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常见涉税风险提示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尊重的纳税人,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实践中,咱们发现部份纳税人由于对税收信息了解不够,往往由此致使蒙受没必要要的经济损失。
为此,咱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就日常税收业务中的涉税风险进行归集整理,希望籍此能为广大纳税人熟悉税法依法缴税,提供一点帮忙。
一、税务记录环节风险1.未按规定办理开业记录、变更记录、注销记录有那些纳税风险?纳税人未依照规定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税务记录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更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记录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更正;超期不更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2. 未按规定利用税务记录证有那些纳税风险?纳税人未依照规定利用税务记录证件,或转借、涂改、损毁、生意、伪造税务记录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纳税申报环节风险1.纳税人超期申报有那些纳税风险?纳税人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扣缴义务人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情节严重的,可责令限期更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 纳税人超期缴税有那些纳税风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按期限内不缴或少缴应纳或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超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规定采取强制执行办法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三、纳税人未按规定利用发票有那些风险?违背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一)是未依照规定印制发票或生产发票防伪专用品的;(二)是未依照规定领购发票的;(三)是未依照规定开具发票的;(四)是未依照规定取得发票的;(五)是未依照规定保管发票的;(六)是未依照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
税务风险提示情况说明范文
税务风险提示情况说明范文一、概述税务风险是指在税务管理过程中,企业或个人可能面临的涉税风险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为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机关通常会发布税务风险提示说明,以提醒纳税人关注合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
二、税务风险提示情况根据税务机关的资料和统计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务风险提示情况:1. 偷逃税行为偷逃税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虚假记账、少报利润、漏报税款等手段,故意逃避纳税义务。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税法调查,从而面临税务处罚和涉税诉讼的风险。
2. 跨境交易风险跨境交易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业交易。
在跨境交易中,纳税人需要遵守各国的税收规定,包括报税、缴纳税款、申报海关手续等。
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跨境交易税务风险的出现。
3. 转移定价风险转移定价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将相关方交易价格定为非市场价格的行为。
虽然一些跨国企业可能会通过转移定价来进行税务优化,但这种行为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如果转移定价未能合法合规,可能面临税务调查和处罚。
4. 多地纳税风险对于涉及多地业务的企业,纳税地点的选择和税务安排是一个重要问题。
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和税率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仔细评估并遵守各地税收法规,以规避多地纳税风险。
5. 虚假陈述风险企业在纳税申报和报税过程中,要进行真实、准确的陈述。
虚报、谎报财务信息或其他重要事项,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虚假陈述的税务风险,被税务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三、应对税务风险的建议为了规避税务风险,纳税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对自身的涉税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潜在的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
对于复杂的税务问题,可以寻求专业税务顾问的帮助。
2. 严格遵守税法法规纳税人应加强对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学习,确保自身的涉税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报税程序,确保报税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风险提示:石化企业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
风险提示:石化企业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一、风险提示:增值税发票的品名不规范风险描述:石油化工产品种类多、品名俗称多,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对发票品名开具较为随意,容易产生税收风险,即使纳税人没有变名虚开发票偷骗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主观意愿,也会因商品品名不规范引发税收风险,应尽量避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
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第二十一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风险防控建议:化工产品的命名应遵循《石油和化工产品目录和代码》、《化工产品标准编号及名称》、《危险化学品目录》等规则规定的产品分类、命名和代号,开具发票应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名称品名。
纳税人在签订购销合同、产品检测、产品验收入库、索取增值税发票时,不得主动要求变更商品名称,对于供货方开具的品名与货物实际名称不符的,应要求对方更正。
应加强内控管理,业务和财务人员要加强工作衔接,遇到技术指标不符、品名不规范时,应查阅技术资料或征询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意见,了解标准化名称,要求供货方开具规范的品名;对于没有国标名称确需采用行业通用名称、技术通用名称或企业标准名称的,应要求供货方提供有关产品行业命名的有关依据标准、规则和相关文件,以备核查,防范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
纳税人在销售石油化工产品时也应遵循上述风险防控建议,按合规原则开具销售发票品名。
二、风险提示:产品检测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风险描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费税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7号)第一条规定,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5℃/一个标准大气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除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和燃料油需按规定征收消费税以外的石化产品,符合该产品的国家标准或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的相应规定(包括产品的名称、质量标准与相应的标准一致),且纳税人事先将省级以上(含)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相关产品质量检验证明报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备案的,不征收消费税;否则,视同石脑油征收消费税。
企业涉税风险提示清单建议
企业涉税风险提示清单建议企业涉税风险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涉税风险的存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法律风险甚至影响企业声誉。
因此,建立一个企业涉税风险提示清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涉税问题,减少风险。
一、税务合规风险提示1.税法法规变动风险:及时关注税法法规的变动,了解新的税收政策和要求,避免因为不了解新政策而发生违规行为。
2.税务登记风险:确保企业及时完成登记、变更登记等手续,避免因为未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而遭受罚款或其他处罚。
3.会计核算风险: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避免因为会计处理不当而引发涉税纠纷。
4.发票管理风险: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使用伪造发票、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而受到处罚。
5.税务申报风险:准时、准确地完成税务申报工作,避免因为漏报、错报等错误行为而产生罚款和滞纳金。
6.跨境业务风险:了解跨境业务的相关税收政策和要求,避免因为未按规定申报跨境收入而受到处罚。
7.监管合规风险: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各项税务事项合规运作,避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违法风险提示1.偷逃税风险:禁止偷逃税和虚假抵扣行为,避免因为偷逃税而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
2.贪污受贿风险:严禁财务人员贪污受贿,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3.商业贿赂风险: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确保企业诚信经营。
4.不正当竞争风险: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进行价格扰动、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
5.虚报冒领风险:防止虚报冒领国家税收收入,避免因为虚报冒领而受到处罚。
6.逃避追缴风险:如有征收决定、征收通知书等,应及时缴纳并提供缴纳证明,避免逃避法律追缴。
三、税务争议风险提示1.税务稽查风险: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稽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避免因为配合不力而引发争议。
2.税务评估风险:了解税务评估的程序和要求,避免因为未按要求申报评估结果而产生争议。
3.税务处罚风险:遵守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及时支付罚款和滞纳金,申请复议或诉讼时应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税收风险预警指标是对税收风险进行识别、监测和预测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十条常见的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1.税负增长率:税负增长率指的是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缴纳的税款与其盈利能力的比率。
当税负增长率超过一定比例时,说明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可能不稳定,可能存在逃税行为或者会计操作风险。
2.税收稽查风险:税收稽查风险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和纳税义务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
比如,纳税人未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提交申报表、逾期缴纳税款等,都可能导致税收稽查风险。
3.税款滞纳风险:纳税人逾期未缴纳税款或者缴纳税款不足的风险。
税款滞纳风险除了给国家财政带来损失,还可能影响纳税人的经济声誉,降低其信誉度。
4.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纳税人未能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风险。
纳税人可能存在未取得合法凭证行为、未正常开具发票行为等,这都可能导致合规风险的出现。
5.涉税规避风险:涉税规避是指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逃避或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比如虚报、隐报等。
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增加对涉税规避风险的监测和执法力度来减少税收损失。
6.纳税人资信风险:纳税人资信是指纳税人在税务部门的信用状况。
纳税人如果存在逾期未缴税款、多次违法行为等情况,将影响其纳税人资信等级,增加其资信风险。
7.跨境税收风险:跨境税收风险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税收规定和税率差异。
纳税人在跨境经营中,可能存在虚报进口、合理避税等行为,这都是跨境税收风险的表现。
8.税法政策风险:税法政策风险是指税法规定的变化对纳税人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
如果纳税人未及时了解、掌握税法政策的变化,就可能在申报和缴纳税款过程中存在风险。
9.税务稳定风险:税务稳定风险是指税务方面的变革对纳税人造成的影响。
比如,税务机关、税收制度调整等都可能导致纳税人的税务环境发生变化,增加其税务稳定风险。
10.案件查办风险:案件查办风险是指税收案件的查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税务机关在查办税收案件中,如果违法证据不足、取证手段不当等,都可能增加案件查办风险。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书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书生产加工制造业涉及的税种最常见的风险点:一、企业所得税常见涉税风险点(一)收入项目常见涉税风险点1、收入计量不准。
2、隐匿实现的收入。
3、实现收入入账不及时。
4、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5、销售货物的税务处理不正确。
(二)成本费用项目常见纳税风险点1、利用虚开发票或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2、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
3、将基建、福建等部门耗用的料、工、费直接计入生成成本等以及对外投资发出的货物,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等。
4、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5、收入和成本、费用不配比。
6、原材料计量、收入、发出和结存不正确。
7、周转材料不按规定的摊销方法核算摊销额,多计生产成本费用。
8、成本分配不正确。
9、人工费用的核算不准确。
(三)费用项目常见的风险点1、费用界限划分不清2、管理费用的列支问题3、销售费用的列支问题4、财务费用的列支问题(四)税金及附加的涉税风险1、应资本化的税金税前扣除2、将补提补缴的以前年度税金直接税前扣除3、将企业所得税额和应由个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额进行了税前扣除。
(五)损失的涉税风险1、虚列财产损失2、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有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
3、发生的损失应审批的不审批,自作账务处理。
(六)其他业务成本的涉税风险点1、销售材料的成本结转不正确2、出租财产的成本结转不正确3、计提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各项准备金未做纳税调整(七)营业外支出的常见涉税问题1、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作纳税调整2、违法经营的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及各种赞助支出、与收入无关的支出,未作纳税调整3、非正常损失未扣除个人负担或保险公司的赔款。
(八)固定资产常见的涉税风险点1、虚增固定资产计税价值。
2、属于固定资产计税价值组成范围的支出未予资本化。
3、计提折旧范围不准确。
4、折旧计算方法及分配不准确。
5、固定资产处置所得未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税局提示】印花税八大常见涉税风险提醒,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税局提⽰】印花税⼋⼤常见涉税风险提醒,这些问题你知道吗?印花税虽⼩学问可不少缴纳时可千万得注意细节因为⼀不⼩⼼就会产⽣涉税风险今天给⼤家总结了⼋条涉税风险提⽰☟☟☟☟☟【问题1】个⼈买卖⼆⼿房,印花税怎么算?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第⼆条的规定,为适当减轻个⼈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2008年11⽉1⽇起,对个⼈销售或购买住房免征印花税。
【问题2】以货换货合同的计税依据如何确定?按“购销⾦额”征税。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第三条的规定:商品购销活动中,采⽤以货换货⽅式进⾏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购⼜销双重经济⾏为的合同。
对此,应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额计税贴花。
合同未列明⾦额的,应按合同所载购、销数量依照国家牌价或市场价格计算应纳税⾦额。
【问题3】⽹上销售货物,电⼦订单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要缴纳印花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62号)规定: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完善税制,现将印花税有关政策明确如下:对纳税⼈以电⼦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问题4】同⼀凭证多个税率印花税如何计算?分情况计算。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印花税暂⾏条例施⾏细则》(财税字〔1988〕255号)第⼗七条的规定:同⼀凭证因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适⽤不同税率,分别载有⾦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未分别记载⾦额的,按税率⾼的计税贴花。
【问题5】同⼀凭证多⼈签订持有印花税如何计算?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印花税暂⾏条例》(1988年8⽉6⽇国务院令第11号)第⼋条的规定:同⼀凭证,由两⽅或者两⽅以上当事⼈签订并各执⼀份的,应当由各⽅就所执的⼀份各⾃全额贴花。
【问题6】应税凭证记载⾦额变动应如何处理?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印花税暂⾏条例施⾏细则》(财税字〔1988〕255号)第⼋条的规定:记载资⾦的账簿按固定资产原值和⾃有流动资⾦总额贴花后,以后年度资⾦总额⽐已贴花资⾦总额增加的,增加部分应按法规贴花。
会计科目涉税风险点
会计科目涉税风险点一、税种计税风险1. 未能准确识别和区分各类税种,导致计税依据错误。
2. 未能及时调整税种税率,导致计税不准确。
3. 未能正确应用税收政策,导致计税不合理。
二、税额计算风险1. 未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
2. 未能及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税额计算不准确。
3. 未能正确处理税收抵免和税收扣除,导致税额计算不准确。
三、纳税申报风险1. 未能及时申报纳税,导致滞纳金和罚款。
2. 申报数据不准确,导致税务机关核定或调整应纳税额。
3. 未按规定报备相关资料,导致税务机关核定或调整应纳税额。
四、税收优惠政策风险1. 未能准确理解和应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未能享受优惠政策。
2. 未能及时申请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错失税收优惠。
3. 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未能及时调整,导致计税不准确。
五、涉税会计处理风险1. 未能正确处理涉税会计事项,导致财务报表披露不准确。
2. 未能及时调整涉税会计科目,导致财务报表披露不准确。
3. 未能准确核算涉税成本和费用,导致财务报表披露不准确。
六、税务审计风险1. 未能配合税务机关的审计工作,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
2. 未能及时整改税务机关提出的问题,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
3. 未能及时提供所需的审计资料,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
七、税务争议解决风险1.与税务机关产生税务争议时未能及时解决,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
2. 未能充分准备税务争议证据,导致争议处理结果不利。
3. 未能及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导致丧失维权机会。
八、税务法律责任风险1. 违反税务法律法规,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
2. 未能及时履行税务法律义务,被税务机关处以滞纳金等处罚。
3. 未能履行税务法律责任,导致企业信誉受损或被列入失信名单。
九、税务信息披露风险1. 未能按规定披露涉税信息,导致企业遭受损失或被监管部门处罚。
2. 披露的涉税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导致投资者或合作伙伴产生误解。
税务风险提示情况说明样板
税务风险提示情况说明样板尊敬的客户,为了保障您的利益,我们在此向您说明税务风险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按照我们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您在税务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税务风险概述在商业运营中,税务风险是一项必须重视的问题。
如果未能合规履行税务义务,可能面临税收追缴、罚款以及其他法律后果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务风险:1. 不合规行为:包括未按时报税、漏报税款、虚假报税等。
2. 遗漏税务优惠:可能因为疏忽或对相关规定的不了解,错失合法的税务优惠。
3. 税收管理漏洞:如果税务管理存在漏洞,可能会被相关税务机关发现并进行核查。
4. 外汇监管问题:外国企业或跨国企业在涉及跨境资金往来时,可能面临外汇监管的税务风险。
二、税务风险解决方案为了降低税务风险,我们向您提供以下解决方案:1. 合规纳税:确保按时、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如按规定报税、缴纳税款。
2.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议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和税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审查税务优惠政策:及时了解税务政策,并确保充分获得适用的税务优惠,从而减少税务成本。
4. 寻求税务专业支持:与税务专业人员合作,确保税务事务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5. 加强对外汇监管的了解:了解并遵守涉及跨境资金往来的相关法规,确保合规运作。
三、税务风险提示事项为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税务风险,请注意以下事项:1. 及时搜集相关税务信息和政策,了解税务变化对您企业业务的影响。
2. 审慎处理涉及跨境交易的税收事宜,确保遵守相关的外汇监管规定。
3. 定期内部审查企业的财务和税务数据,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
4. 如果遇到税务问题,请立即与专业的税务机构或税务律师联系,以获取有关支持和建议。
总结税务风险是企业运营中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通过遵守税法法规、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寻求专业支持,您可以降低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税务风险提示
税务风险提示一、背景介绍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和挑战。
税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罚款、税务调查、声誉损失等不利后果。
为了匡助企业降低税务风险,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的税务风险提示和应对策略。
二、常见税务风险及应对策略1. 偷漏税风险偷漏税是指企业故意或者疏忽不缴纳应纳税款的行为。
为避免偷漏税风险,企业应确保准确计算纳税义务,及时申报纳税,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税务合规管理。
2. 虚假发票风险虚假发票是指企业购买或者销售商品时,存在伪造或者虚构发票的行为。
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和客户的审查,确保发票真实有效。
同时,建立严格的发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虚假发票问题。
3. 跨境交易风险跨境交易涉及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税收法规和政策差异,企业在此过程中可能面临税务风险。
为降低跨境交易风险,企业应了解相关国家或者地区的税务法规,遵守相关规定,合理规划跨境交易结构,确保合规运作。
4. 税务争议风险税务争议是指企业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事项上存在分歧,可能导致纳税争议的产生。
为应对税务争议风险,企业应及时了解税务政策和法规变化,保留相关纳税记录和凭证,并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沟通,积极配合解决争议。
5. 跨区域经营风险企业在不同地区经营可能面临不同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加。
为降低跨区域经营风险,企业应深入了解各地税收政策,建立合理的税务筹画方案,确保合规经营。
6. 税务合规风险税务合规是指企业按照税收法规和政策要求,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
为降低税务合规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加强内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税务法规和政策,及时申报纳税。
三、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管理税务风险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可以匡助企业降低税务成本、提高税务效益,避免不必要的罚款和损失。
同时,良好的税务合规和风险管理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但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税务风险。
会计科目涉税风险点风险
其他货币资金
1. 企业将自有资金提供给关联企业或他人无偿使用, 未按规定确认利息收入。
2. 企业将自有资金账外从事生产经营、对外投资等。 3. 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出投资款涉
二是将虚构的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材料费用与真实 购入的原材料、周转材料等入账时金额不变,人为 调减数量,防止税务人员测算其投入产出比。
3.随意改变成本结转方法,以调整当期销售成本。 一是按照实际成本计价时,未按照规定选择的加权平 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结转已销售产品成 本。
二是按照计划成本核算时,不结转超支差,或者多结 转超支差,少结转节约差,达到多转成本的目的。
直接扣减相关税金或增加企业成本等行为。 5. 企业以现金支付方式虚假取得企业的办公用品、会
务费、餐费、广告费等行为。
银行存款
1. 利用不同结算方式隐匿收入。 2. 收取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存入个人银行账号。 3. 网银汇入个人银行账户。 4. 商业汇票贴现后存入个人账户。 5. 没有真实交易情况下,以转账支票、网银支付、
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发生利息支出费用化。 5.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计算错误。 6.随意变更折旧方法调整折旧额。 7.固定资产盘盈未入账。 8.试运行收入不做收入处理。 9.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不入账。
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摊销范围错误。 ➢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扣除的无形 资产研发费,又摊销扣除。 ➢自创商誉。 ➢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无形资产。 ➢外购商誉未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理时进行扣除,而 是当期扣除或摊销。 2.摊销方法错误,未采用直线法摊销。 3.摊销年限存在税会差异 4.虚构无形资产。
房地产业各环节涉税风险点汇总,涉税风险大,慎重!
房地产业各环节涉税风险点汇总,涉税风险大,慎重!资金密集型行业中,房地产企业由于开发项目多、经营环节多、开发周期长和涉及税种多,相关的税务风险相应较多。
一些税务风险很具有行业普遍性。
近期,某地税局发布了房企常见10项涉税风险点分享给大家,各企业注意自查!风险提示1签订合同未申报缴纳印花税风险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房地产企业签订土地出让或转让、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等合同较多,容易忽略合同印花税申报。
风险防控建议: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签订合同,及时申报缴纳应税凭证对应的印花税。
由于印花税征税范围较广、税目较多,纳税人需要事前准确掌握相关法规条例,避免出现税款滞纳风险。
风险提示2超限额列支预提费用风险描述: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包工程未最终办理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在证明资料充分的前提下,其发票不足金额可以预提,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
部分纳税人在预提费用时由于不熟悉政策,预提费用可能忽略总金额10%比例的限制,导致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列支成本。
风险防控建议:房地产企业应准确把握政策规定,侧重注意税收法规规定的预提比例上限。
对于出包工程而言,发票不源足金额预提费用不能超过出包合同总金额的10%,同时也要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费用范围内预提。
政策中已以列举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只有出包工程、公共配套设施、报批报建费用和物业完善费用才可预提,切勿超范围列支预提费用。
风险提示3违规扣除利息支出风险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房地产企业支付的利息,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但实际业务中,部分纳税人通过非金融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其较一般金融企业同期同类利率高,在不熟悉政策情况下全额列支利息成本。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涉税风险。
了解并加以应对这些涉税风险,有助于纳税人避免不必要的纳税争议和风险。
本文将对常见的涉税风险进行汇总,以供纳税人参考。
一、税务登记及申报风险1.登记资料不完善或不准确。
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登记时,应提供真实的登记资料,以防止因登记资料的不准确或不完善而引发纳税风险。
2.逾期未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在开展经营活动前,应及时办理税务登记,避免逾期造成的罚款和纳税风险。
3.逾期未申报税收。
纳税人应按规定时间及时申报税收,以避免逾期申报造成的罚款和涉税风险。
4.错误的申报纳税期限。
纳税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法规规定选择正确的纳税期限,以免申报期限错误导致的纳税争议。
二、税费计算及支付风险1.错误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应按照相关税法和政策规定进行正确的计算,以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的纳税风险。
2.错误支付税款。
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应确定支付金额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支付造成的纳税争议。
3.逾期未缴税款。
纳税人应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以避免逾期缴纳税款所产生的罚款和纳税风险。
4.税款的支付方式选择不当。
纳税人在选择税款支付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避免因选择不当而引发的涉税风险。
三、抵扣及减免风险1.抵扣税款时未及时申报。
纳税人在享受税款抵扣时,应及时申报相关事项,避免因未及时申报而导致的抵扣风险。
2.抵扣税款时未留存合规凭证。
纳税人在进行税款抵扣时,应留存能够证明合规性的相关凭证,以防止因缺乏凭证而导致抵扣争议。
3.不符合减免条件进行减免操作。
纳税人在享受税款减免时,应明确减免的条件和申请流程,并确保自身符合相应条件,以避免减免风险。
四、虚假交易及避税风险1.虚假发票的使用。
纳税人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应严禁使用虚假发票,以防止因使用虚假发票而引发的涉税风险。
2.逃避税务监管的避税行为。
纳税人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不得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税务监管,以免遭受严厉的处罚。
日常税收业务涉税风险提示
日常税收业务涉税风险提示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纳税人由于对税收信息了解不够,往往由此导致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为此,我们就日常税收业务中的涉税风险进行归集整理,希望籍此能为广大纳税人熟悉税法,依法缴税提供一点帮助。
(一)税务登记环节1.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风险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税务登记证的使用保管风险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
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纳税申报环节1.逾期申报的风险提示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税务风险提示
税务风险提示一、背景介绍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
税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罚款、税务调查、声誉损失等不利后果。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税务风险,本文将从税务风险的常见类型、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税务风险的常见类型1. 税收政策风险:税收政策不断调整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税务风险,例如税率变化、减免政策调整等。
2. 税务合规风险:企业未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可能面临税务处罚,例如逃税、偷税漏税等。
3. 税务审计风险: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审计时,可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税务违法行为,导致罚款和利息的支付。
4. 跨境税务风险:企业在跨境业务中可能面临税务风险,例如跨国税收协定的适用、转移定价等。
三、税务风险评估为了有效管理税务风险,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税务风险评估方法:1. 内部控制评估: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漏洞和风险点。
2. 税务合规性评估:评估企业是否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是否存在逃税、偷税漏税等行为。
3. 税务政策评估:评估企业所处行业的税务政策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变化的风险。
4. 跨境税务评估:评估企业在跨境业务中是否遵守相关税收协定和转移定价规则。
四、税务风险防范措施为了降低税务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务合规性。
2. 加强税务合规培训:培训企业员工了解税法法规,提高纳税意识,避免违法行为。
3. 密切关注税务政策变化: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企业的税务筹划和运营模式。
4. 合理规划跨境业务:遵守相关税收协定和转移定价规则,避免跨境税务风险。
五、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当企业发现存在税务风险时,应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应对:1. 及时纠正错误:发现税务违法行为或错误,应及时纠正并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避免进一步的处罚。
2. 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如接到税务机关的调查通知,企业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并按要求配合调查。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税务风险对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合规操作可能导致罚款、处罚甚至吊销许可证等严重后果。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税务合规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务风险。
下面将就税务风险点及相应建议展开讨论。
一、偷税漏税风险偷税漏税是指企业故意或无意地逃避税款的缴纳。
这可能是通过虚增费用、隐瞒收入、伪造凭证等方式进行的。
面对偷税漏税风险,企业应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监控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信。
同时,建议企业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税务合规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二、错报风险错报是指企业对发生的交易或者经济活动提供的税务申报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企业应对税务申报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流程以减少错报的风险。
三、税收优惠失效风险税收优惠是指国家为鼓励企业发展而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企业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享受。
如果企业不符合条件或者未按要求规范操作,将面临税收优惠失效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深入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符合条件。
同时,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的变化,以确保税收优惠不失效。
四、跨境税务风险五、税务稽查风险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为了查验企业税务合规情况而进行的检查。
税务稽查风险包括未按规定备案、虚开发票、隐瞒账目等。
企业应加强内部的税务合规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合规档案与备案。
同时,及时了解并遵守税务法规的变化,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工作。
综上所述,税务风险对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应高度重视税务合规管理,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可信,税务申报信息真实合规。
同时,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与沟通,积极处理跨境税务事务。
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与宣传。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稳定经营与发展。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一)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4、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常见涉税风险提示1、新税法实施后补计2008年之前发生的收入或冲销2008年之前列支的支出,未按照当期适用税率进行核算。
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2008年前应作收入推迟到2008年及其以后年度作收入,以及2008年及其以后年度应计费用提前至2008年之前扣除。
2、总部期间费用纳税申报时全部分摊到高税率的东部地区扣除,未在适用优惠税率的西部地区摊销。
核查建议:核查企业2008年共同负担的期间费用是否在不同税率的东、西部企业合理分摊。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3、在销售费用中折扣额与销售额不在同一张发票的,未作纳税调整。
核查建议:核查销售费用等科目,对列明折扣额的进一步审核销售发票、销售合同,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
政策依据: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发票上注明方可抵减应税额有部分地区反映,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虽在同一发票上注明了销售额和折扣额,却将折扣额填写在发票的备注栏,是否允许抵减销售额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于近日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下称通知),就有关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
通知指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4、不合规抵扣凭证,未作纳税调整。
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在成本费用列支时使用白条、假发票等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在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其中;第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
第二十一条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
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
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88号《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其中……………………3.税前扣除管理分行业规范成本归集内容、扣除范围和标准。
利用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平台审核比对总分机构有关信息。
严格查验原材料购进、流转、库存等环节的凭证。
依据行业投入产出水平,重点核查与同行业投入产出水平偏离较大而又无合理解释的成本项目。
加强费用扣除项目管理,防止个人和家庭费用混同生产经营费用扣除。
利用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征管、劳动用工合同等信息,比对分析工资支出扣除数额。
加大大额业务招待费和大额会议费支出核实力度。
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亏损弥补等跨年度扣除项目,实行台账管理。
加强发票核实工作,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前扣除凭据。
认真落实不征税收入所对应成本、费用不得税前扣除的规定。
规范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明确税前扣除的条件、标准、需报送的证据材料和办理程序,并严格按规定审批。
对企业自行申报扣除的财产转让损失、合理损耗、清理报废等损失,要严格审核证据材料,实行事后跟踪管理。
要对大额财产损失实地核查。
5、吸收合并业务不适用特殊重组政策。
核查建议:核查合并重组协议,对未经税务机关备案的,应进行纳税调整。
政策依据:财政部(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十一、企业发生符合本通知规定的特殊性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当事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
企业未按规定书面备案的,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组业务进行税务处理。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企业未按规定备案,不得按特殊重组进行税务处理。
6、天然气产销量差异超过合理损耗部分未确认收入。
核查建议:核查生产报表、销售报表、财务报表等,对于产品产销差异超过合理损耗部分,应做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常见的涉税风险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一般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在日常征管中,有些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企业往往认为核定征收方式比较简便,按核定征收的税款申报缴纳就会平安无事,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事实上,实行核定征收有时也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
一、违反规定实行核定征收的情形案例:某建筑安装企业甲公司,系法人居民企业,主要从事有关工程建筑安装业务,该公司下设两个跨省分公司(非法人二级分支机构),分别是A分公司和B分公司。
2010年度,甲公司企业所得税采取按收入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征收方式,公司当年营业收入为5.3亿元。
该建筑公司适用的核定应税所得率为8%,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53000×8%×25%=1060(万元)。
2012年3月,税务机关在对甲公司2010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会计账簿设置健全,财务核算规范、准确,符合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要求。
甲公司2010年度账面核算的会计利润总额为1.1亿元,如果企业按查账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不考虑纳税调整等因素,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1000×25%=2750(万元),比核定征收多2750-1060=1690(万元)。
本案例中,税务机关在检查时能否对该公司2010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按查账征收来查补税款呢?本人认为应该将其2010年度征收方式变更为查账征收,并可以按查账征收方式的税款要求甲公司补缴税款。
理由如下:1.甲公司作为汇总纳税企业,本来就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1)汇总纳税企业的定义《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的,该居民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
本案例中,甲公司设立了跨省的非法人分支机构A分公司和B分公司,因此其显然属于汇总纳税企业。
(2)汇总纳税企业不得核定征收《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第三条规定,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本办法。
上述特定纳税人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明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对国税发[2008]30号文件第三条第二款所称“特定纳税人”进行明确,其中包括汇总纳税企业。
因此,甲公司作为汇总纳税企业,是国家税务总局明文禁止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对其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2.税务机关可以对甲公司按规定追缴税款。
(1)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纳税人少缴税款的,三年内可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所称税务机关的责任,是指税务机关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当或者执法行为违法。
(2)本案例中是否存在税务机关的责任?《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规定,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不得违规扩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
本案例中,税务机关对甲公司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显然属于违规扩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
本案例中,税务机关的行为应该属于上述《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规定的执法行为违法,属于税务机关的责任,由于从2012年3月至2010年度未超过三年,因此税务机关除了应将甲公司2010年度的征收方式变更为查账征收外,可以同时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本案例中的汇总纳税企业外,国家税务总局明文规定,不得核定征收的企业还有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享受《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一项或几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包括仅享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免税收入优惠政策的企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企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