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谁的得分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谁的得分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情景中。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即谁的长度更长、谁的质量更大、谁的面积更广等。
2. 学习使用比较符号(>、<、=)来表示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应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赛得分、物品重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应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硬币、纸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物品之间的大小差异。
2. 知识讲解: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如比较长度、质量、面积等,并介绍比较符号(>、<、=)的使用。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比较两根铅笔的长度,引导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比较物品的大小,并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赛得分、物品重量等,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比较长度比较质量比较面积比较符号:> 表示第一个物体大于第二个物体< 表示第一个物体小于第二个物体= 表示两个物体相等七、作业设计(1)一张纸片和一本书(2)一个硬币和一个苹果(3)一支铅笔和一把直尺2. 答案:(1)一张纸片 < 一本书(2)一个硬币 < 一个苹果(3)一支铅笔 < 一把直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谁的得分高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一节“谁的得分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情景,引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主题。
2. 自主探究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
5.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
7.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面两个整数的大小,写出结果。
58 和 3792 和 852. 答案:58 > 3792 > 8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比赛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通过随堂练习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
在课后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比较多个整数大小的方法,或者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其他相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比赛情景来引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主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第一节,主题是“谁的得分高”。
我们将通过比较不同的得分来理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得分高的含义,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两个不同的得分。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得分高的含义,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分板、卡片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得分板、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邀请几名学生来玩一个得分游戏,他们需要通过回答问题来获得得分。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得分高的含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大数和小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得分。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3个苹果和4个苹果,学生可以发现4个苹果比3个苹果多,所以4个苹果的得分高于3个苹果。
3. 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得分高的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两个班级的得分,让学生观察哪个班级的得分更高,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给学生一些实际的题目,让他们自己比较得分的高低。
例如,给出两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一组的得分更高,并解释原因。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比较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班级的得分情况,让学生计算哪个学生的得分最高,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大数和小数的概念2. 得分高的含义3. 比较得分的高低的方法七、作业设计答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哪个得分更高,并给出原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和简单的生活常识,但对除法和平均分的概念可能会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使用除法求平均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会使用除法求平均分。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求平均分的方法和步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故事情节,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准备实物道具,如水果、糖果等,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例如,讲述一个运动员参加比赛,他的得分是所有参赛者平均分的三倍,让学生思考这个运动员的得分是多少。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道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篮子水果,让学生将其平均分给几个朋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除法求平均分。
例如,让学生将一篮子水果平均分给几个朋友,并计算出每个人分到多少水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
《谁的得分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掌握计算简单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据整理和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在小熊和小狗比赛得分的教学情境中,重点讲解如何读取统计表中的数据,如何使用比较词汇描述得分的高低,以及如何计算两者的平均分。
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达。我意识到,课堂时间的分配需要更加合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关注和锻炼。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共同完成数据整理和分析任务。
5.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统计表的结构和用途,能够从统计表中读取和解释数据。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统计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统计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释平均分的意义,并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平均分是如何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的。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案设计意图:引入计算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验证自己的估算结果,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惯。
】淘气的总分=24+30+41=95分笑笑的总分=23+44+29=96分师: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XXX获胜了。
那么,XXX比淘气多得了多少分呢?生1:XXX比淘气多了1分。
生2:XXX比淘气多了95分-96分=-1分。
师:很好,两种答案都有道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XXX和淘气的得分情况。
观察这张表,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生3:淘气的得分是逐次递增的,笑笑的得分是先增后减的。
生4:XXX和笑笑的得分有交叉。
师:非常好,你们发现的规律很有帮助。
接下来,我们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XXX和笑笑的得分差距。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不同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竖式计算1、XXX和笑笑的得分差距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XXX和笑笑的得分差距。
首先,我们把XXX和笑笑的得分按竖式排列,然后进行竖式计算。
课件出示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师:通过竖式计算,我们得出的结果是1分。
也就是说,XXX比淘气多得了1分。
2、比赛中其他选手的得分情况师:除了XXX和笑笑,还有其他选手参加了比赛。
我们来看看其他选手的得分情况。
请大家先自己计算一下,然后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的结果是否一致。
课件出示其他选手的得分情况)师:通过计算和交流,我们可以得出其他选手的得分情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填写这张表格,看看谁的得分最高。
课件出示填表格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填写)设计意图:通过竖式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惯。
通过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平均分的初步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求一个数的平均分。
2.培养学生平均分的初步技能,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求一个数的平均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如何解决学生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卡片等。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包括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运动员的得分,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运动员的得分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运动员,通过实际的操作,计算出每个运动员的平均分,并比较哪个运动员的平均分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如:哪个运动员的得分高?为什么?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如:如果有一组运动员的得分不一样,怎样才能求出他们的平均分?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采用丰富的情景和多样的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统计图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和探索。
但同时,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懂得如何分析和运用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数据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准备电脑、投影仪、统计图素材等教学设备和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比赛情景,引出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条形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谁的得分高》精品教案
1.1谁的得分高1、教学目标掌握10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估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3、重点难点10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估算,并解决估算的过程。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谁的得分高一、谈话引入(3分)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你知道的套圈游戏是怎样进行的?今天,淘气和笑笑也参加了好玩的套圈游戏,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呢?二、师生活动设计(25分)1.指导探究(1)出示淘气和笑笑套圈情况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淘气用蓝色圈,笑笑用黄色圈。
小动物下面有不同的数字。
离得越远分数越高,离得越近分数越低。
他们分别套了三次……师:老师把淘气和笑笑三次套圈的成绩整理成表格,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得分情况出示表格第二次第三次淘气 24 30 41笑笑 23 44 29(2)分数记录下来以后呀,淘气和笑笑产生了一点矛盾,是什么呢?淘气认为自己的三次成绩有两次是比笑笑高的,自己肯定是获胜的但是笑笑不这样认为,他们谁说的对呢?(学生讨论,结合表格进行比较)师:如果是按照三局两胜的游戏规则,那么淘气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机灵狗说过的话:“每人套三次,总分高的获胜!”(出示机灵狗的话)也就是说,三次得分相加,谁的分数更大,谁才是胜利者。
(3)那我们就来算一算淘气和笑笑分别得了多少分?三次比赛结束时,淘气共得了多少分?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列式:24+30+41=同桌两人讨论:你是怎么算的?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得出算法:1、先算十位20+30+40=90 再算个位4+1=5 最后合在一起90+5=95分2、用竖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注意书写格式,数位对齐(4)你学会怎样列竖式了吗?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笑笑的得分。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加法表达式的概念。
2.掌握加法的基本特点。
3.能够准确使用加法的基本特点求解简单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运用加法敏锐观察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其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反思自己的方法和步骤,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组内合作,互相学习提高成绩。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学生间相互比较,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感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熟悉加法表达式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够准确使用加法的基本特点求解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加法敏锐观念。
四、教学内容1. 加法与加法表达式教师先用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加法的概念,再引出加法表达式的概念。
例子:小明放了3个苹果,小红又放了两个苹果。
那么,小明和小红一共放了几个苹果?3 + 2 = 52. 加法的基本特点引出加法的基本特点:1.顺序可交换。
2.加0结果不变。
3.加1结果加1。
4.整体不变性原则。
3. 加法的应用以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出加法的应用。
例子: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苹果,小强比小红多1个苹果。
那么小强比小明多几个苹果?3 + 2 + 1 = 6答案:小强比小明多3个苹果。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苹果,小强比小红多1个苹果。
那么小强比小明多几个苹果?”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的应用。
2.教师以课件为主,介绍加法与加法表达式的相关概念。
解释加法的基本特点。
3.案例演练:教师通过简单的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经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基本特点和应用。
5.撰写练习: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互相批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
我们将通过比较两组数据,学习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每组的总分,并比较得分的高低。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两组数据的得分,并比较高低。
3. 学生能够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比较两组数据的得分高低。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有趣的体育比赛情景来引入本课时的内容。
比如,我会模拟一场篮球比赛,让学生看到两支队伍的得分情况。
2. 讲解与示范:我会通过课件和计分板,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两支队伍的得分。
我会详细讲解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我的示范一起做。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减法来计算得分。
每个小组将会得到一些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得分情况,他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在学生理解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他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将会覆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比较得分高低的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计算得分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比如,我会给出两组数据,让学生计算每组的得分,并比较哪一组的得分更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如何比较得分的高低。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我将会提供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的设计。
第1单元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加减法基本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训练精细动手能力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1.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护集体和合作共进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精细动手能力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加减法口算加强十位进位和减法借位的概念•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三、教学过程3.1 活动1: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小明和小小明一起考试,小明得了8分,小小明得了4分,谁的分数高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老师要求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三分钟后交流讨论后得出答案。
3.2 活动2:学习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口算5 + 3 = ?然后老师再出示一道口算题目6 - 2 = ?老师可以通过比划手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法的概念,重点强调十位进位和个位借位。
3.3 活动3:巩固老师在纸上列出下面的十道计算题,同学们自己完成,要求写清楚计算步骤。
3 + 2 = ?4 - 1 = ?6 - 4 = ?5 + 4 = ?6 - 1 = ?9 - 6 = ?1 + 9 = ?7 - 5 = ?2 +3 = ?8 - 2 = ?3.4 活动4:交流分享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计算题和步骤贴在黑板上,让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口算方法。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检查和评价答案的正确性,如果有错误,要求重新检查。
3.5 活动5:综合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如下的数据:小红得了6分,小明得了7分,小丽得了5分,小强得了4分,小华得了9分让学生把这些数据加起来,求出他们的平均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数据的数量和长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启蒙课,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小问答和口算练习,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和计算准确性。
第1单元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比较”方法较为准确地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拓展小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群体比较的方式增强小学生们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及意识。
二、教学内容1.跨小组比较每组得分,如何判断哪一组得分更高。
2.让小学生们思考各种情况下,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小学生桌子上每组备有学习笔记本,笔,橡皮等。
2.教师准备记录每组得分的情况。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学生两两配对,互相交流自己平时最常用的比较方法。
2.从学生的答案中总结出以下比较方法:–数值比较法。
–画图比较法。
–差值比较法。
–分类比较法。
–求和比较法。
3.给学生演示例子,使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并对小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2. 学生完成小组得分比较任务。
1.教师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不等。
2.从学生中选出每组一个代表,由代表统计自己小组成绩的最高值,其余随机选取一个成绩。
3.将各组得分在黑板上记录下来,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并确定各自小组的得分榜。
4.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各组得分如何比较大小。
5.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尝试用不同的比较方法来比较各组得分。
3. 教师总结、评估1.随机询问几个学生,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方法,评判是否合理、科学。
2.对于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作为代表向其他小组发起挑战,谁能在“谁的成绩高”的游戏中胜出。
五、课后拓展1.学生们可以通过做口算练习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们可以通过群体活动,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3.学生们可以继续探索数学知识,积极学习发掘数学应用的乐趣。
六、教学反思通过布置比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同方法的比较展示出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培养了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不过,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够完善,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辅导理解,增强记忆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本次小组任务。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得分高——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大于”、“小于”等基本数学符号;2.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数学运算;3.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大于、小于等符号的含义;2.通过游戏和实际场景进行数学运算;3.能够熟练口算。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谁的得分高”。
通过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教会学生简单的口算技巧。
3.1 知识点的引入小明和小红比赛赛跑,小明跑了5米,小红跑了7米,请问谁跑的远?引导问题1.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谁能告诉我,小明和小红谁跑的远?该引导问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并使用基础的数学运算,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引导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3.2 操作示范老师使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几个数字,如:7,5,2,0,9,1等,并向学生解释大于、小于等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例如:•大于符号>: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时,可以使用大于符号把它们连在一起,如7>5;•小于符号<: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时,可以使用小于符号把它们连在一起,如2<9。
3.3 游戏互动根据上面的知识点教学和操作示范,下面进行游戏互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小比较的知识点,并提高他们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组比赛: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择两名代表进行比赛,投影仪上随机出现一对数,代表需要比大小的两个数,代表们分别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连接这两个数,哪个代表用时最短且准确连线,哪个组得分。
比如:3>2,则代表可以用“>”符号连接3和2;2.实物比大小:准备一些实物,例如书、苹果、橙子等,将它们分成两组,每一组代表一个数字,让学生根据它们的大小比较,使用代码发送红包,谁比较准确谁得分;又例如,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纸张,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长度,使用大小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谁比较准确谁得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学生的运动会得分情况为背景,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连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于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连加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然而,学生对于连加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加以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连加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运动会得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游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连加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运动会得分牌、连加算式卡片、实物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运动会得分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运动会得分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连加的运算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小括号的作用,理解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
但是,对于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小括号的作用,理解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引出今天的课题——《谁的得分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小括号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分享彼此的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巩固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学目标•了解“高”这个概念;•学生会比较大小,进一步形成数学思维;•掌握“得分高”这个概念,进一步了解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知识点分析在生活中,“高”这个词经常被使用。
但在数学中,“高”也是数学概念中常用的一个词语,如“得分高”、“身高高”等等。
主要是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使用“高”这个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得分高”这个概念,进一步了解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室内摆放好相应的学习教具,如比较大小的卡片。
Step 1 导入新课做一组小测试,询问学生有多少人的考试成绩高、身高高等等。
引出“高”的概念。
Step 2 引入新知老师用卡片上的两个数字,告诉学生如何判断哪个数字更高。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说出标准后,教师带领同学们大声说出答案。
学生需要注重不同标准下“高”的表达。
Step 3 课堂练习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判断学生的算数小测验得分高低,让学生通过比较正确得分高的学生和错误得分高的学生的小测验上的数字,进一步掌握“得分高”的概念。
Step 4 总结让学生概括掌握“高”的不同含义,总结判断大小的具体方法,拓展“高”这个数学概念。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注重于培养学生比较大小的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和掌握“高”的概念,为日后更加复杂的比较提供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不同的思考,应耐心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此外还应进一步拓展概念,让学生理解更多以“高”为关键点的数学概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1、谁的得分高一、教学内容《谁的得分高》(教材第2、3页)二、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五、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
虽然他的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
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的很有道理。
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谁的得分高》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谁的得分高》(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图表中的数学信息,并能简单地分析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2、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3、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玩的吗?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今天呢,我们的两个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想玩一玩这个有趣的游戏。
二、探究新知1、但是呢,这个套圈游戏和我们平时玩的不太一样,不一样在哪儿呢,我们来看一看:每个小玩具都标上了不同的数字,这次比赛的游戏规则是:每人套三次,谁的总分最高,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三次比赛的成绩如何。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24 30 41笑笑23 44 292、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比赛成绩,那么你们猜一猜谁会是获胜者?(学生凭感觉投票,增加趣味性。
)3、大多数(所有)同学都觉得笑笑获胜了,笑笑她自己也这么认为,我们来看一看她的理由是什么?她说:23比24少1,29比30少1,44比41多3,所以我获胜。
可是呢,淘气说:我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我肯定获胜。
他们说的对不对?4、经过比较,同学们都觉得笑笑的说得很有道理,所以笑笑是获胜者。
听同学们一说,老师也觉得笑笑。
为了证明我们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竖式算一算,他们的总分分别是多少?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竖式运算吗?13+12=25,26+17=43(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分)(同桌交流,学生展示)竖式计算:小小邮递员,把信送回家: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4+15+30= 33+24+31= 16+35+4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数内的连加运算,同学们在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如果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谁的得分高》(教材第2、3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 :书,练习本,笔
五、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
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
生1:淘气说得不对。
虽然他的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
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的很有道理。
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估算的意识和
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
估算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法。
】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
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算法有:
(1)20+30+40=90 (2) 24
54
4+1=5 + 30+ 4 1 90+5=95 _________ ____ ______
54 95
(3) 24(4) 24
30+ 30
+ 41__________
__________ 54
95+ 41
__________
95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给以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是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用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知道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获胜。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体验算法多样化。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
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六、板书设计
谁的得分高
24+30+41=95(分)23+44+29=96(分)
24 23
30 44
+41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96
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