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合集下载

幼儿游戏中的规则与游戏的自主性

幼儿游戏中的规则与游戏的自主性
您提及的案例涉及的正是游戏规则与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关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视角来和您探讨这个问题。游戏规则与游戏Fra bibliotek的日常行为规则
规则是用以协调游戏者之间的行为的.游戏中的规则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则。一种是游戏本身的规则.比如制定游戏中的规则.这是游戏得以开展并决定胜负的重要元素.如棋牌类规则游戏.就有出牌规则和走棋规则.这种规则需要所有游戏者在游戏前获得一致的认同.一旦游戏开始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规则具有共识性和外显性。而角色游戏中的规则.体现的是幼儿对角色行为的认知.如医生会做什么说什么.营业员有哪些行为职责.这类规则全在于游戏者的经验常识.起到装扮行为顺利进行的作用。每个幼儿的角色认知水平不同.游戏水平就不同.因此这类规则具有个体性和内隐性。另一种规则虽然也用于游戏过程中协调玩伴之间的行为.但它是属于游戏情境之外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日常行为规则.比如在分配角色扮演者、协商游戏材料的使用和构思游戏玩法时.涉及的规则有轮流、谦让、共享、按序、归位等。这一类规则常常用来处理角色纠纷、玩具纠纷.或者通过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类规则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类活动的常规。本案例中的“插牌”就是一种角色分配中的按序规则.即谁先插到牌谁玩。
幼儿游戏中的规则与游戏的自主性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游戏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即“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都由游戏者自己选择决定.这种自由让幼儿感到愉悦并产生自信。同时.游戏也是有规则的.幼儿游戏行为水平的体现之一.就是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而游戏者对规则的态度本身也体现了自由意志.也就是说.游戏者对规则是能够理解的.是为了自己游戏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规则的遵守是有利于实现自己游戏意愿的。当幼儿能够自觉执行游戏的规则时.也说明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自发性走向了自主性。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一、概念界定自由是人们想无约束地获得利益和幸福的意识和行为。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自由是指幼儿无拘束地获得幸福的行为,也就是幼儿没有拘束地游戏。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幼儿遵守的制度。

二、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自由自由是一个受欢迎的词语,每个人都喜爱,包括幼儿。

在不受拘束的环境里,幼儿可以尽情地去感受大自然,大胆地去交往,接受挫折的磨练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这样听起来好像自由给幼儿带来的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内容,那么它是否真的像看起来这么美好呢?3-6岁的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处在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当面对一些危险情况,他们还不足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再怎么注意,对于弱小的幼儿来说还是存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如果在自主游戏活动中给予了幼儿绝对的自由,那就等同于将危险直接暴露在幼儿面前。

三、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间万物都在依照自己的规则运转。

规则的制定是一门艺术,好的规则能让事物运转得更好,坏的规则只能起到负面的作用。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规则太多、太紧,会限制幼儿的自主性,阻碍幼儿自由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制定自主游戏中的规则呢?在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幼儿的玩伴,是游戏的参与者。

中大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安全意识较强,教师不妨引导幼儿一起,制定一个属于大家的规则。

小班教师就要自己制定规则,将它融入在自主游戏中。

规则须简单,框架要大,留给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

例如:规定一块活动场地,提醒幼儿奔跑不可太快,远离花坛等有尖锐部分的区域。

四、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规则的自由,无法保障幼儿的安全。

没有自由的规则会阻碍幼儿的发展。

只有把握好自由和规则的度,让幼儿在合理的规则的保护下充分享受自主游戏,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规则游戏中的自由与自主

幼儿园规则游戏中的自由与自主

幼儿园规则游戏中的自由与自主在幼儿园规则游戏中,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与自主,可以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下面将从游戏的设计、展开和总结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在设计幼儿园规则游戏时应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

幼儿的游戏本身就是一种自由活动,他们通过游戏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想象力。

因此,在设计规则游戏时,可以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和游戏方式。

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并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表演。

这样做可以满足幼儿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感到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其次,在游戏展开过程中,应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权。

幼儿园规则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幼儿了解和遵守规则,发展他们的自律能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松对游戏的控制,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权。

例如,在游戏中设置一些自愿参与的活动,让幼儿主动选择是否参与。

同时,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管理权,让他们分组或组织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的权力和责任。

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最后,在游戏后的总结中,应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表达的机会。

每次游戏结束后,可以组织幼儿围绕游戏的规则、经验和感受展开讨论。

这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发言权,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也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强求每个幼儿都要发言,而是让他们自主选择是否发表意见。

通过这种自由表达的机会,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集体的决议,培养社交能力和集体观念。

总之,幼儿园规则游戏中的自由与自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通过游戏的设计、展开和总结,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和表达的自由,可以促进他们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适度引导和帮助幼儿,保证他们的游戏活动在一个安全、秩序和和谐的环境中进行。

这样,幼儿将会通过游戏体验到自由和自主的乐趣,并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教育的场所,在里面游戏教育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而在游戏教育中,自主性和创造性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以下内容将会详细探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并将论述自主性和创造性对于幼儿园游戏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关于自主性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自主性是指孩子们自己选择要参与的游戏活动,并开始掌控他们自己的行动与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性活动是指令孩子们从单纯被动的接受者,变成参与者,来主动创造知识和技能。

1.自主性的教育原理自主性教育原理指探究孩子们自我学习的意识,以及实力上的愿望与请求,抓住时机提供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主与反应性的活动中经验一切的学习和知识。

2.自主性教育的意义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自主性,一方面能够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享受自由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思考能力。

孩子们自己选择游戏活动,并开始掌控他们自己的行动与学习,能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而这些兴趣和特长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发展作用,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知识。

二、关于创造性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创造性是指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尝试着编造自己的故事和游戏规则,以及大胆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而创造性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1.创造性教育原则创造性教育原则是指需要培养孩子们多样化思考方式和情况,能尝试新灵感和新的主动方法。

在游戏环节中,创造性活动是需要更加注重通过观察、研究、体验和模仿等方式,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2.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还是学习能力,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在不断地尝试与创造中,孩子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中班区域游戏论文 (一)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中班区域游戏论文 (一)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中班区域游戏论文 (一)作为幼儿教育的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游戏是促进幼儿自主的最佳方式之一。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班区域游戏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首先,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中班区域游戏应该是多样化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

幼儿们应该能够在这个环境中自由选择游戏对象,并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游戏。

其次,我们需要为幼儿制定游戏规则,以帮助他们理解游戏目标和游戏的限制。

这些规则通常是简单的,易于掌握的,但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了约束。

提供规则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和参与方式并增强他们对游戏的兴趣。

第三,我们应该不断鼓励和赞美幼儿。

幼儿的自主性需要得到肯定和支持,这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自主掌控游戏的进程。

鼓励幼儿的方式可以是表扬和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

第四,我们需要给予幼儿一些挑战和问题,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这种挑战可能是新的游戏规则,复杂的游戏道具或需要解决问题的奖励机制。

鼓励自主性的挑战机制,让幼儿体验到自我探索的乐趣并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最后,我们需要帮助幼儿总结游戏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提问幼儿获得的新的技能、知识或心理体验,是帮助幼儿总结游戏体验的好方法。

通过回答问题,幼儿可以进一步理解自己的游戏习惯和喜好并不断学习。

总之,中班区域游戏是一个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和自主学习的好工具。

我们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鼓励和赞美幼儿,给予幼儿挑战并帮助幼儿总结游戏过程中的学习,来支持幼儿的自主性。

帮助幼儿成为学习和探索世界的主导者,将为他们未来的成功铺平道路。

幼儿园游戏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

幼儿园游戏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

幼儿园游戏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开发身体和智力,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

然而,如何在游戏中平衡孩子们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幼儿园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游戏计划与目标设定、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游戏情节的调整与推进、游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游戏中的沟通与互动、游戏中安全问题的处理以及游戏评价与反思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游戏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

1. 游戏计划与目标设定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游戏的时间、地点、角色以及剧情等。

明确的游戏目标和计划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游戏。

例如,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向孩子们介绍:“我们今天要玩一个扮演公主和王子的游戏,你们可以想象自己是最美丽的公主或最勇敢的王子,一起拯救被困的公主或王子。

”通过提前设定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和自主性。

2. 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准备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是保障游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根据游戏目标和孩子们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

例如,在扮演公主和王子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公主和王子的服装、道具和场景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为游戏准备足够的材料,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3. 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记录游戏的进程。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孩子们的个性、爱好和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游戏。

同时,记录游戏进程还有助于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改进今后的游戏。

4. 游戏情节的调整与推进在游戏中,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和反应,适时地调整游戏情节和推进剧情。

例如,如果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过于暴力或冒险,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游戏的难度和危险性,以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激发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引导・提高•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姚静茹(昆山开发区世茂幼儿园,昆山215300)[关键词]幼儿游戏;游戏规则;自住性;有效探讨在我们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说,只有立好规矩,才能够让人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在开展游戏时如果片面地追寻规则,那么就会限制幼儿的自主性,影响到幼儿潜能的开发,因此在游戏中必须要充分的去处理好规则以及幼儿自主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游戏的规则与幼儿的自主性游戏的规则是指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的一些行为规范。

虽然过多的规范可能会束缚到幼儿的计划以及自由。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幼儿们了解到相关的规则,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游戏的游玩。

所谓幼儿的自主性是指幼儿园是自己的主人,在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结合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选取等一系列内容。

通过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能够培养幼儿们的独立决策、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利于幼儿们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构建出全新性和创新性的人格。

所以幼儿的自主性也至关重要。

但是在开展游戏的规则过程当中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往往会受到限制,这就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游戏的规则以及幼儿自主性的概念,然后才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能够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让幼儿能够在游戏的活动当中释放个性,这样才真正寓教于乐,让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游戏规则与幼儿自主性是否冲突在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_些规则,这与幼儿的自主性并不冲突,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的认识到游戏的动机在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往往是为了激发幼儿的一些思维,或者是培养幼儿的一些能力,因此要保证游戏能够真正地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当中锻炼自己的某些能力。

游戏本身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所以可以决定玩什么或者是和谁玩,游戏的本质也是自主控制。

(二)自主性并不是放任自流在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通过树立一些规则,并不是为了约束幼儿的自主性,而是不能够让幼儿放任自流,毫无原则地进行玩耍,这样就不能够起到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游戏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幼儿园游戏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幼儿园游戏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时期是至关重要的。

而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主性是指孩子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并主动采取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孩子们有机会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角色和方式,这无疑为他们自主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游戏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

在幼儿园的游戏区域,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材料,如积木、拼图、玩偶等。

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地摆弄这些物品,尝试不同的组合和玩法。

比如,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一开始只是随意堆砌,但随着不断尝试,他们会逐渐意识到如何搭建才能更稳固、更高大。

这种自由探索的过程,让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如积木倒塌,他们会自己思考原因,尝试新的方法,而不是立刻向老师求助。

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经历,会让孩子逐渐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其次,角色扮演类游戏有助于孩子发展自主决策能力。

在这类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医生、警察、消防员等各种角色。

他们需要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例如,在“医院”的游戏中,扮演医生的孩子要决定如何为“病人”诊断病情、开药方;扮演护士的孩子要负责照顾“病人”、打针输液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思考自己的角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学会自主决策。

而且,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还需要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们要协商分配角色,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这些交流和合作,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还能够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实现共同的游戏目标而努力。

这对于孩子自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竞赛类游戏能够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自主努力的动力。

“真游戏”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成长

“真游戏”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成长

“真游戏”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成长“真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真实地体验、表现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它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真游戏”强调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选择游戏对象、游戏方式和游戏规则。

他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从中获得自信和满足感。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地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式,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在真游戏中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真游戏”也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性和情感体验。

幼儿通过游戏可以真实地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情境和社会交往关系,从中学会感知和理解这些经历,并加以积极应对。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家长、老师、医生、消防员等,通过模拟和表演来体验和了解这些角色的特点和责任。

他们可以模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情境,并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交往关系。

通过真游戏的体验和情感表达,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现实生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真游戏”还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和进步。

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可以体验和表现自己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游戏来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自由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式,通过体验和实践来发展和提升各种能力。

在角色扮演中,幼儿可以练习和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在游戏规则中,幼儿可以学会遵守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从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幼儿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交和动手能力。

“真游戏”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和适应性的游戏环境,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引导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和表达自己,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积极地成长。

探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

探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

探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将教育活动与游戏元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种教育方法已经成为了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模式。

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尤其重要。

幼儿自主性是指幼儿能够自主思考、自立行动、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角色选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选择游戏角色,例如扮演医生、警察、消防员等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和决策能力。

二、游戏内容创造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发挥创造力,设计游戏规则和任务,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这样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游戏过程控制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控制游戏进程,例如控制游戏速度和难度,让游戏更加适合自己的能力水平。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四、游戏结果评估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评估游戏结果,例如评估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成绩,让幼儿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和自我意识。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自信和自主,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和自我鼓励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尤其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任务,鼓励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更加活跃、自信和自主。

浅谈游戏规则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浅谈游戏规则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正 确 地 看 待 上 面 的 问 题 , 我 们 就 不 难 回 答 这 个 问
从 任 幼 能 够 保 证 活 动 的 和 谐 有 序 。 — — 这 是 成 』 站 题 , 辩 证 的 观 点 来 看 , 何 事 情 都 有 规 则 可 言 , 儿 的 、 和 “ 成 教 育 的 角 度 上 看 待 规 则 问 题 的 , 则 游 戏 也 是 如 此 。 养 规 首 先我 们要 清 楚 地认 识 到 游 戏 是 内部 动 机 、 接 动 直

活 在 社 会 群 体 中 . 适 应 社 会 , 必 须 遵 守 一 定 的 行 为 要 就 规 则 看 来 我 们 不 能 用 “ 对 与 谁 错 ” 简 单 方 式 判 别 两 谁 的

自主与 规则 谁 重 要?
自 规 则 笼 统 的 说 是 指 幼 儿 所 要 遵 循 的 行 为 规 则 , 是 者 的 重 要 性 , 主 和 规 则 对 于幼 儿 的 发 展 都 有 着 不 可 忽

游 戏 规 则
维普资讯

幼 L自 主 性
的 发 挥
所 谓 “ 主 ” 简 而 言 之 就 是 幼 儿 是 自 己 的 主 』 幼 自 , 、

石 文 华
儿 在活 动 中 , 照 自 己的 主体 地 位 , 定对 活 动 材料 、 按 决 伙 伴、 内容 的 选 择 , 定 对 待 和 使 用 活 动 材 料 的 方 式 方 法 , 决 从 而 使 周 围 环 境 中 的 』 与 事 物 按 照 作 为 活 动 主 体 的 幼 、
3 4 养, 幼儿对初步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认同和内化. 也直接
儿 集 体 教育 的秩序 的维 护 , 其 在 』 数 多 的班 尤 、

幼儿园的幼儿游戏规则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游戏规则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游戏规则教育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等,因此,幼儿园的游戏规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规则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教师在游戏规则教育中的角色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规则是保障游戏秩序和公平性的基础,也是幼儿学习游戏技能和社交技能的前提。

在幼儿园中,制定游戏规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参与性原则:幼儿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应得到充分参与,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2. 公平性原则:游戏规则要公平合理,不能偏袒某个幼儿或群体。

同时,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得做出任意修改或违反规则的行为。

3. 游戏性原则:游戏规则应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游戏参与度。

在制定游戏规则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一起探讨,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三、游戏规则教育的目的与方法1. 目的游戏规则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通过游戏规则教育,幼儿能够学会尊重他人、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2. 方法(1)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游戏规则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幼儿在观察和模仿中学会正确的游戏行为。

(2)实践法: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是否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引导。

同时,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建立起与幼儿的平等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3)小组合作法: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商量、讨论和制定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师在游戏规则教育中的角色教师在游戏规则教育中是一个关键的角色,他们既是规则的引导者,也是规则的执行者。

在游戏规则教育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规则引导者:教师应引导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并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建议,保证规则的公平和合理性。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董 倩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自主性是指个体能够独立、主动地作出决策并承担责任的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规则、角色等。

培养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与分享,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价值培养幼儿自主性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教师应该在游戏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为幼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自主性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认知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自主设计和构建游戏场景、角色和情节,促进个性化发展。

自主性培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过程。

当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行动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被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游戏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互动、合作,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幼儿可以了解社会角色和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路径(一)建立正确的观念体系,提升幼儿自主意识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建立正确的观念体系,提升幼儿自主意识,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首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利,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由发挥、自主探索。

同时,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其次,游戏是一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

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实例1:中午吃完饭,我带着孩子来到了四楼阳台。

自从四楼阳台重新布置后。

我们还是第一次来,孩子们非常激动,这不有的孩子兴奋地呼喊到:“我和红旗一样高啦!”有的触景生情地大声高歌:“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有的长叹到:”哇塞,好爽!“……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如此开心,本想组织他们玩个游戏,此刻我一点都不想打扰他们,静静地在一旁观望着,只想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一下自己的情感。

孩子们的玩法真是让我惊喜:商嘉仁和印帅几个小朋友,试探性的从栏杆处往下看,然后又赶紧缩回来,(因为老师说过为了安全,不要离栏杆太近),一边快速地跑到场地中间一边兴奋地说道:“我看到×老师啦”“我看到滑梯啦”……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可是他们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

正在他们玩得特别开心时,有同伴打小报告了:“老师,他们跑到栏杆那边去的。

”几个兴奋的小家伙的游戏立刻被终止,他们无奈地走到场地中间,傻傻的站着…….分析:幼儿表面是遵守了游戏“规矩”,事实幼儿在游戏中失去了自主性,时间长了,会束缚幼儿的思维和手脚,表面上看上去听话乖巧,实际上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实例2:由于昨天下过一场雨,所以操场上地面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积水。

于是在晨间活动前,我让孩子们在干的地方跳绳,不要踩到潮湿的地方,防止摔倒或者弄湿鞋子。

孩子们个个都很乖巧的找到老师眼中安全的活动场地。

过了一会儿,看到孩子们的脸蛋都红彤彤的,再摸摸他们的手,该让孩子们休息会了,于是我提醒热的小朋友停止跳绳,跟着我进活动室休息,但是我们都必须经过一条似小沟的潮湿地带,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一跨而过,有的绕道而行,有的直接从上面踏过……就在大家都跨过这条“小沟”之后,有个别幼儿小声地喊道:“看,我的脚印。

”一个小小的发现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有个别调皮的孩子立刻围了过去,大部分幼儿不约而同看着我,目光中似乎在询问:“老师,这个违反规则吗?”我立刻也像很感兴趣似地问到:“真的哦,怎么会留下你的脚印的呢,应该是鞋印吧?”孩子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积极地回应到:“老师,你从这个有水的地方走过,就会在干的地方留下自己的鞋印哦。

幼儿园游戏中培养孩子自主性案例

幼儿园游戏中培养孩子自主性案例

幼儿园游戏中培养孩子自主性案例标题:培养幼儿园游戏中的自主性——探讨案例及观点导语:幼儿园是孩子们人生的起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对其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园游戏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几个案例,以及这些案例所体现的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方法和价值。

将分享个人对于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案例1:激发孩子自主性的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园的日常游戏中,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活动,这种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一位老师组织了一个超市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扮演超市店员或顾客进行互动。

1.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选择:在游戏之前,教师提供了一些物品,例如水果、蔬菜、货币等,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并分配给角色扮演中的不同角色。

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培养他们在游戏中的自主决策能力。

2. 扮演的自我表达: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自己设定角色的性格和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这样的游戏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个性。

二、案例2: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益智游戏益智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案例是著名的拼图游戏。

1. 指导下的自主操作:孩子们在游戏中独立拼合各个碎片,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师可以在开始时给予简单的指导,帮助孩子们明确游戏目标并理解规则,然后给予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和探索。

2. 碰到困难时的自主解决:在拼图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找不到合适的拼接位置。

教师可以提供适度的帮助和鼓励,引导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方法,激发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意识到,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有能力找到解决方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三、案例3:培养社交能力的团队合作游戏团队合作游戏是培养幼儿园孩子社交能力和自主性的重要手段。

一个案例是建立积木的游戏。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吴老师:您好!游戏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即“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都由游戏者自己选择决定,这种自由让幼儿感到愉悦并产生自信。

同时,游戏也是有规则的,幼儿游戏行为水平的体现之一,就是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

而游戏者对规则的态度本身也体现了自由意志,也就是说,游戏者对规则是能够理解的,是为了自己游戏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规则的遵守是有利于实现自己游戏意愿的。

当幼儿能够自觉执行游戏的规则时,也说明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自发性走向了自主性。

您提及的案例涉及的正是游戏规则与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关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视角来和您探讨这个问题。

游戏规则与游戏中的日常行为规则规则是用以协调游戏者之间的行为的,游戏中的规则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则。

一种是游戏本身的规则,比如制定游戏中的规则,这是游戏得以开展并决定胜负的重要元素,如棋牌类规则游戏,就有出牌规则和走棋规则,这种规则需要所有游戏者在游戏前获得一致的认同,一旦游戏开始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规则具有共识性和外显性。

而角色游戏中的规则,体现的是幼儿对角色行为的认知,如医生会做什么说什么,营业员有哪些行为职责,这类规则全在于游戏者的经验常识,起到装扮行为顺利进行的作用。

每个幼儿的角色认知水平不同,游戏水平就不同,因此这类规则具有个体性和内隐性。

另一种规则虽然也用于游戏过程中协调玩伴之间的行为,但它是属于游戏情境之外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日常行为规则,比如在分配角色扮演者、协商游戏材料的使用和构思游戏玩法时,涉及的规则有轮流、谦让、共享、按序、归位等。

这一类规则常常用来处理角色纠纷、玩具纠纷,或者通过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类规则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类活动的常规。

本案例中的“插牌”就是一种角色分配中的按序规则,即谁先插到牌谁玩。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的游戏意愿我们知道,规则是对行为的某种限定,这种限定所导致的行为结果有时带来正面影响,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这里就涉及一个规则的合理性问题。

自主性游戏中的自由与规则

自主性游戏中的自由与规则

自主性游戏中的自由与规则游戏可分多种形式,自主性游戏就是其中之一。

近几年来,自主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自主性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过程,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的积极活动过程。

教师既要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即给孩子游戏的自由(选择内容的自由、选择材料的自由、确定主题的自由等等),但又不能放任不管,也就是要有游戏规则。

为了使自主性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同时又起到服务于教育的作用,我们就要处理好自主性游戏中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一、在自由中生成规则有时候满足幼儿的需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但当有的幼儿在游戏中遇到有关规则方面的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而应学会等待,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结果,在尝试中不断生成规则。

事例一:在大班自主性游戏活动中,一次“豆豆点心店”里的服务员少了一位,在活动中由“厨师”兼任了,不一会儿,负责洗碗的服务员发现了,向老师发出信号,作为观察者的教师看到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叫上其他的幼儿去当服务员,而是想看看他们能否自己解决,是如何解决的,所以教师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负责洗碗的服务员发现老师没有理他,就也想当招呼客人的服务员了,结果“厨师”和“洗碗服务员”争吵不休……“我当一次,你当一次,好不好?”在经过商量后两人这样制定了游戏规则。

又过了不久,他们发现还存在问题,怎么办呢?这时有位顾客来吃点心,发现了少了一名服务员,而且点心店的正常运行出现了问题,于是说:“我来做好不好?”他们三人谁也不让谁,只好又提出三人轮流法,到这时他们的问题才得以解决,三人轮流的规则让他们心满意足地进行着游戏活动。

在游戏评价时教师给予了肯定,以后在游戏活动中再出现这种问题时,他们都能采用这用新生成的游戏规则。

谈自主性游戏规则和自主的统一

谈自主性游戏规则和自主的统一

谈自主性游戏规则和自主的统一自主性游戏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且为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形式,孩子们喜欢玩、乐意玩。

但在游戏时,游戏的规则和自主方面会有很多矛盾冲突,自主方面中可能会违反规则,而既定的规则往往束缚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到底怎样使其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呢?这里谈一谈我的浅见。

标签:自主性;游戏;幼儿教育一、快乐的游戏来于规则游戏不可以没有规则,根据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幼儿的内在冲动是通过自由活动表现出来的,他能根据自己的特殊爱好选择物体进行活动。

自由和规则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良好的规则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内化规则,更自觉地遵守规则。

离开了规则,幼儿的安全、身体行为的发展及活动的顺利开展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幼儿的自由和快乐。

如在大班自主性游戏“小熊染布坊”中,教师在让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后,与幼儿一起讨论“使用颜料需要注意什么”。

最后一致通过了这样的要求:蘸过一种颜料的笔一定要放回装那种颜料的盘里,不能去蘸其他颜料;小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手上有颜料应马上用抹布擦干净等。

因为操作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订的规则清楚地告诉幼儿该怎么做,这种规则既能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又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活动。

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了公平、公正地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初步实现了由他律向自律的逐步过渡,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得到提高,且通过评价,幼儿能逐步掌握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二、在规则中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1.在自由建构中内化规则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幼儿阶段儿童的道德和规则是自律的,这并不完全符合幼儿的生活现实。

幼儿年龄小,虽不能完全摆脱成人的限制,却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自主意识,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他们就会主动认同规则、纪律,心甘情愿地遵守它们,逐渐成为有自律意识的人。

在活动中,幼儿对于自己认同的规则,总能做到忙而不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的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即“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都由游戏者自己选择决定,这种自由让幼儿感到愉悦并产生自信。

同时,游戏也是有规则的,幼儿游戏行为水平的体现之一,就是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

而游戏者对规则的态度本身也体现了自由意志,也就是说,游戏者对规则是能够理解的,是为了自己游戏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规则的遵守是有利于实现自己游戏意愿的。

当幼儿能够自觉执行游戏的规则时,也说明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自发性走向了自主性。

您提及的案例涉及的正是游戏规则与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关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视角来和您探讨这个问题。

游戏规则与游戏中的日常行为规则
规则是用以协调游戏者之间的行为的,游戏中的规则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则。

一种是游戏本身的规则,比如制定游戏中的规则,这是游戏得以开展并决定胜负的重要元素,如棋牌类规则游戏,就有出牌规则和走棋规则,这种规则需要所有游戏者在游戏前获得一致的认同,一旦游戏开始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规则具有共识性和外显性。

而角色游戏中的规则,体现的是幼儿对角色行为的认知,如医生会做什么说什么,营业员有哪些行为职责,这类规则全在于游戏者的经验常识,起到装扮行为顺利进行的作用。

每个幼儿的角色认知水平不同,游戏水平就不同,因此这类规则具有个体性和内隐性。

另一种规则虽然也用于游戏过程中协调玩伴之间的行为,但它是属于游戏情境之外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日常行为规则,比如在分配角色扮演者、协商游戏材料的使用和构思游戏玩法时,涉及的规则有轮流、谦让、共享、按序、归位等。

这一类规则常常用来处理角色纠纷、玩具纠纷,或者通过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类规则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类活动的常规。

本案例中的“插牌”就是一种角色分配中的按序规则,即谁先插到牌谁玩。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的游戏意愿
我们知道,规则是对行为的某种限定,这种限定所导致的行为结果有时带来正面影响,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这里就涉及一个规则的合理性问题。

比如排队,有时体现的是秩序带来的高效行为,有时可能就是一种无意义等待的低效行为。

因此制定任何一条规则,一定要清楚制定这条规则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再考虑规则可能产生的效应是什么。

就幼儿的游戏而言,规则应当是用以支持幼儿实现游戏意愿的,因为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但在许多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中,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仍然有限。

因为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究竟有多大的自主权有不同理解,尤其是为了防止游戏中产生各类纠纷,或者避免游戏中出现混乱局面,常常会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定幼儿的游戏行为。

本案例中,您的出发点很好,希望通过“插牌”的形式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充分自选游戏角色,尊重幼儿对角色的选择权,可没有想到的是,“插牌”却惹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这一规则的合理性了。

我们可以设问一下:规则是出于老师的管理,还是出于幼儿游戏的意愿?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否则游戏将不再具有游戏的意义。

我们认为,检验游戏中的规则是否合理,就是看这条规则是限制还是帮助幼儿实现游戏意愿。

那么,我们来看看是谁需要这条游戏规则?是老师需要,还是幼儿需要?从表面上看,“插牌”是幼儿用来自行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的,每个幼儿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但实际上,“插牌”是有限的,当几个幼儿都想扮演同一个角色时,“插牌”限制了某些幼儿的意愿,只有捷足先登者才能如愿,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他幼儿的游戏意愿,那些未能如愿的幼儿就会想方设法在牌子上大做文章。

而且,“插牌”还会限制幼儿游戏行为的创造性。

因为一方面,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同,对生活事件的理解和体验不同,表现的游戏情节也会不同,因此游戏主题、游戏情节以及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也是经常变化的。

而这里的“插牌”先是规定了每个游戏主题的角色种类,这也就限定了游戏情节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选择而固定了某个幼儿的角色身份,这也就限制了幼儿随着游戏情节的展开而灵活转换角色的机会。

也就是说,幼儿没有机会生成一些新的游
戏主题和新的角色。

另一方面,角色游戏是一种合作性的游戏,大部分是对应性角色,如医生和病人、营业员和顾客,对应性角色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性行为,这种合作互动行为只有在协商和了解角色关系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展开。

角色协商意味着玩伴的自由组合和玩伴之间的合作构思情节,而且到了大班,角色游戏的水平越高角色交往水平就越高,角色行为就越具有不同主题和区域之间的流动性。

而“插牌”排斥了幼儿之间的角色协商,大家只对那块牌子负责,先下手为强,这就弱化了角色之间的融洽关系,不仅使玩伴之间容易产生纠纷,还会降低游戏的行为水平。

那么,是否一概否认“插牌”的价值呢?当然不是。

在那些个别化的平行性活动的区域里,“插牌”或许能形成幼儿的规则意识。

比如在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科学探索区等,用“插牌”、“小脚印”等形式来限定人数是可行的,可以告诉幼儿这里的空间和材料只能容纳几个小朋友。

同时,这些区域里的活动相对独立,不需要进行跨主题跨区域的交往行为,且有些活动持续时间不长,个人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出区域进行轮换,暂且没有轮到的幼儿随时有可能发现空位而获得实现意愿的机会。

这里的“插牌”可以起到明示与调节的作用,反复按此规则行动,幼儿就能养成根据先来后到进行活动的习惯。

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规则认知
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规则认知水平确实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就是“从规则他律走向规则自律”的过程,即从规则的外部强制性走向规则的内在自觉性,这是规则内化的过程。

皮亚杰也特别指出,“规则内化”是在玩伴自由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

而总是在权威强制下执行规则的幼儿,一旦离开了权威就会违反规则,因为规则对于他们是被动的。

而在自由交往中经常体验成功交往经验和失败交往教训的幼儿,能够自觉按照规则行事,因为规则的公正性常常使他们受益。

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游戏中的“自由”虽然容易引起纠纷,但纠纷意味着幼儿之间产生了社会认知冲突,这恰恰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契机。

解决纠纷的过程就是幼儿学习和体验规则的过程,他们会体验到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有时争抢会两败俱伤,霸道会导致孤立,暂时得益会丧失其他;有时这里吃点小亏那里赢得更多,退让一步反而玩得更开心,给予别人也会获得别人的给予……因此,自由交往中处理纠纷让幼儿学会了协商,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让步,什么时候要保护自己,规则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规则不偏不倚地站在纠纷双方的中间位置上,让幼儿体验公正。

本案例中,尽管按照插牌确定角色是一种事先制定的规则,但由于这一规则是老师制定的,至少不是所有幼儿自己的需要,则具有一定的外部强制性。

所以规则没有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一旦在权威视线之外,幼儿仍然会违反规则,体现了幼儿对规则的他律性。

我们知道,角色游戏中幼儿争抢同一个角色是经常发生的角色纠纷,用“插牌”去限制还不如让幼儿体验互不相让的消极后果,或者体验协商的积极效应。

我们或许会发现,“互不相让”的结果要么大家都玩不成,要么多个角色挤在一起显得不好玩,自然就会有幼儿自动退出。

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幼儿就会通过协商自动调节,甚至会自己产生规则。

这样才会让幼儿在社会性交往方面得到成长。

教师对游戏的支持与管理
游戏是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反映活动,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在游戏中的创造性,完全取决于他们有多少自由表现的机会。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支持力度,就体现为能否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让幼儿体验到最充分的行为自主性。

但自由常常带来游戏中的混乱,带来各种游戏纠纷,这让很多教师不得不加强对游戏的管理,一方面用规则限制自由,一方面以权威解决纠纷。

最终教师满足于幼儿游戏的外在秩序:不发出过大响声,不随便走动,不跨区使用物品。

其结果是无须体验行为的自然后果,在强制规则的作用下,幼儿对规则认知的内化速度大打折扣;无须协商行为的一致认同,在有条不紊的行为规范中,幼儿游戏的创意也大大减少了。

这似乎是一对矛盾,其实不然。

游戏是自由的,但又是受规则约束的。

游戏中的规则应该是为了游戏的顺利开展和满足游戏的需要而由游戏者共同协商产生的,是在幼儿体验到没有这些
规则而不利于游戏开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游戏中的规则不具有外在的强迫性,即使是成人为幼儿制定,也应当是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得到所有幼儿的一致认同,这样的规则不是让成人用来裁判幼儿行为,而是让幼儿用来协调自己行为的。

因此游戏的自由,就不仅包括幼儿对游戏行为的自主,也包括自觉自愿接受游戏中规则的约束。

在本案例中,不仅规则是老师制定的(尽管老师的出发点是想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但实际上是限制了幼儿自己协商角色扮演者的机会),而且在处理纠纷时老师成为裁判,为幼儿做出决定(“怎么能因为没有玩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互相争吵呢?你们两个都没有学会谦让的本领。

”“今天老师破例同意你们两人一起做贝贝家的爸爸。

”“是月月插到的插牌,应该她当点心师。

”)。

如果幼儿总是在规则的强制和权威的主导下行动,其社会性成熟会受到限制。

总之,我们应思考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职责定位,努力做到:教师的角色——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而非管理者;对待游戏纠纷的态度——把纠纷看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契机,无须非做防患于未然的控制;对游戏中混乱局面的判断——弄清是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还是一种无规则失控;理解游戏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体现自由意志的内在约束,而不追求强制性的外在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