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节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2)
(1)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吗?
提示 不能。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铵盐,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2)能否将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换为一带有单孔塞子的集气瓶?
提示 不能。这样瓶内的空气无法排出,收集的氨气不纯。
(3)装置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防止氨气沿试管壁冲出与空气形成对流。
归纳拓展
子,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A项正确;铵态氮肥会引起水体中含N化合物的增
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以B项正确;检验 NH4+ 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所以C项错误;石灰石与H+反应可调节水体的酸碱性,所以D项正确。
方法点拨检验NH4+的答题规范
(1)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置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
提示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
内的气体,NH3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归纳拓展
1.氨气的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现象
烧杯中的溶
液由玻璃导
管进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
喷泉,烧瓶内
液体呈红色
产生现象的原因
能够形成美丽的喷泉说明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
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内的
第3章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内
容
索
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通过对固氮反应的分析、氨气的转化与生成的实验探究以
及浓硝酸性质的学习,认识氨气、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素
养
目
标
质以及典型的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热情。
-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课程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
- 对于论述题,评价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
- 对于实践题,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实验记录是否完整。
- 对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 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 方法:观察、实验、推理
- 应用:生活、能源、材料、环保
- 方程式:规则、配平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
板书设计应注重清晰展示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于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转化PPT(第1课时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其之间的转
素养脉络
2.SO2和Cl2漂白原理的比较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2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 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A项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 SO2的漂白性,故B项正确;S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故C项错误;SO2与NaHSO3不反应,吸收SO2气体应用氢 氧化钠溶液,故D项错误。
水处理,溶解硝酸钾,过滤,滤渣为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
到硝酸钾,②正确;当硫单质与金属反应时,硫做氧化剂,S+O2
SO2中S做还原剂,③不正确;当S与Cu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时,由
于S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Cu氧化成Cu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 S
Cu2S
2×64
32 160
6.4 g
适用对象
主要适用于 漂白纺织品
常用于漂白 纸张、纺织品 等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类型 原理
特点
有些固体物质疏松 部分吸
多孔,具有较大的表 附剂可 面积,可以吸附有色 重复 物质而使之失去原
使用 有的颜色
举例 活性炭
适用对象
吸附色素、一 些有毒气体 或微粒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第2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其之间的转化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物质的性质与转化PPT(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的固定)
毒性、状态
毒气体
味的有毒气体
水溶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与氧气反应 2NO+O2===2NO2
不反应
与水反应
不反应
3NO2+H2O=== 2HNO3+NO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NO3+NO 中,N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原剂,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2)NO 和 NO2 对生活的影响 ①NO 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 CO 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 氧;同时 NO 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扩 张血管、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②NO2 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 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1)“雷雨发庄稼”蕴含了什么样的化学原理?
(2)上述过程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反应? 提示:(1) 空气中的 N2 和 O2 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 NO,NO 被 O2 氧化成 NO2,NO2 在雨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被雨 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 的硝酸盐,使土壤从空气中得到氮元素,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3.电子守恒法 NO 与 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2NO+O2=== 2NO2、3NO2+H2O===2HNO3+NO,在反应中,存在着 NO 向 NO2 转化、NO2 向 HNO3 转化的同时又生成 NO 的循 环反应。但总体来讲,NO→HNO3,N 的化合价升高是由 于被 O2 氧化,因此可写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鲁科版化学高三《必修一》专题知识点1.钠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2Na+2H 2O=2Na ++2OH -+H 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发出嘶嘶响声;⑤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结论①钠的密度比水小②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③④反应剧烈,产生气体⑤有碱性物质生产2.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2=2Na 2O (变暗,生成白色固体)3.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 2=====点燃Na 2O 2(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2Na 2O 2+2H 2O=4Na ++4OH -+O 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6.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 2=====点燃2FeCl 3(棕红色烟,水溶液呈黄色)铜丝在氯气燃烧:Cl 2+Cu=====点燃CuCl 2(棕黄色烟,水溶液呈蓝色)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l 2+H 2=====点燃2HCl(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8.Cl 2+2NaOH=NaCl+NaClO+H 2O(Cl 2+2OH -=+Cl -+ClO -+H 2O )(氯气的实验室尾气处理)制取漂白粉(氯气通入石灰浆)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Cl 2+Ca(OH)2=Ca 2++Cl -+ClO -+H 2O )9.氯气与水的反应:Cl 2+H 2O=HClO+HCl(Cl 2+H 2O=H ++Cl -+HClO )新制氯水成分:Cl 2、H 2O、HClO、H +、Cl -、ClO -、OH -;2HClO2HCl+O 2↑(保存在棕色瓶中)10.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 2+H 2O=NaHCO 3+HClO(ClO -+CO 2+H 2O=HCO 3-+HClO)2HClO 2HCl+O 2↑;11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2HClO2HCl+O 2↑12.物质的量n 单位:mol,摩尔质量M 单位:g/mol,气体摩尔体积V m 单位:L /mol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mol/L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鲁科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鲁科版化学(1)化学方程式汇总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4、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2H2O = 4NaOH + O2↑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8、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9、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2FeCl310、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CuCl211、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2NaCl12、氯气与氢气反应:H2 + Cl2 2HCl*13、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14、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2HCl + O2↑*1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16、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17、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18、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21、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2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H2O + CO2↑23.炽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O2+C 2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2Cu + CO2↑25、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2NO26、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27、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28、合成氨:N2+3H22NH329、氨气易溶于水:NH3+H2O≒NH3·H2O*30、氨气与酸反应:NH3+HCl=NH4Cl31、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32、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33、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 + H2O↑ + CO2↑*34、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 35、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固) + Ca(OH)2(固)CaCl2 + 2H2O + 2NH3↑ *36、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37、稀硝酸与铜反应:3 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38、浓硝酸与木炭反应:C + 4HNO3(浓) CO2↑+ 4NO2↑ + 2H2O39、硫与金属铁反应:Fe + S FeS40、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2SO3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42、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3、亚硫酸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44、SO2 + CaO = CaSO3*SO2 + 2NaOH = Na2SO3 + H2O*45、SO2 + Ca(OH)2 = CaSO3↓ + H2O*46、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47、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 + 2H2S =3S+2H2O*48、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9、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50、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氢氧化钠:2NaCl+2H2O 2NaOH+H2↑+Cl2↑5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52、硅与F2的反应:Si + 2F2 = SiF453、硅与2NaOH 的反应: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54、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Si + 2CO55、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2Cl2 SiCl4SiCl4 + 2H2Si(纯)+ 4HCl56、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57、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5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CaSiO3*5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H2O*60、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6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62、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6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3H2↑*64、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6HCl = 2AlCl3 + 3H2O*65、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66、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67、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68、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H)4]69、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70、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71、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7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3H2O*73、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74、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75、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2H2O + O2 = 4Fe(OH)3。
高一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1.化学科学的概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2.①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②188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③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④1811年-俄国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学说⑤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模型法、假说法(一)金属钠22常温4Na+O2=2Na2O(白色固体)现象:银白色变为白色加热/点燃2Na+O2=加热/点燃=Na2O2 (淡黄色固体)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淡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3.与酸反应(钠少量)2Na+2HCl=2NaCl+ H2↑(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现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钠多量:先和酸再和水) 2Na+2HCl=2NaCl+ H2↑2Na+2H2O=2NaOH+H2↑现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4.与碱反应只和水2Na+2H2O=2NaOH+H2↑5.与盐反应钠和硫酸铜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现象:有气体生成,有蓝色沉淀生成总结:与酸先和酸,与碱只和水,与盐先和水,与氧看条件6.钠的用途:(1)蒸汽钠灯(2)用作还原剂(3)Na-K合金作导热剂222Na→Na2O→NaOH→NaOH溶液→Na2CO3溶液/结晶→Na2CO3粉末Na2O2→NaOH→NaOH溶液→Na2CO3溶液/结晶→Na2CO3粉末9.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钠与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均反应,因为密度比煤油大沉在煤油瓶底部,从而隔绝空气233别名 纯碱、苏打小苏打 溶解性 Na 2CO 3溶解性> NaHCO 3溶解性 与CO 2反应 Na 2CO 3+ CO 2+H 2O=2 NaHCO 3与HCl 反应Na 2CO 3+HCl= NaHCO 3+ NaClNaHCO 3+ HCl= NaCl+H 2O+ CO 2↑ NaHCO 3+ HCl= NaCl+H 2O+ CO 2↑ 与NaOH 反应 NaHCO 3+NaOH= Na 2CO 3+ H 2O与Ca(OH)2反应 Na 2CO 3+ Ca(OH)2= CaCO 3↓+2NaOH(少)NaHCO 3+ Ca(OH)2= Na 2CO 3+CaCO 3↓+2H 2O (多)NaHCO 3+ Ca(OH)2= CaCO 3↓+NaOH+H 2O 转化 Na 2CO 3 NaHCO 3 用途造纸、化工原料、制玻璃制药、制发酵粉11.比较Na 2CO 3和NaHCO 3热稳定性实验装置B 管是Na 2CO 3 A 管是NaHCO 3现象:右边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密度 味道 溶解性 毒性 黄绿色气体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有毒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H 2O 反应△Cl 2+H 2O ⇄HCl+ HClO△结论: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O )△HClO :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消毒,杀菌作用,不稳定性2HClO=光照=2HCl+ O 2↑△久置氯水:稀盐酸△新制氯水:三分子四离子 分子:Cl 2、H 2O 、HClO 四离子H +、Cl -、OH -、ClO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镁条投入氯水中 镁条表面有气泡冒出 氯水中含有H +将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Cl -将红色的布条放入氯水中 红色布条褪色 氯水中含有漂白性物质(HClO ) 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水中含H +和漂白性物质(HClO )△Cl 2和碱反应(NaOH 可吸收多余Cl 2,防止污染空气)制备84消毒液Cl 2+2NaOH=NaClO+NaCl+ H 2O 消毒原理 NaClO+CO 2+H 2O=NaHCO 3 + HClO有效成分 2HClO=光照=2HCl+ O 2↑制备漂白粉2Cl 2+ 2Ca(OH)2= Ca(ClO)2+CaCl 2+ H 2O 漂白原理Ca(ClO)2+CO 2+H 2O= CaCO 3↓+2 HClO用石灰乳 有效成分 2HClO=光照=2HCl+ O 2↑②与Na 反应 Cl 2+2Na=点燃=2NaCl(剧烈燃烧,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③与Fe 反应 3Cl 2+2Fe=点燃=2FeCl 3(产生红棕色烟,溶于水,溶液呈黄色) 氯气的强氧化性 ④与Cu 反应 Cl 2+Cu=点燃=CuCl 2(产生黄棕色烟。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26张PPT).pptx
Ba(OH)2+Na2CO3 ===BaCO3↓+
2NaOH
复分解 反应
知识·回顾区
2. 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强酸有 盐酸、硫酸、硝酸 ;常见的强碱有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
本 节
(2)你知道的可溶性盐有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多数
栏 目
硫酸盐和氯化物 ,难溶性盐有 BaSO4、PbSO4、Ag2SO4、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A.Na+、Mg2+、Cl-、OH-
B.H+、Ca2+、CO32-、NO- 3
本
C.Cu2+、K+、SO24-、NO- 3
节 栏
D.Na+、HCO- 3 、OH-、Ca2+
目 开
解析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关键是看离子间能否
关
节 栏
Ca2+与 CO32-、Ag+与 Cl-、Ca2+与 OH-等;
目
开 关
(3)生成气体物质如:CO23-、S2-与 H+等;
(4)HCO3-既不能与 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OH-大量共存。
学习·探究区
本 节 栏 目 开 关
自我·检测区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2H+===2Na++
学习·探究区
(3)由上述分析可知:离子反应的概念:在溶液中 有离子
参加 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
2.离子反应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本
(1)离子方程式是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
节 栏
反应的式子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⑧2H2O=电==解==2H2↑+O2↑
⑨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⑩SO2+H2O===H2SO3
22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 有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 (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④⑩ ⑤⑦ (2)②⑩ (3)⑧
答案 (1)1∶5 (2)氧 (3)1∶1 24
10.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分,写成两 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 “还原反应”式。如 2Fe3++Cu===2Fe2++Cu2+,可 以写成:氧化反应:Cu-2e-===Cu2+;还原反应: 2Fe3++2e-===2Fe2+。 (1)根据以上信息将反应 3NO2+H2O===2H++2NO- 3 +NO 拆分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 CH4+10OH-- 8e-===CO23-+7H2O;O2+2H2O+4e-===4OH-,则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随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CuSO4+2NaOH===Cu(OH)2↓+Na2SO4
②3Cl2+6KOH===5KCl+KClO3+3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教案全册
全册教案鲁科版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师生交流与讨论] 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第1章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课件(28张)
进入 21 世纪,由于化学科学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使得 化学同其他各学科的联系愈加密切,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许 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如下图)。
下列对化学科学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B.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 C.化学科学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方面无能为力 D.化学科学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 [解析] 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
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为现代物质文 明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或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做出
重大贡献的是( B ) ①造纸 ②印刷技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⑤炼铜、炼铁、炼
钢 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⑧提出原 子、分子学说
A.①②③④⑧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
D.⑤⑥⑦⑧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1)农业:_合__成__氨_____技术的应用。 (2)医药:__新__药__物____的研制。
(3)信息:_芯__片__和__光__导__纤___维__引领进入信息时代。
[自我测评]————(做一做) 判断正误 (1)化学的特征是“制造原子”。( × ) (2)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故属于化学变化。( × ) (3)化学只能研究分子,不能创造分子。( × )
使近代化学取得
年 _拉__瓦__锡___ _燃__烧__现__象__的__氧__化__学__说_ 了革命性的进展
年代
科学家
1803年
英国科学家 _道__尔__顿___
重大发现或成就
意义或作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氮的循环》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mL 和 0.8 mL。若剩余的是 O2,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的体积分
别为 6.4 mL 和 3.6 mL。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1.下列属于人工固氮的化学反应是(
O2的体积比为4∶3时水可以充满试管,需通入7.5 mL O2。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知识归纳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反应分析
2NO+O2
2NO2①
3NO2+H2O
2HNO3+NO②
由①+②×2 得 4NO2+O2+2H2O
当体积比V(NO2)∶V(O2)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1-
1.通过了解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基本过程,逐步认识氮循环过程中
的重要物质。
2.知道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了解氮的
固定的相关知识,体会合成氨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
核心素养。
3.熟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通过反应了解自然界中形成
答案:B
解析:N2不能在O2中燃烧,与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B错;氮
气与氢气反应时,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氮气做氧化剂,D对。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问题探究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课件
活动探究 性质
色 态 与水 反应 与CO2 反应
由Na2O的性质 预测并验证Na2O2的性质
Na2O
白色 粉末 Na2O+H2O== 2NaOH Na2O+CO2 == Na2 CO3
Na2O2
淡黄色 粉末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 == 2Na2 CO3+O2↑
但从原子结构看,氯元 素与氧元素更相似,它 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都比较多,容易得到 电子成为8电子的稳定结 构,所以都是较活泼的 非金属元素。氧气与氯 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 质。
与Na、Fe、Cu等 金属单质反应。
预测
与S、P等 非金属单质反应。
﹝实验2﹞氯气与铜的反应
• 实验操作与现象: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伸入盛有Cl2的集气瓶 中,观察现象。
地球化学、量子化学、结构化学等。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D ) • • • • A.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 B.治理环境污染 C.开发新能源 D.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 发挥天赋的才能, 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 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
1803年提出原子 学说,为近代化 学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1869年发现元素 周期律,把化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 纳入一个统一的 理论体系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道尔顿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的科学家是(C )
A.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B.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与物质世界课件(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
(2)某学习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观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 转移。
实验Ⅰ
实验Ⅱ
装 置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铁片溶解;铜
现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
片上有红色物质(铜)析出,铜片质量
象
转;……
增加
①实验Ⅰ中,Fe 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Ⅰ的原理,推测实验Ⅱ中:锌片上发生 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铜片上的实验现象 是__________。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
如氧气、氯气等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
如硝酸、浓硫酸等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盐 如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铁等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如二氧化锰等
过氧化物
如过氧化钠、双氧水等
(2)常见的还原剂 活泼金属单质 某些非金属单质
含较低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盐 含较低价态元素的酸
B.KClO3→KCl D.Fe2+→Fe3+
解析:选 D。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加入氧 化剂后,选项中涉及的物质应被氧化,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 升高。Cl2→HClO 的过程中,Cl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但氯气可与水通过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KClO3→KCl 的过程中,Cl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可以通过加入还原 剂或自身发生分解反应实现;HCO- 3 →CO23-的过程中,没有 元素化合价变化;Fe2+→Fe3+的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 和作用是( ) A.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有强还原性,可杀菌消毒,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杀菌消毒 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杀菌消毒 解析:选 A。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同时生成 的还原产物铁离子在溶液中能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 的悬浮杂质。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
水的试剂瓶口
镊子 玻璃棒
2、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氯水中有Cl-存在, 说明Cl2与H2O发生了反应
溶液先变红 后褪色
氯水中有酸生成,还有一种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生成。 说明Cl2与H2O发生了反应
①无变化
①氯气本身无漂白性。
②湿润的红色纸条 ②氯水中存在一种具有漂白
方案 目的 实验设计
所需药品 所需仪器
取少量氯水于试 氯水,
试管,
1
检验Cl-
管中,滴加AgNO3 溶液
AgNO3溶液
胶头滴管
2
检验H+
取少量氯水于试 管中,滴加石蕊
试液
氯水 石蕊试液
试管 胶头滴管
检验
①用镊子夹干燥的红纸条 红纸条
3
漂白性 放在盛氯水的试剂瓶口 氯水
②将红纸条用水湿润后沾 蒸馏水
在玻璃棒一端,放在盛氯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六:怎样学好高中化学: 1、认真抓好听思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2、勤练习 3、及时复习; 4、备好错题本; 5、重视实验; 6、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课堂 总结
第一节 走近化学科学
思考:写出Cl2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一反应有何实际应用?
2Cl2+2Ca(OH) 2== CaCl 2 +Ca(ClO) 2+2H2O
漂白粉的主要 成份
漂白粉的有效 成份
小 结 氯水与液氯的区别
液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
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1.化学科学的含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创造性的体现①发现并提取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②制造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③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1)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饥饿的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使人类能对抗多种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请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特征化学性质不变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现象形状、状态等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等现象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主要有:烧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炼制“仙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3.现代化学的发展(1)现代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例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例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线和红外线、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4.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完成下列表格(1)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在化学科学领域: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在能源和资源方面:有了化学科学,人类能够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能源和资源。
3.在材料科学方面:化学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在环境保护方面:化学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在生命科学方面: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防治措施。
【议一议】1.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事故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你认为原子的核变化是化学变化吗?答案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即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因而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有哪些?答案(1)在基础研究方面,对配位场理论的研究和对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2)1965年人工全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人工合成的成功为我国蛋白质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1981年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这项研究带动了多种核酸类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和应用。
(4)20世纪50年代初对抗生素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结束了我国不能自己生产青霉素、链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历史。
(5)20世纪70年代初,对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代物(前列腺素等)和昆虫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取得创造性进展。
(6)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
(7)20世纪90年代末,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关于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获得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3.请你判断下列做法能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哪些?(1)化石燃料燃烧;(2)含磷洗衣粉(液)流入河水中;(3)汽车尾气排放;(4)废旧蓄电池丢至田间;(5)塑料膜埋在土壤中。
答案全部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是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创造新物质可以是指创造新分子,而不是指创造新原子或新元素。
5.目前可以制造出新元素,但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制造新元素,创造新元素不能说成是创造新物质。
拓展命题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一种新元素。
不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例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中,与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无关的是( )A.高效化肥的研制使粮食大面积增产,人类逐渐摆脱了饥饿的威胁B.新型药品的成功研制使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C.台风登陆,给陆地带来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D.消毒剂的使用对杀灭禽流感病毒起到了很大作用解析A、B、D三项中分别体现了化学科学在高效化肥研制、医药研制、消毒剂制备中的实际应用,C项容与化学无关。
答案 C变式训练1 下列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是( )A.化学家哈伯用催化法合成氨后,就能生产硝酸铵B.化学家合成碳纳米管,用作分子导线和超小型电子器件C.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制成了炸药,并用于工业生产答案 C解析提出一种新的化学理论不能说明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合成氨、合成碳纳米管、制炸药都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它们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则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时期【例2】下列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波义耳——英国——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B.道尔顿——英国——提出原子学说C.拉瓦锡——意大利——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D.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解析A正确,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于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正确,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不正确,拉瓦锡,法国化学家,于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D正确,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答案 C变式训练2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 )A.最早使用天平研究化学B.最早提出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结论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D.能用加热HgO的方法制取O2答案 C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利用定量分析的实验手段,提出物质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从而否定了之前错误的“燃素说”。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现代化学涉及微观世界、能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例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B.新能源——可燃冰(CH4·8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C.化学科学将在防治酸雨方面大有作为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解析塑料是有机化合物,它的降解过程实际上是化学变化过程,与化学密切相关。
答案 A变式训练3 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B.新能源——可燃冰(CH4·8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C.化学科学将在防治酸雨方面大有作为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答案 C解析现代化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资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方面。
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不属于化学研究的畴。
1.与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无关的是( )A.化学元素的概念B.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C.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答案 C解析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爱因斯坦是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他出生时,近代化学已诞生两个世纪。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畴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原子弹爆炸D.生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答案 C解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所以A、B、D正确;而C项中原子弹爆炸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因而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畴。
3.当前我国农业地区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将作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
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下列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就地焚烧制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C.应用有关化学原理制取沼气和有机肥料D.应用有关化学原理制成优质牲畜饲料答案 B解析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很多危害,主要表现是污染空气、引发火灾、浪费资源等。
其他处理方法均正确。
4.安全生产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三鹿奶粉事件、鞭炮爆炸、小煤窑问题等都轰动社会。
开县天然气井泄漏事故共夺去了两百多人的生命。
气井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1)据报道,人员伤亡多是因缺乏自救防御常识造成的。
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2)为降低危害程度,人们将喷出的硫化氢点燃,燃烧时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是________。
为减轻该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事故处理人员不断向空气中喷洒一种溶液,你认为该溶液可能是一种____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
(3)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
请结合某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 (2)二氧化硫(或SO2) 碱(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气井喷出的气体会沿风势流动,故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由题意知,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氢硫酸,显酸性,自救时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减少吸入的气体。
(2)硫化氢气体被点燃,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即SO2。
向空气中喷洒碱性溶液有利于吸收SO2、H2S等气体。
(3)可从可燃性气体的性质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