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合集下载

内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内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内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了"以人为本、以整体为重"的理念,注重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和治疗。

在内科常见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独具优势,可以发挥独特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医药中被归为“风寒”、“风热”等类型。

中医治疗感冒主要采用中药汤剂,如麻黄汤、银翘散等;同时也可以采用针灸疗法,在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二、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胃炎以调整胃的“脾胃”功能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此外,中医还会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等。

三、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与肝火上升、气虚血瘀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节肝火、补益气血入手。

常用的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养心安神汤等。

另外,中医也会推荐适当的运动和调整饮食,以控制血压。

四、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浓度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与肾虚、脾虚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以调理脾肾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

此外,中医还会尽量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并建议患者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五、心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心脏病是一类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中医认为心脏病主要与心火旺盛、气滞血瘀等有关。

中医治疗心脏病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常见的中药方剂有大青龙汤、通心络胶囊等。

此外,中医还会建议患者适当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心脏康复。

六、肝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肝炎是一类以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中医认为肝炎主要与肝郁、湿热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肝炎主要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调胆汤、柴胡疏肝汤等。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法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常见疾病中具有特殊作用。

相较于西药的副作用和疗效单一,中药在疗效上有着广泛的适应症、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一、感冒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局部炎症和全身症状。

常用中药治疗感冒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宣肺定喘、解表散寒和化痰止咳等方面。

1、清热解毒: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的药材,可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

2、宣肺定喘:苏子、枇杷叶等具有宣肺定喘的药材,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3、解表散寒:荆芥、薄荷等具有散寒发汗的药材,可用于治疗感冒等疾病。

4、化痰止咳:桔梗、杏仁等具有化痰止咳的药材,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

二、便秘便秘是指一些常见的症状,如排便不畅、便数减少、大便干燥、便秘时间过长等。

常用中药治疗便秘的方法主要包括通便润燥、健脾化湿和清热利湿等方面。

1、通便润燥:大黄、芒硝、枳实等具有通便润燥作用的药材,可用于治疗便秘、大便干结等疾病。

2、健脾化湿:茯苓、白术等具有健脾化湿的药材,可用于治疗湿热腹泻、脾虚便滞等疾病。

3、清热利湿:荆芥、连翘等具有清热利湿的药材,可用于治疗便秘、湿热痢疾等疾病。

三、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管内血压持续升高,严重时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脑出血、心脏病等。

常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舒张血管、降低血脂和降低血压等方面。

1、舒张血管:丹参、蒲公英等具有扩张血管的药材,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2、降低血脂:茶多酚、山楂等具有降低血脂的药材,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3、降低血压:天麻、石菖蒲等具有降低血压的药材,可用于治疗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四、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导致的病症。

常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扶正祛邪、滋阴降糖和益气养血等方面。

1、扶正祛邪:黄芪、党参等具有扶正祛邪的药材,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疲乏乏力等疾病。

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doc 64页)

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doc 64页)

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doc 64页)第一章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第一节稻农皮炎一、浸渍糜烂型皮炎二、尾蚴皮炎【治疗】一、治疗原则以外治疗法为主,一股不需内服药物。

二、外治方法1、五倍子液:五倍子250g 明矾120g 白酒1000ml。

浸泡上述药物1-2天后外搽,3-4次/日。

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120g 五倍子、地榆各60g 明矾250g。

煎水后泡洗,2-3次/日。

3、复方茶叶液:茶叶30g 明矾60g。

煎水外洗敷。

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

4、花椒10g 食盐适量。

煎水外洗,2-3次/日。

主要用于尾蚴皮炎。

5、散剂外敷:炉甘石、冰片、青黛各10g。

共研细末,局部外扑。

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

三、内治方法如继发感染,发生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沟炎、丹毒等时,加用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治疗,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

4.毒邪下注:腮部肿胀,发热,烦躁,口苦咽干,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中医治疗1、针灸治疗①体针疗法治法:泻火解毒、消肿止痛,针用泻法。

针灸处方:以手足少阳、阳明经腧穴为主。

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内庭,足临泣。

穴位加减:热毒袭表加中渚、关冲清热解表、疏风散毒;火毒蕴结加大椎、曲池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热毒攻心加百会、水沟醒神开窍、熄风镇痉;毒邪下注加太冲、大敦、归来疏泄厥阴之气、化痛止痛。

针刺操作:各腧穴均按常规针刺;大椎、关冲、百会等穴可点刺出血。

②其他疗法灯火灸法:取角孙穴。

将穴区周围的头发剪去,用灯心草蘸麻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点灸皮肤,一点即起,听到响声即可。

若未出现响声,应复点灸1次。

局部敷药:取青黛散10克、冰片5克,温水调匀,敷于患部。

或用新鲜仙人掌去刺,切薄片或捣烂敷于患部。

皮肤针法:取合谷、耳门、颊车、翳风、外关、胸1-4夹脊。

先叩刺耳门经过颊车至翳风,然后叩刺合谷、外关、胸1-4 夹脊,使皮肤潮红或微微出血。

耳针疗法:取腮腺、面颊、皮质下、相应区域压痛点。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许多在特定病种诊疗方面的优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及其优势。

1.感冒:中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方案为“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中药中常用的药物有薄荷、连翘、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材。

相比西医常用的抗生素等药物,中医用药不会对肠道菌群造成太大的伤害,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减少感冒的发作次数。

2.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案为“平肝降压,调理气血”。

中医强调通过调理肝脏功能和气血的运行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降压的黄柏、丹参等。

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疗效较温和,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特别适合长期服用。

3.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案为“清热补肾,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肾功能受损和脾胃功能紊乱所致。

中医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等。

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能够改善体内的微循环,增强组织的代谢能力,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4.颈椎病: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案为“活血化瘀,通经络”。

中医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等。

中医强调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达到缓解颈椎病症状的目的。

相比西医的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能够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5.高血脂:中医治疗高血脂的方案为“祛湿化痰,通经络”。

中医认为高血脂主要是湿气内停和经络阻滞所致。

常用的中药有薏苡仁、麦冬等。

相比西医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中医药物具有调理全身气血的功能,能够调整机体的代谢功能,从根本上调理高血脂患者的体质。

总的来说,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调理:中医强调以调理整体为主,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自身调节功能,使病人不易复发。

2.个体差异: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中医注重通过望、闻、问、切等病史和身体的细节观察来进行诊断,能够找到病人的病情所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

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

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引言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中医药诊疗中,对于常见病的诊治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常见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在中医药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感冒的中医药诊治感冒是人们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病症。

在中医药领域,感冒主要归属于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多见于寒冷的季节,表现为恶寒、寒战、鼻塞、流清鼻涕等病症。

治疗可选用温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等,配适宜当的穴位刺激。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多见于炎热季节,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病症,痰色较黄。

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银翘、连翘等,同时也可以采取适当的穴位刺激。

二、消化不良的中医药诊治消化不良是指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常见的有胃胀、腹胀、恶心等。

在中医药中,消化不良主要从脾胃功能失调的角度进行诊治。

•脾虚型消化不良:脾虚型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溏等病症。

治疗可选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同时也可选用适当的穴位刺激。

•胃寒型消化不良:胃寒型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病症。

治疗可选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如干姜、熟附子等,配适宜当的穴位刺激。

三、头痛的中医药诊治头痛是人们常见的病症之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在中医药中,头痛主要根据其病因进行诊断与治疗。

•肝火上扰型头痛:肝火上扰型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目胀痛、失眠、情绪烦躁等病症。

治疗可选用清肝泻火的中药,如龙胆草、柴胡等,同时也可以采取适当的穴位刺激。

•气滞血瘀型头痛:气滞血瘀型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固定、舌质紫暗等病症。

治疗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当归等,配适宜当的穴位刺激。

结论中医药在常见病的诊治中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感冒、消化不良和头痛等常见病,中医药提供了丰富的中药和穴位治疗选择。

然而,在进行中医药治疗前,还需要患者进行全面的中医体质辨识,以确定最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汇集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

湿帖痛点。

2:治早泄: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

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

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

4: 口腔溃疡:黄连3g 大黄3g 芒硝 3g吴芋3g 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

甲硝唑针剂嗽口.5: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 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

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

天突穴。

10: 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 卵巢囊肿就用基础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16: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芎,丹参,小茴香个3克加消肿止痛液湿帖。

17剖宫产后:肉桂、吴茱萸、当归、干姜、艾叶、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各2克贴肚脐。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3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
主要症状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4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
7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主要症状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8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18
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 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19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2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 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 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 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12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 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分析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经典方剂

分析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经典方剂

分析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经典方剂一、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经典方剂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治疗常见疾病方面,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多种途径来达到治愈目的。

其中,经典方剂是根据中医理论总结出来的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的方剂。

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疾病,分析其中医药治疗常用于这些疾病的经典方剂。

二、感冒感冒是人们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不同类型的病毒所引起。

中医药认为感冒主要由外邪入侵体内所致,通常表现为头晕头胀、鼻塞流涕、发热喉咙肿等症状。

在中医药治理感冒时,最常用到的经典方剂之一是《银黄汤》。

《银黄汤》由连米花、金银花、知母、桔梗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在感冒初期使用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类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胀、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

中医药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常用《保和丸》作为经典方剂来调理脾胃功能。

《保和丸》由枳实、神曲、蜜丸等组成,能够健脾止泻、健胃和中,对于一些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四、失眠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持续性夜间醒来影响睡眠质量。

中医药认为失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并与心火亢盛或肝阴不足有关。

在中医药治疗失眠时,常使用经典方剂《安宫牛黄丸》。

该方剂由麝香、没草子等组成,能够镇定安神、安定情绪,并具有明显的降火、安眠功效。

五、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血压升高伴有头痛、头晕、血管痉挛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方面,常使用经典方剂《大青龙湯》。

《大青龙湯》由桑白皮、木香等组成,具有清肝泄火、解毒降压的功效。

该方剂能够舒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对于高血压的调理有一定的帮助。

六、经期失调经期失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或者出现异常情况。

中医药治疗这类问题时,常使用经典方剂《调经止带丸》来调理。

《调经止带丸》由茯苓、当归等组成,具有活血化淤、益气养阴的作用。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

对于儿科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在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功效。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治疗感冒一般采用中药汤剂,例如麻黄汤和银翘散等。

麻黄汤是一种发汗解表的中草药,能够有效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银翘散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体温偏高、咳嗽、喉咙红肿等症状。

二、腹泻腹泻在儿童中常见且多发。

中医药治疗腹泻主要采用中药合剂,如黄连解毒片和板蓝根等。

黄连解毒片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泻的作用,适用于清热解毒,止泻的情况。

板蓝根则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腹泻伴有发热、大便黏液血丝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咳嗽儿童咳嗽分为湿咳和干咳,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主要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药物。

湿咳主要以祛湿化痰为主,采用川贝母和百部等中药。

川贝母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有痰、痰黄稠等症状。

百部能够利水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口渴喝水多的情况。

干咳主要以清肺止咳为主,采用玉竹和葶苈子等草药。

玉竹具有润肺止咳、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咳嗽干燥、咽干口渴等症状。

葶苈子能够清热润肺,对于干咳少痰、咽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四、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消化不良主要采用健脾和胃的中药。

比如六君子汤是一种健脾和胃的草药配方,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外,中医药还可以用于预防儿童常见病的发生。

例如,在冬季季节,中医药可用于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草药如黄芪、人参等被广泛用于这方面。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恢复健康,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情复发。

然而,中医药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每个病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中医药对常见病的治疗

临床中医药对常见病的治疗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 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06
结论
研究总结
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案。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医 药在常见病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和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 了更多治疗选择。
01
临床中医药对常见病治疗具有独 特优势,总有效率和治愈率较高 ,且不良反应较少。
风热感冒
运用辛凉解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 以清热解毒,减轻病情。
暑湿感冒
在夏季多发,可使用祛暑化湿的中药,如藿 香、佩兰等,以解暑祛湿,改善症状。
咳嗽
01
02
03
风寒咳嗽
采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的中药,如杏仁、紫苏子 等,以温肺散寒,止咳化 痰。
风热咳嗽
运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的中药,如桑白皮、黄芩 等,以清肺热,化痰止咳 。
常见病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 类,如按系统可分为呼吸系统、消化 系统、循环系统等常见病;按病情可 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等。
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生 活方式等。
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相互作 用,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标本兼治
既要针对病症表现进行治疗,又 要注重调整机体内部环境,消除 病根。
01
02
辨证施治
根据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针对 不同证候采用相应治法。
03
04
阴阳平衡
通过药物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采用中药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通过 内服或外用方式治疗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药治疗内科常见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药治疗内科常见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药治疗内科常见疾病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用中药来治疗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和舌象等进行辨证论治,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当人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疾病。

内科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胃脘痛、便秘、失眠等,虽然症状各异,但都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恢复人体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感冒为例,中医将其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类型。

对于风寒感冒,常见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等。

治疗时通常会选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中药,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则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紫苏叶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这些中药相互配合,可以驱散风寒之邪,缓解感冒症状。

风热感冒则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咽喉肿痛、咳嗽等。

治疗时多选用辛凉解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金银花和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它们共同作用,能清除风热之邪,使身体恢复健康。

咳嗽也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分。

外感咳嗽多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肺系所致;内伤咳嗽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引起。

对于外感咳嗽中的风寒咳嗽,常用中药有杏仁、桔梗、紫菀等。

杏仁能止咳平喘;桔梗宣肺祛痰;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而对于肺热咳嗽,可能会用到黄芩、鱼腥草、桑白皮等中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通过合理搭配这些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常见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

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常用的中药有白术、干姜、附子等。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是一门研究儿童疾病的中医学科,中医治疗常见病是
中医儿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1. 感冒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


般情况下,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如麻黄汤、小柴胡汤等。

另外,艾灸、推拿等辅助手段也常被应用。

2. 腹泻
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的问题,中医治疗腹泻注重调节脾胃
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饮、大椿液等中药方剂。

此外,腹部捏脉、按摩等手法也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3.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疗哮喘注重调和气机。

常用的治疗方案有桔梗汤、麻杏石甘汤等中药方剂。

此外,针灸、
艾灸等疗法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4. 儿童湿疹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中医治疗湿疹注重疏风清热。

常用的治
疗方案包括血府逐瘀汤、地黄丸等中药方剂。

另外,中药外敷、针
灸等疗法也常被采用。

5. 胃痛
胃痛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中医治疗胃痛注重调节脾胃
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案有四君子汤、小儿四逆汤等中药方剂。

此外,穴位按摩、艾灸等手法也可以缓解胃痛症状。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
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确定。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建议
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 张志英. (2014). 中医儿科治疗原则. 中华中医药学会.。

常见病验方选编

常见病验方选编

常见病验方选编常见病验方选编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用药安全等优点。

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验方,以供临床参考。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验方:1. 麻黄汤麻黄汤是治疗感冒最常用的方剂之一,由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组成。

此方剂能够祛风解表,宣肺散寒,适用于感冒初起时出现发热、头身骨节酸疼等症。

2. 桑菊饮桑菊饮是由桑叶和菊花组成的方剂,能够清肺解毒,凉血降火。

适用于感冒后期或者因风寒引起的咳嗽、喉痛等症状。

二、咳嗽咳嗽是由于呼吸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分为干咳和湿咳。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验方:1. 杏仁膏杏仁膏是由杏仁、百合、麦冬等组成,能够润肺止咳,适用于干性咳嗽。

2. 橘红丸橘红丸是由桔梗、半夏、生姜等组成,能够化痰止咳,适用于湿性咳嗽。

三、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习惯不良、缺乏运动等。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验方:1.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是由芒硝、大黄等组成,能够通大肠气道,适用于便秘程度较重者。

2. 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是由甘草、枳壳等组成,能够滋润肠道,适用于便秘程度较轻者。

四、失眠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不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精神紧张、环境噪音等。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验方:1. 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丸是由黄连、茯苓等组成,能够镇静安神,适用于精神紧张引起的失眠。

2. 夜光丸夜光丸是由夜光果、枸杞子等组成,能够滋补肝肾,调节睡眠,适用于因体虚引起的失眠。

五、痛经痛经是指在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疾病因素。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验方:1.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是由当归、生姜和羊肉组成,能够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

2. 逍遥散逍遥散是由白芍、茯苓、陈皮等组成,能够调和气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中医对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操作有很多,下面介绍其中的25个常见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1.感冒: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等,诊断出感冒属于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类型,然后采用相应的中药治疗。

2.咳嗽:中医会根据咳嗽的类型(干咳、痰多、痰黄等)结合脉象、舌诊等判断咳嗽的病因,然后使用中药治疗。

3.哮喘:中医诊断哮喘主要通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发现痰鸣音、喘息等特征,然后采用中药调理呼吸系统。

4.胃炎:中医通过询问病人的食欲、胃脘是否胀痛等症状,观察舌苔、脉象等,判断出胃炎的病因,然后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5.肠胃积食:中医会观察病人的饮食习惯、大便状况等,通过问诊和望诊等方法判断出积食的原因,然后使用中药治疗。

6.脚气:中医会通过观察腿部的水肿程度、皮肤红斑等,通过问诊等方法判断脚气的病因,然后使用中药治疗。

7.血压高:中医通过测量病人的血压值,观察其舌像、脉搏等,判断出高血压的类型(阳盛阴虚等),然后使用中药进行调理。

8.高血脂:中医通过检测病人的血脂水平,观察其舌苔、脉象等,判断出高血脂的原因(脾胃湿热、肝肾阴虚等),然后采用中药治疗。

9.糖尿病:中医通过检测病人的血糖水平,观察舌苔、脉象等,判断出糖尿病的类型(阴虚、痰瘀等),然后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10.冠心病:中医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胸闷、气短等),观察舌诊、脉象等,判断出冠心病的病因(气郁、血瘀等),然后使用中药调理。

11.消化不良:中医通过询问病人的食欲、大便等,观察舌苔、脉搏等,判断出消化不良的原因(脾胃虚寒、湿热等),然后使用中药治疗。

12.肺炎: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咳嗽、呼吸等症状,检查舌苔、脉象等,判断出肺炎的类型(风寒、湿热等),然后采用中药治疗。

13.中风: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言语、舌苔、脉象等,判断出中风的类型(脑风、寒凝等),然后使用中药进行调理。

14.心脏病:中医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心悸、胸闷等),检查舌苔、脉搏等,判断出心脏病的类型(心阳虚、心火旺等),然后使用中药调理。

中医科普:20种治疗常见病的中药材

中医科普:20种治疗常见病的中药材

中医科普:20种治疗常见病的中药材
1、补气----蜜黄芪、人参
2、补血----川芎、当归、白芍、生地
3、补心血----丹参
4、补精---鹿茸
5、补肾----覆盆子、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黄精、狗脊
6、凉血----紫草、侧柏叶、白薇、生地
7、止血----地榆、槐花、茜根
8、散血----田七
9、活血----玄胡
10、消血块----瓦楞子
11、调经血----栀子、丹皮
12、化瘀血----藕节、小蓟
13、降火----丹皮、玄参、童便
14、泻心火----黄连、犀角
15、泻肺火----黄芩、桑白
16、泻肝火----龙胆、青黛、羚羊角、芦荟
17、泻胃火----大青叶、大黄、石膏、天花粉
18、泻肾火----知母、黄柏
19、泻热解毒----银花、甘草、连翘、牛蒡子、贯仲、蒲公英、茨菇
20、养心----枣仁、柏仁、辰砂、茯神、远志
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的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因人而异。

2023年95个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

2023年95个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

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模板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模板6篇调查报告在学术界、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调查报告可能会在结论部分提供对未来行动的建议或方向,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四川执业药师答案 常见月经病的中药治疗

2023四川执业药师答案 常见月经病的中药治疗

常见月经病的中药治疗
成绩:80分,考试合格!
单选题
A.经量多,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唇舌淡,脉弱。

B.经量或多或少,经色黯淡,
经质清稀,腰膝酸软。

C.经量多,经色深红,经质粘稠,舌质红,脉数有力。

D.
经量少,经色红,经质稠,唇舌淡,脉虚而数。

E.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红,经质稠,或有血块,胸胁少腹胀满,脉弦
A.月经周期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10天以上
B.月经周期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5
天以上 C.月经周期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7天以上 D.月经周期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提前8天以上 E.月经周期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6天以上
A.两地汤
B.丹栀逍遥散
C.清热固经汤
D.清经散
E.保阴煎
A.虚寒
B.血虚
C.气虚
D.气滞
E.痰湿
A.益母丸
B.调经丸
C.二陈丸
D.调经活血片
E.得生丸
A.月经先期
B.月经后期
C.月经过多
D.月经先后无定期
E.月经过少
A.肝、肾、脾
B.肝、脾、心
C.脾、肾、胃
D.心、肾、肝
E.心、脾、

A.丹栀逍遥散
B.清经散
C.补中益气汤
D.两地汤
E.固阴煎
A.丹栀逍遥散
B.清经散
C.补中益气汤
D.两地汤
E.固阴煎
A.丹栀逍遥散
B.清经散
C.补中益气汤
D.两地汤
E.固阴煎。

常见病对症常用中药

常见病对症常用中药

常见病对症常用中药高血脂常用药:人参、茯苓、牛膝、丹参、红花桑叶、山药、桑葚、玉竹、杜仲葛根、绿豆、山楂、决明子、金银衣薏苡仁、荔枝核、山茱萸、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糖尿病常用药:石斛、玉竹、菊花、葛根、栀子生地、茅根、槐花、荸荠、麦门冬失眠常用药:红枣、灵芝,桑葚、百合、龟板杜仲、菊花、竹茹、远志、枸杞子太子参、酸枣仁、合欢皮、五味子莲子心、决明子、灯心草、何首乌、桂圆肉慢性肝炎常用药:钩藤、天麻、防风郁金、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板蓝根、羚羊角桑寄生、五加皮、山茱萸、沙苑子驱虫常用药:槟榔、芦荟、乌梅、川棟子、使君子哮喘常用药:石斛、虫草、蛤蚧、麻黄、知母厚朴、苏子、川贝竹茹、杏仁、橘店、佛手、干姜、枇杷叶、桑白皮款冬花、补骨脂、麦门冬咽痛常用药:甘草、沙参、薄荷、菊花、桔梗、麦门冬痛经常用药:红枣,当归,白芍,桑葚,柴胡、赤苟、艾叶、川芎、丹参、红花、郁金牛膝、香附、肉桂、胡椒、玫瑰花、月季花、益母草、鸡血藤咳嗽常用药:山药、甘草、阿胶、沙参、玉竹、百合、海马,虫草、蛤蚧、知母、厚朴桔梗、川贝、竹茹、杏仁,太子参、西洋参、麦门冬、女贞子呕吐常用药:生姜、薯香、厚朴、半夏、橘皮、丁香贫血常用药:党参、红枣、灵芝、当归、阿胶熟地白芍、桑葚、鹿茸、锁阳、人参血藤、枸杞子、桂圆肉、何首乌赤小豆、三七鸡、玫瑰花、桑寄生发热常用药:玉竹、生姜、薄荷、桑叶、菊花柴胡、知母、栀子、芦根、绿豆、青蒿、紫苏叶、夏枯草决明子、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板蓝根、地骨皮牙痛常用药:薄荷、砂仁、沙参感冒常用药:党参,桑葚,沙参,生姜,防风葱白、薄荷、桑叶、菊花、柴胡芦根、绿豆,霍香,苏子,紫苏叶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痔疮常用药:白芷、薄荷、葛根、黄柏、连翘白及、地榆、郁金、鱼腥草、川棟子腹泻常用药:灵芝、沙参、葛根、黄芩、黄连苦参、霍香、砂仁、厚朴、山楂肉桂、莲子、乌梅、芡实、益智仁、肉豆蔻、马齿苋水肿常用药:桑叶、绿豆、茯苓、木瓜、马齿苋、薏苡仁、赤小豆胃痛常用药:知母、芦根、砂仁、川贝、橘皮佛手、肉桂、枇杷叶、玫瑰花、小茴香、山茱萸、肉豆蔻腹胀常用药:紫苏、厚朴、香附、川棟子、益智仁、肉豆蔻、山楂、麦芽高血压常用药:黄芪、红枣、桑葚、杜仲、桑叶菊花、葛根、栀子、生地、槐花、牛膝、黑芝麻、西洋参、薏苡仁、玉米须、夏枯草、决明子盗汗常用药:甘龟板、防风、桑叶、三七、川贝鸡内金、太子参、桂圆肉、淫羊霍风湿痹痛常用药:苍竹、独活、防己、木瓜、接骨木、桑寄生、五加皮健忘常用药:龟板、防风、鸡血藤心悸常用药:党参、灵芝、桑葚、玉竹、龟板莲子、太子参、枸杞子、桂圆肉口腔溃疡常用药:沙参、杜仲、菊花、金银花、马齿苋肥胖常用药:荷叶、蜂蜜、何首乌、赤小豆肾炎常用药:木瓜、太子参、补骨脂慢性鼻炎常用药:生姜、白芷、决明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内科病症一、感冒:(一)含义:感受触冒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

(二)病因病机1.病因:以风邪为主因(1)六淫风邪常兼夹它邪致病:寒、热、暑湿、湿、燥;(2)时行病毒;(3)生活起居失当;(4)正气虚馁,卫外不固。

2.病机(1)发病:卫气之强弱及感邪的轻重(2)病位:主要在肺卫。

(3)病性:一般以实证居多,若素体正虚,又感外邪,为本虚表实证。

(4)病势: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

(5)病机转化: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

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三)分类及用药1.风寒感冒:包括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

(1)风寒表实证证候特点:轻者仅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

重者可伴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而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丸、都梁丸、小儿清感灵片等。

正柴胡饮颗粒【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 (无糖型),一日3次。

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2)风寒表虚证证候特点: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缓。

证机概要:风寒袭表,营卫失和,肺气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代表方剂:桂枝汤。

常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虚感冒颗粒,等等。

桂枝合剂【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2.风热感冒:包括风热犯表证及暑湿伤表证。

(1)风热犯表证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剂:银翘散。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风热感冒颗粒、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黄氏响声丸、芎菊上清丸、小儿解表颗粒、儿童清热口服液等。

双黄连口服液【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支(20ml),一日3次。

(2)暑湿伤表证证候特点:身热,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沙溪凉茶、纯阳正气丸、香苏正胃丸、暑湿感冒颗粒、六合定中丸、龙虎人丹等。

藿香正气水【药物组成】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厚朴(姜制)、生半夏、茯苓、陈皮、大腹皮、甘草浸膏。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支-1支,一日2次,用时摇匀。

胶囊:口服,一次2~4粒,一日2 次。

滴丸:口服,一次1~2袋,每日2次。

3.表里同病证候特点:寒热往来;或既有表证,又有里热,恶寒发热,口苦咽干,鼻塞声重,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而稠,心烦,或见溲赤便秘。

治法:表里双解;内外同治。

常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柴胡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

芩翘口服液【药物组成】黄芩、连翘、荆芥、野菊花、玄参、水牛角、大黄(酒炙)、皂角刺、蜂房。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用于急性咽炎、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属内有郁热、外感风邪证者,症见:咽痛或吞咽痛,咽干灼热,口渴多饮、咳嗽,痰黄,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有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急性咽炎者,5天为一疗程,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者,7天为一疗程。

4.体虚感冒:包括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和血虚感冒。

(1)气虚感冒证候特点:恶寒发热,或热势不盛,但觉时时畏寒,汗自出,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剂:参苏饮。

(2)阴虚感冒证候特点: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或睡时盗汗,头痛,心烦,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剂:加减葳蕤汤。

(3)阳虚感冒证候特点:阵阵恶寒,甚至蜷缩寒战,或稍见发热,无汗或自汗,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冷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

证机概要:素体阳虚,风寒外袭。

治法:助阳解表。

代表方剂:再造散。

(4)血虚感冒证候特点:头痛,身热,恶风,无汗或汗少,面色不华,唇甲色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

证机概要:素体血虚,邪犯肌表。

治法:养血解表。

代表方剂:葱白七味饮。

二、痰饮(一)基本概念1.痰饮无形之痰饮——只见其症,不见其形。

(广义)主要通过病理反应来确定,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癫狂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由痰作祟化痰治百病怪病有形之痰饮——视之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浊(狭义)和饮液。

指肺及呼吸道的分泌液,由咳吐而出。

2.化痰止咳平喘药:是指以化痰止咳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镇咳作用,治疗各种咳嗽喘息的一类药物。

可分为温化寒痰、清热化痰、理肺止咳、润肺化痰、平喘等五类。

(二)痰饮的病因病机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等疾病范围。

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肾司开阖,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为痰。

由于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之异。

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

(三)用药1.温化寒痰剂☆二陈丸☆小青龙合剂(颗粒、胶囊、口服液)☆祛痰止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口服液)☆杏苏止咳糖浆(颗粒、囊、片)☆通宣理肺咳液(口服液)☆杏苏止咳糖浆(胶囊、口服液)☆橘红痰咳液(煎膏、颗粒)☆止咳橘红颗粒二陈丸【药物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咳嗽痰多,胸皖胀闷,恶心呕吐。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橘红: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健脾和中;生姜:制半夏之毒,化痰降逆,和胃止呕;乌梅:收敛肺气。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2.清热化痰剂☆急支颗粒☆橘红丸(颗粒、胶囊)☆强力枇杷露☆二母宁嗽丸(片)☆清气化痰丸☆肺力咳合剂(胶囊)☆急支糖浆☆痰咳净散(片)☆矽肺宁片☆止咳化痰颗粒清气化痰丸【药物组成】酒黄芩、瓜篓仁霜、半夏、胆南星、陈皮、苦杏仁、枳实、茯苓【功能主治】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黄稠,胸皖满闷。

【症状】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胆南星:清热化痰;瓜蒌仁:润肠;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通便;黄芩:清热泻火;枳实:行气化痰;半夏,陈皮,茯苓:化痰止咳(二陈汤);姜汁:和胃止呕。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9g ,一日2 次;小儿酌减。

3.润肺化痰剂☆养阴清肺丸☆利肺片☆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膏(糖浆、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处方】地黄 200g 玄参 200g 麦冬120g 川贝母 80g 牡丹皮 80g 白芍80g 薄荷 50g 甘草 40g【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肺,清热利咽。

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4.理肺止咳剂☆蛇胆川贝散☆枇杷叶膏☆蛇胆川贝液(散、胶囊、软胶囊)☆祛痰灵口服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消咳喘颗粒(胶囊、片)☆牛黄蛇胆川贝液(散、胶囊、滴丸)☆金荞麦片☆蛇胆陈皮散(胶囊、片)☆克咳胶囊☆蛇胆陈皮口服液☆消咳喘糖浆蛇胆川贝散【处方】蛇胆汁100g 川贝母 600g【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除痰。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3~0.6g ,一日2~3次。

5.平喘剂☆止嗽定喘口服液☆蛤蚧定喘丸☆消咳喘糖浆☆固本咳喘片☆桂龙咳喘宁胶囊☆咳喘宁合剂(片、口服液)☆海珠喘息宁胶囊☆苓桂咳喘宁胶囊☆海珠喘息定片☆喘可治注射液☆苏子降气丸☆止喘灵口服液(注射液)☆定喘膏☆复方川贝精胶囊(片)消咳喘糖浆【处方】满山红【功能主治】叶:止咳,祛痰。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根:止痢。

用于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25~50g,水煎服;6~12g,用40%乙醇浸服。

三、泄泻(一)含义: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

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

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可概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

(二)病因病机: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

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互为因果。

(三)分类及用药1.急性泄泻: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沉香化滞丸等;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

常用中成药:香连丸、芩连片、黄连素片等。

2.慢性泄泻: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

常用中成药:四君子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等;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常用中成药:四神丸、附子理中丸、济生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