ) f (T ,v )
U f (T , p, n1 , n2 nk ) H (T , p, n1 , n2 nk )
n 分别是各化学组份的摩尔数。由于反应系 i
统的状态参数多于两个,为简单化,我们可 以对某些参数实施控制,比如,仅对定温过 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等进行讨论。
∴ Q Q
负号表示放热
利用燃烧热计算过程的热效应 赫斯定律推论: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
燃烧热的总和减去生成物燃烧热的总和,即

07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

07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

第七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图为质量一定的某理想气体由初态a 经两过程到达末状态c ,其中abc 为等温过程,那么〔〕A . adc 也是一个等温过程B . adc 和abc 过程吸收的热量相等C . adc 过程和abc 过程做功一样D . abc 过程和adc 过程气体内能变化一样 解:热量和功均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故答案选D 。

2. 有两个一样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的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那么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 ( )A . 6J B. 5J C. 3J D. 2J解:氦气是单原子分子,自由度为3,氢气是双原子分子,自由度为5。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两种气体的摩尔数一样。

容器容积不变,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

再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3J 。

答案选C 。

3. 1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为状态B ,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 、B 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那么可求出( )A.气体所作的功B.气体内能的变化C.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D.气体的质量 解 答案:B4. 系统从状态A 经某一过程到达状态B ,过程吸热10J ,系统内能增量为5J 。

现系统沿原过程从状态B 返回状态A ,那么系统对外作功是( )A. -15JB. -5JC. 5JD. 15J解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W U Q +∆=,系统从A 态经某一过程到达B 态时系统做的功为5510=-=∆-=U Q W J 。

因此当系统沿原过程从B 态返回A 态时,系统对外做功为-5J 。

因此答案选B 。

5. 用公式T C U V ∆=∆m ,ν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 ( ) A.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体过程B.只适用于一切等体过程C.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D.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选择题1图解 答案选D6.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 等于 ( )A. 2/3B.1/2C.2/5D.2/7 解 答案选 D7. 理想气体初态的体积为V 1,经等压过程使体积膨胀到V 2,那么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作 〔 〕 A .正功,气体的内能增加B .正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 .负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 .负功,气体的内能减少解 等压膨胀过程系统对外作正功,由于压强不变体积增加,所以温度升高,因此气体的内能增加。

07章_统计热力学基础复习

07章_统计热力学基础复习

2返回
有简并度时定位体系的微态数
设有 N 个粒子的某定位体系的一种分布为:
能级
ε1 , ε2 , ⋅ ⋅⋅, εi
各能级简并度 g1 , g2 , ⋅ ⋅⋅, gi
一种分配方式 N1, N2 , ⋅ ⋅⋅, Ni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有简并度时定位体系的微态数
Ω1
=
(
g N1 1
(1)将 i 能级和 j 能级上粒子数进行比较,用
最概然分布公式相比,消去相同项,得:
Ni*
N
* j
=
g e−εi / kT i
g e−ε j / kT j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Boltzmann公式的其它形式
(2)在经典力学中不考虑简并度,则上式成为
Ni*
N
* j
−εi / kT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八、配分函数的分离
一个分子的能量可以认为是由分子的整体运动
能量即平动能,以及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之和。
分子内部的能量包括转动能( εr )、振动能(εv)、 电子的能量(εe )和核运动能量(εn ),各能量可看作
独立无关。 这几个能级的大小次序是:
εt < εr < εv < εe < εn
N!
g Ni i
N! i
i Ni !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非定位体系的最概然分布
∑ N(i* 非定位)= N
g e−εi / kT i g e−εi / kT i
i
由此可见,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最概然 的分布公式是相同的。

物理化学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物理化学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揭示了热量 传递和机械能转化之间的方向性。
VS
它指出,热量传递和机械能转化的过 程是有方向的,即热量只能自发地从 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机械能只 能通过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才能转化 为内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在能源利用领域,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我们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势
统计热力学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统计方法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能够 更深入地揭示热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局限性
统计热力学涉及到大量的微观粒子,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
统计热力学与宏观热力学的关系
统计热力学和宏观热力学是相互补充的 关系,宏观热力学提供整体的、宏观的 视角,而统计热力学提供更微观、更具 体的视角。
0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为
能量不能无中生出,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
也可以表述为
封闭系统中,热和功的总和是守恒的,即Q+W=ΔU。其中Q表示传 给系统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它表明了在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即能 量守恒。
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 体的统计描述,理解气 体定律的微观解释。
了解相变和化学反应的 统计热力学基础,理解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 概念。
02
统计热力学基础概念
统计热力学简介
统计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学系统 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时微观粒 子运动状态和宏观性质之间关 系的学科。
它基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 相互作用,通过统计方法来描 述系统的宏观性质,揭示了微 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

第7章热力学(改编11.5.6)

第7章热力学(改编11.5.6)

Q ΔE A
e
解:(2)bea:
已知系统体积压缩,对外做功 A3 =- 84 J
b 、a两个状态之间内能增量 ΔE = - 208 J
Q3 ΔE3 A3 (208) (84) 292 J
系统向外放出 292J 的热量。
E
i 2 (Ta
Tb )
208J
15 首页 上页 下页退出
补充例题: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 A 态出发,经 P-V 图中所
Mi
i
dE
RdT ν RdT
M mol 2
2
dQP
dE dAP
M M mol
i2 RdT
2
i2 RdT
2
20
首页 上页 下页退出
3. 等温过程 Ⅰ状态 → Ⅱ状态
Q ΔE A
特征:T 恒量 E 0 有限过程: QT AT
P1V1
P2V2
M M mol
RT
AT
V2 PdV
V1
7.1 内能 功和热量 准静态过程
一、内能 功和热量
内能 (1)理想气体内能
P
E M i RT M mol 2
1 (P1,V1,T1) 2 (P2,V2,T2)
理想气体内能仅是温度T 的函数。一个
状态 (T) 对应一个内能。
o
V
(2)内能增量
E
M M mol
i 2
R(T2
T1 )
M M mol
b
A S
曲线a下所围面积S2 , 有A2 = -S2
A1 ≠ A2
功是过程量
A2 S2a
整个循环过程系统对外作的总功
Ⅱ(P2,V2,T2)
A1 S1

动力热力学第07章水蒸汽要点

动力热力学第07章水蒸汽要点
第七章
水蒸汽(steam)
1. 在热力设备中,水蒸汽是实际气体。因p高,T在Tcr附近, 如在本章及蒸汽动力循环中;
2. 在湿空气中,水蒸汽近似看作理想气体,因pv很低 (过热度很大)见第十四章湿空气。
§7-1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Saturated temperature and Saturated pressure
汽相区,TcC3’’2’’1’’以上区。
以上所讲归纳为: 一点、二线、三区、五态 另外还有: 过冷液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未饱和液); 过热液体:温度高于饱和温度; 过冷蒸汽:温度低于饱和温度; 过热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 过热度 D = t – ts 或 叫⊿t。
使未饱和液达到饱和的途径:
使过热蒸汽达到饱和的途径:?
(五) 压力为p的湿蒸汽(x点)
0 饱和水和饱和蒸汽平衡共存

1’ x • •
1’’ • ts • 0.01℃ v
mv 干度: x mv ml
mv—蒸汽质量,ml—液质量
• 0’ 零点
v0’
即饱和蒸汽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注意:1. 0≤x≤1;
2. 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没有干度的概念。
湿蒸汽的参数:1. 查h-s图(部分数据)
2. 独立状态参数的个数:π=n-Φ +2=1-2+2=1 不同的饱和状态用1个参数就能区别。
§7-2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压力p一定,加热。从0.01℃开始(三相点温度以下有 固态,工程上一般不用),经历以下五种状态。
过冷水 (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汽
干饱和 蒸汽
过热蒸汽
加热Q
Q
Q
Q
Q
p 画在p-v图上

07_第七章 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07_第七章 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Rg ∂p 例如理气 , = 代入上式则得理气热力学能计算公式 v ∂T V
Rg du = C V0 dT + T − p = C V0 dT v
如将第二、 方程代入 得到另外两个热力学能公式。 代入, 如将第二、第三 T · d S 方程代入,得到另外两个热力学能公式。 第二
第七章
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热力学一般关系式意义和作用
1 、热力学分析计算涉及到热力参数(du、dh、dS、 、热力学分析计算涉及到热力参数(du、dh、dS、 Cp、 Cv及P、V、T )计算。其中P、V、T,易 Cp、 Cv及 )计算。其中P 测得,而其余的不易测得。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可以 建立这些易测与不易测参数间的联系,便于从易测 参数获取那些不易测参数。 2 、根据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和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热力学 参数(热力学能、焓、熵、比热容)的普遍计算式。 3、 借助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和实验数据(Cp、Cv)可以导 借助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和实验数据(Cp、Cv)可以导 出实气状态方程。 4、 检验状态方程的准确性。 理想气体 — 实际气体性质 — 纯物质一般性质普遍关 系(适于理气、实气等)。

y不变
∂Z ∂Z = M ∂y = N x ∂x y
−→
比较系数
7 - 2 麦克斯韦关系式
↑ ↓ ∂T ∂P ∂U ∂U U = U( S,V) ⇒ dU= ⋅dS+ ⋅dV = T⋅dS−P⋅dV ∂V =− ∂S S V ∂S V ∂VS
∂T ∂v = ∂s p ∂p S
∂s ∂v = − ∂T p ∂p T
∂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p ∂v S

第07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带答案刘培姣

第07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带答案刘培姣

V思考题7-6图思 考 题7-1 “功,热量和内能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这种说法对吗?答:仅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功,热量是过程量,即使初、末状态一定,经历不同的过程,系统所做的功和吸收的热量不同.7-2 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A) 系统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系统的内能一定减少. (C) 系统的内能一定保持不变.(D) 系统的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或保持不变. 解:改变系统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选[ D ]7-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有三个宏观量不随时间变化,是哪三个? [ 体积、温度和压强 ]解:是描述热力学系统的三个宏观量参量: [ 体积、温度和压强 ]7-4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 ,体积为V ,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 ,(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 ,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 (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解:从P-V 图上可知系统作逆循环,外界对系统做功,而内能不变,故气体向外界放热.选[ A ]7-5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A) 等体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解: 等压压缩过程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放热, 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前三选项总有一者为零。

选[ D ]7-6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A) 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解: A →B 过程对外做功最多,内能增量最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A →B 过程吸热量最多。

第7章生物热力学

第7章生物热力学
0 m ,298
G + ATP G6P + ADP
反应 ATP+H2O(l)ADP+Pi ADP+ H2O(l)AMP+Pi AMP+H2O(l)A +Pi G6P+H2O(l)G +Pi
H m ,298
0
0
=-30.4 kJ/mol
(kJ/mol) -30.9 -28.9 -1.2 -0.5
平衡的自由焓判据:
dGT , p 0
T ,p
即定温定压系统过程是向着自由焓变小(d G 0 )的方 向进行,当 d G 0 时系统达到平衡。这一结论同样适 用于生物系统。 导出自由焓变化量和反应物及产物浓度间的定量 关系。 为简便,先从理想气体着手然后通过比拟推广到液 体反应。
T ,p
从气体工质导出的有关功、热一般概念和结论可以应用于 生物系统,不过精确的计算要比气体系统复杂得多。例如肌 肉伸展的功,只要知道肌肉伸展需要的力和伸展的距离,也 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肌肉伸展的功的数值。又如生物系统, 组织膜的两侧有电位差,离子越过膜作的功是-ZFΨ。Z是离 子价、F是电容(法拉第—96 485库仑/mol)、Ψ是电位。如 Na+越过膜,离开细胞和K+越过膜进入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 两侧将建立起70mV的电位,因此1mol K+进入细胞所需的电功 1×96489×0.07=6750 J。
ΔE=QP+QE+QC+QR−W
交换的功
摄入的食物、氧气的 发汗、对流、辐射等与外界的换热 总焓及排泄物、呼出 的二氧化碳的总焓的 差值(即代谢产热)
§7-2 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一、赫斯定律 —化学过程的热效应与其经历的中间状态无关,只 与物系的初始及终了状态有关。

傅献彩第五版物理化学ppt课件第07章统计热力学基础[1]

傅献彩第五版物理化学ppt课件第07章统计热力学基础[1]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七章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7.1 概论 §7.2 Boltzmann 统计 §7.4 配分函数 §7.5 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7.7 分子的全配分函数 §7.8 用配分函数计算rGm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7.1 概 论
统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统计热力学是宏观热力学与量子化学的桥梁。通过系统 粒子的微观性质(分子质量、分子几何构型、分子内及分子 间作用力等),利用分子的配分函数计算系统的宏观性质。 由于热力学是对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而言,这决定统计 热力学也是研究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对这种大样本系 统,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就是统计平均方法。
j
基态
3
2
第一激发态
1 2
第二激发态 5 2
ge 2 j 1 4 2 6
hc
/
cm1
0.00
404.0
102406.5
计算基态、第一、第二激发态的分数。
qe
ge,0
exp
e,0 kT
ge,1
exp
系统中一个粒子的所有可能状态的Boltzmann因子求和;
或者:系统中所有可及能级的有效状态数总和,因此q又称 为状态和。
配分函数q是属于一个粒子的,与其余粒子无关,故称 为粒子的配分函数。
§7.4
配分函数的定义
配分函数
Ni N
g ei / kT i g ei / kT i
i
g ei / kT i
g ei / kT i
g e j / kT j
(2)在经典力学中不考 虑简并度,则上式成为
Ni*
N
* j
ei / kT e j / kT

第07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答案

第07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答案

7­5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
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A) 等体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
答:等压压缩过程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放热, 系统所吸收的热
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前三选项总有一者为零。选[ D ]
]
解: C vA
=
3 2
R
5 C vB = 2 R
(1) E A
= nCvATA
=
3 2
RT
A
=
3 2
P0V0
EB
= nCvBTB
=
2. 5 2
RTB
=
5 2
P0V0
(2)设两种气体混合后处于平衡时的温度为 T,气体内能不变,有
3
5
3
5
2
RT
+
2. 2
RT
=
2
P0V0
+
2
P0V0
T = 8P0V 0 13R
7­13 奥托循环(小汽车、摩托车汽油机的循环模型)如
习题 7­13 图
图. ab 各 cd 为绝热过程, bc 各 da 为等体过程. 用T1 、T2 、T3 、T4 分别代表 a 态、b 态、
c 态、d 态的温度.若已知温度 T1 和 T2 ,求此循环的效率,判断此循环是否为卡诺循环.
[ 1 - T2 ;否 ] T1
T末 = 5T0
Q = QT
+ QV
=
nRT0
ln
5V 0 V0
+ uCV (T末

热力学基础(07级)

热力学基础(07级)

p
.
I
M RT pV = Mmol
T=恒量,dT=0,dE=0 恒量, 恒量 ,
( dQ ) = ( dA) T T
A = ∫ pdV T
.II
V1 V2 V
V2 dV M M V2 RT∫ RT ln = = V V 1 Mm Mm V ol ol 1
M V2 M p1 Q = RT ln = RT ln T Mm V Mm p2 ol 1 ol
B
等温线
QAB = ∆E = EB − EA
A
C V
0
有相同的温度, 而B和C有相同的温度,因而有相同的内能,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和 有相同的温度 因而有相同的内能, 从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 变到平衡态C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界作 律,从平衡态 变到平衡态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界作 的功为: 的功为: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dQ = dE + pdV
1.等体过程 .
p
b T2
V=恒量, dV=0, dA=pdV=0, 恒量, 恒量 ,
M i ∴( dQ ) = dE = RdT V Mmol 2
M i Q = E2 − E1 = R(T2 −T ) V 1 Mmol 2
0
a T1 V
Q = ∆E + ∫ pdV
V1
V2
dQ = dE + pdV
热力学第一定律另一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另一表述: 制造第一类永动机(能对外不断自动作功而不需要消耗任 能对外不断自动作功 制造第一类永动机 能对外不断自动作功而不需要消耗任 何燃料、也不需要提供其他能量的机器)是不可能的 是不可能的。 何燃料、也不需要提供其他能量的机器 是不可能的。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7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7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0
上式同样只有T2未知,可求解。
§8.4 化学平衡
aA bB dD eE 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原因:存在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不 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时体系所处的状态
有关概念:
化工过程多是在恒T、v或恒p、T 下进行。为便于分 析计算,引入两个新的状态参数:自由能和自由焓
b
0 B
d e a b
整理得:
ln
pDd pEe pAa pBb p0


1 RmT
GT0
(8-25)

0 i
为温度的函数,故
GT0 也是温度的函数,温度
一定时,该反应的 GT0 为定值,即:
化学平衡常数:K p

pDd pEe pAa pBb p0
常数
将理想气体的化学位方程应用到各组分:
D


0 D

RmT
ln( pD
p0 )
E


0 E
RmT
ln( pE
p0 )
A


0 A

RmT
ln(
pA
p0 )
B


0 B

RmT
ln( pB
p0 )
代入式(8-23): vii 0 ,并令:
GT0

d
0 D

e
0 E

a
0 A

niC
pmi
dT
R
H P

T 2
T1
niC
pmi
dT
P
代入上式,得:
aA bB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热传导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热传导
影响建筑节能效果
合理利用热传导,可以提高建筑的 02 能效
提高建筑能效
03
热传导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
工业产品的散热问 题需要考虑热传导
通过优化热传导, 可以提高工业生产
效率
散热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总结
热传导在建筑、工业、科学研究 和生活中均有重要应用。合理利 用热传导技术可以提高能效,改 善生活品质,促进科学研究和工 业生产的进步。研究和应用热传 导的基本概念对于提高效率和节 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 05
第五章 热传导的数值模拟
有限元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
热传导数值模拟方法
复杂结构分析
应用于热传导问题
烧热的勺子传递热量给水 热气球内部热量传导
特点
01
热传导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
02
04 03
热传导特征
传热过程 应用领域
热传导是传热的重要方式之一 工业、生活中均有应用
研究对象
从微观到宏观均有研究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热传导作为能量转移方式,与节能环保紧密相关。
环境污染
优化热传导过程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热传导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能源开发
热传导技术在能源开发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利用热传导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所作的功为A12’2=A12’=5.74×103(J)
例7.2比热γ=1.40的理想气体,进行如图7-7所示的ABCA循环,状态A的温度为300K.(1)求状态B、C的温度;(2)计算各过程中气体所吸收的热量、气体所作的功和气体内能的增量.
对于系统状态的微小变化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写成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表达形式.是自然界中一切热现象必须遵守的基本定律.
3.热量Q、内能增量△E和功A在定律中的正、负号的意义
Q为正表示系统从外界吸热,Q为负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
△E为正表示系统的内能增加,△E为负表示系统的内能减少;
(1)定体摩尔热容
设有一摩尔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吸收的热量为 ,温度升高dT,则定体摩尔热容为: (7—5)
摩尔理想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温度由T1变为T2吸收的热量为 (7—6)
(2)定压摩尔热容
设一摩尔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吸收的热量为 ,温度升高dT,则定压摩尔热容为 (7—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孤立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总是由几率小的状态向几率大的状态进行,由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少的宏观状态向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多的宏观状态进行.
总之,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过程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定律,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说明过程能否实现.在热力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都是非常重要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两种表述实质上是等效的.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它指出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热量:
(7—13)
3.等温过程
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温过程.
(1)等温过程的特点:T=常量,即dT=0.
系统的内能不变,即△E=0.
该过程的p-V图线为一段双曲线,如图7-2所示,称等温线.等温线下的面积在量值上等于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变为 ,Q=A,即在等温变化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作功,其内能不变.
2.等压过程
系统的压强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压过程.
(1)等压过程的特点:p=常量(dp=0).
等压过程的p-V图线为一段平行于V轴的线段,称等压线.显然,在等压过程中,系统的体积必定发生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
(2)有关量计算
对外作功: .(7—12)
如果V2>V1,则A>0;如果V2<V1,则A<0.
5.掌握熵的概念、性质和物理本质,了解熵增原理的物理意义.
7.2学习指南
一、内能、功、热量
1.内能
系统内分子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内原子等运动的动能的总和,称为系统的内能.
内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简称为态函数.
理想气体的内能指系统内所有分子各种动能的总和.对于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μ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为 。(7—1)
在等压过程中, 摩尔气体温度由T1升高T2,所吸收的热量为
(7—8)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
设一个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为Q,同时对外界作功为A,使系统从内能为E1的状态(初态)变化到内能为E2的状态(终态).则有: (7—9)
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它表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改变系统的内能,另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
第7章热力学基础
7.1结构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介绍由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来的热现象的基本规律.
二、基本要求
1.理解平衡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的涵义,
2.掌握描述热力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物理量:内能、功、热量;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在各种等值过程中的运用;
4.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能够计算循环热机效率(或制冷系数);
(2)T1越大,T2越小,则效率η越高.因此除了减少损耗外,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尽量设法增大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差.
(3)因为T1不可能无限大,T2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所以热机效率η不可能达到100%.即不可能把由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关于内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但它是独立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条基本定律,它主要用于解决与热现象有关的过程的进行方向问题.
式中Q1为系统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2.卡诺循环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称卡诺循环,如图7-5.实现卡诺循环的条件是必须要有两个恒温热源,即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系统对外作的净功为A=Q1-Q2
所以热机的效率为
(7—21)
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卡诺循环的效率只由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决定.
式中M是系统的质量,c是物质的比热.Mc为系统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系统的热容量.一摩尔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摩尔热容量.如果物质的摩尔质量为μ,则摩尔热容量为 。
系统在热交换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仅与温度差有关,且随着状态变化过程而不同,升高一定温度所需的热量也不同,所以同一种气体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热容量.
(7—3)
在p-V图上,过程曲线下面所围成的面积代表功的大小,如图7-1示.系统从同一初态经历不同准静态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对外所作的功不同.因此,功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系统的变化过程谈功.
3.热量
热量是指系统与外界发生的热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如果系统原来的温度为T1,传入热量Q后的温度为T2,则吸收的热量为 。(7—4)
其过程曲线在p-V图上是一条比等温线要陡的曲线,称绝热线,如图7-3所示.绝热线下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绝热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
(2)绝热方程
在绝热条件下,系统三个状态之间的关系式称系统的绝热方程.它是依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得的.绝热方程的三种形式分别为:
常量(7—15), 常量(7—16), 常量(7—17)
在等温过程(1→2’)中,因温度不变,即△T=0,所以系统的内能增量,△E=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等体过程(2’→2)中,因为△V=0,所以气体对外作功为零,即A2’2=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则在此过程(2’→2)中系统吸收的热量
负号表示系统放热.
因此,在过程1→2’→2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为
Q12’2=Q12’+Q2’2=5.74×103+(-3.75×103)=1.99×103(J)
例7.11mol氧气,温度为300K时,体积为2×10-3m3.试计算下列两过程中氧气所作的功和吸收的热量:
(1)绝热膨胀至体积为20×10-3m3;
(2)等温膨胀至体积为20×10-3m3,然后再等体冷却,直到温度等于绝热膨胀所达到的温度为止.
解:(1)将氧气视为理想气体.由题意知: 1mol,T1=300K,V1=2×10-3m3,V2=20×10-3m3.
A为正表示系统对外界作功,A为负表示外界对系统作功.
4.适用范围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初、末状态确定的任何热力学系统的任何热力学过程.只需要初态和终态是平衡态,至于过程中所经历的各态并不一定是平衡态.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1.等体过程
系统的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体过程.
(1)等体过程的特点:V=常量(dV=0).
对于正循环,系统对外作的功大于外界对系统作的功.经循环过程,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一部分变为有用功,即净功,另一部分放给低温热源,这就是热机原理.有用功与总吸热之比为该循环的效率,即
(7—19)
对于逆循环,外界对系统作的功大于系统对外界作的功.也就是说,在外界作功的条件下,经一逆循环之后,系统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送到了高温热源,这就是致冷机原理.把系统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Q2与外界对系统所坐的净功A之比称为致冷系数,即 (7—20)
4.绝热过程
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和外界交换热量,这样的过程称为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是理论研究中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绝热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许多实际情况,可近似当作绝热过程处理.
(1)绝热过程的特点
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dQ=0,Q=0.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形式变为dA=-dE,A=-△E,即系统只能依靠消耗其内能对外作功或通过外界对系统作功增加系统的内能.
式中 ,称为气体的摩尔热容比,也称泊松比.(7—18)
上述方程可改写为 , ,
根据绝热方程 常量,在p-V图上画出的曲线,就是绝热线.因为 ,所以绝热曲线要比等温线陡些.
(3)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及作功的求法
内能变化量:
功的求法:由于在绝热过程中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也可以根据计算功的公式求得
六、熵熵增加原理
1.态函数熵
系统由初态a经和末态b构成的任意可逆循环过程,其积分 的值与a、b之间经历的过程无关,只由始末两个状态决定,称状态函数 为熵,以S表示,则:
(7—22)
式中 为系统在平衡态 的熵,积分路线对应于从 到 的任意可逆过程。
对于不可逆微变化过程,则有: <
即:在可逆微变化过程中,熵的增量等与系统的热温比;在不可逆微变化过程中,这个值小于熵的增量。
即系统对外不作功.该过程的p-V图线为一段平行于p轴的线段,称等体线.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变为: ,Q=△E.即系统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系统的内能.
(2)有关量计算
设有 摩尔的理想气体,定体摩尔热容为CV,系统的温度由T1变为T2,则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