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隐喻》阅读答案详解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鉴赏评价)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间之旅林清玄在李维的大学毕业典礼上,一名神秘的老妇人送给李维一只金表,并对他说:“我在等着你。
〞便自人群中消失,经过多方查访,李维找到该老妇的住处,老妇却已在他毕业典礼当晚逝世。
八年后〔一九七九年〕,李维成为剧作家,有一天他前往一座老式的旅馆度假,在大厅里,他看到一张摄于一九一二年的女明星肖像。
李维查询之下,才知道这位六十年前如花似玉的美女,竟然是八年前送他金表的神秘老妇人。
为了理论八年前“我在等着你〞的誓约,李维用自我的意志催眠,终于回到一九一二年与年轻时代的珍西摩儿发生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超越了六十年的时空,爱情随着时空的转换散发出震慑人的光辉。
结局是,李维无意间从衣袋中掏出一枚一九七九年的银币,光阴即刻向前奔驰六十年,风流云散,一场以真爱来超越时空的悲剧终于落幕。
这一段故事是电影?似曾相识?、〔 Some where in Time〕的本领,情节单纯动人,但是其中却有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是“爱情〞与“时间〞的问题,故事一开场几乎是肯定“真爱〞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让观众产生了期待;结局却是,真爱终于敌不过时间的流逝,留下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悲剧。
“爱情是可以打破时间而不朽的吗?〞这是千古以来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大疑问,可是在历史中却没有留下确切的解答。
我们每个人顺手拈来,几乎都可以找到超越时空之流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小仲马笔下的亚芒与玛格丽特,沈三白笔下的芸娘,歌德笔下的夏绿蒂,甚至民间传说里的白娘娘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俯拾即是。
问题,这些从古破空而来的不朽情爱,几乎展现了两种面目,一种是悲剧的面目,是迷人的,也是悲凄的;一种是想像的面目,是空幻的,也是绝俗的。
人世间的爱情是不是这样?答案自然是否认的,我们假设人间有“美满〞与“破碎〞两种情爱,显然,美满的爱情往往在时空的洗涤下消失无形,而能一代一代留传下来动人热泪的情爱那么常常是悲剧收场。
时间隐喻句_1
时间隐喻句时间隐喻句时间的隐喻句子11.时间就像流水,总是静静地流走。
2.时光匆匆。
3.时间就像天平,可以衡量奋斗者的成就。
时间就像金子,可以引导我们珍惜生命。
4.时间就像一扇门,它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5.时间就像同一条路,它可以带领人们走向成功。
6.时间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它会帮助我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7.时间就像xx的安慰者,它能启迪我们忘记生活的痛苦。
8.时间就像一个智者,他能引导学者建立知识大厦。
9.时间就像一个百宝箱,它会让我们充分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10.时间就像一面战鼓,可以激励我们更快地前进。
1.时间就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是非。
12.时间就像一个好医生,它可以抚平我们心中的烦恼和悲伤;时间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反映人性的善、恶、美、丑。
13.时间就像细雨,可以帮助我们洗掉心中的杂质。
14.时间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片,可以帮助我们清除心中的毒瘤。
15.时间就像一本书,是金钱买不到的书,它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好处。
16.时间就像一股水流,可以帮助我们冲淡心中痛苦的回忆;17.时间就像一面战鼓。
它能激励我们加快进度。
时间的隐喻2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你愿意挤,总会有的。
2.时间像箭一样飞逝。
时间就像溢出的水,一去不复返。
3.时间就像一杯水,可以冲淡岁月的记忆。
时间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向世界展示。
时间就像鞭子,它可以鞭策我们去追求人生的目标。
4.时间就像微风吹过你的脸庞。
如果你想再碰它,它已经被风吹走了。
时间就像时钟的滴答声。
你能听到它,但你不能阻止它。
5.时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永不回头。
时间过得如水,一切都不会再回来。
6.时间就像地下的春天。
只要挖,就会找到甘泉。
时间就像海底的氧气瓶。
如果你犹豫太多,它会用完,被海水代替。
7.时间就像沙漏里的细沙,静静地流逝。
时间就像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转瞬即逝。
时间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微笑着看世界的沧桑。
8.时间就像你手里的沙子,抓得紧总会流失。
浅析汉语中的时间隐喻
浅析汉语中的时间隐喻作者:刘恋来源:《商情》2009年第16期[摘要]随着人类对认知领域的探索不断加深,我们发现隐喻已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同我们日常思维密不可分的。
人类的思维本身就是隐喻性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中我们必须通过已知的具体概念来隐喻抽象的事物。
时间是抽象的,对时间的认知不同于其他可感可知的事物,我们需要借助其他具体的概念来认知和描述时间。
在汉语言中,我们常常把时间隐喻为空间、金钱以及实体,时间的概念便形象起来。
[关键词]时间隐喻认知思维隐喻性一、引论读过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人应该知道,其中提到了隐喻的概念。
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和探索。
说到隐喻,人们一般都把它作为一种修辞来看待,只属于诗歌,仅限于表达感情。
然而,当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慢慢深入渗透到认知领域的时候,隐喻便不仅仅是一种修辞,而是同日常思维以及事物认知密不可分。
我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就在使用隐喻,尤其是在时间的概念的认知和表达上。
本文的重点也是在时间的隐喻上,在本文中,笔者把视角对准汉语言时间隐喻,从母语出发来探讨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对时间的隐喻。
由于时间的非实体性和抽象性,对于时间的认知、思维以及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讲就是隐喻性的,因此不使用隐喻就很难表征时间。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台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空间和时间是两个基本的范畴,我们经常从这两个基本范畴出发去认识其他抽象事物。
较时间而言,空间是一个较具体的概念,而时间则较为抽象。
时间是抽象的,我们只有借助隐喻才能将一个已知的具体概念映射到抽象的待认知的概念。
将时间隐喻为空间、金钱以及种种实体,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利用了思维本身的隐喻性,而将抽象化为具体,用具体来认知抽象。
二、汉语里的时间隐喻1.用空间隐喻时间——时间是空间空间是人类视觉系统能感知到的,空间感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无意识的能力。
而时间则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很难把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个手机没听筒在两个世纪前,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失聪后,用牙咬住指挥棒的一端,将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感知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贝多芬这种听声音的方式就是“骨传导”技术的应用实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还出现了骨传导手机。
众所周知,手机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话,但是当你看到这样一部手机的时候,你或许一下子还不清楚该怎么用它来通话,因为这个手机没听筒!但它的确是一部手机,只是运用了最新的“骨传导”技术代替传统的听筒。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骨传导”技术的概念。
声音通过我们的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而这种声波必须经过一定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才能传播并被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所感知。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各有不同,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15℃空气环境下为340米/秒。
也就是说,声音通过我们的头骨、颌骨(编者注: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等组织叫做颌)传播的速度是大于340米/秒的。
当然,声音在固体中的衰减也较其他介质快,因而它传不远。
最早在手机中运用这一技术的分别是日本的夏普公司和京瓷公司。
既然是一部手机,那么它就一定有“听筒”,从官方的介绍资料上看,这两家公司的手机主要都是将声波以屏幕震动的方式传递到颅骨,再经内耳的内、外淋巴液、螺旋器到达听觉神经。
相较空气传导路径,减少了耳廓、耳道、骨膜等多重耳组织的途径,甚至不需要耳膜的振动。
这样的特点,成就了“骨传导”技术诸多的优势。
其中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清晰的通话质量。
加之将整块手机屏幕作为发声区域,面积大,传导效率高,在特殊环境中,比如水下、建筑工地,其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在消防、特种作战部队等部门,已经开始尝试使用骨传导的耳机。
江西省九江市马影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马影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毕飞宇深夜四点,我被手机叫醒了,是父亲打过来的。
一看到父亲的号码我就知道,我的祖父,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没了。
都没有来得及悲伤,我即刻叫醒我的女儿,赶紧的,太爷爷没了。
祖父却没有死,好好的。
看见我把女儿都带过来了,祖父有点不高兴,说:“这么冷,你把孩子叫过来做什么?”祖父神情淡然,但他的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这一次我知道,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
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退了出去。
祖父望着父亲的背影,很轻地咳嗽了两声。
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当年是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祖父把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他的学生,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的身上。
父亲没有考上大学,而祖父的五十七个学生考取了三十一个。
在当年,这是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
省报派来的记者为祖父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整整一个版,标题很吓人,《春蚕到死丝方尽》。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突然有了愧疚。
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儿子的“感受”。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它把父亲击倒了,附带着还把父亲的自信心给砸烂了。
父亲拒绝了“春蚕” 的建议,他盯着自己的脚尖,告诉“春蚕”:“你忙你的去吧。
”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像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
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不是父亲,而是他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这些人是他当年的心肝宝贝。
人名的后面则是长长的单位与职务,我不可能记住的。
祖父却记得清清楚楚,诸如世界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与之匹配的自然是院士、教授、副省长、董事长……祖父沉默了半天,说:“我有福,但心思还是有的。
第8课 《时间的脚印》(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计时的变迁漫奇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
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
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
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
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
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
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
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
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
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
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
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
时间空间隐喻
所谓隐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也就是说,人们根据两个概念域的某种相似性,以熟悉的经历去体验或理解不熟悉的经历,以两种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相互映射,达到以一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的目的。
隐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如果没有隐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表达都会缺少很多生命力。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现实中任何事物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之中的。
所以时空隐喻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首先是时间隐喻。
莱考夫将隐喻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而生活中对于时间的隐喻多属于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涉及金钱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我们在等待时最常说的“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把“时间”与“金钱”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这句话不论在中文或者英语表达中都实在太普遍了,我们通过结构隐喻,直接将这两个概念叠加,如英语中的“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这两个句子,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很显然不可交易,不能由一方给另一方,当然别人也不能把时间用完,所以这都是把时间直接看成金钱,从而使表达生动形象。
同时,时间的隐喻也有属于实体隐喻的,因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为了指代的便利,人们经常把时间看成一个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一个容器性质的实体,如她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
我们满怀着希望走进新世纪。
其次是空间隐喻。
可以作为空间隐喻的词很多,暂时就用“深”来举例。
1) “深”喻“(关系)亲密”人们常把自身看作一个容器。
重要的脏器被保护在体内,距离皮肤较远的身体深处。
关系亲密的人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
因此人们借助“深”的概念来喻指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亲密和弥足珍贵。
衡水市2022届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衡水市2022届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黄月张秀亚杏黄色的月亮在天边努力的爬行着,企望着攀登树梢,有着孩童般的可爱的神情。
空气是炙热的,室中储蓄了一天的热气犹未散尽。
电扇徒劳的转动着。
桌上玻璃缸中的热带鱼,活泼轻盈的穿行于纤细碧绿的水藻间,鳞片上闪着耀目的银光。
这是屋子中唯一出色的点缀了,这还是一个孩子送来的,他的脸上闪烁着青春的光彩,将这一缸热带鱼放在桌子上:“送给你吧!也许这个可以为你解解闷!”鱼鳞上的银光,在暮色中闪闪明灭,闪烁一阵子,然后黯然了,接着又是一阵闪光……,她想,那不是像人生的希望吗?但这些细碎的光片又能在人们的眼前闪耀多久呢?杏黄月渐渐的爬到墙上尺许之处了,淡淡的光辉照进了屋子,屋子中的暗影挪移开一些,使那冷冷的月光进来。
门外街上的人声开始嘈杂起来,到户外乘凉的人渐渐的多了,更有一些人涌向街口及更远的地方,活像一些泡沫:大的泡沫,小的泡沫,时而互相的推挤着,时而又分散开了。
忽然有个尖锐而带几分娇慵的声音:“月亮好大啊.快照到我们的头顶上了。
”接着是一阵伴奏的笑声,苍老的,悲凉的,以及稚气的,近乎疯狂的:“你怕月亮吗?”玻璃缸中的热带鱼都游到水草最密的方向去了。
街上的嘈杂的人语声、欢笑声,暂时沉寂了下来。
谁家有人在练习吹箫,永远是那低咽的声音,重复着,重复着,再也激扬不起来了。
月亮也似仍在原来的地方徘徊着,光的翅翼在到处扑飞。
门外像有停车的声音,像是有人走到门边……她屏止了呼吸倾听着。
那只是她耳朵的错觉,没有车子停下来,也没有人来到门前,来的,只有那渐渐逼近的月光。
月光又更亮了一些,杏黄色的,像当年她穿的那件衫子,藏放在箱底的已多久了呢,她已记不清了。
没有开灯,趁着月光她又将桌子上的那封老同学的信读了一遍,未了,她的眼光落在画着星芒的那一句上:“我最近也许会在你住的地方路过,如果有空也许会去看看你。
”也许……也许……她脸上的笑容,只一现就闪过去了,像那些热带鱼的鳞片,悠然一闪,就被水草遮蔽住了。
毕节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毕节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些诗词脍炙人口,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
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
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今,“玩梗”成为年轻人的流行文化。
我们既要鼓励语言创新,尊重年轻人的创新表达方式,重视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促进,理解流行词语无可替代的表达功能,也要高度警惕消极的玩梗文化,防范玩梗背后的传播迷思和价值取向偏差。
梗文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质,其依赖的是将逻辑推至极致带来的荒诞,并借助于这一荒诞性去完成一次笑点的制造。
梗的诞生发展可以分为语音变异和词汇变异两大源头。
语音变异是指将各地方言或者外来语言转化成汉语中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以达到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的目的。
词汇变异是指词汇的变化以某一词汇作为基础进行延伸。
梗,通过对某事或某物在不同情境的解码编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
玩梗,作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流行离不开媒介技术、符号意义、生产风格和社交隐喻的共同作用。
造梗者漫不经心地自创或者引用某些具有流行潜质的词句或场景充当梗的语料,用以表达、评论、分享,成为梗的首发角色;玩梗者受个人经历、生活经验或性格偏好的影响与造梗者的输出一拍即合,对梗进行理解、解读、定义、回应、修正、延伸和再造。
当下许多“梗”的更新速度快、包含意义多样。
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指向,“梗”的能指和所指都很丰富,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都存在着流动性。
大众在使用“网络流行梗”时,不会追求一个确定的意义,更多的是通过“梗”来确立自身的位置,获得群体认同和情感共鸣。
“网络流行梗”的形成一般是依靠拼贴、戏仿等手段,实际所指常常与表面意思截然相反。
特别是在后真相盛行、情绪为先的社交媒体中,事实不被重视,缺乏理性的讨论逐渐导致了公共话语的贫乏。
在用“网络流行梗”进行交流时,表情包和固定化的文字成为传播中介,越来越少调用其他的词汇和语句,逐渐失去自身的语言逻辑。
比如用“真香”来表示开始评价很低但后来态度有巨大转变,用“yyds”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出色。
时空隐喻
首先对阅读的文章做一些简单的摘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差异时间是空间的差异:1、汉语不仅像英语一样用水平的时间线,而且还用垂直的时间线,如上下和水流由上到下的运动。
2、年龄的隐喻表达,英汉语都用长短表示年龄,而汉语里还用高和低形容年龄。
时间流逝是运动的隐喻差异:1、汉语里“时间在动”时间观念所产生的隐语表达要多一些,而英语里却相反。
2、“时间是一运动的物体”子隐喻中认知主体视角的差异,中国人有时面向将来,有时面向过去,而英美人主要面向未来。
时间是金钱的隐喻差异1、中国人更突出“时间是有限的资源”,而“时间是金钱”及“时间是有价值的商品”的成分较弱。
时间是实体的隐喻差异1、汉语里通常把时间比做“箭”,而英语则把时间比做“鸟”或“鱼”。
空间隐喻的认知思维在时间、范围、状态、数量、社会地位几个抽象概念中,空间隐喻以其系统性、广泛性、形象性充分表现了人类语言发展中隐喻思维及认知过程。
从哲学角度来分析,人们认识世界并表述思想的过程是按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等规律来进行的。
Gluckberg,Keysar&McGlone(1992)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普遍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的概念。
空间隐喻已成为人类语言的普遍原则,它是语言学、认知学、哲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
它已渗透于人类语言与思维中,以其范畴华和概念化表现了人类认知世界创造语言的过程。
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用右视认知可以解释时间的流动性,但引入左视认知可以恰当地解释时间的序列形,这种结合左右视的认知理论可以全面地描写和解释汉语的时间系统。
1、时间流动是物体的运动:由于时间在运动,所以具有作用力,能对它所经过的观察者和环境产生冲击力,而给后者带来某种效果或从后者那儿带走某种东西。
2、时间流动是穿越地域的运动:观察者向着将来移动,对照某一时间计划或其他旅行者,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此外,观察者可以携带物品进入将来时段。
最新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试题(含答案)(1)
最新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试题(含答案)(1)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信一口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睡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
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
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
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
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
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
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
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来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
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
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
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水板井。
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
”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
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
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
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
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
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
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
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
《时间的隐喻》阅读答案详解
时间的隐喻傅菲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
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
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堰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
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
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
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
水生万物,千年不息。
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
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
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
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
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
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
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
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
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
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
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
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
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
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
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
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
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
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
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
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
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
中考压轴试题十七含解析试题
九台区2021届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十七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徽州之美,假设比作花儿,觉得都不大适宜。
小巷里,见到金黄的凌霄花,从斑驳的粉头静默不语。
她立在树头,枝干粗壮,翠衣翩跹,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
白果树又叫银杏树,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
白果树在秋天里落了叶子,树下一片cuǐ璨的金黄,捡起一片片金色的小扇子,夹在书里做书签,清雅精巧致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小巷.〔〕翩跹.〔〕cuǐ〔〕璨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词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修辞手法。
5.“高贵典雅〞是短语。
〔1〕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4〕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一局部,运用古诗词可进步文化修养。
当看到下雪的时候,你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而不是只会说:下雪啦,〔5〕HYHY在中一共HYHY校建校80周年庆贺大会上讲到,学习和考虑、学习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一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沉鳞.竞跃〔〕8.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2〕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林岗《文学的隐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文学的隐喻林岗①文学尤其是叙述性的文学,作者虽然可以天马行空神游九霄,但其所叙述祁离不开具体的社会时空,文学究竟是怎样跨越时空传诸无穷的?或者换句话, 那些伟大的文学是怎样跨越社会时空被后世读者喜爱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现象落实到伟大的作品究竟藏有什么秘密?邕者以为,丰富而深刻的隐喻至关重要,它是伟大的文学不可缺少的另一项品质,隐喻性的丰富和深刻程度是衡量文本高下的又一个尺度。
②人们通常将隐喻作为文学修辞的手法之一,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远远不足够。
好的文本都有似乎相反的两面性:一而是具体的、形而下的,另一面是普遍的、形而上的,它们完美无缺地融合于文本。
这种两面性,用康徳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就越是唤起我们内心的惊奇和崇敬之情。
”伟大的文本就是这样。
③为行文的方便,以《孔乙己》里面一个细节为例。
孔乙己教小跑堂“我” 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小跑堂一脸不屑,“'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一句,极其贴切孔乙己的身份、教养、学识,甚至性格,非孔乙己不能说出。
这个便是文本的具体、形而下一面。
然而又正是这个具体和形而下的细节,传出了所有不能与时俱进、悖逆潮流,甚至冥顽不化者的神韵。
而这后一而又是普遍的、形而上的文本面相。
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者、冥顽不化者无代无之,尤其处于社会急速变迁的世代,于是读者可以从中照见他人,照见自己。
《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 至今将近百年。
那个科举时代造就的具体的孔乙己是死了,然而那个属于一切时代不能与时俱进者的孔乙己还没死。
说实话,每当笔者在讲堂口若悬河叨念着晚清文学如何如何变迁的陈年旧账,对着的却是一片呆若木鸡或刷屏玩微信的莘莘学子,我就怀疑自己讲的是不是当代版的“回字有四样写法”。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7-9小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
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
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
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
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
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
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
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
”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
”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
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
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
”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
“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
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
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
”(《诗人玉屑》卷六引)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
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
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
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
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堰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
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
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
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
水生万物,千年不息。
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
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
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
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
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
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
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
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
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
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
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
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
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
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
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
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
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
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
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
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
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一面鼓。
蹦蹦蹦,鼓声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
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
叶村家家户户均自酿五加皮酒,而酒家只有一处。
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一切烟消云散,了悟:人间终究是人间,活着就是做人间的人,说人间的话,干人间的事。
⑦叶村多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
它们是叶氏血脉的见证,也是时间顺流而下携带的内含
物。
让我流连的,是双美堂。
这是一栋老民居,有前房、侧房、前花园、后花园,属于徽派建筑。
前花园有百年罗汉松和青石水池,天井四根柱子分别是柏树、梓木、桐木、椿木,寓意百子同春,墙上有鹿鹤壁画,后花园有鱼池和吊桥。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有情调的大户之家。
⑧晌午,烈日白炽。
几个小孩坐在巷弄石阶上,舔舐棒冰。
棒冰的水渍淌在他们的手掌上,淌在他们的衣服上。
棒冰在溶解。
枣树上,压翻了枣子。
麻红色的枣子,引来乌鸫啄食。
南塘如一块砚台,静默地搁置在叶村这件方桌上。
龙门山逶迤,山冈毗连山冈。
在群山的起伏里,我四顾茫然。
我望望叶村,对时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
时间是最大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力,毁灭一切,淹没一切。
在叶村,我看到了时间遗存下来的踪迹。
这些踪迹,是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
9.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第①段的描写进行赏析。
10. 第②段语言运用独具特色,试结合本段内容加以赏析。
11. 第④段描写南塘有何作用?
12. 本文以新叶村所见所闻传达了“时间的隐喻”这一哲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9. 运用比喻手法,把怀玉山脉绵延延展的形态比作奔腾的烈马、沸水,低矮的山冈比作凝结的水花,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新叶村所处的环境特征,更加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感受。
10. 本段采用排比句式(或以短句、整句为主)。
通过排比句式集中凝练地呈现繁复的内容,呈现了过去、现在交织之下的新叶村的印象,能够更好地表现作者所谓的“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状态。
同时,选用传达自己独特感受的系列形容词,如“蒸腾般”“幽深”“时断时续”“淡淡”等,贴切地写出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印象,体现作者恍惚的感受。
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达成有机的统一。
11. 点明新叶村中央的池塘布局以及南塘与村落相映成趣的景致,点明南塘作为象征物的存在,以南塘的历史悠久衬托村落的悠久。
与题目照应,点明南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表明南塘更像是时间的见证。
12. 文章向我们呈现了新叶村的所见所闻,如一个家族流衍变迁的历史、八百余年的池塘里汇聚人事变迁,巷道中构筑的乡人记忆、酒家里传达出的人间体悟、古老建筑见证的叶氏血脉等等,这一系列的现实留存中都保有丰富的内涵,在时间中有一些遗存下来的遗迹,构成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的思考。
由此,所见所闻促成了作者的所感所思。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
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
题干要求“选取一个角度”分析,主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结合语句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如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形象
生动地描写了新叶村所处的环境特征。
点睛:对于句子的赏析,应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两个角度入手。
解答本题,既要揭示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还要分析其的具体作用。
如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
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有的用整句,有的多用散句;有的多用长句,有的多用短句,有的长(句)短(句)结合;还有的运用修辞格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结合语段内容“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分析,长句、短句结合使用及使用排比手法。
运用一系列形容词,如“蒸腾般”“幽深”“时断时续”“淡淡”等,写出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印象,体现作者恍惚的感受。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
第④段描写南塘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
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分析,写出了新叶村中央的池塘布局以及南塘与村落相映成趣的景致。
结合“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分析可知,点明南塘作为象征物的存在,以南塘的历史悠久衬托村落的悠久,与题目“时间的隐喻”照应,点明南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需要立足文本内容,分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题干内容分析本文如何以新叶村所见所闻传达了“时间的隐喻”这一哲思的。
结合文本内容“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叶村多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
它们是叶氏血脉的见证,也是时间顺流而下携带的内含物”等分析可知,这一系列的现实留存中都保有丰富的内涵,在时间中有一些遗存下来的遗迹,构成人间
不会消散的体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